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有多深?海底深处又会有什么呢?说出来你都不一定会相信?
地球上目前最深处就在马里亚纳海沟中,人类测量到的海洋最深处达-11034米,但在未来这个数字还会改变,深度稍微增加,或者反而深度逐渐缩小。
海沟的形成是地球地质活动引起的,马里亚纳海沟更是地球上最大的两个板块挤压形成的,由于地球自转等因素,太平洋板块向着亚欧板块下俯冲,加上海沟附近洋流方向、海底热泉喷发等因素,使得马里亚纳海沟中也不容易积累起很多淤泥,因此形成了长达2000多公里的海沟,最深处达-11034米,离日本不是很远。由于两大板块还在不断相互挤压,马里亚纳海沟未来的深度一定还会变化,具体变成啥样就不知道了。目前少数国家已经可以无人潜具探测这片海沟,美国还曾实现过载人潜入马里亚纳海沟的壮举。
马里亚纳海沟由于人类探测艰难,人类对那里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是每次探测都能发现一些新奇的生物,也有一些原本人类记载的只在7000多米发现的物种,在深达9000多米的地方依然存在,海洋垂直方向生物的分布也很好地说明了地球生物的适应性。马里亚纳海沟中由于上层有机物的沉降也供养着大量的物种,由于板块的挤压,那里海底热泉系统也比较多,也供养着一批化学能细菌。由于环境黑暗,生物适应性进化使得那里的生物视力也不同于浅海的生物。
深海海底热闹的很,但近几年的一些探测也发现了令人担忧的事情,马里亚纳海沟里竟然也有了一些塑料垃圾,可见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答:地球上海洋最深处为-11034米,人类至今为止登陆珠穆朗玛峰的有超过5000人,进入太空的有超过500人次,但是进入万米深海之下的只有3人。
可以说,人类对太空的了解程度,甚至远高于对深海的了解,地球有71%的表面积是海洋,平均深度超过3000米,但是人类对深海之下的世界,却知之甚少。
在1960年,瑞士物理学家雅克·皮卡德和美国海军沃尔什,乘坐“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最大下潜深度为10916米。
在2021年,由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出资,澳大利亚科学家设计打造的“深海挑战号”,搭乘“卡神”下潜到10929米的深度。
目前为止,人类仅此两次载人下潜至万米以下,这里的水压高达1000多个大气压,深海挑战号从马里亚纳海沟回来后,长度都缩短了7厘米;一般的核潜艇最大下潜深度也就300米,特制的可以下潜到700米。
即便在这么极端的地方,也有生物存在,只是生物少了很多,海洋中的绝大部分生物生活在1000米以上,它们也极少下潜到更深的地方。
抹香鲸在捕食大王乌贼时,会下潜到2000米深的地方;深海动物由于有着特殊的身体结构,能适应深海的高压。
比如以下几种深海动物:
(1)深海鮟鱇
俗称灯笼鱼,生活在1000米深的海洋中,头部悬吊一个发光器,并不断闪烁,可以作为诱饵来诱惑猎物。
(2)皱鳃鲨
生活在1500米左右深海动物,样子看起来就像传说中的“恶龙”,皱鳃鲨是一种非常凶猛的猎食者。
(3)吞噬鳗
生活在1000~2000米处,可以长到1米多,吞噬鳗拥有独特的大嘴,尾部有着发光器官,可以吞下比它本身还大的猎物。
(4)白色盲虾
这是一种生活在5000米深的虾类,背部可发光,喜欢大量聚集在海底的火山口附近。
(5)短脚双眼钩虾
这是一种生活马里亚纳海沟10000米以下深度的生物,体长2~5厘米;在2009年,日本研究团队把四个装有食物的陷阱,沉入马里亚纳海沟,拉上来后共捕捉到185只短脚双眼钩虾。
大海有多深?海底深处又会有什么呢?说出来你都不一定会相信?
各位都是上过小学的人,所以都知道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高程是8848M,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的海沟斐查兹海渊,深达为11034米,位于北纬11 °20,东经142°11.5!不过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尽管珠穆朗玛峰是全球最高点,但它却不是距离太空最近的山峰!这个桂冠却是属于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山!
因为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且海平面受到地球自转的作用,在赤道地区是隆起的,因此计算海拔高度的话,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山就被地球自转给坑了!那么很明显距离地心最近的地方也可能会是不同位置,不过事实上到现在为止距离最近的区域还是马里亚纳海沟!
不过我们今天的重点却不是来讨论这个最深或者最高这个问题的,而是来简单了解下从海洋的表层到最深到底生活着哪样的生物!
一、上图是海洋最表层的“光合作用带”,为什么如此定义?因为从表层开始到水深约200M为止,大部分可见光是可以穿透的,因此海洋植物和浮游生物都在此处生存!也是鱼类资源最丰富的水层!
二、中间层,从200M-1000M左右,或者也被称为“暮光层”,因为光线已经很难穿透到这一层,从这里开始我们将能看到奇奇怪怪的鱼类,比如冷光生物等!
三、从1000M开始到4000M左右的区域被称为“深层带”!这里水压非常大,唯一能见到的光线不是人造深潜器的灯光就是冷光生物发出的光!但抹香鲸可以到达这一区域觅食,捕猎它喜欢的大王乌贼,这个深度的鱼颜色也比较奇特,一般是黑色或者红色!
水滴鱼就生活在1000-1200M神的区域,跟一坨肉无甚区别的鱼,只是不知道这种鱼的味道如何?
四、从4000M到6000M的范围是“深渊带”,生活在这里的大都是无脊椎动物,比如小鱿鱼和蓝海星等,当然前阵子英国科研小组的加勒比海南部发现的白色盲虾也是生活在5000M左右的深度,令人惊讶的是盲虾的环境有高达450度的热泉区域,当然您不要认为盲虾能经受450度!
白色盲虾!
五、6000M到10000M的区域是“深渊带”!基本上这些区域都位于海沟中,
狮子鱼就生活在这个7000M-8000M左右水深区域,很难相信柔弱无骨、洁白无瑕的狮子鱼会生活在这个阴冷又黑暗的深渊带!
10000M以下,暂时还没有发现明显能生存在此区域的鱼类,但相信肯定存在我们肉眼无法见到的生物,从我们地球上可见如此深度的生物已经肉眼无法发现了!而未来准备出发探测木卫二水下生命的“欧罗巴快艇计划”,也许就要失望而归了,因为木卫二的水体厚达100多千米,液态水估计在数十千米厚的冰层下,因此我们实在不能抱有大的希望!因为水压实在是太高了!
目前最深的海洋就是靠近日本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11034米,是太平洋俯冲到菲律宾板块之下造成的。
马里亚纳海沟深度比珠穆朗玛峰的最高海拔还高,底部的压力按照每10米一个大气压算的话,足足有1103个大气压。这相当于每平方厘米受到1.1吨的重量,所以如此压力,使得动物们根本无法生存。即便是潜水艇,也很难承受如此高压。而且,由于海水太深,造成马里纳亚海沟底部毫无阳光,可以说这里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其它的海沟虽然也深,但至少还有些会发光的鱼类,让人觉得有些生气。但是马里纳亚海沟这里却属于无鱼区,就像荒凉漆黑的太空一样,寂静的让人窒息。
曾经的热门电影<阿凡达>导演卡梅隆据说独自一人坐着特殊的设备下潜到过马里纳亚海沟底部。他上岸后说自己在里面什么也没有发现,除了荒凉还是荒凉。而且其乘坐的潜艇上岸后直接被压的缩小了不少,可见马里纳亚海沟压力之强。
或许很多人都认为深海应该配巨型生物,这样才能够突出深海的神秘气质。可事实上,深海里面的生物种类并没有上层海多而且也没有太大的生物。因为深海不论是进食、还是消耗,对于体型巨大的生物都是问题。不过,深海的生物虽然体型不大,但是一个个长的却是很有个性,“张牙舞爪”,好似“地狱恶鬼”十分丑陋。
以上就是几张深海鱼类,怎么样,够丑吧。
感谢朋友邀请。
地球上海水占据的面积大约是70%,最深的地方是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超过一万米,海洋可以说是地球上目前人类足迹最少的地方,甚至人类对于太空的 探索 都要比海洋 探索 更加全面深入。
深海 探索 需要面对很多难点,最关键的点就是深海压力马里亚纳海沟的压力超过1000个标准大气压。如果探测器是实体或者内部空间较小的活抵挡高压会更轻松一点,但如果是载人潜水器内部就需要足够的空间,内外压强差足够大探测器需要抵抗更大的压力。
上个世纪美苏冷战时期除了太空竞赛(美国实现载人登月)和地心 探索 竞赛(前苏联超深钻孔超过1万米)之外就是深海 探索 竞赛。1960年美国的“迪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下潜深度达10916米,这是人类首次探测这么深的地方。前苏联的和平一号与和平二号载人下潜深度超过6000米,创造了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新纪录。除此之外还有我国的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这是载人下潜作业的记录。大导演卡梅隆曾独自乘坐下潜器下到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深度超过10000米。
海洋深度超过200米就是弱光去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状态,在这个范围之下的海洋生物就会因为环境原因进化的“奇形怪状”,如灯笼鱼:
靠着它的发光器官吸引深海小动物完成捕猎。这种鱼活动深度在1000米深度左右,全球有分布。
在1000米-2000米的深度还有大章鱼、大王乌贼等海洋动物,它们是人类幻想的深海怪物的原型,抹香鲸下潜到超过1000米海深就是为了捕食大王乌贼。
生活在海深大约2000米左右的小飞象章鱼,有着萌萌的形象:
当然人类对于深海的好奇和恐惧源于对深海了解的太少,总想着在某个角落里隐藏着人类未知的可怕生物,这也是深海恐惧的来源。大家害怕的可能是下边这种:
目前来看深海中几乎是不可能能存在大型动物,仅仅从食物来源上就不会支持他们的存在。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海的最深的地方位于马里亚纳海沟,是太平洋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最大水深1951年,查林杰八号探测出了深度为10836米,1937年苏联利用声波反射装置测量为11076米。
其中这些深海领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动物
巨型乌贼
这种巨型乌贼生活在漆黑一片的太平洋深海区区人们对它知之甚少,有传说称这种乌贼会做在海底,将触角伸向海面,攻击渔船。事实上,这种生物的体型也的确不小,它能长到18米长,重达900公斤。
抹香鲸
抹香鲸又称巨抹香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他们在所有类中的最深最久,最此称为动物王国中的潜水冠军
帝王蟹
他们主要分布在寒冷的海域,因体型巨大而得名,所有蟹中之王的美誉
琵琶鱼
俗称结巴鱼,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水域俗,长相极其凶狠,非常具有危险性
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795米,最深的就是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中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东侧,南北延伸长度为2850公里,而宽度只有70公里,以近乎壁立的陡崖,深深的切入大海的底部。它的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兹海渊,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点。
海洋占据地表面积的71%,人类已 探索 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历史 上,人类曾经在海底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神秘物种、史前文物和一些说不上来源的物体。比如曾经有人在海底发现了史前怪兽、“金字塔”、巨型“玻璃块”、“发射塔”,还有一些史前文明的城市。但是究竟真伪我们大多已经无法考证,就像神秘的百慕大三角,人们一直有着各种各样的推测。大概人们习惯于把找不到原因的怪象归咎于外星文明。比如金字塔、史前巨石阵等等。因此百慕大三角甚至被称为外星人的一个秘密基地。
但是海底到底有什么,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来说还难以完全探测清楚。大导演卡梅隆曾经搭乘潜艇进入马里亚纳海沟,但是也只是在海底呆了几个小时就不得不因为设备出现故障上浮。想要真正实现所有海底的探测工作,恐怕还需要等待几年甚至十几年。高压、低温、资金都是科学家们需要克服的困难,科学家也在为此不断的做着努力。希望未来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而且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补充一下:
如果从太空看地球, 占据地球表面最多的便是海洋,大约为地表总面积的71%(3.6亿平方公里)。并且地球上97%的水都储存于海洋中,总体积大约有十三亿立方公里之多。 海洋的平均水深达到了3795米 ,算是与青藏高原的高度吗蛮接近了(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但3795米只是平均深度,海洋最深处位于 马里亚纳海沟,名叫斐查兹海渊,深度为11034米 ,如果将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放进去,峰顶离水面还有2千多米。而第二深的海购则是汤加海沟,里面的地平线深渊深度也达到了惊人的10882米。
那么在海洋深处还会有些什么东西呢?想必最感兴趣的就是有没有生物存活了。
我们都知道随着水深的不断加大,水压也会跟着上去,一般每下降10米,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极强的水压使得大多数生物极难潜入大洋深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对大洋深处的“原住民”造成伤害。
下面就简单举几个例子:
马里亚纳海沟,水深3700米左右发现的水螅水母
水深4743米、海参
1995年的时候,日本“海沟”号深水潜水器,曾在水深将近1万1千米的地方发现了生物迹象(海参、蠕虫、虾类等等)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地球和太阳系其他星球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个液态海洋,从地球早期海洋中孕育的生命一步步进化成了今天的我们,因此海洋其实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故乡。
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物种,对海洋的研究和 探索 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即使是在 科技 发达的今天,人类对深海的了解也还是极其有限的,可以肯定的是地球海洋最深处一定还有我们从未见过的新物种。
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乘坐““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到达了地球海洋最深处,海拔-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斐查兹海渊,2021年好莱坞著名导演卡梅隆乘坐单人深潜器“深海挑战者”号也下潜到了马里亚纳海沟的万米深渊之中,但直到2021年的今天,除了上面这两次 探索 外就再也没有人到达过马里亚纳海沟底部了。
每次深海探测都能为人类发现一大批体型小巧新物种和新的微生物,其实深海是无法产生巨型生物的,因为那里缺少相应的食物来供给巨型生物成长。
人类虽然起源于海洋,但却有相当一部分人恐惧海洋尤其是深海,这种被称为深海恐惧症的心理“疾病”其实就是人类对未知海洋以及海洋深处未知物种的恐惧。
其实从数据上来看地球的海洋并不算深,相比地球12756千米的直径,海洋最深处不过1万米多一点,从地质上来看连地壳都没穿透,所以地球海洋其实是覆盖在地表的一层水膜。
首先地球就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它就像路边的石头一样,有的地方凸起,有的地方凹陷,所以基于这样的前提之下,每一块海洋的深度都是不同的。
例如在全球五大海洋当中,北冰洋的深度是最浅的,它的平均深度只有1200米左右,而太平洋是最深的海洋,它的平均深度达到了4000米左右。
其次海洋下面不仅有海水,还有一些深不见底的海沟,例如第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第二深的汤加海沟等(10882米),那么海沟的形成实际上和地球板块的运动有关。
当陆地板块和海洋板块进行挤压的时候,海洋板块会挤压到陆地板块下方,结果就会在海洋中形成了海沟,在陆地上形成山脉或者岛弧。
另外海底深处到底有什么,这一点人类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因为就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手段来看,我们仍然无法长时间潜入8000米以下的海底深处。
但美国的的里雅斯特号在1960年的时候,曾经成功的潜入马里亚纳海沟10916米的地方,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去过最深的地方,这个记录至今也无人能破。
当然了,实际上超过8000米下的海底深处,是不太适合生命生存的,一个是因为这里的压力极大,体型过大的鱼类根本承受不住。
那么人类的一些探测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些不为常人所知的海底深处,并没有什么巨大的海底怪物,有的只有一些体型非常小的小鱼或者其他物种......
