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5-31 07:01:2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7次
在历史上,唐朝之后便没有朝代,再将都城定在西安,这都是因为气候环境在不断变化,西安紧邻荒芜大西北,将都城定在这里,仅仅是都城人口吃饭问题,都难以维系和解决。
古时候朝廷最繁华城市,非都城莫属;都城所在之地,繁华程度让人瞠目结舌。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盛景,就是宋朝时期都城开封场景。西安在历史上,也曾经多次被立为都城,这是因为唐朝以前,关中平原气候宜人物阜民丰,能够满足都城庞大人口衣食所需。
唐朝以后,定都西安,难以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即便是天子,每天也需要吃饭睡觉。朝代建立选择都城时候,需要考虑问题有很多,如都城安全问题,是否有利于全国统治,以及都城所在地方,农业是否发达,能否满足都城众多人口吃饭问题。
唐朝衰败之后,气候也在慢慢变化,西安附近粮食产量,大不如从前。加上人口数量增多,一旦将都城建立在西安,单凭每年调集粮食所产生开销,都会让国家难以承受。
空有战略优势,不利于全国经济发展西安能够被众多朝代看重,作为国家都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西安得天独厚地利优势。身处国家中心,在交通通信不便古代,有利于统治者巩固自己政权。地理位置虽然有优势,可经济发展,却并不不好,唐朝以后经济发展重心,已经迁移到了江浙一带。
西安这座古都,在这样情况下,失去了经济发展优势,加上修建宫殿耗资巨大,是一件劳民伤财事情。朝代实力孱弱时候,迁都更会引起朝廷动荡。
明朝朱元璋就想要将都城,从南京迁到西安;经过朱标考察后,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其原因就是,西安粮食产量低,不能满足都城人口需求。
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十分之多,其中,西安作为多朝的首都,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出名。根据统计,周朝、秦朝、汉朝、隋朝和唐朝都曾经将西安作为本朝的首都,虽然具体的名称和区划有所差别,但是大体上都是在西安地界上。但是仔细研究我们能够发现,这几个朝代都是中国历史上较靠前的朝代,为什么到历史后期这个城市就被放弃了呢?
其实,一个城市要想成为一国首都,无论是自然地理条件还是人文底蕴都必须要达到要求,西安虽然地处西北内陆,但是在中国前期,气候条件却也是十分适宜人类居住的。根据气候学家的长时间研究,在时代变迁中,中国内陆的气候越来越干燥,而且气温也逐渐变得寒冷刺骨了起来,以前适宜居住的西安自然地理条件肯定是会发生大幅度变化,而古代的防寒措施又极为有限,因此导致此地不适宜人口聚居。
除此之外,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使得西安地界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一旦首都的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该地的经济也会出现崩盘的现象。而且,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会直接导致粮食产量不足,在不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西安势必需要依赖其他途径来获取粮食。
而受制于中国内陆的地形条件,再加上古代的交通极其不便利,无论是通过陆路还是水路都很难将粮食运送到西安。即使能够运送粮食,朝廷也需要付出相当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达成目的。所以考虑到国家财政,西安自然也就不会作为统治者定都的首要选择。
第一西安所处关中平原,东西长约三百六十千米,南北宽窄不一。总面积大约4.7万平方公里,由断层陷落地带,泾河,渭河及其支流冲积形成。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古代重要的小麦产区。此外还有玉米,豆类,蔬菜等作物种植。西安所处关中平原南侧。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是适合居住,适合发展为古代特大城市的好地方。
第二,西安交通发达,陆路运发达,水系发达。往南通过秦岭连接川巴蜀之地,往西就是古代丝绸之路,连接的是中亚,西亚。东北出蒲津关,直达汾晋燕代的蒲津道。此外西安附近水系发达,部分水系可以连通黄河流域,拓宽。西安的腹地,发展水运使得当地的经济得到更一步的发展。
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让西安发展成为古代的都城是远远不够的。西安还要具备坚固的防御能力。关中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关中平原的安全和稳定,潼关、大散关、武关、萧关等四塞拱卫。四关的建立,“八百里秦川”才有了“关中”之名。战国时期,秦国凭借崤函之固之故,抵挡了山东之国的六次进攻。
东汉史学家班固的《西都赋》中写到“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众流之隈,汧涌其西。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防御之阻,则天地之隩区焉。”这无一不是对西安天然地理位置的赞叹。也正是因为西安天然的地理环境,成为了13朝古都,孕育出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