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怎么评价历史上的周瑜

时间: 2023-10-15 11:01:1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怎么评价历史上的周瑜

对周瑜的评价

人们对周瑜的评价都很高,他是个名将。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男子,他既是“曲有误,周郎顾”的儒雅公子;又是智勇双全、运筹帷幄,指挥赤壁之战的东吴大都督。《三国志》曾评价他“性度恢廓”,主公孙权赞他有“王佐之才”,与他不睦的下属,称他“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他就是1800年前的东汉名将——周瑜。

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是什么?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人称“美周郎”,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和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

  汉末三国
  孙策:“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吾得卿,谐也。”
  孙权:“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子明……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吕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
  诸葛瑾、步骘:“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程普:“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
  两晋
  陈寿:“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陆机:“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
  袁宏:“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讬霸迹。志掩衡霍,恃战忘敌。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
  唐宋
  严从:“周瑜、鲁肃,咸起诸生,鹗视乌林,鹰扬赤壁。然肃为布衣,当襄汉之际,标卖田宅,分财结士,以求人杰:此其志不小也。公瑾推第於孙策,子敬辍粟於周郎:咸有异於人者也。”
  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胡曾:“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孙元宴:“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九龄:“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梁肃:“昔汉纲既解,当涂方炽,利兵南浮,江汉失险。公瑾尝用寡制众,挫强为弱,燎火一举,楼船灰飞。遂乃张吴之臂,壮蜀之趾。”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欧阳澈:“使富国强兵,内无动揺,民安如故,有如大夫种之能;转输供馈,外无劳民扰攘之役,有如范蠡之知;临机果断,折冲千里,有如周瑜之勇;度长虑逺,收功于必成,有如赵充国之守。严细柳之军,有如周亚夫者;奔项羽之营,有如樊哙者;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有如房玄龄者;兼资文武,出将入相,有如李靖者,则虽愚夫愚妇亦知其可以必胜矣。”
  林光朝:“当时称之为长才无或异辞者,吴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蜀有诸葛孔明,是皆一方隽才也。”
  陈亮:“呜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观其决谋以破曹操,拓荆州,因欲进取巴蜀,结援马超以断操之右臂,而还据襄阳以蹙之,此非识大略者不能为也。使斯人不死,当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夺之矣。孙权之称号也,顾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吕蒙之徒止足以保据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昔吴起与田文论功,至主少国疑,大臣未亲,百姓未附之际,吴起屈焉。桓王属大皇于张昭,更以周瑜遗之,后瑜驰驱于颠危之际,昭遂废不用。何哉?江东虽定而国轻矣。余论次其行事,使善观国者有考焉。”
  洪迈:“说者谓天无大风,黄盖不进计,周瑜未必胜。此不善观人者也。方孙权问计于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将军擒之,宜在今日’;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正使无火攻之说,其必有以制服矣。”
  范成大:“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
  萧常:“周瑜从攻横江当利及东渡击枺陵,则知在江北。或曰:此功为大,每以语简而忽之,遂令乌林之役独传。”
  元明清
  刘祁:“已而诸豪割据,士大夫各欲择主立功名,如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诸葛亮、庞统、鲁肃、周瑜之徒,争以智能自效。”
  王义山:“某仰惟某官学通六艺,忠贯三精,其谋略则荀攸、贾诩之密,其经济则周瑜、鲁肃之英,其吟啸则谢安、庾亮之雅,其牧御则羊祜、陆逊之仁。”
  胡三省:“此数语所谓相时而动也。然瑜之言不悖大义,鲁肃、吕蒙辈不及也。 ”
  孙承恩:“矫矫公瑾,实吴良臣,雄姿英发,筹策迈伦,老瞒长驱,志无江表,一战蹙之,功莫与绍。”
  晏璧:“当曹操伐吴,威震寰宇,群臣争议迎降,瑜独定大计,度操部水军百万,远渉江湖,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愿得精兵三万破之,以片言决兴王之策,以偏方抗天下之师,卒走强敌,开拓荆土,非明断能然乎?至其议纵刘备不资其出地,又欲西取巴蜀而并张鲁,北据襄阳以蹙曹操,雄啚出人意表,使究其志,未易量也。虽天啬其寿,中路陨殁,其一举而鼎分三国功名之奇,垂于无穷。”
  张凤翼:”周公瑾江左伟人,其才略功烈足光纪载,而传必及其顾曲,固知审声知音非尠事也。“
  黄中坚:“周公瑾英姿伟略,诸葛孔明而下一人而已。然其欲徙昭烈于吴,盛宫室美女玩好以娱乐之,分关张各置一处,使如瑜者挟与俱战,则其计亦左矣。昭烈以枭雄之姿,少有大志,其心固欲建霸王之业耳,故髀里肉生至于堕泪。今方破曹操,势可有为,岂甘为吴所豢养?关张与昭烈生死分定,不得昭烈而奉之,岂肯为吴宣力?果若所言,势必将有内变而使魏人得以乘其隙,吴蜀事业俱未可知也。语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公瑾知昭烈君臣不为人下而顾建此策,殆所谓多思则乱者耶?仲谋于公瑾言无不从而此独不听其见,不岀公瑾上哉!”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
  屈大均:“汉唐以来善兵者率多书生,若张良、赵充国、邓禹、马援、诸葛孔明、周瑜、鲁肃、杜预、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经,翩翩文雅,其出奇制胜如风雨之飘忽,如鬼神之变怪。”
  郑板桥:“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王懋竑:“周瑜雄略似孙伯符,有并吞中原之志,而不专于自守。”
  李安溪:“规图荆、益,及制曹、刘之策,着着机先,真英物也。”“周瑜在则可,如无瑜者,权必不能独挡曹,无玄德则无吴耳,子敬之谋未为非也。”
  张佩纶:“若公瑾则赤壁之后旋没巴邱,世之称公瑾者第曰胆略兼人而已,不知公瑾之才实一世奇才,而驾乎三国群贤之表。”“吴虽多才,鲁肃失之疏,吕蒙失之谲,陆逊失之柔,孙权以公瑾为王佐,公瑾诚王佐。惜乎!权之非真主才耳。嗟乎!伯符与公瑾实创江东,其意亦欲取荆州袭许都。使天老其才,以与公瑾戮力中原,天下事未可知也。”
  近现代
  卢弼:“公瑾生长江、淮,谙识险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涛,熟筹彼我,用能以寡击众,遁走阿瞒,一战而霸,克建大勋,玄德谓为本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者,岂虚语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忧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吕思勉:“周瑜、鲁肃,亦皆可谓为好乱之士也。徒以二三剽轻之徒,同怀行险徼幸之计,遂肇六十年分裂之祸,岂不哀哉。”
  毛泽东:“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

