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你认为哪些史实应该写入历史教科书却没写或写得不详细或史观错误

时间: 2023-08-25 20:00:5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你认为哪些史实应该写入历史教科书却没写或写得不详细或史观错误

为什么历史学家不同意

为什么历史学家不同意,译文如下:

第一段:

  大多数学生开始学习历史时,通常抱着一本厚厚的教科书,而且很快便置身于浩如烟海的名字、日期、事件和数据当中。学生们的知识水平是通过考试来检验的,这种考试是要考查他们记住了多少历史数据资料;记得越多,成绩越好。

  从这样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条明显的结论:学习历史就是学习过去的“事实”;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你知道的“史实”越多,你的水平就越高。专业历史工作者只不过是搜集大量历史“事实”的人。因此,当学生们发现就同一个历史事件,历史学家们的意见明显不同时,他们常常感到困惑。

第二段:

  对于这样一种情况,他们的反应通常是,认为其中一位历史学家是正确的,而另一位是错误的。而且,大概错误的历史学家所列举的“事实”也是错的。然而,实际情况很少是这样的。历史学家在争论时都有理有据,具有说服力。

  而且,那些事实——名字、日期、事件和数据通常被证实都是正确的。此外,学生们常常发现争论双方的历史学家们对所持有的“事实”基本上观点一致;换句话说,他们使用的几乎是一样的数据资料。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同是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过去。

第三段:

  历史在过去似乎被认为只是普通地记忆“事实”,而现在却成为要从许多解释中挑选出一个理想解释的过程。历史真相变成了一桩由个人喜好所决定的事情。

第四段:

  这种看法几乎无法令人满意。学生们禁不住会觉得,就同一个历史事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不可能都正确;然而,他们缺乏从中作出取舍的能力。

第五段:

  要理解历史学家们为什么意见迥异,学生们必须考虑一个他们或多或少视为理所当然的问题。他们必须问自己历史究竟是什么。

第六段:

  从广义来说,历史是指人类过去的全部。比较狭义的概念是,历史是被记录下来的过去,即留下了某种记录的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如民间故事、手工制品或有文字记载的文献等。最后,历史也可以被定义为历史学家们所撰写的有关过去的资料。

  当然,三种意思是相互关联的。历史学家们必须将他们对历史的叙述建立在前人的遗留物上。很显然,他们不可能对过去一切都了解得非常清楚,原因很简单,即并非过去的每一件大小事情都有详细全面的记录。因此,历史学家们至多只能接近历史。还没有哪个人敢说自己已完成了这项探索。

第七段:

  但这种说法还不全面。如果说历史学家是因为记载不全面而不能对历史做全面了解的话,他们也没能有效地利用他们所能得到的所有记录。

第八段:

  相反,他们只挑选那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历史资料用于研究。此外,他们也对部分历史进行重新创造。像侦探一样,他们要拼凑证据来填补现有记载中的一些空白。

第九段:

  历史学家可以使用人类动机和行为的某些理论来挑选和创造证据。有时,这看起来很容易,因为这不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例如,那些调查美国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历史学家们可能会发现,美国商船在公海被德国潜水艇击沉这件事与他们的讨论有关。与此同时,他们绝不会使用与之无关的证据,如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对他在1917年头几个月买的那顶新帽子不满意。

  至于选择哪些事实来使用要基于一种理论——不可否认,在这种情况下是一种相当粗糙的理由。但不管怎么说,它仍是一种理论。这理论大致是这样的:正在考虑是否参战的国家领导人更可能受到敌对国家挑衅行为的影响,而不会因为对服饰经销商感到不满而卷入战争。

第十段:

  如果所做的选择是如此简单,那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但选择并非如此简单。那些调查美国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历史学家们发现,除了德国潜艇战一事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其他事实可能与他们正在研究的事件有关。

  例如,他们发现英国政府的一个宣传机构正在美国运作着,它在极力争取美国公众对英国战争的支持。

第十一段:

  他们会发现美国银行家们向英国发放了大量贷款,一旦英国战败,这些贷款将石沉大海。他们会读到“齐默尔曼密电”截获事件。在密电中,德国外交部长命令德国驻墨西哥的外交使节,一旦战争爆发,他须建议墨西哥和德国结盟,这样一来,墨西哥在德国的帮助下便可以收回它在墨西哥战争中被美国夺去的领土。

  他们还会发现,许多美国政治领导人非常关注欧洲的势力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如果德国打败法国和英国,从而成为欧洲唯一的主导力量——那将对美国非常不利。

第十二段:

