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1-03 20:00:5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食物)
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
中国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由封闭走向开放
近现代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是率先由封闭走向开放,不断适应时代潮流的地域饮食文化,从而带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近代化的进程。
例如,西方的面粉加工及其制品的传入,对中国近代食品工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19世纪末期机器制面的方法行于中国后,进口面粉越来越多,面包和各种西式糕点也日益盛行。
当时的上海是中国面粉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此外,西方的食品工业产品,如罐头、饼干、蛋制品,也在20世纪初长江流域各大城市中有了可观的销路,中外商人在上海、汉口、南京等通商口岸建立了罐头、蛋品、啤酒等食品制造厂。
西方饮食及其有关工业的建立,丰富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内容,也促进了长江流域食品工业的发展。
在西方现代食品工业技术传入中国的同时,作为西方饮食文化综合载体的西式餐馆也在长江流域的各大城市中相继出现,正如《清稗类钞》所云:“我国之设肆售西餐者,始于上海福州路之一品香,其价每人大餐一元,坐茶七角,小食五角。
外加堂彩、烟酒之费。
当时人鲜过问,其后渐有趋之者,于是有海天春、一家春、江南春、万丈春、吉祥春等继起,且分堂设坐焉。”
这些西餐厅中出售的啤酒、汽水、蛋糕以及各种西式快餐,也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时也加快了国人的生活节奏。
另外,西餐中做、中餐西做,中西合璧也为人们所接受,可以说,近现代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发展,就是在西方饮食文化的冲击下,不断变革图存的过程。
辐射效应
近现代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以长江中下游的对外通商口岸为中心,逐渐向周围地区影响和辐射的。
由于近代西方物质文化明显领先于中国,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人普遍产生了一种崇洋慕外的文化心态,对西方饮食也怀有一种新奇感,总想开开“洋荤”,这就使上海成了近代中国西方的食品的集中地。
然而由于洋菜馆的奢侈和西式食品的昂贵,开洋荤便成为一种中上阶层的排场了。
为了适应中国人不同的消费水平,西餐馆既有高贵的大酒店,亦有简陋的小餐馆,这些小餐馆虽然小,但总有几分洋味,“桌上总有雪白的台布,再摆上亮晶晶的刀叉,菜牌子上还要写两个外国字,所以知识分子、公务员之类的人是常客。”
应该看到,这种崇洋风气,在近代社会早期,有一定积极、合理的因素。
从近代文明输入与传播的历史轨迹来看,常常是构成近代文明的具体事物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之后,便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它由感到新奇到追求、享用、崇拜和仿造,于是便形成了近代文明的派生物——崇洋风气。
这种社会现象最先是以上海及长江沿岸通商口岸城市为中心,逐渐向周边扩散的。
它对冲击保守思想,革除陋俗,激发人们趋新求变,主动接受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上海的带动影响下,长江沿岸的汉口、南京、重庆、宜昌、九江等城市的饮食生活,也先后发生了类似的变化,并对长江流域内其它地区形成了辐射,促进了整个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革新。
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国门大开,西方饮食文化更是通过长江下游不断进入长江流域,如麦当劳,肯德基的餐厅开遍了大江南北。
此外,长江流域内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也日趋加剧。
川味东下,苏味西上,武汉成了四方风味交汇之地。
不同地区、不同风味的交流与融合,都使得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发生了较大变化,各种创新菜不断出现。
饮食观念的革新
伴随着近代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变化,人们的饮食观念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比较注重菜肴的整体效果,讲究调和鼎鼐,把味道放在首位,很难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以菜肴的色、香、味、型的美好、谐调为目的。
而西方传统烹饪方法多从理性角度考虑,注重营养和卫生,对味道之美反而不大讲究,呈现出味道单一,营养价值一目了然的特点。
随着近代长江流域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频繁,人们日益感觉到西方饮食注重科学营养的重要意义 ,特别是一些留洋回来的中国人,认识到“西俗于养身之道,无论贫富贵贱,皆较华人为讲究。
凡稍有身家者,每膳必食兼味,必有牛肉,有洋酒一二品。
食毕,有水果,有咖啡,有雪茄烟。
早晚必饮牛奶或牛肉汤。
虽工人仆御之流,每七日亦必食牛肉一二次,否则谓无以养生也”。
这种重视营养的饮食思想传至中国,便冲击着中国传统以味为主,以饱为足的饮食观念。
人们开始注意营养和卫生。
知识界(主要是上海的知识界)也开始翻译了一批西方的烹饪著作,然后又从烹饪原理和食物化学的角度来对传统烹饪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出现了一批对食物成分和烹饪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专著与论文。
如高丕弟夫人编的《造洋饭书》、李公耳编的《西餐烹饪秘诀》、下田歌子编的《新编家政学》、杨章父译的《素食养生论》、张思廷编的《饮食与健康》、龚兰真编的《实用饮食学》、吴宪编的《营养概论》等数十种,这些书籍均为上海出版。
