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在古代,如果一个政权在一次战役中损失100万脱产兵,算不算比较大的打击 需要多久能恢复过来

时间: 2023-09-09 23:59:4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7次

在古代,如果一个政权在一次战役中损失100万脱产兵,算不算比较大的打击 需要多久能恢复过来

古代一个国家最多有多少军队

春秋时,各诸侯国基本上都是三军建制。三军中每军为一万人(一说为一万二千五百人),共三万人。

到战国时代,各大国的兵额就有三十万至一百万之多:
  
  (一) 秦国有带甲(或作奋击)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秦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韩策一》、《楚策一》张仪语、《秦策三》范雎语)。
  
  (二)魏国有带甲三十万或三十六万,防守边疆和辎重部队十万(《战国策·齐策五》策士所造苏秦语、《魏策一》张仪语、《魏策三》须贾语)。它最强大的时期,据说有“武力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奴隶)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战国策·魏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
  
  (三)赵国有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赵策二》策士所造苏秦语)。
  
  (四)韩国兵卒不过三十万,包括厮徒在内,除了防守边疆关塞的以外,“见卒不过二十万”(《战国策·韩策一》策士所造张仪语,《韩策一》苏秦说有“带甲数十万”)。
  
  (五)齐国有带甲数十万(《战国策·齐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
  
  (六)楚国有带甲(或作持戟)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楚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楚策一》江乙语、《秦策三》蔡泽语、《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大射者语)。
  
  (七)燕国有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战国策·燕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
  
一般农业社会的最高动员力也不会超过十夫一兵,以上面几位谈到的蜀汉为例,蜀汉人口不过90W,所以倾国之兵也就9W而已了。

另外还有一条重要的限制,就是出兵数量。出兵时有三夫一兵之说,就是一名士兵出征就至少需要三个民夫负责后勤供应,那么夷陵之战刘备帅兵三万出征的话就至少需要9w民夫负责后勤(蜀道难,这民夫比例恐怕只大不小),对仅90W人口的蜀汉来说,一下子动员12W人力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至于史书和演义中有很多将这些民夫也算作军队数量是很正常的,外加“号称”的习惯所以数十万上百万之数也不为奇了。当然比之越南和印度动辄数百万和上亿的历史记录水分已经算是很少了。
古代的数据很难考证,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以古代的技术条件,一场战役超过万人,就很难进行有效的临阵指挥,只能依靠事先制定的计划进行作战,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这么多的指挥官战事一起就带头冲锋,原因很简单,打起来了指挥官最大的作用就是振奋士气了,当然这要军队训练有素才行,否则最高指挥官只能呆在后方督战驱赶士兵冲锋陷阵。
另外,根据比较靠近现代的一些文献记载和一些古代的原始文献进行考证,一场号称数十万人的战争,可能第一线展开的兵力也就几千人而已。
80万朝廷大军
中国古代军队编制——资料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是人们熟悉的谚语,军队是由士兵组成的战斗集体,要组编为一个单位,才容易指挥调动,并可以计算兵力。军队的编制就是军队组编士兵的方式。
现代军队编制一般都是统一的,在平时和战时的编制基本相同,要调动的话也是成建制的调动。但中国古代军队往往有两种编制,一种是平时组织训练的编制,另一种是战斗部队的编制。当要组建参战部队时需要打破原来的编制,将士兵重新组织到新的战斗编制中去。
中国古代军队编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基本的固定编制规模逐渐缩小,越到后来,千人以上的部队就越是习惯于采用临时组编的办法来编成。
1、什伍之制
5进位以及10进位制是人类普遍采用的记数方法,因此也很早就用来计算并编制士兵。中国古代军队的基本编制单位就是一五一十点数的“什伍”之制。另外古代展开军队作战时往往会排列左、右两路或左、中、右三路的阵势,由此影响到军队有时要采用2进位或3进位(包括其倍数)的编制。
出土的商代墓葬遗址中,殉葬人大多是10人一排,墓外的殉葬坑一般也是10人一组,
陪葬的铜兵器往往也是10件为一捆,或许当时已经有了“什”的士兵编制。有人认为甲骨文中的“行”字也就是10个“什”,由“百夫长”指挥;10“行”编为“大行”,由“千夫长”指挥;作战时习惯按照左、中、右各一个“大行”来排列阵势,投入战斗的3个大行就称之为“师”,是商代最基本战略单位。据说商王亲自率领的“王师”就是由3个“师”组成。不过根据安阳一个商朝墓葬出土的战车来看,却是5辆一组,前三后二,每辆有3套作战武器,说明每辆有3名士兵;另外前面又有3个殉葬坑,每坑殉葬5人,看来应该是为前面3辆战车提供勤务的徒役。另一处车马坑则是集中埋葬了25辆战车。据此推测,再结合一些史料的记载,商代的战车编制是实行5进位制的。5辆一队,5队、25辆战车组成的战斗单位由“马亚”指挥;而出动100辆战车时的指挥官叫“多马亚”;一次出动的战车如果超过了二、三百辆,就要由商王亲自指挥了。
一般认为商代开创的这种什伍之制后来被周朝继承。周武王伐纣发布《牧誓》就提到“百夫长”、“千夫长”。而周代的军队也是以战车为核心,1辆战车及其配属的步兵合称“乘”,是最小的编制单位。乘战车的甲士是3名,至于配属的步兵究竟有多少,众说纷纭。按照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司马法》一书的说法,每乘是甲士10名(3名上车作战,7名在车下作战),徒役20名。但也有人认为20个徒役中只有5名承担养马、炊饮,另外15名也参加战斗。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每5乘编为1队,由仆射指挥;每两队(10乘)由“官”指挥;每10队(50乘)编为“卒”,由“卒长”指挥;每2卒(100乘)编为“师”,由“师氏”指挥。周代仍然以“师”为基本单位,但师的数量逐渐增加,据说西周有14个师。

