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的“绝学无忧”,是“断绝学习就不会有忧愁”的意思吗?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道家是不推崇知识,就连老子都说过”绝学无忧“这样的话。“绝学无语”很多时候被理解成为“断绝学习就不会有忧愁”。
老子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既然老子有这样的认知,为什么又要作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为什么还教学育人?那收什么徒弟写什么书?从最朴素的逻辑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言行不一的行为,也就是悖论,是不成立的?
大概翻看了一下关于这一段话的现代文翻译,果真很白话,就是字面直译: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按照后人对于道家和儒家的认识来说,能够这样来解释这段话也算不上是错误,毕竟大家都是默认这两家是不太对付的,所以怎么看,来自《道德经》的这段话都是对孔子观点的驳斥。但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看“绝学无忧”这一章,却是处处都不通的。
说是绝圣弃智,意思为抛弃聪明智巧。如此以来,何以建屋,何以果腹?就连最基本生存都是大问题,谈何道,说什么自然。人道也是道,好吗?
这种解释完全是违背人道的,好吗?有人说,此处的智,指的是投机取巧,我倒觉得这种解释才是强行附会。就算是投机的意思,投机者为谁?投的什么机?那又与民何利之有?此处不通。
当然不是,是希望人们多多学习绝世的文化才不会有忧愁
无忧无虑的独特学习,就是放下执着和歧视。太极世界是阴阳之根。只要心中存在着分化和歧视,就会永远存在于存在与不存在的轮回中,无法解脱。追随自然是好事。没有对比的心例如,很多人总是在想为什么我和别人一样努力工作,但是当别人成功的时候我就失败了。我告诉你,你不需要比较。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也没有第二个自我。人生来就不平等。后天的努力只是因素、资源。
有些事是可以改变的,有些事是注定不能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就这么简单,不幸的是,很多人总是在为那些不能改变的事而奋斗,只为找麻烦。如果你不动脑筋,你可以坚持不懈。不能动,不是静止不动,而是按道而行,遵循客观规律,遵循内在规律。结果不一定是理想的,但必须是正确的。有句话说别人是地狱。很多人,独自一人,总是醒过来,明白一旦进入群体,就会随波逐流,迷失方向,容易受到干扰。他们特别注意别人的眼睛和意见。通常,别人的一句话否定了他们所有的努力。
没有必要区分,更不用说比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都肩负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没有必要做别人,做自己,过一个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完美的。只是美、丑、善、恶都是外在的东西。外在的东西是名声,外表和无常。也就是说,它们不是不变的,而是随时可能改变的。不要固执,不要强迫。坚韧不拔容易灰心,容易做错事。为什么说它平淡无奇是真的?因为它是平和的。和平的思维方式是明确的,思维是正确的,行动的方向是正确的。任何时候,记住如果你不困惑,你就错了。
这个世界,除了变化,什么都不会改变,没有永恒,没有一劳永逸。这是世界的真理,我们不能依靠,不能保留,不能抓住。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坚持,为什么要控制,为什么要要求,为什么要比较放松,不要改变你原来的想法,不要抗拒天堂。人生的成功不在于名利,而在于自由和幸福。一辈子要活36000天是很难的。你的心,再担心一分钟,就会失去六十秒的幸福。
不学就会落后,就会被社会所抛弃,活到老学到老呀
用绝无仅有的心就是不断的学习日后就不有烦忧的事
《道德经》之第十九章 绝学无忧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就可以得到百倍的福利。抛弃仁义,人民就能重新变得孝敬与慈爱。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就会销声匿迹。圣智、仁义、巧利这三个方面,都是用来文饰的,不足以拿来治理天下。所以应当使百姓的思想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杂念和欲望,摈弃仁义、圣智的浮文,以免于忧患。
前面老子讲了大道废弃后社会的种种病态表现,本章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的方案。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因而主张抛弃这种聪明智巧。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之举,人民就能得到实利。
作为人民利益的真诚捍卫者,老子反对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文化。他认为那种文化是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下德”的圣人借其建立各种虚伪的道德概念。不仅这样,这一切产生虚伪的文化还腐蚀了淳朴的人民,就发了他们对“奇物”的欲望,乃是“乱之首”。
在老子看来,这种文化和具有规律性的社会现象是矛盾的,也就是说,和“天之道”是矛盾的。它对人民毫无益处,必须予以抛弃。从这个方面讲,老子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对于“绝学无忧”,一般有三种理解。其一,认为“绝学无忧”,是指弃绝学习就没有忧虑了。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老子是愚民政策的始作俑者,要毁灭一切文化,当然也就不要学习了。其二,认为“绝学无忧”,是指抛弃圣智、仁义、巧利之学,免受权欲的诱惑,做到无忧无患。其三,认为“绝”指“绝招”,即至深、独到的学问,只有具备不同凡俗的独到学问,才能达到无私无欲的自由境地。
其实,学问多的人往往爱钻牛角尖,不懂为人处世之道。他们最易多愁善感,孤独寂寞。他们又愤世嫉俗,看到现实中不合时宜的东西,总爱发牢骚。而那些淳朴善良的老百姓,没有读多少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他们不发牢骚,该干活的时候干活,该休息的时候休息,吃饱喝足,其乐融融,天塌下来他们也不会去管,多么逍遥自在!
