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苏联的「失业罪」

时间: 2023-11-04 13:59:5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如何评价苏联的「失业罪」

评价苏联工业化的方针、措施和后果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国情,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条件。如果离开了苏联社 会主义工业化开始时的国情,离开苏联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来谈这个问题,就不容易把苏联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弄清楚。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产品只占国家全部产品的l/3,农业产品 则占国家全部产品的2/3。1914年沙俄的工业产品只占世界工业产量的2.46%。如果按人口平 均计算,当时俄国的工业产品产量和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俄国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要依赖于 工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要从国外输入大量的机械设备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接踵而来的外国武装干涉及国内反革命叛乱,使已属落后的国民经济, 濒于崩溃的边缘。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给苏维埃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总数达390 亿金卢布,超过战前整个国家财富的1/4。1920年,工业产品只有战前的14%,农业状况更加严重,其产量只及战前的60%。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工厂停产和粮食奇缺,引起了失业和饥 荒。1920—1921年,全国就约有3300万人面临饥饿和死亡。

显而易见,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被粉碎后,苏维埃俄国党和政府所面 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被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然而恢复国民经济,只意味着要达到1913年的水平,达到一个仍然是落后国家的水平。 要使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彻底“摆脱资本桎梏的整个解放事业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就必 须“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

列宁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民经济收成丰盛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 轻工业情况兴旺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 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根本不能维持我们成为独立国家的地位……”。6 “要挽救俄国”就要“挽救”和“恢复”重工业,这是列宁从分析苏俄的国情,分析苏 俄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得出的结论。
沙皇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未能发展起来的落后的农业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非常落后。直到1928年轻重工业之间的比重,重工业只及轻工业的一半,而农业在国民经济 中的比重仍然大于工业。按照列宁的“要挽救俄国”就要“挽救重工业”否则“就根本不能 维持我们成为独立国家的地位”的思想,重工业的发展显然是不适应要求的。况且,恢复起 来的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技术落后,它阻碍着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更谈不到能使小生 产占优势的农业得到改造和进一步发展。只有迅速地在国民经济中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技 术基础,才能使苏维埃国家从落后的状态中,走上工业现代化的轨道。而重工业,就是这种 基础的实质。没有它,要想对整个国民经济包括农业在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不可能的, 没有它,要想把落后的俄国国民经济部门装备起来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只有把重工业优先 发展起来,在经济上才不至于依赖外国,才能够保持苏维埃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性,捍卫住苏 维埃制度。否则就会带来相反的后果,因为经济上的依赖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依赖。“资本主义 国家既供给了我们装备和机器,那它们就能向我们提出放弃苏维埃制度基本柱石”的要求。 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还是和它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密 切关系的。

当时的苏维埃国家是处于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在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 革命叛乱后,资本主义世界在对待苏维埃国家的态度上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主张继续实行 公开的武装干涉政策,“不认承”苏维埃国家;另一种主张同苏维埃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和经 济关系。但是,不论前者或后者,它们的目的都是一个,那就是颠覆苏维埃政权。

事实上,帝国主义大国首脑和垄断巨头们,每时每刻都在打苏维埃国家的算盘。在用外 交和经济手段向苏维埃国家进攻的同时,随时都准备着用战争的手段来搞垮它。只要他们认 为有了这种机会和可能,就会不顾一切地扑向与其势不两立的苏维埃国家。只有迅速地建立 起强大的重工业,只有苏联自己拥有极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够击败帝国主义外交和经济 上的进攻,才能够随时击败帝国主义的武装进攻,才能够在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保持 自己的独立和自主的发展,才能把国防力量增强到足以捍卫伟大革命成果的水平。正如列宁 所说的:“……或是灭亡,或是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且超过先进国家”。“或是灭亡,或是开足 马力奋勇向前,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

那么,我们在讨论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问题时,如果避而不谈或者不充分地注意到 苏联党和政府当时的这一主要出发点,就不会得出符合历史真实的正确结论。

