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若皇帝发现陵墓和之前朝代的皇帝的陵墓同名了,怎么办呢

时间: 2023-07-02 10:01:3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若皇帝发现陵墓和之前朝代的皇帝的陵墓同名了,怎么办呢

道光皇帝为什么先后三次为自己建造陵墓?弃用的寝陵怎么处理?

这一讲给大家介绍道光帝的慕陵。道光帝,名爱新觉罗·旻宁。嘉庆帝第二子,母亲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一、言行不一的皇帝

道光帝在位30年,大家对他的认识,可能会和“节俭”这两个字紧密相连。因为文艺作品也好,史料也好,对道光帝的节俭都有一定的记载或演绎。

道光帝即位之初,道光元年正月初八日,就向天下颁布了《声色货利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其中,对自己的节俭观点做了全面而又深刻的诠释。道光帝在这篇施政纲领中,从声色、货利两个方面,引经据典,论证了其中的害处,大力提倡节俭。强调要吝惜民脂民膏,对那些“多方献谀取巧,逢迎主意”者,要大加挞伐。《声色货利论》可以说是道光帝上台后的一份政治宣言,以此向天下宣布了自己的执政纲领,并且声称要永远遵守,不会抛弃这个执政理念。

道光帝为了加大执行力度,首先从皇家开始进行治理。《道光朝东华续录》记载,他力戒宫廷浮华,规定:“嗣后,皇子皇孙一经指婚,其福晋父家置备妆奁,不得以奢华相向,一概务从节俭。”民间还传出了道光帝很多关于节俭的趣事。如道光帝穿补丁裤子,皇后生日只给准备了猪肉打卤面等等。

可是,我们研究道光帝建陵历史的时候,却对道光帝的这个宣言产生了怀疑——他是说一套,做一套,充满了自我矛盾。

一般来讲,一个皇帝只建一座陵寝。因为建筑陵寝有两大难题:一是风水难题。皇帝建陵必然要选择至善至美的风水宝地,这是没有疑问的。只要有条件,他们都会选择在风水绝佳的地方建陵。二是费用难题。建陵对封建国家来说,那是天字第一号工程。你想,能有什么工程比这个更重要呢?清朝皇帝奉行“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对待陵寝大事从不含糊,不惜花费银两。所以,皇帝每建一座陵寝,都会花费朝廷大量银两,有时甚至会感觉力不从心,不得不停工,等待时机,再行建设。

可是,我们查阅档案的时候却发现,这个以节俭著称的道光帝,竟然三次为自己建陵,耗银似水,丝毫没有节俭的意思。难道道光帝忘记自己的执政理念了吗?还是另有隐情?

二、昙花一现王佐村

王佐村在北京西南,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宝地。这座陵寝的修建年代,并不是在道光继位之后,而是嘉庆年间。因为王佐村陵寝的墓主人是道光帝的嫡福晋、后来被追封为孝穆成皇后的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嘉庆元年被指婚,与只有十五岁的还是皇子的道光结婚。本来,道光是嫡子,皇后所生,将来很有希望继承皇位,钮祜禄氏很幸福地等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嘉庆十三年正月,钮祜禄氏突然病逝,这让人们大感意外。最关键的是,钮祜禄氏尽管处在道光嫡妃的身份上,却没有生育出一儿半女。嘉庆帝会怎么想呢?丈夫道光会怎么想呢?

让人大感意外的是,当时嘉庆帝并没有冷落这个儿媳妇,而是为她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破例给这个女人使用了金黄色。我们知道,在那个年代,黄色是不准任意使用的。《清列朝后妃传稿》记载,嘉庆帝却特别下达旨意,“座罩用金黄色,等威区别,垂为令典”。嘉庆帝的这个谕旨,大出人们意料之外。这似乎在预示着什么。二是破例为钮祜禄氏建园寝。这真是奇怪了,一般像这种事情,都是先暂安在某一地方,等皇子病逝,再赐地修建园寝。而钮祜禄氏这个儿媳妇何德何能,既没有生儿育女,也没有显著的成就,嘉庆帝却为她精心选择风水宝地,并精心设计了陵寝的规制。

但嘉庆帝绝不会无缘无故这么做的。我们分析一下,最重要的原因是早在嘉庆四年,嘉庆帝已经秘密立储,立道光为储君。这样的话,一旦天子驾崩,道光继位,这个钮祜禄氏那就是中宫皇后了。所以,嘉庆帝想到这里,便难掩心中的情绪,为这个儿媳妇修建了王佐村陵寝。但是,我们知道,嘉庆帝不愧是一个“赋性鲁钝”之人—你又是给她用黄色,又是给她建陵,别人不会怀疑你的初衷吗?那样的话,人们就会猜测出你秘密册立的储君是谁,那秘密立储还有什么意义呢?

