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与晋文公之间是什么关系?齐桓公、晋文公关系分析
齐桓公晋文公
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而且两个人差了一辈,还是老丈人和女婿的关系。这个关系要从当初晋文公逃命说起。
齐桓公塑像
晋文公当初在外面逃亡的时候那叫一个惨,这个国家待一段,那个国家住一会。没有固定的住所,各个国君有对他好的,也有对他不好的,这一路上连田间的老农民都欺负他。齐桓公就属于对他好的国君,齐桓公爱惜人才呀,觉得晋文公以后肯定会有出息。
笼络一个人,尤其是男人,最常用的手段是什么?女人啊。齐桓公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他,作为笼络他的一种手段。晋文公是什么人,一表人才,气度不凡,虽然落魄了,但好歹还是贵族子弟,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回去继承国君的王位呢。这么一个潜力股,齐桓公看重他也就不奇怪了。
齐桓公是个厉害的人才,生出的女儿也的确不错。作为一个女人,能够不被儿女私情所困,支持丈夫的大事业,在丈夫被安逸的生活迷失了眼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和镇定,把丈夫灌醉送上马车带走,也不是一般的女人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后来的事实证明,齐桓公的眼光的确是独到的。他选定的女婿是个人才,后来做了和他齐名的晋文公,两个人虽然相差了一辈,但是贡献卓越,在乱世留名,成为了杰出的君主,也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在历史的长河里面,是了不起的人物。
晋文公复国图
晋惠公在即位以后,非常积极的打压往日的仇人,大兴牢狱,就连拥立有功的里克和一众大臣,重用自己的亲信冀芮和吕省,得罪了许多人,搞得晋国上下水深火热,而且还派人追杀重耳,一向畏头畏尾的重耳坐不住了,在一群谋士的怂恿下开始了自己的复国之路。
晋文公剧照
匆忙之间,重耳也就上路了,一路跑到了卫国,可惜卫文公并没有重视这个不得宠又没势力的公子,没有施舍一丝补给,晋文公便如一条丧家之犬,再度启程,在五鹿又放下架子向一个农夫乞讨,可是却被农夫鄙视一番,拿了块黄土施舍,重耳自然怒极,多亏了狐偃的精神胜利法,才没犯下大错。
于是一群人继续出发,到了齐桓公的地界,收到了齐桓公的款待,桓公又把自己宗室的女子嫁给重耳,宗室女特别漂亮,有才,不久,重耳就沉迷温柔乡,再也不愿意离开了。可是这样的话身边的谋臣介子推,狐偃和老赵就坐不住了,他们密谋要把这位沉迷温柔乡的公子带回自己要走的路,没想到却被齐氏的侍女发现,告诉了齐女,没想到这位齐女倒也是通晓大义,没为难这些个谋士,反倒是帮他们把把公子重耳灌醉拉到了马车上。当然了,醒来的重耳大骂身边的谋士,说如果复国无望,杀了他们几个人下酒,听听,这就是一个霸主说出来的话,挺让人汗颜的,不过老天有眼,好歹复国成功了。
晋文公人物形象
历史上对于晋文公没有什么特别负面的评价,这样的人还能坐到春秋霸主的位置,必会满足三个点:一是自己有能力;二是身边能人多,这一点也可以算作是自己的能力;三是运气好。很明显晋文公重耳就是这样的人。
晋文公剧照
首先他是个爱读书的人,其次他是个喜欢结交朋友的人。在十七岁的时候,身边就已经有了五个在日后辅佐他大业的人。在骊姬之乱的时候,重耳为保命,亡命天涯的时候这五个人也是誓死跟随。以后这段逃亡的日子也被成为周游列国的日子了。
据我推测的话,晋文公此人应该相貌不错,因为在他逃亡的日子里,每到一个愿意接待他的国家是,当地的君主都喜欢赐给他女人。一开始来到舅舅的国家时候,就有一姑娘做了他的老婆,当重耳再次出发去流浪的时候,还对自己的老婆说二十五年没回来,你就改嫁。看到此处,我不禁笑了,这真的是真心希望自己老婆好吗。然而他的妻子说这么多年我的坟头草都多高了,但是我愿意等你。