唐代航海的问题
以前看过说唐朝的大海船去西亚,由于吃水深而开不进幼发拉底河口,有这么夸张吗?还有请帮我找找相关文字,谢谢了唐朝(公元618—907年)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它经历了初年唐太宗(公元626—649年在位)的励精图治,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安定局面,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到了唐玄宗(公元712—756年在位)时,出现了“开元盛世”。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在农业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国家富强,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对海外亚非各国的贸易及其他各种性质的海外交往也加强了,促进了造船和航海业的进一步发展。
唐朝有很多造船基地。如宣(今安徽宣城)、润(今江苏镇江)、常(今江苏常州)、苏(今江苏苏州)、湖(今浙江湖州)、杭(今浙江杭州)、越(今浙江绍兴)、台(今浙江临海)、婺〔wù务〕(今浙江金华)、江(今江西九江)、洪(今江西南昌)、扬(今江苏扬州)等地。南方沿海的福州、泉州、广州,东方沿海的登州(今山东烟台)。这些造船基地设有造船工厂,能造各种大小船只、海船、战舰等。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太宗以高丽不听勿攻新罗谕告,决意兴兵击高丽。命洪、饶(今江西波阳)、江三州造船400艘以运军粮。命张亮率兵四万,战舰500艘自莱州泛海取平壤。唐代肃宗、代宗时,理财家刘晏为诸道盐铁转运使时,在扬子(江苏仪征)设10个造船工场,置专知官督办造千石大船,说明唐时有极强的造船能力。每年建造的船只越来越多,仅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南)、温州两地就每年可造各类船只600艘,不但造船数量日益增多,而且造船的工艺水平日益先进。大历贞元年间(公元766—805年)富商俞大娘有大船,这种船称“俞大娘”。江湖语曰:“水不载万”,意思是说大船不过载八九千石。然而“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溥〔pǔ普,广大之意〕,此则不啻载万也。洪鄂之水居颇多,与邑殆相半,凡大船必为富商所有”(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不啻载万”,就是说差不多达到一万石的载重量了。“开巷为圃”是说船上可以种花果、蔬菜。驾驶船只的工人就有数百人之多,我们可以想象“俞大娘”航船规模之大,真像水上居民之乡了。
唐昭宗(公元889—904年)时,久居广州的刘恂〔xún循〕在其所著《岭表录异》中说,岭南制造的“贾人船不用铁钉,只使桄〔guāng光〕榔须系缚,以橄榄糖泥之,糖干甚坚,入水如漆”。制造商船,不用铁钉,只用桄榔须制的绳索缚系船板,再用橄榄糖涂抹,糖干后,船板很坚固光滑。什么是“桄榔须”?刘恂自注云:“桄榔树枝叶并蕃茂,与枣槟榔等小异,然叶有须,如粗马尾,……其须尤宜咸水浸渍,即粗胀而韧。故人以此缚舶,不用钉线。”什么是“橄榄糖”?刘恂自注云:“橄榄树枝叶上生脂膏,如桃膏,南人采之,和其皮叶煎之,谓如墨锡,谓之橄榄糖,用泥船舶,干后,坚如胶漆,着水盖干耳。”这种不用铁钉的造船法确有创造性。在缺乏铁钉和桐油的地方更有实际意义。这种情况一说是阿拉伯船只的造船法,一说是两广船只的造船法。也可能外国中国都有这种造船法或类似的造船法。所造船只能航行于南海、印度洋海域中。
唐朝的造船技术在当时可称得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最突出的是在造船工艺上已广泛使用了榫接钉合(又称钉接榫合)的木工艺和水密隔舱等先进技术。
榫接钉合的木工艺比不用铁钉的造船法要优越、坚固得多。1960年3月,在江苏省扬州市施桥镇出土了一条唐代木船。1973年在江苏省如皋县又出土了一条唐代木船,这两条唐代木船都采用了榫接钉合技术,而扬州出土的船更采用了斜穿铁钉的平接技术,比如皋出土的木船采用的垂穿铁钉的搭接技术更先进。唐代大海船还建有水密隔舱,如皋出土的唐代木船就有九个水密隔舱。这就增强了船的抗沉力。水密隔舱是由底部和两舷肋骨以及甲板下的横梁环围而构成的水密舱壁。船中部以前的舱壁都安装在肋骨之前,中部以后的舱壁就装在肋骨之后,这种安排方法可防止舱壁移动,使船舷与舱壁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牢固地支撑着两舷,这就加固了船体的横向强度。由于船的坚固性加强了,就有可能多设船桅、船帆,更适合远洋航行。近代钢船水密舱壁周围角钢的铆焊方法从功用到铆焊部位都与我国古船极为一致,可以认为是从中国古代造船结构形式继承下来的。
我国古代航海木帆船种类很多,沙船、福船、广船在唐代都已成形。其中沙船是我国最古老的船型中的一种。它的历史可追溯到遥远的年代,早在出土的独木舟及甲骨文■(舟)字就可以看到它的平底、方头、方艄的特征。在山东日照等地有许多沙船,相传是越王勾践由会稽迁都琅邪时遗留下来的船型。这都可说是沙船的前身了。据康熙《崇明县志》载,“崇明县乃唐(高祖李渊)武德间(公元618—626年)涌沙而成”。又载“沙船以出崇明沙而得名。太仓松江通州海门皆有……”,可知沙船产生于唐代。沙船的特点是宜于行沙防沙,可安然“坐”在滩上。“江南沙船之往山东者,恃沙行,以寄泊,船因底平,少搁无碍”(《日知录集释》),所以又称“防沙平底船”,至明中叶后嘉靖初始通称沙船。它又有宽、大、扁、浅的特点,具有稳定性。为了提高航速,大中型沙船都采用多桅多帆。帆大多是密杆硬篷的长方形平衡纵帆。沙船多行于北洋航线,太湖一带渔民称沙船为“北洋船”,但在南方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地也有使用。江南的稻米、丝绸等多用沙船北运。
福船和广船以产地而得名,是适应我国南方海阔水深多岛屿地理环境的两种船型。利于破浪,多走南洋深水航线。
福船船型首尖尾宽两头翘,尾封结构呈马蹄型,两舷边向外拱,有宽平的甲板,有连续的舱口,舷侧用对开原木厚板加固,强度较大。造船用材主要是就地取福建盛产的松、杉、樟、楠木。有些船的首或尾尖,舱是活水舱也叫浮力舱或防摇舱,随着船首或尾的上升或下降,活水舱中的水可流入或流出,减少船的摇摆,狭长的舵向前斜插,大桅上悬挂着用布制加筋的疏杆硬篷,帆型略呈三角形。
广船船型首尖体长,吃水较深,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较大的续航力。船体结构横向是以密距肋骨与隔舱板构成;纵强度依靠龙骨和大�。造船材料多采用荔枝木、樟木,还有一种产于广东的乌婪木。舵板上开有成排的菱形小孔,操纵省力,上悬布质硬帆。
福船、广船历史悠久,它是我国圆底或尖底首部尖削的独木舟发展而来,它们在唐代已发展成形并在运输、贸易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水系,全国的航运事业也空前发展起来。当时人说:“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旧唐书·崔融传》)
唐承隋制,在水陆交通要道上约30里置一驿站,全国有水驿260所。水陆相兼驿86所,水驿备有船以供官吏往还和政府文书的传递。
唐代航海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舟师以航海技术高超闻名于世。亚洲东南方的信风季风规律已被我国舟师充分利用。人们对航海天文知识也较以往有了更多的了解。唐代王维《送秘书鼎监还日本国》诗中有“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句,唐代沈佺期在《度全海入龙编》诗中说,“北斗崇山挂,南风涨海牵”。都说明了航行中观察天体,利用信风和季风的情况。
由于唐代航海业发达,对海洋潮汐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也达到了新的高度。约在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前后,浙江人窦叔蒙著《海涛志》(又名海峤志》)六章,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潮汐专著。他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了潮汐变化与月球运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http://culture.edu.tw/history/menu_photomenu.php?menuid=125&s_level=
古代中国航海回顾
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大小岛屿共有6500多个,拥有内水及领海约38万平方公里,毗连区和经济专属区约260万平方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环绕中国大陆,形成了广阔的海域,通往全世界的海洋。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生长起来中华民族,从陆地、江河走向海洋,形成了中华海洋文明,推动着民族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
早在战国时期,古代中国人就发明了司南,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和提高,在宋朝时候发明了指南针,并很快应用于航海。
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就以原始的舟筏浮具和原始的导航知识开始了海上航行,揭开了利用原始舟筏在海上航行的序幕, 说明中国和地中海国家一样都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发祥地。夏、商、周时代,由于木板船与风帆的问世,人们已开始在近海沿岸航行到今日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中南半岛。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形成时期, 人们已累积了一些天文定向、地文定位、海洋气象等知识,初步形成了近海远航所需的技术和相关的知识,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代,海船逐步大型化以及掌握了驶风技术,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
唐朝建立后,经过"贞观之治",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在国力强盛和造船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中国与西亚、非洲沿岸国家间的海洋航运有了很大发展。唐朝时由中国航海前往阿拉伯乃至非洲沿岸国家,已由过去的分段航行实现了全程直航,不再需要经印度洋沿岸国家换乘阿拉伯商船中转,而能直接抵达。
由于罗盘广泛地应用于航海,加上前人积累的牵星术、地文、潮流、季风等航海知识,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水密隔舱技术,使宋代后的航海家可以长年在海上远行。宋代人开辟了横越印度洋的航线,尤有重要意义,宋代航海家从广州、泉州启航,横越北印度洋,直航至西亚和非洲东海岸。
元代中国海洋航运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海上漕运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元朝建都于大都(今北京),要解决京城地区及北方粮食紧缺问题,就必须从江南调运,其中海上漕运是主要途径之一。
在远洋航运方面,无论是航行规模,还是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元代都超过了唐宋。元代较大的远洋船舶能承载千余人,有十余道风帆。阿拉伯的天文航海技术传入中国,也促进了中国航海技术的发展。
由于当时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和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领先西方进入"定量航海"时期。中国舟帆所及,几达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全部海岸,与亚非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航海贸易关系。元代远洋航运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贸港口的繁荣,尤其是泉州港,在元代经历了它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不仅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和东方第一大港,而且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海外贸易港。
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曾于公元1330-1390年两次从泉州出发,航海远游,行踪遍及南海、印度洋,远达阿拉伯半岛及东非沿海地区。为此,他于公元1349年写成《岛夷志略》一书,其中记述国名、地名达96处之多。
到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其船队规模之大、船舶之巨、航路之广、航技之高,在当时无与伦比。
从1405年到1411年的6年中,郑和船队几乎没有间断地三次出洋,每次均游历南洋和印度附近的大小国家,加强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政治经济上的来往。此后外国使臣纷纷回访中国,当时的南海上桅帆点点,中外往来日趋频繁,许多国家和地区使臣的来华也不再限于搭载郑和下西洋的船只。同时郑和的几次出访,在旧港(在今天的印尼)消灭了海盗,也加强了与南洋各国的联络,使海路得以安全通畅。
郑和下西洋在航线及航海经验上都具有历史性的突破,他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东非。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居于领先地位。在当时靠木船、仅凭借自然的风力航行,克服海上种种困难,不仅要有航海技术、造船技术、航海经验,掌握海洋知识,而且也需要勇气和探险精神,这些为以后中国人的航海奠定了基础。元代以前中国的远洋航线,基本上是沿海岸航行,船的规模、数量和人数、航行的次数,持续的时间都远不及郑和下西洋。