王佐村园寝的修建,从嘉庆十五年到嘉庆十六年,历时两年的时间,修建得可谓得体,都有碑亭这样的建筑了,可谓应有尽有。建成陵寝后,钮祜禄氏得以入土为安。这本来是嘉庆帝的权宜之计,这一点儿嘉庆帝自己是清楚的。因为,将来道光继位,成为真正的天子,就一定会废掉王佐村陵寝。可是,道光帝却认真了,他不认为这是什么权宜之计,认为这是父皇赐给自己的风水宝地。于是,道光帝继位后,派出了戴均元、英和等朝廷重臣,前往王佐村勘察。道光帝要做什么呢?他给这些人一个任务,就是把王佐村园寝变成自己的陵寝。戴均元等人来到王佐村,马上开展了辛苦的工作。他们勘察、测绘,又查阅史料,查阅典籍,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这个地方不能成为皇上的陵寝。但是,光说不行、不算数,得向皇上禀报原因,到底什么地方不行,必须说清楚。要知道,这种事情必须谨慎,如果说错了,搞不好要掉脑袋的。戴均元等人可不敢掉以轻心,他们经过仔细思索,最终找到了两点最关键的理由,说明为什么王佐村不能成为皇上的陵寝:

一是工程艰难。戴均元等指出,要将王佐村园寝改建为皇上的陵寝,需要大量拆迁。我们今天搞工程建设,最难的就是拆迁,那个时候的难点也是拆迁。当时修建园寝的时候,规模不大,不可能像皇帝陵那样气势恢宏。所以要拆迁大量的民间建筑,包括村庄、坟茔、庙宇等等。有些建筑要是拆除的话,还犯忌讳,比如拆除庙宇。他们统计了一下,需要拆除的村庄就达到20多处,坟墓有40多座,这是多么犯忌讳而又艰难的事情啊。

二是严重违背祖制。关于陵寝的修建,早在乾隆年间,乾隆帝就已经立下了规矩。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帝告诫他的儿孙们:以后的皇帝选择陵墓风水,只可以在遵化和易州两处选择,不可以到别处去。这一祖制,不仅戴均元清楚,道光帝也是很清楚的。所以,戴均元整理了一下思路,给道光帝上了折子,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又把乾隆帝早年的圣谕搬出来,劝道光帝改变初衷,不要在王佐村修建陵寝。道光帝接到戴均元的奏章,叫苦不迭,非常犹疑,心里说这要是别人还好说,你戴均元拿出了皇爷爷乾隆帝早年的谕旨,自己实在不敢违背。要知道,乾隆帝对于道光帝来说,那就是老祖宗中的老祖宗,因为乾隆帝对道光有知遇之恩。还在道光十岁的时候,乾隆帝就带着他到避暑山庄打猎,还大加赞赏他的射箭技术,这对旻宁以后被秘密立为皇太子,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道光帝一看戴均元拿出了乾隆帝的圣谕,便叫苦不迭。《清宣宗实录》记载,就在这种情况下,道光帝不得不很沮丧地下达命令:“朕自应恪遵成宪,于东陵界内选择万年吉地。”同时,下达了停止王佐村工程的命令。这个工程就这样昙花一现,实际上并未实施。

三、劳民伤财宝华峪

宝华峪在东陵界内,道光帝在这里建陵,那实在是为难他了。依着道光帝的心思,他开始想在王佐村就地扩建,把它改建为皇帝陵。怎奈有祖制在,目的没有实现。怎么办呢?道光帝没有丝毫的办法,很不情愿地来到东陵。

来到东陵后,道光帝命令戴均元等带领风水术士,在东陵界内选择好风水。据《道光朝东华续录》记载,道光帝在这些人临行前,嘱咐了番,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作为选择风水宝地的标准:说如果没有好风水,宁可不去建陵。戴均元等人听了这话,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于是,这帮人非常卖力气,踏遍了东陵界内的山山水水,最终找到了一处风水宝地——绕斗峪,报给了道光帝。

道光帝看到奏折,也没什么表情。他正不情愿呢,看到绕斗峪这个名字,就更感别扭了。心想,这个名字,一听就没档次,没文化。道光帝大笔一挥,改“绕斗峪”为“宝华峪”。看看,这宝华峪多有文化、有档次!

然后,就是紧锣密鼓地施工。宝华峪吉地工程持续了6年的时间, 到道光七年,工程结束。前面介绍过,为了建筑自己的陵寝,还把父皇嘉庆帝大碑楼的工程给耽搁了。

要说这次建陵,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勉强、不情愿。可是,道光帝很快调整了心态,既来之则安之吧。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来,道光帝对宝华峪陵寝还是认真的:

一是陵寝功能齐全。宝华峪陵寝设备非常齐全,有皇帝陵,有妃园寝。我们实地考察一下宝华峪陵寝就会看出来,陵寝以金星山为前朝山,朝向、堂局都还不错,风水可说是完美。陵寝的建筑上从神道碑、石像生、大殿、明楼、地宫等主体建筑看,规制壮丽。在陵寝的旁边,还修建了妃园寝,留给他那些后宫的妃子们将来使用。建好陵寝,道光帝就把王佐村那里已经葬入地宫多年的孝穆成皇后从地宫中起出来,运到东陵宝华峪,并亲临参加了这个迟到的葬礼。

二是奖赏了承修大臣。这虽然是惯例,但道光帝还是认真奖赏了操持宝华峪工程的那些王公大臣,包括庄亲王绵课、承修大臣戴均元和英和等,无非是封官、赏银子之类的事。

三是在东陵修建了公主园寝。端悯固伦公主园寝,是清东陵内唯的一座公主园寝。园寝坐落在清东陵风水墙外、马兰峪以东三里的许家峪村。这里埋葬着道光帝的两个皇女和两个皇子共四人。端悯固伦公主为道光帝长女,其母为孝慎成皇后,活了七岁。皇二女,其母为祥妃,只活了半年。皇二子奕纲,其母孝静成皇后,活了二岁。皇三子奕继,其母孝静成皇后,仅活了一个多月。这姐弟四人,大的七岁,最小的只活了一个多月,道光帝却为他们选择了一块很大的地方单独修建园寝,让他的子女到阴间也要高人一等。

