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曹操不自己登帝,反而一直做丞相。

时间: 2023-10-06 09:00:4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为什么曹操不自己登帝,反而一直做丞相。

曹操一生都没有代汉自立,究竟是什么原因?

在三国时期,曹操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他在军事上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在政治上,任用贤能,安抚百姓。在曹丕篡汉建魏之后,尊其为曹魏政权的太祖武皇帝。

在曹操时代,在他的奋斗下,曹魏占据了天下十分之七的领土,只有刘备占据蜀地,孙权占据江南。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完全可以称帝,但是,终曹操一世,曹操也没有自立为帝。这是为什么呢?

一、曹操本身有篡汉之心。

如果说曹操一生没有篡汉,是因为他没有篡汉之心,那就大错特错了。曹操在他的一生中,一直在为篡汉这个目标而努力。他企图代汉的意图,大家也都看得很明白。

他在将汉献帝接到许都之后,就压制拥汉的势力。他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对于自己的封地越来越大,不惜写了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来自我表白。可是,他在实际行动上,却是说一套做一套。

在他的刻意作为下,汉献帝成了实实在在的摆设,所有的政令都出自曹操的王府。甚至连夏侯惇都抛弃汉朝的官职,非要担任魏王的官职不可。为了应那个流传很久的预言,“代汉者当涂高也”,他刻意去将“魏”作为这个预言的解释。

在他晚年,夏侯惇劝他代汉称帝,他并非没有心动。不过他回答夏侯惇说,“‘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因此,曹操离代汉为帝只是一步之遥。

二、曹操不想做篡汉的始作俑者。

但是,曹操依然没有篡汉,亲自当上皇帝。这是出于曹操的本心,他作为汉臣,不想承担篡汉的恶名。他在自己的自述中写道,自己的本意只是做一个汉朝的臣民,安安生生的度过打猎读书的一生。可是,因为天下变乱,才走上带兵打仗的道路。

这应该是曹操的本意,可是,时势的发展就由不得曹操自己了,他被迫一步步走向代汉的道路。但是,作为世代汉朝的臣子,曹操还是不想当这个篡汉的始作俑者,落得一身骂名。他着手铲除这些反对势力,包括荀彧在内的这些人都不放过,为曹丕篡汉打下基础。

另外一个原因,是曹操要榨净汉献帝身上的最后一滴油水。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是用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这个策略使得曹操在平定天下时,有了大义的名分,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因为有这个大义的名分,他在讨伐那些割据势力,在对抗袁绍的进攻中都占到了便宜。连号称匡扶汉室的刘备,一旦抛弃汉献帝授予的职务,公然进位汉中王,就马上遭到孙权和曹操的夹击,失去了荆州。

在当时,有很多人都看出了这一点。孙权就企图运用这个谋略,来使得曹操遭受损失。在史书上记载:

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因为曹操一旦称帝,那么他多年用以号召天下的招牌就被他自己给砸了。这样,所有在内心还拥护汉朝的人们会揭竿而起,对抗曹操。曹操称帝,实际上是图虚名而受实祸,这才是孙权劝进的真实意图。因此,为了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曹操迟迟不肯篡汉称帝。

三、曹操没有篡汉的时机。

曹操在他事业的创建时期,打着安汉尊刘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这种形势下,曹操就算是想篡汉也是十分困难的。在他的集团里,有很多人都是因为他拥护汉朝的口号吸引而来的。这中间最突出的代表就是他的谋主荀彧。

如果在这个时期,曹操胆敢篡汉,可以说外有强大的压力,内有分崩离析的环境,曹操不要说平定北方,连生存下去都是难题。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曹操根本就没有代汉的形势。

等到后期,曹操逐步统一了北方,这个时候他开始打击拥汉的势力,为篡汉做准备。可是外界的军事压力一直没有减轻。尤其是蜀汉的军事行动,给曹操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先是丢了汉中,随后丢了上庸,最后又在襄樊吃了败仗。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哪有篡汉的可能?