本文内容来源于《道德经大全集》。
《道德经》中“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的意思是:
1、见素抱朴的意思:就是要抱住“朴素”的意思。
2、少思寡欲的意思:就是要减少欲望的意思。
3、绝学无忧的意思:一般的解释是舍弃用学习知识的方法了解事物。
其实,这三句话,都是在指出一个道理:减少 心 对富贵、繁华、智巧和满足各种欲望的追求,从而让自己心清静,而使自己深层的潜意识得到开发,让自己在生活和事业中拥有更好的“智慧”。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gNcgGMDl3NfjbqtiYPCVQ
提取码:8jao
韩鹏杰:精读《道德经 德经》下韩老师文学功底深厚,他有22年传统文化授课经验,用“以经解经”方式,让你对全文融会贯通;在有趣中学习,轻松掌握道德经精髓,让你从一开始就得到正确指导,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少走弯路;韩老师还会结合对生活、工作、社会现象、亲子等方面的思考,让你找到自己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将理论内化为你的行动准则。
课程目录:
儒家崇尚的「礼」,为何意味着乱世将出现?
以贱为本,以下为基
“道”是如何换位思考的?
坐而论道不如起来行!
如何理解「外圆而内方」的处世原则?
老子认为的世界和宇宙是什么样的?
......
绝学无忧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越是学到绝处;越是你做到极致之处;越是你发展到极致之处。反而你内心越柔和越轻松,越没有忧虑。绝学是绝顶,绝——达到极致的绝学。无忧指的是没有任何的多余的思虑,没有担忧。
出处:老子的《道德经十九章》。
原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与文化学问断绝,才能免于忧患。应诺与斥阿,都是一种声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别?可是其发展,后来则有善恶之别,这相差应该有多大?人们所怕的罪恶,我也不能不怕,这从远古以来已如此,这风气还不知何时方休!
众人的生活是那样的其乐陶陶,好像参加盛典,多么的欣喜激动,好像春和景明之时登临亭台,多么的畅意。只有我,淡漠处事,无动于衷,像未开口笑的婴儿一样无知无识;疲劳啊,竟似无处可归。众人都有多馀的东西,而我单单好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智啊,混混沌沌。
一般人是那么明辨事理啊,我却糊里糊涂;一般人是那样看事清明,我却头脑很昧。何等的平静啊,像无边的大海;潇洒的像飘风啊,无处可以系拴我。众人皆有其用,而我单单不开化,好像太低级。我独自与人不一样,而看重得到了“道”。
绝学无忧的通俗说法就是:人们为了化解忧悲苦恼开始了"学习",但是沉迷于“学习”之中而忘记了“学习“是为了化解忧悲苦恼。地球自然有规律地默默运作着,由人类的“学习”所制造出的种种问题,是否能从自然无为之中去找到完 美的解决方案。
扩展资料:
“绝学无忧”,意思是不要跟学当时走红的显学,以免扰攘天下。在老子看来从“唯”与“阿”的小差别发展到“善”与“恶”的大对立,都是扰攘的结果,人们害怕这控制不住的发展,我也不能不害怕。
遗憾的是,此风未休,众人仍在鼓噪,独我淡泊宁静,成世外遗人。所举“众人熙熙”、“众人皆有馀”、“众人皆有以”三组人,与我对比,都是反话。最后点出自己看重的与俗人看重的过眼烟云不同,自己贵得“道”,从而表明独立的价值观。
有人说“绝学无忧”的真正意思是:把学问做透了,就不会再有忧虑不决的事情了。因为其中“绝”在古代是个动词,有把...做透的意思。但人常说吾生也有涯,而道亦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这里很显然可以看出在道家思想里大道无穷无尽知识生生不息,哪里是人力能穷尽的呢?
