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4-23 08:00:0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因为他的战术用得好,先是利用山坡的高处,让其他将士正面攻击,他偷偷带领500人跑到洛阳城下,百姓认出他来,就开城与城外的援军共击北周军,就这样北周军才失败的。
首先要知道他是如何用500人杀穿北周10万大军的。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他最著名的一场战役邙山大捷,就在公元564年北周军起兵带了足足有20万军队一起攻打齐国。选择的地方就是洛阳。这下洛阳的百姓就危险了,双方对战差不多2个多月,谁也打不赢谁,怎么办呢?政府马上就派出了兰陵王,希望他可以拯救洛阳百姓和国家领土了。
刚刚开始对上的时候,北齐军把最有利的位置山坡的高处占领了,所以一时之间兰陵王也没有什么头绪,要怎么打下来,要怎么才可以赢得胜利呢?兰陵王就跟其他的将士一起商量,发现可以兵分3路,一人带一个小分队,慢慢把北齐军吃下来,就是说一个左边一个右边,还有一个就偷偷到洛阳里面。没有想到左右小分队按照这个战术效果出奇好了,北周军就给打蒙了溃败下来了。
接着有主角光环的兰陵王就只带领五百精骑杀入敌阵,一下子就跑出了敌军的包围圈,直接到洛阳城下。洛阳城里面将士一直死护着,突然看到有人了,吓他们全部戒备起来,没有想到来的是兰陵王,洛阳城内将士欢呼声震天,知道自己有救了,就赶紧打开城门,一起跟援军打北周军,就是这样内外夹击下,北周军10多万大军全军覆没了。
总结一下,北齐兰陵王经典之战,足足可以说明兰陵王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值得我们后世人学习。
古代行军打仗确实是看人的人数越多越占优势,毕竟古代讲究的是排兵布阵,单兵作战能力本身是十分有限的。毕竟那时候是冷兵器的时代,个体的战斗力提升空间有限,而提升人数是提升整个针对战斗力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古代所谓的大军压境,讲的就是军队的事,而不是说个人能力,古代确实也有一些非常精锐的部队,就是可以号称以一敌十的这种,但也只是号称而已。真的,要是正面冲杀,就算这支部队再怎么精锐,一个人想要同时对抗10个人也是很难很难的,毕竟人力有穷尽的不就是现在,现在单兵作战能力强的要是对战几个散兵游勇,10个8个的完全不是问题。因为现在有了各种各样的现代武器,以前是没有的,长枪大刀,这是古代军队里面最常见的武器。
人数增加更有利于整个军队排兵布阵,讲究的兵法,军阵是怎么来的?就是利用人数的优势围杀对方发挥最大的人数优势。如果双方人数类似的话,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采用直接集中全部兵力正面冲杀的情况,这一般都是决战了,就是双方退无可退,只能在这打一场,要不然双方都会采取迂回包抄的方法,尽可能的包围对方,削弱对方,测你的实力,逐渐蚕食对方,而不是直接跟对方发生正面的冲突。
古代能提升单兵作战能力的方法是有限的,就算是平常经常性的进行训练,这个人肌肉力量很强,他的枪法刀法也确实比较厉害,但是他训练别人就不会训练吗?他们的敌对国家人家的军队就不训练吗?他们单体之间的力量是很难拉得特别大的,彼此实力差不了太多,所以就得看人数啊,人越多的军队就越有战斗力。
对中国古代史上的军队人数,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辨析,如战国时期各国动辄出动几十万大军,这些兵力是同时包括了战兵和作为辅兵的壮丁,甚至是民夫。
如果用这种兵力计算法则,那么淮海战役时我军投入的兵力就并非只有野战军六十万了,而是必须把543万“支前民工”也就是战地民夫全算进去,那就是整整六百万大军,对面那众叛亲离得不到人民支持的八十万敌军,又焉能不败呢?