历史关于周瑜的评价?

汉魏

孙策: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②吾得卿,谐也。 [5] 

孙权:周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②(吕蒙)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③孤非周公瑾,不帝矣。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⑤孤念公瑾,岂有已乎?⑥此天以君授孤也。 [28]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33]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5]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5] 

吕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 [34]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 [35] 

程普: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36] 

诸葛瑾、步骘: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28] 

《江表传》:年少有美才 [28]  。

韦昭: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28]  。

周瑜两晋

陈寿:①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②瑜少精意於音乐 [28]  。

陆机:①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 [37]  ②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

袁宏:①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②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讬霸迹。志掩衡霍,恃战忘敌。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 [38] 

周瑜唐宋

严从:周瑜、鲁肃,咸起诸生,鹗视乌林,鹰扬赤壁。然肃为布衣,当襄汉之际,标卖田宅,分财结士,以求人杰:此其志不小也。公瑾推第於孙策,子敬辍粟於周郎:咸有异於人者也。 [39] 

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胡曾: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孙元晏: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40] 

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九龄: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梁肃:昔汉纲既解,当涂方炽,利兵南浮,江汉失险。公瑾尝用寡制众,挫强为弱,燎火一举,楼船灰飞。遂乃张吴之臂,壮蜀之趾。 [41]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预,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42]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3] 

苏辙: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欧阳澈:使富国强兵,内无动揺,民安如故,有如大夫种之能;转输供馈,外无劳民扰攘之役,有如范蠡之知;临机果断,折冲千里,有如周瑜之勇;度长虑逺,收功于必成,有如赵充国之守。严细柳之军,有如周亚夫者;奔项羽之营,有如樊哙者;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有如房玄龄者;兼资文武,出将入相,有如李靖者,则虽愚夫愚妇亦知其可以必胜矣。 [44] 

