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

时间: 2020-02-01 21:44:05 | 作者:晓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6次

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

  岳父大人最近爱上读书,每逢儿女们登门都要给大家上一课,最近的主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孝道。

  “年轻人要常把老人挂在心间,不能只看见小的,看不见老的……”

  “最大的孝顺是多陪陪老人……”

  “双方老人都要孝顺,不能厚此薄彼……”

  “少说多做,算是行善积德……”

  “今天你不孝顺,你的孩子将来也不会孝顺你……”说着说着,老人家还会掏出书来,举几个古代和现代的例子,确如真理在手的架势。

  他举的例子十分耳熟能详:某家儿媳对老人视若亲爹亲妈,给孩子做了榜样,结果自己的孩子长大后特有出息;某家儿子对老人不管不问,给孩子做了坏榜样,结果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是个不孝之子……用他的话讲这是因果轮回,是报应。

  想起前段时间,岳父和岳母都成了电椅治疗仪的常客,每天去免费试做,还偶有赠品。知道这是一种欺诈老人的推销行为,几次劝导,无果。老人一个观点挂在嘴边:你们这些孩子,都在外面忙工作,哪里有时间陪我们?哪里还关心我们的感受?猛然听有道理,细琢磨这特别像洗脑的结果。每逢周末,我们几个晚辈都会聚到老人跟前,以前也没有听过老人这般意见——看来推销的首要任务是让老人们疏远自己的子女,而相信他们的产品。这样看来,这本书应该是推销员的“馈赠”了。一再核实,果然如此。

  传统的孝道对于个人、家国是有积极的意义,但总觉得如此道德说教哪里有些不对。随手翻阅岳父的“圣经”,看到一个案例,有种想表达的欲望。

  张女士对父母不孝敬,对儿子却宠爱有加,有大师指点:你这样不孝顺自己的父母,孩子长大了你也别想被孝敬。时过境迁,张女士的儿子确是没有在身边,而是去了美国工作,只能电话问候。大师语重心长地说:你看应验了吧,生养孩子却无福消受,这都是你年轻时没有尽到孝道的后果啊。

  我跟岳父讲:孝顺确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不过如上述例子所讲,实在不敢苟同。孩子到美国发展,没有在身边尽孝,就成了“报应”这是何等理论?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难道孩子整天围在身边,啃老吃老,一事无成,就是所谓的“孝顺”?孩子的成功本身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大回报,更何况常有电话问候,并没有一走了之不管不问。

  放在古代,车马劳顿,父母在不远行,每天侍奉老人是一种社会文化。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到遥远的地方求学、工作,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飞机、火车、轮船……让现代人能够离开家走四方;网络实现了地球村,视频随时进行,天涯若比邻。当孩子渐行渐远,作为父母是应该祝福,还是埋怨,我相信大家都有最真实的感想。

  传统美德并没有因为距离遥远而消失,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看到孩子们逢年过节,依然跨过大洋,坐着飞机赶回老家;我们看到孩子们在重要节日通过网购将礼品邮寄而来;我们看到每天晚上视频里的温馨对话……孝顺不是捆绑年轻人的绳索,而是两代人的情感交流。总有一种爱让你热泪盈眶——长辈慈悲淡然,晚辈谦卑恭敬,即使不能天天陪在身边,又岂能心生愤懑。

  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读。一以贯之的文化早已经封存在了博物馆中。就像一部《西游记》多个版本,分别融入了不同的时代价值,观众观影之后都看到了自己的人生背影,这是何其神奇的事情。

  在学校中,我们也常见到说教式的孝道教育。诵读经典诗文,参与活动体验,看似感人肺腑,实则生硬低效。孝心并非一两次活动就可以教育出来的,需要孩子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自我发现、自我构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家庭故事,孝心培育的前提是家长要真的爱孩子,让孩子内心燃起真正的尊敬与感恩。我们的很多家长总喜欢教育孩子要孝为先,而忽略了自己的是否真的给孩子做出榜样,是否真的感动了孩子……不要再用生硬的文段来教化儿童,让他们更多的和父母建立健康快乐的关系吧,自然而然,孩子们就会懂得如何爱自己的父母。以爱育爱,孝道就会像一粒种子长在每个孩子的心上。

  我想起《孟子》中“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精辟论断。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特质,不能因为字面的“言辞确凿”就照单全收。脑袋不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要成为自己观点的生产地。

  我的这些文字,也仅是一家之言,仅供批评。

文章标题: 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57794.html
文章标签:也要  与时俱进  传统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