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6-26 22:01:5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燕王朱棣就是明成祖,是通过叛乱夺取政权当上皇帝的。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奉天靖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政变。
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决定先削那些力量较小的藩王,于是首先袭执周王朱橚 ,把他废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于大同,囚齐王朱榑于京师,湘王朱柏自焚死。
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建文帝以为准备停当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没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朱棣于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扩展资料:
靖难之役的后续
朱棣称帝
燕军进入南京后,朱允炆在皇宫放火,朱允炆本人不知所终;此后其下落成为谜团。朱棣入城后,派人找出马皇后的尸体,指认其为朱允炆,并执其手哭“傻小子,何苦如此!”。
随后六月二十日,以天子礼葬朱允炆,造成建文帝已死的假象。而朱允炆的下落成为了千古迷题。据传,郑和下西洋的初衷之一便是搜寻建文帝的踪迹。而另一路是胡濙密访江浙一带。
朱棣进入南京之后,翰林院编修杨荣迎于马首,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译文:您要先昭告天下吗?还是先继位呢?)”点醒朱棣。次日(建文四年六月十四)起,诸王及文武群臣多次上表劝进,朱棣不允。
数日后(六月十七),朱棣谒孝陵,并于当日即皇帝位,是为明太宗(后改为成祖)。重建奉天殿(旧殿被朱允炆所焚),刻玉玺。同年十一月十三日,封王妃徐氏为皇后。
朱棣不承认建文年号,七月初一(一说六月十八),将建文元、二、三、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二至三十五年,次年改为永乐元年。
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如靖难初期因离间被贬的江阴侯吴高被再次起用,守大同);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
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规定也被废除,如建文二年(1400年)下令减轻洪武年间浙西一带的极重的田赋,至此又变重。
诛杀前臣
朱棣在靖难之役获胜后,向京城(今南京)军民发布公告:“固守封地的藩王因左班奸臣挑唆导致骨肉被其残害,所以不得不起兵诛杀他们,以此来扶持江山社稷和保安亲藩。今次拟定的京城奸臣,有罪者不敢赦免,无罪者不敢诛杀,如若误伤受到牵连又祸及到伤亡,绝非靖难本意。”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二十五日,朱棣诛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灭其族。其中方孝孺受牵连而死者共873人,充军等罪者千余人。
因黄子澄受牵连的有345人。景清降后密谋行刺,事败,八月十二被杀,灭九族;后屠其家乡,谓“瓜蔓抄”。
此外,众多建文旧臣如卓敬、暴昭、练子宁、毛泰、郭任、卢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谢升、丁志方、甘霖、董镛、陈继之、韩永、叶福、刘端、黄观、侯泰、茅大芳、陈迪、铁铉等。
他们的家属和亲人也被牵连,死者甚众,流放、被逼作妓女及被其它方式惩罚的人也不少。直至明仁宗即位后,大部份人始获赦免,余下的人的后代却迟至明神宗时始获赦免。
在大肆诛杀之外,当月,朱棣将魏国公徐辉祖下狱,后释放并削其爵位。辉祖死后,其子嗣魏国公爵。黄观被朱棣所嫉恨,其状元的身份被革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难之役
说起明朝,大家都会想到明朝的那些奇葩皇帝,好战分子、爱玩爱吃爱女色等,在这里就不细说皇帝们的奇葩行径了,明朝从前期的国力强盛、政治清明发展到中后期,国力衰弱,政治腐败,有些皇帝不作为,任由阉党势力权倾朝野。即便有些皇帝头脑清醒,想要整治朝政,复兴国家,但他们都没有前期几位皇帝的魄力,比如朱元璋和朱棣,正是这两位皇帝,为后世子孙的挥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很难想象明朝的开国皇帝曾经是一个放牛郎,还做过和尚,在他登基为帝后所施行的一系列改革变法其实可以看出自民间长大的经历影响着他,平定天下后,采取轻徭薄赋,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或许是他从小就认识到了贪官污吏带给百姓们的剥削压迫,所以对于违法官员的惩治,毫不手软。