理论支持

列宁在《论粮食税》这一著作和他的合作社计划中,在阐明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时,都 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1年6月,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谈到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俄罗斯电气化计划时,一开头就指出,“社会主义的唯一物质基础,就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1并要求“必须把这一原理具体化”应用到苏维埃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但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并不是从工业化开始的,而是从农业开始 的。因为在当时,苏联尚不具备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备条件,即在已被战争破坏的百孔千疮 的俄国,还没有广大的国内市场;在农业上还没有较为发达的原料生产;在农村尚不能分出 必要数量的农产品来供给工业和工人。

为了发展工业,必须创造这些条件。而要办到这一点只有先从农业着手。斯大林在谈到 这个问题时指出:“……要建立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基础,要扩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因为整个国民经济底发展是依靠农业的”。3基于此,苏联是到了国民经济恢复的末期,到 了农业已经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出了一定的条件后,才开始把重心转移到了工业方面。 可见,苏维埃俄国是在农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把工业化问题提到议事日程 上来。

方针确立
1925年12月,在苏联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把国家 变为经济上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的迫切任务。他强调指出:“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 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和基础”。第十四次党的代 表大会,批准了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方针。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立,是由它的国际和国内条件所决定的,是由要在苏联建成 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战略任务所决定的。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为在苏联实现 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列宁曾一再强调在苏维埃俄国,有可能而且应当建 成“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基础”。

但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首先应从哪里开始?苏联党和政府明确规定;从重工业开始,从 发展重工业的核心,即机器制造业开始。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 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 造业”。

苏联党和政府的这一决定,是从当时苏联的国情,从当时苏联所处的历史条件出发的。 我们在研究和探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问题时,必须充分地把握住这一点。

政策实施

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苏联党和政府,正是遵循这一方针,规划着社会 主义建设的蓝图。在计划中规定的重工业增长指标都是较高的。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 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之比为1.85:1,即重工业增长241%,轻工业则增长130%,以 后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产生各种错误和问题,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方 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工业化开始的头两年,工业中的社会主义部 分,从1924—1925年的81%增长到1926—1927年的86%。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到1932年,苏 联工业总产值同1913年相比增加近二倍,工业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五年计划初的 48%增加到1932年的70%,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比重,从1928年的43%上升到·1932年的 53.3%。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工业发展速度来讲,苏联已占世界第一位,就:工业产量来说,苏联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同样地取得了很大成绩。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 加了1.2倍,比1913年几乎增加了五倍。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占57.8%。和资本主义世界相 比,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长44.3%,而苏联在同一时期则增长了7.5倍, 比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快了14.3倍。

这里要指出的是,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虽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但如果以 此就说苏联一贯忽视轻工业,甚至把它说成主观上已不顾人民死活的程度,那也是不切合实 际的。

众所周知,由于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到二十年代末,轻工业的发展已不能适 应需要,甚至影响了城乡物资交流和农产品的收购。苏联党和政府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曾不 止一次地强调过加速发展轻工业,甚至提出过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时并举的设想。1930年6月, 斯大林就曾指出过:“……重工业我们已经恢复了。只是需要使它继续发展。我们现在可以转 向轻工业并使它加速向前发展。我们工业发展中的新现象之一,就是我们现在有可能同时加 速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8斯大林在这篇向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所做的报告中,还强 调指出“抛开轻工业”是不应当的。