而且学问做透也明显和下文人皆如何而我如何的说法不一,所以这里“绝学无忧”还是解释为不学机巧心机,保持本性的纯良为正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学无忧
《道德经》第二十章——绝学无忧
一、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儽儽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二、各家之解评析及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懂得道的学问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忧烦了。真心同意与阿谀奉承,外表看起来能有多少差别呢?行善行恶又怎么能明确辨别呢?大家都敬畏的不能不去敬畏!这里面的智慧简直是没有边际啊!
宫庭里的人啊,都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盛宴,去登春台赏景,我却独自淡泊没有一丝不难的征兆,就像婴儿还不知道笑一样。风骨刚健的独自站立而不站到任何一队。众人都有可夸耀的富有,可我却感到自己有那么多的不足。我是多么愚而笨啊!世俗中人都明察秋豪、斤斤计较,而我总是闷声不响、吃亏似无所知,淡定从容就像平静的大海,力量无尽就像无形的长风。俗人都好像知其所以,而我却似冥顽鄙陋的乡下人。我总和这些人不一样啊,我把奉养大道看作是最珍贵的行为。
2、南怀瑾《老子他说》
(1)知识是烦恼的根源
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知识都不执著,人生只凭自然。修道成功,到达最高境界,任何名相、任何疑难都解决了、看透了,“绝学无忧”,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牵挂。
接着,老子便谈道德最高修养的标准。他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与“阿”两字,是指我们讲话对人的态度,将二者译成白话,在语言的表达上都是“是的”。但同样“是的”一句话,“唯”是诚诚恳恳的接受,“阿”是拍马屁的应对,不管事实对或不对,一味迎合对方的意见,这便是“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之处。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善与恶若是往深一层去观察,那也许是划分不出距离的。善恶之间,很难分辨。虽然绝对的道德标准难求,但是一个社会因时因地所产生的相对道德标准,一个修道人也应该遵守,这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即使你超越了相对的窠臼,到达了绝对的境界,你仍有必要陪大家遵守这个世界的种种规则,避免举止怪异,惊世骇俗。
(2)老子素描修道者的人生
接着,下面一段,可以说是老子的“劝世文”。“荒兮其未央哉”,“荒”是形容词,像荒原大沙漠一样,面积广大无边,永远没有尽头。人生如同一局残棋,你争我夺,一来一往。这样一代一代,世世相传,输赢二字永远也没有定论的时候。
那么,在这一个永远向前推进的时空中,一个修道人该如何自处呢?“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下面几句话也是修道人的写照。“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儽儽”,如同孔子在《易经》上说的“确然而不可拔”,自己站在那里,顶天立地,如一座高山,不可动摇。“无所归”,也就是孔子所言,“君子不器”,不自归于任何典型。你说他是个道人,却又什么都不像,无法将他归于某一种范围,加以界定。而“众人皆有余”,世上的人,都认为自己了不起,拼命追求,什么都想占有;而我什么都不要,“遗世而独立”,好像世界上的人,都忘了我一样。
(3)只是同流不下流
因此,老子又说:“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昭昭”,就是高明得很,什么事都很灵光的样子。一般俗人都想这么高人一等。相对地,“我独昏昏”,修道人不以为聪明才智高人一等,给人看起来,反是平凡庸陋,毫无出奇之处。并且,“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普通人对任何小事都很精明,事事精打细算,但是我倒是“闷闷”笨笨的,外表“和光同尘”,混混沌沌,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再者,一个修道人的胸襟也要“澹兮其若海”,像大海一样,宽阔无际,容纳一切细流,容纳一切尘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一般人对人生都“有以”,都有目的,或求升官发财,或求长命百岁。而以道家来讲,人生是没有目的的,亦就是佛家所说“随缘而遇”,以及儒家所说“随遇而安”的看法。但是老子更进一步,随缘而遇还不够,还要“顽且鄙”。
如此“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种处世态度,虽然和众人不同,却不是标新立异,惊世骇俗。这乃因为自己“贵食母”,“母”字代表生我者,也就是后世禅宗说的“生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的生命本来。“贵食母”意即死守善道,而还我本来面目,永远回归到生母的怀抱——道的境界中去。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贵贱尊卑,真的是因为人们本身就存在贵贱尊卑吗?并不是这样,贵贱尊卑是人为发明出来的。
贵贱尊卑,是儒家建立人伦的基础,是礼之本。而以天道观之,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所司之务的差别,只是因为体力智力上的差异而表现出来的自然现象,并不是礼的后果。
(2)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合乎人伦之礼的行为就是善,违背人伦之礼的行为就是恶。以天道观之,这些合乎礼的善和违背礼的恶,以及这些行为本身,无论善恶,它们都是相差无几的。因为以尊卑贵贱建立礼制本身就是人的发明,非天然之理。所以基于伪学所创立的教化,也是不成立的。
(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人们遵从礼,是因为它形成了一种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所有的人,都遵从礼教的话,越礼之人,就会受到其他人的谴责。所以,由于畏惧社会礼仪规范对个人的道德约束,所有的人都不敢越礼。这便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荒兮,其未央哉!
