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客观评价儒家的性善论和性恶论

时间: 2023-04-09 21:01: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如何客观评价儒家的性善论和性恶论

你怎么看待性善论和性恶论?

性善论就是告诉我们说人天生就是善良的,性恶露的话就是告诉我们,人生下来就是恶毒的,这两个正好是相反的。
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是相对而言的,如果身边好人多,就会觉得人性本善,如果身边坏人多,就会觉得人性本恶。
这两种说法,好像各有道理,但是人本身是什么都不懂的,都是一些长辈交给人怎样去做。
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他们只是一些猜测,无论怎么说,两者都是对人性来源的归纳总结,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认为古人解释的是最好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以说,论善还是论恶都是要讲究情况的。

怎样看待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法家认为人性本恶?

所谓的性善论,性恶论实际上都是儒家和法家为了阐述自己的学说的需要,因此才被他们发明出来的一种理论。其实,人类生来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善恶的观点,“无性”才是最正确的答案。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不休,思想界也迎来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大繁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百家争鸣”几乎如火如荼,尤其是儒家,法家这两大显学,更是走入了大众的眼帘。

但是,儒家和法家之间的斗争,也算是无有时歇。自打一开始,儒法就已经水火不容,儒家鼓吹王道,认为儒生应该“法先王”,让君主变成可以和尧舜禹相提并论的圣主;而法家认为应该“法后王”,说白了谁的拳头够硬,我们就应该法谁。

除此之外,儒家以“性善论”闻名,从孟子开始,性善论就成为了儒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之一;而法家则认为“性恶论”才是世间的真相。那么,性恶,性善,究竟谁才是正确的呢?

其实准确的来说,这两种说法都不算正确。为什么这么说?性善,性恶无非都是儒家,法家为了配合自己的根本主张,才发明出来的一种论调罢了。儒家认为,应该“兴灭继绝”,让天下重新回到以血缘亲族为纽带的三代社会;

因此,性善论肯定是板上钉钉的,否则,血缘亲族管理天下的正当性在哪里?而法家,他是完全为了帮助君王巩固统治,维系权柄,打压臣民百姓才发明的一种思想学派。“性恶论”,自然就成了他们的主张之一。

而且,最重要的是法家不光认为人类生来就是性恶的,他还觉得人类应该性恶, 性恶就是要比性善更好。这两种观点,都不是正确的。

性善论与性恶论

1

孟子提出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在孟子《孟子.告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耳,弗思耳矣。”

孟子的性善论,是儒家学说的主流学派,也称为道统学派。

由此作为治国理政制度的设计出发点,是提倡以德治国,强调德治。

董仲舒作为儒家道统在汉武帝时期的代表,提出建议被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荀子提出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就是说,人之本性都是恶的,趋利避害是本能,恶是为了自己趋利避害;如果人又好的表现,都是虚伪的、伪装的。

以荀子性恶论作为治国理政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依法治国,强调法治。

荀子的弟子韩非子和李斯,是法家的代表。李斯作为秦国丞相,大秦律法以性恶论为出发点,推定人人都是懒惰的、没有刑法敬畏都是可能犯法的,因此大秦律法“无军功不得封侯爵”,把整个秦国变成战争机器,缺乏了德治和文化治理的作用。

3

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

同时期的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他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明代心学王阳明也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心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是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在于教育和环境浸染。

现在看来,告子的主张是人的可塑性,作为教育者,在人的可塑性形成中和发展中可以发挥主导作用,甚至决定作用。

4

《学记》第二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兑命》是《尚书》里的篇名,原文“惟教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典,在这里是“主”和“常”的意思;“学”,是指教育工作。自始至终,考虑到慎终追远,建国君民、治国理政需要始终、常常考虑和思考教育工作如何推行有效为主。

自古以来,治国理政的一个经验就是首先必须牢牢抓住和抓紧教育。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每个人生下来都需要教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说明接受教育对每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第二层意思,时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从国家建设的长远考虑,说明教育工作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和目的性。

教学,不单单指学校的教学,泛指文化教育工作。

5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治理好的时期,大多是儒法并用不偏颇。

分析中国古代王朝好的治理时期,大多是儒法并用。汉承秦制,矫正了秦朝重法治、缺了文化和德治这一翼的偏失,在汉文帝时期就形成了以法治为基础、以儒家德治为道德高地和文化移风易俗的治国基本纲领。

到了汉武帝时期,高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以德治国大旗,实则汉武帝对于法治一点也没有宽松,反而更加严苛。武帝晚年的戾太子巫蛊事件,株连牵涉被杀者有几万人之多。

大多王朝在儒法天平上偏颇的时候,容易发生内乱和朝廷动荡,例子不胜枚举。

6

性善论和性恶论,曾经是诸子百家中争论的焦点。

性善论,占据道德制高点,一种是儒家的正宗道统;性恶论,为霸道者和王者内心喜欢,但口头上不好明白直说,容易落下寡恩薄义的口实。

现实中,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不善论,都有道理,需要遇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清朝赵藩在武侯祠的对联说得很清楚:能攻心则反侧自销,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时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说的就是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者宽的国策,应当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来确定。

从教育者来说,如果性善,则引导发育之;如果性恶,则纠偏救弊,剪去枝杈,朝向性善;如果是一张白纸,性无善无不善,则更好塑造向善。

总之,因材施教,移风易俗,引导社会朝向明德至善,让社会变得更好,永远是教育的社会使命。

性恶论和性善论对于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不同作用?