郑和通过七次大西洋的探险航行,开辟了海上交通路线,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海上交通网络。前三次主要到印度以东,最远到达古里,这里是古代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第四次开始到达西亚、东非地区。郑和重要航线有56条,航线总长15000英里,如开辟了古里到溜山到东非索马里摩加迪沙(木骨都束)、卜喇瓦、肯尼亚的麻林地,并向南航行到比剌(莫桑比克港)、孙剌(今索法拉港),据说分船队过了南非风暴区,远远超过了季风航行的要求。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从航海发展史角度看,具有创新性的突破,为以后的航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和七下西洋的举措,是陆上丝绸之路向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转折,也创造了航海史上的奇迹,作为一位航海家,郑和具有的勇于奉献、向海洋探险的精神是罕有的,由中国郑和开始的海洋世纪,包含了东西方向海洋的开拓历程。沿着郑和开通的海道,大批中国人从此走出了国门,正是这种东西方向海洋的不断探索,最终使人类汇合在一个整体世界之中。
然而,随着中国晚期封建主义逐渐保守与僵化,明清王朝对外闭关锁国,对内实行海禁,严重阻碍了中国航海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航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航海业进入由盛转衰的时期。
代的海上交通和主要海港
自西汉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后,到唐代与各国的海上交往达到了全面繁荣时期。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城市。海外各国的使者、留学生、留学僧、商人不断地到中国来,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政治典章制度,进行经济贸易往来。这是唐代国家强盛、物产丰饶、科学技术发展,文化领先的必然结果。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唐人”也常乘海船前往海外。唐代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加强了对海外经济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
1 从广州通向南洋、西亚和东非的航线
与盛唐同时,八世纪中期西方崛起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我国史书称之为“大食”帝国。其边境东部的北段与唐朝边境相接。阿拉伯人素习航海,同中国人民有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据不完全统计,从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阿拉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首次派人入唐,至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的148年间,阿拉伯对中国正式派遣使者达39次之多。平均三年多就有一次。阿拉伯商人、伊斯兰教士也多次从海道到唐经商、传教。从唐中期起,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贸易来往进入新的高峰。
唐德宗贞元时(公元785—805年)宰相、地理学家贾耽(公元730—805年)所著《广州通海夷道》一文记录下了这一条从广州通往东非的航线。这条航线是从中国广州出发,越海南岛东南,沿南海的印度支那半岛东岸而行,过暹罗湾,顺马来半岛南下,至苏门答腊岛东南部,航抵爪哇岛。再西出马六甲海峡,经尼科巴群岛,横渡孟加拉湾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再沿印度半岛西岸行,过阿拉伯海,经霍尔木兹海峡抵波斯湾头阿巴丹附近,再溯幼发拉底河至巴士拉,又西北陆行千里至(底格里斯河畔的)阿拉伯都城巴格达。由波斯湾再出霍尔木兹海峡沿阿拉伯半岛南岸西航经巴林、阿曼、也门至红海海口的曼德海峡,南下至东非沿海岸各地。
贾耽所记这条航线从广州出发至巴士拉用90余天。从巴士拉向西航行至东非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用48天。唐代远洋海船能航行于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水域,可知唐代远洋航行的能力。唐将航船泊岸之处盛产之象牙、犀角珍珠、宝石、珊瑚、琉璃及乳香、龙涎香等各种香料、玳瑁等物收购后输往中国,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特产也远销亚非各国。海外贸易盛况空前。
2 唐与渤海国的海上航路
靺鞨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先秦时称肃慎,汉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至隋唐时始称挹娄,他们是满族的祖先。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直至鄂霍次克海沿岸库页岛等广大地域,有黑水部、粟末部等。
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粟末靺鞨纷纷归附。唐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受唐册封为震国公的粟末靺鞨首领大舍利乞仲象之子大祚荣自立为震国王,仍称靺鞨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派官至靺鞨招慰。大祚荣欲与唐修好。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大祚荣请求与唐建立航海通商关系,唐玄宗就派郎将崔忻以“敕持节宣劳靺鞨使”名义从长安出发,经山东半岛的登州,过庙岛群岛渡过渤海海峡到辽东半岛的清泥浦(今辽宁大连市中心青泥洼桥一带),再乘船溯鸭绿江而至“旧国”(今吉林敦化敖东城)。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辖区设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也称渤海都督。从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渤海向唐学习,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使用汉文。玄宗以后,渤海经常派人走海路辗转到长安朝贡,请封号。多次派学生来京师太学学习,文化不断发展。与唐关系密切。其上京龙泉府在今黑龙江宁安的东京城镇。即贾耽记所至渤海王城处。
3 唐与日本的航线
(1)北线
a登州入高丽渤海航线:从山东登州(今蓬莱)出发,渡过渤海,沿辽东半岛东岸航抵鸭绿江口,再分南北两路。
北路溯鸭绿江而上到吉林临江镇后,转陆行而达渤海王城上京龙泉府。大祚荣被册封的第13年遣使入贡,因陆路被契丹所阻,就走这条路。它成为中原与东北地区往来的重要航线,登州港口经常停泊渤海卖马的船只。
南路是从鸭绿江口到朝鲜的唐恩浦,再沿朝鲜半岛西岸南航穿济州海峡经对马岛、一歧岛去日本;或航至釜山后再转向航过对马岛、一歧岛而达日本九州。这条航线逐岛航行,虽航期较长,然安全平稳,是当时中国、新罗海船赴日传统航线。
b文登通难波(今日本大阪)航线:从山东登州文登县莫玡〔yá牙〕口起航,东南行,横渡黄海,直达朝鲜半岛西南端的百济,再经济州岛、对马岛、一歧岛、值嘉岛而达筑紫(北九州)的大津浦(福冈)再东行到达难波,这也是隋炀帝派文林郎裴世清出使日本的路线,也是从扬州通新罗至日本的航线。
(2)南岛航线
从扬州至长江口入海,或从明州(今浙江宁波)出发,横渡东海直达日本本土以南的奄美大岛,再转向北航,经夜久岛(屋久岛)、多弥岛(种子岛)再从萨摩海岸北上到达博多、难波。这条航线约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开辟。因当时中国通过新罗至日本的航路受阻(日本新罗关系恶化)。唐高僧鉴真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十一月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就是从扬州出发,走的这条航线。由于是新开辟的,有时甚至漂至冲绳。
(3)南线
从扬州、明州出发,横渡东海,直航日本值嘉岛(今之平户岛与五岛列岛)再前进,经松浦、博多就可到筑紫(北九州)。这是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开辟的一条新航线。这条航线比北线、南岛航线航程短,中途没有停口岸,一路顺风只需六七天就能到达日本值嘉岛,10天左右便可至高丽。这条航线上行驶的主要是中国大海船,船舶建造及操驾技术高超,耐风浪,极少发生海难。
(4)毛口崴通日航线(“龙原日本道”)
毛口崴在渤海国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县八连城)东南百里。今俄罗斯波谢特湾的克拉斯基诺。在渤海立国200多年中,从这条航道出使日本35次,日本回访13次。双方出访有官方性访问,也有民间文化贸易交往。每次渤海去日本的船队规模都比较大,有的达上千人,分乘数十艘海船前往。
(5)由毛口崴去日本也有两条航线
一是渤海能登线。从毛口崴出发,而东南到日本本州中部的能登半岛一带登陆。全程500海里(约900余公里),是渤海与日本间的一条主航线。
二是渤海筑紫线。从毛口崴出发,东南向渡日本海直达筑紫(北九州)。
渤海商船把东北特产貂皮、熊皮、虎皮、人参及精美的手工艺品,舞蹈、音乐带到日本。又将日本的彩帛、绫、黄金、金漆等物运回渤海。日本的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有时也经毛口崴海道往返于大唐与日本之间。
4 唐代对堪察加的航线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以安东都护薛泰请在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以其最大的部落为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并派遣了内地长史(都督的副职)等官员协助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辖,开元十四年唐朝在这里设置了黑水都督府。开元十六年赐都督姓李名献诚,对黑水靺鞨地区(今黑龙江中下游流域)实施有效的行政管辖。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唐代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黑水靺鞨开辟了对堪察加的航线即库页岛与堪察加半岛的鄂霍次克海航线。航线起点在莫曳靺鞨(莫曳皆部)所在的库页岛。《新唐书·靺鞨传》载,黑水(黑龙江)西北有思慕部,往北走10天到郡利部(今黑龙江入海口庙街),再往东北走10天到窟设部(又名窟说部,“窟说”是“库页”的音转),再往东南走10天就到莫曳皆部即莫曳靺鞨了。终点在流鬼国(今堪察加半岛的西南岸)。
这条航线从库页岛出发后,顺着海流趁西北风(这一地区一年中西北风有八个月)向东南航行,到择捉岛后,则转向东北而后到堪察加半岛南端,全长918海里(1700余公里),用15天。说明库页岛的靺鞨族人在唐朝已掌握了鄂霍次克海的逆时针方向的海流规律,开辟了这一条从西北走向东南再转东北的大弧形航线。
唐代与阿拉伯帝国、日本、高丽等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很频繁,加之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航海重心遂逐渐南移,东南港口日益兴起。主要的有:
(1)交州港(比景港)。今属越南。位于顺化灵江口,它是南海航行中的必经之地。从广州航行四天可达。它南通南洋、印度洋,北达广东福建。唐中叶后期,因广州官吏剥削严重,中外海船就到交州港交易货物,交州港更为繁荣。直到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黎桓自立为安南王后,才脱离中国管辖。
(2)广州港。位于珠江口,濒于南海。随着唐代航海贸易量的增长,广州港由于它的水陆交通条件,就发展为中国第一大港。往返于东西亚间的中外海船多以广州港为起止点。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在广州设立了市舶司作为专门从事航海贸易的管理机构,并委任了相应的官吏市舶使。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因原设的市舶使位卑权轻,不足胜此重任,便以岭南帅(节度使)监领此职。唐代市舶使负责进出口航海贸易,包括征收船税(“舶脚”);登船检查货物(“阅货”);代表政府收购珍宝异物(“收市”);接收船商贡给中央或地方政府的礼品(“进奉”);收取货税(“抽解”)。中外船商办完手续允许他们做生意,也要交税入官。唐后期每年入港海船约4000艘。这里云集着阿拉伯、波斯、印度、南洋等各地商人、僧侣等。侨居广州的商人有12万人以上。
(3)泉州港。位于福建东南海滨,扼晋江入海口泉州湾内。唐代泉州、广州、明州、扬州并称四大港口。在这里进行贸易文化交流的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东南亚人。他们有的经商,有的进行伊斯兰教传教活动。
(4)福州港。地处福建闽江口。福州开港的历史比泉州更古老。在唐时其地位在泉州之上。唐后期文宗大和年间(公元827—835年)在此设置了市舶司,管理海税等税的征收。
(5)明州港。明州即今之浙江宁波。地处甬江下游,是奉化江、余姚江、甬江交汇处,三江由此汇流入海。是古代东南大港之一。自对日南线开辟后,是唐代中后期东渡日本航路最捷近的港口。
(6)扬州港。自隋开大运河后,扬州处于长江与运河的交汇处,成为国内南北物资集散地。也是国外商人从事珠宝、丝绸、瓷器贸易的场所。唐代的扬州“富庶甲天下”。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此定居,形成“波斯庄”、“波斯邸”。还有很多高丽、日本留学僧俗人员也多从扬州进出。唐时扬州达到空前的繁荣。
