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从当代山东文化习俗看,“周礼尽在鲁矣”依然成立吗

时间: 2023-07-09 12:00:3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从当代山东文化习俗看,“周礼尽在鲁矣”依然成立吗

山东的简称为什么称为鲁而不称齐

从历史上说,因为鲁比齐更正
首先鲁国第一代国君伯禽是周公旦的儿子,也就是姬姓,与王室关系更近,在礼法地位上比由臣下而封的姜姓齐国,甚至后来典型下克上,窃国而侯的田姓齐国要高的多.鲁国是春秋时期唯一一个可以和周使用同规格礼仪的诸侯国
其次,鲁国也是相对周礼更加完备,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最后孔子在后世的影响力也有很大关系
所以无论文化\礼仪\地位等等,鲁国更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ps指出一个错误,后代分封在鲁的很多,西汉就有,吕后封自己的外孙\鲁元长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之后,汉景帝之子刘馀都曲阜,为第一位西汉鲁王。其后子孙安王刘光、孝王刘庆忌、顷王刘劲、文王刘睃相继袭封,总共有14王
孙权的儿子孙霸是鲁王,刘备的儿子刘永也是鲁王
连少数民族建立的前赵也有分封鲁王德
明朝朱元璋的第十子朱檀世封山东兖州,称鲁王,末代的朱以海就是南明的鲁监国
先给你简单回答,然后再详细给你讲解。
(本人用大白话纯手打,绝非复制粘贴,看过的给我点赞)
第一,鲁国春秋前期也很强,只不过后期慢慢被齐国蚕食了。
第二,孔子是鲁国人,讲究礼仪,天下礼仪出于鲁,且孔子对中华文化有重大贡献,直到今天,韩国和日本都有祭孔大典。你服不服?
第三,也是最重要一点,因为山西叫晋,所以山东不能叫齐了,因为晋克齐。
详解:周武王姬发灭商,他的相国姜子牙分封在齐地,诸侯国就叫齐国。他的小儿子姬叔虞被封在了唐地,分封国就叫唐国,历史上就叫唐叔虞。唐国旁边是晋水,唐叔虞的儿子继位后改国号唐为晋,史称晋国。晋国北挨着少数民族狄,居安思危,国力发展非常快,强大无比。仅到晋献公时候,晋国就无人能敌了,先藐视周王,再把东边齐国叫东夷,西边秦国叫西戎,南边楚国叫南蛮,北边少数民族统称北狄。所有的诸侯国都要给晋国进贡,晋献公征伐狄,虏获了两个美女,大的叫大狐姬,生儿子叫重耳。小的叫小狐姬,生儿子夷吾。正妻生儿子叫申生,这三个儿子都很能干,能文能武有贤有德。每个身边都聚集一群贤臣死士。。。后来晋献公伐骊戎国,骊戎国惧怕晋国,把美女骊姬进贡给晋献公。晋献公宠幸骊姬,打算废掉太子申生立骊姬儿子继位,骊姬进谗言陷害太子申生谋反,申生身边聚集着一群能文能武的良臣死士,其中晋国名将里克建议太子举兵谋反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申生孝顺,以死自证清白。重耳和夷吾为保命分别逃离了晋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骊姬之乱。与此同时,齐国趁着晋国内乱,齐桓公称霸中原,这就是春秋五霸之首。小诸侯国改而向齐国进贡。重耳在外漂泊乞讨到60岁时候,在自己的姐夫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毕竟最强,岂能容得下齐楚秦造次?晋伐楚,城濮之战,楚大败。晋击秦,崤山之战,秦大败。齐怕晋,不敢与之争锋。几十年后,齐桓公的孙子齐顷公不愿尊晋,晋派使者名将郤克出使齐国,郤克是残疾,齐顷公故意调戏郤克,郤克大怒,不欢而散。第二年,齐伐鲁,鲁求救于晋,晋国大怒,晋名将郤克举兵伐齐,齐顷公大怒早就不愿尊晋,御驾亲征,战于鞌(今济南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鞌之战。诞生了两个成语,灭此朝食和身残志坚。齐国兵强马壮,国君又御驾亲征冲在第一个,齐军士气大震。晋国名将郤克大腿中流矢(被弓箭射中),血染红了下半身,疼痛难忍,士兵看后恐慌,郤克怕影响士气,残疾人冲在了第一个,晋国感慨残疾人竟能如此勇猛,身残志坚士气大震,齐国惨败,国君逃跑。此战之后齐国尊晋为霸主,唯晋马首是瞻。齐顷公之后,齐国历代国君都不满晋国独霸号令天下,每次挑战晋国权威,齐国逢晋必败。其中,晋国伐楚,湛阪之战中横扫了楚军。齐灵公趁着晋国伐楚之际,举兵伐鲁,鲁求救于晋,晋大怒,调转大军伐齐,晋国名将中行偃大破齐军,欲直接灭齐,齐灵公惧怕晋军弃国逃亡,楚国惧怕晋国不敢救齐。恰巧名将中行偃做噩梦把自己吓死了。。。齐国得以保命,齐国再也不敢惹晋了。春秋末期,晋国国君被六卿架空,爆发六卿之乱,中行氏和范氏联手击赵氏,齐国本来是尊晋的,因为之前是范氏的家主士鞅(也叫范鞅)执政晋国,所以齐国一直追随范氏。但是范氏和中行氏作乱击赵氏,剩余三卿韩氏魏氏智氏救赵,齐国也被迫卷进来了。诸侯大乱,不知道该追随谁?齐国站在了范氏一边,出兵击赵。后来范氏中行氏被赵氏反杀,六卿只剩韩赵魏智四卿。齐国尴尬了,本来是尊晋的,又被晋国痛击,损兵丢地。齐国被施了魔咒,真就是逢晋必败。齐国国君权利也被架空,后来田氏代齐。晋国四卿再度内斗,智氏被灭,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历史由春秋进入战国时代。魏国崛起,击赵击韩。赵韩求救于齐,齐发兵击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大家都知道齐怕晋,魏国名将庞涓转头大破齐军,追击齐军时,恰逢孙膑减灶法,庞涓感慨齐军逢晋必怕,都吓跑了,做饭的灶炉都少了。只带了少量轻军追击,结果被孙膑伏击,名将庞涓战死,魏败。齐国经次一役,彻底扫破逢晋必败阴霾,经过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逐渐强大,魏国也从霸主跌落神坛。秦国商鞅变法后强大,蚕食三晋和楚国,统一中国。
总结:山西叫晋,山东就不能叫齐了,因为晋克齐。
因为河北的简称是冀而不是燕、赵,河南的简称是豫,而不是魏,江苏的简称是苏而不是吴,所以山东的简称为鲁而不称齐。
孔子是鲁国人
历史上在山东境内的两大诸侯国中,占据山东大部的齐国始终要比南面的鲁国要强大的多,并且古今提到山东时也大多以齐鲁之邦相称。国力上,齐强鲁弱;疆域上,齐大鲁小;称呼上,齐前鲁后,最终“鲁”却成为山东省的简称。
原来根本原因在于齐、鲁两国的文化差别,春秋战国时期鲁国虽然不及齐国强盛,但是鲁国代表的是山东的和整个中国的礼仪和文化(儒家文化),同时鲁国的地域位置在山东中南部,比齐国所在的山东东北部位置更优越。而且鲁国在文化上也更加发达,加之孔子就是鲁国人,更能代表山东的历史文化。
“鲁”最终能够成为山东的简称,主要应归功于孔子。孔子曾经说过“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意思是:“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正是因为孔子对鲁文化的极力推崇,以及植根于鲁国土地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鲁”得以成为山东的简称。