事实上,在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时,苏联党和政府就曾十分重视发展轻工业,调整重:正 业与轻工业的比例关系。第二个五年计划曾规定:在1933—1937年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 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40。1% 降低为14.5%。如果按着这个计划所规定的指标发展,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轻工业增长速 度将比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快的多。第二个五年计划还规定了将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提高一至 二倍。尽管由于种种原因,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仍然是重工业走在了前头(重工业完 成了计划的121.3%,轻工业完成了计划的85.4%,农业只完成了76.9%),但由于苏联党和 政府的努力,由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制定时比较地重视了轻工业的发展,就使得它们之间的比 例有所接近。试比较一下两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 第一个五年计划,即1928—1932年重工业增长241%, 第二个五年计划,即1933—1937年重工业增长140%, 重要产品及日用必需品的生产甚至增加了两倍。 轻工业增长95%。轻工业增长100%(近一倍),某些从这两组数字的比较不难看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重轻工业之间发展速度的距离, 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缩短了。同时,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一倍左右。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1935年1月1日,苏联政府宣布了废除粮食、面粉和去壳的粮食 的配给制,而由“国营的和合作社营的商店普遍广泛地出售粮食和其它产品”的法令。 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结果仍然是重工业远远突破了原有计划指标,而轻工业,以至农 业都未完成计划的指标,是有种种原因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由于1933年德国希特勒 上台造成的国际紧张局势,使得苏联不得不修改指标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头两年计划的实施,在苏联已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计划完成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考虑到战争威胁的增长而在苏联东 部地区大规模地扩建基地,都保证了强大的军事和经济潜力的创造。1940年,苏联的生铁已 达到1500万吨,钢达到1830万吨,煤达到1亿6千万吨,石油达到3100万吨,商品谷物达到3830万吨,棉花则为270万吨。这就是伟大卫国战争前,苏联所拥有的物质基础。

在卫国战争中,如果没有工业化,如果没有重工业,怎么能够设想在希特勒突然袭击的 打击下,处于极为不利地位的苏联人民,能在短时间内变失利为主动终于取得了卫国战争的 伟大胜利呢了须知,正是由于重视了重工业的发展,有了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正是苏联党 和政府考虑到帝国主义战争威胁的增长,而重视和加速了对东部地区工业基地的建设(在第二 个五年计划期间,东部地区得到国民经济中全部投资的33%,得到重工业中全部投资的37%), 苏联才能在卫国战争期间,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 同样的道理是,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唯一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不能用一般速度来 实现工业化的。“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以内跑完这一段距 离。或者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9这是斯大林在《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的演说中谈到的。在这同一次演说中,斯大林在追述旧俄罗斯“常因落后而挨打”的历史时, 强调决不能“延缓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斯大林的这篇演说是发表在1931年的2月。从演说发表的时间和论点,都不难看出,苏联党和政府确定高速发展工业方针的目的是明确的,是不容置疑的。

政策正确性的讨论

在研究和探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问题时,认真地回顾一下这段历史,认真地学习 一下列宁以及斯大林的有关论述,是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的。如果不把这一问题放在苏 联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如果不把苏联党和政府制定的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搞清,就 不能对这一问题做出正确的全面的理解。斯大林后来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曾指出:“党知道战争 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 那就要失败。党记住了列宁的话:没有重工业,便无法保持国家的独立;没有重工业,苏维 埃制度就会灭亡。因此我们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 实行国家工业化”。

斯大林的话,阐明了处于资本主义包围形势下社会主义的苏联,没有走“通常的”工业 化道路的根本原因,概括了苏联党和政府关于在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一贯指导 思想。

当然,在苏联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过严重错误。

由于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在实践中就造成了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 调,对于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斯大林以及苏联党和政府是有所察觉的,并曾在实践中采取 过相应的措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收到应有的成效,以至使其长期扭转不过来,在重工 业内部,首先安排的,当然也是为重工业服务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未能注意和保证为轻工业, 以至为农业服务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于是直接影响了轻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从重工业开始的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高速度并靠内部积累资金。靠广大人民群众,说到底主要是靠农民, 于是农民负担过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农业发展一直很缓慢。在社会主义工业化 过程中,苏联人民特别是农民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

至于把根据苏联当时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条件制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视为一条“普 遍规律”那显然更是错误的。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严重错误,不仅对苏联,而且对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的发展,都产生过不良的影响,都是值得认真总结教训的。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因为有 了这些错误就全面否定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方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性作用。至于 由此而对斯大林实行这一方针的主观动机都产生怀疑,那就更是不能被接受的。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当时,处于复杂 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的苏联,在制定和实行这一方针时,是无例可循的。今天,我们回顾苏联 所走过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历史的、全面的研究和探讨一下它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 训,是很有意义的。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如何?以及社会的次序如何?比如犯罪的情况?等