张预:孙子曰:“天地孰得?”瑜谓曹公盛寒驱中国士涉江湖。又曰:“亲而离之。”瑜威声远著,而曹公、刘备咸疑谮之是也。 [45] 

林光朝:当时称之为长才无或异辞者,吴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蜀有诸葛孔明,是皆一方隽才也。 [46] 

陈渊:当时人物如周瑜辈,盖百世之士,若其它智勇纷出,莫可悉数。 [47] 

陈亮:呜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观其决谋以破曹操,拓荆州,因欲进取巴蜀,结援马超以断操之右臂,而还据襄阳以蹙之,此非识大略者不能为也。使斯人不死,当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夺之矣。孙权之称号也,顾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吕蒙之徒止足以保据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②昔吴起与田文论功,至主少国疑,大臣未亲,百姓未附之际,吴起屈焉。桓王属大皇于张昭,更以周瑜遗之,后瑜驰驱于颠危之际,昭遂废不用。何哉?江东虽定而国轻矣。余论次其行事,使善观国者有考焉。 [48] 

洪迈:说者谓天无大风,黄盖不进计,周瑜未必胜。此不善观人者也。方孙权问计于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将军擒之,宜在今日”;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正使无火攻之说,其必有以制服矣。 [49]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

范成大: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 [50] 

谢采伯:孙策、周瑜拔皖城,纳二乔,皆国色,是以师婚也。英锐豪俊之气,固足办事。毕竟有所溺,则智昏,智昏则防虑疏。策为许贡客箭伤颊,创甚,年二十六卒。瑜为流矢中右协,年三十六卒。 [51] 

萧常:周瑜从攻横江当利及东渡击枺陵,则知在江北。或曰:此功为大,每以语简而忽之,遂令乌林之役独传。 [52]  瑜、肃建拒操之议,孙权违众用之,卒成大功。然瑜昧于远图,不能乘胜佐昭烈以定中原,乃欲越荆取蜀,而吕蒙又复袭关羽以取荆州,使曹氏为不讨之贼,可与言知哉? [53] 

钱时:江左之势定于赤壁之一战。曹操破荆州乗胜东下号八十万,向周公瑾决此大计,六郡之众宁足恃乎?论者遂谓此为公瑾功第一。 [54] 

周瑜元明清

刘祁:已而诸豪割据,士大夫各欲择主立功名,如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诸葛亮、庞统、鲁肃、周瑜之徒,争以智能自效。 [55] 

王义山:某仰惟某官学通六艺,忠贯三精,其谋略则荀攸、贾诩之密,其经济则周瑜、鲁肃之英,其吟啸则谢安、庾亮之雅,其牧御则羊祜、陆逊之仁。 [56] 

胡三省:此数语所谓相时而动也。然瑜之言不悖大义,鲁肃、吕蒙辈不及也。 [57] 

孙承恩:矫矫公瑾,实吴良臣,雄姿英发,筹策迈伦,老瞒长驱,志无江表,一战蹙之,功莫与绍。 [58] 

晏璧:当曹操伐吴,威震寰宇,群臣争议迎降,瑜独定大计,度操部水军百万,远渉江湖,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愿得精兵三万破之,以片言决兴王之策,以偏方抗天下之师,卒走强敌,开拓荆土,非明断能然乎?至其议纵刘备不资其出地,又欲西取巴蜀而并张鲁,北据襄阳以蹙曹操,雄啚出人意表,使究其志,未易量也。虽天啬其寿,中路陨殁,其一举而鼎分三国功名之奇,垂于无穷。 [59] 

张凤翼:周公瑾江左伟人,其才略功烈足光纪载,而传必及其顾曲,固知审声知音非尠事也。

黄中坚:周公瑾英姿伟略,诸葛孔明而下一人而已。然其欲徙昭烈于吴,盛宫室美女玩好以娱乐之,分关张各置一处,使如瑜者挟与俱战,则其计亦左矣。昭烈以枭雄之姿,少有大志,其心固欲建霸王之业耳,故髀里肉生至于堕泪。今方破曹操,势可有为,岂甘为吴所豢养?关张与昭烈生死分定,不得昭烈而奉之,岂肯为吴宣力?果若所言,势必将有内变而使魏人得以乘其隙,吴蜀事业俱未可知也。语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公瑾知昭烈君臣不为人下而顾建此策,殆所谓多思则乱者耶?仲谋于公瑾言无不从而此独不听其见,不岀公瑾上哉! [60]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 [61] 