齐鲁风俗是什么?

齐鲁风俗--家族文化
发布日期:2007-08-08

 一、构成  山东的家族,在从前是典型的“九族”制。“九族”制的重要标记是丧服制的“五服”,按“五服”制,丧服分“斩”、“齐”、“大功”、“小功”、“缌麻”,以此确立由本人高祖至本人玄孙之间九代血亲系统,以出不出“五服”来论亲族远近,“五服”之内,称为“本家”,又称之为“本家本当”,然后才推而及之于同宗同姓。  一姓或一族,往往在家谱中事先标定字号,名为“排辈”。男子起“大名”时,必须取预定的某字为名字的一部分,此字放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辈并不尽同,也有俗传定规。某辈人该用某字,称为“犯”某字,问人辈分是“你犯什么的?”同辈人称为“×”字辈。山东省孔、孟、颜、曾4个古代有影响的大家族,全国一姓同谱,4姓排辈字号相同。  山东一些大户人家还有起“堂号”的习俗。此风到三四十年代仍很流行。“堂号”的命名多取吉语与雅语,如荫福堂、浮吉堂、安书堂、三槐堂、积善堂、福德堂、庆余堂之类。富家或镌匾额悬“客屋”内,一般人家不过将“堂号”写在口袋上、板凳上、帐本上、褡裢上。唯有过年过元宵节时,富家与一般人家都用朱笔书“堂号”于灯笼之上,擎以上街,以为体面。“堂号”之外,在乡间家族外号也很盛行。有以其先人事迹为外号的,如四进士家、三先生家、官儿家、乡约家、地方家等;有以其家族中某一代家长相貌为外号的,如刘大个子家、牟二黑子家、三疤子家、花脸家等;有以其某一代人职业为外号的,如铁匠家、花线刘家、二木匠家、馆子家等;也有以其某一代家长性格为外号的,如大猴子家、山鸦鹊家、二虎家、三小鬼家等,对于此种外号,家族内的人常常讳莫如深,但在村中往往传布甚广。  山东的家庭有夫妇一代家庭、双亲子女两代家庭、祖孙三代家庭、四世同堂家庭、五世同堂家庭等类型。传统观念崇尚“五世其昌”、“五代同堂”、“家大业大,人多财多”,所以旧时数世同堂的复合式家庭较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男女平等、家庭成员平等的要求,数世同堂的复合式大家庭愈来愈少,家庭逐渐向小型化发展。在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单一家庭占的比例更大。城市中“从妻居”的习俗渐渐成风。  二、称谓  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各地不尽相同,且书面、口语、对人、当面又有许多不同,举要如下:  子女称父母曰双亲、二老、老人家等。  子女称父亲,书面或对人称家父、父亲、老爹、老爷子,当面叫爹、大、大大、爷,近年通行叫爸爸。  子女称母亲,书面或对人称家母、母亲、老太太、老妈,当面叫娘娘、娘。  称祖父为爷爷,称曾祖父为老爷爷,称高祖为老老爷爷、太老爷爷。  称祖母为奶奶、婆、嬷嬷,称曾祖母为老奶奶,称高祖母为老老奶奶、太老奶奶。  父之兄,书面称伯父,当面称大爷、大大、×爹(大爹、二爹等),或称伯伯。荣成地方称“伯”前冠以小名甚至绰号,如六儿(小名)伯、和尚(绰号)伯。  父之弟,书面称叔父,当面称×叔(二叔、三叔、小叔等)、叔叔,或称×爹(三爹、四爹等)。莱阳地方称叔为爹,但若父辈兄弟甚多,则最小的叔叔称“×达”(如五达)。  伯父之妻,书面称伯母,当面称大娘、大妈或×娘(如三娘、四娘等)。荣成有的地方称母,又在母前冠以名或绰号,如六儿母、和尚母。  叔父之妻,书面称婶、称×娘(如三娘、四娘等)。莱阳地方称最小的婶为小娘。  姐妹,统称为姊妹,当面称姐姐,妹妹、妹儿。  兄弟,统称为兄弟、哥们,当面称兄为哥哥、称弟为兄弟、×弟、老×(如老三、老四等)。  夫称妻,书面曰贤内,对人曰贱荆、贱内、内人、老婆、屋里的、家里的、做饭的、对象、爱人,年老时则称老伴。当面则叫孩他妈或呼其名。  妻称夫,对人称男人、外头的、俺外头、汉们、当家的、那一口子、丈夫、爱人、孩他爹,当面则称孩他爹、他爹或呼其名。  妻对夫之父,对人称公公、公爹,当面随夫称爹、大大、爸爸。  妻对夫之母,对人称婆母、婆婆、婆妈,当面随夫称妈妈、称娘。  妻对夫之兄,对人称大伯子、大伯头子,当面称哥哥。  妻对夫之弟,对人称小叔子,当面称兄弟、弟弟。  妻对夫之姐,对人称大姑子、大姑子姐,当面称姐姐。  妻对夫之妹,对人称小姑、小姑子,当面称妹妹、妹儿。  妻对夫兄弟之配偶,互相对人称妯娌,当面幼称长为嫂嫂,长称幼为弟妹。  兄对弟之妻,对人称兄弟媳妇、弟媳、兄媳子。当面称弟妹或老二家、老三家等。弟对兄之妻,对人当面均称嫂子。  祖父母称孙辈为孙子、孙女、孙子媳妇。  父母称子女为孩子、小的们。称子曰小子、小厮、儿、儿郎,称最小儿子为“老生儿子”;称女为闺女、 儿、丫头,称最小的女儿叫“老生闺女”。称儿媳妇,对人叫媳妇子,当面叫他嫂、老×家的(如老二家的)、老×屋里的,生孩子后有时则叫“小××他妈”、“小××他娘”等。  兄弟之子女,兄弟姐妹妯娌都称之为侄儿、侄女,出嫁之姐妹对人称娘家侄、娘家侄女。  另外,对人称继母为后妈妈、后娘,当面一样叫妈或娘;对人称前妻所生子女前窝子儿、前窝子闺女,随娘改嫁的孩子,外人称为“带犊”、“跟脚子”。  三、家务  家务,又称家事、家政,是指一个家族日常生活事务的习俗,山东通常称之为“过日子”,内容非常繁复,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极言其复杂异常。  家务的主要决策者是家长。家长又名家主、户主、当家人、当家的、掌柜的,在旧时一般是男性壮年,在大家族中,往往是长房长支的壮年男子。在旧时代的家长制家族中,家长具有绝对权威,对内维持家族秩序,对外代表家族全权处理事务,是旧制度下家庭的支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俗语,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将家长以外的家庭成员统称为“家属”。  家务琐事的具体管理者、家务习俗的主要传播者是家庭主妇。主妇又称内当家、内掌柜的、管家婆,一般是家长的妻子,是由“多年的媳妇”熬成的“婆婆”。这个角色对于一个家庭起很大的作用,因又有“表壮不如里壮”之说。