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用现代科技能测算地外行星两点相对距离很好理解,但地外行星一般没有海怎么测海拔,从而算出山确切的高度

时间: 2023-07-21 10:00:3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用现代科技能测算地外行星两点相对距离很好理解,但地外行星一般没有海怎么测海拔,从而算出山确切的高度

火星上释放的这种气体,或许证明那里埋藏着生命活动

出品:"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ID:SELFtalks)

以下内容为中科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赵宇鴳演讲实录:

当我们的探测器离开地球轨道,去到月球,甚至去到地球的近邻,火星、金星、水星的时候,这些所有的科学研究都衍生出一个新兴的学科,就是 行星科学 。

行星科学非常年轻,而且它非常依赖于 航空航天 的发展,可以让探测器去到行星体的表面。

而另外一个方面是,我们很依赖的 其他基础学科 的发展,能够推动行星科学。

行星科学不止研究行星体本身,还有行星的 卫星 跟整个 行星系统。

对地球人来说,最熟悉的就是太阳系,大家看太阳系全家福的时候,可以看到什么

你会发现我们的四个 类地行星 非常小,几个 巨行星 都非常大,而且在这个行星体系里面,每一个行星体看着都不太一样。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形成有先后顺序吗?它们为什么是这样排布的呢?

这是 行星科学 想要解决的问题。

当我们把地球看作一个行星,再来看熟悉的地球的时候,会感觉到地球的神奇,因为地球 有海洋、有生命 。

从它产生到现在,一直保持着一个很 恒定的温度 ,这个温度能够保证生命在地球繁衍生息,所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对太阳系的认识还非常粗浅。

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就是,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的教科书上写着整个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现在小朋友的教科书里已经变成 八大行星。

那这个被降级的 冥王星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开始的时候,冥王星被发现,然后被列为九大行星的时候,其实很多科学家一直对它有疑问,因为它的 轨道和大小 不符合其他八大行星的规律。

2005年我们发现了一颗新的在 柯伊伯带 的 阋神星 ,阋神星的大小比冥王星还要再大一些,它也有一个小卫星。

如果阋神星也是行星的话,我们发现 柯伊伯带 还有好多类似它们的天体,那整个行星的家族就会变得太过庞大。

所以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重新定义了行星,现在是 八大行星 ,其他那一类处于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的比较大的行星,我们称为 矮行星 。

随着我们对行星的探测逐渐深入,我们对太阳系的认识还将会有新的变化。

除了地球以外,太阳系的行星体,我们现在研究程度最深的是 火星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火星感兴趣呢?

火星除了能够告诉我们 整个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以外,它还是地球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 理解地球的 历史 。

我们的地球有46亿年,但是我们对地球非常早期的 历史 却很不了解,因为地球很活跃,把那些过去的 历史 记录都磨灭了,我们去哪里找这些古老的记录呢?

火星的表面 就可以,因为火星地表就是 完全裸露的岩石 ,而它的整个面积和地球现在的陆地面积是一样的,所以它的上面有很多古老的记录,我们可以去寻找。

另外就是地球上有生命,是不是整个太阳系还有其他的星体也有生命呢?

这也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地球的生命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火星的早期跟地球的早期很像,火星有没有产生生命呢?生命是不是从非生命变成了现在的生命体?

这些都是我们探测的时候要去解决的问题。

另外就是 地球的未来 ,因为火星原来跟我们很像,可是现在它的环境变得干旱又贫瘠,我们的地球以后会不会变成它的样子,这也是我们想要解答的问题。

我们有很多的探测器,在过去60年一直持续不断对火星进行探测。

整个火星的探测可以分为 两个时期 ,一个是1996、1997年。

在那之前有很多探测器,可是那些探测器主要是为了解决探测这件事情,就是我们能够抵达火星,这个过程有很多次的失败,那时候的成功率就是30%左右。

但是到了90年代以后,我们对整个火星探测的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我们可以去到更多我们原来想去,但是又去不了的地方。

而且火星探测器的 设计寿命 也越来越长,比如一些只有90天的设计寿命或者一年设计寿命的探测器,实际持续工作了 十几年 ,它们给了我们非常丰富的火星数据。

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整个火星探测器的大家族,这个大家族里面大部分的探测器是 遥感探测 ,也就是有一个 轨道器 在火星表面环绕,采集数据,传回地球。

但是还有一部分探测需要去到 火星表面 ,去到火星表面的着陆任务相对少一些,为什么呢?

主要是着陆很难,在火星表面如果要成功着陆需要考虑 火星的大气 ,还有 减速 等很多的问题,所以能够成功登陆火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成功着陆的探测器很重要,因为它们告诉了我们很多我们在遥感上面看不到的东西。

我们在遥感上面能够看到全球,可以看到公里级、米级的尺度。

但是我们到了火星表面,可以看到 厘米、毫米,甚至微米级的尺度 ,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很精细的信息。

这就是现在已有的火星探测器着陆在火星,如果不算现在还在路上的“毅力号”、“天问一号”,现在一共有8个火星探测器。

火星那么大,我们的探测器到底要去哪里,是怎么决定的呢?

我们首先要考虑 安全 ,特别是在早期的时候,我们总是往北面,相对比较低缓的平原地方去着陆。

地表 不能有太多岩石, 海拔 不能太高,如果太高的话,探测器没有足够的大气来缓冲它的速度,很容易失败。

还有需要足够的 太阳光 能提供能源,让火星车工作,所以通常都是在 很窄的纬度区域 着陆。

但是后来从“好奇号”开始,美国开始使用 核能 的能源,它不再依赖于太阳能。

所以这个时候火星车的 性能和移动的范围 大大增加了,但我们的“天问一号”还是以 太阳能 作为主要能量来源。

跟我的工作密切相关有几个有趣的火星车,第一个就是2004年的“机遇号”。

“机遇号”火星车当时的任务是 寻找水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从遥感上面看到火星上有很多像 河流、冲积平原 这样的地形地貌,到底火星原来有没有水,现在有没有水?