所以,道光帝开始时是认真的,你想,把家属都带来了,还不认真吗?他是真想自己将来埋葬在东陵的。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使道光帝找到了逃离东陵的借口。

这件事情,就是宝华峪陵寝地宫渗水事件。渗水事件是被一个保洁员发现的。当时保洁员正在地宫里面搞卫生,发现地宫中有潮气,墙根有水痕,赶紧上报东陵守护大臣。守护大臣不敢耽搁,赶忙上报道光帝。道光帝一听大吃一惊,立即下旨,开启木门,到里面看看。这个木门,是临时封闭地宫的门,等将来道光帝去世,棺材葬入地宫,就要拆掉。所以,这里是神秘的地宫,是孝穆成皇后棺材的葬所,没有道光帝的谕旨,谁也不敢打开。大家最关心的事情,也是道光帝最想知道的事情,是地宫里面有没有水,是不是把棺材给淹了。于是,道光帝急忙派出了宗室敬征前往查看。敬征会同东陵守护大臣一起,奉旨打开地宫内木门,大家一看,真是大吃一惊。发现地宫金券内居然渗进了水。敬征急忙把看到的情况上报道光帝,据《清宣宗实录》记载:“门内地面有积水五分,逐层石券至地宫石券地面,俱有积水五六分不等。”

道光帝接到奏报,赶忙来到东陵。他太急追了,急于想知道地宫到底怎么样了。但他还得走程序,得先拜完东陵的各位祖先,才能来到地官办自己的事情。道光帝忙完一切,来到地宫一看,两个感觉:一是惊讶。积水竟然深达一尺半多,比敬征汇报得还厉害,把棺材都淹了:二是气愤。这是什么工程?如此糟糕,亏了是现在,如果我驾崩了,葬到地宫之中,那不就被水淹了吗?

皇帝气成那样,那些承办大臣可要倒霉了。但道光帝很有心计,在万分气愤的情绪之下,他居然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

首先,惩处承办大臣留有余地。毫无疑问,承办大臣先是被骂得狗血喷头,什么“丧尽天良”等等的话,都骂出来了。接着,王爷、大臣都遭到了降级、罚银的处罚。以寻常人看来,道光帝会不会一生气要杀人啊。这可很难说,你想,地宫都渗水了,谁能不生气啊?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道光帝对负有重大责任的戴均元却是网开一面。据《清宣宗实录》记载:“著免其死罪,并免发遣,即行逐回原籍,用施法外之仁。”既不杀,又不罚,只是轻描淡写地处置了一下。道光帝对戴均元的这种态度,真算是法外开恩了。这不是皇帝的风格啊,道光帝究竟在想什么呢?让人头雾水。

其次,拒绝补救措施。按理,宝华峪地宫渗水,道光帝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不就完了。早年,乾隆帝的地宫也出现过渗水,就是采取的补救措施,这一点,道光帝是非常清楚的,因为他就曾经参与过裕陵补救地宫渗水的措施。可现在,自己的地宫出现了渗水,他却坚决拒绝了臣子们提出的补救措施,据《清宣宗实录》记载,道光帝愤怒地说:“尚云设法修理者,不知是何肺腑,可笑之至。”有什么好笑的呢?再说也笑不出来啊。另外,当有人提出来,如果不想再使用宝华峪陵寝,那就在东陵其他地方再找,有的是风水宝地。可是,道光帝却反应极为冷淡。大家都在猜,皇上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原来,道光帝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他本来就不愿意来到东陵,当时是碍于家法和祖制,才不得已在东陵修建了宝华峪陵寝。这次地宫渗水,正好成全了道光,他要以此为借口,尽快离开这个地方。所以,我们明白了,道光帝为什么不重惩戴均元。接着,他做出了两个惊人的决定:一是拆除已经修建好的宝华峪陵寝,包括妃园寝。至于那些堆积如山的建筑弃料,道光帝也做了安排:拆下的木料,准备再建陵的时候使用;石料和砖料先放在附近,等候处理。二是重新选择风水宝地。道光帝派出了很多风水术士,到京畿周围选择。这些风水大师们,到过丰润、蓟县、密云房山、易州等很多地方,唯独没有到遵化,不在东陵范围内选择风水宝地。大家说,道光帝这不是成心的吗?