这些人世代理家积有许多经验,传为谚语,很有可咀嚼的地方。比如,她们着重于“过日子”的统盘筹算,有语曰:“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她们注意节约用粮,从粮食尚充足的时候开始,叫作“省囤子尖,不省囤子底”。她们总结处理儿媳之间矛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结论为“会当婆婆两头瞒,不会当婆两头传”。  旧时的家务劳动,主要都由妇女承担。从前山东地方概括家庭妇女的生活,常常说“整年围着锅台转”,或者说“磨台(抱着磨棍推磨)-锅台(刷锅做饭)-炕台(缝缝补补,抚养孩子)”。因为对妇女的家务劳动格外看重,各地都有考验新媳妇的习俗。文登、荣成一带,新媳妇进门,婆母先看其糊“粑粑”(玉米饼子)、擀“面汤”(面条),此两般精,则媳妇可称“不拙”,第一印象不坏。鲁西南一带媳妇入门先看织土布的手艺,再看摊煎饼的本事。潍坊一带新媳妇又必亲做布饰件送公婆、小姑,也是为的显示针线活计不赖。  在当代生活中,随着妇女参加社会活动,妇女主要承担家务劳动的旧俗在逐步改变,专制的家长制也渐被民主家政所代替。  四、家产  家产,俗称家财、家私、家业、家计、家当。兄弟数人结婚后仍合族而居的,称为“在伙”。“在伙”时,家产掌握在家长手中,其情形是“凡同居,财产归公,子弟无私蓄,惟妇人奁资及新妇所收拜钱则为私有。若父母伯叔或耗损家产,子弟可婉谏,不得强阻,不得私以财产授人,即窃立契约,亦不生效。夫在妻亦如之。”(民国《莱阳县志》)  在旧时的父系大家族中,关于家产的种种风俗,主要表现在财产继承方面,而财产的继承,又集中表现于分家的风俗。  分家,又称析产、析炊、分居。旧时分家的习俗是“凡析炊,父母在则父母主之,或邀戚族参加,殁则遵遗嘱,并请戚族尊长主之,大率除养老、祭田、公物外,皆兄弟均分,并祭告祖先,以拈阄为定。女子无论已嫁未嫁,皆不得参与。拈阄后则立分书或分单。若长子特除,则谓之‘长子份’”。“至析炊各立门户……寡妇子幼,或以房产授人,须得伯叔同意。”(民国《莱阳县志》)稍后,各地通行的分家习俗是,请来“中人”(又称知见人),当面将土地、房屋、财产、老人赡养,都要在“分单”(又称分书)上写清楚。“分单”用红纸,几个人分家备几份,新分各户和“中人”都要在“分单”上签字画押。许多地方,分家又有请娘舅到场的习俗。娘舅到场主要替其姐妹说话,争养老土地、争养老财产、争分家后受赡养的较好条件等。从前分家,多是在几个儿子都结婚后进行,近年则多半结了婚就分出去,独子婚后一般也与父母分家。分家的手续较从前简单,除娘舅参加之外,不再请“中人”,改请村干部参加,将粮食、财产在“分单”上写清,家庭承包土地,由村干部主持分开,讲清从几月几日另立炉灶吃饭就可以了。  从前的家产继承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长子长孙为主要继承人。这是从前财产分配的主要形式。分家的时候,长子多分了财产,他的儿子还要再分“长孙地”。这样,辈辈长子都占着这样的优势,就使得长支一般都较末支为富,所以一村一族当中,一般是辈分小的家族富户多,辈分大的家族穷人多。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大量的“哥俩分家”、“哥仨分家”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的情节总是说,大哥分了许多好东西,小弟弟分的东西少得可怜。故事总是把大哥塑造成一个贪财、狠心的角色,而对温顺的小弟弟充满了同情。  第二种,是以幼子为主要继承人。往往是在长子、次子结婚之后,依次使其带走一部分财产分居出去,主要财产留给幼子继承,而由幼子负责最后赡养老人和负责殡葬。这是与长子继承制对立的一种形式,常常引起长子的不满,甚至与父母兄弟反目,将“活不养,死不葬”等条文写入“分单”。  第三种,是老人与几个儿子平均分配财产,或者谁最后赡养老人谁继承老人财产,或者共同赡养老人,老人去世后再分配遗产。近年来这种形式日渐增多。  山东地方从前女子婚后是不能再到娘家继承父母财产的,在农村,这条陈规至今根深蒂固。  分家之后对丧失劳动力的老人的赡养,从来有多种形式,现今流行的大体有这样几种:一是老人单独起灶,诸子分摊粮草钱,按月交给老人;二是老人固定一家吃饭,其他几个儿子按月或按季拿粮、拿款;三是老人的口粮田交一个儿子耕种,这个儿子管粮,其它几个儿子只摊钱不摊粮;四是老人轮流到几个儿子家里吃饭,俗称“轮饭吃”,每家或五日,或十日,或半月,或数月,由兄弟几人议定。  与家产继承有很大关系的一项习俗是“出嗣”与“过嗣”(也叫“出继”与“过继”)。这是指家族中没有儿子的户,可以从近支侄辈中“过继”一人为子,“过继”之后,一切称呼、礼仪、财产继承,甚至死后上宗谱,都要与出继后的父母相一致。“过嗣”、“出嗣”,族中人视为大事,举行仪式必由立嗣人请族中长者与出嗣人生父等到场,且必郑重立下“过嗣单”与“出嗣单”。
山东素称“齐鲁之邦,礼仪之乡”,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传统深重,是孔孟之乡。在特有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山东的民俗风情风格多样,生生不息。在这片土地上,山东民俗艺术叫响全国。
1、由于齐鲁两俗并存,山东民俗自成系列。古时山东分为齐、鲁两国,两个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风格的民俗并且一直相对存在,互相影响却又自成风格。山东东部是齐国,西部是鲁国。由于两个古国对后人影响至深,至今山东还是被称为“齐鲁”。齐、鲁的不同民俗,形成后来山东民俗的地区差异。齐俗继承东夷文化传统,较少受宗周礼制的束缚,带有商品经济的色彩。鲁俗则试图用周礼来替代原有的文化传统,更带有自然经济的色彩。
2、山东两大民俗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山东潍坊的杨家埠年画和山东高密的扑灰年画入选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为何简称为鲁?

