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去厦门游玩,要提前了解哪些当地的风俗

时间: 2023-03-29 06:01:4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6次

去厦门游玩,要提前了解哪些当地的风俗

厦门的民俗有哪些?

  传统习俗

  中华民族崇尚红色,厦门人也一样以红色象征幸福、吉祥。门联、请帖都用红纸;馈赠礼品也要在包装纸上放张红纸条;迎娶的车辆,要挂红彩带;喜幛、寿屏要用红绸缎制作。丧事人家和他人共住一座楼房的,还要在大门口挂块红布。而黑、白、蓝等色调,则被视作端重、衰思的象征。

  栽种花草,是厦门人的一种爱好。不但自家有盆栽,还喜欢到市面买各种鲜花用清水养起来摆放客厅、卧室。人们还常用新鲜花卉编扎花篮、花屏和龙、凤、灯等造型,用作喜庆场面的陈设。

  民间的一些忌讳和应注意的礼节性习俗有:
  以中指指人,被看作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用扫帚打人,挨打者被认为受到最大的侮辱;
  客人在座是扫地,被人认为是逐客,有失礼仪;
  婚庆筵席上,客人不慎打破碗碟汤匙等餐具最为犯忌,被视为不吉祥的征兆;
  与亲友进餐时,筷子不要插在饭上,因祭祀时往往在饭上插香。这是对人的不敬;
  招待客人时,最忌讳摆六盘菜,因为依清朝旧例,死囚临刑前才食以六盘菜肴;
  在婴儿面前不要谈猴,认为谈猴会招致婴儿多病难养;也不要夸婴儿肥胖,要说“好看”、“好养”。
  以上忌讳,有些至今还在沿用,但多数已不再拘泥了。

  节庆活动

  厦门同全国各汉族地区一样,很注重民间传统节庆。

  春节 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贴春联。除夕夜,合家围炉(火锅)吃年饭。有的通宵不眠,名为“守岁”。长辈把红包赏给未成年的孩童,名为“压岁钱”。初一凌晨,点燃爆竹“开正”。人们换上新装到族人亲戚家按辈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贺新喜。客人来家,应款待甜茶、糖果、蜜饯;来客带有孩童,则送给礼柑、瓜果。初三这天,被作为新丧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门和外出贺年。

  元霄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厦门称为“上元”或“灯节”。当天夜里,父母往往带着孩子提灯上街观景。近年来在中山公园举行“鹭岛灯会”已成惯例,民间还经常有耍龙灯、舞狮等活动。

  清明节 人们要依俗扫墓和祭祀祖先。以前扫墓都是献冥纸,现在逐渐以花圈或花束代之。清明节前后十日,公墓、骨灰室都开放供民众祭奠。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厦门俗称“五日节”。以往家家门口要插艾蒲、家中洒雄黄酒、给小孩佩带香袋,用以驱邪,现已少见。但人们还习惯在这一天翻晒衣物、做大扫除,并保留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集美龙舟是历年组织龙舟竞赛的场所,届时热闹非凡。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在中秋节,厦门人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外,还有一种自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候流传下 来的“玩会饼搏状元”的民俗活动,极具特色,充满乐趣。中秋会饼每盒63块饼,大小不同,共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在“搏状元”活动中俗称状元、对堂、三红、四进、二举、一秀)。每人轮流将6个骰子掷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的点数领饼,以最终夺得“状元”为幸运。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也有人邀集亲友到虎溪岩一带赏月吃饼。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民间喜登山郊游。

  冬至节 家家户户祭祖吃汤圆。

  民情风俗

  在厦门,结婚、寿辰、生儿育女等喜庆,统称“红事”;而丧葬则称为“白事”。

  结婚 成年男女结婚,以往礼节甚繁,现已大为简化。一般市民仍照旧俗择定佳期,由双方长辈主办婚事。佳期前一天,女方将“嫁妆”送达男方,布置好洞房;佳期当天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设宴请客。席散以后,宾客朋友不论辈份大小,都可前往“闹洞房”。婚后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则备酒筵接待,女方亲友应邀作陪,以示庆贺。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结婚已不按这一套,而时兴旅游结婚或新婚舞会。

  生日寿辰 厦门人做生日以少年16岁和老人50岁、60岁大寿为重。少年男女,年满16岁,被看作长大成人。族人亲戚要送活鸡、线面、衣料等礼物去庆贺。当事人父母则设筵回礼。老人寿辰,尢其父亲60花甲、母亲50寿辰,已成家的儿女要备好猪腿、寿面、美酒、鸡蛋等四色礼物奉献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的人家还设筵款待亲友。

