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三门峡有哪些影响整个中国的历史典故

时间: 2023-11-23 15:00:2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三门峡有哪些影响整个中国的历史典故

此地有三门六山之险,是秦汉隋唐千年盛衰之命门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

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河劈门千声雷

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

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

门前空留梳妆台

——节选自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愤怒的母亲河

1957年4月,三门峡黄河大坝正式破土动工,这是一座被全国人民寄予厚望的大坝,在此之前,黄河被人们称之为“害河”,三年决口两次,每一次决口都给沿岸百姓带去了无尽的苦难。这不仅是困扰新中国的一道难题,更是历代王朝兴盛衰败的祸根之一。游览三门峡大坝,不仅仅观其表面风景,更重要的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与意义。

在秦汉时,黄土高原的森林逐渐被砍伐殆尽,大量的泥沙混入黄河,这条中国的母亲河由此变得性情暴躁。它裹挟着大量泥沙从壶口奔腾南下,行至陕原骤然转向东北,形成一个十分瞩目的锐角,一头撞入三门峡,在砥柱间激起的巨浪冲击着河床,硬生生在崤山,韶山,中条山,王屋山,太行山,邙山之间冲出一条狭窄河道,过了孟津,又过了偃师,终于奔出洛阳盆地,自此眼前一片开阔景象,这便是华北平原,迎接它的是郑州和开封,一座是先秦巨城,一座是赵宋东京。这两座城市的兴衰皆系于此河。

水流平静下来后,一部分的泥沙被带到渤海缓慢地冲击出了大片土地,但更多的泥沙在中途就沉积下来形成了新的河床。在郑州你会看到十分奇异的景象,宽阔的河床上长满了低矮的野草,站在堤坝上你需要极力远眺才能看到对岸,但唯有你走上了黄河大桥,你才能看到那河床中央静静淌着一条不算太大的河,既没有惊涛拍岸,也没有烟波浩渺。更为奇特的是,在这么宽阔的河床里,黄河并不是安安静静呆在一处,它可能今年在靠北岸的地方流,明年就会转到靠南岸的地方流。

如果行至开封,你便会看到另一个奇异景象——地上河,河床的泥沙堆积的越多,河床就会被抬得越高,经年累月河床竟然比开封城高出数米,这就成了悬在开封头上的定时炸弹。而古代大部分官员治理黄河,只会在两岸加固抬高堤坝,河床抬高一米,堤坝就加高一米,倘若加固不及时,或者工程质量比较差,抑或是加高到无法承受压力,大坝就可能会决口。历史记载的黄河决口就多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出现了26次,其中造成巨大灾害的改道有6次。也是由此,开封城在历史上曾多次被敌人采用毁堤淹城的方法攻破,如今在开封市区原址下方尚埋葬着数座古代城池。

黄河水患自唐末愈发严重,在北宋时期出现大规模改道;南宋时为阻挡金兵,人为掘堤,首次出现黄河夺泗水经淮河入海的新河道;金元明时黄河决口已成为了家常便饭,决口点多达一二十处,当地官员往往也置之不理,任由其流淌;嘉靖年间,潘季驯两次着手解决黄河水患,先处理决口点,使河道固定下来,也就是如今的废黄河,然后采用束水冲沙的策略解决泥沙堆积的难题。自此黄河虽偶有决口,却始终没有改道,直到咸丰年间,黄河再次改道,转而回到北线,注入渤海。

最近第一次大决口是1938年抗战时期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黄河花园口,用来阻挡日军入侵的脚步,此次事故危害豫皖鲁苏四省,数千万人因此遭灾,大量的良田因此成为盐碱地,八十多万人因此死亡,接下来两年间,由此引发的饥荒灾害更是危害甚广,形成的难民潮影响了半个中国,其后续的毒害整整影响了此后半个世纪的数代人。

正因如此,新中国一开始就把治理黄河看作是重中之重的工程,建国伊始,在国家的号召下,无数水利工作者赶赴黄河沿岸,寻找合适的建坝地址,经过多方研讨,在苏联方面的帮助下,历时四年,在三门峡修建了黄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三门峡黄河大坝。结束了黄河下游年年水患的问题,这座大坝地跨豫晋,背靠关中,东临华北,位置优越。实际控制了黄河91.5%的水域面积;89%的水量;98%的来沙量,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这些水利工作者,施工工人,以及大坝工作人员在大坝南面的黄土塬上居住下来,形成了一座新城——三门峡。