春秋时期,各国交锋出动兵力尚且有限,吴军攻破楚都,兵力不过三万。秦国出兵援楚,也只用了兵车五百乘,也就是37500兵马。而此后吴王夫差在艾陵之战大破十万齐军,竟基本摧毁了齐国这个数百年强国的世袭贵族阶层,间接促成了“田氏代齐”。
吴王:夫差
到了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经过数百年长久分裂,货币不同、语言不同、文字不同,已经形成了有自己统治精英集团、形成了自己民族意识的真正国家,才能在相互兼并战争中,动辄出兵数十万(战兵+辅兵+民夫),将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口投入一场战争,打出类似近代工业化国家的残酷总体战。
商鞅变法后,整个秦国就是一个只有耕战二字的战争机器,举国上下所有官民,群起一致的人生目标,就只有打仗、种地,而种地也是为了支援对外扩张和掠夺的战争。其余各国为了在这残酷的大争之世存活下来,同样各自进行了适应时代的变法,将自己国家体制转变为不同程度的古典军国主义体制。
古典军国主义体制是真正意义的“全民皆兵”。每个成丁男子(15岁-60岁)都要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并按国家征发命令,定期去服兵役,都是所谓的“预备役军人”,随时可以变为正规军战士,一旦进入战时状态,举国“三丁抽一”甚至“二丁抽一”组成大军,成年妇女和未成年儿童也立刻动员起来去接替国内生产。
战争时,战兵和辅兵更不像后世区别得那么严格,辅兵甚至民夫在战事紧急时,一样拿了武器就要作战。成年妇女也随时要动员起来,担运后勤甚至守城。当然,战国七雄的动员力看似强大,还因为他们的绝大部分战役都是“内线作战”,而非后世王朝那种长途远征。
比如长平之战最关键时,秦昭襄王嬴稷直接就把河内郡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就地动员,直接就作为一只援军,去阻击赵国的援军,断其粮道了。
秦昭襄王:嬴稷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又比如李信蒙恬二十万大军攻楚,原为楚国公子的秦相昌平君起兵反秦,断绝秦军后路,致使秦军被楚将项燕杀得惨败。而就在几年之前,秦将桓齮领十万大军攻赵,被赵将李牧大败。
然而,经历了两场损失合计近三十万人的惨败后,秦王嬴政下令举国“空甲士”,又迅速动员一只六十万人的大军,由王翦率领,大破项燕的四十万楚军,攻灭楚国。
秦国名将:王翦
王翦伐楚这六十万大军,当然是战兵和辅兵的总和,但也是随时可以变成货真价实的六十万军队,只有所有成年男子常年接受正规军事训练的军国主义国家,才能随时化民为兵,这是后世那些搞募兵制的王朝,如宋朝和明朝后期所不可想象的。
同时,正因为战国七雄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绝非后世的袁绍袁术、王世充窦建德、陈友谅张士诚那种割据一时,连一次决战失败都扛不住的军阀政权可比。因此,指望和后世的内战那样,一方占优势、决战胜利则一鼓而下,一战灭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所以,战国时期打仗,首要目的还不在于攻城略地,而在于屠军,只要把一国的青壮年男丁都屠光了大半,自然该国的国力就削弱了大半,所以众多战国名将才会有动辄斩首几十万的辉煌战绩。
长平之战,赵军战死五万,被坑杀四十万,全军覆没,死的人肯定是正兵、辅兵和随军民夫也一起计算。白起堂堂“人屠”难道还会那么慈悲,只杀战兵不杀民夫?他的战争目的不在区区长平,就在于将赵国所有青壮年男子在内的潜力动员兵力,去尽可能削弱。
