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6-15 03:59:5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9次
推恩令被不少人称为史上最强阳谋,因为它的实施,完美解决了汉朝长期遗留下的,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不就是解决了一个难题嘛,怎么就成了千古阳谋?主要在于它将矛盾点进行了转移。
我们先来看下推恩令的具体内容,原本诸侯王的土地,只能由一人来继承,这个人选便是嫡长子。
但推恩令直接将这个条件改了,只要是诸侯王的孩子,不管是嫡还是庶,都同样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
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原本已经分割过的土地,还能再次分割,到地尽为止。
原本集权还是分封,是个单选题。因为想要集权,势必会减少分封,比如秦始皇的郡县制,直接将国家分为多个郡、县,直接由皇帝来管辖。毫无封国、封地可言,实现了高度集权。
如果想要分封,势必会下放权力,从而导致皇权衰弱,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早已名存实亡。
而推恩令则十分巧妙地将这个单选题,变成了两个都要。虽还是分封,但增加了受封土地的对象,将原本的一个,变成了多个,这样便巧妙地瓦解了诸侯国变大变强的威胁。
同时,如果原诸侯不愿意分封,其子嗣势必会有所埋怨,因为其他诸侯的庶子都有封地,凭啥自己没有。
看似让诸侯们“肥水不流外人田”,实际上是不断缩小各诸侯的势力,从而无法与皇权抗衡。
这个策略在汉武帝时期,由主父偃所提出,但其实在40多年前的汉文帝时期,就已经有一位提出了类似的言论,这个人就是贾谊。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确保刘家天下,便将封地赠予同姓亲戚,使其在封地上自立为王。
初期这个制度还比较稳定,因为各个诸侯都是刘邦亲戚,有刘邦压着。但过了几十年,刘邦离世,各诸侯不断壮大,原本的血缘关系也逐渐疏远,导致一些诸侯不再对皇帝服从。
刘邦在分封诸侯时,只想着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可不能落到异姓人手中。可他没有考虑到,即使天下没有了异姓王,那些同姓诸侯照样会对皇权造成威胁。
尤其是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代,诸侯们的势力不断过大,对皇权一度造成威胁。比如文帝时期的淮南王、济北王谋叛,虽然立即被平息,但这无疑就是个苗头,是对皇权的一个警告。
贾谊在这次谋叛后,在《治安策》中提到“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意思是,多设立诸侯,来使其势力减小。当时齐王、赵王、楚王为三大巨头,需要及时限制住他们的势力,不然后患无穷。
贾谊还曾用一个比喻来劝诫过文帝,一个人睡在一堆木柴上,而这堆木柴下方有个火苗,你暂时还察觉不到安危,但当火燃起来后,早已迟了。
但当时这些诸侯并没有对文帝造成实质上的威胁,因此对于贾谊的建议,汉文帝也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太当一回事。
到了汉景帝时期,果然被贾谊说中,诸侯们坐拥大量财政、军事、吏治,实力雄厚。皇帝看到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小,逐渐有些坐不住脚。在这个背景下,大臣晁错主张“削藩”。
既然诸侯国势力过大,则直接收回他们的土地。当然这并不是说,直接向诸侯们要土地那么简单,而是通过诸侯们的一些罪行,以惩罚的方式来收回土地。
比如楚王违反汉丧制,其封地上的东海一郡被收回;胶西王私卖官爵,封地上的6个县被收回……
当然这种制度很快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先祖所赐给俺的封地,到你这凭啥就给收回了?
