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1-20 18:10:52 | 作者:书单君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0次
↑ 点击「书单」,选择「设为星标」
每天7点,提前读文章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黛博拉·坦纳,说过一句经典的话: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家庭不仅创造了孩子所在的世界,而且告诉孩子应该怎样看待这个世界。
孩子的天性总是单纯的,而成年后许多在生活中艰难挣扎的灵魂,都背负着沉重而痛苦的原生家庭回忆。
这个观点,来自美国加州执业心理咨询师朵拉陈的这本《走出原生家庭创伤》。
朵拉陈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自我愈合和重新成长的能力。
这些力量将会推动你走出“永恒的受害者”模式,重新找回内心的智慧与韧性。
你有权利,也有能力,改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言语暴力毁一生
初中时,我有一个同学,生活中总是表现得很幽默和风趣。
在圈子里,他属于那种喜剧角色一般的存在。
为了活跃气氛,他总是自嘲,把自己贬得特别低,甚至频频自称“屌丝”、“废物”。
虽然很好玩,但有时候连我们都觉得有点过。
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直到有一次我们去了他家做客。
那天我们正在他家吃饭。席间,他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他妈妈,一位说话声音很大的女士,立刻向他开火了:
“连这点事都做不好。成绩不好,还那么胖,整天待在家里不动,进了社会怎么得了?!”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但他只是默默笑了笑,不说话了。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的作者朵拉陈认为,这位妈妈的行为,就属于典型的言语暴力。
让孩子在同学面前颜面扫地暂且不论,言语暴力的最大危害是,在父母日复一日的负面强调下,孩子会逐渐在内心里认同这一套指责,对自我与世界的认知也随之发生扭曲。
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内化现象”。
究其根本,对于儿童来说,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儿童没有选择,必须适应父母创建的规则,否则就无法生存。“内化现象”便是适应的外在表现形式。
关于言语暴力,书中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由于中国社会历来比较传统,再加上担心影响学习,很多父母接受不了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早恋。
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在发现孩子早恋的苗头后,往往会忍不住破口大骂。
研究表明,经受过言语暴力的孩子,成年后在性关系上反而会变得更为不加节制。家长气急败坏说重话,希望孩子能够“长记性”,结果却适得其反。
电影《三块广告牌》里也体现了言语的杀伤力。
母亲海耶斯一直对女儿的穿着打扮颇有微词。但碍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她从来都只会用贬低的语气对女儿进行指责。
但这种言语攻击并没有收到想要的效果。女儿并不服从母亲的意志,反而针锋相对。母女二人时常吵架。
一天,她的女儿想要出去玩,找母亲借车,被母亲一口拒绝了。那一刻,作为女儿,她真后悔被生出来。
“为什么?”女儿问。
“因为你他妈从来都不负责任!”
“那我就走着去!我真希望自己在路上被人强奸!”女儿愤愤不平地抗议道。
“我也希望你被人强奸!”
结果,女儿一气之下,真的在没有车的情况下,一头扎进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野。然后不幸被奸杀,尸体被焚烧得面目全非,让警察一筹莫展。
诚然,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
言语造成的伤害确凿无疑,区别只在于,这是短期的巨大冲击,还是长期的持续伤害。
顺带一提。很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我又一次见到了那位同学。比起初中时代,他还是那么胖,爱自嘲的毛病也一点没变。
但我们变了。作为同学,听到他的自嘲一点也不觉得好玩,只会感觉浑身不舒服。
我没有过多打探他的情况。但听其他同学说,他过得很不好,在家待业,也找不到女朋友,一直和父母挤在一间60平米的房子里啃老。
身体、情感和性之伤
除言语之伤外,在《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一书中,还有身体之伤、情感之伤和性之伤。
身体之伤有两种表现形式:体罚和身体虐待。但在中国文化环境中,这两者时常被混淆。
研究表明,体罚在改善儿童不良习惯上效果最差,并且会极大破坏亲子间的信任感和亲密度。
过分的是,有些父母会以体罚为借口,对孩子进行身体虐待,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这种无法预测的“惩罚”,只会让孩子时刻处于恐惧之中,最后发展成时刻小心翼翼的讨好型人格。
性之伤则是家庭关系的一种终极背叛。作者认为,性之伤对孩子的宝贵天性拥有毁灭性的影响。
2019年,南京高铁车站发生过一起引起公愤的猥亵事件。
据报道,一对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在候车,被喊作“哥哥”的少年将妹妹抱坐在他腿上。
过程中他直接将手伸进妹妹衣服里,抚摸妹妹胸口。而小妹妹当下没有任何反应,还继续叫他“哥哥”,父母也全程未阻止。
随后,公安逮捕了该名男子,证实被猥亵的小妹妹是家中养女。
难以想见,这位小女孩长大以后,回忆起这一幕来,将会做何感想。
情感之伤的定义就比较复杂,它分为四种:情感忽视、过度控制、情感敲诈,以及被迫卷入父母的婚姻之中。
去年春节,我回了趟老家。我母亲的一位同事阿姨来串门。
期间,阿姨向我们抱怨起来,说她女儿在上海一家券商上班,任何节假日都从不回家。平常也很少主动往家里打电话。打电话过去,只会推说工作很忙,没有时间。
我开解她,也许只是真的太忙呢?毕竟作为金融从业者,每周工作时间70小时以上并不奇怪。
但我其实是知道真正原因的。因为她女儿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
从小,她的女儿就被父母以各种名义所控制,不允许随便和男生交往,和同学出去玩要随时报备,零花钱也卡得很紧。
