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4-09 22:01:5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8次
这体现了于谦等人高超的政治智慧。
1.也先的如意算盘。
朱见深出生于1447年,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尽管朱见深已是太子,但,实际是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两岁多的儿童,无任何执政经验,说话无份量。而朱祁镇又是贪生怕死之辈,一年半载是没有杀身成仁的勇气的。这两点瓦剌头目也先看得很清楚,于是,朱祁镇作为也先手中的筹码就有很高的价值了。
因为明英宗是大明朝的统治者,在朝野就是一言九鼎的天子,没人敢违背他的意愿。如果牢牢控制着明朝的天子,也先就可以挟天子以令大明!在攻城掠地时,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瓦剌灭明朝的成本低,而且速度快。明朝中有见识的朝臣自然明白也先的小九九,知道要国有宁日,就必须尽快毁掉也先手中的筹码,也就是让明英宗不再拥有皇位——让明英宗一文不值。如此,既可保住英宗的性命,也能让明朝在抗击瓦剌侵略时,有浑存的底气。
2.于谦深谋远虑,善于权衡利弊。
如果,拥立皇太子朱见深为皇帝,这位睡觉还尿床的儿童根本不会理政,必然导致皇权旁落。还有,朱祁镇是朱见深的亲爹,父子情意在——如果立朱见深为皇帝的话,说不定这个懵懵懂懂的儿童会不顾一切条件赎回自己的亲爹,这加大了朱祁镇作为筹码的份量,提高了朱祁镇作为人质的价值,也正中了也先的下怀!
朱祁镇在御驾亲征前,明令郕王朱祁钰监国。这时的朱祁钰风华正茂,已二十一岁,精力充沛,有一定的执政经验,在朝野也有威望。能认清理智与感情的界限,且朱祁镇跟朱祁钰是同父异母兄弟,隔着一层山!在亲情与国家利益面前,自然知道熟轻熟重!
3.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显然,拥立朱祁钰当皇帝是最明智的抉择,最低能破灭也先的幻想!朱祁钰身为大明王朝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后,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也先提出要求,对也先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也可以严辞拒绝!
也先能征惯战,也机智灵活!知道大明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后,立即明白朱祁镇已有无价之宝变成了一钱不值的昨日黄花了!自己的计划已经泡汤!如果杀了这位先帝,对明朝没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激发大明同仇敌忾的决心,增加明朝报复自己的机率与勇气!
在于谦等人高瞻远瞩政治策略下,朱祁钰被立为皇帝,明英宗也被放了回来。
很简单,那时候朱见深太小了,才两岁,关乎大明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必须要有一位能镇得住场面的,君主至少的是成年人吧。另外,英宗出征之前,也是让弟弟朱祁钰监国,那么,朱祁钰即位也是合理合法。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也先带着他到处敲大明边境的门,索要钱粮,这期间边关将士就不知道怎么办了,面对也先挟持着大明皇帝,开不开城门让守城的将士们不知所措。
在当时的朝廷中,有资格继承朱祁镇皇位的只有两个:年仅两岁的朱祁镇儿子朱见深,和已经二十二岁的朱祁镇弟弟、郕王朱祁钰。在权衡利弊之后,于谦为首的大臣们,决定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全面替代朱祁镇,做好武备和瓦剌开战。
朱祁镇出征之前,已经任命了弟弟朱祁钰为监国,相当于国家副主席了,由他顶替朱祁镇的位置,完全说得过去。太子朱见深年幼,后宫大权掌握在其祖母孙太后手里,而百官则以于谦、王直等为首,孙太后自然是想要自己的孙子继承儿子的帝位,可百官不同意。
皇帝年幼,大事做不了主,后宫做主,很容易出现内阁和后宫意见不一的情况,最直接的就是:双方关于朱祁镇如何处置就有着很大的冲突。朱见深是朱祁镇的儿子,子为父纲,古代以孝治天下,如果朱见深继位,他背后的孙太后为了保护朱祁镇,保护朱见深的孝道,自然会力主求和了事,这对内耗过大的大明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也先贪婪成性,议和的条件肯定会狮子大开口不说,恐怕还会得一想二。无底洞永远填不满。
此外边将之所以在朱祁镇来时敢不开门,不给也先乘机夺城,无外乎就是因为继位的是朱祁钰,而不是朱见深。朱见深作为朱祁镇的亲生儿子,边将们肯定要考虑到这一层利害,如果朱见深继位,而边将们又把其父拒之门外的话,即使能够保护城池,但难免被后宫和皇帝秋后算账,要是朱祁镇还能活着回来的话,那他们的小命还能保得住吗?可要是边将开门,则大明自朱元璋时期起就建立的边境长城就形同虚设,给点钱还不要紧,最怕的是也先钱也要、城也要,而有朱祁镇在手的也先,也让边将们投鼠忌器,那两宋燕云十六州之事则又再次重现了。
考虑到以上几点,于谦才执意立朱祁钰为主,而对于朱见深,于谦也和孙太后做了妥协,将其立为皇太子,以保证大明帝脉在之后可以回到朱祁镇身上。
“天子守国,君亡国”,明朝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随着民用炮台的改变,英宗被瓦拉人带走了。当时,朱见深王子只有两岁,但于谦让王子站着,而是让英宗的弟弟王喜朱祁钰当皇帝。为什么?