之后在齐国,他又娶了个姑娘。日子过得舒坦了,他都不愿意再回来,只想跟老婆在齐国这温柔乡过一辈子。然而他的老婆充分发挥了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的功能,和他舅舅一起把他灌醉,然后送出齐国,让他去抢回王位子。为这事儿,他竟然还跟舅舅闹了脾气。
之后他继续流浪,最后杀死自己继位的弟弟,回来继承了王位。他在位的期间也是尽职尽责,抓住时机,充分发展,使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一大国。
晋文公称霸
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周平王避开第戎往东迁移,开始了春秋时期几百年的东周时代。晋文公重耳在游历了诸国后重回到晋国,当时晋国国君。重耳联合外戚舅舅狐氏和姐夫赵衰一同整顿国内政治,采取以公族为主,外戚为辅,远方亲戚次之的权力联盟,不久就实现了晋国的三军整顿。晋国拥有三军后标志着成为大国。
晋文公画像
这时候周室天子周襄王向晋国求救,解除被困之势。晋文公顺势而为率大军打败了叛军凯旋接回了周襄王。周襄王为了感谢晋文公,将领地赐予了他,并且对他非常客气,这标志着晋国得到了天子的认可,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晋国在诸侯国之间的形象也得到了改变。
宋国被楚国围攻后也向晋文公求救。晋文公刚好借这个机会再一次争取得到霸主地位。他先是避开楚军,直接向楚军联盟曹卫进攻,顺便把曹卫国两国国君都拿下了,此时楚国急忙从宋国撤军来对付晋军。晋文公又用后发制人的测罗打败了楚国。
晋国打败楚军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晋国的霸主地位形成,因此在取得胜利后晋文公到周襄王王都,特意给王室修筑了一座建筑。而周襄王知道晋国实力已经可以称霸了,就把象征春秋霸主的物品都赐予了晋文公。
晋文公受封后,得到了可以自由征战的权力,为了进一步确定霸主地位,他通过周襄王把各诸侯首领都齐聚一起,形成了诸侯联盟。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是一篇文章,出自韩非子。他写了很多民间流传的典故,这篇关于晋文公征战故事,除了提出君主通过诚实守信可以更好的顺应人心治理国家得天下外,还列举了君王明察下情的重要性。韩非子写文的目的是为了给君主们提出各种强国称霸的方法。
晋文公画像
晋文公重耳曾经在外逃亡十九年得到齐国楚国和秦国的帮助,等到他重新回到晋国开始统治晋国的时候,他又该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呢?晋国国力逐渐强盛,开始扩大晋国势力范围。韩非子指出虽然晋文公可能与曾经有恩于他的国家对战,但是晋文公是一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一定会兑现许下的诺言,这样的君主最后才能够得到人心,称霸中原。
晋文公攻打原国就是一个例子。晋国在出兵原国的时候只准备了十天的粮草,晋文公作出约定,如果十天后原国没有打败,就退兵。所以希望晋军能十天内取胜。两军僵持,原国的粮草也快用完。而到了约定的日子,晋文公果然如约退兵。
退兵前,原国细作提供情报,再多三天原国可以攻克,军内大臣也都纷纷劝晋文公再拖迟几天。晋文公却回应,说为了得到原国,而破坏了自己的诚实信用,认为不值。晋文公退兵后,他的诚实守信却传遍了原国。原国老百姓认为晋文公是一为好君王,都愿意归属于他。因此晋文公虽然没有攻打下原国,却反而得到了原国民心。
韩非子还在文章里列举了具体的诚实守信应该如何做到,以及身体力行的去实行的例子。诚实守信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在各个方面都应该去遵守。在与朋友相交,与群臣们制定策略,在对待百姓上,都应该重视信誉,有了信誉,才能真正的使得朋友真心支持相助,贤臣们进行辅佐,百姓们真心拥护。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国家会治理不好,会强大不起来呢?