这是这些探测器要去解决的问题。

当时“机遇号”去到的这个地方在整个地图的正中心,所以这里叫 子午线平原 ,这个地方从遥感上,大家可以看到几百公里很亮的区域,这个区域是什么呢?

都是 赤铁矿 ,是地球的一种 铁氧化物 。

它是很稳定的,但通常只在有水的环境中才能生成,所以如果我们探测这里,很可能找到那个时候,大概35亿年前火星水的证据,所以“机遇号”就去到这里。

它着陆以后发现这个地方除了我们之前想象的岩石以外,还有很多小小的颗粒,这小小的颗粒很像我们平时吃的“保济丸”,大概几毫米的样子,但它满地都是。

首先火星车要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所以火星车在上面右边的这个图,找了一个地方。

左边的区域基本上没有这个颗粒,右边有这个颗粒,整个探测仪大概有4厘米左右。

它就在没有的地方照一下,在有的地方拍一下,然后对比两个成分上的差别,后来发现这些也是 赤铁矿 ,也是 铁氧化物 。

那就是说这个地方不单有我们从遥感上面看到 大范围的铁氧化物 ,还有这种 小小颗粒的铁氧化物 ,而且它们是在 水环境 里形成的。

在距离“机遇号”火星车着陆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坑,这个坑不是很陡,所以它就很勇敢地走了进去。

它走进去以后就发现,原来这个地方暴露出来的整个坡壁上面,全是这里古老的 沉积岩 的记录。

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最底下是 风沙的沉积 ,中间有很多地下水的作用沉积,最上面是 古老的溪流 。

这些记录都是35亿年前左右形成的,我们在岩石里面发现了 硫酸盐和铁氧化物 ,这些都是和 水的作用 密切相关的矿物。

我们的研究关心的事情是,这些小小的赤铁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还有就是这个地方的水到底存在了多久,是几千年、几万年还是几百万年?

这对火星来说差别非常大。

还有就是,整个地方都有赤铁矿的平原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硫酸盐沉积?如果有的话,那么大范围的硫酸盐是怎么沉积在这里的?

这也是我们在实验室里面努力去解决的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着陆器是“凤凰号”,“凤凰号”跟之前的火星车不一样,它不能移动,但是它带着一个 很长的手柄 ,主要是干嘛呢?

它去 挖土 ,它的着陆点在整个 北极冰盖的外围 。

我们有一个假设,基于我们现在对火星的认识,发现火星的表面很干旱,很贫瘠,但是 它的大气里是有水的 。

这些水在很冰冷的情况下会扩散到地表的土壤里,而且很可能会保留在那里,也就是说在距地表几厘米的地方,我们很可能会找到 水冰 。

所以“凤凰号”的任务就是去证实这个推测到底对不对。

大家看到右边这个图就是“凤凰号”拍摄的,然后这些科学家把眼前看到的变成了一个童话王国,所有的名字都跟童话里的人物相关。

不同的石块,挖的不同的坑都用童话人名命名,可以看到左边有一个叫“三个小熊跟小姑娘”的坑,还有右边叫“白雪公主”的坑。

在这两个坑里面,“凤凰号”发现了 两种不同的冰 ,果然都是 水冰 。

左边这个图就是在三个小熊那里挖出来的, 这种水冰很软 ,含量占总量的20%、30%,不是很纯的水冰。

而在“白雪公主”这边是 很硬、很暗 的水冰,这两种水冰本身生成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它能告诉我们在过去的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火星表面的环境是怎样的。

我们特别细看火星的土壤,虽然表面看都是红红、黄黄的颜色,如果放大的话,就像这个图,大概2毫米左右,发现这里面有很多不同的颗粒。

有很多很红的颗粒是非常细的,只有几微米,也有一些更大的颗粒是 黑色的 ,这是 火星表面岩石被风化 以后形成的,还有一些透明白色的颗粒,那些就是 盐 。

所以土壤里面含有 水分 ,也含有一些 盐类 。

“凤凰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它发现这些土壤里面有很高含量的 高氯酸盐 。

我们都知道现在地球海洋里面有很多盐,这些盐是 食盐、海盐 ,盐里的氯是 负1价 。

但这个地方的高氯酸盐里氯是 正7价 ,是非常氧化的一种氯的形态,它是怎么形成的?这个很奇怪。

另外就是这个地方的 高氯酸盐 跟 氯盐 比例大概有5倍,就是说 所有的氯大部分都是高氯酸盐。

这个地方如果有很多高氯酸盐,火星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是这样子呢?