春秋时代,对中国历史影响最深远的诸侯国,不是春秋五霸,而是一个撮尔小国,位于山东半岛泰山脚下的鲁国。它与齐国为邻,为了争夺交界处汶水一带农田,不断跟齐国发生冲突。当然,冲突的结果总是鲁国吃亏,按理说鲁国很弱小,会被齐国吞并,但是鲁国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楚国灭亡,鲁国能笑傲到战国末期,现代将山东简称为“鲁”又有什么原因呢?

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国,因为周公在周朝辅佐周成王,所以儿子姬伯禽去了封国。周公在周朝创立了礼仪制度,鲁国收藏的图书和文献也最多,贵族们的文化水准也很高。西周被犬戎攻陷后,图书文献全部失散,只有鲁国的历史文献被保存下来。鲁国从没有遭受过劫掠焚烧的厄运,对周朝初期的文物制度,保持的也最完整。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是一些周王朝初期所实行或拟定的各种法令规章和各种典礼时使用的仪礼典籍,所以,在当时“周礼尽在鲁矣”。各国知识分子和知名的文化人,都必须到鲁国亲自查考,才能了解。后世的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还要参考鲁国史官左丘明的《左传》。西汉通宫廷礼仪官叔孙通在推行朝仪的时候,也派人到鲁国学习以后,才推行了这个仪式,足见鲁国的影响力。后来孔子在鲁国诞生,将儒家文化再次扩大化,甚至影响了全世界。

古人很注重礼仪,因为礼仪让国家变得更文明,重礼仪的人懂礼貌,让人觉得亲善友好。礼仪看起来很光鲜,周朝的礼仪却很繁琐,仅仪式程序这一部分,就有祭礼、葬礼、婚礼、冠礼、笄礼等等,以及阶级性专用的国王之礼、国君之礼、贵族之礼。这是一种专门知识,必须专家才能胜任。从事这种以主持典礼为职业的专家,当时被称为“儒家”。因为儒家的出现,礼仪和文化才继续得到了发扬光大。

把礼仪文化发扬光大的人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是宋国贵族的后裔,因妻子太美而被杀的宋国宰相孔父嘉,就是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的儿子在孔父嘉被杀后,被家臣抱走侥幸活了下来,后逃到鲁国,成为平民。孔子的父亲孔纥曾在鲁国军队中当一名军官,但他逝世的太早。孔子是一个遗腹子,在母亲颜征在辛苦的养育下长大。孔子年幼时,刻苦地学习儒书,成年后即成为一个十分渊博的“礼教”专家。因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鲁国也以孔子和那些古老的礼仪文化,被历朝历代所推崇。

在孔子去世以后,各诸侯国,如果需要学习礼仪,必须到鲁国学习。而儒家学派的学生也集中在此,从这个地方出来的学生,到全国各地游说,所以儒家学说逐渐传播。到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唯一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现代的山东之所以被称为“鲁”就是因为此地的历史文化影响力源远流长,无论文化、礼仪、历史地位等等,鲁国最具历史代表性。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鲁国的礼仪文化和儒家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山东用鲁在作为简称是最好不过了。

鲁国属于什么角色?在历史中处于什么地位?