(7)登州港。即先秦时期的黄、腄两地,今之山东烟台市蓬莱县。濒临渤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是唐代内对东北地区,外对高丽、日本的主要港口,又可南下入大运河,或由沿海入长江口。山东自古以来是我国丝织品的主要产地,并盛产黄金。经济及航海的地位都极重要,是北方第一大港。
隋唐时期,经济要地当属登 扬 广三州,当时的陆海交通都很发达,著名的事例有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等,说到航海 确实有到过东亚和西亚地区
但像你说的由于吃水深而开不进幼发拉底河口,史书上没有完整地记载
隋唐时期,经济要地当属登 扬 广三州,当时的陆海交通都很发达,著名的事例有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等,说到航海 确实有到过东亚和西亚地区
但像你说的由于吃水深而开不进幼发拉底河口,史书上没有完整地记载
唐代还没有登州 好不好
我们的地球——志留纪
志留纪,笔石的时代,陆生植物和有颌动物出现,是早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4.4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
志留纪名称的由来
志留纪由英国前军官,地质学家罗德里克·默奇森于1835年确定。他与年轻的剑桥大学教员亚当·塞奇维克一起绘制出了威尔士地层。人们认为这个地层是覆盖在首批火山岩之上的最古老的分层岩石。通过研究分布在沉积地层中不同的化石,莫奇森把分布在寒武纪(塞奇威克命名)岩石上的地层称为志留纪岩石,以作区别。命名志留纪是为了纪念古罗马时代居住在威尔士的“志留”部落。
从靠近两极上空的角度俯瞰地球(图1为南极,图2为北极)很明显可以看出,在4.2亿年前的志留纪时期,大多数大陆都位于南半球冈瓦纳超大陆,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印度就环绕在南极附近。但美洲东海岸大部分地区地块和阿瓦隆尼亚大陆,在向劳伦大陆移动中填满了伊阿珀托斯洋。劳伦大陆是如今北美大陆的主体。瑞亚克洋和阿瓦隆尼亚大陆南部生成,如今靠近北极的陆地,如格陵兰岛和阿拉斯加在志留纪时期则都位于赤道上。
1 年代确定
奥陶纪和志留纪之间的史前年代是通过苏格兰多不斯林的岩石地层确定的。在志留纪时期,这片区域曾是波罗地大陆的边缘,构成的波罗地大陆还包括斯堪迪维亚和北欧的部分地区。砂岩层和页岩层形成于海底,而这两个地层之间的边界则标志着奥陶纪晚期和志留纪早期的大变更。
2澳大利亚东部
冈瓦纳大陆东部边缘发生着俯冲(一个板块受力下降到另一个板块之下的过程)导致火山的形成,海底的岩层被朝着地慢下压,进而融化。融化后的岩石受压迫涌向地面喷发而形成火山,带出大量的熔岩和火山灰。从志留纪中期到泥盆纪时期,澳大利亚东部的火山活动极为频繁。
3中国南部的化石时间表
中国南部的志留纪地层中含有多种多样的化石,称为“笔石动物”。笔石动物的体型微小,生活在环绕地球的海洋中,并迅速演化成多种不同的生命形式。这种连续的笔石动物演化形成,以及进化时清晰的时间线,可以将中国的滞留纪地层当作衡量标准,已判断其它地方发现的笔石动物化石的地层的地质年代。
4广阔的海洋
从志留纪时期到中生代覆盖半个地球的海洋被称为“泛大洋”。这片海洋地域广阔,从空中的某个角度看去,地球似乎整个被海洋覆盖。泛大洋的扩张和泛大洋所在的大陆的板块运动,必然会受到从海底延伸出来的洋中脊的控制,然而这个洋脊在地图中的具体位置并不为人所知。
5沙丘中的踪迹
澳大利亚西部的卡尔巴里页岩中发现的志留纪晚期遗迹化石为我们研究当地的早期大陆环境提供了诸多材料。小动物移动时留下的痕迹凝结而成的遗迹化石出现在沙质河床以及沙丘上。这些化石表明当时当地没有植被覆盖,留下这些遗迹的生物则以少量的海藻和细菌为食。
6威尔士和北爱尔兰
在志留纪时期阿瓦隆尼亚大陆的碎片曾是劳伦大陆近岸的一系列岛屿。在威尔士和爱尔兰当时仍是阿瓦隆尼亚大陆的一部分,发现的石头最大的特点是含有统治陆地的第一代植物化石。这些化石在浅海海底的石头中发现,离植物曾经生长的古代海岸线不远。
7捷克边界
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附近的克朗克刨面发现的岩石和砂岩的地层都属于志留纪的最晚期,标志着地球 历史 转入下一个地质年代泥盆纪。这个地区的石头含有许多化石,包括上千种贝类,特别是三叶虫居多。
海洋变化: 到了志留纪,古老的伊阿珀托斯洋逐渐闭合,而劳伦大陆,波罗地大陆和阿瓦隆尼亚大陆合为一体。南方新生的一片海洋,将正在成形的北方新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南部分离。
伊阿珀托斯洋闭合 ,形成了浅海和盆地,为新生命提供了新的栖息地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海洋生命再次繁荣兴盛。物种变得多种多样,大片的珊瑚礁遍及劳伦大陆和波罗地大陆附近的赤道水域。
经过奥陶纪大灭绝之后,生命开始在志留纪时期复苏,陆地被新的植被和节肢动物所占据。志留纪始于4.44亿年前,尽管只持续了2600万年,但在英国和北美洲发现的这一时期的地层和化石却是世界上研究最多的。由于欧洲的罗德里克,默奇森爵士和北美洲的地质学家詹姆斯·霍尔的努力,这些地层和化石在19世纪中期已闻名天下。
志留纪是演化史上的关键时期。随着奥陶纪末期冰期到来,大量生物灭绝,有些动物包括三叶虫,牙形刺和笔石动物再也未能完全恢复其繁荣。然而从总体看来,随着海水变暖,海平面上升,生物还是出现了大规模的复兴。虽然海洋很适宜于生命存在,但是正是在这个时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首次确切的定居在陆地。
在志留纪被冲刷到沙滩上的许多贝类,如今仍然清晰可辨。
志留纪的贝类生物比早期的要大,长度甚至可达四厘米。而有些则更大,如一种类似乌贼的鹦鹉螺,其圆锥形的贝壳长达十厘米或更长。腕足动物,双壳动物,腹足动物和棘皮动物,如海星和海百合和鱼类,都在持续的多样化发展。大陆北部的浅海和海盆逐渐变得更浅,进而分裂,最终相互分离,形成湖泊。无颌鱼在这些温暖的水域中繁衍壮大,体长比奥陶纪更长,达到了20厘米。新的有颌鱼类和海蝎已无颌鱼类为食,而无颌鱼类则演化出奇异的重甲来应付。在地球上,生命长期演化,最重要的莫过于苔藓更复杂的植物出现和兴盛。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创造了含氧环境支撑陆地上大批动物生存
陆地上和海洋中的生命。与在海洋中生存相比,陆地上的环境更为艰苦,动植物都需要演化出特殊的器官来适应大气环境。为了生存,他们还需承受冷热变换,气候干燥和太阳辐射。然而到了志留纪时期,陆地还是逐渐的被动物植物所占据。
尽管是奥陶纪以来,如苔藓植物早已抢先站住了陆地,但他们的生命形式却受到了很大限制。志留纪时期第一批直立的维管植物出现,它们也留下了化石记录,被称为库克孙蕨,具有坚硬的根茎和用来传输水和营养的管道。
库克孙蕨与现在的开花植物大不相同,它们没有花朵,叶子和种子,而是有微小的直立根茎构成,高四厘米,分叉成两根相同的支叉,两端均为充满孢子的杵状的生殖囊。这种植物最初的繁殖需要潮湿的环境,所以雄配子游动着去给自配子受精。
这些直立植物的演化对于陆地食物链的形成至关重要。食植动物以植物为食,一旦食植动物达到一定数量,食肉动物就能演化,并以食植动物为食。然而,对于原始动物而言,消化新鲜植物是非常困难的,首次出现的食植动物就是以腐败植物为食的节肢动物。被细菌部分分解之后的植物更容易被食植动物消化,也顺便将重要的微生物带入食植动物的消化器官,以帮助消化植物。
板足鲎 在志留纪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一种叫板足鲎或海蝎的首批大型食肉动物。他们演化自奥陶纪一直存活到二叠纪,他们体型类似蝎子,有些还有大大的钳子,长长的有关节的躯干被坚硬的外壳所覆盖,使得它们成为当时装备最为精良的动物之一。然而因为他们属于节肢动物,所以不得不周期性的退去外骨骼以供生长,这一过程也让他们无法对抗外来袭击。板足鲎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有些能够游泳,有些是食腐动物,而有些则是活跃的食肉动物。从美国纽约的志留纪地层发现的板足鲎长度已达两米,他们是最早从海洋转移到淡水环境的动物之一。
繁荣蓬勃的生命
志留纪的许多海洋生物与现在的海洋生物大不相同。有些属于已灭绝的物种,如古生代的珊瑚,移动的节肢动物的三叶虫和笔石动物、自由游动而有装甲精良的无颌动物板足鲎、牙形刺和直锥形的头足类动物,其他的种类如腕足动物和海百合,如今仍然存在,但与奥陶纪和志留纪相比已经少了很多。他们当时曾以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占据者大陆架浅海区。
脊椎动物的崛起
滞留纪最为普遍的机动物,就是无颌鱼类,它们品种繁多,还有墨氏鱼。另外一种无颌动物的形状怪异,躯干覆盖着微小的尖刺一样的鳞甲,就如现今的鲨鱼一样。还有一些人们较为熟悉的鱼形无颌动物。对海洋中的生态链产生最大影响的生物学事件是鱼形脊椎动物的颌的演化,最早的有颌的鱼形脊椎动物是如今已经灭绝的棘鱼,他们所有的鱼鳍前端都有独特的棘刺。这些棘刺几乎是这种小动物化石中仅存的部分,但他们确实有带牙的颌。
志留纪的鱼化石是保存好而可靠的最早鱼类记录,但比较原始,数量不多。中国志留纪的鱼化石相对地较多,最早的代表见于兰多维利世的晚期。
志留纪地层中具有最早的陆生植物化石记录。志留纪后期出现大面积海退,半陆生的裸蕨类植物进一步繁育。
中国
中国的志留系除中期地块外,分布较广。兰多维利统在扬子地区发育最好,是研究兰多维利统必不可少的关键地区。在扬子地区的兰多维利世,初期为含笔石的黑色页岩和页岩,以龙马溪为代表;中、晚期普遍出现壳相层和碳酸盐地层;晚期在扬子地区的北缘出现生物岩礁和海相红层。兰多维利世之后,扬子地区普遍上升成陆。地层区划是由不同古板块控制的。不同古板块上发育的志留系可以作为不同的大区。同一古板块中的稳定地区和活动地区可以作为地层区,地层分区主要根据岩相和生物相带的不同。
矿产资源
志留纪是一个沉积矿产贫乏的时期。主要的沉积矿产是北美地台上的克林顿沉积铁矿。美国铁矿的10%、盐矿的20%和少量油气资源均来自志留纪地层。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撒哈拉中部的,大部分也来自志留纪地层。此外,还有西伯利亚、科累马和澳大利亚西部蒸发岩系中的膏盐矿,以及澳大利亚东部的金矿和锡矿在中国志留系中黑色页岩中放射性元素富集,特别是西秦岭地区。在东秦岭的志留系中的小型藻煤已具开采价值,并与铀、钒、钼、镍、钴等元素相伴。志留系灰岩、白云岩是建筑材料和水泥的重要原料。
恐龙与煤炭的关系
在地球植物界风吹草长、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时期,正好是煤的形成年代,同时也是爬行动物(以恐龙为主)和两栖动物称王称霸的年代,而恐龙灭绝时期又正好是植物生长大减速、大萧条的时期。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前,煤形成于6000万年前,煤虽不与恐龙同生,但与恐龙同绝。关键词:煤 植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恐龙 重水 轻水前言:煤的形成与恐龙灭绝看起来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可事实并非如此。从3.5亿年前(泥盆纪)至6000万年前(第三纪)是植物疯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地球上的成煤时期,从2.2亿年前(三迭纪)至6500万年前(第三纪)是恐龙称王称霸的年代。但统治地球1.6亿年之久的恐龙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从6000万年前至今的较长岁月里,植物生长大不如前了,已不足以形成煤了。恐龙的灭绝不仅仅是恐龙本身的灭绝,而且还包括恐龙时代庞大茂盛的动植物群和当时地球的生态环境,它们随着恐龙的灭绝而一起永远在地球上消失了,再也没有重现和恢复过。一、成煤期与当时的动植物群煤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煤是由植物变来的,而植物又是从无生物物质过渡到单细胞物质再过渡到多细胞藻类;从水生植物到陆生的裸蕨,由孢子植物到裸子植物,再由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一步步进化而来。只有在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下,高大的木本植物大量繁殖,以及它们死亡后残体的大量堆积才广泛形成了有工业意义的煤层。在整个地质年代有三个最大的聚煤期,它们是: 1、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迭纪,适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 2、中生代的侏罗纪和自垩纪,造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 3、新生代的第三纪,造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1]。表1 各地质年代动植物生长和造煤情况[2] 代 纪 距今年代 (100万年) 植物演进 植物种类 煤种 动物演进古生代 寒武纪 553 石灰藻及其它藻类繁殖,无陆生植物 藻类植物 石煤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奥陶纪 448 石灰藻遍地,陆生植物仍少见 无烟煤 志留纪 381 陆生植物出现,但不如藻类盛 孢子植物 无烟煤和烟煤 两栖动物时代 泥盆纪 354 陆生植物渐盛,有裸蕨类、石松类 石炭纪 309 气候温湿,有裸蕨类、石松类、木贼类;孢子植物繁盛,形体庞大,森林茂密 二迭纪 223 松、柏、银杏等裸子植物繁盛,蕨类植物衰落 裸子植物 中生代 三迭纪 185 松柏、银杏、苏铁等遍及全球,蕨类植物中石松消灭,羊齿、木贼等仍有 烟煤 爬行动物时代 侏罗纪 157 裸子植物全盛,苏铁更盛 白垩纪 125 被子植物勃兴,有花植物传播,如白杨、枫等 被子植物 烟煤、褐煤 新生代 第三纪 65 现代五谷果类甚盛(主要为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 褐煤、烟煤 哺乳动物时代 第四纪 3 褐煤、泥炭 现代 泥炭 成煤年代虽包括从6000万年前的第三纪至5.5亿年前的寒武纪,但主要成煤期集中于石炭纪、二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其中又以石炭纪、二迭纪成煤最多,仅石炭纪的成煤量就占整个成煤量的55%,其次是侏罗纪和白垩纪。