如果很多地方都是高氯酸盐的话,这个事情就变得很大了,因为高氯酸盐有一个特性, 如果把它跟水混合,水可以在零下70度都不结冰。

也就是说在现在火星表面的环境里面,它都还可以保持液态水,甚至在一天的几个小时里面,火星表面现在都还有液态水,这对生命的存在可能就有非常大的意义。

而另外就是因为高氯酸盐含氧酸盐,很多 微生物可以把它作为养料进行新陈代谢 。

那就是说有这样的环境,又有水,又有养料,很可能火星上如果原来存在生命,它可以用这个东西继续维持它的生活,所以这就让大家对它非常感兴趣。

我们在这里还看到一个例子。

就是“凤凰号”着陆的时候,因为火箭在降落的时候会喷洒飞溅一些土壤,土壤喷洒在着陆杆上面,它就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围杆上慢慢长出了 水珠 。

这就是高氯酸盐在吸水,把水固定在那个地方,你看这个水珠,因为火星里的水很少,所以它只能固定在那里,并不太流动。

过了一段时间,等到火星温度上升,变得更加干燥的时候,又会重新 脱水 ,离开火星的着陆杆。

这些 盐的存在 ,也是火星上现在可能存在水的很重要的证据。

我们关心的事情是,这些高氯酸盐到底怎么产生的,是不是到处都是。

而且高氯酸盐、氯酸盐和氯盐他们之间的 比例 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这对火星的生命有很重要的指示意义。

还有就是除了“凤凰号”待的地方,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是类似的。

还有另外一个火星车跟我们的关系很紧密,就是“好奇号”火星车。

这个火星车是 迄今为止登陆的最复杂的火星车,也是功能最全面的火星车。

它肚子里面有一个 火星样品分析仪 ,右手边有它的 采样器 ,采集土壤、岩石,把它们筛成粉末,放到它的肚子里照一照、烧一烧,就能知道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组分。

还有就是“好奇号”火星车,你看它的眼睛里是不是有一束红色激光在往前面的目标探测?

这个就是 激光剥蚀探测器 ,可以往距离目标几米远的地方发射一束激光,我们可以通过 光谱 看到目标的物质组成。

中国的“天问一号”主要的成分探测器也是类似的,所以“天问一号”虽然可能走得不远,但可以通过远程的探测,知道周边很多物质的组成,这也很重要。

这个地方很早的时候,也就是30多亿年前形成了这样一个坑。

那个时候火星上是有水的,这些水填充了这个坑,慢慢沉积,形成了一套沉积的物质。

沉积物质干涸以后又重新被风沙剥蚀,变成了中间的山峰,这个山里 不同的层位有不同的矿物。

“好奇号”还有一个发现,之前我们从地基望远镜看火星大气的时候,发现它的北半球在夏天的时候有很强的 甲烷 信号释放。

甲烷大家很关心,因为在地球,绝大部分甲烷都是生物的成因。

如果现在火星上还有甲烷在大气里释放的话,那是不是说明火星地底下还埋藏着一些生物活动呢?这个很关键。

还有因为甲烷是一种 温室气体 ,火星很冷,如果有很多甲烷,火星地表的温度可以提升,所以火星的甲烷似乎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好奇号”着陆以后就开始探测,可是它在前面8个月什么都没找到。

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经过地球6年,对火星来说是3个火星年的探测,就发现这个地方有甲烷,但是 间歇性在释放 ,而且释放出来不久,很快就在大气里消散。

那就是说火星上现在是有甲烷的,但是在 地底下 ,而且它是 间歇性地冒出来 。

还有它上来以后很不稳定, 火星的大气有一些机制在破坏甲烷 ,所以它很快就找不到了。

现在我们在实验室也希望通过实验,了解火星上的 甲烷和氢气 是怎么产生的,对火星的气候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

经过过去60多年的探测,我们已经知道火星上面有水,而且它曾经有符合生物所要的物质和能源。

火星上面到底有没有产生生命?这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问题,这也是2021年“天问一号”跟“毅力号”要去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天问一号”带着很高级的载荷去到 火星的北半球。

我们在这个图上可以看到南面是高地,北面蓝色的区域是低地,中国要去的2号。

大家可以看到2号的区域,长方体的那个部分叫做 乌托邦平原 ,我们去这个地方的原因是这个地方很安全,保证我们的火星车能够成功着陆。

而且可以成功开展探测,这很重要。

因为乌托邦平原上一次人类造访它还是“海盗号”,是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

现在跟那个时候相比,整个探测器的性能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那个时候“海盗号”是一个 着陆器 ,它不能移动。

但中国的“天问一号”是可以移动的,所以我们也期待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火星表面很多重要的事情。

还有就是,我们在之前60多年的探测里面,对火星表面北半球的了解是很弱的。

因为从遥感上面我们看不太清火星的北半球,它 表面有很多尘 ,很难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是如果有火星车去到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精细的探测了解这里的 历史 。

我们要在这里了解到底有没有 生命 的信息,还有地表底下到底有没有 水冰 ,这里面的 磁场 是怎么变化的。

而且“天问一号”火星车还会 跟遥感探测器相互照应 ,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新的信息。

我们非常期待“天问一号”能够成功地着陆,并且开展探测。

我们在地面的火星科学家已经开始对可能要着陆的区域进行一些研究,这就是我们发现的着陆的区域和“机遇号”、“凤凰号”、“洞察号”。

它们着陆的区域可能很像,那里非常平坦,上面有很多碎石,我们也很希望能够找到一些 原生的岩石 ,可以告诉我们更多关于火星的 历史 。

“天问一号”只是一个开始,中国还有“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将要去往小行星。

还要去往木星探测,去火星,把火星的样品采回来,这些都是未来10年,中国的深空探测要做的事情。

“嫦娥”已经完成了一二三阶段的探测,后面还要去 月球 建立科研站,还可能要 载人探测。

所以在未来的10年到更远的未来, 中国的探测器会在深空走得越来越远 。

我们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还有就是网络前面观看的各位,如果你也对行星科学感兴趣,如果你也有一颗喜欢的星球,欢迎一起加入行星的探测。