就这样,道光帝精心设计、花费巨资修建的宝华峪陵寝,顷刻间毁于且。

四、心满意足建慕陵

最终,道光帝在西陵之内修建了一处陵寝。这座陵寝也是历经周折,最终尘埃落定。这次,道光帝不会再有什么说法了吧,事不过三嘛!那么,这座陵寝是否会赢得道光帝的满意呢?我们查阅了一些史料发现,道光帝对这座陵寝还真是挺满意的。因为至少有以下两点,契合了他的心理。

一是“慕陵”这个名字,反映了道光帝的主观意志。道光陵之所以称之为“慕陵”,是道光帝自己默定的。慕陵石牌坊刻文记下了道光帝曾经说过的这样一段话:“敬瞻东北,水慕无穷,云山密迩,鸣呼,其慕与慕也。”这段话,后来被镌刻在慕陵的石牌坊北面。这是道光二十八年,道光帝亲自说出来的,并命令奕亡即后来的咸丰把这段谕旨藏到隆恩殿东暖阁内,所以石牌坊上面刻着“宣宗成皇帝朱笔”字样。这段谕旨里面,出现了三个“慕”字,是不是暗示了什么呢?所以,咸丰帝即位后,在给道光陵定名字的时候,礼臣绞尽脑汁在那里苦想:到底叫什么好呢?皇帝突然之间想起了这段话,便理解了父皇的初衷,就把这座陵寝命名为慕陵。这其实是道光帝生前自己定下的名字。

二是慕陵的规制体现了道光帝的思想。道光帝在营建这座陵寝的时候,明确指出:“一切俱从简约。”所以慕陵的建筑,体现了道光帝节俭的思想。比如:裁掉了一些建筑。在宝顶建筑周围的方城、明楼、宝城等,裁掉了记载皇帝功德的大碑楼,以及二柱门、石像生等建筑。缩小了建筑规制。比如地宫由九券四门缩减为四券二门,整整缩短了一半。此外,大殿由五间缩小为三间,由重檐减到单檐;东、西配殿由五间减少为三间;宫门前面的三座拱桥缩减为一座;慕陵神道也不和泰陵主神道相连接等。不搞内装修,不做彩画。彩画其实就是内装修,要在木结构上面,披麻挂灰做地帐,然后在上面用各种颜料画出图案。陵寝一般是旋子彩画,显得庄重而大方。三座大殿不做任何彩画。

我们从上述慕陵裁掉或缩减的规制上看出,道光帝是想通过这些做法,缩减建筑数量和体量,节省建陵的银两。

五、一座矛盾重重的陵寝

慕陵的修建,基本上实现了道光帝的思想,体现了道光帝的主观意志,确实节省了一些银两。但我们细细研究就会发现,道光帝精心设计的慕陵里面,其实充满重重矛盾:

第一,风水选择,左顾右盼,首鼠两端。

关于建陵风水,道光帝曾说过自己就想到西陵去,因为那里有他的父皇母后,他要追随他们。所以他曾在《慕陵石幢御制诗》中这样表示:“毋谓重劳宜改卜,龙泉想是待于吾。”如果道光帝说的是真话的话,真的就想到西陵去,就应该直接去西陵选择风水宝地好了,为什么他还派出了强大的选择风水队伍四处选择呢?这些人根本没有方向,分别出现在丰润、密云、房山、蓟县、易州,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选出了很多风水。最终,道光帝都没有满意,才选择了西陵界内的龙泉峪。他曾经这样说:“且咫尺昌陵,得遂依依素志。”也就是说他到西陵,是去追随父皇的。实际上,这句话是要大打折扣的,换句话说,这并不是道光帝的心里话。

第二,既节俭又浪费。

慕陵的规制,确实按照道光帝的要求,缩小的缩小,裁撤的裁撤,应该说节省了部分银子。可慕陵的最终结算却达到了243万两白银,不但比计划的240万两多出了3万两,就是比盛世修建的乾隆帝裕陵和雍正帝泰陵所用银两都不少,这能说是节省吗?大家可能奇怪了,为什么道光帝缩减了规制,银子却没少呢?我们实地考察慕陵,就发现了其中的真相。

首先是木料珍贵。一般皇帝陵所用的木料,大件木料也就是松木柏木、杉木,这些木料采伐容易,生长期也短,并不是很昂贵。而慕陵的木料,三座大殿的主要木料,是一水儿的金丝楠木。大家知道,金丝楠木的价格和松柏木相比,那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其次是多了一架石牌坊。一般帝陵的三座门,就是简单的琉璃花门,而慕陵的三座门,却是高大而又高贵的石牌坊。在石牌坊的南面,雕刻“慕陵”,满、蒙、汉三种文字;而在其北面,则雕刻了道光帝的一道渝旨。这架石牌坊采用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完全是用巨石构成的一处三间四柱三楼的牌坊,牌坊上的瓦垅、吻兽、斗拱、椽飞、梁枋等虽不是木制, 但雕刻技法与木雕无异。所以,这架以青白石料精心雕球而成的石牌坊,工艺高超,技法匠心独运,花费远非普通陵寝门可以比拟。

其三是建筑工艺复杂。一般皇帝陵的陵墙和三大殿的墙体,都是糙砖灰砌,而慕陵的陵墙和三大殿墙体,一律是工艺复杂的澄浆砖干摆。这种工艺比较复杂、费时,垒砌墙体的做法,是砖块与砖块之间看不见缝隙,墙体外面也不抹黄泥,这就要求工匠要细细磨砖,非常费时间。

况且,这还仅是慕陵的建筑用银,如果再加上东陵宝华峪的陵寝,恐怕在清朝,就数道光帝建陵花费最大、最浪费了。

第三,不建大碑楼,却仍要树碑立传。

道光帝深知自己当政时期,发生了鸦片战争,割地赔款,已经丢尽了祖宗颜面,不好再建大碑楼,歌功颂德。于是,他给儿子咸丰下旨:“陵寝断不可建立大碑楼,遽称圣德神功字样。”(《慕陵神道碑文》)这本来是个很谦虚又很明智的举动,可道光帝又不甘心,于是他又这样叮嘱咸丰:“如有撰述,可于小碑楼碑阴镌刻。”(《慕陵神道碑文》这不是矛盾吗?结果,咸丰帝不得不在神道碑上大做文章,正面刻上道光帝的庙号和谥号,背面那就得镌刻父皇的“丰功伟绩”了。这种做法,在明清帝陵中,仅此一例。

