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湮灭无闻的战车,为何会在明朝重现生机?
明朝时期战车之所以重新兴起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明朝时期出现了能与战车相配成为战争利器的火药;第二个原因是明朝时期蒙古骑兵实在太过凶猛,传统骑射作战明朝军队并非蒙古骑兵的对手。基于这两个原因,在历史上消失已久的战车才会在明朝时期重新兴起,并发展成了一种新型作战方式,在战争中具有很大的用处。
明朝时期著名的南倭北虏让明朝政府充满了忧虑。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势力擅长水战,北方的蒙古骑兵擅长骑射。在与蒙古的精锐骑兵抗衡的过程中,明朝朝廷屡屡吃亏,深知骑射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必须重新找到一种新的作战方式来对付才行。而且长期的战乱导致明朝朝廷马匹供应实在是不足,因此在与蒙古骑兵作战的时候更是出于劣势,明朝朝廷急需找到这种新的作战方式来对抗蒙古骑兵才行。
明朝时期,有发明者利用火药设计出了适用于作战的火箭。后来逐渐改进,形成了一系列的火箭,例如一次能发动三十多根火箭的“一窝蜂”和一次一百根的“百虎齐奔”;都在明朝作战的时候发挥了极大作用,在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就曾用一窝蜂获得战争胜利的例子。由此一来,就必须要有装载火箭的物件才行,于是有人提议用战车。
后来,随着火箭的种类越来越多,战车也越来越广泛地与之结合成为新的“火箭战车”,用来对付擅长骑射的蒙古骑兵很是有效,因此,战车便在那段时期越来越受欢迎,战车与火箭的搭配也越来越多,同时,战车的种类也因此越来越多了,后来成为了明朝最主要的作战之器。
一是对付来去迅猛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土木堡之变”后明军败北,也先的彪悍凶猛,使得北方的边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使用了战车
二是适应大量使用火器的需要。最重要是发挥火器的效用,这是明朝重视战车的主要原因。
这个明朝火器比较盛行有很大的关系,想要充分发挥火器的威力,就要克服天气的因素。
特别是遇到阴雨天的时候,完全可以用战车来保护火器,而且士兵也可以用战车作为掩体。
因为在明朝,火器开始作为武器出现。这种武器杀伤力虽然强,但是不利于携带和运输,于是曾经的战车,就派上了用场。
在土木堡之变后,不得不正视鞑靼与瓦剌威胁的明朝也开始了对于装备的革新之路,景泰朝吏部郎中李贤据此上表,要求景泰帝同意兵部研发火器战车: 这种构想中的战车有着三点好处,一来,士兵们可以利用周围的箱板作为掩体,防御弓箭的远射,同时,也可以在战车内部预留射击孔,在敌人临近时开枪射击,最重要的是,这种战车可以成规模的围拢成一座军城,这样一来“马不得冲阵,箭不得伤人”,明军自然再也无须顾虑蒙古骑兵的威胁。
明朝的防御和征兵制度是怎样的?为什么可以明朝保卫蒙古的不是女真吗?
368年明朝的建立与蒙古人被驱逐出中原、在长城以北实行军营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明初一直到17世纪灭亡,一直非常重视北方边防。1971年,明太祖曾说,日本、朝鲜和安南只是蚊子,北方的野蛮人是最危险的威胁。为此,朱元璋建立了一支300万人的庞大军队。分为精卫、上西卫亲军、地方卫生所三部分。
明代卫所制度
卫所创建于朱元璋称帝前的南京,是明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制度仿照北魏、隋、唐时期的官制军事制度,吸收了蒙古的部落军事制度。属于自给自足的陆军战车类型。起初,每个军士都得到15英亩的土地来维持生计。365年,饱受战乱蹂躏的长江中游部分地区被辟为军屯地区。每一个军士都得到50亩农田,把农具给牛,并免除他的农田的租金以换取徭役。有了这一制度,明初地方卫生站的军士每年可以生产约3亿斤粮食,足以供养数百万军队,从而使朝廷不用花国库的钱就能维持庞大的边防部队。
卫所的士兵都有世袭的军属,地位相同,卫所的军官也是世袭的。因此,我们必须尽力防止将军和士官之间的关系过于密切,并严格控制整个军事组织。卫生事务分三司:都督管兵,此外,还有政务院和法务院。所有军户的户籍都是由五位军政长官管理办公室,而调动军队的权利掌握在兵部的文职人员手中。
要使这种精心设计的自给自足的军事体系长久存在,就必须保持世袭军人家庭的品质和义务。然而,在15世纪后期,该系统的迹象的衰落出现了。朝廷官僚开始驱赶军户承担劳务,强迫士官长像农奴一样为其私宅耕种建房,或者向士官长收钱以逃避其军事训练。这样,卫生所的干事就成了一个有利可图的职位。一时间,商家孩子们花重金贿赂官员职务,来充实自己,或者在军中征召庄忠的人,从而侵吞军饷。相反,大量的世袭军人家庭因为长期被剥削,拿不到军饷,想尽办法脱离军人家庭的地位。到了16世纪,法国大学mpa的兼职教授何乔,一些卫生中心的逃亡士官人数已经达到总人数的60%,边疆卫戍部队只剩下一半。
15世纪,女真部落是明朝东北卫戍部队的一部分。汉族边民与女真族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双方相互同化的现象不可避免。但在17世纪,大部分移民到女真地区的汉人并没有被吸收为女真部落的成员,而是被战俘奴役,给人和动物起名字,分配给女真部落士兵充当奴隶,这就是所谓的包衣。与15世纪时,汉人融入女真社会的情况大不相同。623年,努尔哈赤下令,对1619年之前加入女真的汉人和后来加入女真的汉人区别对待。前者被视为女真人,纳入八旗体系,后者成为女真人的家奴。随着努尔哈赤吞并辽东,至此,明朝的卫所制度在边防上名存实亡,被征兵制取代。
战国之后退出历史舞台的战车,为何又被明朝大规模使用?