还有他对当年一同打天下的兄弟的所作所为,也可见一斑,出身卑微,没有接受过良好、系统教育的朱元璋或许是害怕功臣篡权夺位的。他虽大封功臣,但也对功臣有所猜忌,害怕他们居功枉法,图谋不轨,后来却有大臣越过礼法,为非作歹,于是朱元璋借此兴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清理权贵和不法功勋,受到株连的有数万人,是轰动一时的大案,也是历史上的大案。
通过打击权贵功臣,朱元璋加强了手中的皇权,一时间他的威严不容挑衅,人心惶惶。其实他大杀功臣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皇孙朱允炆将来能够更好的统治,皇孙对于治国还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朱元璋是在为皇孙铺路。太子朱标曾是祖父心中的最佳人选,他是嫡长子,性情温和有教养,在众位皇子之中,由他继承皇位,不会引起太多的异议,但奈何朱标早逝,留下了儿子朱允炆。
他的早亡打破了朱元璋心中的计划,只能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人员,按理说是要从儿子中挑选人的,但他偏偏选了孙子,这是历史上很少见的。另外,四皇子朱棣的军事才能突出,勇武非凡,但朱元璋考虑到国家利益,朱标在朝中和皇子中的威望非常高,若是他不死,那么皇位就是他的,可现在朱标早逝,所以朱元璋便想着直接封朱允炆为皇太孙,而且朱允炆和他父亲的性格还是很相似的,确定他的接班人地位。
这样一来,让朱棣心中不服,他是朱允炆的长辈,是四叔,他为国家立下过赫赫战功,可侄子却根本没有经历什么,只是皇室中温养出来的花儿,不适合做睿智果决的皇帝。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朱棣虽不服,但他没有什么大动作,反而是剑文帝为了巩固皇权,下旨削藩,于是朱棣打着“清兵侧”的名义起兵攻打简文帝,史称“靖难之役”。
其实朱元璋生前也预料到了这样的局面,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儿子朱棣有着很大的心思,同样也有着匹配的野心,他虽然能为皇孙铲除开国功臣,但他无法对自己的儿子下杀手,可日后朱允炆身边没有人可以压制造反的朱棣,因为大部分的重臣都被他清理掉了,两难抉择之下,他为朱允炆留下了一员猛将,奈何危机到来之时,朱允炆没有妥善任用此人。
此人名叫耿炳文,他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当年他的父亲耿君用跟着朱元璋渡过长江,屡败张士诚,立下累累战功,官至管军总管,父亲战死后,耿炳文继承了父亲的官职,率领父亲的军队为朱元璋继续立下战功,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后来跟着常遇春、徐达攻打大同、陕西等地,屡立战功。在朱元璋大封之时,他被封为长兴侯。
在朱元璋清理开国功臣时,他并未被处死,而是被留给了朱允炆,果然朱棣起兵叛乱时,于是耿炳文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率领30万大军讨伐朱棣,此时的他已经六十五岁了,但勇武不输当年。
耿炳文虽然骁勇善战,但朱棣这边的将领更为狡猾。而虽然《明史》记载耿炳文率领军队三十万,其实只有十三万,在步兵排阵上,也稍有疏忽,给了朱棣军队可乘之机。
时值中秋,耿炳文的军队先锋9000人驻扎在雄县,刚刚安顿下来,没有多少防备,遭到朱棣军的突然袭击,先锋九千人全部被杀。潘忠等率军来增援,过月漾桥时,遭到伏击,落入水中,潘忠、杨松都被俘。两位大将宁死不屈,最终被杀。于是莫州失守。耿炳文率领十万大军,分离突围,全部渡河转移成功,凭借坚固城池驻守,坚守不出。
此时耿炳文尚有十万大军,凭着他多年的军事经验,朱棣想要取胜并不容易,耿炳文老成持重,他所预料得不错,朱棣此时已经打算撤兵,而建文帝到底是太年轻,他听说之前耿炳文败了,有点按捺不住,在太常卿的撺掇下,以李文忠之子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乘坐驿车前来取代耿炳文。而朱棣的军队已经于一天前撤离。
贸然更换主帅,让朱允炆这边的战事更加不利,这一消息让朱棣很高兴,他知道自己得胜的运气来了。果然在李景隆的带领下,丧师数十万,他贸然开城迎敌,最终导致南京失守。
若是朱允炆没有换人,以耿炳文守城不出的策略,朱棣想要一时攻下城池,是不大可能的,李景隆的轻率冒进,给了朱棣可乘之机,最终反败为胜,南京程失守,朱棣顺利登基。
最终朱棣造反成功,登基为帝。不得不说朱元璋还是很有眼光的,奈何朱允炆的经验实在是少,不懂的用人,根本对付不了老谋深算的朱棣。朱棣继位后,第二年耿炳文遭到了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的弹劾,从而畏罪自杀,令人唏嘘不已。虽然耿炳文是自杀,但有谁说,不是朱允炆的反复和多疑,将他杀死的呢?