所以,实际上道光帝的三次建陵,反复无常,东拆西建,浪费了大量国帑,使他节俭治国的方针大打折扣。同时,这种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社会风气,使得官场更加腐败不堪,把大清朝真正带进了“道咸衰世”。

一个朝代取代了另一个朝代 后面的朝代的皇帝会不会挖前朝皇帝的陵墓哪?

例如宋朝的皇帝会不会派人去毁坏唐朝皇帝的陵墓那?
肯定不会 他怕他以后的皇帝学他的做法
也挖他的 再说皇帝也不缺那点东西
那肯定挖呀 哪个朝代不挖前朝的墓呀 要不就没考古这一说了

皇帝的陵墓等级和制度

历代帝王设置陵寝制度, 既是为了推崇皇权的需要, 又是为了维护身份等级制的需要。
陵寝制度一开始创立,
坟墓的高低大小就成为身份等级的一个标志。战国时代已重视这点, 《礼记·月令篇》孟冬之月和《吕氏春秋· 孟冬纪》已谈到这点。到汉代, 法律上就有明文规定 “
列侯坟高四丈, 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 。从已发现的汉代诸侯王墓来看, 确实比列侯墓要高得多, 大体在汉尺五丈到八丈之间。根据记载,
西汉诸帝陵墓一般高汉尺十二丈, 武帝茂陵高汉尺二十丈, 景帝阳陵高汉尺十四丈, , 现在实测的结果, 和记载相同。根据记载, 陪葬于茂陵的李夫人墓高汉尺八丈,
说明夫人之墓要比皇帝、皇后低一等。
汉代法律不但有坟墓等级差别的规定, 还要对超过规定的加以处罚。例如东汉明帝时, 桑民极阳侯就因为坟墓超过制度被判处毙刑
截去头发的刑罚 , 削去爵位 。正因为法律上有这样处罚的规定, 王莽对于恭王母( 即傅太太后) 和丁姬( 即丁太后 ),
就借口她们陪葬在渭陵的坟墓和元帝陵同样高度, 作为重大罪状之一 。也有外戚在这个问题上自己表示克制的。例如马太后( 明帝之后) 的母亲蔺夫人, 起坟微高,
马太后就向其娘家提出, 由她的哥哥马廖等人立刻加以减削
汉代坟墓的等级不仅表现在高低大小上,
更表现在形制上。汉代坟墓以方形为贵。除了汉高祖和吕后的陵墓作长方形以外, 大多数皇陵、后陵都作正方形。汉代对于宠爱大臣有赏赐葬具和墓地的办法,
更有赏赐墓地陪葬于皇帝陵园之旁的, 叫做“陪陵” 。对于有特殊功勋的大臣, 还有对陪葬坟墓准许造成特殊式样的。例如陪葬在武帝茂陵的霍去病墓造得像祁连山,
卫青墓造得像庐山。
魏晋和南朝,许多帝王常常不起坟墓,
当然不可能讲究坟墓外观的等级制度。北魏虽然恢复了陵寝制度, 却保留了鲜卑原有的族葬的风俗, 对于坟墓的外观没有作出等级的规定。到唐代,
随着陵寝制度的恢复和扩展, 坟墓外观的等级重新被重视。
从昭陵陪葬墓来看, 数量上文武大臣还比皇族为多,
皇族坟墓除三个嫡出公主:新城公主、长乐公主、城阳公主规格较高以外, 其他庶出的皇子、公主和妃子的墓葬形制,
都没有超过文武大臣的等级。文武大臣中以魏征、李靖、李勋 徐愚功 三墓的规模尤为宏大 。说明唐代政府和汉代一样,
把坟墓的等级制度用作维护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一种手段, 这和北魏北邝山区的陪葬墓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制度显然不同。
唐代对于坟墓的形制,
和汉代一样以方为贵。唐代陵墓除了葬在山腰里形迹不显的以外, 在平地上起建陵台的都作正方形。从陪葬墓来看, 正方形的要比圆锥形的级别要高,在方形之中,
双层台阶式的又比单层台阶式的级别要高。在唐高宗、武则天乾陵的陪葬墓中, “ 号墓为陵” 和“不称陵” 的形制有显著区别。例如鼓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都“号墓为陵”
, 除了陵园范围较大、石刻较多以外, 坟墓都是双层台阶式的方形土台, 而章怀太子墓“不称陵” , 除了陵园较小、石刻较少以外,
坟墓是单层台阶式的方形土台。
在昭陵的陪葬墓中,
方形覆斗式的坟墓级别要比圆锥形的高。例如长乐公主墓、城阳公主和附马薛权合葬墓以及另一不知名墓, 前后都有四个土网, 四周有围墙, 坟墓都作正方形覆斗式,
高达十五米到二十米。另有赵王福墓、清河公主墓和兰陵公主墓都没有土阂和围墙, 坟墓都作圆锥形, 高仅七米到十三米。从这一对比,
可知正方形坟墓比圆锥形坟墓的级别要高得多, 只限于皇族的嫡系亲属使用。昭陵大多数陪葬墓都是圆锥形的, 包括许多著名的重要大臣在内,
其等级差别就在于高度和宽度的尺寸。昭陵陪葬墓中形制特殊的,只有李靖造得像阴山和积石山,
李勋墓造得像阴山、铁山和乌德摸山。这是仿效汉代霍去病、卫青的墓葬形制。
唐代以多层台阶式方形土台为贵的制度,
为北宋所沿用。北宋皇陵按规定是三层台阶式的方形陵台, 后陵是二层台阶式的方形陵台。到明孝陵改方形陵台为圆形,
从此方形和圆形之间的等级差别才取消。
唐宋以后, 坟墓的高度也有等级的规定。按规定, 陪葬的大臣一品官, 坟高三丈以上,四丈以下
。如果有特殊功勋而经特许的, 就不在此限。例如李勋墓高达二十米, 近乎唐尺七丈。至于皇室亲属也不在此限, 例如长乐公主墓和城阳公主墓高十五米,
合唐尺五丈。
唐代规定一品官“陪葬” 的可以坟高四丈, 这是特殊待遇。在通常情况下, 一品官的坟只能高一丈八尺。二品以下, 每低一品减低二尺,
六品以下为高八尺。开元二十九年( 公元七四一年) 下令减少各品入葬明器件数和降低坟墓规格, 一品官的坟从一丈八尺减为一丈六尺, 二品以下依次削减二尺,
六品以下从八尺减为七尺, 庶人坟高四尺 。这一减低坟墓高度的法令, 实际上没有执行。宋代依然规定一品为一丈八尺 。明清两代基本上沿用唐宋的规定。

