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亮剑中,为什么赵刚抗大刚刚毕业就被任命为团政委

时间: 2023-11-11 18:01:2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亮剑中,为什么赵刚抗大刚刚毕业就被任命为团政委

亮剑:赵刚升迁到副军级时,李云龙为何破口大骂呢?

李云龙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不喜欢被约束,所以和历任的政委都合不来。当他刚被任命独立团团长时,就向旅长申请不要派政委。旅长自然不会答应他,独立团怎能让他一个人说了算,派燕京大学毕业的赵刚担任独立团的政委。



赵刚到独立团报到时,李云龙就没给他好脸色,他认为文弱书生不合适到前线打仗,打算找岔让赵刚自难而退,自动离开。哪知接下来的事情让李云龙彻底改变了对赵刚的看法,首先是李家坡一战中,赵刚用三八步枪在一百五十米开外的距离,轻而易举地用三枪干掉了三个鬼子,然后是辛庄阵地上,赵刚在五百米的距离,仍然使用三八步枪一举打中了对面日军的炮兵。

这两次事件让李云龙对赵刚刮目相看,他称赞赵刚是“孔夫子挂大刀-----文武双全”。接下来李云龙发现,赵刚不仅是个神枪手,而且极具战略眼光,他性格沉稳冷静、守序但不刻板,弥补了自己极易冲动的缺陷。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两人愈加默契,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战斗的胜利,成为了一对密不可分的好搭档,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李云龙的独立团整编为2师,他由团长晋升为师长,他仍然向组织申请赵刚为他的政委。两位老友重逢没几天,组织一纸调令,将赵刚调到二野做政治部主任,李云龙听到后,不为老友祝贺,却破口大骂,这是为何呢?首先,两位老友刚刚重逢,李云龙不愿再与赵刚分开,是人之常情。照他火爆的脾气,不满上级的安排,破口大骂是再正常不过了。



其次,李云龙的性格不是每个政委都能接受,也不是每个政委都能让他对赵刚这样心服口服,赵刚这么个对脾气的好政委是可遇不可求的。赵刚走了,领导肯定会再派个新的政委,且不论新政委是否对脾气,与新人磨合肯定是需要时间的,也会影响战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赵刚新的职务是政治部主任,政治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宣传、政保、敌工。从电视剧中,我们看到赵刚调任政治部的主要工作是做俘虏的思想教育工作,协助国军制订起义方案,这工作确实适合文人。但对于热衷打仗的李云龙来说,这属于二线工作,哪有上前线来的痛快。再者,这工作没有实权,不好出成绩,他替老友的前途担忧。

军令不可违,李云龙就算心里再不痛快,赵刚还是得走马上任。没有赵刚在一旁提醒,李云龙打仗极易冲动,在与楚云飞的一战中,不慎身负重伤,还好段鹏将他及时送到医院,否则性命不保。

小说《亮剑》中赵刚的角色是谁?

赵刚是都梁小说《亮剑》的主角,一二·九运动领导人,燕京大学毕业,386旅独立团政委,后任华野(华东野战军)十一纵纵队副政委,与冯楠在北京成婚,任总参某部政委,1955年授少将军衔,在文革中受到迫害与冯楠自杀,将四个子女交由李云龙抚养。
亮剑里赵刚的执着坚守和李云龙的血性是这个社会正向、向前的力量,但是他们所处时代的悲哀,还和现在很不相同,以美好生活和富足为目标的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正确的,但是各地区人民思想意识、富裕程度发展的不均衡,是难以一步达到公平、均富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现在的共产党是迈着寸步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的,改革的步伐需要协调很多利益,复杂和棘手,但是方向正确,历史自有公断,“还好,历史是人民写的”!
赵刚是李云龙的生死之交,曾任八路军386旅独立团政委。解放后授少将衔,在北京在中央军委政治处工作。坚决抵制左倾错误路线。文革时期,由于不肯参与迫害罗瑞卿将军被免职并遭到迫害。最后自杀明志,1978年平反。
赵刚的妻子冯楠,田雨的好朋友,北京大学讲师。在李云龙夫妇的介绍下与赵刚结婚,对丈夫的工作十分支持。为赵刚生了四个孩子。当丈夫遭到迫害的时候给予丈夫很大帮助,后来托人将自己的孩子交给李云龙抚养。最后陪伴丈夫一起自杀。
赵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由于当年抗日战争的严酷,使他变得现实,但他还愿为理想献身。前半段他说过如果自由和尊严受到挑战,他会选择反抗或死亡。而他在文化大革命时毅然赴死,履行了那句话。