请问,谁能回答一下?
  远不如苏联啊。苏联GDP最高的时候达到美国40%,现在有没有10%。刚解体那阵子,听几个美国专家说用休克疗法,就是全盘私有化。国有企业都已很便宜的价格被外国公司收购,而且都是核心领域的。或者被靠有关系有背景的寡头收购。所以整个国家的产业升级,产业调整都是不可能的。外国公司控制的企业,永远是给别人打工。寡头控制的企业,永远靠垄断赚钱,而不是技术革新。
  好像前阵子俄罗斯经济才恢复到苏联解体时期。他们整个国家浪费了20年!!!!
  前一阵子,石油价格大涨,俄罗斯赚了一笔。现在石油价格回落,他又不行了。现在对外贸易一直靠卖石油天然气还有军火支撑。产业结构别说欧美,连中国都不如。农业也没有太大改观,原来苏联简直是在掠夺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农产品来支援俄罗斯发展。其他加盟共和国农产品价格非常低,而且必须种植,得利的就是俄罗斯。现在就不行了。很多中国农民去俄罗斯买地种菜就赚了不少。
  至于社会秩序。苏联时期有点白色恐怖的意思,但肯定没有传说中那么恐怖。秘密警察天天抓人这种事情,根本不合逻辑,都是美国的政治宣传。要不早就造反了,怎么会忍到解体。但秘密警察没了,现在俄罗斯黑帮可就猖獗了。很多寡头都是黑道起家,靠抢骗或者强买强卖获得的第一桶金。
  叶利钦时期社会很不稳定,经济又太差,根本不敢对景荣寡头开刀。而且他们那时外国专家对政府经济政策影响也太大了,简直言听计从。普京时期,社会稳定了不少,终于想寡头下手了。
  等俄罗斯清除了寡头,外国势力,和国内腐败这几个顽疾。相信靠着斯拉夫人坚强吃苦耐劳的性格,俄罗斯的地大物博,他们会回到超级大国的地位的。
在苏联解体后的十多年间,俄罗斯联邦依然挣扎着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以及实现较强的经济增长。俄罗斯联邦的行政和立法机构也意识到,国家的工业基础以及进一步的改革面临了严重的问题,并使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在苏联解体后连续5年下滑。尽管如此,俄罗斯的经济还是相对快速的从世界最大的中央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2006年底,俄罗斯完成了持续八年的增长,从199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年均6.7%的增长率,尽管其间人口呈高负增长。

1997年俄罗斯联邦经济有所复苏。1998年的财政危机导致了当年8月卢布的贬值,债务的加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严重下滑。但是在1999至2001年年间,凭借着较高的石油价格和疲软的卢布,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再度复苏,平均每年增长6%。

这次的复苏,再加上新政府对基础经济进行的改革,已经提升了投资者对俄罗斯联邦的信心。但是俄罗斯联邦依然十分倚赖天然资源的出口,特别是占总出口80%的石油、天然气、金属以及木材。目前俄罗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及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输出国。

2005年底,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570亿美元恢复增长到约75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亿美元增长到1822亿美元。直至2006年底更已突破了2800亿美元储蓄大关,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外汇储蓄的国家之一。
采用了休克疗法,结果是不这么好,富了几个人,成为寡头!犯罪嘛,哪里不是都有,解体后需要向资本主义过渡,所以法律肯定不健全!
俄罗斯的经济会从以前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在此中间,很多的国有资产过程中,无形的成为某个人的私有资产,形成俄罗斯独具一格的寡头。很多所来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人可能失业,所以犯罪,卖淫等活动会更加疯狂。当然自从普京当选 总统后情况有所好转。