性恶论和性善论分别由荀子和孟子提出,属于儒家人性观中的两个主流观点,在性恶论方面,主要是强调了外在的教化作用;而在性善论方面,主要强调了后天的自我修练。从内外两方面给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有所谓的四端,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这四种心几乎每一个人都体验过,无非是频率和深浅不同罢了。孟子所谓的“性”,其实就是心之性,是这四端的心的性,即是善心的性。所以才有“尽心知性”,这里的“心”就是四端善心。

所以在孟子那里,性就是善的。所以孟子的讲法叫“即心言性”。所谓的私心和(过度的)欲望在孟子那里不属于(善)心的范畴,而是所谓小体,善心是大体。所以在孟子那里,养小体失大体是梏亡其心、失其本心,而反证心为善之原。

性恶论与性善论的联系和区别

哪个高手能跟我讲讲这道题,感激不尽!

一、二者联系

1、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基础都是儒家“仁”的头脑。

2、孟子和荀子都以为人的本性没有区别。孟子和荀子都以为人性可以在后天改变。

3、性善论与性恶论同样 是通过“求”与“学”的实践原则, 从而到达儒家“仁政”理想, 这一点上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二、二者区别

1、时代背景不同。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为了使人们向善,他提出了性恶论。

2、根源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是人为促成的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

3、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

从一开始在性的概念的界定上,孟荀就发生了内圣与外王两个对立的价值取向的分野。“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是说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为中并无礼义;在对性的界定上,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荀子则以一种冷峻严厉的目光审视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

4、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

孟子强调心性本心,荀子强调本能欲望。由此也致使二人在对待修身问题上有不同主张。孟子站在性善论的观点上必然强调人的内心修为,他发展了孔子提出的“为仁由己”。而荀子力主性恶,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走的是孔子“约之以礼”的路线,“礼”也就成为荀子学说的中坚术语。

拓展资料

1、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向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但是对于孟子的文章描述,他认为人性还是本善的。

2、性恶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资料来源:性善论——百度百科)

联系: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性恶论与性善论都是对人性本原的探讨和阐发,思考的角度不同,也就得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

区别: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在后来成长过程中,如果接触了不良的东西,那么品性就有可能会变坏;性恶论则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后天不断的学习和调教,才能去恶存善。

(孟子画像)

扩展内容:

性善论

《孟子·告子上》:孟子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向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但是对于孟子的文章描述,他认为人性还是本善的。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一说山东省邹县东南,另说河南商丘)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其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哪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

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

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是性恶论。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适其所适。

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坠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着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注十)

照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盘。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入了涅盘,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其实善恶问题,纵是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一样。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善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着而已。但这也不同于公孙子的无善无恶,因为在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

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甚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己德他法。所谓善即消恶,无恶不强善,正常情况即是善良正义!对己依德践行,对他据法制服,消化自身恶臆以至无所形,仿佛无恶可作、不做他想;解除其他人恶行以至无法可赖,犹如不强求作善但正视情况而定!简而言之就是消释自身可欲的恶臆,如此就不能发生相关行为,正常也,同时解除其他人可能的恶行,如此无论如何都发生不了而没必要恶心,正常也!是故己德他法,如是观。如果非要我勉强给出一个善恶的标准那就是:不要求自己行恶{恶心之迹},不强迫他人作善{强装伪善}!无恶不善,正动常衡{恒常化动态平衡}即可!评价自己的善恶标准是“动机”,虽有善果亦属恶效{果非所愿但效积验,助长恶的知能};评价他人的善恶标准是“效果”,虽有恶心亦属善果{心非所求但果善效,增加善的资利}!一视同仁,我对我的评价完全适应任意其他人对各自的评价,我对他人的评价完全适合任意其他人对各他的评价,不作二想!粗且惜言:我认为的“性善论”就是节信自我而善待己身,我认为的“性恶论”就是苛信他行而宽贷其心
这个我不知道你这是什么题,如果是很严肃的问题,那还是看论文,我的理解这两个都是儒家思想,算是联系,区别就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了,完全相反吧。
文章标题: 如何客观评价儒家的性善论和性恶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7939.html
文章标签:儒家  客观  评价  性善  性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