等到和东吴一起消灭了关羽,挽回局势之后,曹操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多年的征战,使得他重病缠身。在关羽败亡后不久,曹操也病死在洛阳。

我们可以看到,在天下局势没有平定之前,曹操是没有篡汉的形势。可是当局势平稳,有了篡汉的可能时,曹操却因为生病而去世了。所以说,曹魏篡汉的使命只有由曹丕来实现了。

结语:

曹操是一代人杰,李世民评价他,“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在曹操的雄才大略的指挥下,他平定北方,安定百姓,发展经济,做出了自己的历史功绩。

曹操之所以在掌握了汉朝的实权之后,没有篡汉称帝。一是他本为汉臣,不愿承担骂名。二是出于军事和政治需要,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三是没有适当的时机。并不是曹操没有代汉的野心,最终,由他的儿子曹丕完成了篡汉的意愿,创建了曹魏政权。

因为曹操没有想当皇帝的想法,自己只想统一中原,恢复汉王朝的风光。
因为曹操是非常注重自己名声的,如果他创起了汉朝,很有可能会被后人唾骂。
因为曹操是钦定的汉相,他自己也以汉朝丞相自居,称帝一方面会对他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时机并不成熟。
因为曹操他保留着自己的底线,他不想背负篡位的千古骂名,所以当时,即使他已经有了代汉自立的能力,但终究没有自立为帝。

东汉末年,曹操已经掌控所有的军政大权,皇帝也成为傀儡,但他始终为什么不当皇帝?

东汉末年,曹操已经掌控所有的军政大权,皇帝也成为傀儡,但他始终为什么不当皇帝?
因为曹操要把这最后一步让给自己的儿子完成。他不称帝的原因主要考虑到以下六点:
一、从整体利益出发。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汉献帝诏令曹操设置只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旌旗,外出时像皇帝那样,左右严密警戒,不让行人通行。五月,曹操修建了诸侯有权享受的学宫沣宫。六月,曹操任命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十月,献帝诏令曹操像天子那样头戴悬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礼帽,乘坐专门的金银车,套六马。待遇与称帝相同,同时,封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显然曹丕已经确定了是汉献帝后的当然皇帝,子为皇帝,父当然是死后的太上皇,所以曹操认为没有必要再去称帝而引起众怒。
二、从战略出发,防止吴蜀联合。
因为当时孙权曾劝他称帝。孙权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孙权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孙权知道如果曹操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所以说曹操是从战略出发,防止吴蜀联合而没有称帝的。
三、从政治出发。
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从名节出发。
因为曹操很早就举孝廉,如果称帝就会损坏自己的名节。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
五、从实际出发,这是曹操最重要的一环。
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六、身体之因。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应该说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一个高超的政治家!!!!!!!!!
曹操为何至死不称帝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是毛泽东笔下的风流人物。看一下曹操的一生,不管他自己怎么说,他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在一条通向帝王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进着。如果说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前曹操在这方面的努力还只是一种不动声色的铺垫,那么从建安元年起,他就开始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朝见汉献帝。随即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将献帝变成了自己手中的一个傀儡和一张王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献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后来因为袁绍不满,曹操才将大将军的职位让给袁绍,自己改任司空,兼车骑将军,并从此开始主持朝政。
随着实力的增强,曹操对于朝政的控制也越来越严密,献帝的傀儡化程度也就越来越深了。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献帝诏令曹操设置只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旌旗,外出时像皇帝那样,左右严密警戒,不让行人通行。五月,曹操修建了诸侯有权享受的学宫沣宫。六月,曹操任命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十月,献帝诏令曹操像天子那样头戴悬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礼帽,乘坐专门的金银车,套六马。同时,封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

就这样,曹操完成了夺取帝位和世袭权力的所有准备,在通向帝王的道路上,几乎已经走到了终点。曹操不但早已在事实上控制了朝廷的一切大权,使自己成了一个实际上的皇帝,而且在形式上,他也同皇帝没有什么两样了。曹操惟一没到手的,只不过是一个皇帝的名号而已。

事实上,曹操的代汉意图早就昭然若揭,但至死他也没有迈出最后的一步。他要把这最后一步让给自己的儿子完成。曹操为什么自己不称帝呢?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孙权劝他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首先,孙权认为这样做可以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他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其实,孙权认为曹操如果真的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

其二,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三,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