鲁国,中国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子伯禽所建立。
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山东省南部。
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800年左右。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
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鲁国[1]创始者周公旦为周族人,因此鲁国的主体民族是周族和当地的夷 族组成。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周武王杀纣灭商后不久,即封周公旦于鲁,都曲阜。周公旦因辅佐天子,未能就封,乃由嫡长子伯禽前往就封。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国的政治地理架构是军国架构,由天子之师的行军序列转化而来。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天子之师的野战行军序列是:前军,由太子统领;中军,由天子统领(天子兼领前、后军);后军,由庶长子统领。
得天下后,没有了野战,天子之师的前、中、后三军随即转化为东南军区、中部军区和西北军区。天子本人驻跸中部军区(河洛地区),太子驻节东南军区(总部设在曲阜。),庶长子驻节西北军区(总部设在幽燕地区)。
黄帝时代就是这样的体制(黄帝长子青阳驻节“铸”,在曲阜附近。注意黄帝元子的名号“青阳”本义为“东方”;黄帝庶长子夷鼓驻节幽燕,在涿鹿一带;黄帝本人驻跸河洛地区的新郑)。少昊时代颁布的二十八星宿,有名为“心”之宿,有三颗星:心前星(心宿一,东起第一星)、心中星(心宿二,东起第二星)、心后星(心宿三,东起第三星),依次另名为“太子”、“天王”、“庶子”。拿黄帝父子三人的驻地与心宿三星比较,就知道两者在方向和名称含义上是大体一致的。
为什么要实行军国体制呢,因为远古时代中国大地上部族众多,文化差异大,不容易实现民族融和,武装叛乱时常发生,天下不能长治久安,故需要将野战部队转化为军区部队,以各保一方平安。灭商后,东夷集团成为周王室最大的政治对手,所以,周王室沿袭黄帝的做法,武王代文王,驻守河洛地区;周公代太子,驻守曲阜地区;召公是文王庶长子(据《帝王世纪》所记),驻守幽燕地区。因此,鲁国实际上是周代的东南军区,燕国是周代的西北军区。这一历史事实的文献记载是:公羊隐五年传:“自陕而东,周公主之;自陕而西,召公主之。”事实上,“鲁”的本义是“鱼儿摆尾”。因为凡从鲁之字都寓有这个含义。如橹:舟船尾部一种推动船体前进的船具,系仿生自鱼尾,使用时左右摆动,像鱼儿游动时的摆尾。亦可写作“艪”等(详细说明请参见本百科词条“鲁”) 另外,与“鲁”相关的词汇中,鲁字皆有“任性”之义(因为鱼儿摆尾是它们的天性),如“鲁莽”(任性草率)、粗鲁(粗野任性)、“鲁直”(任性率直)。所以,周公旦之所以封鲁,是武王希望他游进东夷集团这个“大海”,发挥鱼儿摆尾的天性,左右扫荡敌对势力。所以,“鲁”就是扫荡东夷敌国的意思,与其东南军区的职责相吻合。
相关历史
折叠周公摄政
西伯昌之子,以发、旦最贤。发即周武王,旦即周公旦。
武王得天下,封大弟旦于曲阜,是为鲁公。旦不就国,留周以辅佐天子,是为周公。史称“周公旦”。
周公旦之功,不在鲁,而在周。
武王伐纣之后,天下仍未归心,武王却得了重病。群臣恐惧,太公、召公想到文王庙为武王占卜运势。周公旦说,且慢,不能以此困扰先王。于是他设坛,向太王、王季、文王祷告:嫡长子孙发,勤于政务劳于国事,不幸重病;如果列祖列宗因为上天的旨意而不能为王发消灾解难,那么请以我来替他受罪吧。祷告之后,才去占卜,卜得“吉”,而武王发病情好转。鬼神之事,暂且不谈,而周公之用心,可谓良苦。
武王发崩,太子诵年幼,尚在襁褓。周公旦担心武王崩而天下诸侯叛乱,于是摄行君权。
武王的弟弟们见此,都说周公旦肯定要对太子诵不利,想自己当天子。周公旦一看,不得了,舆论的力量无穷啊,于是立太子诵,是为周成王,而他则辅佐成王,让自己的嫡长子伯禽到鲁国担任国君,以为屏障,防御东方徐戎、淮夷等蛮夷。
武王发的弟弟管叔、蔡叔疑心周公旦,就跟商纣王的后代武庚一起发难,想除掉周公旦。与此同时,东方的淮夷、徐戎果然叛乱。齐太公、鲁公伯禽发兵镇压, 顺利把淮夷、徐戎给镇压了。而周公旦挟天子之师,也平定了管蔡之乱。
周公旦摄行君权多年,营造雒邑,于是迁都雒邑,是为成周。
周公旦为周王朝的统治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位高权重也难免惹人非议,传说成王年长,周公归政之后,周公 因为担心成王清算他,逃到了楚地。不过成王知道周公旦劳心劳力也是为了周王朝罢了,也就迎他回来。
周公旦薨,而还没到收割的时候,暴风挟雷,把禾都扫荡干净。据说这种天象在武王发崩的时候也出现过。 于是查阅记录,发现了前文所说的周公祈祷以己代武王受难的记载。成王很感动,于是下令,让周公旦的鲁国拥 有郊祭文王的资格,可以奏天子礼乐。
折叠西周强藩
周王朝历来有厚同姓、薄异姓的国策,而周成王赋予鲁国“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的资格,不仅仅是对周公旦功劳的一种追念,更是希望作为宗邦的鲁国能够“大启尔宇,为周室辅”。这是鲁国在政治上的优势。
伐灭管蔡之乱,平定徐戎之叛,鲁国得到“殷民六族”。而本来是王族的殷商之民,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时也善于发展经济(商人的称呼,就是来自于殷商之民);而鲁国地处东方海滨,盐铁等重要资源丰富。这是鲁国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
鲁国历经鲁公伯禽、考公酋(系本作“就”,邹诞本作“遒”)、炀公熙(一作怡,考公弟)、幽公宰(系本名圉)、魏公晞(幽公弟)、厉公擢(系本作“翟”)、献公具(厉公弟)、真公濞(本亦多作“慎公”),一直都是周室强藩,震慑并管理东方,充分发挥了宗邦的作用。此时的鲁国“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其国力之强,使得国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从”。
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春秋,彼时曹、滕、薛、纪、杞、彀、邓、邾、牟、葛诸侯仍旧时常朝觐鲁国。