(影视剧照,土木堡之变中瓦拉拍摄的明英宗)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太师首先率领大军犯罪,英宗决定在大太监王镇的唆使下亲征。然而英宗急着要在京城立下誓言。很快营中就被土门堡的瓦拉军包围,将近20万明军被彻底消灭。军中大臣王佐、邝埜、泰宁侯陈颖、魏景元等都死了。英宗也被瓦拉人俘虏,王镇泽被愤怒的士兵锤死。这就是震惊世界、引发明朝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危机的“图们堡之变”
明朝历史上,明英宗是北方少数民族俘虏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明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回京城后,人们震惊而恐慌。由于大部分精锐部队已经转移到前线,留在首都的都是老弱军人,总兵力不足十万。瓦拉咄咄逼人,准备利用他的胜利进入海关。一些朝臣对现有军队能否保卫首都缺乏信心。面对明朝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危机,出现了“打”还是“动”的争论。当时,王被孙太后任命为监工。在他主持的指挥会议上,兵部侍郎于谦坚决反对南迁。他以北宋为鉴,南迁的天职是亡国论。在于谦的主张下,他否定了南下的提议,他的官员们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坚守首都。
虽然南迁的提议被否决了,但监国朱祁钰也下定决心要和所有大臣一起保卫自己的首都,但英宗现在处于绝境,即将以英宗作为筹码要挟明朝。这个国家一天都离不开君主。什么时候能放回英宗还不得而知,而此时的明堂则笼罩在战争的乌云之中。当务之急是建立新的君主来领导他的臣民拯救危机,保卫首都。但是谁应该是皇帝呢?当时,王储朱见深只有两岁,朱祁钰当国王时才二十一岁。虽然明朝对王位继承有一个规定,“没有独立,但是没有独立”,但是皇太子朱见深只有两岁。两岁的孩子继承皇位,带领朝臣拯救国难,是完全不可能的。
在国难当头,非常时期要做非常的事情。首先,大学生王文给朱祁钰写了一封信,希望他以江山社稷为重,继承大统。于是兵部侍郎于谦附议。后来于谦做了孙太后的心理工作。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钰于九月称帝。
于谦保留了皇太子朱见深,那么他为什么选择保留年长的王喜朱祁钰呢?经分析,仍有三个原因决定他必须以大局为重,立李为王。
(明太宗朱祁钰剧照)
避免主少国疑
于谦诗书满篇,看古今,知少主当道之害。像东汉,就是因为小皇帝太多,外戚宦官轮番掌权,直接威胁到东汉的统治。于谦不希望明朝在这次民族危机中出现后齐或者太监独裁的局面。王储朱见深只有两岁。他还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对于还没有脱离困境的大明王朝,对于已经慌了手脚把自己放在Da的朝鲜所有官员来说,都是荒谬的
拥立朱祁钰只是折中办法
为什么这么说?由于中国督军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继承了财富,所以孙皇后知道自己很难肩负起听从朝廷、带领文武百官保卫北京的重托,于是同意了的任职。当大臣于谦和知望联合扮演孙皇后的角色,要求朱祁钰做皇帝时,孙皇后有过一些心理斗争,但她很快同意了大臣的要求,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对朱祁钰做皇帝有要求。
简单来说,一旦英宗回到南方,朱祁钰就不得不自己退让,只有在英宗被俘后才履行皇帝的职责。英宗之子朱见深皇太子,不能废。这两点要求的是孙太后的底线,但在卑微和等大臣看来,这也是合理的要求。只是后面的事情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突然登上了王位。掌权的朱祁钰之后,他不愿意放手。在依依不舍地回到颍中后,他派人把他关在南宫,而皇太子朱见深早在三年前就在景泰被放弃了释王的身份。
朱祁钰支持保卫京师
在“战斗”或“移动”这两个艰难的选择中,朱祁钰作为一个监狱国家,并没有因为怯懦而退缩。相反,他与于谦、王文等大臣站在一起,拒绝南迁的提议,选择与京师同生共死,坚决支持和保卫京师。在国家的关键时刻,朱祁钰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决心打动了于谦和王文,坚定了他们守住朱祁钰的决心。