为何古代一场战争损失那么大?不就十几万人在打,一场内战人口损半

战争是十分复杂的,所谓十几万人在打,指的是战兵,即直接作战人员,但实际上还有比战兵数量多得多的辅兵、民夫也参加了战争。一般来说,10万战兵的军队,后面要配备15~30万的辅兵和民夫(视作战距离远近有很大浮动)。而且由于古代战争往往很难迅速分出胜负,象蒙古攻克襄阳战役,就打了10年。这意味着这么漫长的时间内,至少数十万人无法从事生产,却需要大量消耗物资。古代生产力水平又很低下,对国力消耗自然非常大。
这还是两个国家在边境线附近交战的情况,如果是内战就更可怕,交战区域往往是经济繁荣地区,交战双方会就地筹集物资,简单说就是从当地居民手里抢,老百姓不是被杀死就是失去生活物资后冻、饿而死,因此一场改朝换代的大规模内战打下来,如果仅仅是人口减半,那就偷着乐去吧,真实情况往往是十室九空。
你什么都不知道,古代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包括各类兵器弓箭的消耗,还有军粮军饷,军马吃的粮草,还有水和药品等补给品,这些都是要钱的,战争也是生意是投资,如果没有得到大于付出的收益那就会亏本,会倾家荡产!

古代大军激烈作战,士兵的体力大约能坚持多长时间?这段时间之后怎么办?

古代大军激烈作战,士兵的体力大约能坚持多长时间?这段时间之后怎么办?当天中午双方开始交战,战局也充满了波折。凶猛的叛军一度中断了唐军战线。幸运的是,凶猛的李四野将军带领长刀战士奋战至死,惊险而稳定。河豚惠恩率领骑兵绕过叛军后方,最终在一场战斗中击败叛军,歼灭了6万名叛军。乍一看,古代成千上万军队的决战时间比许多军事迷想象的要短得多。

但如果我们看看古代战争的物质需求,我们就会知道,要打这么久真的不容易。古代战争并不是武侠电影中的“独特战斗”。相反,成千上万的部队以不同的队形列队,以有序的路线和干练的合作作战。拥有12000人的唐军应配备750件领甲、12500门长机枪和10000根枪杆。

普通步兵的装甲超过50公斤。穿着如此沉重的装备在一个上午完成如此多的战术动作,没有良好的身体形态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许多强大的虎师依靠“体力取胜”例如,在英昌战役中被越军打败的金军,过去以“恐怖分子的身体形态”而闻名。