  那么,历史学家们将如何利用这些事实呢?一组史学家可能仅仅把它们列出来。这样做的话,他们会作出两种重要的假设:(1)那些他们列出来的事实是主要原因,而那些他们没有列出来的则不重要;(2)那些他们列出来的事实在解释美国在一战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同等重要。

  但另一组历史学家可能争辩说所列内容不完整,因为那其中没有把伍德罗·威尔逊亲英的观点考虑进去,那些观点涉及总统本人的背景和教育经历。其结果将使历史学家们意见出现分歧。此外,由于第二组历史学家提出了威尔逊的观点这一问题,他们会找出第一组忽略的一些相关事实。

第十三段:

  他们会关注威尔逊的教育经历、他的老师对他的影响、他所读的书以及他所著的书。简言之,虽然两组历史学家在讨论同一个话题,但他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并使用不同的事实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事实的挑选和忽略并不依据所研究的问题,而是取决于历史学家的观点。

第十四段:

  同样,第三组历史学家可能坚持认为不应该把所列出的各项事实视为同等重要,例如,在所列出的原因中,银行家贷款一项最为重要。这里所使用的理论是:经济问题是人类动机的关键,为数不多的富有的银行家们有着相当大的能力来影响政府。

第十五段:

  在以上的例子中,历史学家们之所以意见分歧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分歧还来自于另一迥然不同的领域。历史学家们的意见有时出现分歧是因为他们实际上并不是在讨论相同的问题。他们常常仅仅考虑到事物因果的不同层面。

  假如老师问你:“今天早晨上课为什么迟到了?”你解释说我上课迟到是因为我睡过头了。”还可以再举一个历史上的例子。“南北战争的爆发是因为在1861年4月12日,南卡罗来纳州的海岸炮兵向驻守在萨姆特要塞的联邦部队开了火。”

第十六段:

  虽然这两种说法都不够准确,但是也无可指责。然而,两种说法都不能充分地解释正在讨论的事件。下一个问题显而易见:你为什么睡过头?还有:为什么一个州和联邦政府的关系紧张到如此地步,以至于只能通过战争才能解决?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超越事物的近因,进一步讨论其起因。但随着我们对问题的剖析更加深入,问题也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了。

  最后,你可能同意这样的说法:你迟到的最终原因是因为你来到了人世间,但是,这显然偏离我们讨论的话题太远,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你的出生当然是个必要条件,但它不是充分条件;它不足以说明你今天的行为。同样,你可以将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追溯到发现美洲大陆,但是同样,那也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造成某件事情的充要条件并不是不言自明的。

  因此,历史学家会就从何处着手分析问题再次产生分歧。现在学生们应当发现“让事实说话”这一老生常谈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

第十七段:

  事实不会自己说话;历史学家们在用一己特定的方式来利用事实,因此是他们而不是事实在说话。

第十八段:

  历史学家不仅经常和其他人意见有分歧,他们也时常不能与自己保持一致。的确,他们经常在修改自己的观点。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在不断地发现新的信息,从其他社会科学家那里获得新的见解,掌握和使用新的技术。历史学家们也彼此互相学习,并且通过比较研究国际上类似的事件和机构而受益。

第十九段:

  我们能消除所有的分歧吗?如果我们的知识水平已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它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别无疑义、能全面解释人类行为的模式,我们就能做到这点。但由于我们无法作出这样一个完整而且可靠的解释,分歧便注定存在。

  当学生识到,对于历史学家们提出的问题不会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并且“真相”只是一种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的一个难以达到却又充满诱惑的目标时,他们会发现学习研究历史是自己所受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令人振奋并且使人受益匪浅的组成部分。

对越自卫反击战教材为何没有写?

十年对越战争,中国军人虽然胜利了但是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至于政府没有吧=把一段历史写进教科书我发表一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这次作战使我们进入他国作战,虽然说是自卫反击战,并且胜利以后就撤回来了,但是还是有点入侵之嫌,你自卫反击也不用打到别人的地盘上去吧,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嫌疑,就尽量不提这件事;
第二,中国对于越南来说无论哪方面都是大象对老鼠,虽然他们有点不老实,但是还是有欺负人家弱小之嫌,与我们的一贯主张不符合,所以不能宣传;
第三,就当是军民伤亡人数来看,虽然越军很残忍,但他们死亡人数远大于我军,这样就显得我军有点残忍,有背我军的光辉形象;
第四,越战之前我们是一直节衣缩食把最好的东西无偿援助给越南,可是他们狼子野心,恩将仇报,对于国民的心灵一个很大的冲击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新疆等省对越南北方进行自卫还击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边防部队对越南侵略者进行的自卫还击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新疆等省对越南北方进行自卫还击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边防部队对越南侵略者进行的自卫还击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边防部队对越南侵略者进行的自卫还击作战。

为什么没有把皖南事变写入,初中历史课教科书中?