亮剑中为什么李云龙只是少将而赵刚却是中将

赵刚立的功不会比李云龙少而且还兵不血刃劝降了很多敌人,更重要的是他政治觉悟高。

从1955年开始的授衔、授勋是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建国后,中央军委为加强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把实行军衔制的问题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  1950年7月4日,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罗荣桓在军委部长会议的发言中,提起军衔、奖励问题,拟在总干部管理部的编制里增设军衔奖励处。并准备把1951年的首要任务定为给军队评定军衔。  1939年和1946年,我军曾两次酝酿实行军衔制,由于历史的原因,未能实施。建国前夕的1948年,党内又开始酝酿关于军队内部的等级和军衔制的问题。  建国初期及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解放军军兵种发展很快,短短两年多,空军、海军和装甲兵、防化兵等新的军兵种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初步建成了一支军兵种齐全的诸军兵种合成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解放军已有多军兵种协同作战的作战形式,尤其是与朝鲜人民军的协同作战。但中国人民志愿军无军衔,朝鲜人民军有军衔,在确定指挥关系和协同作战上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实行军衔制,不仅已是解放军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现代战争对军队协同作战的需要。实行军衔制度,便被提到统帅部议事日程。当然,要在全军正式授军衔,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授军衔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罗荣桓和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傅钟,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赖传珠、徐立清为此忙得不可开交。给数以万计的功臣“论功行赏”,评定军衔谈何容易?在要评衔的人当中,许多是红军时期的老同志,也有不少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还有少数民族干部和起义将领。同时,还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军干部的平衡问题等等。  经过1951年进行的外围基础工作,如对从战争年代发展起来的庞大单一的陆军步兵进行精简整编,裁减员额150余万,同时又扩大海、空军军种和陆军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兵种的建设,并重新清理干部、战士的档案,总政治部对评定军衔的工作有了大致的宏观把握。  1952年初,罗荣桓率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赖传珠、徐立清与苏联专家开始酝酿军衔等级设置方案,拟设6等20级,即:元帅3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将官4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军士4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  但是,这个方案遭到当时的苏联顾问卡苏林的反对,因为苏军中没有准上将和准尉,同时,他还反对中国的准将制度。莫斯科也发来电报支持卡苏林的意见,中方最终妥协。  1952年11月26日,罗荣桓代表总干部管理部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呈送了关于实行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报告,报告中列出了与苏军顾问拟制的初步计划。  1953年初,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准备于当年7月份在全军实行军衔制度与薪金制度,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条例未能实行。同年9月上旬,彭德怀再次向毛泽东提出实行军衔制的必要性。1953年底召开的党的军事系统高级干部会议明确提出要实行军衔制、干部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三大制度,加强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1954年10月,经罗荣桓提名,宋任穷调任总干部管理部第一副部长,同赖传珠和徐立清一起协助罗荣桓工作。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和《关于颁发勋章奖章工作的指示》。1月28日,总政治部印发《关于实施军官服役条例,实行军衔制度的宣传要点》。2月8日,包括军官军衔制有关内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由毛泽东颁布实施。军官军衔等级正式设为4等14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条例》规定:“军衔是军官终身的光荣称号,非因犯罪经法院判决,不得剥夺。”因此,解放军实行的军衔制度,属于永久军衔性质。永久军衔的特点是,将军官的荣誉称号、待遇、等级和职务因素融为一体,使其兼有调整部队指挥关系和调整个人利益关系的两种功能。当然,军官犯了错误,“军衔降级可以作为一种惩戒”。还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军衔高的军官对军衔低的军官,军衔高的为上级。当军衔高的军官在职务上隶属军衔低的军官时,职务高的为上级”。根据这一规定,同在一个连队工作的上尉副连长,必须作为下级而服从中尉连长的指挥。  按干部任免权限,授予上将至少将军衔人员名单由总干部管理部和总政政治干部部分别提出,报请中央军委批准授予;授予校官军衔人员名单由各总部、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提出,报总干部管理部和总政政治干部部在全军统一衡量。1955年8月11日,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下达了《关于军士和兵评定军衔的指示》,士兵军衔正式设为2等5级,即: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这样,军官和士兵军衔等级设置总共为6等19级。经过反复酝酿,全军军官和士兵的授衔工作正式开始。  由总干部管理部和总政政治干部部负责提出名单的少将至上将共有1000余人。他们绝大部分入伍于红军时代,也有少数人入伍于抗日战争时期,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及起义将领。战争年代,他们在不同地区作战,立下了战功,为革命事业和军队建设作出了贡献。新中国建立后,任职和级别有高有低,德才表现也有差异。在评定军衔时,对这1000多名部队骨干,如何能做到公平合理,基本上符合本人状况,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党内和军内的团结,是一件意义重大而又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毛泽东提出不要大元帅军衔。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终于诞生
你说的应该不是在最后的时候,刚开始这样是因为李云龙不服管,闯了几次祸,给降下来的,后来看他太不服管了,所以给他派了一个政委,派下来的当然要比李云龙大了,要不然李云龙也不能听他的啊,就算比他级别大李云龙都不怎么听,如果派个级别低的就没啥作用了。
因为,赵刚是政委,决策的,李云龙是将军,是执行他的决策的。
赵刚立的功不会比李云龙少,而且还兵不血刃劝降了很多敌人!更重要的是他政治觉悟高