其四,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对自己的自我评定。
东汉末年,曹操已经掌控所有的军政大权,皇帝也成为傀儡,但他始终为什么不当皇帝?
因为曹操要把这最后一步让给自己的儿子完成。他不称帝的原因主要考虑到以下六点:
一、从整体利益出发。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汉献帝诏令曹操设置只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旌旗,外出时像皇帝那样,左右严密警戒,不让行人通行。五月,曹操修建了诸侯有权享受的学宫沣宫。六月,曹操任命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十月,献帝诏令曹操像天子那样头戴悬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礼帽,乘坐专门的金银车,套六马。待遇与称帝相同,同时,封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显然曹丕已经确定了是汉献帝后的当然皇帝,子为皇帝,父当然是死后的太上皇,所以曹操认为没有必要再去称帝而引起众怒。
二、从战略出发,防止吴蜀联合。
因为当时孙权曾劝他称帝。孙权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孙权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孙权知道如果曹操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所以说曹操是从战略出发,防止吴蜀联合而没有称帝的。
三、从政治出发。
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从名节出发。
因为曹操很早就举孝廉,如果称帝就会损坏自己的名节。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
五、从实际出发,这是曹操最重要的一环。
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六、身体之因。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应该说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一个高超的政治家!!!!!!!!!
一代枭雄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并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把个日趋没落的东汉帝国股份有限公司(因东汉帝国王侯分有大量土地,且封建帝国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故称之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得不断成长,业绩连续翻番,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可以说使汉帝国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了,属于有大功又有实权的管理层。但其一直为丞相,最后也不过封为魏王。曹操至死也未搞个MBO(管理层收购)——称帝,实现对东汉股份法律上的掌控,直到其子曹丕才废汉称帝。曹操在《短歌行》中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一般认为抒写了其求贤若渴的心情,但我认为此“君”未必就没有“君位”的意思。曹操是有心建立自己的曹家王朝的,那么他为何不搞个MBO称帝呢?
首先是市场法律道德环境不允许。曹操是卓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此外,其书法,音乐,围棋技艺亦接近国手的水平。以他的知识、胆识和能力而言,算得上是盖世英豪,做个大股东、董事长执掌东汉股份应该是说得过去的。其封魏王,加九锡,但就是不敢称帝,当手下人劝进时,他说:“若天命归我,我当作周文王。”显然,统一了北中国的曹操非常明智,自己称帝就把以前所做过一切,包括在百姓心中积累的民望几乎全部抵消,这是桩不合算的买卖,而他的儿子曹丕则无历史包袱,但还是搞出个“禅让”的把戏,让献帝自己承认:“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终于实现了对东汉帝国国有资产的零收购。曹氏两代人处心积虑要克服的合法性难题,对刘备而言,根本不是个问题,因为刘备有刘氏血统,这是道德资源,其无形资产使他最具备做董事长的资格。所以刘备于西南一隅称帝,不是割据而是复兴汉室,人中之龙的诸葛亮不辅佐占据大半个中国的曹操,也不投奔有东南膏腴之地的孙权,而是在刘备无立锥之地时,因三顾茅庐出山,不能不说孔明先生也看好“刘氏宗室”的潜在价值。
其次是公开竞卖不能搞。曹操以善于用人而闻名,所谓任人唯贤,不论出身、等级,有才之人,在曹操那里多能得到重用。如他降低用人的道德标准,以英雄的眼光,而不是以圣贤的标准去评估人才,并把人才放在适当的位置。例如,在官渡战后所获的战利品中有一批书信,都是朝廷大小官员、军中将领暗通袁绍的信札,有人建议曹操将这些脚踏两只船的投机者“收而杀之”,曹操却下令把这些信烧了。曹操深信:人不可能神圣、无缺点。取其长,容其短,必有很多人乐于效命。不过在谁掌握国家政权的问题上,曹操自己也明白那是不好任人唯贤搞公开竞选的,因为当时曹以权谋,奸诈,残暴闻名,人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加上当时的道德环境,如果搞公开竞卖,曹操很有可能搞不到东汉帝国的资产。他自己拚搏出来的业绩是不会让别人来坐享其成的,所以曹操没有猴急的搞MBO去称帝,自己干脆来个不垂帘也听政,到时机成熟时让自己的儿子去搞MBO吧。
