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1-14 22:54:54 | 作者:关注?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医学博士N Chr曾在研究了大量的案例后,得出一个结论:
我们和身边人的联系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神奇和紧密,我们所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生理到心理。
一个人的态度,抉择和行为,依赖于他周围人的态度、抉择和行为。
这在生活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我们经常会受到周围人情绪的感染,从而产生不同的心境,这种影响包括“正能量”和“负能量”两个方面。
作家李尚龙说:“负能量是在鞭笞别人的不好、责骂社会的不公;正能量是在讲完后告诉你,即使再苦,我依旧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一些。”
因此,人们总是希望拥抱正能量,远离那些浑身负能量的人。
小艾刚入职,在公司里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她发现同事阿芳也总是一个人来往,怀着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她主动和阿芳交往起来。
两个人很快熟悉起来,两人间的话也越来越多。可让小艾有点不习惯的是,阿芳总是充满了消极的情绪,她每天都向自己抱怨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不满。
最开始,小艾每次都尽朋友义务去安慰她,而阿芳一点变化都没有,反而是小艾在听了那么多的抱怨后,心中也开始充满了焦虑。
一天夜里,小艾已经睡下了,阿芳打来了电话,又在电话里抱怨工作太多,还在加班,还顺便抱怨起领导太苛刻,工资也不高……小艾不得不又安慰了她许久。
等到电话挂下,小艾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她的脑子里仍在循环着阿芳的种种抱怨。这天夜里,她失眠了。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小艾决定做出改变。
她开始让自己忙于工作,每天阿芳来找她时,都被她以工作太忙为由拒绝。她又在公司交了一些新朋友,没有了整天围绕着她的负能量,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面对工作和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着,每个人都不容易,而他人传播的负能量只会让我们原本就疲惫的心更加不堪重负,甚至可能使我们丧失掉努力拼搏的动力。
每个人都没有义务担负起除了自己以外来自他人的愁苦,自己的负能量要学会自己消解。放任自己沉溺于负能量之中,对现状不会有任何的改善,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悲观。
因此,如果想要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就不能让充满负能量的人扯住了我们的手脚。
充满负能量的人在朋友间的相处中,也难免会把情绪带给别人,他们会让原本惬意的氛围陷入凝滞,将大家都置于尴尬的境地。
朋友老齐时不时很喜欢喊一些老朋友喝茶聊天,小华原来也是其中一个。
有一次,老齐得到一批新的茶叶,想要找我们分享,正好我也想带他们参观我新成立的工作室,大家都聊得兴高采烈。
结果,小华一来就阴沉着脸,我们面面相觑,问他怎么了。
华子开始抱怨起来,从公司里一个上司挑他刺,扣了他奖金,到一个同事样样不如他却因为跟上司是亲戚,职位就压他一头,再到来的路上车太堵,还遇到了一个闯红灯的,最后骂了一声“晦气”。
大家安慰他,他都会回应一句:“你又不懂,别插嘴。”
他没有注意到,从他开始抱怨开始,大家就全都消了声,一开始还有人试图转移话题,发现没用之后,就都默默地喝着茶,听着他一个人在那里怨天尤人。
当他终于发现大家有些太安静时,还有些阴阳怪气地嘲讽:“刚聊得不是很开心么?”
最后,这场聚会不欢而散。
负能量满满的人总是有那个能力能把你所有的好心情在短时间内一扫而空。除非是受虐狂,否则没有人会愿意天天和一个愁眉苦脸、怨声载道的人在一起。
不仅有些植物有趋光性,人也有趋光性。情绪是会传染的,一个整日牢骚满腹,性格阴郁的人和一个乐观向上,充满阳光的人带给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朋友间的相处,本来就应该是轻松而舒适的,这才是维持朋友关系的前提。
每读蔡康永的文字,都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蔡康永似乎总是对社会抱有温软的善意,但其实社会对他并不温柔,他只是选择了积极面对。
他在《康永,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中这样说:
所谓开朗的人,只是想办法不和苦恼多纠缠罢了。蟑螂不会消失,苦恼也不会消失,但这不妨碍我们成为开朗的人。
当身边充满负能量时,我们可以成为自身的光源,散发出光亮,即使温暖不了他人,至少可以温暖自己。我们无法改变他人,但我们至少还可以选择自己的模样。
心理学上有一个吸引力法则:你遇到的人和事,其实都是你身上的特质吸引过来的。所谓的物以类聚,具有相似特征的人,总是容易互相吸引。
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你的身边会吸引一批充满正能量的朋友,你的生活也将充满阳光。即使生活中有种种苦楚,我们也依旧可以以最好的姿态笑对生活。
与浑身负能量的人保持距离,就是将负能量清除出你的朋友圈的过程。
愿你做一个阳光的人,能给别人带来温暖,也愿你不被他人的情绪乌云笼罩。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