“格致论道”,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 科技 、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获取更多信息。本文出品自“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SELFtalks),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谁知道有关地球的知识????????急~~~~~~~~~~~~~~~~~~~~~~~

年龄:46亿岁
公转周期:365.25天
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平太阳时)
平均半径:6371.3公里
体积:10832亿立方千米
质量:600000亿亿吨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
大气:主要成分:氮(78.5%)和氧(21%)
地壳:主要成分:氧(47%)、硅(28%)和铝(8%)
卫星:一颗(月球)

目前全球有八个主要板块:
欧亚板块-北大西洋东半部、欧洲及亚洲 (印度除外);
非洲板块-非洲、南大西洋东半部及印度洋西侧;
印澳板块-印度、澳洲、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太平洋板块-大部分的太平洋 (包含美国南加州海岸地区);
纳斯卡板块-紧临南美洲的太平洋东侧;
北美板块-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兰;
南美板块-南美洲与南大西洋西半部;
南极板块-南极洲与南大洋。
此外还有至少二十个小板块,如阿拉伯板块、科克斯板块及菲律宾海板块等。在板块边界的地震发生异常频繁,将震央—点出即可明显看出板块的边界何在。
地球上29%是陆地,71%是海洋.全球的陆地可以分为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全球的海洋可以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编辑本段地球各圈层结构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SUP>21</SUP>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根据大气分布特征,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等。
水圈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66×10<SUP>24</SUP>克,约为地球总质量的3600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
生物圈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岩石圈
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软流圈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个明显的地震波的低速层,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称之为软流圈,它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B层。在洋底下面,它位于约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陆地区,它位于约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约位于60~250公里处。现代观测和研究已经肯定了这个软流圈层的存在。也就是由于这个软流圈的存在,将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区别开来了。
地幔圈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约33公里处有一个显著的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之外,在软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内部约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处,属于地幔圈。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也称为古登堡面,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深度的B层,410~1000公里深度的C层,也称过渡带层)、下地幔的D′层(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层(2700~2900公里深度)组成。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层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不均匀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层相比拟,它不仅是地核热量传送到地幔的热边界层,而且极可能是与地幔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化学分层。
外核液体圈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谓的外核液体圈,它位于地面以下约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整个外核液体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动力学粘度很小的液体构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称为E层,完全由液体构成。498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层称为F层,它是外核液体圈与固体内核圈之间一个很簿的过渡层。
固体内核圈
地球八个圈层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谓的固体内核圈了,它位于5120至6371公里地心处,又称为G层。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证明G层为固体结构。地球内层不是均质的,平均地球密度为5.515克/厘米<SUP>3</SUP>,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仅为2.6~3.0克/厘米<SUP>3</SUP>。由此,地球内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并随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根据最近的估计,在100公里深度处温度为1300°C,300公里处为2000°C,在地幔圈与外核液态圈边界处,约为4000°C,地心处温度为 5500 ~ 6000°C。
编辑本段地球质量
卡文迪许认为地球的质量约为6×10^24千克
地球的赤道半径ra=6378137m≈6.378×106m,极半径rb=6356752m≈6.357×106m,扁率e=1/298.257,忽略地球非球形对称,平均半径r=6.371×106m。在赤道某海平面处重力加速度的值ga=9.780m/s2,在北极某海平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b=9.832m/s2,全球通用的重力加速度标准值g=9.807m/s2,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即T=8.616×104s。
如果把地球看成质量均匀,并且忽略其它天体的影响,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计算地球的质量。
方法一、在赤道上,地球对质量为m的物体的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之和,则为5.984*10^24 kg
方法二、在北极,不考虑地球自转,则计算为5.954*10^24kg
方法三、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的球体,忽略自转影响,半径取平均值,重力加速度取标准值。则为5.965*10^24kg
月地距离r月地=3.884×108m,月球公转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11秒(恒星日),即T月≈2.361×106s,月球和地球都看做质点,设月球质量为m月。
方法四、为6.220*10^24kg</CA>
编辑本段命名
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 大地母亲)
地球是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
编辑本段地球的成分
直到十六世纪的哥白尼时代之后,人类才了解到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而已。
地球当然不需太空探测船才可认识,但是直到二十世纪我们才真正勾勒出整个地球的全貌。 当然能自太空中取得它的影像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地球的太空影像对天气预测,尤其是台风 (飓风) 的预报来说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从太空看到的地球真是非常美丽。