初中历史的教科书。要学的历史内容太多了,皖南事变,只是其中的一个,历史事实,没有写入,那也是情理之中,其实如果喜欢历史的学生,自己可以多查阅历史书籍,可以学到许多历史知识,也不一定局限于初中的历史教科书中
为了稳定两岸关系,给抗战时期的国民党留点面子。所以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黑历史基本都没有写进历史教材或者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一笔带过。
新版教材已写进了哦
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2课的相关史事写了,而且有文有图。
抗开始说南方市民协助初中的的教育个数中中就和树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好的一些,很多地方都有他的一些版本

高考历史之史观型主观题答题分析,你掌握了吗

一.什么是史观型历史试题?
史观型历史试题是指必须使用一定的史学方法和新课标要求的史学观点(史学范式)来解答的历史试题。
二.主要可运用哪些历史学方法、原则和步骤来解答高考历史试题?
1.历史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依据的材料)的分类
(1)按内容分类:
①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例如:史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
②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例如: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的旧照片等。
③口述史料:(人们口口相传的资料)例如:神话、传说、史诗、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
2.历史史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运用
(1)史料解释(对历史原材料的解析、阐释)。
(2)历史叙述(对历史人物的经历、历史事件的概况或发展过程的直接描述)。
(3)历史评价(站在历史的特定角度对历史事件给予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或议论)。
3.主要的史学研究方法
(1)史由论来、论从史出: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方式包括从材料出发、史实相互印证、甄别与辨伪、史论结合、左图右史、从历史材料中得出历史结论等。
(2)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
(3)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将正面史料与反面史料相互印证,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
(4)“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史料的有限固然成问题,而史料的真伪或时代性未规定清楚则危害更大,史料的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而要做到“无信不征”。
(5)哲学思辨方法(即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多因一果和一因多果、辩证评价、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偶然性和必然性、必要与可能、实事求是等一般性的哲学方法分析历史事件)。
4.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求真”体现了史学的根本原则,“致用”体现了史学的社会功能。故强调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2)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同的文明成果。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对待人类文明,不能凭自己个人的幻觉,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明。
(3)历史研究要与时代同行。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4)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很多材料对同一事件的记录存在巨大差别,而导致双方记录差异的原因,不是因为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而是因为记录者站在不同的阶级和时代立场上。
(5)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主义的方法)。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评价也应按照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当时当地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对同一历史现象与事件的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
5.史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史学研究步骤一般包括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和评价等几个环节,一是围绕问题收集史料,二是针对问题解读史料,三是根据史料论证问题,四是依托史料重现和评价历史现象等。要求学生要学会辨析史料和具备对历史问题的实证与想象能力,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新课标要求的主要史观(史学范式)及答题方法
(一)唯物史观
1.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这也主要使用了哲学思辨方法。
(1)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
(4)继承和发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第一,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第二,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
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的肯定。
(5)原因和结果:①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②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③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历史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
(6)现象和本质: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
(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8)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所谓必然性,也称规律性,是指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
2.唯物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高考选择题或者非选择题中都隐性涉及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判断、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无论是显性或者隐性的考查,都有将辩证唯物史观作为分析评价历史的一种方法和标准,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清题意和解答要求,根据题目的命题角度和解答方向确定运用何种史学观点和理论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2)平时学习中要多角度思考历史现象,注意储备常用的辩证唯物史观理论观点。
(3)注意看待历史问题的几种错误倾向:①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历史主宰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史观;②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③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犯了全面论或以偏概全的错误等。
(二)革命史观
1.革命史观的主要观点
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革命史观范式作为中国近现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2.革命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解答此类试题,一是阅读题干情境,明确考查主题,充分挖掘题干情境所蕴含的有效信息,明确考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二是运用革命史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三是从一个国家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角度理解历史事件的作用和影响;
四是切忌错误地运用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看待历史问题,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也不能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要立足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全球史观的主要观点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1)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世界整体发展的深入阶段。
(2)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并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2.全球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1)高考对新史观的考查多是隐性考查,对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现象,从新史观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其新的理解、认识,强化学生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高考命题多是运用图文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多元化视角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题型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
(3)涉及全球史观的题型要注意中外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联系,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置于世界大背景下思考。
(4)理解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的内涵,运用多种史观解读历史主干知识,掌握历史的研究方法。
(四)文明史观
1.文明史观的含义及主要分类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观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1)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从范围上,人文文明史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3)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2.文明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1)“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进行考察。
(2)文明史观下的文明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治文明,也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同国家、地区具有不同的文明特征,决定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特点。复习备考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3)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史。这是一种境界和高度,也是一种历史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是总纲;实事求是、注重实践是基本原则;强调生产力是评价的根本准则;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条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
(4)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没有优劣高低之别,都有不容忽视的历史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五)近代(现代)史观
1.近(现)代史观的概念、线索及类型
(1)基本概念:通常情况下,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
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线索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⑤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两个主要内容。
(3)近(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近(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2.近(现)化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1)准确理解近(现)代化
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2)如何运用近(现)代史观分析理解历史问题
①是运用近代史观从宏观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主要按照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纵向发展历程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②是从微观角度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例,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认识通商口岸、洋务运动、总理衙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事件。
可从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科学化、教育普及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时应突出相应事件的主要方面,不必面面俱到。
(六)社会(民生)史观
1.社会(民生)史观的内涵及运用
(1)社会(民生)史观的内涵
①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变迁的历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问题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等的变化;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②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史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它认为历史应该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社会习俗的历史”,强调历史研究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其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
(2)社会(民生)史观的运用
①理解社会问题的范畴,明确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
②梳理中外历史上有关社会问题: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动乱或战乱时期的社会问题,涉及人口迁移、社会动荡、政治动乱等;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城市化历程、人口暴增、环境污染问题等;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及习俗的变化,如与之相关的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人口流动史等。
③分析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影响。如统治者稳定社会的改革措施: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新经济政策、中国6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等。
④重视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要突出如何借鉴或吸取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2.社会(民生)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1)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对中外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引发的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问题的考查,特别突出的是对下层社会诸多社会问题的考查,如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史、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2)命题方式上多以原始材料、个人所见所闻的记载等为载体,考查对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动引发的社会问题的理解认识,说明史学界研究的对象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的转变。
(3)归纳古今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诸多历史事件或现象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日常生活的影响,分析人类文明进程中涉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人与人之间关系等领域的变化,如古今中外服装的演变史、婚姻演变史、人口繁衍迁移史等。
(4)注意正确运用新史学观点、史学研究方法,特别注意从社会发展角度理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写作需要读历史吗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作文