秦国武安君:白起
后世王朝也有类似的例子,以西夏北宋战争中著名的
永乐城之战
为例,西夏方面称,斩杀二十万宋军,大胜特胜,而宋朝方面则坚持,只损失了一万二千多士兵,小败而已。其实双方都不过是玩“辅兵和民夫算不算士兵”的文字游戏。
真实事实是什么情况呢,战前宋军有战兵+仆从蕃军7万,民夫16万人,战后按其主帅奏报「永乐城陷,汉蕃官二百三十人、兵万二千三百余人皆没。」
也就是说,城是丢给西夏人了,宋朝士兵战死了1.23万,伤者另计,至于宋朝丢下不管的那十多万筑城民夫,宋朝方面可以不把他们算自己军队的损失,西夏人当然老实不客气地要计入自己的歼敌斩获数里。
正因为后世封建王朝尤其是王朝后期的动员力组织力,完全没法和战国时这样的古典军国主义国家相比,因此后世许多文人,才会觉得战国时的兵力数据匪夷所思,便简单认为是司马迁在《史记》夸大其词。
当然,如赤壁之战,曹操军号称“八十万”,就纯粹是曹操在书信里用来恫吓孙权的话,并非其实际兵力,而只是所谓宣传用的“号称兵力”。司马迁同时亦写明了鸿门宴时,刘邦军实际兵力十万,号称二十万;项羽所率诸侯联军实际兵力四十万,号称一百万,这些数据自然不会有大的误差。
明初开国时,持续的几十年战乱许多地方杀成白地,需要朱元璋去强制跨省移民大迁徙,和鼓励人口生产,总人口数量远远不及明末。
可那时候明帝国政权如旭日初生,组织动员力强大,所以朱元璋、徐达、冯胜、傅友德、朱棣们,谁不是统带几十万大军挥斥方遒?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而到了明末,国家体制病入膏肓,动员力组织力已经十分低下了,所以举倾国之力也只能在萨尔浒之战动员不足十万战兵,松锦大战也只有十三万人马。
再看看对面的敌手满清,根据现代史家发现的满清档案,萨尔浒之战时,以满洲八旗为主的八旗总男丁只有七万左右(后金天命六年数据,6.9万人),其丁口和大明比不过百分之一 。
到了山海关一片石大战时,因为持续几十年战争的损失,真满洲男丁只剩5万,加不足3万编入八旗的蒙古男丁,剩下26万多,都是历次战争中陆续俘虏、征服、归顺的汉八旗男丁。其八旗总男丁才区区34万。
然而,因为刚兴起时的满清政权,采取的正是类似于战国七雄的“全民举族皆兵”的古典军国体制,组织力和动员力异常强大。因此当萨尔浒大战和松锦大战,他们举族极限动员,和同样倾举国之力动用精锐的大明朝比,兵力上居然可以不落下风。
萨尔浒之战,面对8.7万明军精锐、以及朝鲜军1.3万、叶赫军1万,总计十一万大军的联合征剿,在亡国灭族边缘下,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下令,举国总动员。
后金大汗:努尔哈赤
因此总共七万男丁的满洲八旗,竟能让努尔哈赤极限动员出超过5万的军队和2万随军民夫,妇女老人小孩无不上阵支援后勤,最后成功歼灭四路明军中的三路,取得一场斩俘明军四万多人的奇迹大胜。
当然,后金政权能做到这个地步,也是因为他们是纯内线作战,动员到投入战斗的时间相对较短。
松锦大战时,满清皇帝皇太极,通过“三丁抽一”,维持一只十万人左右的常备军队,和洪承畴部13万明军持久抗衡,终于再获一场歼灭明军过半的大胜。
清太宗:皇太极
到了山海关一片石大战,总共才34万男丁的满清,由多尔衮“三丁抽一”组织了十万多大军,大破李自成的闯军,更入关分路突进,一年时间就平李闯,克南京,征服占领了近亿人口的明朝大半疆土。
而满清这些兵力数据,都是距离今天很近,各种史料互证,无数专家学者考证,挤掉水分的。所以,看了满清这种距今不过三百年的现成例子,还有人还会对两千多年前战国七雄的动员力和兵力有疑问么?