由化学组成成分及地震震测特性来看,地球本体可以分成一些层圈,以下就标示出它们的名称与范围(深度,单位为公里):
0- 40地壳40-2890地幔2890-5150外地核5150-6378内地核
固态的地壳厚度变化颇大,海洋地区的地壳较薄,平均约7公里厚;而大陆地壳就厚得多,平均约40公里厚; 地函也是固态,不过在它上部有一层极小部分熔融的区域,称为软流圈 ,其上的地函最顶部及整个地壳则称为岩石圈 ;至于外地核是液态而内地核是固态。 这些不同的层圈都是以不连续面为界,最有名的就是在地壳与地函之间的莫氏不连续面 (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地幔占有地球的主要质量,地核反而位居其次,至于我们生存的空间则只是整个地球极小的一部分而已 (质量,单位为10的24次方公斤: 大气层 = 0.0000051,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地幔 = 4.043,外地核= 1.835,内地核 = 0.09675,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 (或铁镍质),不过也可能有一些较轻的物质存在,地心的温度约有7,500K,比太阳表面温度还来得高;下部地函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镁、氧,再加上一些铁、钙及铝;上部地幔主要成分则是橄榄石及辉石 (铁镁矽酸盐岩石),也有钙和铝。 以上这些了解都是来自於地震震测资料,虽然上部地幔的物质有时会因著火山喷出熔岩而被带到地表来,但是我们仍无法到达固体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钻探行动连地壳都尚未挖穿。 地壳的成分则主要是石英 (二氧化硅) 及硅酸盐类如长石。 整体估算,地球化学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 铁34.6% ,氧29.5% ,矽15.2% ,镁12.7% ,镍2.4% ,硫1.9% ,0.05% 钛 。
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体。
其它类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结构与组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异: 月球核所占比例最小; 水星核的比例最大;而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对较厚;月球和水星没有化学组成明显不同的函与壳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内外核的。不过请留意,我们对行星内部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理论推导,就算是对地球的也是如此。
有别于其它类地行星 ,地球的最外层 (包含地壳及上部地幔的顶端) 被切分为数块,「飘浮」于其下的炽热地幔之上,这就是著名的板块构造运动学说 。 这个学说主要描述两种运动:拉张与隐没,前者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远离,其下的岩浆涌出而生成新地壳之处;后者则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碰撞,其中一方潜入另一方之下,终至消灭于地函中之处。 此外,也有一些板块边界是横向错开式的相对运动或两个大陆板块硬碰硬地撞在一起。
地球的表面很年轻 ,只有5亿年左右,以天文的角度来看确实很短。 侵蚀作用及构造地质运动不断地破坏又重建大部分的地表,因而几乎完全消灭了地表早期的地质记录,例如撞击坑 ,所以早期地球历史大部分都已不见踪迹。 地球约有45至46亿年老,然而目前已知最老的岩石只有大约40亿年前,而且老於30亿年的岩石非常罕见。 最老的生物化石不老于39亿年前,有关生命起源的关键时期则亳无记录。
地球表面积71%为水所覆盖,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在表面可以拥有液态水的行星 ( 土卫六的表面有液态乙烷或甲烷,而藏於木卫二的表面之下则可能有液态水,不过地球表面有液态水仍是独一无二的)。 液态水是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缘於水具有的大比热性质,海洋的热容积成为保持地球温度恒定的一大功臣;液态水还是陆地上侵蚀与风化作用的主要营力,这是太阳系中唯一有此作用的地方 (也许火星早期也曾有过这些作用,但现在已无)。
地球大气组成中,77%是氮气而21%是氧气,再来就是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及水气。 地球初形成时的大气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过它们大多已被碳酸盐类岩石给结合,其余的则是溶入海洋及被绿色植物耗尽;如今板块构造运动及生物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消长的持续主控者。 大气中存在的水气及微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表温度极重要的作用,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了大约35℃,否则地表的平均温度将是酷寒的-21℃! 若没有水气及二氧化碳,海水会冻结,而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将无从开展。 此外,水气更是地球水循环及天气变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自由氧的存在也是地球化学组成的一大特征,因为氧是活性很强的气体,照理说应该很容易就和大气中其它元素相化合,地球上的氧气完全是由生物作用产生及维持,若没有生命就不会有自由氧。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潮力会使地球的自转周期每一世纪增加约2毫秒,最新研究显示在9亿年前一天只有18小时,而一年则有481天。地球拥有适度的磁场,推测磁场是起因於液态外地核中的电流。 由于太阳风与地球磁场及外层大气的交互作用, 极光于焉产生;而上述因素的不均衡造成磁极会在地表移动,目前磁北极位于加拿大北境。由于太阳风与地球磁场及外层大气的交互作用, 极光于焉产生;
地球磁场及其与太阳风的交互作用也造成了范艾伦辐射带 (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它是环绕著地球的成对环状带,外型就像是甜甜圈,由气体离子 (电浆) 组成,其外圈由海拔19,000公里延伸到41,000公里;内圈则介于海拔13,000至7,600公里之间。
编辑本段地震波
地震波——打开地心之门的钥匙,20世纪初,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忽然醒悟:原来地震波就是我们探察地球内部的“超声波探测器”!地震波就是地震时发出的震波,它有横波和纵波两种,横波只能穿过固体物质,纵波却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任一种物资中自由通行。通过的物质密度大,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就快,物质密度小,传播速度就慢。莫霍洛维奇发现,在地下33千米的地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猛然加快,这表明这里的物质密度很大,物质成分也与地球表面不同。地球内部这个深度,就被称为“莫霍面”。
1914年,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又发现,在地下2900千米的地方,纵波速度突然减慢,横波则消失了,这说明,这里的物质密度变小了,固体物质也没有了,地球之心在这里,只剩下了液体和气体。这个深度,就被称为“古登堡面”。
地球之心之谜终于搞清楚了:地球从外到里,被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分成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主要是岩石,地幔主要是含有镁、铁和硅的橄榄岩,地核,也就是真正的地球之心,主要是铁和镍,那里的温度超过2001摄氏度。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有资料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她来自哪里? 早在170万年前,人类就对自己的家园——地球,产生了各种美丽的遐想,编织成许多绚丽多彩的传说。中国古代就有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古希腊神话讲开天辟地时,传说宇宙是从混沌之中诞生的,最先出现的神是大地之神——该亚。天空、陆地、海洋都是由她而生,因此人们尊称她为“地母”。

地球已经是一个5000岁的老寿星了,她起源于“盘古”开天劈地。约在5000年前,天和地相联后来逐渐进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14公里,比极半径长21公里。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层,这就是地球大气层。

地球就像一只陀螺,沿着自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她的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约等于24小时。 同时,地球还围绕太阳公转,她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轨道的半长径达到149,597,870公里。 公转一周要365.25天,为一年