俄罗斯人民对苏联历史的评价

俄罗斯新版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的新观点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着显著的重大变化,表现为多数群众对肆意贬低国家历史的不满,要求尊重自己的历史,因而增长了对过去值得肯定的东西、对本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兴趣。当这股思潮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时,必然引起当局注意,从而使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发生重大变化。 .!L{yU,
2007年6月18日~21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召开全国社会科学教师会议,着重研讨历史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来自俄罗斯各地的一线教师、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俄教育部和科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探讨俄罗斯新版历史教科书问题。同年6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郊外官邸亲自接见部分代表并与他们进行座谈。� _u6N aB
教师代表列昂尼德•波利亚科夫向普京作了汇报。他说,在1990~1991年,我们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和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的共产主义学说,在思想领域取而代之的是所谓全人类价值的一些抽象、模糊的概念:如“自由”、“民主”、“市场”、“人权”、“公民社会”等。俄罗斯必须改变盲从西方民主的观念。
斯大林被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
这本书对苏联时期历史事件的分析、对斯大林的评价有一些新的角度和新的评价。在此,仅介绍该书关于战后时期的几种观点。� KDGrX[L:6
关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学界有一种论点认为,苏联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成就不大。苏联在战争中的物质损失估计达25000亿卢布,其中敌人造成的直接损失达6790亿卢布。这大约是苏联国家全部财富的30%。占苏联战前45%的国民生产总值和47%的农业可耕地的苏联人口最稠密、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经济遭到破坏,苏联最发达的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被拖后了10~15年。但在斯大林领导下,恢复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苏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难以置信的努力为代价,不仅恢复了过去的实力并保证经济的进一步增长。1948年工业生产达到了战前的总体水平。成功地恢复了在战争年代毁坏的电站、冶金、机械制造和采掘工厂。在俄罗斯联邦的西部地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工业重新投入生产。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了提高工业生产的总体计划。根据正式资料,1950年工业生产的水平超出战前水平的73%。1950年苏联国民经济总值(以1964年的10亿美元计算)达到1260亿美元,当时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美国是3810亿美元,英国710亿美元、法国500亿美元、德国490亿美元、日本320亿美元、意大利290亿美元。在国民经济总值方面苏联占据了世界第二位,这已经超出了战前水平。� {n|Uf 5
关于战后科技的发展。苏联战后很快恢复了众多科学研究机构,对科学的投入规模比战前扩大了2.5倍,科研部门的威信和科学家的劳动报酬都提高了。从1949/1950学年起,国家开始把教育转为实行七年义务教育,着手启用“劳动后备军”制度培养工人干部——开办了手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和厂办学校。企业开设了大学和中等技术学校的分校来培养本生产企业的专家。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到1960年大学生的人数比战前增加了3倍,达到240万人。� ibwV #6
1949年8月29日,在塞米巴拉金斯克附近的试验场上成功进行了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而1948年10月10日,苏联发射了第一枚弹道火箭P-1。1953年夏天,完全由苏联独创的研究成果氢弹又爆炸成功。1954年在奥布宁斯克启动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电站。苏联还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功率为10万千瓦的蒸汽涡轮机等。� Jn| i!