折叠长幼之乱
历史上,鲁国有过几次废长立幼、杀嫡立庶的事件,始作俑者,或者可以追溯到周宣王。
鲁真公薨,其弟敖立,是为武公。武公有长子括、少子戏。
武公九年,武公带着两个儿子,西去朝拜周宣王。宣王很喜欢戏,于是作了件荒唐事,他要立戏为鲁国的太子。王的卿大夫樊仲山父就说,这个废长立幼,不合规矩。不合规矩而您一定要做的话,日后鲁国一定会违背您的旨意。违背了您的旨意,那就是要讨伐的。不讨伐的话那对您的威信有损。要真发展到那个地步,对大家都不好。您看,是不是别下这个命令呢?
周宣王很不满,现在谁是天子啊,他不顾重臣意见,下了命令就立戏为鲁国太子,日后当鲁国的国君。鲁武公有点郁郁不乐,回到鲁国后就死掉了。于是太子戏立,是为鲁懿公。
果然,懿公被他哥哥括的儿子伯御带着鲁人干掉。伯御安安稳稳地做了十一年鲁国国君,最后被周宣王发兵给伐灭了。(古时候交通不便的缘故?因此那么久了周宣王才知道?此事,存疑。)
周宣王把伯御给诛杀了,就立懿公戏的弟弟称,是为鲁孝公。那个时候起,周天子的威信日益下降,而诸侯国弑其君的事情时有发生。
折叠隐公居摄
鲁孝公薨,子弗湟立,是为惠公。
鲁惠公的元配没有生子就死了,妾室声子倒是帮他生了个儿子,名叫做息(一作息姑)。后来,惠公听说宋国有个女子生来手掌就有“鲁夫人”的纹状,于是就把她娶回鲁国,是为仲子。仲子为惠公生了个儿子,名叫做允(一作轨)。因有“鲁夫人”的纹状而娶之,隐隐有立她为夫人的意思,则她的儿子允就有可能当太子。
惠公没有立太子就死掉了。年长的公子息颇得鲁人的拥戴,于是他学当年周公旦那样,摄行君位。但是又担心其他人不服,于是立公子允为惠公太子,说是等他长大后就把政权返给他。历史上把公子息称作“隐公”,所谓隐,也就是假、非正式之类的意思,表示他不是国君,但是实际上就等同国君。这也是鲁国跟其他诸侯国所不同的一个地方。
隐公时期,卿大夫羽父位高权重,逐渐掌握实权。但是羽父权力权力欲太重,渴望与国君平起平坐,何况隐公甚至还不是名义上的国君。羽父就对隐公说,要不您立我为太宰吧(所谓太宰,那就是周天子的王室正卿,就地位而言,跟诸侯平起平坐。)隐公不答应,推托说自己又不是鲁公,不能做主。羽父说,其实太子允没什么势力,您德高望重,不如顺势就即位好了,我帮你解决掉障碍。隐公震怒,“我之所以当这个家,是因为看到允年幼,担心人心不稳才勉强顶着众人的唾骂来做这件事。本想等到允长大了,我就到菟裘之地养老去。你瞧你说的什么话啊!”
羽父被弄得一愣一愣,敢情人家不想夺位?他担心太子允知道这件事,于是急匆匆跑到太子允跟前,来个恶人先告状,谗言隐公想要霸占权位,不会让他允掌权之类的话。太子允心想这还得了,于是授命羽父把事情给解决了。羽父就派人弑杀了隐公。
惠公太子允即位,是为鲁桓公。
折叠三桓兴起
鲁桓公初期,羽父还挺有权势,但是到了后来就不见经传,或许是桓公疏远了他也未可知。
鲁桓公有庶长子庆父、太子同、公子牙、公子友。庆父、叔牙、季友的后代分别是孟氏、叔孙氏、季氏,合称三桓。
三桓为孟氏、叔孙氏、季氏,而非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以往有众多学者认为孟孙、叔孙、季孙皆为氏称,实误。“孙”为尊称,对于孟氏和季氏,“孟孙某”、“季孙某”仅限于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孟某”、“季某”。所以,“孟孙”、“季孙”并不是氏称。考之《左传》,只有“孟氏”、“季氏”的字样,而无“孟孙氏”、“季孙氏”的字样。叔孙氏的情况比较特殊,起先为叔氏,后来公子牙(字子叔)之后立叔氏,原来的叔氏改称叔孙氏。
祸起孟任
桓公薨,太子同立,是为庄公。庄公夫人哀姜,哀姜娣叔姜为庄公生子开。
庄公晚年,筑高台,看到大夫党氏的女儿孟任,很是欢喜,就跟着她走。最后,庄公许诺说立孟任为夫人,如果她给自己生了儿子,就立为太子。(这个庄公也真是个妙人,追在姑娘家身后走,活脱一个情窦未开的傻小子,还愣愣地说你嫁给我吧,我会对你很好的,你要是生了儿子,我就让他当国君。)
孟任生般(一作“斑”)。庄公想立般为太子,又担心其他臣子有意见。再者,鲁国一向都有“父死子继,兄死弟及”的传统。到了庄公三十二年,庄公病笃,又想到立太子的事情,就询问自己的兄弟叔牙、季友。叔牙说庆父有才能,隐隐有选贤任能,你死了就立庆父的意思。季友则说就算死也要立公子般。于是,庄公让季友派人赐鸩酒给叔牙。叔牙饮鸩而死,立其后为叔氏,后改称叔孙氏。
庆父之难
庄公立般为太子,而季友辅佐。
叔牙死后不久,庄公薨。于是季友立太子般为国君,为庄公治丧,因此尚未正式即位。而庆父发难,派人弑杀了在党氏居住的鲁公般。季友惊慌之间,逃往陈国。
庆父与庄公夫人哀姜一向都有私通,因此发难之后,他立哀姜陪嫁的叔姜之子,公子开为国君,是为鲁闵公(一作湣公)。庆父立闵公之后,跟哀姜私通得更加厉害,但是始终觉得有妨碍,就想把闵公给杀了而自己当国君。齐国仲孙湫就预言“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后来的孔子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闵公二年,庆父派大夫卜齮袭杀闵公于武闱。季友听闻,自陈至邾,接庄公妾成风之子申,请鲁人以其为国君。庆父忧惧,出逃到莒。于是,季友送公子申入鲁,并重金贿赂莒人,抓庆父回国。庆父请求让他出逃,季友不肯。于是庆父自杀。立其后为孟氏。
关于孟氏,《春秋》又作仲氏。因为当初庆父虽为长兄,但为了表示君臣之别,于是自称仲,史称共仲。实际上,当时的人都以其年长而叫他的后代为孟氏。
季友立公子申,是为鲁僖公(史记作“厘公”)。僖公元年,季友帅师败“莒师于郦,获莒拏”,“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季友为鲁国相。季友相僖公,执政多年,把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鲁人作《诗·鲁颂》称赞。僖公十六年,季友卒,谥成,史称“成季”,其后立为季氏。
折叠公卿争权
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九位鲁公在位期间,作为卿家的三桓与公室争权夺利,尤其是以季氏的执政与公室的反击最为激烈。
成季死后,庄公的公子遂(即襄仲)及其儿子公孙归父相继掌权,是为东门氏执政时期,而孟氏一度被东门氏赶出鲁国。然而,成季的孙子季孙行父(即季文子)利用三桓的势力,开初税亩,使得私田兴起,而“隐民”剧增,获得鲁国平民阶层的人心。公子遂杀嫡立庶,以公子俀为国君,是为鲁宣公。