虽然朱祁钰和英宗不是奶同胞,但他仍然是玄宗的儿子(玄宗只有两个儿子,即朱祁镇和朱祁钰)。当时,除了王储朱见深,朱祁钰是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从法制的角度来看,明朝虽然有“有嫡而无嫡”的王位继承制度,但是皇太子朱见深只有两岁,没有治国之术。因此,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朱祁钰也有资格继承王位,这与祖先的制度是一致的。
后记
(明英宗、明代宗)
果然,明朝立朱祁钰为帝后,嬴宗不能用来要挟明朝。他受挫,发动大军进攻北京。朱祁钰任命于谦等人组织北京保卫战,清洗内地,调集重兵,安定民心。终于在同年11月,他成功击败了瓦拉军,赢得了北京保卫战。
然而,随着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明朝转危为安,争夺皇位的斗争才刚刚开始。突然即位掌权的景泰帝,完全被皇位迷住了。他不仅禁锢了回南的曾祖父朱祁镇,还把皇太子朱见深变成了释王,立自己的儿子朱建基为皇太子。景泰帝的运作出乎于谦、王文等大臣的意料,也为七年后的南宫复辟和于谦被杀奠定了基础。
《大明风华》中朱祁镇御驾亲征,兵败土木堡。《大明风华》作为电视剧,其剧情已经偏离历史常识很远了,例如孙若微都跑到战场上打仗去了,朱祁钰也跑去当一名小兵,朱祁镇则与蒙古女子发生感情,从历史角度上讲,这些都是扯淡剧情。
历史上的朱祁镇在出征之前已有儿子,他是先把儿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再让朱祁钰监国,然后再亲征。当时朱见深年仅2岁,朱祁镇为什么会立朱见深为太子呢?如果不立太子,朝廷群臣不会让他亲征,而一旦朱祁镇出了意外,朱见深则继位为帝。结果朱祁镇真的兵败土木堡,还被也先俘虏。按照朱祁镇的安排,朝中群臣理应奉2岁的朱见深,仍由朱祁钰监国。但于谦却力排众议,面见孙太后,说服孙太后支持朱祁钰为帝。孙太后答应了,前提是保住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这点很重要,因为朱祁钰并非孙太后的亲儿,朱见深却是孙太后的亲孙。
于谦这种做法是违反明朝的规矩的,这也为他后来的命运埋下伏笔。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曾制订《皇明祖训》,里面有明朝皇位继承的规定,即“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但问题是朱祁镇有儿子,当然应该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帝。
那么于谦为什么要立朱祁钰为帝,而不是扶持朱见深呢?于谦的理由是主少国疑,就是说皇帝年纪太小,人心不安。当时蒙古也先正准备率军进犯北京,于谦认为此时应该首先稳定人心,朱祁钰当时已年满21岁,已是成年人,自然要比朱见深当皇帝更能稳定人心。从大局的角度上讲,于谦的想法并没有错。但细细分析,于谦选择让朱祁钰为帝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理由如下:
1.即便朱见深当了皇帝,同样能够稳定人心。于谦需要的是一个稳定人心的人,朱见深只是婴儿,当皇帝也只是名义的皇帝而已,当时朱祁钰已经在监国了,光这点足以稳定人心。所以如果只是为了稳定人心,根本不需要让朱祁钰当皇帝。
2.不管是朱见深还是朱祁钰当皇帝,朝廷大权都跟他们没有关系。朱见深年仅两年,当然不能处理朝政,21岁的朱祁钰就能打理朝政吗?同样不能。朱祁镇虽然也年轻,但毕竟当了14年的皇帝,处理朝政才会游刃有余。朱祁钰虽只比朱祁镇小一岁,但之前只是个闲散王爷,他临危受命监了国,却从未处理过朝政。后人夸赞他知人善任,击退了瓦剌的入侵,实际上朱祁钰什么都没有做,他只是把朝廷大权全都交给于谦而已,剩下的事情全都是于谦干的。即便朱祁钰想亲自打理朝政,以于谦为首的群臣会任由朱祁钰胡来吗?朱祁钰监国期待发生的明朝午门血案就是个例子,朝中这帮大臣在朱祁钰面前直接暴力打死金英、马顺等与王振有来往的官员,当时朱祁钰两腿发软,只想逃跑,这场午门血案足以表明朱祁钰在群臣面前几乎没有任何权力,只能对于谦等人唯命是从。
所以不管是朱见深还是朱祁钰当皇帝,朝廷大权仍然是在以于谦为首的群臣手中,皇帝只是傀儡而已。即便是朱见深当了皇帝,于谦照样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击退也先。
朱见深和朱祁钰谁当皇帝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实是孙太后,这也是于谦选择朱祁钰当皇帝的主要原因。如果是朱见深当皇帝,他才2岁,自然需要有人在旁边照料。朝堂是进行议事的地方,不是谁都可以进去的,那么照料朱见深的人就只能是孙太后了,这就给了孙太后一个干政的机会。孙太后在历史上本身就是个很强势的女人,而且年纪大、经验足、老谋深算,假以时日,她真的会权倾朝野,这是于谦绝对不想看到的。大明早在朱元璋时代已经定下规矩,后宫不能干政。朱元璋采取了诸多措施,包括后妃的遴选等,就是为了避免后宫或外戚势力过于强大,干涉朝政。