甚至还有诸侯提出,晁错的“削藩”政策,离间了刘氏骨肉,是危倾社稷之事。还拉拢其余几位诸侯王,打出“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口号来起兵叛乱。
景帝看这阵势,慌了。如果真的要硬碰硬,还真未能与这些诸侯王抗衡,毕竟这场叛乱来得太突然,景帝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
无奈,汉景帝只能顺应诸侯王,将晁错于东市腰斩,但这样并未平息各诸侯王,叛乱仍在继续。大将周亚夫临危受命,先是轻兵南下,截断吴楚两军的粮道,使其无法获得食物,自乱阵脚。
叛乱的士兵们,没有了粮食供应,自然没有了战斗力,还没等周亚夫进攻,要么被饿死,要么叛散。
历时3个月,原本嚣张气焰十足的诸侯们,各个缩起了脑袋,还有不少因为兵败而自杀,也有死于战乱中的。
经过这次七国之乱,原本诸侯王强大的局面一去不回,为了巩固这一局势,汉景帝剥夺诸侯王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减少诸侯王能任用的官吏。
虽然提出“削藩”的晁错被害,但最后还是达到了“削藩”的效果。
诸侯王们平息一阵子后,到了汉武帝时期,死灰复燃。诸侯王们逐渐恢复,本性暴露,屡次违抗政令。
笔者猜测,汉武帝应该也想过用父亲景帝的方式,通过惩罚犯错的诸侯来“削藩”,担忧会再次引发类似“七国之乱”的结局,才没有实施。
同时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农业、经济都高度繁荣。但在外政方面,即使先祖们采取和亲政策,匈奴入侵次数依旧不断增多。
先前国力不足,面对匈奴畏首畏尾,如今国力强盛,再不驱逐匈奴就说不过去了,但一句老话说得好:攘外必先安其内。想要驱逐匈奴,需要先将内部的问题解决,内忧外患的局面哪个统治者都不愿看到。
为了解决内部忧患,大臣主父偃向武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实行推恩令。他吸取了晁错的经验,为了避免各诸侯的矛盾,将矛盾转移到了诸侯自身上。
想要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并不只有一种。除了此消彼长外,还可通过将诸侯势力不断细分,使其无力对抗。不费一兵一卒,便将原本强大的诸侯国分崩离析。
或许你会问,这个推恩令,明眼人都看得出是用来限制诸侯王的,为何没人站出来反对?
这还要归功于景帝所打下的基础,因为诸侯们被打怕了,如果再来一次叛乱,或许结局还会和七国之乱一样。而现在这个推恩令,虽然细化了封地,但总归还是自己的子嗣所有。
从汉文帝到汉武帝,历经三代。诸侯国势力强大的危害,从最初的小火苗,发展到了景帝时期七国叛乱这团大火,到汉武帝时期被扑灭。
如果在汉文帝时期,采取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或许就不会有后面的乱局。但当时它还只是一个火苗,没有烧到身上,察觉不到。
公元前202年大汉王朝横空出世,刘邦这位大汉朝的开国皇帝虽然解决了异姓王称霸地方的问题,但整个刘姓子孙依旧在地方上为王,这对于皇帝的地位无疑是很大的隐患。
刘邦大肆分封刘氏诸侯王,这分明就是给后世皇帝添堵。天高皇帝远,皇帝对诸侯国内的事务一无所知,也没有办法插手诸侯国内部事物。
汉文帝时,吴王在自己的王国私自铸造钱币,私自招兵买马,而皇帝却没有任何办法。甚至有些被朝廷判处死刑的犯人只要逃到诸侯国,就能得到庇佑,免除死刑。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登基,这位皇帝采用主父偃的策略——推恩令。这绝对是黑科技,汉武帝听了差点没笑过去。人人都说阴谋诡计,但推恩令却是确确实实的阳谋,这是一种哑巴吃黄连的感觉。汉武帝凭借推恩令完美化解了诸侯王的问题。
推恩令实际上改变了诸侯王们的嫡长子继承规则,过去诸侯王只能将自己的封国传给自己的嫡长子,这样一来每一代诸侯王的实力不仅不会削弱,甚至越来越强大。
推恩令下诸侯王死后,诸侯国必须要让诸侯王的所有儿子们平分,都是你的儿子你凭什么厚此薄彼?