三门峡与大禹

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豫陕晋三省的交界处,黄河从壶口南下行至潼关,然后以神奇的角度拐向东北,在130公里处流经三门峡。三门峡两岸夹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十分险要。在水中陡然立着六个巨大的石岛,人称人门岛,神门岛,鬼门岛,张公岛,砥柱山,梳妆台,合称“三门六山”。黄河激流穿过这些石岛,浪花拍打着石壁,顿时涛声震天,黄色的水沫形似碎玉。穿过三门,紧接着迎面而来的是一座耸立的石柱山,这便是砥柱,数股乱流混杂在一起冲向砥柱,一时间激起高达数丈的浪花,而砥柱仍旧巍然不到,故被赞为“中流砥柱”,看得人热血沸腾。砥柱旁侧有梳妆台和张公岛两处险滩,同样惊险无比。

在当地的传说中,三门峡带上了许多人文色彩。相传大禹治水至此,见河水困于此地为重山所隔,无法向前,于是他用利斧劈开大山,形成鬼门,神门,人门三道口,河水才得以继续向东流淌。其中鬼门在南,水流十分湍急,舟楫无法通过;神门在中,通道极为狭窄,舟楫无法通过;人门在北,勉强可以通过。舟楫通过人门后直接迎面撞向砥柱,没有经验的船夫会忙着改变船行方向,但当地的船夫有句口头禅“朝我来”,也就是说,这时的船夫一定不能紧张,掌握好方向直接向砥柱撞过去,当船行到砥柱旁边时,强烈的回流会瞬间推开船只,然后就可能擦着砥柱的边儿涉险过关;否则会被强烈的分流推向两侧的崖壁和险滩,直接船毁人亡。

《禹贡》:(禹)导河至于底柱。

《水经注》: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底柱。

《元和志》:禹凿底柱,二石见于水中,若柱然。河水至此,分为三派,流出其间,故亦谓之三门。

《陕志》:三门,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惟人门修广,可行舟;鬼门尤险,舟筏入者鲜有得脱。三门之广,约三十丈。其东百五十步,有峰特立,斯为底柱。自底柱而下,至五户滩,其间一百二十里,夹岸巍峰重岭,干霄蔽日,盖亦禹所凿以通河者。

崤函古道与黄河漕运

三门峡不仅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区,而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尤其从春秋战国开始,三门峡的地位愈发重要起来,它是连接长安和洛阳,关中与关东的咽喉。一度成为主宰国运的命门。

战国之前,中国整体上是各地各自为政的局面,当时的各国,人口并不多,基本都集中于各国的几座大城中,城市被大量的农田所包围,城中所需大多来自于城外的土地,并不需要大规模的漕运。春秋战国期间,大规模战役频繁发生,农业技术革新,城市开始扩张,形成了魏国大梁,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洛阳,新郑,等一批大城市,这些城市逐渐开始了对外的贸易往来。而且秦在统一六国期间,需要向关东运输大量的兵力和粮草。三门峡漕运自此开始,成为了左右中国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关键所在。

通过三门峡有水陆两种途径,陆上便是著名的崤函故道,水上则是历史难题黄河漕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徙六国贵族以补充关中人口,再加上关中庞大的官僚人员,即便是物产丰饶的关中平原也难以支撑如此巨量的人口,从关东经三门峡往关中运输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函谷关车马无法并行的狭窄地形限制了陆路运输,水路漕运成为了关中主要的粮食来源。

汉朝初年,人口的削减和政策的宽松,军事和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并不高,三门峡黄河漕运量并不大。汉高祖:“漕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经过文景之治,关中的人口暴增,漕运量也迅速增加,到汉武帝时期,频繁对外用兵,漕运量达到了惊人的四百万石,元封年间更是达到了六百万石,即便是汉宣帝时期,漕运量仍然保持在四百万石左右。

秦朝或据崤函以自守,或出崤函以驭六国;西汉关中的发展,以及对外大规模的用兵,三门峡在其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但随着关中的持续发展,三门峡漕运渐渐无法支撑关中庞大的粮食需求。这主要是因为三门峡“三门六山”的独特地形给漕运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另外黄河渭河并不算宽阔的河面限制了行船数量。

为此汉武帝决定在渭河开新的河渠,又命山西官员在山西西南开凿新航道,“欲省底柱之漕”。但黄河的改道以及庞大的支出使得这项计划流产。又有人建议打通褒斜道,“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同样该计划需要在秦岭开凿褒斜道,连接汉中,然后通过汉江通往关东,这个不切实际的计划很快也失败了。而通过开发汾河盆地来增加关中的粮食产量也是治标不治本,关中的粮食仍然需要依靠三门峡漕运,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西汉政府,成为了限制关中发展的根本所在,桑弘羊建议:只要有人能把粮食从关东运到京师,就可以买到官职和爵位;有罪之人把粮食运到京师,可以赎罪。如此一来,沿岸百姓积极参与,效果显著,“山东漕运益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