  生儿育女 民间视为一大喜事。儿女出生满三日,叫“三朝”,夫家要备好“油饭”派人送到娘家报喜。满一个月,再以“油饭”分送亲友和邻居,称为“弥月”。随后4个月、周岁,也要热闹一番。

  丧葬 以往也讲排场,现在废土葬为火葬,诸事皆由殡葬管理所料理,丧家称便。

  文化艺术

  厦门有歌仔戏、高甲戏、南乐、歌舞等四个专业文艺团体,还有星海合唱团、少年儿童艺术剧团、台湾同胞文艺队等许多业余文艺组织。

  歌仔戏 (又名乡剧)是闽南地方代表性剧种。1662年大批闽南人随同民族英雄郑成功移居台湾,带去了“龙溪锦歌”、“安溪采茶”和“同安车鼓”等民间音乐艺术,出现了“歌仔馆”。明末清初,受梨园戏、高甲戏和京剧等剧种影响,逐渐形成独特的表演艺术“歌仔戏”,先在台湾流行,1928年后传回闽南,经民间艺人的改革创新,再取名“乡剧”。这种戏曲唱词通俗朴实,唱腔活泼动听,深受群众喜爱。厦门歌仔戏剧团的名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曾由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影片发行东南亚,其它剧目如《火烧楼》、《五女拜寿》、《杀猪状元》、《哑女告状》、《白蛇传》、《真假太子》等也已制成电视戏曲片。

  高甲戏 源于泉州农村一带。相传在明末清初,泉州府沿海渔村,每逢迎神赛会,人们以舞狮队的武打为基础,配以“水浒”故事,,表演“宋江戏”。接着吸收了梨园戏、傀儡戏、布袋戏的唱、做等表演手段,发展成文武合演的“合兴戏”。清代末期,它又受徽班、江西弋阳腔和京剧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厦门市高甲戏剧团在闽南城乡享有盛誉。1960年曾参加全国巡回演出,并到北京参加国庆献演。传统剧目有《审陈三》、《挑花搭渡》及现代戏《竹杠》,有的已拍成电视戏曲片。

  南曲 又称南音、南乐、南管、弦管,是闽南最流行的一种地方曲艺。据考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就有了。史料记载,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庆祝60寿辰,全国弦歌妙手聚集京都献艺,南曲也进京演奏,受到赏识,被授予“御前清听”的乡匾和彩伞、宫灯,并赐给了演奏二胡的艺人以脚踏金狮的龙遇。这种古老乐曲用琵琶、洞萧、二胡、三弦等乐器吹奏,乐曲优美抒情,富于地方特色。其著名代表作有《梅花操》、《八骏马》、《三更人》、《感谢公主》等,均灌成唱片,发行于海内外。

  厦门民间的表演艺术,还有舞狮、踩高跷、蜈蚣阁、车鼓弄、锦歌、答嘴鼓等,生动活泼,多彩多姿。
中秋节要博饼~绝无仅有,如果你在厦门一定不要错过~
上楼好厉害啊.
元肖节的花灯一定不能错过哦!

厦门风俗习惯有哪些?

具体情况
厦门民俗风情

元宵观灯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也称“灯节”或“元宵节”。上元是三官大帝中上元赐福天宫紫微大帝的生日。每年正月十五日,厦门的百姓都要向天宫祈福,家家户户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纸钱等供在桌上,向天宫神烧香祭拜,并且占卜卦,预测一年的福祸凶咎,祭酒之后烧金纸,而后完成祭仪、撤供等仪式。元宵节民间从十三日到十七日为止的5天里,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点缀着美丽的花灯。中山公园、寺庙或工人文化宫等公共场所举办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放烟火、迎紫姑、猜灯谜、吃汤圆等贺节活动。晚上,晶莹剔透的宫灯、走马灯、宝莲灯、荷花灯、象形灯流光溢彩,水池上,灯船摇曳;盛装的少女和儿童跳起欢腾热烈的花灯舞;高院队举行场面壮观的踩街活动;南乐团演员们演唱南音古乐。街上供应制作好的汤圆,其大小和龙眼差不多。闽南民歌《卖汤圆》中唱道:“卖汤圆,卖汤圆,元宵的汤圆圆又圆……”,正是闽南一带人民“元宵吃汤圆”的真实写照。