再次是收购资金说不清。曹操经营后东汉帝国的成就,当然主要是靠自己的智慧、汗水,靠网罗来的大批文武将帅共同奋斗取得的,但大家都知道,曹操的“第一桶金”是来自于“挟一天子以令诸候”,那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是“黑钱”,说明曹操是有原罪的。因此有大智慧的曹操明白,需要通过某种方法把“第一桶金”漂白,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时间。曹操的现有资金也不够雄厚,当时有刘家血统的刘备时时打着“光复汉室”的幌子与其过不去,并常联合孙权抗曹。赤壁之战使曹操大败而逃,曹的自有资产更是遭受重大损失,这收购资金问题可让曹操大伤脑筋。
再次是定价机制不健全。当时一帮所谓清流,包括一些文学家、医学家等可算是中介机构。他们的独立性似乎很强,一些名士就对曹操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如东汉名士祢衡,就曾当面历数曹操的罪过丑行,那个名医华佗还想将曹操的脑袋剖开瞧瞧。结果曹操不仅杀华佗、杨修等,还借刘表之手除掉祢衡。如果让这些中介机构来为东汉股份国有资产的转让来定价,显然对曹操不利,而由曹自己影响和把持的中介来评估定价,更难得到大家的信任。曹操要搞MBO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曹操有心篡位却没有急于称帝,那是他的明智之举,否则就极有可能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不过也许是曹氏的MBO确有许多阴暗之处吧,其子曹丕MBO后不久,司马氏又仿效曹氏继续MBO,最后搞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古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窃国者虽可为王,但取之无道又怎能行之久远呢!一切想搞MBO的人都应深思。
羽翼未丰,他只是占了许都,当时最有实力的还是袁绍,而且还有很多诸侯,如果盲目称帝势必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曹操为何始终都没有称帝呢?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把15岁的小皇帝变成自己手中的傀儡,使自己的发号施令变得名正言顺。依靠天子这张王牌,曹操在政治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从此他挫袁绍、平吕布,逐步统一了黄河流域,官拜丞相,封魏王,成就了一番霸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对于曹操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一部《三国演义》将其描绘成了大奸大恶的代表,而且影响深远。相比之下,与他同时代的许邵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来形容更显客观。曹操的一生可谓是戎马倥偬、刀光剑影,历经无数次的征战杀伐,最终达到了权力的顶峰。然而,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世人:此时的曹操,可以说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他可以轻松地废掉小皇帝并取而代之,可是为什么在25年的时间里,也就是从公元196年“挟天子”直到公元220年去世,曹操始终没有跨越这一步呢?推究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曹操不想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但朝纲伦常依然在形式上存在着,儒家文化的忠、孝、仁、义等理念依然是当时的价值标准,何进、董卓等把持朝政后都不敢贸然称帝。曹操虽然具有不同于其他军阀的雄才大略,但依然摆脱不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他争夺权力、对外征战的过程中一直以朝廷的名义进行,以天子的名义兴师问罪,使自己站在正义的一面,取得道义上的支持。曹操平定董卓、吕布叛乱打的正是朝廷这张王牌,如果曹操废掉汉献帝,登上皇帝宝座,那他跟董卓、吕布还有什么区别呢?董卓、吕布可是当时天下公认的残暴之人,是人人欲得而诛之的对象,曹操的智慧谋略都远在这二人之上,当然不愿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虽然曹操竭力宣称自己是奉天子诏,但天子权力被架空,却也是路人皆知之事。孙权、刘备早已唾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曹操并不惧怕这种责骂,因为当时天下分裂,群雄并起,相互之间的责骂和攻讦本属正常,曹操同样以乱臣逆贼的名义指责他们,他所惧怕的乃是留下历史的骂名,那可是有口难辩、影响深远的。因此曹操一直保持宰相的身份而不敢随便僭越称帝。据《魏氏春秋》记载,夏侯敦曾对曹操说:“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余年,功德著于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王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由此可见,曹操为自己所设的标准是非常高的,他是想做周文王那样的圣人,成为千古传诵的对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亘古流传的圣人称号比一个身背骂名的皇帝的称号美好得多了!