我国夏朝时就已经使用战车作战,战车有非常强的机动性,这是步兵所比不了的。使用战车可以快速追击敌人,可以分割包围敌人,可以快速撤退。使用战车的黄金时期是商周时期,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战车在军事上的主导地位,开始慢慢去退居次要地位。但并不能说战车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南北朝的时候,战车仍然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只不过其最主要的作用不是战场冲锋,而是主要用来后勤补给和兵源调动。
到了明朝时期,战车又被大规模的使用,但此时的战车跟商周时期的战车是完全两码事。无论外形、材质、功用以及性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周时期的战车是进攻型的武器,每辆战车有2~4匹马组成,车上乘有三名战士,一名负责驾车,一名负责操戈,进行远距离攻击,还要一名负责射箭。
而明朝时期的战车,主要是防御性战车,并不是进攻型武器。其外部保护材料更厚,更坚固。战车自战国以后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主要因为相比骑兵而言,战车的机动性要差很多,用车成本也要高出很多。此时的步兵已经开始使用长达5、6米的长矛对阵骑兵。战车一般要用2~4匹马牵引,万一有一匹马被射中或者刺伤,整个战车就得垮掉,战争成本居高不下。冲锋速度,战场执行效率更是不能跟骑兵相比。
明朝时期,为了对付机动性极强的蒙古和后金部队,明军不得不在没有天然屏障扎营的地方,用战车列阵布置在军队营地外围充当可移动的城墙,以防止敌人的骑兵突袭。这也是明朝对阵少数民族骑兵的无奈之举。因为在1449年土木堡之变中明朝最精锐的部队三大营全军覆没,将朱元璋和朱棣积累下来的骑兵优势消耗殆尽,导致明军在对抗蒙古军队和后金军队的时候,骑兵严重不足。只能重新启用战车设计防御战术,当敌人的骑兵冲击到明军战车的时候,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然后明军的火枪部队再以战车为依托,对蒙古和后金骑兵给予远距离军事打击。此时的战车起到的作用跟长城没有什么区别。
战车原先被抛弃是因为在平地上发挥的作用不大,而在明朝的时候战役通常是在高原或山地,用战车可以造成出其不意的成果。
因为当时的明朝从战车中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并且有着更好的操作方式。
因为他们发现战车对付骑兵的效果不错,毕竟面对的主要对手就是蒙古,所以大规模使用。
战车在明代再现于战场的原因何在?
战车鼎盛于春秋战国时期低落也是在这个年代,到了明朝战车开始被沿用于运输。洪武五年(1372年),山西河南首先造独辕车800辆,永乐八年(1410年)北征时又造武钢车3万辆,“以运粮响”自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大同总兵朱冕等疏陈战阵之法请选小火车850辆开始,山东河南开始相继制造,“以备战车”,从此“言战车者相继”。
明朝研制战车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付来去迅猛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二是适应大量使用火器的需要。“土木堡之变”后明军败北,也先的彪悍凶猛,使得北方的边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很多文官武将认为胡骑劲捷,不用战车难以抵御。朱冕说:“战车行则载衣止则结营阵”。谭学上疏:“奉命以来,熟看大同地方山川平矿,宜府地方,一半相等,门庭寇至,车战为便”认为车战的好处是“行则纵为阵,止则横为营。…彼用弓箭,止有百步技能,利用枪炮,动有三四百步威势。”李贤更明确的指出:“中国长策唯有战车,卫青之武刚车,可以御之,而又有取胜之道,则火炮是也。论中国之长技,无出于此”由于战车可以组成很长的阵营,“欲行则行欲止则止”谓之有脚之城,内藏军马粮草用来抵御敌人,使敌人的骑兵不能冲破车营组成的营阵,有箭亦不能伤人,“彼若近前,火炮齐发,其正继出;彼若远遁,我势益张,我威益振,备边长策,莫善于此”后来胡松也说:“广设火器于车厢之上,则彼不能近以即我,此实兵家之利器,今日所宜最先者也。”可见,明人不仅企图用战车这一“有足之城”抵御北方的蒙古人,而且最重要是发挥火器的效用,这是明朝重视战车的主要原因。
正是这种背景之下战车在明朝又重新的焕发了活力,各式各样的战车被大量的建造出来。据《续文献考.兵策》记载,正统至万历年间,先后制造了小火车,独伦车,偏箱车,全胜车,轻车,雷火车,先锋霹雳车,独辕车,武刚车,战车,军队小车等。仅仅在天顺六年就建造兵车1220辆,并备有大铜铳,供京师使用。这些战车多用火器装备,并经历了由大到小,由笨拙到精巧,由畜力到人利的发展历程。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女真崛起于东北并兴建了一个善于驰突的八旗骑兵,为了防御女真的八旗骑兵,明政府又开始建造战车,天启元年(1612年)兵部主事何栋如说:“何谓火车,车战是也。臣闻奴酋有精兵四万,人马皆批金甲,马首两旁皆夹长枪,对阵突破,军非枪倒,即箭射死,毋怪其虏入得志也。”他在神宗时曾上请缨一疏,称“中国之长技,惟在火与车”以后还有孙承英等晋见并着手修建战车,也是在上述一些人得思想分不开的。
战车正是这种诸多的条件下在明朝得意丛生。
文章标题: 为什么明朝后期要用车阵对付蒙古骑兵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