赵刚职务晋升的如此之快,为什么55年也仅仅评了个少将军衔?

《亮剑》作为一个抗日题材电视剧,主要讲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的相关故事。虽然这部电视剧已经播出接近15年了,但是即便是现在依然备受观众的追捧。据说这个电视剧光是在在电视台重播的次数就高达3000多,更不用说在网络上了。即便是在豆瓣上都有9.3的高分,非常罕见,即便是现在的电视剧都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就连“亮剑”一词都迅速成为网络常用语,经常出现在各大新闻标题中。

提到《亮剑》中的传奇人物李云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好搭档赵刚。赵刚也是《亮剑》中的主角之一,曾是一二·九运动领导人,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后来前往延安抗大学习。他无论是出身还是才华都要比李云龙高不少,算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

剧中的李云龙没有什么文化,早年在家乡靠当篾匠谋生。参加黄麻起义后一直在红四方面军。虽说在长征前干过纵兵抢劫藏民粮食的事情,但打仗却是一把好手,不但善用逆向思维,枪法还比较准,有胆识,鬼点子多,只不过为人桀骜不驯,极为好战,经常做一些离经叛道之事。这样的刺头需要有一个文化程度高,能力跟他相差不大的人才能稍微管着点他,防止他犯下大错。

赵刚就这样成为了李云龙的搭档,陪着他从一个团长干部,发展成了师级干部,最后成为军级干部,每次都能压他一头,自然有自己独特的本领。不少人都比较好奇,职务晋升如此之快的赵刚,为何到最后仅仅评了个少将军衔?

关于赵刚为何到最后仅仅评了个少将军衔,其实是由多种因素造的。第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赵刚参加革命的时间比较迟,在红军长征时期还只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后来因为组织了一场学生运动后,才正式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既没有经历过红军时期的磨练,更没有经历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这就导致他的资历比一些老革命低,如果不是因为后来打过不少的胜仗,很快就晋升职务的话,估计当时连少将衔都很难评选上。

第二个主要的原因是,在抗美援朝之后赵刚就一直生活在北京。此时的他早已经担任了总参下属的某单位的政委,已经算是身居要职,自然不会给他评选过于高的军衔。毕竟当初授勋的时候,又不少有资格当中将或则大将的人最后以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落选了。赵刚能以一个后起之秀获得少将军衔,也算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亮剑》可以说是一部不错的影视剧。其主角是李云龙,而他的最佳搭档便是赵刚,如果有仔细分析赵刚职务的朋友,应该会发现一个问题,赵刚的能力非常强,其职务晋升的非常快,但是1955年评衔的时候,他也仅仅被评了个少将军衔,这是因为他资历太低和头衔的标准不同、工作性质的不同。

实际上赵刚虽然是文职,但是并不是一个没有上战场能力的人,在李家坡战役中,赵刚主动请战,在150米外射击,三下就干掉了三个“鬼子”,让李云龙从此刮目相看,但作为独立团的政治委员,赵刚更多的工作还是在于后勤和思想工作,并不是指挥,但也正是因为赵刚优秀的后勤和思想工作能力,他的职务是一路上升,从团政委到师政委,然后是纵队政治部主任、纵队副政委,这个时候的赵刚职务已经超过李云龙了,他已经是副军级的头衔了,而当时的李云龙还在医院跟田雨“甜蜜蜜”,一年后,李云龙的头衔才到副军级。