关于民族政策。过去谈及斯大林时期的民族政策侧重在对少数民族的“镇压”。这本教科书没有回避1949~1950年在新的共和国和各个州开展全盘集体化以后,许多农民出于对强制性的集体农庄化的抵抗而成为了民族主义者。莫斯科当局不得不“承认错误”、发出“纠正过火行为”的指示。同时,教科书也强调了苏联当局对民族主义者镇压的必要性。因为民族主义者采用了大规模残暴的恐怖手段,甚至对本民族人民也不例外。杀人与恐怖手段的受害者是普通党员、军人家属、教师,不少是集体农庄的农民。1944~1954年间,苏联西部地区有4万平民死在民族主义分子手上,其中2.5万人是在乌克兰西部地区。战后苏联军队和内务部队的军事损失可以同卫国战争的战略行动的损失相比。10年内单是在乌克兰西部,就损失3万军人。因此,苏维埃政权加强了对民族主义者地下活动的打击,并取得人民的支持。民族主义运动在失去了居民这个群众基础的支持以后,就不复存在了。共产党最终赢得了西部地区的国内战争的胜利。教科书认为:“斯大林民族政策的形成是符合当时情况的,既有作为国家组成主体民族的俄罗斯人的政治支持,也有来自民族共和国的物资支持,而在这两种支持之间保持平衡是斯大林民族政策的特征。”� &hL2xx=
关于战后的清洗问题。战后确实存在又一次清洗高潮。在1940年代末的“列宁格勒案件”中,受害者中有联共(布)第二书记阿•亚•库兹涅佐夫和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尼•阿•沃兹涅先斯基、俄联邦部长会议主席米•伊•罗季奥诺夫,还有一些部长、一些大党组织的书记以及其他有影响的领导人。“列宁格勒案件”受害者人数约有2000人,他们中许多人被枪毙。和1930年代的大清洗一样,也存在一些人无辜受害和目无法制的情况。但斯大林为什么会发动又一次清洗?其目的是什么?教科书指出了其中一个以往被人们较为忽略的情况。书中写道:“由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报告开辟的先河,使后人把大恐怖的发生仅仅归结为斯大林残酷、专横、不容他人意见等等个人品质的原因。例如当时著名诗人达•萨莫伊洛夫说道:‘只有是一个完全的非决定论者,才能相信,1937年大清洗唯一的历史目标是巩固斯大林的政权,他贪图功名、追求虚荣和残酷性的力量就能够任意扭转俄罗斯历史的方向,他一个人就制造了1937年骇人听闻的现象。’”教科书进一步写道:“国内和国内历史学家的研究都确认了1930~1950年镇压的主要受害者正是党内统治阶层这一事实。正如历史学家罗伊•梅德韦杰夫所说:‘1940年代许多人害怕被提拔到国家高官的位置并不是什么秘密。这直接就意味着危险。大清洗主要针对共产党的性质甚至连大多数非党人士也一目了然。在那些年代,这些非党人士夜里睡得比共产党员要安稳得多。’”那么,为什么要针对党内官员?教科书分析道:“对管理阶层的人员实行强制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动员并保证管理机构在工业化进程中,以及在战后恢复经济时期运转更为有效”,指出当时的镇压不全是“滥杀无辜”,执政党的初衷是对自己内部“管理不善”者的清洗。教科书引用巴伊巴科夫的回忆录《在政府工作的四十年》中一个事例,说明当时是如何采用严厉的手段对待管理精英。1942年时任石油工业副人民委员的巴伊巴科夫接到斯大林命令,要他前往北高加索,在苏联军队撤退时炸毁采油场。斯大林是这样指示的:“必须竭尽全力做到不给德国人剩下一滴油……因此我警告您,如果您给德国人留下哪怕是一吨石油,我们将枪毙您。但是如果您毁掉了采油场,而德国人没有来,我们又没有燃料用,我们也枪毙您……”管理集团的中高层人员成为镇压的主要对象这一事实,说明当局渴望保证管理机构发挥最大的功效。� 7 wEv`5
关于斯大林被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教科书充分肯定了斯大林的巨大功绩:“正是在他领导期间国家的领土扩大了,达到了从前俄罗斯帝国的边界(而且某些地方还超过);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最大战争——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实现了经济的工业化和文化革命,这个结果使得不仅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急剧提高,而且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制;苏联在科学发展领域进入先进国家行列;实际上消灭了失业现象。” ?)k ]Vg.
俄罗斯高达47%的人对斯大林在苏联发展中所起作用给以肯定的评价。教科书中称“斯大林被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可以说甚至斯大林生前也没有使用过这样高的评价。当然,对于斯大林时期苏联“领土扩大”的“功绩”,笔者也有不同看法,必须指出这里面有大俄罗斯扩张主义的因素。� #s\kF *
同时,教科书也指出了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的问题:第一,轻工业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书中写道:“国家领导人没有把人民日用消费品的生产看成如同发展国防力量和资源那样紧迫的任务。在一系列轻工业部门中(例如纺织业)不仅没有完成计划,甚至没有完成战后重建。”第二,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农业在第四个五年计划结束时仅达到战前生产规模的99%。换句话说,五年计划在农业领域是失败的。战后农庄经济恢复得比莫斯科预计的要慢得多。农村劳动力不足。似乎被宣布为最重要任务的农业机械化,经常是按剩余原则进行的,即最后才轮到它。”第三,他的成就是通过极大压制民众取得的。斯大林时期国家经历了几次大镇压浪潮。斯大林本人就是“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倡导者和理论家。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经济学家(叶•斯•瓦尔加),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尔•德•兰道、普•尔•卡皮察等),生物学家—遗传学家都遭到了激烈的批判。导致某些学科领域(如遗传学、控制论、世界经济研究等)、学术流派遭到封闭或者研究受到实质性的限制。� 55$';gh,9