汉成帝时,黄河下游多次决口,丞相杨焉认为“从河上下,患砥柱隘”,于是派大量人员“镌广”砥柱,开凿三门。结果岩石崩落于河水中,结果“水益湍怒,而河为害甚于平日”。东汉至魏晋期间,朝廷已达成共识,认为凿广三门是不切实际的,转而在河岸崖壁上开凿栈道,船只行驶到此处,由纤夫牵引溯流而上渡过险滩。时至今日,古栈道留下的痕迹仍然大量存在。

隋唐政权的中枢与命门

隋唐时期三门峡的漕运以及河道治理进入最为鼎盛的时代,隋开皇二年,由于“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熊,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供京师”。粮道粮仓都置办妥当,但粮食依旧无法畅通地运入关中,其症结便是三门峡。于是又令“蒲,陕以东募人能于洛阳运来米四十石,经砥柱之险,达于常平仓者,免其征戎”。开皇四年,又令宇文恺引渭水自黄河至京师修300公里的广通渠,在三门峡继续开凿栈道,牵引船只过关。

即便如此,关中地区仍旧年年因为水灾旱灾闹饥馑,以至于数次“上率户口就食于洛阳”。三门峡漕运问题无法解决,隋炀帝干脆迁都洛阳,不仅解决了粮食问题,而且更靠近关东经济文化中心,对高丽用兵也更加方便。隋炀帝期间,三门峡漕运废弛。大业七年,砥柱山崩,偃河逆流数十里。当年河南,山东大水,漂没三十余郡。即便如此,隋炀帝未予理睬,继续北伐高丽。

初唐时期,关中缺粮不多,三门峡漕运一年仅需二十万石。到了中唐,随着百姓数量的暴增,官僚,皇族,军队数量日益庞大,而府兵制也改为了募兵制。粮食缺口越来越大。经核算,关中地区一年所需粮食至少三百四十万石,其中至少一百万石需要经三门峡运送。

于是又回到了前朝的老路,唐高宗先是征用士卒开凿三门,结果无功而返。又派大匠杨务廉开凿栈道,由当地百姓当挽夫,站在狭窄的栈道上把绳索一头捆于胸,一头牵着漕船,双手抓着崖壁的把手,把船只拉过三门峡。但绳索很容易断,挽夫便坠河而死,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困于三门峡漕运,中唐乃至武则天时期,皇帝大多居住在东都洛阳。

唐玄宗时期,采纳裴耀卿的建议,在三门以东修建集津仓,以西修盐仓,两仓之间在河北岸修18里陆陆,漕船行至集津仓,由陆路转运到盐仓,再继续由漕船运往京师。一个流程的进行的速度,往往是由最慢的那一步决定的。这个转运方法虽然慢,但节省了民力,省下了财政支出,在水陆两线的协同作用下,京师每年尚有余粮。

安史之乱后,洛阳长安相继沦陷,三门峡栈道被破坏,但漕运是唐王朝的命脉,一刻也不能停止。史书记载,关中仓廪竭,禁军或自脱巾呼吁道:“拘吾于军不给粮,罪人也。”上忧之甚,会韩滉运米三万斛之陕,李冲奏子。上喜谓太子曰:“吾父子得生矣!”这说明漕运乃国之本,若漕运不畅,则根本动摇。

为了提升漕运效率,唐代宗采用分段运输法,各地的船夫只在本地的河道行船,粮食通过转运方式阶梯进入京师,事故大大减少,效率得到提升。但之后内忧外患,漕运又被废弛,随即泾原发生兵变,攻破长安,李希烈占领汴州,漕运尽废。风雨飘摇的唐王朝逐渐走向了分崩离析。唐玄宗之后,唐王朝之所以能存续一百五十年,相当大的原因是“恃东南八道财赋之供给”。

宋朝后,由于长安洛阳不复为都,三门峡走向了衰落,不过在对西夏以及辽金的作战中,三门峡漕运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宋朝能够经略关西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三门峡大坝

