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1898年英国社会阶级状况

时间: 2023-07-31 09:00:3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1898年英国社会阶级状况

英国工人阶级现状

即使是伦敦东区最贫穷的爱国者,一想到英国的财富和工业。便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现状》。

原文为:“资产阶级竭尽全力的向民众灌输一个观点。资本家的财富就是整个民族的财富。即使是伦敦东区最贫穷的爱国者,一想到英国的财富和工业。便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英国工人阶级现状》简介

该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作了全面剖析,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的后果: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以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加强对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剥削等,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还论述了现代无产阶级随着产业革命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实地调查的大量事实,详尽地描述了英国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进行了严厉的控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社会背景

如题 最好是关于夫人与穷人的差距问题
19世纪的英国社会几个层面

工业化过程中,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从过去的利益关联体逐渐演变为对立的阶级。工业革命中,机械大工业逐渐代替了手工业生产,工人却由生产的主体沦为机器的附属品。资本家为谋取最大利润,总是千方百计增加工时,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资,甚至雇佣妇女儿童而且给予较低的工资。但是,资本家却不能给予工人必要的劳动安全保障,劳动环境恶劣,工伤事故不断,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1841年受命调查煤矿工业的皇家委员会提出的报告,使得整个英国感到震惊。报告揭露出煤矿里种种野蛮景象:雇佣妇女和儿童,工时之长达到残酷的程度,没有安全设施,卫生条件和道德状况普遍很差,令人恶心。关于这个报告的讨论以及其他工业揭露出来的类似状况,几乎立即在英国文学里反映出来,它们分别从道德和美学的观点出发,不断地掀起批评工业主义的浪潮。”工业革命以及自由放任主义所带来的这些负面效应必然要激化劳资矛盾,并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对此,政府本应通过劳动立法进行干预。但是,在工业时代之初的英国,自由放任主义大兴其道,认为劳资双方的契约关系是双方自愿签订的、法律不应干涉的关系,在履行契约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也应该自负其责。因此,在当时的英国,尽管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政府的劳动立法进展迟缓,这引起了工人阶级的极大不满。

市场竞争的加剧,还造成了大批穷人,社会出现了不平等和贫穷现象。到19世纪晚期,英国国内有近百万人失业,急需政府出面予以救济。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资产阶级藐视人权,不把失业工人和穷人当做人来看待,认为贫困是由于“个人懒惰”所致,因而应由“个人负责”。以这样的思想观念为指导, 183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推动下,政府制定了一部《济贫法》。这部法律规定,在各地建立济贫院,凡无生活来源、需要社会救济者必须进入济贫院。但是被救济者在济贫院内被迫从事繁重体力劳动,里面的生活条件又极为恶劣。“如果接受救济的人生活得同自食其力的人一样好,那么这种救济制度就会从根本上使所有人丧失勤奋努力、刻苦自励的精神,如果真的实施这种制度,那么作为其补充,就需要一种有组织的强迫劳动制度,来迫使那些没有自立动机的人像牛马那样干活儿。”可见,这部济贫法实际上把“救济穷人”变成了一种“惩治穷人”的手段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摆脱济贫税负担和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来源。大量工人失业和贫困对政府和资产阶级构成了强大压力。这一事实迫使政府开始认识到,贫困问题是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理应承担起救济贫困的责任。

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在经济领域里出现了无序、恶性竞争,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垄断及其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行为。这在当时奉行经济自由主义哲学的人看来是很正常的。他们认为,个体的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切经济事务由市场主体去自我管理和调节;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主张政府应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但是自由放任主义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总体上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利于政府宏观目标的实现。工业社会中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迫使政府改变统治策略,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对政治、经济、社会事务实行积极的国家干预政策,进行政治和社会变革,否则将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统治。正如德国比较法学家茨威格特指出的那样,“19世纪的英国其国际地位因为拿破仑的战败而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但是国内却陷入了严重的社会和政治危机时期。工商业已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拥入城市的工人不断增加,但议会两院仍由极其保守的世袭贵族、主教和土地贵族把持着。这时,由于拿破仑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欧洲大陆对英国工业所能提供的出口市场十分有限,因而英国的失业人口猛增,工资下降。而土地所有者却实行谷物的关税制,以抑制粮食的廉价进口,这进一步加深了民众的苦难。饥饿、罢工使英国的进步力量开始认识到,如果想要避免革命,就必须进行政治和社会的改革。”整个19世纪英国的政治、社会和司法改革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进了 资产阶级革命了