但是,因为赵刚的资历太低了,在1935年,他是在北大读书的一名普通学生,后面思想觉悟,才开始选择参军的,换句话说,赵刚没有经历过长征的磨难,更没有经历过前面几次的包围和反包围,这让赵刚在资历上是比不上长征的“老人”,毕竟大家的能力都差不多,都有这个资格拿中将军衔,谁拿?那就只能比比这个资历的高低了。有意思的是,李云龙跟赵刚是完全相反的,李云龙在1927年就参军了,经历过长征,爬过雪山牵过马,基本上各个职位都干过,是从一个小兵做起的,李云龙的资历非常高,但是平时经常犯小错误,本来可以是中将头衔,最后才升到少将军衔。

另外,赵刚是文职,是政工系统的,而李云龙是指挥官,是军官系统,两者本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在1955年的时候,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在评衔的时候是先考虑这些军官的,再是参谋、政工、后勤这些人员,虽然说李云龙跟赵刚都是少将军衔,但是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这个含金量也是不同的,能一概而论。而且当时跟赵刚同级别的人非常多,但是少将军衔之上的位置就这么多,怎么办,只能委屈一些人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家都是功臣,都是一步步过来的,赵刚还年轻,还有机会。

总体来说,赵刚虽然前面晋升的非常快,但是最后是因为资历、工作性质、头衔标准不同的原因,才在1955年的时候,仅仅评了个少将军衔。

相信有很多网友都观看过《亮剑》,想必对剧中的人物也是非常的了如指掌。在剧中,李云龙最要好的搭档则是赵刚,两人初次见面,李云龙对于这个文化人并不感冒,觉得上级派了个白面书生给自己,也并未当做一回事。不过这个赵刚也着实不是个普通人,而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李家坡战役,赵刚一枪就干掉了一百五十米之外的鬼子,这一下让李云龙惊讶住了,原来这个看着不怎么样的政委,居然是个厉害人物。

其实枪法好只是赵刚的一个附带技能而已,身为一个政委,做好战士们的思想工作,才是他的主要任务。很明显,赵刚干这个绝对是遗留的,在他的思想教育下,团里的战士们,不管是新兵蛋子还是征战沙场的老兵,一个个都成了一头饿狼,遇到再凶狠的对手也能够冲上前去撕咬对手。正是因为工作能力的突出,所以赵刚在之后的日子里,职务也是不断的被提升,慢慢从一个团级干部,发展成了师级干部,而接着没多久又变成了副军级干部,甚至还压了比他参加革命更早的李云龙一头。

不仅仅是这样,在淮海战役的时候,李云龙因为急于干掉楚云飞,而受了重伤,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赵刚又晋升了,成了某纵的政委,实打实的正军级干部。而这时候的李云龙还是一个师长而已,就在一年之后,李云龙回到了部队,成了一个代理军长。虽然李云龙也成了军级干部,但是 毕竟是代理的,和赵刚相比还是差上一些。而且赵刚晋升正军级干部,要比李云龙早上一年。

一直到55年,李云龙从军事学校结业以后,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在剧里我们无从得知赵刚被授了什么衔,不过通过翻看原著我们能够知道,赵刚的军衔也是少将。不过这个时候的赵刚,已经身在北京,而且是身居要职,担任了总参下属的某单位的政委,可以这么说,赵刚当时的职务,可要比一个军级干部要强多了。那么有人就要问了,赵刚既然职务这么高,而且比李云龙还要提前升任正军级干部,为什么55年还是一个少将军衔呢?