地球是距太阳的第三颗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大约是 150000000公里。地球用 365.256天绕行太阳一周,并用23.9345小时自转一圈。它的直径是12756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我们地球的大气里78%是氮气,21%是氧气,余下的1%是其他成份。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是15摄氏度,平均气压1.013帕。、

地球形成自46亿年前,大约在16亿年前地球每昼夜只有9个小时,比现在自转快的多,每年约有800多天;到了6亿年前,每昼夜延长到了20个小时,年缩短到440天,地球正在逐渐放慢自转速度,原因可能主要是月球的潮汐引力作用。一般认为,地球的形成起源于太阳星云分化物。46亿年来,地球从一个均质的球体演变成现在的"圈层"结构。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3473千米,占地球体积的83.4%,地幔温度为1000~3000摄氏度,地核厚度约3473千米,占地球体积的16.3%,物质处于液体状态,内核温度高达6000摄氏度以上,与太阳表面温度差不多!
地球有关资料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居显著的地位,而太阳也不过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由于人类定居和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对它不得不寻求深入的了解。
行星地球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是第3个行星,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亿千米,这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A)。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其轨道长半径为149597870千米,轨道偏心率为0.0167,公转轨道运动的平 均速度是29.79千米/秒。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 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二者相差约21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7克/厘米。地球的尺度和其他参量见表。
地面附近的温度梯度不能外推到几十千米深度以下。地下深处的传热机制是极其复杂的,由热传导的理论去估计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常得不到可信的结果。但根据其他地球物理现象的考虑,地球内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温度是可以估计的。结果如下:①在100千米的深度,温度接近该处岩石的熔点,约为1100~1200℃;②在400千米和650千米的深度,岩石发生相变,温度各约在1500℃和1900℃;③ 在核幔边界,温度在铁的熔点之上,但在地幔物质的熔点之下,约为3700℃;④在外核与内核边界,深度为5100千米,温度约为4300℃,地球中心的温度,估计与此相差不多。
内部结构 地球的分层结构基本上是按地震波(P和S)的传播速度划分的。地球上层有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的厚度大不相同,海水只覆盖着2/3的地面。
地震时,震源辐射出两种地震波,纵波P和横波S。它们各以不同的速度向四围传播 经过不同的时间到达地面上不同的地点。若在地面上记录到P和S的传播时间随震中距离的变化,就可以推算地下不同深度地震波的传播速度υp和υs。
地球内部的分层就是由地震波速度分布定义的,在海水之下,地球最上层叫做地壳,厚约几十千米。地壳以下直对地核,这部分统称为地幔。地幔内部又有许多层次。地壳与地幔的边界是一个明显的间断面,称为M界面或莫霍界面。界面以下约到会80千米的深度,速度变化不大,这部分叫做盖层。再往下,速度变化不大,这部分叫做盖层。再往下,速度明显降低,直到约220千米深度才又回升。这部分叫低速带。以下直到2891千米深度叫做下地幔。核幔边界是一个极明显的间断面。进入地核,S波消失,所以地球外核是液体。到了5149.5千米的深度,S波又出现,便进入了地球内核。
由地球的速度和密度的分布可以计算出地球内部的两个弹性常数、压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分布。在地幔中,重力加速度g的变化很小,只是过了核幔边界才向地心递减至零。在核幔边界处的压力为1.36兆巴,在地心处为3.64兆巴。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起,人们逐渐倾向于太阳系起源于低温的固体尘埃的观点。较早的倡议者有魏茨泽克、施米特和尤里。他们认为行星不是由高温气体凝固而成,而是由温度不高的固体尘物质积聚而成的。
地球形成时基本上是各种石质物体和尘、气的混合物积聚而成的。初始地球的平均温度估计不超过去时1000℃。由于长寿命放射性无素的衰变和引力势能的释放,地球的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超过铁的熔点时,原始地球中的铁元素就化成液态,由于密度大就流向地球的中心部分,从而形成了地核。地球内部温度继续升高,使地幔局部熔化,引起了化学分异,促进了地壳形成。
海洋和大气都不是地球形成时就有的,而是次生的。因为原始地球不可能保持大气和水。海洋是地球内部增温和分异的结果。原始大气是从地球内部放出的,是还原性的。直到绿色植物出现后,大气中才逐渐积累了自由氧,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逐渐形成现在的大气(见地球起源)。
地球的年龄,如果定义为原始地球形成后到现在的时间,则由岩石和矿物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测定。但是这样做时,仍免不了对地球的初始状态做一些假定,根据岩石矿物中和陨石中铅同位素的精密分析,现在一般都接受的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回答者:丁点皮球黄哈达 - 高级经理 七级 10-21 12:25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
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千米。
阿波罗飞船看到的地球 阿波罗飞船看到的地球 地球升起在月球的地平线上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层组成。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和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的外套。
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基本数据 :赤道半径 6378140米,扁率因子 298.257 ,质量 5.976×1027克 ,平均密度 5.52克/厘米3 ,平均密度 5.52克/厘米3 ,表面重力加速度(赤道) 978.0厘米/秒2 ,表面重力加速度(极地) 983.2厘米/秒2 ,自转周期 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 ,公转轨道半长径 149597870千米 ,公转轨道偏心率 0.0167 ,公转周期 1恒星年 ,黄赤交角 23度27分
人由地球的速度和密度的分布可以计算出地球内部的两个弹性常数、压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分布。在地幔中,重力加速度g的变化很小,只是过了核幔边界才向地心递减至零。在核幔边界处的压力为1.36兆巴,在地心处为3.64兆巴。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起,人们逐渐倾向于太阳系起源于低温的固体尘埃的观点。较早的倡议者有魏茨泽克、施米特和尤里。他们认为行星不是由高温气体凝固而成,而是由温度不高的固体尘物质积聚而成的。
地球形成时基本上是各种石质物体和尘、气的混合物积聚而成的。初始地球的平均温度估计不超过去时1000℃。由于长寿命放射性无素的衰变和引力势能的释放,地球的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超过铁的熔点时,原始地球中的铁元素就化成液态,由于密度大就流向地球的中心部分,从而形成了地核。地球内部温度继续升高,使地幔局部熔化,引起了化学分异,促进了地壳形成。
海洋和大气都不是地球形成时就有的,而是次生的。因为原始地球不可能保持大气和水。海洋是地球内部增温和分异的结果。原始大气是从地球内部放出的,是还原性的。直到绿色植物出现后,大气中才逐渐积累了自由氧,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逐渐形成现在的大气(见地球起源)。
地球的年龄,如果定义为原始地球形成后到现在的时间,则由岩石和矿物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测定。但是这样做时,仍免不了对地球的初始状态做一些假定,根据岩石矿物中和陨石中铅同位素的精密分析,现在一般都接受的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回答者:丁点皮球黄哈达 - 高级经理 七级 10-21 12:25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
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千米。
阿波罗飞船看到的地球 阿波罗飞船看到的地球 地球升起在月球的地平线上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层组成。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和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的外套。
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基本数据 :赤道半径 6378140米,扁率因子 298.257 ,质量 5.976×1027克 ,平均密度 5.52克/厘米3 ,平均密度 5.52克/厘米3 ,表面重力加速度(赤道) 978.0厘米/秒2 ,表面重力加速度(极地) 983.2厘米/秒2 ,自转周期 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 ,公转轨道半长径 149597870千米 ,公转轨道偏心率 0.0167 ,公转周期 1恒星年 ,黄赤交角 23度27分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地球的质量约为5.96×10^24千克
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球正面临劫难,需要人类的拯救.也是在拯救我们自己.
地震频发(内部能量释放),灾难频发(气候能量释放),人类再不平衡这些能量,人类的生存条件会越来越差.从中医的角度讲,我们应该给地球补补'身子'了.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地球以外的七大行星的表面温度是如何测算出来的?