生产力有大的提高,贫富差距加大
英国哲学
英国哲学传统从总体上讲多盎格鲁撒克逊族的严谨,少些浪漫。而一个更显著的特点是重经验,贬先验,重归纳,贬演绎,和欧洲大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传统多少也被带到了北美。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对英美哲学的忽视,是非常严重的遗憾。
文艺复兴后不久,英国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哲学家,就是那句被后世称道的“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历来哲学家中强调归纳重要性,禀有科学气质的第一人。他尝试了一些方法弥补单纯枚举归纳的缺陷,所谓单纯枚举归纳是指:观察到一连串重复相同事件后就断定以后也一直发生该事件,然而,恰恰下一次就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培根认为需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由于他贬恶科学研究中必要的假说、演绎和数学方法,所以他的归纳法是有很大缺陷的,但他对科学和哲学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在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时期,诞生了一位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极深远影响的哲学家,他就是约翰·洛克(John Locke)。他是一个幸运儿,因为很少有像他那样,现时的革命完全符合自己的学说的精神的。而在这个革命之后,“英国至今也不感觉有任何革命的必要”。洛克哲学内容比较广,罗素概括了两个方面,一是认识论,二是政治哲学。代表作《人类理智论》涵盖了他的认识论,他的经验主义是非常大胆而彻底的,从笛卡尔到莱布尼兹,都说我们的知识有许多不是从经验来的,但他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蒂由经验而来”。这个观点听上去比较能为现代人接受,也更接近唯物主义的态度。然而有趣的是,洛克的后人却顺着他的经验主义走向了主观论和怀疑主义。经验主义作为哲学的一个流派和后来德国的唯心主义对立自不待言,洛克的更重要的意义,我看在于他的道德与政治哲学和与他的认识论吻合的精神气质。洛克哲学给人的印象是乐观、谦逊而宽容,这可以从他的经验主义对任何主张,“给予他的同意程度取决于支持它的盖然性证据”看出;洛克的道德原则,一部分可当作边沁的先驱看,认为人类被追求幸福快乐的欲望驱使,以此为渊源,理成章地,在政治哲学中提出关于自然法、社会契约、私有财产、约制和均衡的观点。这些概念已经相当成熟,后被介绍到法国又经历了一些补充完善,如今已经深入美国社会的骨髓。需要注意的是,洛克的道德观点不能等同享乐主义,他的一系列约束条件中最首要的一个规定是人按照理性行事,这里多少能令我们想到斯宾诺莎。
洛克之后,他的两个重要追随者之一贝克莱(George Berkeley),将他的经验主义,演化成了主观唯心论。他借两个叫费罗诺斯和海拉斯的人的辩论,否定物质的存在。关于客观存在的事物,贝克莱总设法取消它。例如海拉斯认为有谁也不感知、不在任何人心中的房子。费罗诺斯回驳说:这房子就在海拉斯心中。罗素替海拉斯设计的辩词非常有趣:二整数相乘的乘法的数目无限,而若干个(事实上无数个)是(任何人)从未想过,但是确实存在的。
另一个洛克的继承人是休谟(David Hume)。罗素形容到了休谟,经验主义终于走到了“死胡同”——“沿着他的方向,不可能再往前进”。“反驳他一向是形而上学家中见的一种时兴消遣。”“在我看来,我觉得他们的反驳没有一点是足以让人信服的。”他否定因果关系是逻辑推理的主张,而归为经验的东西,即“因为甲,结果乙”,并非是甲中有产生乙的力量,而是关于甲乙二事件关连(经常相连)的经验促使我们说“因为甲,结果乙”。休谟也拿“信念”为例,认为信念是“与当前的印象有关系或者相联合的鲜明的观念”。这样,他自然而然地主张,甲和乙的屡次连结并不成为预料两者将来也会相连的理由,这就是和在培根一节中论述的单纯枚举归纳类似的困难。怀疑论以完全否定归纳原理为依据,终结了经验主义。反驳休谟已经被后世学者的失败证实,虽说休谟的哲学是一种“不好”的哲学,可它难以辩驳,何况怀疑主义对某些轻信而言不啻为一剂良药。
经验主义因洛克的宽容产生和也因休谟的敏感而终结,可见有其不完善的一面。但是作为认识论观点,尚观察和理性,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极大的优越性,在罗素看来至少优于当时其他所有的派别。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英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革命前的英国是个农业国,人口只有四五百万,其中农民占五分之四以上。以国王为首的封建贵族和国教教会是英国最大的剥削者和反动势力。广大农民耕种的土地绝大部分属于他们,农民除向他们交纳大量封建地租外,还被一系列沉重的封建义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无地的贫苦农民生活得更加悲惨。

