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国际单位制中,米是如何定义的

时间: 2023-07-05 19:00: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国际单位制中,米是如何定义的

国际单位制的一米是如何规定的?

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meter,metre)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实际上,米是被定义为光在以铂原子钟测量的0.000000003335640952秒内走过的距离(取这个特别的数字的原因是,因为它对应于历史上的米的定义——按照保存在巴黎的特定铂棒上的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

"一米"的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1983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重新制定米的定义,“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 792 458秒的距离”为一标准米。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国民公会令法国科学院组织一个委员会来标准的度量衡制度。委员会提议了一套新的十进制的度量衡制度,并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作为标准单位。

他们将这个单位称之为mètre,后来演变为meter,中文译成“米突”或“米”。

20世纪70年代,光速的测定已非常精确。1983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重新制定米的定义,“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 792 458秒的距离”为一标准米。

扩展资料:

1875年5月20日由法国政府出面,召开了20个国家政府代表会议,正式签置了米制公约,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同时决定成立国际计量委员会和国际计量局。到1985年10月止,米制公约成员国已有47个。中国于1977年参加。

1960年,在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决定用氪橙线代替镉红线,并决定把米的定义改为:“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激光的出现,人们又找到了一种更为优越的光源,用激光代替氪谱线,可以使长度测量得更为准确。只要确定某一时间间隔,就可从光速与这一时间间隔的乘积定义长度的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米

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1983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重新制定米的定义,“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 792 458秒的距离”为一标准米。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国民公会令法国科学院组织一个委员会来标准的度量衡制度。委员会提议了一套新的十进制的度量衡制度,并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作为标准单位。

他们将这个单位称之为mètre,后来演变为meter,中文译成“米突”或“米”。

20世纪70年代,光速的测定已非常精确。1983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重新制定米的定义,“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 792 458秒的距离”为一标准米。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km)= 0.621英里(mile)

1米(m)= 3.281英尺(ft)= 1.094码(yd)

1丝米(dmm)=1忽米(cmm)=1丝=0.01毫米=0.001厘米

1厘米(cm)= 0.394英寸(in)

1厘米(cm)=10毫米(mm)

1分米(dm)=10厘米(cm)

10^9纳米 = 1米(m)

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并与随后确定了国际米原器。随着人们对计量学认识的加深,米的长度的定义几经修改。

2021年,国际计量大会(CGPM)对它们定义的文本进行了修订。2021年5月20日起,米的定义更新为:当真空中光速c以m/s为单位表达时选取固定数值299792458来定义米。其中秒是由铯的频率ΔνCs来定义。

米的发展历程

1688年,英国哲学家和教士约翰·威尔金斯(John Wilkins)提出需要一个十进制的标准的长度单位系统。

1675年,意大利科学家提托·李维欧·布拉提尼(Tito Livio Burattini)首次在论文中使用了metro cattolico这个词,该词是由希腊语μέτρον καθολικόν(métron katholikón)衍生而来的,意为“一种通用测量单位”。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国民公会令法国科学院组织一个委员会来标准的度量衡制度。委员会提议了一套新的十进制的度量衡制度,并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即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标准单位。

他们将这个单位称之为mètre,后来演变为meter,中文译成“米突”或“米”。1791年,该方案获法国国会批准。1799年12月10日,法国通过公制系统,开始正式使用米制。

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并与随后确定了国际米原器。随着人们对计量学认识的加深,米的长度的定义几经修改。

2021年,国际计量大会(CGPM)对它们定义的文本进行了修订。

2021年5月20日起,米的定义更新为:当真空中光速c以m/s为单位表达时选取固定数值299792458来定义米。其中秒是由铯的频率ΔνCs来定义。

发展历程

1688年,英国哲学家和教士约翰·威尔金斯(John Wilkins)提出需要一个十进制的标准的长度单位系统。

1675年,意大利科学家提托·李维欧·布拉提尼(Tito Livio Burattini)首次在论文中使用了metro cattolico这个词,该词是由希腊语μέτρον καθολικόν(métron katholikón)衍生而来的,意为“一种通用测量单位”。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国民公会令法国科学院组织一个委员会来标准的度量衡制度。委员会提议了一套新的十进制的度量衡制度,并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即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标准单位。他们将这个单位称之为mètre,后来演变为meter,中文译成“米突”或“米”。