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阴啊,因为一旦诸侯国被所有儿子继承,那么诸侯王的实力就会被逐渐削弱。像刘备的祖先中山靖王刘胜,有100多号儿子的,可能就直接从司令变成班长了。但不要忘了,这只是第一代继承哦,后面还有儿子的儿子。汉武帝的推恩令更是得到了诸侯王众多庶出儿子支持,有了皇帝这个大靠山,这些儿子们的腰杆一下就挺起来了。
这些庶出的儿子在之前只能家里当个管家或者账房而已,想要自立门户,根本没有任何可能,地位也就是高级仆人罢了。庶子们也不得不认命,谁让自己的老娘不是正室呢?所以命这种东西不信也得信。
诸侯王和嫡子他们也不敢明火执仗的与皇帝对这干,因为首先不答应的就是那帮庶子,他们有一个从仆人摇身一变成为国王的绝好机会,肯定会誓死捍卫自己的利益。如果诸侯王胆敢反对,那么首先出来阻止你的肯定是你的儿子们。
同室操戈、亲人杀戮,这绝对不是诸侯王愿意看到的,这不仅会削弱内部力量,更有可能直接被除名,推恩令再坏也是自己儿子掌握的势力,毕竟是一家人嘛!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使得汉朝有效解决了诸侯王和朝廷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流逝,诸侯王势力越来越弱,使得汉朝皇帝牢牢掌握了天下势力。
推恩令其实不是主父偃想出来的,早在汉文帝时期贾谊就提出过(不得不说贾谊真是个天才),但是那个时候的汉帝国中央政府权力和威严都不行,文帝时期还在休养生息,根本没有能力去搞这一套,景帝时期虽然爆发七国之乱,但是也有效地打击了诸侯国的实力。
等到武帝时期,汉帝国中央政府实力雄厚,自然有能力去推行推恩令。
王夫之《读通鉴论》:“分藩国推恩封王之子弟为列侯,决于主父偃,而始于贾谊。谊之说至是而始雠,时为之也。
当谊之时,侯王彊,天下初定,吴、楚皆深鸷骄悍而不听天子之裁制,未能遽行也。武帝承七国败亡之余,诸侯之气已熸,偃单车临齐而齐王自杀,则诸王救过不遑,而以分封子弟为安荣,偃之说乃以乘时而有功。因此而知封建之必革而不可复也,势已积而俟之一朝也。”
推恩令说白了就是把原本的嫡长子继承制变成了所有儿子都能获得一杯羹,本来一个诸侯国是由嫡长子继承的,那么权利和实力肯定强大的多,现在倒好所有儿子都来瓜分一下,权利一旦分开,自然不会同心协力,中央政府想来收拾你也会轻松得多。
就这样汉帝国借着“推恩令”瓦解了诸侯国内部的凝聚力,关键这个“推恩令”还是阳谋,它针对的是全体诸侯王,历朝历代对于削藩最为头疼的就是诸侯抱团,但是这个“推恩令”直接让诸侯国内部产生矛盾。
毕竟谁都想获得权力获得领土,它明明白白得利用人心,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我就是削弱你,就算你不想执行,但你手下的儿子们是不会同意的,如果你强力镇压内部矛盾,但是间隙肯定会产生,内部乱了,中央想收拾你就简单多了。
就这样原本“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的诸侯国越拆越小,势力大大减弱,最后“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变成了上百个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的列侯国。
虽然推恩令这个阳谋非常牛逼,但是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中央政府具备强大的实力和权威,汉武帝时期为何推行的如此顺利,还不是因为各诸侯国打不过中央政府,没办法才接受这一套,你让唐朝中后期去搞这一套,分分钟被藩镇教育。推恩令就是朝廷在已经全面压制地方诸侯国的情况下,让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的一个政策。
面对“削藩”的问题,唯有“推恩令”兵不血刃而获“削藩”之实。纵观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四次阳谋“削藩”,无疑“推恩令”的“削藩”政策更加值得称道。
相比汉景帝削藩引发的“七国之乱”,为平定七国叛乱,历时3个月,损耗人力物力难以数计;唐代宗、德宗、宪宗、穆宗的累次削藩,结果反被“藩镇所灭”;明建文帝削藩引发的“靖难之役”,结果自己反落了个丢下政权逃亡的下场;清康熙帝削藩引发的“三藩之乱”,为平定三藩之乱,历时长达8年之久,损耗人力物力更是难以数计。
虽然,都为光明正大的“阳谋”,但“推恩令”的过程及结局却是完美而又无解的“神来之笔”。所以,“推恩令”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最强阳谋。
那么,汉武帝为何要推行“推恩令”呢,“推恩令”又是如何用阳谋谋算各诸侯王国的?