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状态、

1.人民生活状态、(贫富差距分布之类的)rn2.政府主要政策、rn3.社会形势、就比如人民对政府的看法、党派、社会黑暗与光明的一面、rn需要详细介绍、
在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激烈斗争下,受变化的自由主义的影响,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对政治、经济、社会、司法制度实行积极的干预政策,进行一系列立法改革。首先进行了议会选举法改革。通过两次议会选举法的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渐争得了选举权,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议会议席,议会里土地贵族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这样工业资产阶级和大商人就能通过自己在议会中的代理人制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法律.
明确时间概念:19世纪末即指1870年-1899年
1、人民生活状态:贫富悬殊在逐渐拉大,资本家已经取代封建社会(光荣革命之前)的土地主、富绅成为国家财富人群的象征。童工也开始出现,工场变成工厂,农民变成工人,贫者更加贫穷,富人更加富裕。
2、政府政策:自由经济主义开始盛行,但是最先看出这个政策弊端的人就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私密,其著作《国富论》详细论述了当时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国家的经济弊端。
3、社会形势: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工厂内部以工人为主开始出现工人阶级,也就是共产党建立之前的雏形,贫穷的人们不断发动工人起义,英国著名起义有宪章运动。党派还是只有资产阶级政府的两大党:由托利党和辉格党演变过来的保守党和自由党。社会黑暗的一面其实还是资本家和普通工人的矛盾日益加深(后来的巴黎公社就是一次表现),光明的一面则是之前我说过的工人运动的增加和规模越来越大为后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奠定基础,在工人运动中叶沉痛打击了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一定地动摇了资产阶级的地位。

概述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的社会状况,说明革命发生的必然性。我老壳都爆了。。。。

  16~17世纪初期,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很大成就。由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大增长,东部及西南部地区的地主贵族掀起圈地狂潮,出现了众多的资本主义农场。东部及西南部农村里的地主贵族多为与资本主义农业发生密切关系的新贵族,他们与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相一致。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受到诸如封建土地制度、行会制度、贸易独占制度及各种苛捐杂税的压抑和束缚,从而引起了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切身利益的各阶级的反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清教教义作为斗争武器。16世纪60年代,英国出现清教运动,抨击英国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宣传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宗教观和宗教的、政治的组织形式,反对封建专制。

17世纪初 ,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和查理一世统治时期,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1628年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次年查理一世就将议会解散,以后11年未再召集议会 。17世纪30年代末发生了苏格兰人起义。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不得不于1640年4月13日召集议会。但因议员拒绝国王的要求,查理一世于5月5日又解散了议会 。史称这届存在仅3周的议会为短期议会。查理一世的横暴,引起群情愤激。同时苏格兰起义军又大举进攻,查理一世被迫于1640年11月3日重开议会,结束了11年的独裁统治,议会一直存在到1653年4月20日,史称长期议会。长期议会成为反对以查理一世为首的王党的领导中心;它的召开是革命开始的标志。
文章标题: 1898年英国社会阶级状况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6187.html
文章标签:英国  阶级  状况  社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