另外,孙太后毕竟是皇权的代表人物,一旦孙太后干政,就会从皇族的角度出发,以救出朱祁镇为主,这与于谦的做法不同。于谦等人手中的权力会小很多,到时于谦事事只能听从孙太后的安排,这也不是于谦所愿意看到的。朱祁钰当皇帝的话,孙太后就没有机会接触朝政了,因为朱祁钰是成年人,他有自主的能力,不需要孙太后照料。况且,朱祁钰并不是孙太后的亲生儿子。在于谦看来,朱祁钰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到时定会事事听从于谦的安排。所以,对于于谦而讲,孙太后不是他能控制的,朱祁钰却是他能随意拿捏的,于谦当然选择后者。
简单来说,孙太后非常想让朱祁镇重新登上帝位,但是她没那个实力呀!
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不幸被捕,明朝二十多万士兵死伤过半,跟随出征的朝中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此消息传到京城后,整个京师一片哗然,很多朝臣建议南迁南京。朱祁镇御驾亲征时,命郕王朱祁钰监国。朱祁钰为了稳定时局,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又获得孙太后的支持,他们共同确立了监守京师的决定,并积极的调度兵马,以抵抗瓦剌的侵犯。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防止瓦剌拿朱祁镇威胁朝廷,也为了稳定人心,必须尽快立一位新君。
按照礼法,应该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帝,但是当时的明朝处于特殊时期,朱见深此时只有2岁,主少国疑,立幼子为帝不能稳定时局。而郕王朱祁钰在监国时期的表现很出色,又是朱祁镇的亲弟弟,所以以于谦为首的朝臣们主张立朱祁钰为皇帝。朱祁钰并不是孙太后所生,所以她打心底应该是想立自己的孙子朱见深,而不是朱祁钰。但奈何朝臣们一致支持朱祁钰,当时的明王朝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她自己也没有能力力挽狂澜,只能选择立朱祁钰为帝了。
说起来这个孙太后还是有一点能力和权力的。她的丈夫明宣宗朱瞻基38岁就去逝了,此时的朱祁镇只有9岁,便登基为帝了。君主年幼,朱瞻基的母亲张太皇太后辅佐摄政,孙太后也在其中帮忙,七年后张太皇太后去世,此时的朱祁镇16岁,已经自己亲政了,孙太后仍然是偶尔帮帮忙。
这就造成了孙太后在朝中既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又没达到可以左右朝政的程度这么一个状态。她若像慈禧那般有实力,那么立孙子朱见深为帝,自己处理朝政也是可以的,但她的能力和影响力都达不到,所以不得不同意立朱祁钰为帝。但同时她还是运用自己的权力为儿子朱祁镇做最大的争取,她说朱祁钰只是暂代朝政,等朱祁镇被救回来后,朱祁钰必须还帝位给朱祁镇,同时还要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
朱祁钰在这种情况下等基为帝,成功的打退了瓦剌的进攻,稳定了朝堂局势。大概过了一年时间,朱祁镇被瓦剌给放了回来,按约定朱祁钰应该把帝位还给朱祁镇的。
可做皇帝可是天下第一得意事,好不容易坐上去了,他怎么愿意下来呢?此时朝中大臣们看到大权握在朱祁钰手里,也都选择了沉默。朱祁镇虽然身为皇帝,却不听劝谏执意北征瓦剌,结果死伤了十几万的将士,怎么说也是大明的罪人吧!所以孙太后虽然很想让朱祁钰还政给朱祁镇但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被软禁。张太后能做的也只能是经常去看望朱祁镇,让他软禁的日子过的好一点。
孙太后不仅不能帮儿子复位,连孙子的太子之位都没能保住。朱祁钰登基三年后,又废了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若是事情就这样了,朱祁钰的皇位就坐稳了,朱祁镇再也没有逆袭的可能了,可是朱祁钰的路走的并不顺。朱祁钰废尽心思的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但这儿子第二年就夭折了,这个儿子还是朱祁钰的独子。也就是说朱见济死后,朱祁钰其实是一个儿子都没有了。
此时的朱祁钰也才二十多岁,再生儿子还是有很大希望的。但是朱祁钰跟他爹朱瞻基一样身体不好,29岁那年更是病情加重,生命垂危。朝臣们看朱祁钰时日不多又无子嗣,所以风向也都转到了朱祁镇那边,再加上孙太后的支持,被囚禁八年的朱祁镇成功将朱祁钰赶下台,夺回了自己的皇位。
所以说,孙太后自始至终都是向着儿子朱祁镇的!