央,中正之意。世人荒废于伪学,失之于天道之中正。道家之道,以天为恒常准则,治理天下,一切都要围绕着天道才行。这便是守中。
(5)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本句描写的是举行祭祀大典时的情景。人们熙熙攘攘,按照礼制,在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按照礼制和节气,在春分的时候,登上祭祀天神的祭坛,举行祭礼。
(6)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人皆溺于礼,逐伪而失真。而我独泊静居于天道,未有任何的出离之心。就如同初生的婴儿那样,天人未分,足赤足真。
(7)儡儡兮,若无所归。
不饰于文,不事于伪,虽置身于世俗,但不会失性于俗,丧己于世。遗世而独立,蜕然若解。不离于道,而道丧于世,故道与世两相丧。为道之人,于世间无所以行道。
(8)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人们以文伪之学为所得,我以同于道而与道相得。以此观之,我以道为尊,于世之文伪之学两相弃,故若有所遗。
(9)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我与道齐同为一,绝弃世俗文伪智巧之学。体俗者以俗为智,在俗人看来,像我这样的体道者,不习世间文伪之学,就像个愚人。圣人之心,哪里会以物为事,以伪学为智呢?他只会以道为事,以和道浑然为一是守。
(1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们以俗学俗知彰显于世。我独守大道,昏昏默默,不显于世。
(11)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俗人以物为事,以伪为务,名物无所穷,曲学无所尽,故终日无所不察,逐物而失天,逐伪学而失真。我独守大道,与道为一,一者,察无可察,故谓之闷闷。
(12)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圣人之心浑于大道。大道深不可测,就像海洋那样。大道,一无所待,又如同虚漠之风那样,驰骋于无穷之境,莫之能止。
(13)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众人皆有多待,而我却混同于道,待无所待。就如同尚未分化,没有孔窍的混沌一般。
(14)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母,指道。食于母,保道以养真,行大道以救天下之民,复万物之真。我独异于人,因为人失天,世丧道,人们以只知其子,而不知其母。子,天地所生,天下之物也。以子为事,故伪学滋生。如何才能去天下之伪,而复其真呢?唯有得其母,方能知其子。既得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三、我之体悟——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这一章写的好美感,一个看透世间百态,不争不抢,淡定从容的高人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状态估计是古今文人都向往的一种状态吧——绝学无忧,遗世独立!可惜,遗世独立的不少,绝学无忧的聊聊!
不过,脱离绝学无忧的遗世独立,也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逃离。就如唐寅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读了老子前面说的“和光同尘”,便知老子所说的那种“遗世独立”的状态,绝不是上面那种略显清高的“遗世独立”,而是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需要内心更加平和,更加通透,更加自然本真的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真的需要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可是这三点,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想做到太难了!不过正如一位书友所说,至少我们知道了方向在哪里。当我们每日研读这些文字时,内心又平静了一点点,又笃定了一点点。我想这可能也是《道德经》带给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最大价值——“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如此而已!
文章标题: 《道德经》说“绝学无忧”,是让人不要学习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