首先要说的,古代的冷兵器战争,确实有几十万大军参与作战的时候。但受限于地形和指挥手段,比如古代可没有电话和电报,所以一个战场能投入十万级别的战士已经是极限了。
其次,古代作战依靠的是军阵醉卧作战方式,否则别说十万人了,一百人级别都会变成群殴。这也就是古书上所说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我们以具体战例说一下
三月,癸酉朔,(契丹主)自将兵万陈于澶州城北,东西横掩城之两隅,登城望之,不见其际。高行周前军在戚城之南,与契丹战,自午至晡,互有胜负。契丹主以精兵当中军而来,帝亦出阵以待之。契丹主望见晋军之盛,谓左右曰:“杨光远言晋兵半已馁死,今何其多也!”以精骑左右略阵,晋军不动,万弩齐发,飞矢蔽地。契丹稍却;又攻晋阵之东偏,不克。苦战至暮,两军死者不可胜数。昏后,契丹引去,营于三十里之外。
这是《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澶州之战,发生在五代时期,后晋与契丹人之间的一次会战
当时,契丹十万大军屯兵澶州城下,晋出帝石重贵则亲领大军来援,于是双方在澶州城下发生大战。契丹主亲领精锐直突晋军本阵。晋出帝针锋相对出阵应战。契丹军以精锐骑兵发动攻击,但是晋军保持严整,发弩反击,暂时打退了契丹精骑的进攻。随后契丹人又重新集中兵力,主要攻击晋军大阵东面(右翼),希望由此形成突破崩坏晋军,这次进攻也没有获得成功。会战中,双方死伤都很惨重。到了傍晚,契丹人觉得无法取得突破,因此退兵,会战即告结束。
简单说,古代打仗,步兵扛线,骑兵打冲锋,弓弩兵输出和掩护。
具体作战方式:
唐诸兵家,皆谓弩不利于短兵,必以张战大牌为前列以御奔突,亦令弩手负刀棒,若贼薄阵,短兵交,则舍弩而用刀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常先定驻队人收弩(恐弩临时遗损)。 ——《武经总要·前集·卷二》
诸军当结纯枪、纯弓、纯弩队。枪之队在前,弓次之,弩次之。其弓弩手各带刀斧。每队九十人,通九队作一部,九部为一阵。缘弓可射八十步,弩可射二百余步,虏骑若近,先发弩,枪、弓队小坐,次发弓,若至前,则纯枪之势甚壮,可御马足,鲜有不胜。
士兵要根据兵器的不同组成不同的战队,每个战队承担不同的任务,然后会根据将领的指挥,旗帜、金鼓和传令等等分别或一起投入战斗。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亲率8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而东晋方面派出去抵御前秦入侵的只有名将谢玄所率的8万北府兵。以8万对阵80万,以1个人去顶对方10个人,这场仗怎么看都是东晋这边凶多吉少。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秦晋两军在淝水一带展开决战,东晋8万北府兵吊打前秦80万大军,“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胜告终。
除了“淝水之战”外,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还为数不少,比如“巨鹿之战”项羽5万楚军打败章邯40万秦军;“昆阳之战”刘秀不足2万打败王邑43万;“鄱阳湖之战”朱元璋20万全歼陈友谅65万大军……不少人认为,冷兵器时代双方武器装备比较接近,因此在兵力相差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以少胜多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问题来了,古代这些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究竟是吹牛还是确有其事呢?其实这两种情况都存在。
古代交战双方在人数上故意注水的情况很常见,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虚张声势,恐吓对手。比如“赤壁之战”曹操率军20万攻打东吴,但却号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此外,战胜方为了展示自己实力强大,或为了向朝廷邀功,也有很大动力虚报敌方人数。
除了人数注水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就是混淆了战斗部队和非战斗部队。古代交通不便,因此远距离作战需要征召一支人数非常庞大的民夫队伍来为前线将士们提供后勤保障。比如宋神宗时期出动五路大军征讨西夏,其中战斗部队人数为30多万,民夫人数为20多万,对外号称56万大军。
还有一种军队是拖家带口上场的。比如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40万大军围困于白登山,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匈奴不可能供养得起如此规模的军队,因此这40万大军应该包括了不参与战斗的老弱妇孺在内。东汉末年的黄巾军也都是这种情况,军队中不仅有妇女和小孩,连种地的耕牛都是随军携带。
上面说了好几种人数不真实或不够真实的情况,那么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吹出来的吗?这还真不是。
10个人打1个人,那肯定是10个人赢。100个打10个,必然是100个赢。战场上两军对阵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从理论上来说,人数多的一方肯定占优势。但战场上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将帅的个人能力,军队的整体士气,交战时的天气情况、敌我双方在战场上的位置……这些都有可能决定最终结果。一位优秀将帅带领的人数少的军队常常能打败一位平庸将帅带领的人数多的军队;一支由精锐组成的军队往往只要几次冲锋就能让一支士气低落但规模庞大的军队出现一泻千里的局面,“兵贵精不贵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