上了大学后,情况也没改善,一个女孩子,在最爱美的年纪,经常穿着又土又便宜的衣服出门。
大学毕业后,她女儿想要出国,却被父母以“国外不安全,女孩子家还是在国内读个研早点嫁人比较好”这种理由干脆拒绝掉了。
值得一提的是,她家的条件很好,这些花费统统支撑得起。
她父母做出的这些决定,和钱并没有关系,就是很单纯地在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女儿的生活。与此同时,她的情感需求也被完全忽略掉了。
当这个家没办法给她带来任何的情感支持,回到家,感受到的只有糟糕的回忆和被过度控制的感觉,换了谁也不会乐意回来。
就算因为所谓“孝道”的压力偶尔回来一次,也很难说会有什么有效的交流,无非是换了个地方玩手机罢了。
在作者朵拉陈看来,当子女发现父母的行为模式难以更改之后,主动树立起边界,将自己同父母在心理上做一定的隔离,也是可取的。
每个人生来孤独。只有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对他人负责。
[ 早点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关系,有助于及时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文末有一个测评,帮助你详细分析你与父母的情感类型。]
走出创伤,拥抱独立
当然,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一切性格弱点,都归结到原生家庭头上,从此自怨自艾,拒绝改变。
因为这样,就等于否认了自己身而为人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让很多受到过童年创伤的人都能在网络社区聚在一起,共同回忆,复盘过去,抱团取暖。
豆瓣著名的小组“父母皆祸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种组织的好处在于,有助于让人意识到“原来自己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从而打破过去那种自我否定的循环。
但坏处在于,过分沉溺于这种组织中,反而会增强习得性无助。认为一切都已注定,什么也变不了。
对此,《走出原生家庭创伤》提供了如下几种方法,协助你走出创伤,拥抱独立的自我。
首先是要树立边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边界感的意识比较模糊。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普遍意识是,越是你我不分,越显得亲热和关切。
然而,父母体贴入微的关系和照料,对于年幼的子女来说是幸福,对于已经成年的子女来说,却是一种负担。
我们可以把个人生活的空间分为四个部分:私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
当我们找到了与父母的边界之后,就得对父母进行告知。越界之后,要理解性地拒绝父母的行为。
其次是要学会表达自我感受与需求。在和父母沟通时,我们表达的重点应当放在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上,而不是放在父母的言行举止上。
我们可以说:“当你做了……(对方的具体行为)的时候,我感到……(我的感受)。这是因为……(我的需求)。我希望你以后……(我的请求)。”
这个表达式的重点,在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和边界一样,感受和需求也非常私人化。如果我们不主动向他人表述,那其他人一定无法知晓。与其让他人瞎猜从而产生误会,不如主动沟通。
但要注意的是,表达的过程中,要避免对父母的归咎与指责。如“你让我很失望,你没有回应我的需求”这样的表达就无助于沟通,只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保持情感和物质上的独立也很重要。
离开原生家庭就意味着:在生活中不再依赖原生家庭的照料;在情感上不再需要原生家庭的准许。
任何一个方面没有完成,我们都不能算是完整地离开了原生家庭,成了拥有自我独立意识的成年人。
有些孩子之所以迟迟无法下决定,就是因为在物质上对父母还有严重的依赖。比如说,期待父母给自己买房出首付,或者干脆全款。
我们也需要明白的是,父母的“礼物”通常带有附加条件,有些附加条件是明确的,有些是隐藏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是父母也不例外。
选择了接受“礼物”,也就等于选择了接受这些附加条件。
因此,我们应当在接受“礼物”之前,和父母开诚布公地谈谈,这份“礼物”的附件条件中到底包含了什么。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想办法协商。
不少人既想接受“礼物”,又不想接受条件。不接受又不好意思,于是只好逆来顺受。这样一来,生活的边界感就乱掉了。
✎✎✎
得益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这几年进行得比较充分。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一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生造概念、试图营造出一种“高大上”的氛围来布道,而是力求用简单的话把事情说清楚。
要知道,尊重个体价值、允许个人发展、理解个性独立的时代,是最近几十年才有的事。但这一切对于我们的父母辈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精神奢侈品。
对父母辈,认识到他们的错误,诚然是一种进步。但在这种认识之上,再加一份理解与原谅,就更为难能可贵了。
所以,书单君特别喜欢书里的这段话:
经历过钻心的痛苦,所以懂得人生的艰难。当勇敢地直面自己的伤口与错失之后,我们就不再愿意轻易地去评判、怨愤、藐视他人的行为与人生。我们愿意用更宽容、平等和尊重的心态,来面对他人与自己共同的人性。
每一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有价值。
把爱传递下去,就是其中最伟大的一种。
主笔 | 石若箫 编辑 | 止戈
图源 | 《海女》
你真正的原生家庭模式是怎样的呢?
这里有一个原生家庭模式评估
帮助你详细了解你与父母的情感类型
将好的经验传承下去
书单测试:抑郁风险评估
如果你时不时情绪走低,对事物变得异常敏感,你会不会担心自己有抑郁症呢?
书单邀请了专业心理团队,搭建了系统的抑郁风险模型。通过100道题目,测试你的抑郁风险——相当于一次等量的线下心理评估。
希望能帮助你了解自己,无着提前预防,有则及时就医。
点击下图,马上测试
???
点个赞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