曹操在《述志令》中进一步明示:“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意思是说齐桓公和晋文公作为“春秋五霸”的霸主,称霸之后还名垂千秋,就是因为他们仍然以周王朝为尊。言外之意,如果两者之一取代了周王朝,就不会是这个结果了,而曹操也正是想借机澄清,尽管他势力非常大,但他决无二心,他并不是想篡汉的“奸雄”,而是一心辅佐幼主的“能臣”。这所有的一切都说明曹操深受儒家正统文化影响,不想背上千古罪人的历史骂名,而是想做一个流传千古的圣人。

第二,从当时形势来看,曹操生前还不具备称帝的条件。虽然当时曹操已经取得汉王室的绝对控制权,但他的势力还是局限于中国北方,孙权和刘备还在东南、西南虎视眈眈,国家还未统一,天下并不太平。如果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称帝,势必成为众矢之的,让刘备、孙权抓住把柄,带领天下英雄讨伐他,这样,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便不复存在,就会陷于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动,甚至引起新一轮军阀混战。虽说曹操此时兵精将广,但以乱臣贼子的身份与天下豪杰对抗,却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反而有可能使自己的大好形势得而复失,这显然是对曹操不利的,所以他对称帝一事非常谨慎。

但是,曹操的许多部下都曾劝说过他称帝,孙权也曾劝曹操废汉建魏,但曹操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的。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上书给曹操,表示愿意俯首称臣尊奉曹操为帝,曹操当即识破了孙权的伎俩,笑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也就是说,一旦自己称帝,势必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曹操的识见实非一般。曹操清楚:只要紧紧靠着汉献帝这棵大树,谁也奈何不了他,谁也动不了他,否则便是自取灭亡。曹操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内部的反对派和外部的敌对派凡有所行动者,都得不到好下场,就证实了这一点。

第三,曹操坚持实用主义,并不看重虚名。曹操是一个志向远大、雄心勃勃的人,年轻时即打算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然而生逢乱世、朝政废弛,才华得不到发挥,因而走上了军阀争战的道路。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统一天下,安邦定国,其他的都是手段,只要有利于他实现这个目的,什么方法都可以用。选择“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非常高明的手段,这一选择让他在军阀混战中处于极大的优势。他的这种实用主义还表现在用人上,他的用人原则是不问出身,唯才是举,荀攸等人正是因此而被招到他的麾下,帮助他奠定了霸王功业。

这种讲究实际、不务虚表的作风在是否称帝的问题上得到了极致的体现。曹操平定北方之后一步步剥夺了汉献帝的权力,直到完全成为他的傀儡,成为他发号施令的道具。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以荀之死为代价受封魏公及九锡,并把全国合并为九州,最大的冀州归他管辖,魏郡也是最大的郡。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 *** 迫献帝诏令他设置只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旌旗,头戴悬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礼帽,乘坐专门的金银车,套六马。至此,曹操既把持了朝廷的一切大权,也具备了身为天子才能有的装束礼仪,此时,陈群、桓阶、夏侯敦等人都劝曹操称帝,然而曹操不为所动,坚持不做皇帝。

其实此时的曹操称不称帝只是一个名号的问题,天子的诏令由他口授,官员的任命由他授意,朝廷的政策由他决定,他是以丞相的名义做皇帝的事,曹操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皇帝,何必去计较“皇帝”这个称号呢?汉献帝刘协倒有“皇帝”的名号,可又有什么用呢?曹操在《述志令》中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意思是自己做到宰相已经非常尊贵,已经非常满足了。成为事实上的皇帝,曹操当然满足了,已经享受到了皇帝的各种待遇,也就没有必要去公然登基称帝了,那样反而会让刘备、孙权抓住把柄,陷于被动,实在是没有必要!如果一定要这个皇帝的名号,那就让自己的儿子去做吧,所以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后来的历史也证明,曹操的确是为自己的儿子称帝做好了准备。

总之,曹操在要不要称帝这件事上处理得非常聪明,他以丞相的名义做了应该由皇帝做的事,在形式上维持了儒家的伦理纲常,在实际上实现了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既让刘备、孙权抓不住把柄,又为自己的儿子日后称帝准备了条件。

文章标题: 为什么曹操不自己登帝,反而一直做丞相。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0941.html
文章标签:丞相  曹操不  一直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