晋文公重耳
重耳,姓姬,是晋献公的儿子,和周王室同宗。晋献公娶了翟国狐氏之女,为狐姬,狐姬就是重耳的母亲。晋献公大败骊戎的时候,得到了骊姬,骊姬是奚齐的母亲。晋献公对骊姬非常宠爱,想立她的孩子为太子。当时太子申生不得宠,晋献公就把太子赶出国都,最后太子竟然自杀了。
晋文公剧照
太子自杀,重耳害怕卷入争夺,逃离父亲,去往别国,在母亲的故乡翟国安顿下来。
晋献公病故之后,国内党派扶持晋惠公上位,晋惠公担心重耳回国争权,就派人去追杀翟国追杀重耳,重耳害怕得仓促逃跑离开了翟国,于是开始了颠沛流离,辗转于列国的生活。
重耳先后到了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最后在秦国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在诸侯国辗转期间,得到了齐国,宋国,楚秦的厚待,齐桓公把女儿许配给了重耳,重耳沉醉温柔乡,后因复国之愿被手下强行逼离了齐国,宋国对重耳恭敬礼遇有加,楚王也礼贤而待重耳,并没有嫌弃排斥,楚王亲口问重耳厚待他,该如何报答,重耳在楚王面前许诺,如果有一天回国后,晋楚相对战,晋一定退让百里,重耳最后到了秦国,当时晋国晋惠公病重,其子上任,秦国一直有称霸中原的野心,于是有意想染指晋国政权,决定扶持重耳复位。而相反的,重耳在卫国的时候被冷漠拒绝帮助,重耳落魄将近乞讨,曹国甚至乘重耳落难冒犯重耳,郑国都是冷眼相待,因此重耳心里对有恩于他的日后不忘报答,实现诺言,对在他困境之时冷漠甚至羞辱他的,重耳也没有忘记强大以后对他们的打击报复。
重耳在秦国护送下回到晋国,这时因晋国内乱暴政失去人心,因此晋国百姓都非常欢迎重耳复位,重耳国内的亲信马上迎接他,而晋国其他大族也非常支持重耳,在这些人的拥护下,重耳当时了晋国国君也就是晋文公,怀王最后自杀。
晋公子重耳的流亡经历以及对重耳的形象分析。一千五百字
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1]。
重耳[2]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1], 比如有狐毛、狐偃、赵衰、先轸、介子推等文武精英等[3]。
重耳在国外颠沛流离了19年,辗转了8个诸侯国,直至62岁才登基做国君。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晋国很快就强盛起来。后来又经过关键性的城濮之战,晋文公重耳终于在花甲之年当上了中原的霸主[3]。
晋文公(前671年-前628年),姬姓,晋氏[1],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在位九年,在赵衰(赵国先祖)、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魏国先祖)、介之推等人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为后来的三晋(赵国、魏国、韩国)位列战国七雄奠定了基础。
流亡过程
重耳出奔流亡的时间是公元前655年,到公元前636年结束,总共十九年的时间。分别在狄国十二年,其余七个国家七年。至于其他七个国家的时间分配则是有商榷的,比如说有的说在齐国待了五年,有的说待了三年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流亡的国家是狄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然后回到晋国。另外关于经历这些国家的先后顺序,唯一存在问题的就是重耳从狄国十二年后,到底是先去了齐国还是卫国。《左传》和《国语》不一样,左传和史记都说先经历了卫国,然后再去齐国,而国语则说先去了齐国再去了卫国[4]。
狄国
在前666年,晋献公派重耳守护蒲城。
前656年,重耳之兄申生被骊姬害死,重耳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重耳的母亲是戎族,他决定往狄族人的地方逃跑。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荀息当国相,骊姬立他儿子奚齐为国君,里克杀了骊姬和奚齐,荀息自杀,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国即位,重耳辞谢。
前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登位自立,是为晋惠公。
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
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随从的有个叫狐偃的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1]。
齐国
前644年,晋惠公派勃鞮第二次追杀重耳,重耳没死,决定不能在翟族地区多留。他听说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决定去齐国给齐桓公效劳,他同时希望得到齐国的帮助和保护。重耳在齐国过安逸的生活,放弃了恢复君位的愿望。齐桓公送了他20辆马车,并许配了宗族之女齐姜给重耳[5]。