产生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时形成的高度集中体制。一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二是管理的高度集中,压抑了地方、企业、个人的生产积极性。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也是今天我们改革开放、突破斯大林模式弊端需要汲取的教训。这本教科书完全没有回避、隐瞒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的错误。但和戈尔巴乔夫等人对这些事实简单的批判、否定不同,它从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来进行分析,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谁应当对此负责。� |Z2"pV
教科书认为,首先是迫于形势的需要:在1930年代就已经很明显的不可避免的对德大战、战争的进程、国家战前工业化和战后经济重建需要加速进行,这些事实成为苏维埃时期政治经济管理体制具有高度集中特征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什么会“残酷剥削人民”?因为急缺资金。迫于战争威胁,需要“争先恐后地同时间赛跑”,不仅决定了实现工业化的时间不够,而且加剧了现代化所需资金不足的问题,因为无论国家总体积累还是国防开支在预算中都注定占很高份额,而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资金就会减少。根据当时的财政人民委员亚•格•兹韦列夫的说法,甚至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也只积蓄黄金储备,而不曾卖过1克黄金。这使得人们劳动的强度和被迫处于不断动员状态中的人力资源的使用程度都超乎寻常。� lfC]!=2%~8
教科书认为,斯大林个人性格、心理特征对形成高度集中体制的影响仅仅是第二位的,主要还是客观环境的需要和俄国历史的传统。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要求有相应的权力制度和建立能够实现这一方针的管理机构。俄罗斯国家发展的不利条件和历史传统要求把所有资源,包括权力资源,集中到一个中心并由关键部门集中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是那些能够实现这种集中的人被推出来作为国家的第一人,权力集中于一个中心并实行严酷的集中管理体制。� VzHrKI
尽管当时有存在这种集中的必要,但教科书同时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指出这种集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统治的变形。主要的变形是——把对强权的现实需要变成对强权最大限度的服从,而使这种必要性逐渐消失了。在一定程度上伊凡雷帝、彼得大帝和约瑟夫•斯大林的统治都符合这种论断。� t[X^4bZd
dlCYdwP
>,3uu}s
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应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 h| wdx(4
G bclu.4
在我国学界一直存在着苏联解体是现实因素(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的错误)还是历史因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为主的争论。但在俄罗斯,多数人认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执政者应当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这本书再次论证了这个观点。� URbB2 Bi
书作者首先提出一个颇有意思的“假设”:如果戈尔巴乔夫上台时不搞改革,苏联会不会解体?他引用戈尔巴乔夫自己在75岁生日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不搞改革,我到现在仍然会继续“当苏共中央总书记”。作者的意图当然不是说不应当对苏联旧体制弊端进行改革,而是要证明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等人的乱“改革”,苏联至少不会解体。� rEj[XK
教科书认为,首先是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民主化、公开性”造成混乱。甚至连美国前国务卿也指出戈尔巴乔夫的错误在于,他给苏联公民政治自由先于向市场过渡的完成。由于党组织和全社会不断激化的讨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是形成全党、全国统一的意志,而是“汹涌而来的社会大辩论”,使得对国家的发展前景缺乏统一意见;“由于宣布了公开性路线,劳动者走上街头喊着抗议的口号,罢工潮在全国蔓延”,招致经济的崩溃等。� Ow4(1eE_
