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国演义》的说法,徐庶离开刘备的时候为他推荐了诸葛亮,但在走后又怕诸葛亮不肯出山辅佐,于是去了卧龙岗先和诸葛亮打了个底。
那诸葛亮会看不出这是曹操的计谋吗?肯定能,其实不止诸葛亮能看出,徐庶,刘备也都看出来了。
曹操计谋是真,可徐庶母亲有危险也是真徐庶大破曹仁设下的八门金锁阵之后,名声大噪,就连在许都的曹操也知道了新野有个天下奇才在辅佐刘备,所以听了程昱的办法,劫持了徐庶母亲,伪作书信让徐庶投降。
徐庶母亲的书信中也写得很明白了,这就是曹操的计谋,“不期曹丞相使人赚至许昌”;“若得汝降,可免我死”;“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所以一开始,劝降书信中就已经写明了,这就是曹操的阴谋,徐庶来,则两人活,徐庶不来,就先杀老母,再大军南下直取徐庶。这样的话,徐庶是来也死,不来也死,要是这样,倒不如直接深入虎穴,盼望着能救回老母一命。
刘备也清楚,这是一个一定要踩下去的陷阱,就算明知是曹操的计谋,他也不想阻止徐庶前去。以刘备的仁德,断不能强留徐庶而且害了他的母亲,害其母又用其子,又怎么能称得上仁义呢?
而在卧龙岗里,诸葛亮也知道这就是一个计谋,可他也清楚:徐庶是个孝子,许昌是非去不可的,多余的劝说也没什么用,倒不如成全了他的“孝子”名声。而他对徐庶说的那句
“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也只是为了让徐庶尽快离去,不要过于留恋新野和刘备了。
诸葛亮的那句话虽然是表明自己不想成名立业,可这只是个推辞而已。可以看看后面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第一二次都是因为诸葛亮不在茅庐,而不是故意不理刘备,到了第三次就直接出山辅佐刘备了。更何况诸葛亮还经常自比管仲,乐毅,那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不想成名立业呢?
在徐庶推荐诸葛亮之前,刘备也得到过有关于诸葛亮的消息,不过那时候他只是在司马徽的口中得知卧龙和凤雏这两个名号,并不知道卧龙就是诸葛亮,而此时诸葛亮隐居在山野间务农,虽然在当地有一些名气,但还没有传到刘备的耳中,否则即便刘备不去请诸葛亮出山,坐镇荆州的刘表也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
司马徽又名水镜先生,他和刘备的相遇也非常凑巧,因为刘备遭到人暗杀,他骑着白马慌不择路,才遇到了司马徽,后者问他何故流落至此不要提,小刘备之所以没有成就大事,就是因为身边没有人出谋划策,当刘备询问有何贤才的时候,司马徽就说出了卧龙和凤雏,并说这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只不过刘备在回来的途中,遇到了前来自荐的叙述,又深深地为他的才华所折服,之后屡战屡胜,这才把寻找卧龙和凤雏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诸葛亮的几位好友中只有徐庶最喜欢在外面走动,他曾经仗剑天涯,又学得一身领兵打仗的能力,因为接连带领刘备的军队取得了胜利,就连曹操也为之忌惮,最后听从谋士的计划,用一封假的书信,把徐庶给转到了自己的阵营里,而在这个过程中,刘备对徐庶一直非常好,得知他即将离开的时候也没有阻拦,令徐庶非常感动,这才出现了回马荐诸葛的美谈。
其实徐庶一直和诸葛亮保持着联系,他在去曹操阵营之前专门找了诸葛亮,所以诸葛亮在刘备前来拜访的时候,前两次并没有相见,而刘备刚刚失去了徐庶,又听徐庶把诸葛亮夸赞的如此厉害,再加上已经通过徐庶这样的军师尝到了甜头,所以他对诸葛亮志在必得,可以说在此之前,司马徽和徐庶都在为诸葛亮出山做铺垫。
当庞统向曹操提出一系列计划时,徐庶已经发现了吴国的所有计划,并让庞统措手不及。当庞统来到河边时,他正要下船。突然,他看到岸上有一个人,穿着道袍,戴着竹冠。他抓住佟大为,说:"你真勇敢!"。黄盖用了残酷的手段,阚泽送来了投降书,而你提出了一系列的战术。只怕火候未到! 你要瞒着曹操,也要瞒着我!" 庞统被吓得魂飞魄散。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曹营的徐庶看出了其中的玄机。然而,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他不告诉曹操,也不奇怪。
但是,徐庶并不想告诉曹操,他已经答应不为曹操谋划什么。当然,为了保护自己,他当然不能呆在曹营。曹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徐庶知道这件事,所以当他回到徐庶身边时,他肯定要向徐庶打听一些消息。然而,xu是如此聪明,曹操可能不知道任何事情。否则,关于徐的谋杀的信息将被记录在罗曼史中。然而,自赤壁之战后,徐氏一直没有消息,因此,曹操极有可能怀疑徐氏,但没有证据,只好放弃。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赤壁之战中,徐庶确实发现了吴国的攻打曹操的计划。然而,他并不想告诉曹操这件事。相反,他创造了一个机会来逃跑。曹操在赤壁战败后也怀疑过徐庶,但他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惩罚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徐庶在赤壁之战后似乎消失了,你不觉得吗?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因为曹操设计让人带一封信给徐庶,告诉他自己的母亲给曹操抓了,需要他来救了,徐庶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马上就跑回去,没有想到是曹操一个计谋,他就发誓不会为曹操奉献一个计谋了。而诸葛亮就说徐庶在曹操那里,根本就算得是一个人才了。因为曹操那里有能力的大把了。
曹魏不重视人才
诸葛亮说那段话,看起来就为徐庶打抱不平,实际上诸葛亮是想表达,在曹魏,有才之人实在是太多了,本来徐庶在我们蜀汉算得上是一个人物,可是到了曹魏那里,根本就不够看,从他们在曹魏的地位来看就知道了,他们根本就得不到重视,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能力也不足呀。
《三国志诸葛亮传》: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听闻徐庶与石韬(徐庶的好友,与他一起投曹)官职都不太高,感慨道:“难道是魏国的名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
徐庶在曹魏为官
根据历史上记载,我们知道徐庶在曹操那里做官了30年,如果他真心不想为曹操效命,可以离开呀,那他为什么不离开呢?只能说明徐庶从来没有放弃官位,和他时不时劝进曹丕,他也是热衷名利之人,所以说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