地球以外的七大行星的表面温度,主要还是通过辐射热测定器来测算出来的。辐射热测定器是美国物理学家塞缨尔·皮尔波因特·兰利于1880年发明的。兰利的测量数据现在已经得到无人太空探测器的证实。

具体原理以下做详细说明。

测量方法

太阳系行星的温度一般取决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但也有例外。金星比水星离太阳更远,但是温度却比水星高许多。这是因为金星的周围有着浓密的大气和云层,在温室效应的作用下,热能受大气层的反射而无法散出,保留在大气层内。因此,金星虽然距离太阳比水星远,可表面温度却比水星还高。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其他星球上温度有多高呢?大家都知道红外摄像机可以显示人体的热点。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技术,通过红外探测器,了解外太空中物体的温度。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或多或少地释放红外辐射,温度越高,释放的辐射量也就越大。

不过,虽然原理上于红外相机测量体温差不多,可是并不是说把红外探测器对准天空,就能得到我们需要的数据。地球大气中的气体会吸收部分红外光,所以想要获得行星的温度数据,需要把设备释放到天空中,可以把高度灵敏的红外线一起放置在空气探测器,或者像哈勃这样一些太空望远镜上,通过这些太空设备上的红外线仪器探测太阳系中行星反射释放的辐射量,减少因为地球大气层干扰而产生的数据误差。

地球以外七大行星的表面温度

水星地表平均温度(摄氏):167

金星地表平均温度(摄氏):464

地球地表平均温度(摄氏):15

火星地表平均温度(摄氏):-65

木星地表平均温度(摄氏):-110

土星地表平均温度(摄氏):-140

天王星地表平均温度(摄氏):-195

海王星地表平均温度(摄氏):-200

以上是我对问题“地球以外的七大行星的表面温度是如何测算出来的?”的回答,欢迎大家在评论中与我交流讨论。

地外行星和地内行星的区别?远日行星和巨行星还有矮行星又是什么?

1、不同的范围:

地内行星是指太阳系中轨道位于地球轨道之内的行星。地外行星(superior planet)即太阳系内轨道在地球外的行星。

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的动态位置变更在合——东方照——冲——西方照——合之间。除在合附近不可见,在其它位置均能被看到。

2、包括的行星不同:

地内行星有水星、金星。地外行星包含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远日行星是指离太阳较远,有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前两者体积、质量介于上述两类行星之间,主要由氮、碳、氧及其氢化物组成。冥王星体积、质量最小,密度介于上述两类行星之间。

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原来还包括冥王星,现在冥王星已不算在行星之内),较木星和土星离太阳更远,其质量体积适中,平均密度适中,表面温度最低,它们都是在望远镜发明以后才被发现的。

4、气态巨行星(Gas Giant),又称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在木星之外的行星或巨行星,是不以岩石或其他固体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大行星。木星和土星体积巨大,质量也大,但密度小,主要由氢、氦、氖等轻元素组成。

5、矮行星或称“侏儒行星”,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近于圆球)形状,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同时不是卫星。

扩展资料:

矮行星它们的特点是外幔和表面由冰冻的水和气体元素组成的一些低熔点的化合物组成,有的其中混杂着的一些由重元素化合物组成的岩石质的矿物质,厚度占星体半径的比例相对较大,但所占星体相对质量却不大;

