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5-31 12:00: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我国古代的时候,人才的选拔制度和如今不同,古代存在时间最长的选人制度则是“科举制度”。这种制度不同于在科举之前出现的举荐制,在举荐制之下,士人只有通过推荐才能当官,但是,科举制度却是以分级考试的方式来录取人才。
科举制度的萌芽发生南北朝时期,在隋朝时期正式形成,唐朝时期逐渐完善,发展到明朝时,达到顶峰。但随着西方学说的流入和清朝时期洋务运动的发展,渐渐的被其他制度替代。可以说,从人才选拔制度的发展来讲,科举制是比之前的选士、养士制度和察举制要优越许多的。
它的积极影响是:
(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诗、词的繁荣。
在之前的制度中,只有来自优越家庭的人,才有机会当官,拥有一个“铁饭碗”。而科举制则打破了这个局限,允许普通人参与考试,参与国家政治的治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缺点也逐渐显现,最终,之前的取士制度由于不适合社会的发展被替代了。
这就是它的消极影响:
(1)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这也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2)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3)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追求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
(2)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非常严重。
其实,古代的科举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从广大的人群中,选出能够治理区域的当官型人才,然而,这一举措,也致使一些贫苦人民想要升官发财,到了一种痴狂的状态。于是,“当官”成了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几乎成了一种主流的人生追求。
同时,考试内容的限制,使那些读书人选择终身苦读史书典籍,从而,让他们不会认识到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在洋务运动时期,尽管,洋务派为了新政开办了“同文馆”,但是,却很难招来合适的人才。因为,当时的人们还都觉得:这些外来的文化不属于中国,只有传统文化知识才对他们有利,才能帮助他们走上令人骄傲的为官之道。
从这种现象看来,清朝朝廷开办的学习新知识的“新学堂”运作起来还是非常艰难的,所以,就更不用说其它的私人“新学堂”了。
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本该有不少人才的。但是,在科举制度的限制下,许多的读书人最终走上了官场,几乎没有人重视轻工业的发展,这也导致近代社会的工业化进度缓慢。但是,科举制度不仅仅与教育有关,而且,牵连着国家的人才选拔,废除科举,等同于动了数百万人的利益,由此可以想象,其变革难度之大。
史官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本题答案:1.人治观念继续增长。
2.史官与国君在观念上发生冲突。
3.选官制度的变化。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
史官的设置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
夏商周
在夏代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已设置了史官。《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 商周时代,甲骨文中有“作册”、“史”、“尹”等字。《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即史的初义是指古代记事之官吏,即史官。金文有“作册内史”、“作册尹”的记录。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作册”和“内史”是同样的官职,其长官称“尹”,都是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史官。《周礼·春官》记载周王室设有五史。 史官
(一)大史 职位很高。新王登基,大史参加策命典礼。王为国家大事有时还会访问大史。如《国语 ·晋语》载胥臣曰:“文王访于辛、尹(辛甲、尹佚,二人皆周大史)。”有时大史还命令百官规诫王的缺点,如《左传》襄公四年载:“魏绛曰: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箴王缺。”此外,大史还掌记录时事,保管文书等。 (二)小史 秩卑,金毓黻说:在古代史籍中一般称之为“史”。《周礼》云:“凡国事用礼法时,佐大史,掌其小事。” (三)内史 其秩最尊。《周礼》说内史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掌书王命。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王命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有时,内史还奉王命出使诸侯国,《左传》僖公十六年载:“周内史叔兴骋于宋。” (四)外史 秩卑,《周礼》云其职务是“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五)御史 秩卑,又一名柱下史。其职务是掌管图书等。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君举必书”,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礼记·玉藻》说是“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可见,史官的分工和职责是十分细致、明确的。
秦汉以后
秦汉以后,史官的名称繁多,职务各异,但史官的设置却一直保留下来。秦归太史令,汉置太史公,史官职责由太史公负责,常务工作由史书令史承担。唐设起居郎,还有兰台令、柱下史、著作郎、左右史等等,历朝历代都有史官。 唐朝刘知几著《史通》,对古代史官建置的起源与演变,有详细记述。他认为史之为用,是“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的大事。假如没有史官,就会善恶不分,是非不辨,功过不清,结果是"坟土未干,妍媸永灭”。因此他说:“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若乃春秋成而逆子惧,南史至而贼臣书。其记事载言也则如彼,其劝善惩恶也又如此。由斯而言,则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其可缺之哉!”其实,对于“史之为用”,历代帝王心里也很明白。不过,他们设置史官,沿用“君举必书”的春秋传统,并不考虑什么彰善瘅恶、激浊扬清的问题,目的只是为自己树碑立传,流芳百世。《史记·孟尝君传》载:“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侍史记些什么?后人不得而知。大概是记述他“好客自喜”的善举,总不会让侍史记述他在路经赵国时,只因赵人出观,笑称他“乃眇小大夫”,便击杀数百人的罪行吧。
史官与帝王
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至于"君举必书",却是有选择、有条件的。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当然要大书特书。就是没有功绩,没干好事,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或者“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者颠倒黑白,把坏事说成好事。总之,“自称我长,相谓彼短”,“略外别内,掩恶扬善”(刘知几:《史通》),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万万不可见诸史册。帝王们或多或少都会干一些坏事,那些贼臣逆子、淫君乱主,干的坏事就更多,但是干归干,举归举,要载入史册,传之后代,是绝对不允许的。"秽迹彰于一朝,恶名披于千载",有哪一个帝王愿意把自己的"秽迹"载入史册呢?所谓"君举必书",不过是一句假话。只有在古代史书作为宫廷秘籍,由太史负责的时候,史官有记载特权,皇帝是不能察看史官记载。 史官们对于“君举必书”的态度颇为认真。中国古代的史官有“秉笔直书”好传统,尤其是司马迁这样一个特殊的史官,成为后世史官竞相继承的品藻和史德。他们都知道"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因此,对帝王们的言行,随时都要记录下来,不管你"举"得对不对,都要"直书其事"。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 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史官们屡遭厄难,原因就在这里。 起居录则是史官对帝王言行的严格把控与记载,早在周已有,那是称为“内史”。历经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而不衰,皇帝皆无全干预,但这种风气却被李世民打破。至此以后,有唐以来,帝王阅著并非罕见之事,却使得历史逐渐朝着扭曲的方向发展。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