与岳飞同时期的另一位著名将军武选曾亲自描述过金军的体能水平:他和他的兄弟武选早年曾与西夏军作战,经常在一轮比赛中与对手胜负,但遇到对手的金兵金的军队正在努力工作,在战场上不断攻击你。那些擅自撤退的人将被处死。为什么歌之军总是输掉这场战争?为什么他没有金人那么强大?例如,1140年,刚刚赢得建城战役胜利的岳飞北伐队受到了考验:他刚刚失血过多,率领13万人的部队来到了英昌。岳飞得知消息后,立即命令长子岳云云率领岳家军增援。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休息
三天

先下战书,打不过挂免战牌,主将单挑决胜负,古代打仗真这么玩?


打仗前先给对方下一个“战书”约架,告诉对方:“俺要在某年某月某日引兵来打你了,你好好准备一下哈!”



两军交战的时候,打不过敌方了,就挂一个对方能看得清楚的大大的“免战牌”,对方看到了,就暂时不打了,等敌方把“免战牌”撤了,再重新开战!


两军开战的时候,士兵先不用动手,双方主将先互报一下官职姓名,然后拍马抡武器“硬杠”,如果发现己方主将有点坚持不住了,就赶紧鸣金收兵;哪方主将将对方“KO”了,哪方就是获胜方,就可敲得胜高高兴兴鼓班师回巢了。



中国古代战争真是这么打的么?


大哥,如果您真是这么想的,说明您和我一样,从小受《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隋唐演义》这样的演义小说和评书影响太深,被 小说家和评书大师们 给忽悠了!



那真实的战争到底是咋打的呢?


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战国时虽然孔子“以礼治国”的儒家思想还没有盛行,但为了保持本国的“大国体面”,让国人看到本国的君子之风,打仗前确实有一套规矩。



在给对方下的战书里要通知对方的开战时间和地点,而且打仗的地点不是想安排哪儿就是哪儿,而是必须安排在两国的交界处, 然后再派一位使臣恭敬地将战书送给对方 。


对方看到战书内容,无论再怎么生气,本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国际惯例”,也要好好款待对方来使,讲究的甚至要搞一个载歌载舞的宴会来招待对方。


易中天 先生讲过一个有点 搞笑 的战书:

“尊敬的国君,我国准备派人和贵国的勇士搞一场竞技比赛,请按约定的时间让他们来参加吧!”


对方回应:“尊敬的国君,我们会按时赴约的,请贵国的勇士吃饱饭,带上鼓槌来参加吧!”


看到了吧!用词谦逊,行文客气,还要顾及对方士兵有没有吃饱,多善解人意啊!



其实春秋以前的好多战书确实是这样写的,不仅如此打仗的时候还有军鼓甚至军乐队助威。


春秋时期的战争场面其实是这样的:


1、因当时全部都是车战,没有马战或士兵站在地上作战,而是每个战士驾驶一辆战车,战车按一字排开。


2、 两军战车数量均等,即敌军出动10辆战车,我方也出动10辆战车。作战时双方战车捉对厮杀,也就是我驾驶的战车只与对面的那辆敌军战车作战,不和其他敌军战车交锋。


3、战争规矩是:敌军战车没有摆好,我方不得击鼓进军。必须双方的战车都排列好了,双方才会正式开战。


4、双方战车交错的一瞬间,车上的战士用戈互相敲击。战车在这个过程中不停。交错之后,第一个回合结束。双方战车掉头回来,再交错,战士再用戈敲击,这是第二个回合……以此类推……通常几个回合以后战斗就会结束,因为这种来回掉头会让战车轮子或者其他部件坏掉……


5、春秋时代战争的另一个法则是:如果敌军战士在战斗中受伤,必须马上停止战斗,让伤员回营疗伤。而我方战士则就地观战,不得参与其他“配对”战斗当中。


6、 还有一个法则:不能俘虏有白头发的战士,有白头发说明年纪已老,必须把他放回去养老。


7、 敌军如果战败选择撤退,一般情况下不追击。


要特别强调的是, 春秋时的战争不允许平民和奴隶上战场,他们参战但不作战, 主要担任扛行李、喂马、做饭这些后勤工作。担任作战任务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成年贵族男子,称为“战士”。



那么当时是怎么统计一个士兵立了多大的功呢?