石炭纪、二迭纪是地球历史上植物最为繁茂的期间,此期间正好是两栖动物称王称霸的年代;侏罗纪、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上植物仅次于石炭纪、二迭纪的第二高峰期,此期间又正好是爬行动物(最著名的是恐龙)称王称霸的年代。综上所述,从距今6000万年前(第三纪)至距今3.09亿年前(石炭纪),是植物生长极其生机勃勃、繁茂昌盛的时期,煤基本上就是这段时期形成的,这段时期也正好是大型动物—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称王称霸的年代。比石炭纪更早的时期(如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元生代、太古代、冥古代),由于受动植物进化的限制,当时仅有一些海生植物藻类,陆生植物由无至刚形成,不可能形成茂密的森林,动物也仅有鱼类和海生无脊椎动物,这段漫长的时间仅形成极少量的石煤和无烟煤。而从6000万年前至今,植物已进化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级的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已进化至有史以来最高级的哺乳动物时代,至于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仅有5000年的历史,与6000万年相比,可忽略不计。地球植物界理应更加生机勃勃,成煤速度更加加快。然而事实是距今6000万年前至今,由于植物生长速度太慢,已没有形成煤,动物体型也越来越小了,恐龙灭绝了,原因何在?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科学家提出了130余种理论和假设,这些理论都是从恐龙灭绝单方面考虑的,而事实上恐龙灭绝还不仅仅是恐龙本身的灭绝,而且还包括恐龙时代庞大茂盛的动植物群和当时地球的生态环境,它们都随着恐龙的灭绝而一起永远在地球上消失了,再也不能重现和恢复了;至于植物为什么生长速度会越来越慢,科技界连假说也没有。二、植物生长大减速及大型动物灭绝的主角——水从6000万年前的第三纪至3.09亿年前的石炭纪,各种动植物有机体生长得极为迅速,体型异常的庞大。根据古气候史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这段2亿余年的漫长史前年代,地球有时处于冰川广布的大冰期,如距今2.8亿年前(石炭纪晚期)就是气候寒冷的大冰期;地球有时又处于气温较高的温暖期,如距今1.36亿年前(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气候炎热,地球上无论是赤道地区还是两极附近,绿色植物都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恐龙等爬行动物处于黄金时代。在距今6000万年前到距今3.09亿年前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有时气温比目前高,有时气温又比目前低,但不管是比目前高也好,还是比目前低也好,那段时期内的植物生长速度都比目前快得多,动物也比目前生长迅速,体型庞大。而那个时候的土壤构成同现代差不多,如氮、磷、钾、锰、锌、稀土等元素含量同目前不相上下,植物生长的主要原料之一CO2含量甚至比目前还低,这个控制动植物生长速度的无形之手应该是地球生物中无时不在并必须靠它才能生存繁衍的水。水分轻水和重水,水由氢氧两种元素化合而成,氢有三种同位素(氕、氘、氚),氕同氧化合而成的水叫轻水,氘、氚同氧化合而成的水叫重水。在现代地球环境的常态条件下,海洋及海洋生物体内水含有0.017%重量浓度的重水,陆上水及陆生动植物内水含有0.015%重量浓度的重水。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重水对生命体的生存和繁衍是有害的,在水中无论含重水的量为多少,对生命体都是有害的,并且含量越高,毒害性越大。试验证明:当水中重水浓度超过0.015%正常值时,其对生命的毒害效果表现得相当明显。比如微生物的繁殖大大受于限制,酶的作用受到明显抑制,酵母菌在重水中生长缓慢,其分解醣的过程减慢到原来的1/9,某些原生动物和轮虫在重水中会很快死亡;烟草种子在重水中不发芽,在50%的重水中出芽速度要比普通水中慢1/2;扁平蠕虫类的斑状涡虫在重水中停留1~2小时就会失去任何生命特征,科蚪和幼鱼在30%~92%的重水中停留40小时就会致死,鞭毛虫在此条件下只能活24小时;用重水喂小白鼠,小白鼠表现为不安和干渴。将水绵放于高浓度重水中,细胞运动减缓,分裂就会停止;在重水中有机体生长速度受到抑制还表现为衰老,当用30%浓度的重水饮用时,狗、小白鼠和家鼠都明显地发生了贫血病症,肾脏、肾上腺功能不全,代射紊乱;当用氘置换了1/3的氕原子时,生命生理功能就会紊乱而死亡;高等植物在栽培时浇以重水,对其生命是极为不利的;高浓度重水长期作用于有机体,会使其器官发生形态学改变,胚胎上皮完全破坏而不可逆转,雄鼠在重水影响下发生不育症,动物口服重水,卵巢的滤泡器会坏死,这可能为氘病或有机体中毒;当植物根部吸收水时,轻水重水同时被吸收,透过植物膜,到达树干和叶子,在光合作用中氘的反应速度仅为氕的1/30,故植物生长受到严重干扰。由此可见,重水是地球生命的克星,是危害甚至毁灭生命的祸水。轻水则对生命体有益,在重水含量比目前正常水低25%的水中,鱼类能大量繁殖,植物生长茂盛而易结果,老年人能恢复青春,病人能获得力量和健康。科学家的轻水试验表明:含氘量低的雪水即轻水有抗衰老作用,用它喂雄鼠,其生育能力得到提高,雌鼠明显地多胎(一胎产8~10只小鼠),新生小鼠每只重 5.8克(对照组为5.5克),10天体重增加190%(对照组为137%),20天增加393%(对照组为339%);产仔前两个月系统地用轻水喂养母猪,结果产仔10只,每只比对照组重40%,一个月内比对照组重45%,两个月比对照组重40%;用轻水喂鸡,三个半月比对照组多下一倍的蛋;小麦种子经雪水浸泡1.5小时,其发芽能力有所提高,每支穗上的麦粒多28%,每粒重22%,产量提高56%;用雪水浸泡黄瓜和萝卜种子,种出的黄瓜收获量较对照组提高210~290%,萝卜增产23%;25位各种年龄的病人,在三个月按一定规则用雪水作饮用水,结果所有病人血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代谢改善。长期饮用轻水,能有效地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常用轻水洗澡,可增加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夏天用它泡茶,能祛暑去热;用它擦痱子,有良好疗效;如果饮酒过量,喝温热的轻水可解酒散热;用轻水煮药,药效明显提高;用轻水做饭、泡茶,味道特别好。它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良好效果;使用重水含量比正常值0.015%低25%的雪水浸泡大麦种子8小时后播种,其开花期每株重量比未浸泡的多13%,每粒重量增加18%,收获量提高25%。三、6000万年前地球生物繁荣是重水含量极低所致如前所述,水是生命之源,但水中总含有对生命有机体有害的重水,在现阶段,只要水中重水含量低于0.015%正常值,生命体就生长得迅速、健康,并且重水含量越低,就发育得越好。而如果水中重水含量高于0.015%正常值,则生命体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停止和死亡,甚至使整个物种灭绝。重水对生命体的这个决定性作用,不仅适用于现代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也适用于古代生物。可以推断:距今6000万年前至距今3.09亿年前,生物体之所以会生长得那样的迅速、庞大,就是当时地球上的水中重水含量极低的原因。在现阶段,只要某个小环境的水中重水含率稍低于0.015%正常值,尤其是低于正常值25%以上时,生物体就会得到良好的发育,因此,距今6000万年前由于地球自然水中重量含量大大低于0.015%这个值,动植物体生长发育得极为迅速和健康就理所当然了,并且距今时间越长,生物生长发育得越快,如石炭纪的植物生长速度要比二迭纪快,二迭纪比三迭纪快、三迭纪比侏罗纪快、侏罗纪比白垩纪快、白垩纪比第三纪快,直到第四纪,由于地球自然水中重水含量高,植物生长速度就远不如前了,其生长速度已慢到不能形成煤了,恐龙也因为重水含量太高而生产衰退、病变、缺乏食物等原因而灭绝。至于比石炭纪更古老年代如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元生代、太古代、冥古代,地球上自然水中重水含率比石炭纪更低,可仅形成了占极小比例的煤,其原因在于当时由于受生物进化所限,基本上无陆生植物,仅有一些海生藻类植物,不可能形成茂密的森林而成煤。煤形成于距今6000万年前到距今3.54亿年前这段近3亿年的时期内,恐龙从距今6500亿年前到距今2.23亿年前这段1.6 亿年的时期内统治着地球,然而,在距今6000万年前的某段时间内,由于某种原因使地球上重水含率大幅度提高,造成植物生长大减速和恐龙灭绝,虽成煤期远早于恐龙生存期,但它们在同一时间消失。四、地球上重水含量增加的原因及途径那么这个造成地球植物生长大减速和恐龙灭绝的重水是怎么增加的呢?根据现代天文观测研究证实,应该来自宇宙空间的氘粒子流。众所周知,地球与宇宙之间的各种物质总在不断交换之中,这其中也包括有氢的同位素氘。通过交换,使氘在地球上逐渐地积累起来,并和氧化合生成重水混杂在轻水之中,但在6000万年前由于宇宙射向地球的氘粒子少,所以地球上的重水含量极低,这也就是当时地球上动植物疯长的低氘大繁荣生态环境。地球上氘含量增加的主要途径有三种:1、宇宙空间充满星际气体,星际气体中的氘含量比地球目前的氘浓度高20倍,虽浓度较高,但密度很低,它仅能缓慢地增加地球的含氘量;2、宇宙空间平时落入地球大气的少量粒子流含氘量比目前地球正常含氘量高700倍,虽然浓度很高,但密度很低,它也仅能缓慢地提高地球的含氘量;3、太阳出现黑子大爆发和大耀斑时,产生大量高浓度、高密度的氘粒子流直接进入地球,这是地球氘含量剧增的时期。太阳携太阳系众成员围绕银心旋转的一个周期(称银河年)是2.8~3亿年,在这一个银河年中太阳要依次经过近银点、选银点和两个特征点,当太阳经过近银点、远银点时,太阳活动相当稳定,无大的黑子和耀斑出现,而当太阳经过两个特征点时,太阳活动异常激烈,出现强大的黑子和耀斑,产生大量高浓度、高密度的氘粒子流射向地球,造成地球上的氘含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在太阳围绕银心旋转的一个银河年中,有两次要经过特征点,以银河年为2.8~3亿年计算,太阳经过特征点的周期为1.4~1.5亿年,距今6000万年前,太阳正好经过特征点,不知是什么原因(至今科技界仍是一个不解之谜,本人在《地球生态气候大变迁与太阳系经过银河系中的典型位置的关系及原因》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理论)造成了太阳活动异常激烈,出现强大的黑子和耀斑,产生大量高浓度、高密度的氘粒子流射向地球,造成地球上的氘含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依1.4~1.5亿年的周期类推,距今2.1亿年前、3.5亿年前、5亿年前都是太阳经过特征点的时期。巧合的是考古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检测确证:距今5亿年前,曾占据地球统治地位近一亿年之久的三叶虫的2/3的科在短期内大规模灭亡;距今3.5亿年前,曾经十分繁盛的笔石几乎完全灭绝,三叶虫大量减少,距今2.25亿年前,海洋生物的50%、两栖类的75%,爬行类的80%的科灭绝,估计当时有96%的种死亡,三叶虫完全灭绝;距今6500万年前,称霸地球 1.5亿年之久的恐龙从此销声匿迹。地球上几次生物大灭绝的周期也正好是1.4~1.5亿年,虽然史前植物的生长速度无法考证,但可以根据每个时期的成煤量来推测:史前植物在石炭纪生长得最为迅速,以后每过1.4~1.5亿年其生长速度减慢一次,直到距今6500万年前已慢到不能成煤了。五、结论植物进化到距今3.54亿年前的泥盆纪,陆生植物渐盛,已开始成煤,至距今3.09亿年前的石炭纪、孢子植物进化到了顶峰时期,加上当时地球水处于低氘环境,使石炭纪成为植物生长最快的时期和成煤最多的时期(成煤量占55%),当时动物界是两栖动物时代。石炭纪之后的二迭纪、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由于地球上的重水含率通过1.4~1.5亿年为周期的急增和平时的缓增,浓度越来越高了,造成植物生长越来越慢了,慢到距今6000万年前已不能成煤了,同时恐龙也由于氘中毒和缺少食物而灭绝。
煤炭是恐龙时期的植物被大批淹没地下高温高压的长期变化,变成了树木植物化石就是煤炭。