屈大均:汉唐以来善兵者,率多书生。,若张良、赵充国、邓禹、马援、诸葛孔明、周瑜、鲁肃、杜预、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经,翩翩文雅,其出奇制胜如风雨之飘忽,如鬼神之变怪。 [62] 

罗贯中:姿质风流,仪容秀丽。 [63] 

李贽:周瑜、鲁肃、诸葛瑾、张纮、顾雍,彼比引荐,真君子也。 [64] 

郑板桥: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王懋竑:周瑜雄略似孙伯符,有并吞中原之志,而不专于自守。

李安溪:规图荆、益,及制曹、刘之策,着着机先,真英物也。②周瑜在则可,如无瑜者,权必不能独挡曹,无玄德则无吴耳,子敬之谋未为非也。 [65] 

张佩纶:若公瑾则赤壁之后旋没巴邱,世之称公瑾者第曰胆略兼人而已,不知公瑾之才实一世奇才,而驾乎三国群贤之表。吴虽多才,鲁肃失之疏,吕蒙失之谲,陆逊失之柔,孙权以公瑾为王佐,公瑾诚王佐。惜乎!权之非真主才耳。嗟乎!伯符与公瑾实创江东,其意亦欲取荆州袭许都。使天老其才,以与公瑾戮力中原,天下事未可知也。 [66] 

袁枚:当日三国时,周瑜、孙策俱以美少年交好同寝宿,彼盖世英雄,汝亦以为恶少年乎? [67] 

周瑜近现代

卢弼:公瑾生长江、淮,谙识险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涛,熟筹彼我,用能以寡击众,遁走阿瞒,一战而霸,克建大勋,玄德谓为本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者,岂虚语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忧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68] 

蔡东藩:周瑜年第逾壮,方可有为,乃以意气之未除,遽致短命,不无可惜。 [69] 

吕思勉:周瑜、鲁肃,亦皆可谓为好乱之士也。徒以二三剽轻之徒,同怀行险徼幸之计,遂肇六十年分裂之祸,岂不哀哉。 [70] 

毛泽东: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 [71] 

