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隋炀帝、汉武帝、明英宗这三个皇帝站在百姓的角度上来讲哪个皇帝最差 请根据事实来讲!

时间: 2023-06-17 13:00:3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7次

隋炀帝、汉武帝、明英宗这三个皇帝站在百姓的角度上来讲哪个皇帝最差 请根据事实来讲!

罪在一时,功在万世,你觉得古代哪个皇帝最适合用这句话来评价呢?

这是因为,经汉武帝一世,西汉积累了几代的财富被迅速地消耗殆尽,到了执政的后期,一场“巫蛊之祸”还差点断送了西汉的未来,后来更是出现了民不聊生、暴乱不断的情况。

从这个层面出发,的确就是“罪在当下”。

“功在千秋”就很清楚,别的不说,光是在建立起现在的地域版图上,汉武帝时期的一系列操作就功不可没;此外像建立起沿用了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开辟丝绸之路、确立至今还是主流的儒家思想地位等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

所以,说汉武帝“罪在当下,功在千秋”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这个说法虽然正确,但并不完整——汉武帝的确有罪于当时天下,但同样有大功。也就是说,真要简单地有几个字来概括汉武帝在位50多年的功过,应该是“罪在当下,也功在当下,更功在千秋”。

能够体现这一点的事迹有很多人,最具代表性的就有三个方面。

一、改变边境策略

在谈及汉朝到底强不强大的时候,有一个点总会引发争议,这就是为什么西汉用了将近百年的时间,都没能够消除边境匈奴为患的问题。其实这本不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那么多的争论。

抛开争论,从这个问题的本身出发,就可以发现,一直沉寂隐忍的汉朝,正是在汉武帝时期,从根本上改变了边境策略,扭转了朝代建立以来被动挨打、被迫言和的局面。

从“白登之围”开始,汉朝所忍受的屈辱多不胜数,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是无法长期接受的。因为这样严重伤害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北宋一直被后世称之为“孱弱”,就是因为一直未能改变被动的局面,哪怕经济再富裕。

汉武帝的“功在当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将汉朝从边境的被动防御者,转变为主动出击者,一洗数十年来屈辱的局面,并为后来汉宣帝时期陈汤平定匈奴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二、不拘一格任用人才

汉武帝可以说是两汉最懂得挖掘人才、使用人才的皇帝。西汉一直以来都是人才辈出,但到了汉武帝之时,那就真的是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着大量的精英人才。

比如说,在理财方面有桑弘羊这种奇才,在军事上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常胜将军,在文学上有东方朔、司马相如、司马迁这样的文章之士,在举贤任能上有郑当时、韩安国,在思想理论领域建设上有董仲舒、公孙弘,在政治体系改革和建立上有主父偃,在外交建设上有张骞、苏武,在天文历数上唐都、洛下闳。

杨广。他掌权的时候不顾民情和国力执意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修建运河,囤积粮仓,致使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但是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使用他的劳动成果。
罪在一时,功在万世,你觉得古代这个皇帝最适合用这句话来评价,我觉得是秦始皇,他在位期间统一了国家度量衡,统一了文字,对中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他焚书坑儒劳民伤财,激起了百姓的反抗。
秦始皇,秦始皇在位时期修建了大量的大工程,当时的劳动力全部被调动,很多工程到现在还能使用。
隋炀帝,在位短短十几年,开凿了大运河,贯通南北交通,造福百姓,功在万世。

古代哪个皇帝名声最差

1. 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皇帝

1.历史上最有争议的皇帝是

杨广。

在他身上体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质。大家都知道他是著名的暴君、昏君,可是谁知道他还是博学多才的军事家、诗人呢?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则在隋灭陈的战役中得到了完全的体现。当时他是伐陈的总指挥,各路军马的调动节制,有条不紊。隋军进入建康时,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斩杀陈朝的五个佞臣,以谢江南父老,收图籍,封府库,财物一无所取,真可谓吊民伐罪之师。而在文学方面,他一生著作颇丰,而且涉猎面广,涉及各个学科,历史记载杨广没有哪天不进行写作,而且思想也很淳正。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对魏徵说:“我看隋炀帝的文集,文辞奥博,文章中赞扬尧舜而指责桀纣,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怎么处处和他的文章主张完全相反呢?”

虽然我们能用“言行不一致”来简单地解释隋炀帝的为人,但毕竟“言为心声”,一个人的思想总是要指导一个人的行为的。对于平常人来说,即使有言行不一致的地方,那也不会像隋炀帝那样,有那么大的差异,言与行完全像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隋炀帝的为人真是一个谜。

2.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

NO.1 秦始皇 ·正面 秦始皇在位之时,吞并六国,并发兵南征北讨,史载“百越之地,尽皆俯首”,“北扩千里”,按战国地图看,领土几乎比战国七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

而且秦始皇“设置郡县”,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它同时代的征服者如马其顿的亚力山大,或罗马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设;因此使统一的土地统治稳固,这才为中国现在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后人认为,“功莫大过秦皇汉武”。

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汉武帝之前,历史上无出其右。至今,英语中对中国的称呼China,也是从罗马语Chin(秦)演变过来的,这在一个侧面上表现了秦帝国的影响力。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重视以法治国,秦始皇继承了这个传统,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韩非,曾自叹“若与其同游,则无恨矣”。对将领赏功罚罪,皆依法。