在地球植物界风吹草长、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时期,正好是煤的形成年代,同时也是爬行动物(以恐龙为主)和两栖动物称王称霸的年代,而恐龙灭绝时期又正好是植物生长大减速、大萧条的时期。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前,煤形成于6000万年前,煤虽不与恐龙同生,但与恐龙同绝。关键词:煤 植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恐龙 重水 轻水前言:煤的形成与恐龙灭绝看起来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可事实并非如此。从3.5亿年前(泥盆纪)至6000万年前(第三纪)是植物疯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地球上的成煤时期,从2.2亿年前(三迭纪)至6500万年前(第三纪)是恐龙称王称霸的年代。但统治地球1.6亿年之久的恐龙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从6000万年前至今的较长岁月里,植物生长大不如前了,已不足以形成煤了。恐龙的灭绝不仅仅是恐龙本身的灭绝,而且还包括恐龙时代庞大茂盛的动植物群和当时地球的生态环境,它们随着恐龙的灭绝而一起永远在地球上消失了,再也没有重现和恢复过。一、成煤期与当时的动植物群煤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煤是由植物变来的,而植物又是从无生物物质过渡到单细胞物质再过渡到多细胞藻类;从水生植物到陆生的裸蕨,由孢子植物到裸子植物,再由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一步步进化而来。只有在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下,高大的木本植物大量繁殖,以及它们死亡后残体的大量堆积才广泛形成了有工业意义的煤层。在整个地质年代有三个最大的聚煤期,它们是: 1、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迭纪,适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 2、中生代的侏罗纪和自垩纪,造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 3、新生代的第三纪,造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1]。表1 各地质年代动植物生长和造煤情况[2] 代 纪 距今年代 (100万年) 植物演进 植物种类 煤种 动物演进古生代 寒武纪 553 石灰藻及其它藻类繁殖,无陆生植物 藻类植物 石煤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奥陶纪 448 石灰藻遍地,陆生植物仍少见 无烟煤 志留纪 381 陆生植物出现,但不如藻类盛 孢子植物 无烟煤和烟煤 两栖动物时代 泥盆纪 354 陆生植物渐盛,有裸蕨类、石松类 石炭纪 309 气候温湿,有裸蕨类、石松类、木贼类;孢子植物繁盛,形体庞大,森林茂密 二迭纪 223 松、柏、银杏等裸子植物繁盛,蕨类植物衰落 裸子植物 中生代 三迭纪 185 松柏、银杏、苏铁等遍及全球,蕨类植物中石松消灭,羊齿、木贼等仍有 烟煤 爬行动物时代 侏罗纪 157 裸子植物全盛,苏铁更盛 白垩纪 125 被子植物勃兴,有花植物传播,如白杨、枫等 被子植物 烟煤、褐煤 新生代 第三纪 65 现代五谷果类甚盛(主要为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 褐煤、烟煤 哺乳动物时代 第四纪 3 褐煤、泥炭 现代 泥炭 成煤年代虽包括从6000万年前的第三纪至5.5亿年前的寒武纪,但主要成煤期集中于石炭纪、二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其中又以石炭纪、二迭纪成煤最多,仅石炭纪的成煤量就占整个成煤量的55%,其次是侏罗纪和白垩纪。石炭纪、二迭纪是地球历史上植物最为繁茂的期间,此期间正好是两栖动物称王称霸的年代;侏罗纪、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上植物仅次于石炭纪、二迭纪的第二高峰期,此期间又正好是爬行动物(最著名的是恐龙)称王称霸的年代。综上所述,从距今6000万年前(第三纪)至距今3.09亿年前(石炭纪),是植物生长极其生机勃勃、繁茂昌盛的时期,煤基本上就是这段时期形成的,这段时期也正好是大型动物—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称王称霸的年代。比石炭纪更早的时期(如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元生代、太古代、冥古代),由于受动植物进化的限制,当时仅有一些海生植物藻类,陆生植物由无至刚形成,不可能形成茂密的森林,动物也仅有鱼类和海生无脊椎动物,这段漫长的时间仅形成极少量的石煤和无烟煤。而从6000万年前至今,植物已进化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级的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已进化至有史以来最高级的哺乳动物时代,至于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仅有5000年的历史,与6000万年相比,可忽略不计。地球植物界理应更加生机勃勃,成煤速度更加加快。然而事实是距今6000万年前至今,由于植物生长速度太慢,已没有形成煤,动物体型也越来越小了,恐龙灭绝了,原因何在?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科学家提出了130余种理论和假设,这些理论都是从恐龙灭绝单方面考虑的,而事实上恐龙灭绝还不仅仅是恐龙本身的灭绝,而且还包括恐龙时代庞大茂盛的动植物群和当时地球的生态环境,它们都随着恐龙的灭绝而一起永远在地球上消失了,再也不能重现和恢复了;至于植物为什么生长速度会越来越慢,科技界连假说也没有。二、植物生长大减速及大型动物灭绝的主角——水从6000万年前的第三纪至3.09亿年前的石炭纪,各种动植物有机体生长得极为迅速,体型异常的庞大。根据古气候史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这段2亿余年的漫长史前年代,地球有时处于冰川广布的大冰期,如距今2.8亿年前(石炭纪晚期)就是气候寒冷的大冰期;地球有时又处于气温较高的温暖期,如距今1.36亿年前(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气候炎热,地球上无论是赤道地区还是两极附近,绿色植物都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恐龙等爬行动物处于黄金时代。在距今6000万年前到距今3.09亿年前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有时气温比目前高,有时气温又比目前低,但不管是比目前高也好,还是比目前低也好,那段时期内的植物生长速度都比目前快得多,动物也比目前生长迅速,体型庞大。而那个时候的土壤构成同现代差不多,如氮、磷、钾、锰、锌、稀土等元素含量同目前不相上下,植物生长的主要原料之一CO2含量甚至比目前还低,这个控制动植物生长速度的无形之手应该是地球生物中无时不在并必须靠它才能生存繁衍的水。水分轻水和重水,水由氢氧两种元素化合而成,氢有三种同位素(氕、氘、氚),氕同氧化合而成的水叫轻水,氘、氚同氧化合而成的水叫重水。在现代地球环境的常态条件下,海洋及海洋生物体内水含有0.017%重量浓度的重水,陆上水及陆生动植物内水含有0.015%重量浓度的重水。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重水对生命体的生存和繁衍是有害的,在水中无论含重水的量为多少,对生命体都是有害的,并且含量越高,毒害性越大。试验证明:当水中重水浓度超过0.015%正常值时,其对生命的毒害效果表现得相当明显。比如微生物的繁殖大大受于限制,酶的作用受到明显抑制,酵母菌在重水中生长缓慢,其分解醣的过程减慢到原来的1/9,某些原生动物和轮虫在重水中会很快死亡;烟草种子在重水中不发芽,在50%的重水中出芽速度要比普通水中慢1/2;扁平蠕虫类的斑状涡虫在重水中停留1~2小时就会失去任何生命特征,科蚪和幼鱼在30%~92%的重水中停留40小时就会致死,鞭毛虫在此条件下只能活24小时;用重水喂小白鼠,小白鼠表现为不安和干渴。将水绵放于高浓度重水中,细胞运动减缓,分裂就会停止;在重水中有机体生长速度受到抑制还表现为衰老,当用30%浓度的重水饮用时,狗、小白鼠和家鼠都明显地发生了贫血病症,肾脏、肾上腺功能不全,代射紊乱;当用氘置换了1/3的氕原子时,生命生理功能就会紊乱而死亡;高等植物在栽培时浇以重水,对其生命是极为不利的;高浓度重水长期作用于有机体,会使其器官发生形态学改变,胚胎上皮完全破坏而不可逆转,雄鼠在重水影响下发生不育症,动物口服重水,卵巢的滤泡器会坏死,这可能为氘病或有机体中毒;当植物根部吸收水时,轻水重水同时被吸收,透过植物膜,到达树干和叶子,在光合作用中氘的反应速度仅为氕的1/30,故植物生长受到严重干扰。由此可见,重水是地球生命的克星,是危害甚至毁灭生命的祸水。轻水则对生命体有益,在重水含量比目前正常水低25%的水中,鱼类能大量繁殖,植物生长茂盛而易结果,老年人能恢复青春,病人能获得力量和健康。科学家的轻水试验表明:含氘量低的雪水即轻水有抗衰老作用,用它喂雄鼠,其生育能力得到提高,雌鼠明显地多胎(一胎产8~10只小鼠),新生小鼠每只重 5.8克(对照组为5.5克),10天体重增加190%(对照组为137%),20天增加393%(对照组为339%);产仔前两个月系统地用轻水喂养母猪,结果产仔10只,每只比对照组重40%,一个月内比对照组重45%,两个月比对照组重40%;用轻水喂鸡,三个半月比对照组多下一倍的蛋;小麦种子经雪水浸泡1.5小时,其发芽能力有所提高,每支穗上的麦粒多28%,每粒重22%,产量提高56%;用雪水浸泡黄瓜和萝卜种子,种出的黄瓜收获量较对照组提高210~290%,萝卜增产23%;25位各种年龄的病人,在三个月按一定规则用雪水作饮用水,结果所有病人血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代谢改善。长期饮用轻水,能有效地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常用轻水洗澡,可增加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夏天用它泡茶,能祛暑去热;用它擦痱子,有良好疗效;如果饮酒过量,喝温热的轻水可解酒散热;用轻水煮药,药效明显提高;用轻水做饭、泡茶,味道特别好。它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良好效果;使用重水含量比正常值0.015%低25%的雪水浸泡大麦种子8小时后播种,其开花期每株重量比未浸泡的多13%,每粒重量增加18%,收获量提高25%。三、6000万年前地球生物繁荣是重水含量极低所致如前所述,水是生命之源,但水中总含有对生命有机体有害的重水,在现阶段,只要水中重水含量低于0.015%正常值,生命体就生长得迅速、健康,并且重水含量越低,就发育得越好。而如果水中重水含量高于0.015%正常值,则生命体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停止和死亡,甚至使整个物种灭绝。重水对生命体的这个决定性作用,不仅适用于现代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也适用于古代生物。可以推断:距今6000万年前至距今3.09亿年前,生物体之所以会生长得那样的迅速、庞大,就是当时地球上的水中重水含量极低的原因。在现阶段,只要某个小环境的水中重水含率稍低于0.015%正常值,尤其是低于正常值25%以上时,生物体就会得到良好的发育,因此,距今6000万年前由于地球自然水中重量含量大大低于0.015%这个值,动植物体生长发育得极为迅速和健康就理所当然了,并且距今时间越长,生物生长发育得越快,如石炭纪的植物生长速度要比二迭纪快,二迭纪比三迭纪快、三迭纪比侏罗纪快、侏罗纪比白垩纪快、白垩纪比第三纪快,直到第四纪,由于地球自然水中重水含量高,植物生长速度就远不如前了,其生长速度已慢到不能形成煤了,恐龙也因为重水含量太高而生产衰退、病变、缺乏食物等原因而灭绝。至于比石炭纪更古老年代如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元生代、太古代、冥古代,地球上自然水中重水含率比石炭纪更低,可仅形成了占极小比例的煤,其原因在于当时由于受生物进化所限,基本上无陆生植物,仅有一些海生藻类植物,不可能形成茂密的森林而成煤。煤形成于距今6000万年前到距今3.54亿年前这段近3亿年的时期内,恐龙从距今6500亿年前到距今2.23亿年前这段1.6 亿年的时期内统治着地球,然而,在距今6000万年前的某段时间内,由于某种原因使地球上重水含率大幅度提高,造成植物生长大减速和恐龙灭绝,虽成煤期远早于恐龙生存期,但它们在同一时间消失。四、地球上重水含量增加的原因及途径那么这个造成地球植物生长大减速和恐龙灭绝的重水是怎么增加的呢?根据现代天文观测研究证实,应该来自宇宙空间的氘粒子流。众所周知,地球与宇宙之间的各种物质总在不断交换之中,这其中也包括有氢的同位素氘。通过交换,使氘在地球上逐渐地积累起来,并和氧化合生成重水混杂在轻水之中,但在6000万年前由于宇宙射向地球的氘粒子少,所以地球上的重水含量极低,这也就是当时地球上动植物疯长的低氘大繁荣生态环境。地球上氘含量增加的主要途径有三种:1、宇宙空间充满星际气体,星际气体中的氘含量比地球目前的氘浓度高20倍,虽浓度较高,但密度很低,它仅能缓慢地增加地球的含氘量;2、宇宙空间平时落入地球大气的少量粒子流含氘量比目前地球正常含氘量高700倍,虽然浓度很高,但密度很低,它也仅能缓慢地提高地球的含氘量;3、太阳出现黑子大爆发和大耀斑时,产生大量高浓度、高密度的氘粒子流直接进入地球,这是地球氘含量剧增的时期。太阳携太阳系众成员围绕银心旋转的一个周期(称银河年)是2.8~3亿年,在这一个银河年中太阳要依次经过近银点、选银点和两个特征点,当太阳经过近银点、远银点时,太阳活动相当稳定,无大的黑子和耀斑出现,而当太阳经过两个特征点时,太阳活动异常激烈,出现强大的黑子和耀斑,产生大量高浓度、高密度的氘粒子流射向地球,造成地球上的氘含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在太阳围绕银心旋转的一个银河年中,有两次要经过特征点,以银河年为2.8~3亿年计算,太阳经过特征点的周期为1.4~1.5亿年,距今6000万年前,太阳正好经过特征点,不知是什么原因(至今科技界仍是一个不解之谜,本人在《地球生态气候大变迁与太阳系经过银河系中的典型位置的关系及原因》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理论)造成了太阳活动异常激烈,出现强大的黑子和耀斑,产生大量高浓度、高密度的氘粒子流射向地球,造成地球上的氘含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依1.4~1.5亿年的周期类推,距今2.1亿年前、3.5亿年前、5亿年前都是太阳经过特征点的时期。巧合的是考古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检测确证:距今5亿年前,曾占据地球统治地位近一亿年之久的三叶虫的2/3的科在短期内大规模灭亡;距今3.5亿年前,曾经十分繁盛的笔石几乎完全灭绝,三叶虫大量减少,距今2.25亿年前,海洋生物的50%、两栖类的75%,爬行类的80%的科灭绝,估计当时有96%的种死亡,三叶虫完全灭绝;距今6500万年前,称霸地球 1.5亿年之久的恐龙从此销声匿迹。地球上几次生物大灭绝的周期也正好是1.4~1.5亿年,虽然史前植物的生长速度无法考证,但可以根据每个时期的成煤量来推测:史前植物在石炭纪生长得最为迅速,以后每过1.4~1.5亿年其生长速度减慢一次,直到距今6500万年前已慢到不能成煤了。五、结论植物进化到距今3.54亿年前的泥盆纪,陆生植物渐盛,已开始成煤,至距今3.09亿年前的石炭纪、孢子植物进化到了顶峰时期,加上当时地球水处于低氘环境,使石炭纪成为植物生长最快的时期和成煤最多的时期(成煤量占55%),当时动物界是两栖动物时代。石炭纪之后的二迭纪、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由于地球上的重水含率通过1.4~1.5亿年为周期的急增和平时的缓增,浓度越来越高了,造成植物生长越来越慢了,慢到距今6000万年前已不能成煤了,同时恐龙也由于氘中毒和缺少食物而灭绝。
恐龙是恐龙,煤炭是亿万年前植物的尸体演变而来,两者没有关系。鄙人安徽省准高三理工科学生。水平有限,不喜勿喷!