您好

一、

在成长阶段,我们身边都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同爱好的人,有的爱天文,有的爱地理,有的爱音乐……而我却对历史情有独钟,无比热爱。

我爱学历史,我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我从小就对历史无比的热爱,这就是最大的特点。幼童时就开始读有关于历史的书,听爷爷说:“历史这门课程,非常神秘,非常奥妙,需要很深的探究才可以成功,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史学家,只有足够的历史知识,才可以成为一个经验丰厚的史学家。”

我从小就开始学习历史,每一天都不放松对这门知识的学习,从中我学到了祖国的光辉历史,还知道了祖国的艰难岁月,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历史教训。我们的祖国的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还经历过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的过去,出现过像汉武大帝与康熙大帝这样的圣贤之君,同样也出现过丢下江山,把江山和人民扔给凶残的敌人,任列强宰割,自己躲起来过着逍遥日子的咸丰皇帝皇帝。也有一心维新变法立志强国、救国、救民的光绪皇帝。可惜,由于他没有掌握实权,最终遗憾告终,含恨而死。许许多多的忠臣奸臣,他们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各种角色,留下了众多的不解之谜。

只有我们“爱”历史、“学”历史、“懂”历史,才能把这些有趣的历史未解之谜一个一个正确的解开。

二、

戴尔卡耐基先生曾经说过“整部人类历史是用一支悲凉的笔所写成:杀戮、瘟疫、饥饿、贫穷……”!我没能完全读懂卡耐基先生的意思,也许在这里只能算是断章取义.

说到历史,我们第一反应都会想到中学时期学习的中国、世界古近现代史;我也会.说到学习历史的作用,我们首先会认为是增长了自己的见闻感识,以此作为我们交谈时的一个资本或者是应对时的一种策略;我也是.学习了历史,我们都想满足个人的自重感,不管是交谈还是传教,都在为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而努力.越来越少的人会从历史的车辙中体验人性冷暖,继而有所悟、有所用.现在的年轻人,我大抵将他们分为两类人:“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当然,这样划分,不止是以他的财产经济状况为依据,还会以由经济地位带来的社会地位以及附带产生的心理优劣势作为界线.穷人和富人也仅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已.幸福?谈到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觉得自己还够不上幸福,即使你在别人的眼中已经足够阔绰、安逸.