孙太后在明宣宗朱瞻基死的时候,是有辅政权力的,明宣宗遗诏中写的有:“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这里面的皇太后是指朱瞻基的母亲张氏,皇后就是指孙太后了。
可在她的亲儿子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在朝臣的建议下,扶朱祁镇的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登上皇位,虽然是出于抵抗瓦剌的考虑,但在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放回明朝后,孙太后却为何没有要求朱祁钰把皇位还给朱祁镇,而是眼睁睁看着亲儿子被囚禁?
亲儿子和继子谁更重要?孙太后心里清楚的知道,“土木堡之变”后,孙太后赞同让郕王朱祁钰继位恐怕不是自愿的,因为她的亲儿子明英宗朱祁镇在出征前已经册立了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这可是孙太后的亲孙子。
按照正常的规则来说,应该是皇太子朱见深直接继承皇位,可朱见深当时才2岁,于谦为首的文官集团就以国家危难之际,“主少国疑”会导致朝局不稳,给敌人瓦剌可乘之机为名,坚持要立长君,即让郕王朱祁钰继位。
对于孙太后来说,皇帝让亲孙子朱见深来做当然要比继子朱祁钰来做更好,可她没有能力说服文官集团,她也没有相应的威望,当初明英宗朱祁镇继位时也才9岁,也出现过立长君的传闻,是当时的太皇太后张氏坚持要让朱祁镇继位:
宣宗崩,英宗方九岁,宫中讹言将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诸大臣至乾清宫,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君臣呼万岁,浮言乃息。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
在张氏的坚持下,朱祁镇顺利继位成为明英宗,而张氏也能让大臣们信服,甚至还主动要求让她垂帘听政。显然,孙太后没有当初张太皇太后的威望,于谦干脆的就是要求立长君,没有考虑过让她垂帘听政,即使她也拥有明宣宗遗诏赋予的辅政的权力。
而且当时也的确形势危急,国家需要一个成年皇帝来领导大明的军民人等,团结一心抵抗瓦剌大军的入侵,所以,即使孙太后很不愿意让继子郕王继位,也只能妥协,明英宗不在,她这个亲生母亲也没啥可凭仗的。
至于明英宗归来后,朝廷大权早被朱祁钰掌握在手中了,他有领导大明军队赶跑瓦剌人的威望,又苦心经营了一年多,地位相当稳固,这从明英宗回来只能老老实实的被囚禁就能看出来,不甘心的孙太后也只能经常去看望囚禁中的儿子,防止他被暗害:
及还,幽南宫,太后数入省视。孙太后在这之后也并非什么事都没做,她肯定是希望儿子复位的,“夺门之变”前,准备发动政变的石亨等人就先给孙太后打过招呼,应该是希望她能在皇宫中配合,也顺便征求她的同意,有着辅政权力的孙太后在事后还是能起到作用的:
石亨等谋夺门,先密白太后。许之。英宗复辞,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明兴,宫闱徽号亦自此始。
从《明史》中的描述可以看到,她明显是在事变中出过力,所以明英宗复位后赶紧给她加尊号以表示感谢。所以,孙太后不是不让明代宗朱祁钰还政于归来的明英宗朱祁镇,而是在暂时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等待时机而已。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