大家都知道,1935年,那时候的赵刚还只是个大学生,在组织了一场学生运动后,便投身了革命。可以说,赵刚没有经历红军时期的磨炼,更没有经历过长征。而且有不少人在经历了红军时期之后,也没能评上少将衔,可以说赵刚的衔位不低了。而且,再说李云龙这边,李云龙的资历确实是很深,他从27年就参加了革命,而且当过红军团长,要不是早期犯过很多错误,55年授衔时评个中将一点都不过分。

除了资历不够以外,两人的授衔标准也不同。众所周知,李云龙一直是军事主官,而赵刚是政工人员。当时55年授衔的时候,优先考虑的就是军事主官,接着才是政工人员。所以,虽然二人都是少将衔,但是性质还是有所不同的。




这是因为赵刚的实力非常的强大,而且他也非常的有能力,但是他并没有得到首长的赏识,所以最后只是评选了一个少将的军衔。
赵刚职务晋升非常慢,这是电视剧的大漏洞。抗战初期的团政委,到淮海战役时,应该是兵团政委,而他却还给李云龙当师政委,最后军政治部主任,连个军政委都不是,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李云龙屡犯错误,屡被降职,抗战结束时是营长,最后淮海战役时仅仅是师长,这情有可原,但是赵刚没有犯错误,张大彪没有犯错误,这两个人的职务就毫无道理。张大彪至少应该是副军长,赵刚应该兵团级。。

赵刚这个新兵蛋子,为何比李云龙还要提前升官?

在《亮剑》里,李云龙可谓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此人于1927年参军,并撵上了黄麻暴动,随后就成了四方面军的一员。当年刚入伍的时候,他还是背着长矛大刀作战,后来由于作战勇猛又使上了快慢机,而他的身份也从一个战士,变成了团长。就在抗战打响后,部队压缩了编制,李云龙也从团长变成了营长,但是随着实力的扩充,李云龙又再次成了团长。

可以说,李云龙摸爬滚打十几年的经历,才换回了一个团长。但是相比李云龙来说,赵刚的经历就显得单薄了很多,李云龙在过草地的时候,赵刚只是一个学生而已。一直到了1935年,赵刚因为不满当局的腐败黑暗,所以便组织策划了大型的学生运动。从那之后,赵刚便放弃了求学的念头,因为他时刻都想着国家能够和平安稳,所以便参加了革命。

跟李云龙比起来,把赵刚说成新兵蛋子都不为过,但就在李云龙被调到独立团成了军事主官后,赵刚一上来就成了团里的政委,并跟李云龙成了平级的存在。不得不说,赵刚这样的升官速度实在太快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就在内战打响后,李云龙从正团级一下就升了两级,成了师长,而赵刚也是不含糊,直接也从团政委干上了师政委。不过没多久,赵刚居然又被提了以及,直接从正师级干部,跨进了副军级。那么有网友就要提问了,赵刚参军比李云龙晚了这么多,为什么还能优先成为副军级干部呢?答案就两个字!那就是“军功”。

要论军功,赵刚可要比李云龙立下的军功大多了。相信有不少网友说,李云龙可是队伍里的一号,直接是带兵参战的,别的咱们先不谈,单论淮海战争期间,他带着2师打败了很多国军部队,就连国军89师这样强悍的队伍,李云龙照样是打败过。就凭这些军功,赵刚一个政委,怎么能比得上李云龙呢?这个说法没错,赵刚的确没有李云龙的军功多,但是他所立下的军功要比李云龙大太多!要注意一下,李云龙的是多,赵刚的是大!

就在解放战争时期,赵刚虽然只从事政工方面的工作,但是其工作的性质却比较特殊。一边要对国军俘虏进行思想上的改造,然后要将其变成自己人。另一边,赵刚还要执行劝降国军将领的活动。特别是劝降这方面的工作,不仅需要胆大心细,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如果能够成功的劝降国军将领,那么不仅能化解一场战争,还能让其为己所用,实在是一箭双雕的买卖。所以劝降的工作做好了,要比打上一场胜仗,立下的军功更大!就拿国军的110师来说,赵刚一个人闯进其师部,并凭着过人的胆识成功将这支部队策反,不仅化解了一场血战,还壮大了我军的实力。虽然李云龙在战场上干掉了暂七师,但是其本身还是受到了一定的损失,所以双方比较而言,赵刚这边的军功要大很多。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赵刚提前升官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因为赵刚立下的军功很大,赵刚一人闯进国君的110师,并凭着过人的胆识成功将这支部队策反,不仅化解了一场血战,还壮大了我军的实力
因为李云龙觉得赵刚比较有实力,想要锻炼锻炼赵刚,并想让赵刚以身作则带好自己的队伍。
赵刚虽然入伍晚,但因为毕业于燕京大学,属于高学历分子,而且带兵打仗和军事素养也不低于他人。
文章标题: 亮剑中,为什么赵刚抗大刚刚毕业就被任命为团政委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3643.html
文章标签:抗大  政委  任命  刚刚  毕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