在整个赤壁之战中,周瑜当然不是《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样,心胸狭窄,非常嫉妒诸葛亮,并从—开始就想杀诸葛亮。当时曹操大兵压境,东吴君臣压倒—切的大事,是如何抵御强大的曹军。刘备使者诸葛亮来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见孙权,结成了孙、刘联盟,两家共拒曹操。周瑜身为大军统帅,肩负抗击强敌的重任,胜则威无不加,败则—身不保。岂能在此紧要关头,要杀刘备的使者,造成联盟破裂,这岂不是有利于曹操?当此之时,孙、刘两家最紧要问题是如何不被曹操吃掉,共同利益迫使他们两家走到—起,紧密团结起来,与曹操殊死争斗以求生存,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如果在此紧要关头,周瑜所考虑的不是团结—致共同抗击强敌,而是专门在同盟内部搞摩擦,今天要杀刘备,明天要杀诸葛亮,真要这样的话,哪里还会有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呢?简直太不合情理了!也太不可思议了!
周瑜、程普引兵数万进攻南郡,与曹将曹仁隔江未战。周瑜派部将甘宁领兵占据夷陵。曹仁分兵围夷陵。甘宁派人向周瑜告急。周瑜留部将凌统守营,自率兵救甘宁,大破曹仁于夷陵。周瑜渡过长江,与曹仁约定日期交战。周瑜跨马突阵,右肋被流矢所中,伤势很重,吴军将士保护周瑜回营,混杀一场,吴军失利,退还营中。次日,曹仁闻知周瑜伤重不起,便率兵来营前搦战。周瑜闻知,立即从床上跃起,令从人备马,就要出战。众将劝道:“将军葥伤未痊,不可与战。”瑜奋然说:“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可为我—人而废国家大事!”遂披甲提刀上马,奋然而出。曹军见之,无不惊惧。瑜横刀勒马大叫:“曹仁匹夫,见周郎否!”吴军上下无不被周瑜的顽强精神和英雄气概所感动,大小将士无不斗志昂扬,人人怀必死之志,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厮杀。曹仁立马门旗下望之,见周瑜威风抖擞,目射神光,手持钢刀,立马阵前;又见东吴将士人人勇健,个个英雄。不觉心惊胆战,曹军夺气(丧失战斗意志)。周瑜立即抓住这一有利战机,立即指挥人马混杀过来。曹兵大败,被吴军杀得七零八落。曹仁急忙先掣一军飞奔入城。吴兵随后赶来攻城。曹仁料守不住,弃城杀出,往襄阳而去。吴军遂有南郡之地。
这时,刘备亦领军夺取了位于荆州南面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有众数万。刘备于是自领荆州牧,立营于油口,改油口为公安。刘备前去京口(今江苏镇江)见孙权,说自己所管辖地方太小,不足以容其众,求都督荆州。周瑜于是上疏孙权说::“刘备以枭雄之姿,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必然不会长久伏低做小,屈人之下。我认为如今之计最好的办法是把刘备留在吴郡,给他广修宫室,多赏给他美女和珍奇玩物,让他享受声色之娱,分开关羽、张飞,各置—方,然后由我去指挥他们作战,大事可定矣。今反而轻易地给土地资助他们,让这三人聚在—起,恐怕如同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孙权考虑到曹操在北方虎视眈眈,正当广揽英雄,因此没有釆纳周瑜的建议。
周瑜到京口拜见孙权说:“今曹操新败,暂时不会卷土重来。我请求与奋威将军孙瑜共同攻取蜀中,然后吞并汉中张鲁。留孙瑜驻守,与西凉州的马超结援。我就回来与将军合兵攻取襄阳,进攻曹操。北方可图也。”孙权立即批准了这—计划。周瑜立即返回江陵,在途中突然患病,病死于巴丘山区的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临没上疏说:“本欲为将军建立功业,却不料短命。我死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方今曹操在北方,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孙权闻周瑜死,放声大哭,说:“周瑜有王佐之资(辅佐帝王的本领),忽闻短命,我依赖谁呢!
《三国志》记载周瑜比诸葛亮聪明,诸葛亮三步一计,周瑜一步三计,周郎妙计安天下
两晋 陈寿:①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②瑜少精意於音乐 陆机:①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宾礼名贤
  汉末三国
孙策:“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吾得卿,谐也。”
孙权:“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子明……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吕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
诸葛瑾、步骘:“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程普:“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
两晋
陈寿:“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陆机:“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
袁宏:“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讬霸迹。志掩衡霍,恃战忘敌。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
唐宋
严从:“周瑜、鲁肃,咸起诸生,鹗视乌林,鹰扬赤壁。然肃为布衣,当襄汉之际,标卖田宅,分财结士,以求人杰:此其志不小也。公瑾推第於孙策,子敬辍粟於周郎:咸有异於人者也。”