你不妨去看看,现在的“穷人”的孩子,或者更确切地说,学生(现在的孩子大多在20岁前都是学生这一角色),总会有对现实的不满,认为世事不公,压力渐增,奋斗就似苦海.我也会有.更别去比作古代的二十弱冠、三十而立了.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们“当你感到心情沮丧时,请去读一读历史吧,将自己的眼光延伸到千年之外,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烦恼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因为“整部人类历史是用一支悲凉的笔所写成:杀戮、瘟疫、饥饿、贫穷……”.我们能安安静静地生活——没有杀戮弥漫,没有瘟疫频发,没有饥肠辘辘,没有穷困潦倒——难道真的要去期待乱世出英雄的机会出现吗?

相比于“穷人”的孩子来说,富家公子们更有必要去读一读历史了.我一直坚信,一个人若要取得成功,获取认可,就必须经历过挫折再爬起身.大学时期,教学楼课室总会有很多名言警句激励着我们,初次见到有一幅字写得不错——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也许是兴趣使然(字写得不错),每次我都会去端详一阵.是的,我们必须承认,“富人”的孩子无论从出世还是经历,他们都可算是见多识广,起点相对要高,而这往往也是他们最终可能失败的起缘.读一读历史,看一看前辈们用心谱写的辛酸血泪史,降低自己的起点.慎重自己的定位,不要对别人有太高的期望,脚踏实地,也许会更好一点.

我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到历史,是在初中时候,当时是说中国历史,老师总把中国古代史从黑板的最左边画到最右边,呈一条波峰波谷间隔的波浪线,每一个朝代都有兴与衰,如此更替.而每一个朝代的开始都是由一些伟大的人物创造出来的.这些人,应该可以称为成功人士,他们大多都是经历过贫穷或者挫折,并最终开辟辉煌,明太祖朱元璋尤为如此.同时,一个朝代的灭亡,也正是因为“富人”的孩子没有读好历史,最终成就了另一个“穷人”的孩子.外国的修鞋匠、小学徒等等“穷人”成就伟大事业的也不乏其人.

前段时间,读到我们现代的语言大师冯巩先生,冯国璋嫡孙,他的成功史.一个本该“富人”的孩子,怎么走过自己的“穷人”时光,再走向“富人阶层”,并最终取得辉煌.

历史,我们要谨记“整部人类历史是用一支悲凉的笔所写成:杀戮、瘟疫、饥饿、贫穷……”,历史的作用就是这样简单.

写作是否一定要有想象力 读哪些书,有利于文学创作

冰心、鲁迅的都还不错,另外,我个人推荐一下《读者》,这本书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喜欢看的,她每周都买,她可是我们学校最好的语文老师哦!(不仅是作诗,还是写作.)说真的,这本书我买过几本,觉得里面选的文章都挺好的,你可以买来看看.(杂志店都有卖的)

最好能比较广泛的阅读,散文 、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历史、哲学作品

多读经典作品,经典都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的

多读名家作品,水准有保证

还有一点,你的阅读偏好会决定你的写作方向

比如你喜欢读散文,可能比较擅长写散文

所以你要想写散文,就多读些散文.大陆作家里余秋雨的散文不错,总体说来台湾作家的散文普遍比大陆作家的好读

如果你想写小说,就多读点小说

很多人都说练笔重要,我倒觉得阅读更甚练笔,多读对于写作是至关重要的,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下笔如有神,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写作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累积薄发

他告诉我们怎样读历史

近30年来,柏杨以其国民性批判《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引起巨大反响。

2009年,《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一书将首次在大陆出齐。前不久,数位专家对于柏杨的通俗历史写作,以及本书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探讨。

柏杨先生告诉我们怎样读历史 王学泰:我读过他的《中国人史纲》,还有这个《通鉴纪事本末》等著作。首先是文笔,柏杨不单纯是把文言文翻成了白话文,而是把一个枯燥的,我们现代人很难读懂的文学作品翻译成非常流畅的白话文,每一篇都像是短篇小说似的,读起来非常有兴趣。

刘苏里: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使这么大劲用于中国历史,我想直接原因跟他九年的牢狱之灾有直接的关系,就是说,每一个人对历史的感受,很难想象仅仅是通过读这种文字就能够获得那么切身的感受。我个人其实也是这样一个了解历史、读历史、喜欢历史,包括对柏杨东西的喜欢,是这么一个过程。