所以,有人认为,如果朱允炆能够相信老将耿炳文,不擅自更换主帅,朱棣就不会直取南京城,明朝也不会易帝,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关于朱棣和朱允炆,谁才是朱元璋合法继承人的话题,在永乐年间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朱棣以靖难之役造反上位,为了粉饰自己夺取皇位的合法性,篡改了不少历史文献,向明朝社会证明了自己是符合法定程序的皇帝。
同时朱元璋晚年以及建文帝时期的历史文献也被大量销毁,也使得朱允炆即位程序留下大量疑点。
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朱元璋临终前召见朱棣的说法,还三次问身边的人"燕王来未?"而这一段也被写入了《太宗实录》和《太祖实录》中,以证明朱元璋临终前有意将明朝江山传给朱棣。
从上述的两部史料来看,似乎证明了朱元璋有意改变传承,也从侧面的印证了朱棣声称朱允炆是"矫诏嗣位"的说法。按照朱棣的说法,是朱元璋在临终是派人到北平传令,让他到南京见最后一面。
他南下至淮安时,得到了朱允炆矫诏嗣位的消息,而且诏书中还拒绝了他南下探望父亲的请求,于是只能折返北平。
同时朱棣还拿出了晋王朱棡去世后,朱元璋给他的敕谕作为旁证,"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这些史料中的说法似乎证明了朱棣即位的合法性,但由于永乐年间两次修订史料的操作,也让很多人对这些史料的真实性存疑。因此清朝张廷玉编修的《明史》中并没有采纳这种说法,而是认定了朱允炆是合法即位,朱棣起兵造反的情况。
这种说法在后来被史学界广泛认同,被教科书所采纳。
但两种史料上说法完全不同,朱允炆登基即位又缺乏合法证据,所以在历史爱好者群体中一直存在争论。
尤其是对于朱元璋临死前的一些行为,其真假难辨的史料记载,也给后来的争论留下了不小的空间。
在朱棣和朱允炆选择中,朱元璋一度有过选择朱棣的考虑,后来在文官集团的拥立下,才选择将朱允炆立为储君。
但是朱允炆年幼,无论是执政经验还是能力都不足以统治整个国家,所以朱元璋在临死前做了很多布置。
这既是为了政权的平稳更迭,也是为了国家的稳定。而这些操作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朱棣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也被人认为是有改立朱棣的意愿。此从朱元璋晚年与朱棣的通信中可以看出,他对朱棣还是比较信任的,在他晚年的布置中朱棣是稳定国家的柱石。但只因为这些信件就说朱元璋要改立朱棣,就有些想当然了。
第一,他是朱元璋儿子,并不是其他姓或者外人篡位,所以大明也是一脉相传的。
二,朱棣尊奉朱元璋,也为他侄子做了表面的处理。政策等都是朱元璋定下来的,所以也就不会认为改朝换代,只是内部政变而已。至于迁都出于政治,军事,经济国情的考虑,与改朝换代无关。所以不会有前明后明之说。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