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胡曾:“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孙元宴:“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九龄:“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梁肃:“昔汉纲既解,当涂方炽,利兵南浮,江汉失险。公瑾尝用寡制众,挫强为弱,燎火一举,楼船灰飞。遂乃张吴之臂,壮蜀之趾。”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欧阳澈:“使富国强兵,内无动揺,民安如故,有如大夫种之能;转输供馈,外无劳民扰攘之役,有如范蠡之知;临机果断,折冲千里,有如周瑜之勇;度长虑逺,收功于必成,有如赵充国之守。严细柳之军,有如周亚夫者;奔项羽之营,有如樊哙者;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有如房玄龄者;兼资文武,出将入相,有如李靖者,则虽愚夫愚妇亦知其可以必胜矣。”
林光朝:“当时称之为长才无或异辞者,吴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蜀有诸葛孔明,是皆一方隽才也。”
陈亮:“呜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观其决谋以破曹操,拓荆州,因欲进取巴蜀,结援马超以断操之右臂,而还据襄阳以蹙之,此非识大略者不能为也。使斯人不死,当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夺之矣。孙权之称号也,顾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吕蒙之徒止足以保据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昔吴起与田文论功,至主少国疑,大臣未亲,百姓未附之际,吴起屈焉。桓王属大皇于张昭,更以周瑜遗之,后瑜驰驱于颠危之际,昭遂废不用。何哉?江东虽定而国轻矣。余论次其行事,使善观国者有考焉。”
洪迈:“说者谓天无大风,黄盖不进计,周瑜未必胜。此不善观人者也。方孙权问计于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将军擒之,宜在今日’;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正使无火攻之说,其必有以制服矣。”
范成大:“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
萧常:“周瑜从攻横江当利及东渡击枺陵,则知在江北。或曰:此功为大,每以语简而忽之,遂令乌林之役独传。”
元明清
刘祁:“已而诸豪割据,士大夫各欲择主立功名,如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诸葛亮、庞统、鲁肃、周瑜之徒,争以智能自效。”
王义山:“某仰惟某官学通六艺,忠贯三精,其谋略则荀攸、贾诩之密,其经济则周瑜、鲁肃之英,其吟啸则谢安、庾亮之雅,其牧御则羊祜、陆逊之仁。”
胡三省:“此数语所谓相时而动也。然瑜之言不悖大义,鲁肃、吕蒙辈不及也。 ”
孙承恩:“矫矫公瑾,实吴良臣,雄姿英发,筹策迈伦,老瞒长驱,志无江表,一战蹙之,功莫与绍。”
晏璧:“当曹操伐吴,威震寰宇,群臣争议迎降,瑜独定大计,度操部水军百万,远渉江湖,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愿得精兵三万破之,以片言决兴王之策,以偏方抗天下之师,卒走强敌,开拓荆土,非明断能然乎?至其议纵刘备不资其出地,又欲西取巴蜀而并张鲁,北据襄阳以蹙曹操,雄啚出人意表,使究其志,未易量也。虽天啬其寿,中路陨殁,其一举而鼎分三国功名之奇,垂于无穷。”
张凤翼:”周公瑾江左伟人,其才略功烈足光纪载,而传必及其顾曲,固知审声知音非尠事也。“
黄中坚:“周公瑾英姿伟略,诸葛孔明而下一人而已。然其欲徙昭烈于吴,盛宫室美女玩好以娱乐之,分关张各置一处,使如瑜者挟与俱战,则其计亦左矣。昭烈以枭雄之姿,少有大志,其心固欲建霸王之业耳,故髀里肉生至于堕泪。今方破曹操,势可有为,岂甘为吴所豢养?关张与昭烈生死分定,不得昭烈而奉之,岂肯为吴宣力?果若所言,势必将有内变而使魏人得以乘其隙,吴蜀事业俱未可知也。语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公瑾知昭烈君臣不为人下而顾建此策,殆所谓多思则乱者耶?仲谋于公瑾言无不从而此独不听其见,不岀公瑾上哉!”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
屈大均:“汉唐以来善兵者率多书生,若张良、赵充国、邓禹、马援、诸葛孔明、周瑜、鲁肃、杜预、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经,翩翩文雅,其出奇制胜如风雨之飘忽,如鬼神之变怪。”
郑板桥:“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王懋竑:“周瑜雄略似孙伯符,有并吞中原之志,而不专于自守。”
李安溪:“规图荆、益,及制曹、刘之策,着着机先,真英物也。”“周瑜在则可,如无瑜者,权必不能独挡曹,无玄德则无吴耳,子敬之谋未为非也。”
张佩纶:“若公瑾则赤壁之后旋没巴邱,世之称公瑾者第曰胆略兼人而已,不知公瑾之才实一世奇才,而驾乎三国群贤之表。”“吴虽多才,鲁肃失之疏,吕蒙失之谲,陆逊失之柔,孙权以公瑾为王佐,公瑾诚王佐。惜乎!权之非真主才耳。嗟乎!伯符与公瑾实创江东,其意亦欲取荆州袭许都。使天老其才,以与公瑾戮力中原,天下事未可知也。”
近现代
卢弼:“公瑾生长江、淮,谙识险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涛,熟筹彼我,用能以寡击众,遁走阿瞒,一战而霸,克建大勋,玄德谓为本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者,岂虚语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忧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吕思勉:“周瑜、鲁肃,亦皆可谓为好乱之士也。徒以二三剽轻之徒,同怀行险徼幸之计,遂肇六十年分裂之祸,岂不哀哉。”
毛泽东:“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
望采纳❥(^_-)
文章标题: 怎么评价历史上的周瑜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1675.html
文章标签:评价  历史上  周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