我们生命本身的展开跟历史当中某一段感受能契合,你是门外看戏也好,还是感同身受,这种感受会油然而生。 柏杨先生用力于历史是与他想挖掘中国文化的问题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今天读历史,做历史写作,还有多少人能够像柏杨先生当年那样对历史发奋。这个作品当中所蕴含着柏杨先生几近生死的体验和对中国文化几近生死的体验。

我们喜欢历史,读历史,从历史当中想得到什么东西,柏杨先生是能够给我们启发的。 《丑陋的中国人》和《纪事本末》之间的关系,恰好在两点上可以有对应的参考。

一方面就是说,《纪事本末》展开了丑陋中国人更加细致的那一面,整个《纪事本末》当中我读到的故事,差不多全是尔虞我诈的故事,勾心斗角的故事,互相杀戮的故事,强占地盘,合纵连横,这一拨取代另一拨,这种丑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是这样,西方历史上大体也是如此。 还有一个启发就是说,我们祖先的历史尽管是血淋淋的,但是你可以看到历史发展脉络,发展到今天,人这个物种在进步,包括中国人也在进步,以至今天,我们可以在传媒上面讨论自由问题,民主问题,自由 *** 问题等等。

我想柏杨先生是不是有这样的意图,让我们从血腥的历史当中看到,我们人类,我们中国人曾经就是那样一个德行,同时又不能灰心,我们经过一千几百年,因为柏杨先生这本书写到一千年,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性使我们从征伐恶斗当中走过来,建立一种比较清明的制度,这就是我读这两本书的一些感受。 雷颐:我记得最开始知道柏杨还是20多年前他的《丑陋中国人》,那么火,好几个出版社都出了,完了之后社会反响很大,也引起了很大的政治性的压力,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很难想象。

前两年有一个出版商让我推荐几本书,我说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很好,但是出了好久了,不一定畅销,他们就让我写了序,结果没想到就畅销了。柏杨的书实际上是想挖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负面的东西,叫劣根性也好,酱缸文化也好, 80年代我们对传统文化反对是很激烈的,甚至比他还激烈,但是为什么没有他那么大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他的历史积淀厚。

柏杨先生读历史是在监狱里用生命读出来的,有过生死的考验,这个地方读出来的历史和纯学者读出来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我觉得某种程度上他对历史的体验体悟和看法更加深刻,要超过学者,学者写出来往往是一堆的术语,而他是浓缩了生命的体验。 柏杨先生的书不是学术著作,但是并不是说学术著作才有深刻的见解,有很多小说,甚至对历史的见解透彻超过学术著作,柏杨先生作品就属于这一类,用自己生命体验写的历史著作。

我觉得中国人真正应该反思的是新传统 张鸣:其实我不是太有资格说他的东西,80年代《丑陋的中国人》我也看了,我老觉得畅销挺怪的,我看这个东西想起鲁迅了,鲁迅我挺熟的,文革的时候没有书看,他的书我都看烂了,鲁迅的批判传统,反思国民性,以及柏杨的批判传统,有相同之处,但是也有一样的道理,鲁迅的时候传统文化没有被破坏,柏杨在台湾社会也是一样,就是这个传统文化还在,社会上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么这种批判是很重要的。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经历很长的很特殊的时期,1949年以后我们的传统实际上是被彻底颠覆了,形成一个新传统,这个新传统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实际上是一个留下了一些非常恶劣的东西。

这种情况下我们推崇柏杨,把我们的传统说得一无是处,当时我感觉特别怪,所以我并不喜欢柏杨,今天也是一样,我觉得中国人正应该反思的是新传统,但是现在又开始复古了。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让我想起几位老先生,一位是林汉达先生,我知道柏杨之前就读过《中华两千年》和《东周列国故事新编》那是正经写中国历史的,非常白话,相当口语化,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觉得这个对儿童的历史启蒙是很有益处的,把历史写成林汉达这样是相当不错的,因为他通俗,而且是有学问的。

不是说读了一点东西就乱发挥,我尽可能迎合现代人的口味和思想,尽可能给你展示我认为的历史,这个是不错的。但是现在往往历史变成一个噱头,变成一个搞笑的东西,现在反而像林汉达这样的东西没什么人看了。

现在我们都是讲阴谋论,你去迎合这个东西,这。

作文“历史不只是历史”