1957年修建大坝时,三门峡全部被炸毁,仅留下砥柱山屹立在黄河中央。包括上游的陕州,蒲州,潼关等古城或被淹没,或被拆除。然而大坝蓄水后大量沙土堆积在水库底部,导致水位猛增,倒灌入渭河,以至于关中地区年年闹水灾。无奈,把原设计的大坝改低了五十米,如此一来,蓄水减少,原本的数座古城实际上就不必拆除了,但木已成舟,大量的人口被迁移到其他地方,大量的文物也受到损害。

三门峡大坝虽然解决了黄河下游的水患,但现如今黄河下游水量稀少,大坝蓄水功能的存废也有待商榷。之后修建的小浪底水库则吸取了教训,较好得解决了这些问题。

如今的三门峡大坝景区除了能看到砥柱和古栈道外,还有与其交相辉映的是景色秀美的大禹公园,金碧辉煌的迎宾阁和中西合璧的黄河三门峡展览馆,集春华秋实于一体的中日友好果园等十几处景点。她们都以雄伟的大坝为依托,形成了黄河古文化特色的整体,具有独特的观赏品位。特别是冬春蓄水季节,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夏日泄洪期间,浊浪滔天,一泻千里。水库所呈现出的冬、夏两季截然不同的独特景观,引来无数游人赞叹,堪称人们参观、旅游、休闲、避暑的理想胜地。

从三门峡大坝至山西芮城大禹渡100公里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库,春秋两季,野鸭成群,大雁结队,珍贵的白天鹅飞翔在蓝天碧水之间。游人在这里荡舟扬帆,船行柳梢,胜似江南。而每年的6月至10月,大坝泄洪放水,怒涛翻卷,峡谷轰鸣,水花飞溅,彩虹凌空,蔚为壮观。站在这里,不仅能领会三门峡的山水美景,更能体会到华夏文明的厚重。

关于三门峡的相关故事,历史和现状。拜托了!

1.地处黄河流域母亲河南岸的三门峡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华夏浩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对于推进历史的前进乃至当今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及其深远的影响。仰韶文化、虢国文化及由老子《道德经》衍化而来的道家、道教文化便是这诸多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 相传大禹治水,使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由此得名。三门峡市总面积 10475平方千米(根据民政部《简册·2006版》)/10309平方千米,总人口227.48万人(2005年底)(根据《三门峡市行政区划简册》)。 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县仰韶村而命名的仰韶文化是远古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社会由盛到衰的时期,表面绘制有图案的彩陶是其重要特征之一。1961年3月4日,仰韶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底,全国共发现仰韶文化遗址5000余处,其中三门峡市约有200处。2001年,仰韶村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西周时期重要姬姓封国之一虢国对西周历史与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刻。20世纪50年代,中央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三门峡市上村岭考古发现虢国墓地,并首次对其进行大规模发掘。90年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考古队联合对虢国墓地进行第二次大规模发掘。其中,1990年发掘的M2001虢季墓、1991年发掘的M2009虢仲墓分别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虢国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两次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是三门峡地区数千年文化的积累和结晶,为虢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国内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掀起了研究虢国文化的热潮。2000年,李家窑遗址被证实为虢国都邑上阳城的所在地,不仅将三门峡的城市历史上溯到3000年前,而且给虢国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史料,使虢国文化研究达到了高潮。 东周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晚年在函谷关(三门峡市灵宝市境内)著就的《道德经》奠定了中国道家、道教的基础,其影响渗透到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道德经》内容涉及哲学、经济、军事、养生、伦理、艺术等方面。继老子后学者,战国初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随着社会前进,老子思想被后来学者不断丰富、完善,至汉初形成道家学派。东汉后随着道教的形成,老子被奉为道教的教祖,《道德经》被奉为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一。道家哲学成为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德经》自问世后,研究者甚多。80年代后,国内外又兴起一股“老子热”,外国人称老子的《道德经》是“东方智慧的结晶”。在西方除《圣经》之外,《道德经》译本最多,影响最大。 此外还有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在灵宝荆山铸鼎祭天、奠定政权;达摩祖师舍身求法,空相寺作为佛祖圆寂地香火传世;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昭示着三门峡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三门峡大坝作为铭记新中国根治黄河水害丰功伟绩的丰碑更将彪炳史册。紫气东来、白马非马、唇亡齿寒、完璧归赵、秦赵会盟等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还有大禹、张仪、刘邦、李世民、武则天、杜甫、韩愈、司马光、上官仪、上官婉儿等历史人物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墨迹和诗篇。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25处,市级21处,馆藏文物7万余件。
2.三门峡曾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属虢国,秦置三川郡,西汉为河南府,汉武帝时置弘农郡,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
3.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是伴随着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三门峡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12个街道(其中3个街道尚未向河南省备案)、27个镇、35个乡,117个居委会(其中1个由开发区管理,估计也未备案)、1362个村委会,114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7.48万。
历史 背景
  地处黄河流域的三门峡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华夏浩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对于推进历史的前进乃至当今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及其深远的影响。仰韶文化、虢国文化及由老子《道德经》衍化而来的道家、道教文化便是这诸多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
  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县仰韶村而命名的仰韶文化是远古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社会由盛到衰的时期,表面绘制有图案的彩陶是其重要特征之一。1961年3月4日,仰韶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底,全国共发现仰韶文化遗址5000余处,其中三门峡市约有200处。2001年,仰韶村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西周时期重要姬姓封国之一虢国对西周历史与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刻。20世纪50年代,中央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三门峡市上村岭考古发现虢国墓地,并首次对其进行大规模发掘。90年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考古队联合对虢国墓地进行第二次大规模发掘。其中,1990年发掘的M2001虢季墓、1991年发掘的M2009虢仲墓分别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虢国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两次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是三门峡地区数千年文化的积累和结晶,为虢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国内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掀起了研究虢国文化的热潮。2000年,李家窑遗址被证实为虢国都邑上阳城的所在地,不仅将三门峡的城市历史上溯到3000年前,而且给虢国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史料,使虢国文化研究达到了高潮。
  东周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晚年在函谷关(三门峡市灵宝市境内)著就的《道德经》奠定了中国道家、道教的基础,其影响渗透到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道德经》内容涉及哲学、经济、军事、养生、伦理、艺术等方面。继老子后学者,战国初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随着社会前进,老子思想被后来学者不断丰富、完善,至汉初形成道家学派。东汉后随着道教的形成,老子被奉为道教的教祖,《道德经》被奉为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一。道家哲学成为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德经》自问世后,研究者甚多。80年代后,国内外又兴起一股“老子热”,外国人称老子的《道德经》是“东方智慧的结晶”。在西方除《圣经》之外,《道德经》译本最多,影响最大。
  此外还有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在灵宝荆山铸鼎祭天、奠定政权;达摩祖师舍身求法,空相寺作为佛祖圆寂地香火传世;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昭示着三门峡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三门峡大坝作为铭记新中国根治黄河水害丰功伟绩的丰碑更将彪炳史册。紫气东来、白马非马、唇亡齿寒、完璧归赵、秦赵会盟等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还有大禹、张仪、刘邦、李世民、武则天、杜甫、韩愈、司马光、上官仪、上官婉儿等历史人物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墨迹和诗篇。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25处,市级21处,馆藏文物7万余件。