煤炭是恐龙时期的植物被大批淹没地下高温高压的长期变化,变成了树木植物化石就是煤炭
生日发问必须答
没有。因为煤炭是由植物埋在地下,经过许多年,才变成的煤炭。一定要采纳啊,要不然以后不帮你了!
我想要大家帮我找下关于大海蛇的一些资料!我查了很久就是资料太少了!
是那中很大而且很长的大海蛇蛇颈龙属于爬行纲的调孔亚纲,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垩纪末绝灭。
蛇颈龙的外形像一条蛇穿过一个乌龟壳:头小,颈长,躯干像乌龟,尾巴短。头虽然偏小,但口很大,口内长有很多细长的锥形牙齿,捕鱼为生。许多种类的身体非常庞大,长达11~15米,个别种类达18米。四肢特化为适于划水的肉质鳍脚,使蛇颈龙既能在水中往来自如,又能爬上岸来休息或产卵繁殖后代。蛇颈龙类可根据它们颈部的长短分为长颈型蛇颈龙和短颈型蛇颈龙两类。
长颈型蛇颈龙主要生活在海洋中,脖子极度伸长,活像一条蛇,身体宽扁,鳍脚犹如四支很大的划船的桨,使身体进退自如,转动灵活。长颈伸缩自如,可以攫取相当远处的食物。生活在白垩纪的薄片龙,颈长是躯干长的2倍,由60多个颈椎组成,真是令人吃惊。
短颈型蛇颈龙又叫上龙类。这类动物脖子较短,身体粗壮,有长长的嘴,所以头部较大,鳍脚大而有力,适于游泳。发现于澳大利亚白垩纪地层中的一种长头龙,身长15米,可头竟有3.7米长,嘴里上下长满了钉子般的牙齿,大而尖利,呈犬牙交错状,凶猛无比。
上龙类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当时的海洋和淡水河湖中均有它们的种类生活着,是名副其实的水中一霸。
1977年4月25日,日本大洋渔业公司一艘名叫"瑞洋丸"的渔船,在南太平洋捕鱼。中午时分,当船员们在新西兰克拉斯特彻市以东50公里的海 洋300米处收起拖网时,发现网里有一具从未见过的怪物尸体,尽管尸体已经腐烂,但仍能看出怪兽的小脑袋,长脖子,四只大鳍和长长的尾巴。经测 量,怪兽身长约10米,颈长1。5米,体重约2吨,已死了大约半年到一年。大家惊讶地望着怪兽,忽然有人喊道:"它不是尼斯湖怪吗?" 但怪兽尸体早已腐烂,发出阵阵恶臭,瑞洋丸的船长担心这会使船上捕到的鲜鱼受影响,便命令把它扔回海里。当时在船上有个叫矢野道彦的人, 觉得这个发现不比寻常,取来相机给它拍下了4幅照片,并剪下了一些鳍须。消息传回日本,引起全国轰动,世界各国报刊也纷纷报道这一惊人发现, 为怪兽的得而复失深表遗憾。日本生物学家们尤其怒不可遏,痛骂船长目光短浅,为了几条鱼扔了无价之宝。大洋渔业公司立即命令在新西兰海域的渔 船马上赶往现场,重新捕捞怪兽尸体。其它国家一些渔船闻讯也赶往捕捞。但时间已过了三个多月,怪兽尸体终于没能再捞上来。不过总算留下了几张 照片和几根鳍须,这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东京水产大学对鳍须进行了蛋白质方面的测试与化验,其数据与鲨鱼成份有些相似。于是学术界有些人认为,怪兽只不过是条鲨鱼。他们说,由于 鲨鱼腐烂后腮部从躯体脱离,就形成了似乎是长颈小头的形状。但更多的科学家却认为,怪兽不是鲨鱼,而是与尼斯湖水怪一样,一种 史前爬行动物蛇颈龙。他们的主依据是: 一,鲨鱼肉是白色的,照片则明确地显示怪兽的肉是红色的。 二,鲨鱼没有排尿系统,它的尿是利用海水压力从体内排出的。因此, 鲨鱼肉里有一股特殊的尿臭味。但"瑞洋丸"上所有的水手都表示,怪兽尸体并没有这种尿臭味。 三,鲨鱼是软骨鱼类,它的尸体腐烂时,软骨也会随之腐烂脱落,死了半年之久的鲨鱼尸体,其软骨骨架无论如何承受不了海水的压力,在水中无 法用起重机吊起来。因此怪兽不可能是鲨鱼。 四,鲨鱼的脂肪只贮积在肝脏部分,而怪兽全身都包裹着较厚的脂肪层,这是水生爬行动物或哺乳动物的特征。 东京水产大学对鳍须进一步进行化验,却又得出不能判定其种属的结论。这样,认为怪兽是蛇颈龙后裔的观点,又在争论中占了上风。 尽管如此,由于缺少实物,而照片上的动物又因腐烂而难于准确辨识,还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因此只能说这是一只未经证实的未知动物。 日本的科普画家们根据照片和水手们的草图,画出了怪兽的复原图。从这张图看来,怪兽与史前的蛇颈龙非常相象。 有人以此推论,以前人们看到的大海蛇或长脖子的海上怪兽,很可能也都是蛇颈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可以想象,史前恐龙类动物的这一支 远亲,躲过了中生代末那场浩劫,至今仍在地球上生存着。而烟波浩瀚,人迹罕至的南太平洋,可能就是它们最后的栖身之地。 当然,在捕获一只真正的,活的蛇颈龙之前,这一切都还只能是未定之论。
海怪之谜
自古以来,世界各国的渔夫和水手们中间就流传着可怕的海中巨怪的故事。在传说中,这些海怪往往体形巨大,形状怪异,甚至长着七个或九个头。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752年卑尔根主教庞托毕丹在《挪威博物学》中描述的"挪威海怪",据说,"它的背部,或者该说它身体的上部,周围看来大约有一哩半,好像小 岛似的。……后来有几个发亮的尖端或角出现,伸出水面,越伸越高,有些像中型船只的桅杆那么高大。这些东西大概是怪物的臂,据说可以把最大的 战舰拉下海底。"十九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动物学的发展,过于荒诞的海怪传说逐渐消失。但还有一些报道,值得我们注意: 1861年11月30日,法国军舰"阿力顿号"从西班牙的加地斯开往腾纳立夫岛途中,遇到一只有5—6米长,长着两米长触手的海上怪物。船长希耶 尔后来写道:"我认为那就是曾引起不少争论的,许多人认为虚构的大章鱼。"希耶尔和船员们用鱼叉把它叉中,又用绳套住它的尾部。但怪物疯狂地乱舞 触手,把鱼叉弄断逃去。绳索上只留下重约40磅的一块肉。1978年11月2日,加拿大纽芬兰三个渔民在海滩上发现一只因退潮而 搁浅的巨大海洋动物,渔民们说,它身长足有7米,有的触手长达11米以上,触手上的吸盘直径达10厘米,眼睛足有脸盆大。渔民们用钩子钩住它,怪物 挣扎了一会儿,不久就死去了。 比利时的动物学家海夫尔曼斯搜集并分析了从1639年至1966年三百多年间共五百八十七宗发现海怪的报告,排除可能看错的,故意骗人的和写得 不清楚的,认为可信的有三百五十八宗。他把这些报道中所有的细节输入电脑分析,得出九种不同的海中动物类 型。虽然这些报道中仍不免有夸张成分,但其中至少有一种从前人们认为"不可能存在"的海中巨怪已得到证实:那就是大王乌贼。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几次发生大王乌贼的残骸在加拿大海滨被冲上岸的情况,其中最少有一次还是活的,借助这些实体,人们终于了解了大王乌贼 的一些情况。大王乌贼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体长约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它的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 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国外常有大王乌贼与抹香鲸搏斗的报道。
据记载,有一次人们目睹了一只大王乌贼用它粗壮的触手和吸盘死死缠住抹香鲸,抹 香鲸则拼出全身力气咬住大王乌贼的尾部。两个海中巨兽猛烈翻滚,搅得浊浪冲天,后来又双双沉入水底,不知所终。这种搏斗多半是抹香鲸获胜,但 也有过大王乌贼用触手钳住鲸的鼻孔,使鲸窒息而死的情况。这么看来,前面所引用的1861年和1878年人们遇到的海怪,可以肯定 就是大王乌贼。最大的大王乌贼可有多大?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人们曾测量一只身长17。07米大王乌贼,其触手上的吸盘直径为9。5厘米。但从捕获的 抹香鲸身上,曾发现过直径达40厘米以上的吸盘疤痕。由此推测,与这条鲸搏斗过的大王乌贼可能身长达60米以上。如果真有 这么大的大王乌贼,那也就同传说中的挪威海怪相差不远了。大海蛇之谜自古以来,在航海者中就一直流传着可怕的大海蛇的故事。亚里斯多德 在公元前四世纪所著的《动物史》中写道:"在利比亚,海蛇都很巨大。沿岸航行的水手说看到许多牛的残骸,他 们认为这些牛都是海蛇吃掉的。在航海途中,也曾经遇到过海蛇袭击,其中一些曾扑到一艘有三层桨的战船上,把船弄翻。" 许多古代和中世纪的航海著作中,都描述过船只与大海蛇遭遇的情况。近现代以来,随着动物学的发展,人们已不再相信神话和传说中的怪物。然 而,有关大海蛇的报道仍时有发生。1817年8月14日,许多人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格洛斯特港一带见到一条非常巨大的海蛇出现。新英格兰林奈学会组 织了特别委员会调查此事,录取了看到大海蛇人的宣誓证词。据证词称,大海蛇"头像一个四加仓的桶那么大,身体有琵琶桶那么粗,身长至少四十英 尺。" 1848年10月 11日,英国军舰"戴达拉斯号"从东印度群岛返回普利茅斯港后,该舰呈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称,8月6日下午5时,该舰正在南 大西洋离非洲大约300里时,"候补军官萨托列士看见一个极奇特的物体,从正后方飞快向军舰游来。"萨托列士立即向上级报告。舰长,两名军官和 其他人员闻声赶去,只见一条大海蛇正游到舰前,目击者估计海蛇露出的部分就有六十英尺长,头颈直径约十五,六英寸,它以十多哩的时速越过"戴 达拉斯号",向西南方游去。麦奎海舰长说,它经过时"非常接近舰艉下方那一边。" 1875年11月30日,《伦敦新闻画报》报道,皇家海军运煤船"保琳号"行驶至巴西海岸时,遇到了大海蛇和抹香鲸的搏斗。据船长德雷瓦说:"蛇 身缠绕抹香鲸约两周,……不计缠着鲸的部分,单蛇头蛇尾就有三十来英尺长,八,九英尺粗。蛇缠着鲸急转了约十五分钟,然后突然用力把鲸拖入水 底。" 1966年,英军伞兵里奇韦上尉和白莱斯中士,为锻炼耐力,划船横渡大西洋。7月25日破晓前,白莱斯正在熟睡,里奇韦忽听右舷传来某种声响。 他后来回忆道:"我向海中望去,看见一只庞然大物盘绕扭曲的身形。海上点点磷光把它的轮廊衬托出来,使它看上去好象挂了一串霓虹灯。它十分巨大,长约三 十五英尺,或许更长,朝我这边迅速游来。我瞪着它大约十秒钟。它直冲过来,然后在船底下潜入深水中消失了。" 里奇韦吓得浑身发抖,他说:"我和白莱斯见过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如鲸,鲨,海豚,飞鱼等等。但那天碰上的怪物并不是这些东西。我不得不相信它是一条大海蛇,那是唯 一的可能。"这些有关大海蛇的报道,尽管可能有夸大不实的成份,但无论如何不可一概视为谎言。然而现代科学又告诉我们,海蛇类一般身长1—1。5米,最大 的也不过2米长。那么航海者们遇到的"大海蛇"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对此,生物学家们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可能是巨型鳗鱼。鳗鱼是一种体形细长,看上去很像蛇 的鱼类。一般鳗鱼的幼鱼长约5厘米,而长成后可长达2米。但有人捕到过长达半米的幼鳗,以此推测,估计这样的幼鳗长成后,可能会是长达20米左 右的巨型鳗鱼。但人们至今尚未捕获过一条这样的巨型鳗鱼。因此巨型鳗鱼究竟是否存在,也仍然是个谜。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巨型海藻。有些海藻可能长得很大,如巨型褐藻最长可达百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长的生物体之一。它在海里随波浪起伏,使人看 上去认为是遇上了大海蛇。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植物与动物,海藻与海蛇毕竟有着根本的区别。如果说,令许多目击者感到极端恐怖的大海蛇都 是海藻,恐怕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至今仍在海洋中生活的蛇颈龙。对好奇的人们来说,这种观点最有吸引力,蛇颈龙的前半身看上去也确实很像蛇。但活的蛇颈龙 是否存在,本身仍是个未知数。因此这种解释也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由于这些解释都不能得出使人满意的结论,因此大海蛇是否存在,如果 不存在,航海者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动物,这个问题的解答至今仍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1140.htm