重耳流亡路线[6]
前639年,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赵衰、咎犯有一天在一棵桑树下商量如何离开齐国,一个女奴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对话,回宫以后偷偷的告诉了重耳的妻子齐姜。齐姜因为害怕女奴泄露秘密,不但没有给她奖赏,而且马上把她给杀了。齐姜也劝告重耳赶快离开齐国,但是重耳不肯。因此,赵衰等人让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马车上离开齐国国都临淄。重耳醒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感到非常愤怒,拿了戈追杀狐偃,幸亏没有成功。
曹国
重耳和他的忠臣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裸体[7]。曹共公如此无礼,重耳颇生怨心。
宋国
前638年,楚国打败宋襄公军队不久以后,重耳到了宋国。宋襄公款待他,并送他20辆马车。
郑国
西元前637年(鲁僖公23年、周襄王15年、郑文公36年),重耳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予礼遇接待。
楚国
到了楚国,楚成王隆重地欢迎他们,并用国君的礼节接待他们。一天,在宴席上,
楚成王
楚成王半开玩笑地问重耳:“如若公子回到晋国,如何报答我呢?”重耳笑着道:“大王的恩惠是无法用金银财宝报答的。托大王的福,如若我回到晋国执政,我要让两国和睦相处;一旦两国为各自利益发生争斗,我晋国将退避三舍,以报答大王的恩德。”成王听后毫不在意地微微一笑,但他身边的大将成得臣却非常愤怒。等宴会结束后,成得臣便对楚成王说:“重耳现在就这么狂妄,准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不如现在就杀了他,以免后患无穷。”好在楚成王没有答应他。不久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楚成王便顺水推舟地送重耳一行人去了秦国[3]。
秦国
最后,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热烈接待他,并把五个女子许配给他,其中有秦穆公的亲生女儿怀嬴。[8]
编辑本段返国即位
前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一进入到晋国,形势马上就转变了
晋文公
。很多城邑就投奔了重耳,表示拥护重耳。在这样一种大势之下,怀公的死党,吕甥,郤芮,虽然掌着兵权,也没办法,只好率着晋国的部队出来迎接新的君主,他们不是怕重耳,而是怕重耳后面的那个秦国。子犯代表重耳跟军队盟约,表示接收军队。这时,怀公继位没几天,屁股还没坐热乎,一看大事不好,就溜了,一直向北跑到高粱地里去了,不久被重耳派的人追杀了。他这一出算是没了[9]。
重耳回到了都城,朝拜了祖庙,继位为君。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侍奉晋惠公的旧臣吕省和郤芮害怕遭到晋文公的迫害,所以想谋杀他。他们计划放火烧他的宫室。
勃鞮听到了他们的阴谋,想预告晋文公,但是文公拒绝让他觐见,因为他曾经试图刺杀文公两次。勃鞮回答他当时奉命行事,提醒他“过去齐桓公没有记恨管仲向他射箭”,晋文公听了,便接待了勃鞮,勃鞮就揭露了吕省和郤芮的阴谋。吕省和郤芮逃走,但是秦穆公把他们俘获,并杀死了。
护周
前635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发起动乱,周襄王逃到郑国并向晋文公紧急请求援助。同时,秦国正准备去救周王。晋文公想当霸主,他乘这个机会显示他的权利和威力,所以不顾晋国刚刚才安定,决定在秦国行动之前,拯救周天子,不让秦国得到功劳。因此,他答应了周襄王,打败了王子带,并护送周襄王回京城。为了感谢晋文公的恩惠,周王把河内、阳樊等地区赏赐给了晋国[10]。
称霸
晋文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实现他称霸天下的愿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与民同苦乐,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他减轻关市的征税,减轻刑罚,布施贫民,救济饥荒,使人民能安居乐业。他不断增强晋国的实力,坚守信用,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当时,与晋有力量争霸的是长江流域的楚国。晋文公想成就霸业,必须向南扩展疆土,非与楚国交锋不可[10]。
