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8-19 17:00:4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我们中华上下5000多年的文化遗产,我觉得其中最重要得精髓就是文化精神也可以说是思想精神,作为有着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曾经征服过别人,也被被人征服过,但之所以我们能传承这么悠久的历史不是因为武力,而是靠着传承数千年的思想文化精神。
思想精神中最重要的就是海纳百川,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纵观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出现了很多思想家政治家,如:法家、道家、儒家、墨家、兵家、纵横家等等,群星璀璨,百家争鸣,好不辉煌。就如那道家,被称为道家始祖,称“太上老君”的老子,老子的的思想核心就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再说那儒家的门面人物,孔子孔夫子,修订了《诗》《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 ,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当然不得不说的还有在他过世以后,其弟子将他的言行思想总结记录下来的《论语》,更是我们中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历史上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学派,那就是主张法治的法家,这更是我们现在法制社会的初级形式。法家的大部分都不是作为的理论派,而是实打实的行动派。法家成熟的的时期在战国时期,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等人的大力发展,逐渐的成为一个成熟的学派一个成熟的思想。
战国末期韩非对前者进行了总结还有归纳,集合了各国法家的成就,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科学等等。这些都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思想精神,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就不能一一赘述了。这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太多太多,我觉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思想当然还有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什么是一直未变传承至今的?
第一个原因就是语言文字的问题。像以前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就是被使用阿拉伯语的人们代替了。现在想要在印度找到一个会说古印度语的人十分困难,也就是说,文化没有被很好的传承下来。
而我们中国就不一样了,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决定,那就是统一文字,因为文字统一了。让中国建起了非常完善的文字记载体系,凭借统一的文字,你甚至可以查到几千年的历史事件。
第2个原因是主流思想方面。这也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秦始皇,秦国全国统一全国之后,有国才有家的思想就一直生长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了。在后来的每个朝代中,每个黄帝的想法都很一致,那就是统一全国。而正是这种思想的存在,每次只要有外来民族来侵略中国时候,不管是皇帝大臣们,还是平民百姓,所有的人在抵御外族上面的心都是一致的。
第三个原因是信仰。全球各国都有属于自己的信仰,中国与其他国家不一样在于,其他国家大都是信仰神明,而中国则是崇尚自己的祖先。我们一直骄傲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就是怒祖先的一种信仰,中国的信仰从古至今已经延迟了几千年了。中国在各个时代所出现的圣人,都会很好的给国家带来繁荣,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和理论放到现在都是很超前的。
第四个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上的包容与融合。这一点很重要的原因。仔细研究历史就会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在历史上,只要有外族入侵,中国的疆土都会扩大一些,也许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中原文化一眼高于周边文明。所以中原文华上下五千年一直没有变传承至今。
一种思想——儒家文化思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派,历来被奉为官学。甚至在西方也以不同的形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儒家文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至今还在人类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儒家思想讲求"和"。不管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人合一"思想等都在探讨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有益的借鉴。儒家文化“和”的思想值得全世界学习。
一种精神——茶道精神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更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始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
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顺其自然,无心而为,要饮则饮,从心所欲。不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一两好茶、一壶沸水、一套古韵犹存又契合茶叶特性的茶具,一个洒落阳光的午后,煮一壶好茶,看茶叶在沸水间上下翻腾,最后静静沉落,凝练成最适宜的颜色,清香溢满心间。就像是看人生起伏,繁华过后见真淳。掬一杯好茶,满足味蕾,更体会中国人的智慧。如此之魅力,如此之精神,怎能不向全世界展示?
一种理念——中医理念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一种戏曲——昆曲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昆曲音乐属于曲牌体,运用曲牌多达两千多种,行腔优美,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昆剧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和谐,载歌载舞。
昆曲的兴衰和士大夫地位有密切的关系,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品位,他们的闲适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之士大夫内心深处含有对社会对人生的哀怨、悲凉感受,使得昆曲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明末清初的昆曲鼎盛时期,文人把它作为一种交流方式,亲自表演、演唱、写剧本、设计舞蹈。文人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都融入到昆曲当中。因此,今天当我们听到和看到昆曲的时候,一方面是欣赏昆曲的表演本身,另一方面则可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一种音乐——传统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岁月积淀和总结中形成了专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特色。从西周开始民间就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流水》等。秦汉时流行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嵇康临刑前弹奏绝唱广陵散,白居易诗歌"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国古代的音乐总是与文学联系在一起,总是带有那么一些诗意的内涵。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向世界推荐的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中国许多古曲,不仅旋律优美,曲子背后还有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例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
一种精致——瓷器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垂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所蕴含的独特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技艺的高超,也对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瓷"作为展现中国文化的代表推向世界当之无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