具体参照杨宽老师的书全称《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皇帝为了显示出他们与众不同的身份,规定了许多只有他们能够使用的名称,例如自己称“朕”、图章称“玺”、命令称“制”等等,皇帝的坟墓则称为“陵”。   第一座皇帝的陵墓就是秦始皇陵,在西安的骊山脚下,现在还残存有46米高的巨大封土堆。秦始皇陵的陵园有内外两层园墙,寝殿和便殿在陵北的内城垣内;封土西侧发现了埋有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的车马坑,陵西内外城垣之间分布着大型马厩坑、跽坐俑坑、珍禽异兽坑和大片房屋的地基;外城垣以东有著名的兵马俑坑。整座陵园气势宏伟,可惜在项羽入关后被一把大火烧得荡然无存了。   西汉共有11座帝陵,除了文帝的霸陵“因山为藏”以外,其余10座都有高大的坟丘,夯土筑成,呈覆斗形,俗称“方上”。其中武帝茂陵最大,240米见方,高46米;宣帝杜陵最小,150米见方,高26米。这些陵墓在咸阳原上一字排开,绵延几十里。每座陵墓四周有夯筑的陵园围墙,四面有门,门前立有双阙。汉制帝后同茔不同陵,后陵和其他大臣的陪葬墓大都分布在帝陵的近旁,形成匍匐于帝陵脚下的态势。先秦的公墓邦墓制度到秦汉也变成皇帝高高在上的帝陵中心制度了。   秦始皇把寝殿搬到陵墓旁边,西汉干脆把宗庙也建到了陵墓的附近。寝殿是皇帝的灵魂起居的地方,里面陈设着死去的皇帝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具”,“日上四食”,完全像奉侍活人一样地服侍死者。每个月举行祭祀时,还要把寝殿中皇帝的衣-冠取出来送到宗庙里去转一圈,叫做“月一游衣冠”。   东汉的帝陵分布在洛阳北面的邙山上,规模没有西汉那么雄伟。从东汉明帝开始,把正月和八月两次最重要的祭祀典礼也搬到了陵上的寝殿中,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上陵制度。同时又废除了为每位祖先立一个庙的做法,改为把历代神主汇集于一个太庙的做法。这一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汉的帝陵分别在赤眉起义和董卓之乱的时候被盗掘破坏了,所以曹魏时就把汉代的陵寝制度废除了,采取“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的做法。据说曹操自己还搞了七十二座疑冢,后人至今也不知道真墓在哪里。曹魏的这一做法对唐代的陵墓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唐代的帝陵大多在山腰间凿洞作为墓室,埋葬后外面不露痕迹。在陵山前面建有祭祀用的献殿,而把寝殿搬到了山下西南方较远的地方,故又称下宫。墓园南门外是长长的神道,从高宗乾陵开始,形成了夹神道两侧陈列石刻雕像的石像生制度。在帝陵前面的山上山下,如群星拱月似地散布着众多的王子、公主和大臣的陪葬墓。   北宋帝陵在河南巩县,除了徽、钦二宗客死漠北外,其余七个皇帝都葬于此。宋陵筑在平地,坟丘为覆斗式二层陵台,陵台之下就是墓室。陵前献殿称为上宫,下宫建在陵墓的西北方。神道两旁的石像中多了石虎石羊,石人还分出了文臣和武将。宋代规定皇帝生前不能兴建寿陵,而死后七个月内必须下葬,建墓的时间只有7个月,所以规模比唐代帝陵要小得多。巩县宋陵在金兵南下之时全部被发掘破坏。   南宋六个皇帝的坟墓坐落在浙江绍兴城外的宝山下,既没有高崇的陵台,也没有神道两侧的石雕。原先只在墓上盖一座房子,叫做攒宫,意思是暂时攒集梓宫以便将来迁回北方老家的墓地安葬,可是一直到王朝灭亡也没能迁成,倒是在元军南下以后被洗劫一空。   西夏王陵在银川以西的贺兰山东麓,其陵园制度深受宋陵的影响,但又有其民族的特点。每座陵园都有两道园墙,外城南门外有门阙,内有石像生,墓前也有献殿,但是墓室不在陵园的正中,而是偏在西北隅,封土也不做成覆斗式,而是夯筑成多层有檐佛塔的形式,这在历代陵墓中独具一格。 北方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墓葬常常采取潜埋、不起坟丘也不立标志的做法,所以许多少数民族领袖的墓葬至今都不知所在。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族,他们的陵墓也无从考证。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是一座纪念性建筑,并不是真正的成吉思汗葬地。   明朝的帝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是封土堆由方形成为圆形,叫做宝顶;其次是取消下宫、扩大献殿;再次是把陵园改成由前方后圆几个院落组成。明陵的第一院落较小,大门叫门,院内有碑亭、神厨、神库;第二院落的大门叫恩门,院内的恩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两侧有配殿和焚泉炉;第三院落大门叫内红门,内有牌坊和五供台,台上供放着一个香炉、两个花瓶和两个烛台;其后就是宝顶,宝顶周围有墙,叫做宝城,宝城正面有一座方城,方城上的城楼叫明楼,明楼中间竖立着墓碑。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朱棣以后的明朝皇帝都葬在北京十三陵。   清朝皇帝的陵墓分别葬在河北遵化马兰峪的东陵和河北易县的西陵,陵墓的制度基本上依照明陵的格局,变化不大。