内部可能有一个岩石质占主要物质组成部分的核心,占星体质量的绝大部分,星体体积和总质量不大,平均密度较小,一些大行星的卫星也具有这种类似冰矮星的结构,像木卫二、三、四,土卫一、六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外行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内行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远日行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巨行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矮行星

地外行星(superior planet)即轨道在地球外的行星。地内行星有水星,金星,地外行星包含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的动态位置变更在合——东方照——冲——西方照——合之间。除在合附近不可见,在其它位置均能被看到。

地内行星是指太阳系中轨道位于地球轨道之内的行星。地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

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Uranus和海王星Neptune(原来还包括冥王星Pluto,现在冥王星已不算在行星之内),较木星Jupiter和土星Saturn离太阳更远,其体积适中,它们都是在望远镜发明以后才被发现的

气态巨行星〔Gas Giant,有时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在木星之外的行星或巨行星〕,是不以岩石或其他固体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大行星。

矮行星或称“侏儒行星”,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太阳运转,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近于圆球)形状,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同时不是卫星。
在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中确认了矮行星的称谓与定义,决议文对矮行星的描述如下:1、以轨道绕着恒星(如:太阳)的天体;2、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引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3、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4、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外形,但是也不能大到足够让其内部发生核子融合。
但是实际上,最终的定义会比这复杂得多,有的天文学家倾向于把太阳系外围较小的天体称作“矮行星”,而另外一些人则愿意把它们叫做“小行星”,或者“柯伊伯带行星”,还有一些人则根本不想用到行星这个词。
相信矮行星的数目会很多,随着观测的不断进步,会越来越多。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协会第26次会议上,国际天文学协会术语委员会已正式决定以后不再称冥王星为“行星”,而是称其为“矮行星”。
望采纳

古人是怎么算行星之间的距离比的

开普勒是理论建立在哥白尼日心说的基础上,他的时代是伽利略之后,所以是通过望远镜观测。
开普勒所用的方法就是普通的三角测量法。在大地测量工作中,常常要测定那些由于某种自然障碍而无法直接到达的目标的距离。假定需要测定A地到对岸塔C的距离,因A、C两地被大河阻隔,无法直接去测量这段距离的长度。为了解决这个困难,观测者可在河的这岸另择一点B,AB的距离是可以直接丈量的。这段经过选定的、已知其长度的线段AB,用测量学的术语来说,叫做“基线”。基线确定后,可在它的两端用测角仪分别测定A、B两角的大小。于是,在三角形ABC中,已知两角大小和它们所夹的边 (基线)长,三角形的其他角和边,就可以计算出来。应用这个简单方法可以求得无法达到的目标的距离。
开普勒要测定地球(在其轨道上)与太阳的距离。在这里,太阳好比是上述例证中的A地,地球则是河对岸的那座塔C。为了布设“基线”,还需要另找一个定点 B。可是,在行星系统里,除了太阳是唯一“静止”的中心天体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定点”。这要由开普勒另行觅取。
设想在地球轨道平面的某处有一盏明亮的天灯M,它有足够的明亮度,并且永远悬挂在那里,以使地球上的观测者在每年任何日期都能看到它;又假定这灯距太阳比地球还要远些。如果具备这些条件,它就成了所需要的第个定点。太阳与灯的连线就是我们所要布设的“基线”。借助这样一盏灯,就能用下述办法来测定地球的轨道。

譬如,每年都会有这样一个时刻,地球 (E)正好在太阳(S)和灯(M)的连线上。这时,从地球上来看灯,我们的视线EM就会同SM(太阳~灯)重合,我们可以把后者在天空中的位置 (它指向某一恒星)记录下来。

以后,在另一个时刻,地球运行到轨道上的另一位置E’,这时它同太阳和那盏灯的位置形成一个三角形SE’M。

在这个三角形中,SM边是事先选定的“基线”;e角的大小可以从地球上同时观测太阳和灯M来确定;S角就是地球向径(SE”)同基线 SM所夹的角,其大小也可以通过对恒星的观测来确定。有了这些已知条件,便可以得知三角形SE’M中SE”的距离,或者说地球E’相对于基线SM的位置完全可确定。

因此,只要在纸上任意画一条基线SM,凭着观测到的e和S的角度,就可以作出三角形SE’M来。我们可以在一年中经常这样做,每次都会在纸上得到地球E’对于那条基线SM的不同位置,并且给它们逐个注上日期,然后把这些点连成曲线……。这样,就从经验上确定了地球的轨道。虽然其大小还是相对的,然而却是“真实”的。
最早是把太阳与地球的距离a的测定,同太阳与一个小行星的距离a1的测定联系起来,具体步骤是:
1,测量a与a1的差,即a1-a
2,测量a与a1的比,即a/a1
3,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出a
测量a与a1的差的方法:当太阳与小行星在地球相反的两侧时,小行星与地球(严格说是地心)的距离就是a与a1的差,这时,可以用观测这个小行星的地平视差的方法测定这个距离.(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最早就是用观测地平视差的方法测量的).
测量a与a1的比的方法:根据开普勒定律,任意两个天体与太阳距离之比的立方等于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只要测量出地球与这个小行星各自的公转周期,就能算出a与a1之比.
知道了这个差值和比值,日地距离就很好计算了.
文章标题: 用现代科技能测算地外行星两点相对距离很好理解,但地外行星一般没有海怎么测海拔,从而算出山确切的高度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5450.html
文章标签:外行  很好  现代科技  测算  出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