最开始的时候,是统计这名士兵拎回来多少脑袋来计数的,在学《古代汉语》时,有人可能会碰到一个字: “馘 (guó) ,释义为:与敌国交战时取得的敌人首级。


大规模战役,杀死的敌人不计其数,再搜集那些又沉又麻烦头颅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于是改为搜集敌人左边的耳朵以献功授爵。


所以后来这个字读音不变,但后来改成了“耳”在左侧的"聝"字来表示了,至于为什么是割左耳,可能与先秦“以左为尊”的传统礼仪有关。



其实战书除了有战争礼仪的作用之外,还有宣传和威慑劝降的作用。



比如最有名的《讨曹檄文》,在这篇由“建安七子”之一的 陈琳 写的战书里,他先把自己的主公袁本初夸得像一朵花儿一样: 袁绍是一位任用贤能,安国勘乱的英雄,现集齐了雄兵百万,替皇帝来伐曹操这个乱臣贼子!


而曹操呢?说他爷爷是个阉人,曹某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盗坟掘墓,打击贤臣,任用奸佞,军兵抢劫,民怨沸腾,纵观古今书籍所载坏到极致的大臣,哪一个也比不了曹操啊!


在檄文的最后还列了一个厉害的赏格: 能获得曹操人头的, 封为五干户侯, 赏钱五千万!


这部檄文一是宣传了己方是正义之师,是来吊民伐罪的,而且上下齐心,兵精粮足;二是宣传对方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贼,早就不得民心了,不能不伐啊!



除了像《《讨曹檄文》这样起宣传作用的战书,还有威慑劝降的, 例如那篇有名的由南北朝著名文学家 丘迟 写的招降战书 《与陈伯之书》 。



梁武帝 天监四年(公元505年), 梁武帝 命临川王 萧宏 领兵北伐 ,南齐将军 陈伯之 屯兵寿阳与梁军对抗, 萧宏 命记室 丘迟 以个人名义写信劝降 陈伯之 , 陈伯之收到这封劝降信后为书信的情理所慑服, 不久就率八千之众投降。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在这篇《与陈伯之书》的招降战书中,文采斐然且浪漫非常的 丘迟 用这个16个字描写了暮春的江南景色,成为流传千古的描写江南景色的名句,能在如此紧张的大战前夕写出如此秀美的文字,关键是还是写给“斗大字不识一箩筐”的 陈伯之 ,好在他让人读完听懂了,这也算是战书中的另类典范了!



在春秋时期打仗的规矩除了要下战书,提前通知对方,还有 :


1、对方办丧事的时候,不能打;


2、没有合理开战理由,不能打;


3、对方遇瘟疫和各种自然灾害时,不能能打;


4、对方在集结未完全摆好阵形之前,不能打。



好了,都是这么守规矩么,也不全是,就有因为过于迂腐地遵守这些战争礼仪而吃大亏的,比如宋襄公。


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发生了一场战争, 史称“泓水之战”。



宋襄公老早就排好了战阵,而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此时宋军完全可以趁敌方立足未稳,迎头痛击。


可是宋襄公却认为这么打,太不仁义了!


等到楚军布阵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这才击鼓向楚军进攻。可是他仁义了,楚军可不领他这个情,一阵厮杀后,宋军受到重创,宋襄公也受了重伤,险些挂了,狼狈逃回宋国。


那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打仗开始不讲“礼”了呢?战国时期!


这个时候,周天子成了摆设,想当天下的老大,也不用像春秋时当盟主还要找周天子承认一下,搞个仪式,接受周天子发的祭肉才算数。



战国时想打你,不用再写什么战书了,要用计谋,越狠越好,杀伤力越大越好,如秦国“万人屠白起”在长平之战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这样的事,管他什么“礼”不“礼”不礼的,最大限度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是真的。



在长平之战中,秦军更是使出“反间计”,让赵国将主将由善于固守的廉颇换成了只会草率冒进的赵括,将孙子所说的 “兵者,诡道也” 给利用到了极致。



所以,从战国以后,打仗虽然还有像东汉末年袁绍打曹操时,也会发个战书,但这种已经不像春秋时那样还要讲个礼数什么的, 而是更多起到如《讨曹檄文》那样起到自我包装,扰乱对手军心的作用了。




这个真的没有!