古代皇帝和皇后合葬在一个陵墓的,如果皇后后死,难道还重新开陵?

古代皇帝和皇后合葬在一个陵墓的,如果皇后后死,难道还重新开陵?
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他们的丧葬形式是不一样的。
汉代是同墓不同穴的。
清代,如果是皇后先死,就先葬,等皇帝葬了,就封陵。如果是皇帝先死,那么皇后就重建陵,像孝庄文皇后,孝惠章皇后,孝圣宪皇后(乾隆的娘),孝和睿皇后,孝静成皇后,孝贞显皇后(慈安),孝钦显皇后(慈禧)。
不重新开陵,皇帝的陵墓岂是随便开的,如果皇后后死,就葬到别处了,当然不会重新开陵。
这个我是清楚的,绝对不会重新开陵。
楼上说的都很对。不可能从新开陵的。在皇帝陵的旁边在建一座陵。但是2个陵的下边是通的。就是一个陵。
早期是陪葬,后来是重新开陵。

更多是 皇帝死后,皇后有空墓在旁。她死后,另找地方葬,或者在皇帝边边上葬。其实她在皇帝陵墓里也有自己的空棺。
呵呵,兄弟,她们合葬是同墓不同穴。
有空你可以多看一些盗墓的文章或者考古的笔记!就会了解的!

忽必烈的陵墓及元朝帝王墓被发现没?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数秦始皇为最侈,穷天下之力,倾天下之财,尽后宫之女而为之,高耸的陵冢数十里远即可看到,墓内还建筑各式宫殿,陈列各色奇珍异宝,汉、唐、宋、明、清诸帝陵也极为奢华。唯独元朝的皇陵至今仍是一个谜,虽然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草原上的伊金霍洛有一个成吉思汗陵,但那仅是后人设的一个祭祀之地;真正掩埋遗体的陵寝究竟在何处?至今仍无法弄清。

蒙古旧俗,人死后,如果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就被秘密地埋葬在他们认为是合适的空地上。埋葬时,同时埋入他的一顶帐幕,使死者坐在帐幕中央,在他面前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一盘肉和一杯马乳。此外,还埋入一匹母马和它的小马,一匹备有马笼头和马鞍的马。另外,他们还杀一匹马,吃了它的肉以后,在马皮里面塞满了稻草,把它捆在两根或四根柱子上。因此,在另一个世界里,死者可以有一顶帐幕以供居住,有一匹母马供他以马乳,他还有可能繁殖他的马匹,并且有马匹可供乘。

至于重要的人物,他们死后则秘密地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在那里他们把草、根和地上的一切东西移开,挖一个大坑,在这个坑的边缘,他们挖一个地下墓穴,在把尸体放人墓穴时,还用活人殉葬,他们把他生前宠爱的奴隶放在尸体下面。这个奴隶在尸体下面躺着,直至他几乎快要死去,这时他们就把他拖出来,让他呼吸;然后又把他放到尸体下面去,这样他们一连三次,如果这个奴隶幸而不死,那么,他从此以后就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能够做他高兴做的任何事情,并且在他主人的帐幕里和在他的主人亲戚中成为一个重要人物。他们把死人理人墓穴时,除将他生前的帐幕丢在空地上,也把上面所说的其它各项东西一道埋进去。然后把墓穴前面的大坑填平,把草仍然覆盖在上面,恢复原来的样子,由于蒙古墓无冢,所以,以后没有人能够发现这些墓葬。