正是由于上海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共同努力,西方饮食科学知识在上海及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得到了全面系统的传播 。
它丰富了人们在饮食文化方面的理论思维,促使人们从世界文化的角度来认识自身的文化遗产。
在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当中,古老的吴越、荆楚、巴蜀的饮食文化也都逐渐以新的面貌迈入到世界饮食文化的新时代。
近现代西方饮食文化由上海登陆,并广泛传播,在经过了一段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相冲突的过程后,正逐渐融合于中国饮食文化之中。
由冲突走向融合的结果,是外来的许多习尚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须臾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的饮食生活呈现出与祖、父辈许多不同的风貌。
这就使中国传统饮食生活出现了创新,而创新中又蕴含着传统。
近代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国内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交流,使长江流域各地区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既有传统特征,又有外来风格,而且也不是它们简单综合的近现代饮食文化,在文化形态上完成了传统向近现代的转型,并促进了中国社会更加开放。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作为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各地区自然是在这数千年间,产生了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比如说英国的黑暗料理,在网络上也是颇为流传,还有日本等地的以海鲜食物为主食的文化,还有以面条为主食的意大利地区。
这些地方都是以自己地区的食材为基础,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而我国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在每个地区,都存在着自己的饮食文化,还形成了北面南米的分布。目前在国际上,意大利被公认为面条的发明国,但是随着考古的研究发现,意大利的地位很有可能要受到来自四千年前的挑战。
在2002年,青海一带发掘出了一座古墓,考古专家们鉴定之后认为,这座古墓已经有了将近四千年左右的历史。而在打开墓室之后,因为时间实在是太久了,因此考古队也没有在其中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但是在仔细清理墓室之后,专家们居然在墓室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倒扣的陶碗。在这个陶碗的下面,居然有着四千年前的面条。如果这只是普通的面条,那么对专家来说其实没什么特别的。但是特别的地方就在于,这可是四千年前的古墓啊,为什么会有一碗面条出现在这里呢?总不可能有人特地进来古墓还带面条进来吃吧?这一下子就激起了专家们的好奇心。
要知道在四千多年前,专家们认为这段时期是处于新石器时代的。而在这个时代,当时的人类是基本没有农耕的现象出现的。而且在我国的史料记载里,真正出现了农耕情况的时期,是在大禹的时代。
当然了,大禹是不是真正存在的人,现在还是争论的,专家们也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但最起码,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远远要早于大禹的时代。也就是说那时候人们的主食,很有可能都是靠狩猎野兽,采集植物来获得的。
光是出现面食这种需要小麦的东西,就足够让人惊奇了。更何况面条在面食文化当中,也算是制作的工艺相当繁琐的东西了。因此在面条出土的时候,专家们对此都感到了非常的震惊。特地将其保护好,送到了专业的研究所当中,进行详细的鉴定。
在专家们花了数周时间,进行了多次鉴定之后,结果真的研究出来了,这个面条的确是“面条”,只不过不一样的是,这个面条是由小米粉做成的,而不是小麦粉做成的。
当然,这个面条因为时间问题,早就变成了硬邦邦的化石,没有了多少文物的价值。但是在历史上的影响,却是相当深远的。如果要仔细追究的话,这个面条很有可能会对目前我们了解的历史,产生极大的变化。
毕竟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能够做出面条,就意味着很有可能出现了小规模的农耕文化,而产生了农耕文化之后,文化和科技技术必然有着极大的发展,若是能够找到更多的那段历史的文物,证明这一点的话。或许考古专家们,就能够将新石器时代中出现的空白,进行更完整地填补了。
而且目前我国的史料记载里,我国面条最早出现的时期,是在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比在欧洲的意大利,要晚了将近数百年时间。在上个世纪意大利境内发掘出来的古罗马遗迹里,发现了关于古罗马人在和面和切面的壁画。
也正是因为这些壁画的年代和内容,人们才真正确认了面条的发源地,是如今的意大利地区。之后的多次考古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确实不假。直到今天,意大利面依然是在世界范围内,颇具盛名的西方美食。
但是随着这碗面条的出土,这很可能要改写意大利面条起源的历史了。毕竟相比之下,我国要早了将近两千多年。对此,就连《自然》杂志也特地发辫了关于这个面条的报道,承认了中国才是真正发明了面条的国家。
虽然对于我国专家们来说,这碗面条背后的历史意义,要远高于这种虚名。但是对意大利来说,却不是这样的。就像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一样,面食文化对她们来说,也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饮食文化了。面条更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出于这种原因,目前在国际上有不少人都认为,这个面条很可能不是真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