其次是经济改革的失败。“戈尔巴乔夫没有连续性的、深思熟虑的经济政策,不但没有实现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反而导致生产下降、国民生活水平降低,以及群众对党的领导人的不满”。在和平时期,货架上原因不明地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从肉到火柴。为了调节局势,对某些生活必需品(如香皂)实施配给制,商店前排起了长队。从市场的商贩那里可以买到商品,但是价格要高好几倍,大部分居民买不起。结果,一些日用品的国家定价多年以来首次迅速攀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 { ,c*OR
第三是叶利钦在苏联解体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1990年6月12日,身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的鲍•尼•叶利钦将《俄罗斯国家主权宣言》提交代表大会表决,在走向独立、摧毁苏联的道路上走出了第一步,也是果断的一步。根据规定,如果苏联法律、法规破坏俄罗斯主权,俄罗斯权力机关可中止其效力;法律还规定,只有在得到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批准之后,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苏联总统的命令和其它法规才能生效。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通过的主权宣言和法律,实际上破坏了《苏联宪法》,导致联盟国家爆发宪法危机。紧随俄罗斯之后,乌兹别克斯坦、摩尔多瓦、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相继通过了独立宣言。接着又爆发了在加盟共和国内部宣布主权的洪流。叶利钦在一次讲话中甚至对俄罗斯各自治地区提出“你们能消化多少主权,就去拿多少主权”。这本书认为在这条路上,叶利钦走得实在是太远了。� 0^o/c SF
第四是民族问题的爆发。多年以后,戈尔巴乔夫分析当时局势的时候说:“我究竟错在什么地方?错就错在:对民族主义的能量估计不足。”但正如教科书指出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困难在于中央领导权的削弱。� (,QWK08
第五是涉及到一个最重要问题,即苏共领导权是怎样丧失的问题。书中指出,在戈尔巴乔夫修改苏联宪法时,“废除了关于作为政体核心的苏共的领导作用的《宪法》第六条;实行多党制原则”。这不仅意味着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同时削弱了国家政权。因为“苏共本身也是苏联国家管理机构的基础”。 -q{N1? tcy
同时叶利钦又发布《关于停止政党和群众性社会运动的组织机构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机关和部门的活动》的命令,“这是对苏共在社会和国家中地位的第二次严重打击,削弱了苏共对俄罗斯和苏联政治进程的影响”。而当时作为苏共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面对“非党化”命令采取了妥协态度。教科书指出,“总书记的绥靖立场使苏共领导机构瘫痪,党进一步解体,大大削弱了联盟中央,因为:一个统一的共产党仍然是苏联体制的重要环节”。� `{Q'iydU
根据上面的叙述,这本教科书最后对苏联解体的责任人有十分明确的结论。书中写道:“苏联解体并没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被改革唤醒的活动家(首先是俄罗斯政治家)的政策和改革者们自身的错误,导致苏联不复存在。”教科书最后引用2001年俄罗斯民意调查的结果证明:56%以上的民众认为戈尔巴乔夫为国家造成危害,只有14%的人认为他的作为对国家有利。
苏联在列宁的领导下,经济有了大幅度的上升.可是,在列宁去世后,斯大林虽然也有功劳,但是,他将苏联格式神圣化.

特别是肃反运动,错杀了苏联一大批干部,使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直逼莫斯科.

后来,由于国内经济不好,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对于俄罗斯人民对苏联历史的评价

我想应该是崇敬的

因为苏联毕竟是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是第一个让人类方向宇宙的国家.

所以,俄罗斯人民对苏联历史的评价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苏联人民热爱苏联,讨厌现在的伪俄当局,对叶利钦是非常地愤恨的,一旦现在的俄罗斯被中国所灭,苏联人民会将叶利钦挖出来挫骨扬灰。
一般来说,他们听到“同志”“革命行动”之类的字眼还会热血沸腾!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苏联的「失业罪」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3120.html
文章标签:苏联  失业  评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