元朝皇帝的安葬是极为秘密的。据史载,诸帝皆葬于所谓漠北的起辇谷。蒙古人把这块墓地称之为“大禁地”。《蒙古黄金史纲》作不峏罕哈勒敦。波斯学者拉施特《史集》多次明言成吉思汗的大禁地在不儿罕·合勒敦山,幼子抱雷,及孙蒙哥合罕,忽必烈合罕、阿里·不哥以及其他后裔也埋葬在那里。但另处又说靠近薛灵哥河之不答温都儿有成吉思汗的大禁地,除忽必烈外,唆鲁永帖尼别姬及所有其他宗王均葬于此。关于元朝的“大禁地”究在何处,异议甚多。如历史地理学家张相文认为,成吉思汗的葬地在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而著名蒙古史学家屠寄认为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客鲁伦河曲之西,土拉阿之东,肯特山之阳。蒙古大汗去逝,用棺殓之,棺“用梡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大汗无论死于何地,也要运其梓宫于漠北。为了保守秘密,不让人知道大汗的确切葬地,在前往墓地的当天,如遇有行路之人,皆尽行杀戮。至其所葬陵地,开穴所起土成块,依次排列,棺既下,复依次掩覆之。其有剩土,则运置他所。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葬毕,“则用万马蹴平,俟草青方解严,则已漫同平坡,无复考志遗迹”。若干年后,参加送葬的人一死,便再也无人知道葬地的确切位置了。

现位于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陵,是一个象征性的陵寝。蒙古人对大汗的葬地极为保密,但对祭议祀的仪式则是公开进行并承袭下来的。在墓家之外作八室神主,设立“室”,即“影堂”,蒙古俗尚白色,“祏室”由八个白色的帐包组成,所以又称“八白室”,内置画像,作为大汗陵寝的象征,供后人瞻仰祭扫。所藏的“银棺”及“遗物’等不过是象征寄托之物。葬地与祭祀之地的分离,主要是由于草原游牧民族频繁的流动和迁徒所造成的,特别是战争年代,所据之地随时可得可失,只能将葬地保密起来,才不致于受到破坏。但祭祀的仪式却不能因此而废,只好通过象征性的陵寝沿袭下来。并随部而行。

由于蒙古民族的安葬习俗和保密传统,要考察清楚元朝帝王葬地的确切地点便成为十分困难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地名、地貌的变化,语言翻译的局限,使元朝皇陵的地点成了一个历史之谜。我们对有关元朝皇帝陵墓的了解大部分来源与明朝的一些历史记载,但是明朝人对于元朝蒙古人的很多历史记载都是按照当时的明朝统治者的许可的口径来记录和描写的,其中最典型的是《元朝秘史》、《黄金史纲》等。
   现代的很多人仍然把成吉思汗陵墓和元朝皇帝陵墓混为一谈,实际上自从忽必烈建立元朝,四大蒙古汗国不再受忽必烈和元朝皇帝的管辖以后,元朝皇帝除了到达过上都外,就从不回他们的起源地了。虽然蒙古人的起源地还在元朝的控制范围,但是这种控制也只能是行政上的管辖而已。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上面这段记载,使人颇多疑惑,疑惑之一:我们现在已经发掘出土了一些元朝蒙古贵族的墓葬,这些墓葬不光有墓,而且还有葬,为什么蒙古贵族有墓葬,而元朝皇帝却没有呢?却要实行密葬,这于理不通。疑惑之二:元朝皇帝的更换大都通过武力取得,为什么在夺取到帝位以后还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把自己的敌人千里迢迢运到遥远的起源地去简单的埋葬呢?疑惑之三:元朝是按照汉法来管理国家的,汉族的民族习惯为蒙古人所推崇,为什么所有的习俗都可以采用和吸收汉族的,而只有墓葬却一成不变?那为什么 元朝蒙古贵族却和汉族人一样实行了墓葬?
   很显然,明朝历史记录中对于元朝皇帝陵墓的一些记载很大程度上与事实有差异,我始终认为是元朝皇帝有意隐瞒他们自己陵墓的事实,因为保密做的好,使得后来的明朝时对于元朝皇陵知之甚少,只好凭借猜测来写这个空白的记录。
元朝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间,为自己也为后代子孙找出陵墓不被盗掘的方法,为此他对于元朝皇帝陵墓做出了周密的安排:选择一个人口稀少的风水宝地作为陵寝的埋葬地,然后将当地的所有人口进行迁移,让这个地方变成无人知晓的空白地。下葬时,不允许有汉族官员参加元朝皇帝的送葬仪式和到达下葬地点;皇帝去世后,对外宣称皇帝遗体运回漠北进行安葬,并且在历史的记录中加以记载,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让盗墓贼无法下手;陵墓不做过多的建筑,不设置过多的随葬品,不设置墓碑,使得皇陵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的墓葬没有区别;在记录皇陵时只记录蒙古贵族和皇族清楚的地名,让外人很难察觉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骗局。

  记录的不完整和有意的编造使得元朝这个汉族以外的朝代越来越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加上蒙古族特有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性还有很多不为外界所了解,这就使后代很难了解历史的真相。这或许就是元朝皇帝没有陵墓的原有。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发现。
发现了
文章标题: 若皇帝发现陵墓和之前朝代的皇帝的陵墓同名了,怎么办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4102.html
文章标签:陵墓  皇帝  朝代  同名  发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