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卫国的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十四年,晋文公败楚於城濮。——史记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晋文公在践土给周襄王修了行宫,还把陈、蔡和楚国的俘虏献给周天子。晋及齐、鲁、宋、卫等七国国君和周王室大臣王子虎订立盟约,正式称晋文公为盟主。不久又会诸侯于温,周襄王也被请赴会,任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命他安抚四方,监督和惩治危害周天子的人,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从此晋文公成为诸侯霸主[10]。
在晋国历史上,晋文公虽只在位9年,但他的政绩最为突出。他的霸业只是政绩的一部分,他的主要政绩是通过国内的政治经济改革,为晋国以后的繁荣富强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法令,并确定了会盟制度,不仅使晋国由甸服偏侯发展为雄踞中原的超级大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局面,把诸侯间的征战控制在了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10]。
晋文公重耳是一位霸主。争夺和保护霸主地位的战争,虽然不可避免地要给人民带来种种灾难。但也产生了有利于历史前进的客观效果。它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它不但使晋国强大起来,而且还使中原一带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安定,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赵衰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晋国的冬日之日
赵衰,字子余,晋献公时即为晋大夫,晋文公重耳早年将他作为老师看待。晋献公晚年逐杀群公子,赵衰因不满朝政,且料晋国必有大乱在后,遂慕名追随重耳至翟,一同流亡十九年,其间积极帮助重耳准备力量,伺机复国。重耳返国即位后,赵衰受上奖,任原大夫。他协助晋文公进行了内政、军事方面的建设整顿,支持晋文公创建霸业,并为国家推荐了一批军事、政治方面的优秀人才。他还兼任过晋国司马、新上军之将等职,晚年帮助晋襄公维持霸业。
赵衰是晋文公身边的重要谋臣,在晋文公流亡期间和创霸期间,他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和恢宏气度,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具体政治问题的决策和处理,他的个性特色也由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德才兼备在晋国诸臣中,赵衰是很有学识的人物。晋文公早年就把他作为老师看待,君臣流亡楚国时,与楚王一块狩猎,忽然山谷中跑出一兽,鼻如象、头似狮、足似虎、尾似牛,刀剑俱不能伤,楚人莫能识之,楚王问重耳说:公子生长中原,博闻多识,必知此兽之名?重耳回看赵衰,赵衰上前回答道:此兽名目貘。
并说出了此兽的特性,楚王又问制服此兽的方法,赵衰告诉他:鼻孔中有虚窍,可以纯钢之物刺之,或以火灸,立死。
后用赵衰说的方法去办,果然制服了此兽,楚王亦为赵衰的多识赞赏不已。丰富的学识开阔了赵衰的政治视野,这使他能比其他人对同一问题分析得更准、看得更远些。重耳居齐多年,赵衰首先看到了齐孝公不能继桓公之业而有所作为的情况,提出了另投他国、别作良图的主张。晋怀公子圉刚即位后,赵衰对秦穆公讲:君若庇荫重耳,幸速图之!若待子圉改元告庙,君臣之分已定,恐动摇不易也。
他主张乘晋怀公立国未稳而伐之,秦穆公非常赞成他的分析,派兵送重耳返国,晋军果然土崩瓦解。
赵衰投身于协助晋文公复国创霸的政治事业,他考虑事情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着眼。重耳一行流亡秦国时,秦穆公意欲将女儿怀嬴嫁给重耳,怀嬴原是晋怀公子圉为质于秦时的配偶,子圉又是重耳的侄子,重耳考虑到这一层关系,准备推辞,赵衰对重耳说:吾闻怀嬴美而才,秦君及夫人之所爱也。不纳秦女,无以结秦欢。无以结秦欢,而欲用秦之力,必不可得也。公子其勿辞!见重耳还是下不了决心,赵衰二次对重耳讲:方夺其国,何有于妻?成大事而惜小节,后悔何及?赵衰从政治、外交的角度考虑这则婚事,说服重耳。婚后,重耳喜出望外,秦穆公也更为关心重耳的复国问题,最终扶持重耳为君。
围阳樊,尽屠其民矣!原人非常害怕,发誓死守原城以拒晋兵。
晋兵围原后,赵衰对文公讲:民所以不服晋者,不信故也。君示之以信,将不攻而下矣。
并让文公下了三日攻不下原城即当撤军的命令,最终以示信的手段降服了原人。不久,文公根据他的建议将军队扩为三军,文公问道:三军既作,遂可用否?他回答说:未也。民未知礼,虽聚而易散。君盍大_以示之礼,使民知卑尊长幼之序,动亲上死长之心,然后可用。