知道《明朝那些事儿》是在豆瓣网上。

现在已经习惯了先看书评、再去书店翻阅、买下书、读书这个四部曲流程。前些天每每撞见《明》的身影,不由得产生了兴趣。虽然是历史系出身,文科学习的磨砺使得我对历史有所偏好,但毕竟目前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去甚远,渐渐地也远离了那些金戈铁马、汉唐盛世。生活中太多的杂事纷扰和干扰诱惑,很难让人定下心来细细评读一本书。书橱里的《全球通史》《万历十五年》尽管比死板的学院教科书好些,但对心境的要求依然甚高,故而沉睡1年有余。

但是《明》和他们不同,真的可以称作“好读”的历史,“老百姓”可以读的历史。用了不到5天就看完了全书,久违了的畅快阅读的体会。

初翻《明》,觉得是和易中天《品三国》类似的通俗史书,语言通俗,用现世的眼光、学科来看待分析过去的历史,并有相对较新的观点。不过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明》。易中天更侧重于“品”,他并没有完整地按照时间序列叙述罗列史事,而是在品读某个人物时穿插举例。我觉得《品》更像议论文,而《明》则是小说+说明文+议论文+?,《明》的文体让我联想到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约》虽然是小说,但里面却有大段大段的说明、议论以及散文化的心理描写,读来颇为过瘾。就像某个朋友评论的,《明》很擅长描写战争片段,精炼的短句、煽动的语言但又不失逻辑,营造一种紧迫的气氛,勾起人的阅读欲望,恨不得一气读完。《明》另一个比《品》好的地方在于平易近人,虽然《品》也谈不上高傲,但还是有着教授说书的感觉,而《明》的语言更加亲切,彷佛一个老朋友在和你地聊天,那些直白的网络化的语句让人感觉颇为轻松。

这种杂糅文体+生动语言的特点,不但《品》没有,更不用说那些板着面孔的史书了。

也许有人会说,《明》的某些史实有错误、分析也不够严密等等。我想他们忘了很重要的一点,《明》本身就不是历史教科书,它无意去与那些厚厚的砖块书比数据、比严谨。但是,它的对象却比严肃的教科书和历史读物要广的多,不光历史研究爱好者,所有喜欢阅读的、对历史有那么点兴趣的人都可以轻松翻阅,只有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的人我想都不会遇到什么阅读障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我觉得《明》实在了不起。

说到阅读受众的广泛性,我联想到当初普及电脑时的一个例子。当时的电脑教学书一开篇就是2进制换算等基础的理论知识。当时我就对此不屑一顾,这就像让每个看电视的人先学电路知识一样可笑。对大部人而言,他们只要会操作即可,搞这些莫明其妙的“基础”培训,除了浪费资源、浪费大家的时间之外,没任何益处。(当然,潜心想钻研电脑的技术爱好者除外)这种人为太高入门知识门槛的另一个坏处是在人民大众中造成这样一种误解:电脑是很高深的、高精尖的,一般人不容易掌握,得小心伺候。这种傻瓜做法遗毒至今,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还是有“电脑恐惧症”,说起“电脑”就满脸的神秘感和尊敬感。其实,对只要求会操作的人而言,电脑真的很简单,即使是说到安装拆卸,也只不过是类似玩具积木的拼合组装而已,不是吗?

书籍也是同样的道理。历史学家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应该不会超过万分之一,即使加上有相当研究的历史爱好者,这个比例相信也不会太高。但奇怪的是,一方面有人说现今的人们不爱读正经书,一方面出的书却又那么严肃,故意不让人亲近,悖论。

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的时间去艰辛苦读、那么浓的兴趣去深究历史。一本书,只要用通俗的语言去展示精彩的史事,使得众多沉浮于“愚乐”当中的平民百姓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阅读的 *** ,那么它的意义就远远胜过所谓的长篇大论、鸿篇巨制了。

当然,降低历史的神秘感不能等同于“戏说”那些玩意儿,找来几个帅哥靓女披上古代的衣服,胡编乱造些可笑的闹剧、整几出三角恋,那是纯粹的搞笑或者无聊。

好的读物,应该在知识性和可读性上达到平衡。在这一点上,《明》做到了。

说了那么多《明》的好坏,回过来来找找碴。《明》中有关吏治、制度的生动性明显比不上战争、政治斗争那几块,毕竟,书的篇幅就那么多,要详细论述和分析制度,得有详细的数据、例子才行。这一方面,我觉得可以补充阅读吴思的《潜规则》,以前曾经火过。其中的事例大量出自明清两代,读完《明》之后我就开始读《潜》。虽然是在手机屏幕上读电子版,但真的很有意思。