宣公发现三桓日益强盛,同时有民不知君、只知三桓的说法甚嚣尘上,于是他“欲去三桓,以张大公室”。他与执政的公孙归父商量,是不是起兵灭了三桓,但是国人明显倾心于三桓,使用国内兵马或许不妥。于是,公孙归父前往晋国借兵。可惜公孙归父还没成功搬来晋国军队,宣公就死了,而季文子趁机发难,备述襄仲当政时的弊端,斥责他“南通于楚,既不能固,又不能坚事齐、晋”,使鲁国没有强援。鲁国司寇表示愿意随季文子除乱。公孙归父听到这样的消息,连忙逃到齐国躲起来。季文子开始执政。从此开启了季氏祖孙几代人的执政专权之路。
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辅佐鲁国文宣成襄昭定六位鲁公,位列三卿之首,独专国政。
季武子时期,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从不同角度削弱公室的权力:
襄公十一年, 增设三军。季武子、叔孙穆叔、孟献子分三军,一卿主一军之征赋,由是三桓强于公室。当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按周礼“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鲁有三军。自文公以来,鲁国弱而从霸主之令,若军多则贡多,遂自减中军,只剩上下二军,属于公室,“有事,三卿更帅以征伐”不得专其民。季武子欲专其民,遂增设中军,三桓分三军之民。
襄公十二年,三桓“十二分其国民,三家得七,公得五,国民不尽属公,公室已是卑矣”。
昭公五年,季武子罢中军。四分公室,季孙称左师,孟氏称右师,叔孙氏则自以叔孙为军名,“三家自取其税,减已税以贡于公,国民不复属于公,公室弥益卑矣”。
公室奋起反击,昭公二十五年,在郈昭伯、公若等人的劝说下,鲁昭公发兵伐季氏。而孟氏、叔孙氏认为唇亡齿寒,三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发兵救援。结果昭公外逃,而季平子专权,摄行君位将近十年。
季平子的僭越行为,导致其家臣奋起模仿,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阳虎。定公五年,季平子、叔孙成子相继去世,阳虎发难,囚禁季桓子,逐仲梁怀,随后执掌鲁国权位长达三年。虽然阳虎被三桓赶出了鲁国,但是三桓的影响日渐削弱、公卿之别君臣之礼日渐败坏也成了趋势。
这个时候,在位的鲁定公决心削弱三桓,而这个时候三桓内部并不稳定,因为季氏的专权,导致其他两家的不满。定公十年,齐鲁会盟,作为司仪的孔子不仅言谈之间退发难的莱夷之人,更以口舌之利,使得齐国归还汶阳之田。于是,定公以此为契机,重用孔子, 而孔子为了恢复公卿之别、君臣之分,决定以隳三都的方式,逐步消解三桓的强盛势力。季桓子出于防止家臣犯上的考虑,同意隳三都,并派仲由等臣子率兵毁掉自己的费城。然而三桓之中,孟氏反对,他坚持不毁掉自己的成城,结果定公发兵讨伐,却无法攻下。而定公在季氏的唆使下观齐女乐,败坏礼数,更寒了孔子的心。结果,三桓把公室的坚定拥护者孔子赶出了鲁国。
哀公即位后,想要伐灭三桓,结果反被三桓逐赶,死于有山氏。哀公死后,三桓立公子宁,是为悼公。悼公时期,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直到鲁穆公时期(前415年-前383年),鲁国实行改革,任命博士公仪休为鲁相,遂渐从三桓手中收回政权,国政开始奉法循理,摆脱了三桓专政的问题,重新确立了公室的权威。而三桓之一的季氏则据其封邑费、卞,独立成为了费国。
折叠楚灭鲁国
前323年,鲁景公卒,鲁平公即位,此时正是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之年。鲁顷公二年(前278年),秦国破楚国首都郢,楚顷王东迁至陈。顷公十九年(前261年),楚伐鲁取徐州。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后七年(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
折叠周公和鲁国
鲁国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的封国。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文王在时,旦为子孝,并且富于仁心,和一般兄弟不一样。武王即位后,旦辅助成王,卓有功勋。武王有病,群臣都很担忧,武王还是死了。那时武王的儿子成王涌,年龄还小,当时国家行政命令,都出自周公。因此引起他的兄弟管叔、蔡叔的猜疑,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指成王)”。管叔、蔡叔仍不谅解,居然参加了武庚和东夷的叛乱。周公和召公、太公毅然举行东征。三年,东征胜利,实行封建,封召公奭于燕(包括今河北北部到辽河一带);封太公望于齐(包括今山东潍水到山东半岛);封周公于鲁(包括山东的东南部),与齐以泰山为界。这是周东方诸侯中最重要的三个国家。周公、召公和太公都未亲自就国。东征胜利后,他们三人都回到了周,而由他们的儿子去分别统治鲁、燕和齐。当时周公、召公、太公同心协力辅政,而周公的地位要比召公和太公更高,他作为冢宰,百官都听命于他。据说,周公摄政只七年。成王长大了,他就还政于成王。周公摄政期间,他“制礼作乐”,奠定了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这在今《尚书》里,诸如《康诰》、《洛诰》、《酒诰》、《顾命》等篇中,还可以看出一二。孔子说得好:“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虽然很羡慕周文化,但他也认为,周文化也还有夏商文化的因素。周公对于周王室有很大的功劳,所以鲁在诸侯国家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史记·鲁周公世家》说:“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至春秋礼崩乐坏时,当时人还说鲁“犹秉周礼”。
鲁国,中国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子伯禽所建立。
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山东省南部。
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800年左右。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
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礼乐之国

