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7-31 04:59:4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文明当然会倒退,比如罗马灭亡后中世纪那段黑暗时代。远的不说,就是我国新疆的文明也经历数次变貌,尤其是吐鲁番盆地从魏晋到唐代一直是汉文化占主导的地区,后来其文明也完全变貌,从汉文化角度来说可以说是“退化”了。之所以汉化程度全面倒退,无非是首先丧失了政权(唐朝势力退出),然后是当地汉人的逐渐减少乃至一度消失。简言之,文明的载体不存在了,该地区原有文明自然倒退导致消亡。
渤海也是同样道理。926年契丹灭渤海,928年耶律羽之提出了迁徙渤海(东丹)民众于辽河流域的建议,辽太宗耶律德光予以采纳,不仅徙其民于辽阳(东平),还毁了天福城(渤海首都上京龙泉府),同时“诏困乏不能迁者,许上国(契丹)富民给赡而隶属之”。可见除了一部分“困乏”者外,渤海的精英大部分都被迁徙到辽河流域。
虽然在渤海国政权的努力下,农猎渔牧的经济状态下,农业占了大部份额额,都已经种植水稻了。但以当时农业在有渤海国这样的国家组织下也不可能比南面的华北地区好。一旦渤海国这棵大树倒下,国人四处流亡的无组织状态下。农业生产就不能保证,不能保证农业,就只能回到渔猎的老路了。
而就是现在东北,都面临人口南迁的问题。更别说千载前亡国之渤海了。国家灭亡,契丹人又没兴趣在远北设置州县管辖,为了怕渤海国东山再起,采取的是大量迁徙和血腥镇压,几场下来,城市沦为废墟不说,人口也所剩无几。在这剩下的人里面有能耐的自然往南走,没本事的自然留在当地。但是农耕又不足以养活一家,那么最终选择就是放下锄头、拿起弓箭了。
此外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投奔高丽、女真,比如935年渤海世子大光显率数万众投奔高丽,其后流亡高丽的渤海人络绎不绝。渤海国的中心地域空了,或者说文明的载体被转移了,这个地区的文明程度自然也会大幅倒退。另一方面,渤海人的文化依然很高,后来金朝立国,为其创立制度作出重要贡献的就是渤海人杨朴,据说他劝阿骨打“以王为姓,以旻为名”,还有不少建设汉式政权的提议,促进了金朝早期的汉化。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渤海人是金代女真人的老师。
然而由于渤海人失去主体政权(个别遗民政权如定安国残存至11世纪),散处各地,在各地都是少数族裔的地位,难以避免都被中原汉人、东北女真与高丽人同化的命运。总而言之,导致渤海统治区域文化变貌的最关键因素还是契丹灭亡渤海及其后的移民空地政策。
可能并不会。地球资源储量远远超出目前人类每年的消耗量,并且人类也越来越重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正是为了避免自然资源缺失对人类造成不利影响。
在资源的利用中,化石燃料似乎是在不断减少,但是地球储存的石油天然气还够人类应用1-200年,这是摆在明面上的,地球岩层中还有页岩气,较深的海底还有可燃冰,储量可能够人类应用千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燃气是可再生的,生物死亡后被分解的烃类产物,在2-4℃的低温环境中就可以和水形成笼式分子聚合体。
核聚变是一种高效的产能方式,在地球中可用作核聚变的材料数量甚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上的氦-3储量更是可以供人类使用万年。只是现在技术尚未完全突破,不能制造出可长时间稳定运行的可控核聚变设备。随着人类探索宇宙的范围越来越大,人类会发现越来越多可供人类利用的能源形式。化石能源再支撑人类发展200年,难以想象那时的人类科技。
能源的应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类也在不断第提高各种能源的利用效率,发展节能技术避免资源浪费。人类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世界各地都开始纷纷保护森林、海洋等资源。这样支撑人类发展几百年,科技实力足以使人类完成很多目前不能完成的事情,那时候到地球外定居也未必不可能。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好,但人类绝不会坐以待毙,也许付出教训后才会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人类文明还是会向前进。
所以人类要好好保护地球,爱护环境,才能让世世代代得以在美好环境中生存。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