“推恩令”的背景汉高祖刘邦立国初期,以为只要多分封刘姓王,各刘姓王自然就会忠心拥护刘家的汉室江山。然而,实践证明,人心就是那难填的欲壑。结果,分封的各诸侯王非但不是刘家汉室政权的忠心拥护者,反而成了汉室政权的最大威胁者。
于是,汉景帝时期便想通过“削藩”,来消除各诸侯王国对朝廷的威胁。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引发了各诸侯王为了各自利益结成同盟对抗朝廷,史称“七国之乱”。虽然,最终平定了七国叛乱,但历时长达3个月之久,损耗人力物力难以数计,却依旧还保留着许多的诸侯王国,相当于国中之国。
▲汉武帝剧照
到了汉武帝初期,这些诸侯王国的问题日益严重。他们为了壮大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常常大肆兼并百姓土地,有些大国连城数十,辖地千里,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可谓是一颗颗社会稳定的“不定时炸弹”。如: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声势浩大,威风不输天子。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就连府库的“珠玉宝器,也多于京师”。
同时,匈奴又频繁入侵,两越还不断挑起事端,严重威胁着西汉政权的稳定。
然而,想要解决边境问题,全国上下就势必拧成一股绳,而想要全国上下一心,则必须加强中央集权,但各诸侯王国的存在却是中央集权的最大障碍。
怎么办?当时的汉武帝也是一筹莫展,毕竟若要强行“削藩”又极易引发各诸侯国之乱,这又是汉武帝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就在这时,出身贫寒的山东临淄人主父偃,他向汉武帝提出 “大一统”(“推恩令”)的政治主张。因此,主父偃倍受汉武帝气重,曾在一年中被破格连续升迁4次。
虽然,最早提出“分国推恩封王之子弟为列侯”(“推恩令”)的是贾谊,但真正推行这一决策的却是汉武帝和主父偃。
那么,“推恩令”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说白了,就是在诸侯王各子嗣的身上做文章。
在此之前,各诸侯王只有一个儿子能够继承王位,一般都是嫡长子(或嫡长孙),如同继承皇位的太子只有一个,而其他子嗣几乎继承不到任何权力,一切人权和财权都是继承王位的新王说了算。
▲汉武帝剧照
但是,“推恩令”却规定诸侯王的所有子嗣,无论嫡庶,都享有分封权。如此以来,王位继承人依旧享有王位继承权,而其他的子嗣同样也可享有自己的封地。
虽然,“推恩令”有损王位继承人一人的利益,却有更多的子嗣获利。所以,“推恩令”的推行才能获得各诸侯王国的普遍拥护。
结果,各子嗣层层分封之后,其大部分封地便由原来各诸侯王国管理的辖地归为朝廷郡县管理的辖地,而各诸侯王国的势力也就顺理成章地被迅速消减,再无从前的权势。
那么,“推恩令”究竟有多高明呢?若要说“推恩令”究竟有多高明,可与后世的“一国两制” 相媲美,都是历史的“神来之笔”。前者,兵不血刃解决历史遗留的诸侯王问题;后者,兵不血刃解决历史遗留的港澳问题,甚至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
只因所处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高明表现罢了。
“温水煮蛙”,温柔陷阱,防不胜防
历来的“削藩”,都是强行推行,不给藩王任何机会。为求自保,从而易引发各诸侯王的反抗叛乱。但是,“推恩令”却如“温水煮蛙”,当诸侯王的所有子嗣沐浴仁政的皇恩时,他们为了各自利益,无不积极拥护。
▲主父偃剧照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将各诸侯王的势力瓦解。
“内部瓦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毕竟,“推恩令”关系着诸侯王大多数子嗣的利益,就算诸侯王心知这是汉武帝的“削藩”之策,但面对大多数子嗣的热烈拥护,也只能勉为其难予以响应。
否责,诸侯王的内部必然发生动乱。一旦朝廷借机平乱,后果将难以想象。
“矛盾牵引”,无暇他顾,横生事端
纵观历史上的“削藩”,必然会引发各诸侯王的“合纵连横”,以此来共同对抗朝廷。但是,“推恩令”却将分封的利益矛盾甩给了各诸侯王。都是自己的子嗣,该如何分封,有的让各诸侯王头疼了,哪还有精力去搞其他。
所以,就算各诸侯王明知这是汉武帝的“削藩”之策,却苦于分不出精力来应对,只能被动接受,而毫无他法。
“兵不血刃”,坐收“削藩”成果
当“推恩令”推行后,朝廷根本不用动一兵一卒,只需冷眼旁观,坐收“削藩”成果即可。
成果一:看各诸侯王在无奈之中,其权势由大变小,不断再变小。
成果二:有效遏制了各诸侯王兼并土地、恃强凌弱,更使无数诸侯王的子嗣沐浴到了仁政的皇恩。
因此,“推恩令”既取得了兵不血刃的“削藩”之实,又落下了仁政爱民的美名,这应该才是它最强阳谋的关键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