蛇颈龙属于爬行纲的调孔亚纲,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垩纪末绝灭。
鱼。中午时分,当船员们在新西兰克拉斯特彻市以东50公里的海 洋300米处收起拖网时,发现网里有一具从未见过的怪物尸体,尽管尸体已经腐烂,但仍能看出怪兽的小脑袋,长脖子,四只大鳍和长长的尾巴。经测 量,怪兽身长约10米,颈长1。5米,体重约2吨,已死了大约半年到一年。大家惊讶地望着怪兽,忽然有人喊道:"它不是尼斯湖怪吗?" 但怪兽尸体早已腐烂,发出阵阵恶臭,瑞洋丸的船长担心这会使船上捕到的鲜鱼受影响,便命令把它扔回海里。当时在船上有个叫矢野道彦的人, 觉得这个发现不比寻常,取来相机给它拍下了4幅照片,并剪下了一些鳍须。消息传回日本,引起全国轰动,世界各国报刊也纷纷报道这一惊人发现, 为怪兽的得而复失深表遗憾。日本生物学家们尤其怒不可遏,痛骂船长目光短浅,为了几条鱼扔了无价之宝。大洋渔业公司立即命令在新西兰海域的渔 船马上赶往现场,重新捕捞怪兽尸体。其它国家一些渔船闻讯也赶往捕捞。但时间已过了三个多月,怪兽尸体终于没能再捞上来。不过总算留下了几张 照片和几根鳍须,这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东京水产大学对鳍须进行了蛋白质方面的测试与化验,其数据与鲨鱼成份有些相似。于是学术界有些人认为,怪兽只不过是条鲨鱼。他们说,由于 鲨鱼腐烂后腮部从躯体脱离,就形成了似乎是长颈小头的形状。但更多的科学家却认为,怪兽不是鲨鱼,而是与尼斯湖水怪一样,一种 史前爬行动物蛇颈龙。他们的主依据是: 一,鲨鱼肉是白色的,照片则明确地显示怪兽的肉是红色的。 二,鲨鱼没有排尿系统,它的尿是利用海水压力从体内排出的。因此, 鲨鱼肉里有一股特殊的尿臭味。但"瑞洋丸"上所有的水手都表示,怪兽尸体并没有这种尿臭味。 三,鲨鱼是软骨鱼类,它的尸体腐烂时,软骨也会随之腐烂脱落,死了半年之久的鲨鱼尸体,其软骨骨架无论如何承受不了海水的压力,在水中无 法用起重机吊起来。因此怪兽不可能是鲨鱼。 四,鲨鱼的脂肪只贮积在肝脏部分,而怪兽全身都包裹着较厚的脂肪层,这是水生爬行动物或哺乳动物的特征。 东京水产大学对鳍须进一步进行化验,却又得出不能判定其种属的结论。这样,认为怪兽是蛇颈龙后裔的观点,又在争论中占了上风。 尽管如此,由于缺少实物,而照片上的动物又因腐烂而难于准确辨识,还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因此只能说这是一只未经证实的未知动物。 日本的科普画家们根据照片和水手们的草图,画出了怪兽的复原图。从这张图看来,怪兽与史前的蛇颈龙非常相象。 有人以此推论,以前人们看到的大海蛇或长脖子的海上怪兽,很可能也都是蛇颈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可以想象,史前恐龙类动物的这一支 远亲,躲过了中生代末那场浩劫,至今仍在地球上生存着。而烟波浩瀚,人迹罕至的南太平洋,可能就是它们最后的栖身之地。 当然,在捕获一只真正的,活的蛇颈龙之前,这一切都还只能是未定之论。
海怪之谜
自古以来,世界各国的渔夫和水手们中间就流传着可怕的海中巨怪的故事。在传说中,这些海怪往往体形巨大,形状怪异,甚至长着七个或九个头。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752年卑尔根主教庞托毕丹在《挪威博物学》中描述的"挪威海怪",据说,"它的背部,或者该说它身体的上部,周围看来大约有一哩半,好像小 岛似的。……后来有几个发亮的尖端或角出现,伸出水面,越伸越高,有些像中型船只的桅杆那么高大。这些东西大概是怪物的臂,据说可以把最大的 战舰拉下海底。"十九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动物学的发展,过于荒诞的海怪传说逐渐消失。但还有一些报道,值得我们注意: 1861年11月30日,法国军舰"阿力顿号"从西班牙的加地斯开往腾纳立夫岛途中,遇到一只有5—6米长,长着两米长触手的海上怪物。船长希耶 尔后来写道:"我认为那就是曾引起不少争论的,许多人认为虚构的大章鱼。"希耶尔和船员们用鱼叉把它叉中,又用绳套住它的尾部。但怪物疯狂地乱舞 触手,把鱼叉弄断逃去。绳索上只留下重约40磅的一块肉。1978年11月2日,加拿大纽芬兰三个渔民在海滩上发现一只因退潮而 搁浅的巨大海洋动物,渔民们说,它身长足有7米,有的触手长达11米以上,触手上的吸盘直径达10厘米,眼睛足有脸盆大。渔民们用钩子钩住它,怪物 挣扎了一会儿,不久就死去了。 比利时的动物学家海夫尔曼斯搜集并分析了从1639年至1966年三百多年间共五百八十七宗发现海怪的报告,排除可能看错的,故意骗人的和写得 不清楚的,认为可信的有三百五十八宗。他把这些报道中所有的细节输入电脑分析,得出九种不同的海中动物类 型。虽然这些报道中仍不免有夸张成分,但其中至少有一种从前人们认为"不可能存在"的海中巨怪已得到证实:那就是大王乌贼。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几次发生大王乌贼的残骸在加拿大海滨被冲上岸的情况,其中最少有一次还是活的,借助这些实体,人们终于了解了大王乌贼 的一些情况。大王乌贼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体长约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它的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 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国外常有大王乌贼与抹香鲸搏斗的报道。
据记载,有一次人们目睹了一只大王乌贼用它粗壮的触手和吸盘死死缠住抹香鲸,抹 香鲸则拼出全身力气咬住大王乌贼的尾部。两个海中巨兽猛烈翻滚,搅得浊浪冲天,后来又双双沉入水底,不知所终。这种搏斗多半是抹香鲸获胜,但 也有过大王乌贼用触手钳住鲸的鼻孔,使鲸窒息而死的情况。这么看来,前面所引用的1861年和1878年人们遇到的海怪,可以肯定 就是大王乌贼。最大的大王乌贼可有多大?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人们曾测量一只身长17。07米大王乌贼,其触手上的吸盘直径为9。5厘米。但从捕获的 抹香鲸身上,曾发现过直径达40厘米以上的吸盘疤痕。由此推测,与这条鲸搏斗过的大王乌贼可能身长达60米以上。如果真有 这么大的大王乌贼,那也就同传说中的挪威海怪相差不远了。大海蛇之谜自古以来,在航海者中就一直流传着可怕的大海蛇的故事。亚里斯多德 在公元前四世纪所著的《动物史》中写道:"在利比亚,海蛇都很巨大。沿岸航行的水手说看到许多牛的残骸,他 们认为这些牛都是海蛇吃掉的。在航海途中,也曾经遇到过海蛇袭击,其中一些曾扑到一艘有三层桨的战船上,把船弄翻。" 许多古代和中世纪的航海著作中,都描述过船只与大海蛇遭遇的情况。近现代以来,随着动物学的发展,人们已不再相信神话和传说中的怪物。然 而,有关大海蛇的报道仍时有发生。1817年8月14日,许多人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格洛斯特港一带见到一条非常巨大的海蛇出现。新英格兰林奈学会组 织了特别委员会调查此事,录取了看到大海蛇人的宣誓证词。据证词称,大海蛇"头像一个四加仓的桶那么大,身体有琵琶桶那么粗,身长至少四十英 尺。" 1848年10月 11日,英国军舰"戴达拉斯号"从东印度群岛返回普利茅斯港后,该舰呈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称,8月6日下午5时,该舰正在南 大西洋离非洲大约300里时,"候补军官萨托列士看见一个极奇特的物体,从正后方飞快向军舰游来。"萨托列士立即向上级报告。舰长,两名军官和 其他人员闻声赶去,只见一条大海蛇正游到舰前,目击者估计海蛇露出的部分就有六十英尺长,头颈直径约十五,六英寸,它以十多哩的时速越过"戴 达拉斯号",向西南方游去。麦奎海舰长说,它经过时"非常接近舰艉下方那一边。" 1875年11月30日,《伦敦新闻画报》报道,皇家海军运煤船"保琳号"行驶至巴西海岸时,遇到了大海蛇和抹香鲸的搏斗。据船长德雷瓦说:"蛇 身缠绕抹香鲸约两周,……不计缠着鲸的部分,单蛇头蛇尾就有三十来英尺长,八,九英尺粗。蛇缠着鲸急转了约十五分钟,然后突然用力把鲸拖入水 底。" 1966年,英军伞兵里奇韦上尉和白莱斯中士,为锻炼耐力,划船横渡大西洋。7月25日破晓前,白莱斯正在熟睡,里奇韦忽听右舷传来某种声响。 他后来回忆道:"我向海中望去,看见一只庞然大物盘绕扭曲的身形。海上点点磷光把它的轮廊衬托出来,使它看上去好象挂了一串霓虹灯。它十分巨大,长约三 十五英尺,或许更长,朝我这边迅速游来。我瞪着它大约十秒钟。它直冲过来,然后在船底下潜入深水中消失了。" 里奇韦吓得浑身发抖,他说:"我和白莱斯见过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如鲸,鲨,海豚,飞鱼等等。但那天碰上的怪物并不是这些东西。我不得不相信它是一条大海蛇,那是唯 一的可能。"这些有关大海蛇的报道,尽管可能有夸大不实的成份,但无论如何不可一概视为谎言。然而现代科学又告诉我们,海蛇类一般身长1—1。5米,最大 的也不过2米长。那么航海者们遇到的"大海蛇"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对此,生物学家们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可能是巨型鳗鱼。鳗鱼是一种体形细长,看上去很像蛇 的鱼类。一般鳗鱼的幼鱼长约5厘米,而长成后可长达2米。但有人捕到过长达半米的幼鳗,以此推测,估计这样的幼鳗长成后,可能会是长达20米左 右的巨型鳗鱼。但人们至今尚未捕获过一条这样的巨型鳗鱼。因此巨型鳗鱼究竟是否存在,也仍然是个谜。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巨型海藻。有些海藻可能长得很大,如巨型褐藻最长可达百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长的生物体之一。它在海里随波浪起伏,使人看 上去认为是遇上了大海蛇。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植物与动物,海藻与海蛇毕竟有着根本的区别。如果说,令许多目击者感到极端恐怖的大海蛇都 是海藻,恐怕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至今仍在海洋中生活的蛇颈龙。对好奇的人们来说,这种观点最有吸引力,蛇颈龙的前半身看上去也确实很像蛇。但活的蛇颈龙 是否存在,本身仍是个未知数。因此这种解释也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由于这些解释都不能得出使人满意的结论,因此大海蛇是否存在,如果 不存在,航海者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动物,这个问题的解答至今仍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1140.htm
文章标题: 古代扬子海中的史前海洋无脊椎动物温州扬子海花的独特适应性如何反映其古代环境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