米: 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meter,metre)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为了制造出表征米的量值的基准器,在法国天文学家捷梁布尔和密伸的领导下,于 1792~1799年,对法国敦克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测量。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铂杆 (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所以也称为“档案米”。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 由于档案米的变形情况严重,于是,1872年放弃了“档案米”的米定义,而以铂依合金(90%的铂和10%的铱)制造的米原器作为长度的单位。米原器是根据“档案米”的长度制造的,当时共制出了31只,截面近似呈X形,把档案米的长度以两条宽度为6~8微米的刻线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面)上。 1889年在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把经国际计量局鉴定的第6号米原器(31只米原器中在0℃时最接近档案米的长度的一只)选作国际米原器,并作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长度基准器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的地下室中,其余的尺子作为副尺分发给与会各国。规定在周围空气温度为0℃时,米原器两端中间刻线之间的距离为 1米。 1927年第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又对米定义作了严格的规定,除温度要求外,还提出了米原器须保存在1标准大气压下,并对其放置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 但是使用米原器作为米的客观标准也存在很多缺点,如材料变形;测量精度不高(只能达0.1μm)。很难满足计量学和其他精密测量的需要。另外,万一米原器损坏,复制将无所依据,特别是复制品很难保证与原器完全一致,给各国使用带来了困难。因此,采用自然量值作为单位基准器的设想一直为人们所向往。 20世纪 50年代,随着同位素光谱光源的发展。发现了宽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谱线,加上干涉技术的成功,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不易毁坏的自然标准,即以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单位的自然基准。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对米的定义作了如下更改:“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 1650763.73倍”。这一自然基准,性能稳定,没有变形问题,容易复现,而且具有很高的复现精度。我国于1963年也建立了氪-86同位素长度基准。米的定义更改后,国际米原器仍按原规定保存在国际计量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70年代以来,对时间和光速的测定,都达到了很高的精确度。因此,1983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又通过了米的新定义:“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这样,基于光谱线波长的米的定义就被新的米定义所替代了。

国际上怎么规定m这个单位

  长度单位m(米)是国际单位制,是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
  在国际单位制中,将单位分成三类: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辅助单位。7个严格定义的基本单位是: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和发光强度(坎德拉)。
  长度单位——米(m)。1889年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国际米原器(铂铱米尺)的长度为1米。1927年第7届计量大会又对米定义作了如下严格的规定:国际计量局保存的铂铱米尺上所刻两条中间刻线的轴线在 0℃时的距离(铂铱米尺是一根横截面近似为H形的尺子,在其中间横肋两端表面上各刻有3条与尺子纵向垂直的线纹,中间刻线是指每3条线纹的中间刻线)。这根尺子保存在1标准大气压下,放在对称地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并相距571mm的两个直径至少为1cm的圆柱上。
  上述对于米的定义有一个不确定度,约为1×10-7。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已不能满足计量学和其他精密测量的需要。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同位素光谱光源的发展,发现了宽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谱线,加上干涉技术的成功,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不易毁坏的自然基准,这就是以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单位的自然基准。
  于是,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对米的定义更改如下:“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5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氪-86长度基准的极限不确定度为±4×10-9。米的定义更改后,国际米原器仍按原规定的条件保存在国际计量局。
  由于饱和吸收稳定的激光具有很高的频率稳定度和复现性,同氪-86的波长相比,它们的波长更易复现,精度也可能进一步提高。因此,在1973年和1979年两次米定义咨询委员会会议上,又先后推荐了4种稳定激光的波长值,同氪-86的波长并列使用,具有同等的准确度。
  1973年以来,已精密测量了从红外波段直至可见光波段的各种谱线的频率值。根据甲烷谱线的频率和波长值 v和 λ,得到了真空中的光速值 с=λv=299792458米/秒。这个值是非常精确的,因此人们又决定把这个光速值取为定义值,而长度l(或波长)的定义则由时间 t(或频率)通过公式l=сt(或λ=с/v)导出。1983年10月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了如下的新定义:“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
  旧定义: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
1米是光在真空中 299 792 458分之一秒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

米的单位是什么?

米的单位是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米”(metre/meter,法mètre),国际单位制基本长度单位,符号为m,一米等于10分米。

米简介

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meter,metre)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

为了制造出表征米的量值的基准器,在法国天文学家捷梁布尔和密伸的领导下,于1792~1799年,对法国敦克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测量。

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铂杆(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所以也称为“档案米”。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

文章标题: 国际单位制中,米是如何定义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4344.html
文章标签:国际单位制  定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