与三门峡有关的成语故事:中流砥柱

指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用来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巍然不动,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语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以入砥柱之中流”。北魏鹂道元《水经注·卷四·河水》:“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现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宋刘仙伦《贺新郎·寿王侍郎简卿》:“缓急朝廷须公出,更作中流砥柱。”
  相传大禹治水时,用神斧将拦截黄河的大山劈开,留下三门、六峰。三门即鬼门、神门、人门,故曰三门峡。六峰为鬼门岛、神门岛、人门岛、张公岛、梳妆台及砥柱岛。冬天水浅的时候,砥柱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砥柱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千百年来,无论是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都没能削减砥柱的身躯,砥柱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观砥柱,写下“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了一首长诗,砥柱岛上镌刻了前四句:禹凿锋铓石,巍峨直至今,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

河南三门峡 历史故事

三门峡市位于黄河南岸、河南省西部,东邻洛阳,南连南阳,西接陕西,北与山西隔水相望,下辖两市一区三县,为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三门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六十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已在此繁衍生息;五、六千年前时,这里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后来这里一度成为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设立了三门峡市。

  悠久的历史为三门峡市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打破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的观点,虢国车马坑群的发掘使得我国的冶铁历史有向前追溯了一个世纪,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函谷关还是“紫气东来”、“老子著《道德经》”、“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终军弃繻”、“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的发生地,始建于唐代的宝轮寺塔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山西普救寺的莺莺塔、四川大佛寺的石琴同为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三门峡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生态环境良好。三门峡市北临黄河,三面环水,似一座半岛,有总面积到达三百多平方千米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到了冬季,数百只由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越冬的白天鹅会停留在三门峡水库湿地,成为三门峡市一道独特而靓丽的地风景线。
不是数百只天鹅,有8000多只天鹅来三门峡天鹅湖过冬
文章标题: 三门峡有哪些影响整个中国的历史典故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4527.html
文章标签:典故  中国  影响  有哪些  历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