很多《明》的拥趸建议把《明》作为中学历史教材,我举双手赞同。似乎张爱玲在少年时有过这样一段话:历史在厚厚的故纸堆中长眠,只有在好奇的少年脑中,才会短暂地鲜活的复活片刻。

我们呼唤鲜活的历史。

读历史专业好不好,自己不太适合当老师,读历史还能干什么,求指点

我自己就是历史系的,虽然我学的是考古,但是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历史是很有用处的。

大话不说,学历史你可以掌握朝代更替,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似乎你认为这一点对你没有什么影响,但是着眼于特殊时期你就会发现其作用。你还可以知道很多的历史典故,如果你将来从事文学,文秘或是其他有关写作方面的工作,这将对你很有帮助的。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强有力的历史故事不仅能证明你的观点,而且还能使你的智慧一下子迸发,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自己的那种自信也就油然而生。

其实你的问题主要是从你将来的工作方面考虑的,这一点无可厚非。当初我也有这种想法,但是自从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还是坚信我自己的选择,毕竟自己的路自己走。

还是坚持你自己的梦想吧!。

为什么读历史

任何一个有历史的民族,都会学习研究历史,因为历史就是民族生长史,包括本民族和外国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所以要学习研究它:

1、温故知新。名人说过“历史有惊人的相似性”,研究学习历史可以使民族发展少走弯路,发扬优秀传统,捐弃糟粕内容。

2、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深刻体会中华民族是如何从黄河岸边的一个部落历经沧桑,饱经磨难,坚韧不拔,风雨兼程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增强爱祖国,热爱民族的一份情感。

3、学习历史会在心底记录下曾经发生在国家民族的重要往事,因为历史会带我们走进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体会发展与进步的艰难,感受文明与野蛮的抗争,回味辉煌与落后的反差,见证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结出的文明硕果。比如对秦始皇的历史研究,我们得出他“功在千秋,罪在当代”的结论。

4、学习历史会让我们懂得辨别人的忠与奸,正与邪,善与恶,善政与恶政,轻轻触摸古人的精神世界,与古人进行对话,遥想远去的风烟往事。

5、学习历史会让我们从沉痛中得到坚强,中华民族会懂得如何更好的保卫自己,在历史的‘凤凰涅槃’后得到发展。

6、翻阅历史的演进过程会让目光变得深邃,远大,思维变得跳跃而丰富,个人的品味和修养得到提升,这都是学习历史带来的好处。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历史,读什么历史书

在历史之中,散落着各种各样的钥匙,有的钥匙是打开伟大之门的,有的钥匙是打开财富之门的,有的钥匙是打开艺术之门的,有的钥匙是打开文学之门的,有的钥匙是打开幸福之门的……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众多的钥匙之中,找到属于自己孩子的那把,如此而已。

这是为什么要给孩子读历史的第一点原因:读历史的孩子有志向,读历史的父母不焦虑。

历史最迷人的地方是什么,是真实发生过。它只记录名垂青史的人,能够留下历史痕迹的人物和事件,每一个,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对象,也是我们有可能超越的肩头所在。这就是智慧。

什么是智慧,就是有自己的思想。如果说孩子们学习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是掌握知识的话。那么,学习历史,则可以把人类时期所有的结晶汲取到自己身上。

很多在历史上做出杰出乃至伟大贡献的人都提及,他们的进步只是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上够了一下——如果我们不知道过去有些什么样的巨人,不知道巨人的站法,我们如何才能站在其肩头呢?

这就是为什么要给孩子读历史的第二点原因:读历史的孩子有格局,读历史的孩子有智慧。

历史很有意思,能够载入史册的无非两种人:大能量的好人和大能量的恶人。历史还能够记录的是,是大好人和大恶人的最后的下场,以及他的“身前身后名”。历史可以不说一句评价,就让孩子明了什么叫大是大非。

就以演讲和写作的表达来说吧,我们都知道肚里空空人,头脑也产生不了什么东西,嘴巴里说不出什么东西,手里更是写不出什么东西。那么,对于孩子而言,自己的生活积累还没有那么多的情况下,多读读历史,就是非常好的文化营养。

其实,就此而言,历史不仅仅可以帮助孩子能说善写,还对于他将来选择事业,说服他人、影响社会、影响世界都至关重要。

这是为什么要给孩子读历史的第三点原因:读历史的孩子心灵高贵,读历史的孩子有内涵。

文章标题: 你认为哪些史实应该写入历史教科书却没写或写得不详细或史观错误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8116.html
文章标签:史实  你认为  写得  写入  却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