《说岳全传》第15回中有:“城上即将‘免战牌’挂起,随你叫骂,总不出战。”



《三国演义》中马超知其父惨遭杀害,愤怒异常,尽起羌兵杀奔许昌,两军阵前,马超勇战三员曹将,曹操大败,伏鞍落荒而逃。马超率兵紧紧追赶,连声高喊捉拿红袍长须的曹操。惊慌中曹操只好割须弃袍,用旗角裹脖,袍袖遮面,仓皇逃命。就在马超欲掷枪刺杀曹操之际,曹洪赶到迎战马超,救了曹操。为避马超锐气,曹操高挂免战牌。



孔明讨伐曹睿,和司马懿在祁山交战,结果司马懿安营扎寨挂了个免战牌,孔明送去女人衣服都不好用,最后无计可施,只能带着三十几万大兵撤兵了。



就因为挂个“牌子”就不打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古代战争,除了比拼兵力总数和质量外,粮草是个最关键的东西, 马要吃草,将士要吃饭,每消耗一天,得损失多少补给啊!


打仗就是打钱 ,只有速战速决,才能将战争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火攻”和“水攻”,能不用人尽量不用人,能最大限度节省时间尽量越快越好。



所以,不可能因为挂个牌子就罢兵了,如果真有因对方暂时休战,自己也撤兵了,肯定是遇到天气、补给、伤病等原因,给自己找个借口退了,要不像孔明那样劳师远征却无功而返,为的是什么啊!这一来一回的经济损失算谁的啊!


当然也并不是,从来没有过挂“免战牌"的情况。


公元1400年,发动“靖南之役”的朱棣率军兵临济南城下。



可是大军攻了三个月,死伤无数,就是攻不下济南城。


正是当朱棣集结大炮狂轰了一轮济南城后, 朱棣却赫然发现城墙上摆满了他爹朱元璋的牌位, 这是济南守将铁铉的主意!


”天了撸,俺要是再打炮,那打的可是俺爹啊,本来强抢侄子的皇位就已经是不仁不义不忠“了,再炮轰俺爹牌位,那可就彻底成了”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了,铁铉你等着,老子先不跟你玩了!”


加上建文帝援军将近,朱棣只好放弃济南,绕道南下了。


这是一次典型的挂免战牌取胜的战例, 但是正是这次用父亲灵位当免战牌的举动,让朱棣对济南守将铁铉恨之入骨,称帝后复攻济南,被捕后的铁铉被凌迟处死,父母发配海南,儿子被发配戍边,妻女全被发配为奴,列入贱籍。



历史 上还真有人评书听多了,准备用“免战牌”迷惑对方逃走,结果险些“杯具”了!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七月十六日, 日军攻击朝鲜王国平壤城,打了一天未分胜负。



可是贪生怕死的平壤清军主帅叶志超却在下午4时在城门上悬起白旗,写信向日军求和停战,日军议受其降,令其率兵来降。



到晚上8时,叶志超偷偷开城门逃走,没想到却遭到了日军的伏击,死伤 2000 多人, 500 人被俘,叶某人狂奔500里,退回了中国。


日军乘胜推进,完全控制了朝鲜半岛,此后更加猖狂,很快将战火烧向中国境内。


所以叶志超这次挂“免战牌”的举动,简直是太可笑了,损失也太惨重了! 可就是这样一位“逃跑将军”,因为是李鸿章的嫡系,后来只判了个斩监侯,安全终老了!