秦始皇虽专制,认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国。陈胜、吴广起义,其理由也是“秦法严苛”,其罪当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

而并非如后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般因严重腐败,而 *** 。后世儒家倡导人治,治国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决,而至今日人治之风,马屁之风犹在。

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为庞大帝国的政令通达以及由此而来的郡县制皇权国家奠定了技术基础。

“修驿道,设郡县”,这是中国能够采用郡县制这种先进制度,而非类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期的罗马不能有效控制占领区,只能设权利极大的总督(总督总揽一地的军政大权,都是贵族,基层组织都依靠当地的原有组织),仍旧类似于分封制,这是罗马帝国后来分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郡县制是一种平民制度,其军政首脑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绩军功可上可下,可平职调动,这就导致了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的出现。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都可以来自平民,郡县官僚制有效的保证了平民(布衣)参政议政的权利(如李斯,蒙敖等等都是布衣,依军功政绩才出将入相),相比分封制这种贵族政治,无疑是一大历史进步。

现代国家的文官制度和军队制度就是起源于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之后近一千七百年的时间,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先进于西方,从而比西方发达奠定了基础。

所谓“汉承秦制”,“自秦以来,其制未变”,“百代犹行秦法政”。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桑弘羊的论着中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 清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写的秦政记也赞扬秦始皇。

·负面 因为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而其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推行以仁爱,中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因此,秦始皇常作为负面典型出现在各种散文、史籍中。

如贾谊的《过秦论》等。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始皇被很多史学家看作是一个暴君,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14]。

万里长城、秦驰道、灵渠、阿房宫及秦始皇陵等的规模均极为庞大,劳动举国的人口兴修,不少文献均斥责在工程进行时造成不少人命死伤,但另一方面却使各地的交通进一步发展,有助日后交通、经贸、以及各民族之融合。故此,一直成为史学家对于秦始皇功大还是过大的争论点。

【 *** 评秦始皇】 (1)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2)一次,他对章士钊讲:你们讲 *** 等于秦始皇,不对,超过一百倍。 (3)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

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荀子代表地主阶级。

又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

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 (4)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

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

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

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5)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 (6)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

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 *** 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NO.2 汉武帝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

3.来说说历史上最有争议的皇帝是哪一位

杨广。

在他身上体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质。大家都知道他是著名的暴君、昏君,可是谁知道他还是博学多才的军事家、诗人呢?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则在隋灭陈的战役中得到了完全的体现。

当时他是伐陈的总指挥,各路军马的调动节制,有条不紊。隋军进入建康时,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斩杀陈朝的五个佞臣,以谢江南父老,收图籍,封府库,财物一无所取,真可谓吊民伐罪之师。

而在文学方面,他一生著作颇丰,而且涉猎面广,涉及各个学科,历史记载杨广没有哪天不进行写作,而且思想也很淳正。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对魏徵说:“我看隋炀帝的文集,文辞奥博,文章中赞扬尧舜而指责桀纣,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怎么处处和他的文章主张完全相反呢?” 虽然我们能用“言行不一致”来简单地解释隋炀帝的为人,但毕竟“言为心声”,一个人的思想总是要指导一个人的行为的。

对于平常人来说,即使有言行不一致的地方,那也不会像隋炀帝那样,有那么大的差异,言与行完全像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隋炀帝的为人真是一个谜。

4.清朝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是哪一位

光绪不算,他是自然病死的,和慈禧没有关系,再说,慈禧有实权,光绪最多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而且光绪和慈禧生活了三十七年,虽无父母之实,但是最起码的感情是有的。

应该说是咸丰帝,第一,立嗣之时没有厘清权利,到最后因为谕旨颁发无人,搞到最后慈禧垂帘听政三十七年。

第二,咸丰帝没有胆识,没有远见,在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他居然逃到了热河

第三,咸丰帝是一个乱性之人,他虽然身体虚弱、无用无谋,但是在性上,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勇士,比起其它清朝先帝,他也算是一个最典型的,所以后来他的儿子同治帝也如此!

5.如何评价——隋炀帝(杨广),武则天,顺治帝

杨广:“营建洛阳”、“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等可以概括隋炀帝杨广一生所为。

其中科举和运河可为杨广之功。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

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和后来编写史书的人的观点有关,加上对他的谥号"炀"是最贬义的一种,所以,后来的人们都认为杨广和秦二世胡亥一样,是最坏的皇帝。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还在起作用,这是他的功绩,应该肯定。

既然对于秦始皇修建长城没有完全地否定,那么对于杨广开凿大运河也应该给予肯定。总之,杨广应该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武则天:成就:第一: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

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

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第三: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

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

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稳定了边疆。第四: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

发展了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化发展。失败之处:晚年 *** 后宫,导致宫廷混乱。

总之有史以来众人对武则天褒贬不一,但个人认为她功大于过,不失为一个好的掌权者。 顺治帝:顺治皇帝亲政后,在其母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他整顿吏治,注重农业生产,提倡节约,减免苛捐杂税,广开言路,网罗人才,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他为巩固清王朝统治作出了贡献,初创了清王朝走向强盛的新局面。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

除了有一点刚愎自用外顺治几乎没什么败笔。是个好皇帝。

文章标题: 隋炀帝、汉武帝、明英宗这三个皇帝站在百姓的角度上来讲哪个皇帝最差 请根据事实来讲!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2900.html
文章标签:皇帝  站在  汉武帝  最差  这三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