​“周礼尽在鲁矣”,礼仪风范齐备的鲁国是怎么败亡的?

鲁国作为周王朝的宗室国,存在790年,正所谓“鲁国八百年”,最后在鲁倾公之时被楚国的楚考烈王覆灭。鲁国的衰落,从周宣王插手鲁国太子的废立埋下引子,在“庆父之乱”时开始,之后国力日益衰落,最后被强国所灭。

01.“周礼尽在鲁矣“

鲁国是一个地位很独特的诸侯国,因为他与周王室是同一家,都是周武王的后代。所以鲁国一直与周王室联系紧密,十分重视维护统治的礼乐制度。后来随着诸侯的强大,周王室的统治被削弱,逐渐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景象,但是鲁国始终恪守礼制,加上维护周礼的儒家学派的出现,所以当晋国的大夫韩子宣到鲁国看到其保存的文物与日常生活中的举止后,发出了”周礼尽在鲁矣“的感叹。

02.周宣王废长立幼

但是如此恪守礼制的鲁国,却因为周宣王掀开了公子争权,兄弟残杀的帷幕。鲁武公时期,周宣王见到了其长子公子括与幼子公子戏,周宣王觉得公子戏机灵,很称他的心意,就下旨把鲁国太子位给公子戏。但是按照嫡长制度,太子本应由长子公子括继承,鲁武公也是一直把长子作为储君来培养。周宣王命令一出,鲁国就开始乱了,先是当上诸侯的公子戏被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公子括的儿子公子伯御所杀,后来公子伯御又被周宣王杀死。

一直到鲁孝公即位鲁国这场风波才平定下来,但是兄弟阋墙,弑君自立的先河已经打开,鲁国逐渐走向了混乱。

03.庆父之乱掀开鲁国败亡大幕

庆父是鲁桓公的庶子,鲁庄公的大哥,因为鲁庄公是嫡长子,所以继承了王位。鲁庄公有长子公子开,幼子公子般,还有一个妾室所生的儿子公子申。他因为喜爱公子般的生母所以废长立幼,以公子般为继承人。结果鲁庄公一死,庆父就发动叛乱,改立公子开为国君,因为公子开的养母,也就是鲁庄公的夫人哀姜与庆父是情人,后来庆父野心更大,就把公子开也杀了,准备自己当国君。不过庆父被愤怒的鲁国人推翻,最后选择了自杀。

04.楚国灭鲁

庆父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带给鲁国的动荡持续数十年,并且因为推翻庆父而走到政治舞台上的季氏也愈发强大,给鲁国国君带来了威胁。此后就是漫长的争权之路,国君与士大夫,此消彼长,争斗不休,延误了国家的发展,鲁国国力也就一蹶不振,甚至独立出来了新的诸侯国。终于,在公元前261年,楚考烈王兴兵灭亡鲁国,走过近八百年风雨的鲁国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鲁国之所以最后会非常悲惨的灭亡,是因为当时鲁国是一个非常缺少人才的国家。然而一个国家缺少人才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情。
现实很残酷,继承并保留了最为完备周礼的鲁国,在一点点被侵蚀,今天齐国占一点,明天楚国割一块,后天魏国再啃一口。面对这些侵略,鲁国却无计可施。
  礼仪当不了饭吃,过时的制度实现不了国家的强大与繁荣,亡国只是时间问题。
  鲁顷公十九年(前261年),楚国伐鲁国,占领中心城市徐州。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为楚国所灭,鲁顷公被迁于下邑。公元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地(今山东东阿),至此,世传二十五世,共计三十四位君主,历时近八百年的鲁国绝祀。
文章标题: 从当代山东文化习俗看,“周礼尽在鲁矣”依然成立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4635.html
文章标签:周礼  尽在  山东  习俗  当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