“武王伐纣,血流漂杵”, 这是春秋之前战争场面,杵就是木棒子,说明这就是用木棒子在群殴。


这之前的战争,包括 黄帝与蚩尤的大战 ,也是一种打群架。



到了春秋时期,以兵车战为主;到了战国以后,骑兵越来越强,但步兵依然是战争的主力。


“尔等鼠辈,还不快下马投降”, 在《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双方主将出来单挑,胜方整个战争胜利都的桥段出现,但这肯定不是史实。


在《三国演义》中原为张邈部将的 典韦和曹将许储 有一场单挑大战:两人打了一天一夜未分胜负。



在神亭岭大战时,孙权兄长“江东小霸王”哥哥孙策为招降他,和他大战了50个回合,从马上打到了马下,未分胜负,最后太史慈心服口服,降了孙策。



两人在葭萌关大战,张飞和马超单挑,第一次100余合,稍微歇息了下又打了百余合,此时天色已晚,两人举火把夜战,又激斗了20余回合。



之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出现这么多的主将单挑场面,是与马蹬的发明离不开的。


马蹬在 东汉末年才出现 ,在东汉之前的战争中,由于还没有马镫,骑马打仗快速冲锋时,人骑在马上很不稳,需要一个手抱着马脖子,骑都不稳定,更何况拎一个很重的长兵器在马上对拼厮杀了。



三国时,马蹬虽然出现了,也可以在马上对拼了,而且在马上射箭取敌人性命也更方便了,但以一人之胜败决定战争走向,显然是不现实的事。


三国时代的战争,主要是大兵团作战的情况比较多,主要是步兵,骑兵作战的时代。冲锋陷阵的往往是广大的士兵和下级军官。主将和重要的将领往往处于受保护的地位。


仗还没怎么打,就先把主将给折了,这不开玩笑吗?我们看到古今中外的大小战争,虽然也有主帅阵亡的情况出现,可是死得最多的是士兵吧!主帅都是处于被保护状态。


如果你说《三国演义》都单挑决胜负,也怨枉了罗贯中,不还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么?那我没明白的是,为什么只有刘关张可以三打一,其他战将不能三打一呢?都这么打,多热闹啊!



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几乎战无不胜,就是改变了中国自秦以来 “论功行赏” 的军功奖励制度,而是采取“ 军士衣粮自备,作战中掠夺奴隶和财物也按军功大小,归为己有 ”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行更不可能采用“主将决斗来计胜负”的方法,若如此,打仗抢来的财务只算主将一人的?所以,只有三军用命,战争才能取得胜利。



但 历史 上也并不是没有单挑的情况的。


据《三国志·吕布传》中记载,郭汜刚要进攻长安城的北门,吕布就提出要和他单挑。对战时,郭汜还没和吕布过上几招,就被他一矛刺中了,好在有手下相救,才没有当场被杀掉。只可惜,吕布虽然打败了郭汜,取得了这一战的胜利,但还是没能守住长安城。

这种约好的单挑,恐怕也只有吕布这种艺高人胆大的人才能做到。


《新五代史·夏鲁奇传》中写到, 912年(后梁乾化二年),后唐将军夏鲁奇随大将周德威进攻打幽州刘守光,与桀燕骁将单廷圭、元行钦对战。夏鲁奇以一挑二,却丝毫不落下风,打得难分难解,双方将士都看呆了,纷纷放下武器驻足观看。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场所战斗,并不只是主将之间的直接较量,只是因为 夏与单、元二将 打得太精彩了,把旁边正在对打的双方将士给震住了,才会一起观看他俩的这场单挑。


清人 刘廷玑 在其所著的 《在园杂志》 中说: “桃园结义,战阵回合,不脱稗官窠臼。”



“稗官”是指“野史小说家”,“窠臼”就是“套路”,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桃园结义和那些主将单挑“回合决胜负”的故事都是野史小说家胡编乱造的,是不可信的。


综上所述,战争就是战争,这里没有仁义道德,只有你死我活,虽然史上名将辈出,但也不可能靠哪两个人的能力,就会直接决定战争的结果,敌人不可能根据战书来作为战场指南,更不可能因为一个“免战牌”就为战争按下“暂停键”,至于战场单挑,那就更是胡闹了!

文章标题: 在古代,如果一个政权在一次战役中损失100万脱产兵,算不算比较大的打击 需要多久能恢复过来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9083.html
文章标签:脱产  比较大  政权  算不算  战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