他不仅将贯彻礼仪精神看作是优化政治影响的手段,而且看作是借以提高军事战斗力的途径。
晋文公为了粉碎一次政变阴谋曾秘密出国,政变事发后,一些大臣要率兵去追杀叛乱分子,赵衰坚决地表示:甲兵,国家大权,主公不在,谁敢擅动。
提出了严守都城,以待消息的方针,文公离国前料定赵衰必能料理国中之事,赵衰果然不负君望,在关键时候表现了冷静的态度和理智的判断,极大地稳定了形势。
赵衰还为晋文公联络和安排了两次大规模的会盟,第一次,在城濮之战后,他选定践土,晋文公率众诸侯会盟,周王亲来参加,命晋文公为盟主。第二次,安排周王以巡猎的名义驾临河阳,晋文公以盟主的身份率众诸侯展觐,一共十路诸侯,规模更大。两次会盟把晋文公的霸业和政治声誉推到了高峰。赵衰以他的政治活动推进和兴旺了晋国的事业。
惟才是举,不以位高压人的敦厚性格赵衰在劝谏晋文公成婚于怀嬴以结秦欢时说过:欲人爱己,必先爱人;欲人从己,必先从人。
这实际上是赵衰处世的一条原则,在与人的交往中,赵衰正是一位有气度、有胸怀的敦厚君子,等人主张临城责之,赵衰对他们说:蛟龙失势,比于蚯蚓。公子且宜含忍,无徒责礼于他人也。
他从世情的必然性上考虑问题,主张宽容和谅解他人。过五鹿时,他宁可忍饥,也不背君而食飨,重耳为此将壶浆赐他,他加水调之,分给随从众人而食,大家非常感激。重耳被众臣合谋灌醉,拉离齐国,酒醒后他与主谋人狐偃闹翻了脸,赵衰上前劝解说:今日之事,实出吾等公议,非子犯一人之谋,公子勿错怪也。
主动为同僚解脱责任。晋文公曾一怒之下,要杀掉大臣魏,他以行军司马的身份反复劝谏,力保魏,使其在城濮之战中立下功劳。
赵衰把这种敦厚处世的态度用于政治活动中,也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晋文公在平息了吕省、_芮等人的政变阴谋后,准备全部诛杀其党羽,以彻底清除晋惠公、晋怀公的残余势力,赵衰劝谏说:惠怀以严刻失人心,君宜更之以宽。
建议颁行大赦令。文公照此办理,经过一番努力,最后才安定了人心,稳定了政局。城濮之战结束后,晋文公准备挥师向郑,以报昔日之仇,郑文公派人前来谢罪请和,文公坚不应允,赵衰劝谏说:自我出师以来,逐卫君、执曹伯、败楚师,兵威已大震矣,又求多于郑,奈劳师何?君必许之。若郑坚心来归,赦之可也;如其复贰,姑休息数月,讨之未晚。
他主张对郑观察一段时间,如果郑真心降晋,就应该放弃昔日的仇怨。晋文公采纳了他的主张,一时缓解了郑国的危急。晋襄公执政时,晋国一连在崤山等地三次击败了秦国的侵扰,秦国为了报仇雪耻,经过数年的准备后大举伐晋,晋襄公大集群臣商议出兵拒敌,赵衰提议说:秦怒已甚,此番起倾国之兵,将致死于我。且其君亲行,不可当也,不如避之,使稍逞其志,可以息两国之争。
按照赵衰的建议,晋军在城中坚守,不与秦军交战,秦军深入到晋国境内,没有一人一骑迎战,秦军遂至崤山,收殓了昔日阵亡将士的骸骨,赵衰宽以待人,因而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他曾为国家发现和推荐了一批优秀人才,从而保证了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
晋文公扩建三军后想选任军队元帅,征求他的意见,他对文公说: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君如求智勇之将,不患无人。若求有学者,臣所见惟__一人耳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文公即拜__为元帅。__为帅后,操演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素质,并安排了战胜楚国的战略部署。
__不久病逝,后来文公在城濮之战前察看军容,见其将士用命,进退有节,还感叹说:此__之遗教也。以此应敌可矣。
三军定帅后,当时文公任命赵衰为下军之将,赵衰推辞说:臣贞慎不如栾枝,有谋不如先轸,多闻不如胥臣。
文公于是另作了任命。后来先轸继任元帅,指挥了城濮之战、对秦的崤山之战和后来的讨翟之战,他运筹帷幄,以谋制敌,使晋国取得了一连串重大的军事胜利。栾枝被任命为下军之将,胥臣被任为下军之佐,他们都成了晋国的栋梁之才。
赵衰在晋国资格老、功劳大,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以势压人,他为国家推荐了许多人才,平时总是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城濮之战中,他听从元帅先轸的调遣,战后他以司马的身份斩掉了不服从指挥的名将祁瞒,并号令全军:今后有违元帅之令者,视此!他的所为极大地维护了元帅的威信,从而维护了军纪的威严。
赵衰以他的行为和个性开阔了文公的胸怀,和缓了晋国的内外关系,加深了晋国霸业的根基。后世晋人赞扬他说:赵衰乃冬日之日。
可见他在晋国的功德和威望。
文章标题: 为什么晋文公和赵衰从翟跑到齐的时候不带老婆孩子一起跑,而是把他们留在翟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6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