中秋博状元

中秋佳节,花好月圆,是人们阖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厦门人对中秋节特别重视,许多旅居海外的乡亲以及港、澳、台同胞,届时都纷纷踏上归途,与家人好友团聚,共 享天伦之乐,畅叙别后情谊。

在厦门,有一种中秋节玩会饼博状元的民俗活动,最为吸引入。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驱逐荷夷收复台湾。郑成功的士兵来自福建、广东各地,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倍思亲人。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宽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念,激励士兵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便与兵部衙堂(今厦门洪本部巷32—44号)的属员,经过一番筹谋,巧设“中秋会饼”,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隐含七九六十三之数,因为三、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会饼设状元1个,直径20厘米,宛似一轮明月,饼上雕印有“嫦娥奔月”、“桂树玉兔”等图案;对堂2个,直径13厘米左右;三红4个,一秀32个,直径1.7厘米左右,它们分别代表文或武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由于博状元寓教于乐,活泼有趣,所以郑成功特别批准从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军中按单双日分批轮流赏月博饼。

这种中秋节玩会饼博状元的习俗,三百多年来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每年中秋节前后,厦门的饼店便大量生产会饼上市供应,有馅饼、广东饼、包装精美,为送礼佳品。皓月当空,家家户户燃起红烛,摆着会饼,全家老小,亲朋好友,五六个人一会虔诚地掷骰子、看月神赐福给谁,热烈有趣、笑声不绝。状元郎相继产生,鞭炮声、烟花声不绝于耳,一片欢乐升平的景象。

端午抓鸭子

厦门人过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而且还要举办抓“鸭子”的活动。这是一种考验人们体力、毅力和技巧的民间体育竞赛。

竞技场一般设在大海上或大池里,从岸边腾空伸出1根10多米长的圆木柱,上面涂满滑油,木技的末端安装着一只盛鸭子的小木箱,箱子有一个活门。参加竞技者要登上木梯,走过这根伸向海里的圆木技,到了末端,用手拉开小木箱的活门,放鸭子掉进水里,同时人也跃人水中,去抓鸭子作为胜利品。通常,十几只鸭子,在一个多小时内,便被勇士们抓光。

这种斗智、斗勇、斗巧、斗捷的水上体育活动,充满着热烈气氛和浓郁的闽南风情。

厦门岁次民俗

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二月初二,福德(土地)神诞辰。

三月初三,上已节。泉属五县人,制春饼祭祖先,或扫墓。

二月十九,观音诞。妇女多焚香。

三月二十,天后诞(俗称妈祖婆生日)。过去多有迎神赛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过去家家悬柳枝插蒲艾,以除疫氛;中午饮雄黄酒,以辟邪气;制相馈。汲午时水浴身,不生痱子。海上赛龙舟。

六月十五,“半年”,家家户户造米团圆,祭祖。

七月,俗称“鬼月”,由初一起“开地狱门”,放出无依鬼魂,受阳人致祭。至月末“闭地狱门”。各街轮流“普渡”。

七月七日,“七夕”,牛郎织女相会。

七月十五,“中元”,敬三官大帝。

八月十五,“中秋”,搏饼互庆。

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 冬至节,各家均制团圆。

十月十五,“下元”,祭三官大帝。

十二月十六,“尾衙”。

十二月二十四,送神。

十二月二十五,天神下降,不能讨债。

十二月二十九,除夕

讳忌

在婴孩面前勿讲“猴”。因恐婴孩患“猴损症”。如须谈猴, 应改说为“爬树”或“山人”。

见婴孩体胖,不可当面嘉尝其“肥”,须言“好看”。抱时亦不可言“重”。

以“中指”指人,极为无礼。

以扫帚打人,最为耻辱。

客至扫地,意念逐客,有辱于人。

以六碗菜请客,最为不敬。(清旧制,凡临死刑之犯,官以六馔饷之,以示皇恩涪大。)

亲友喜庆宴席,匆打碎盘碗碟。新婚之日尤为讳忌。

媒人到家谈婚,不可奉茶,谓奉茶事难。

产妇之房,未满月不可进。

与人聚餐,筷子匆插在饭上,谓系祭鬼,有失礼仪。

丧后穿孝服者,或穿麻衣,不可乱入人家。丧家亦不能到别人家拜年。

儿童匆戴两顶帽,忌长不高。

屋中张伞,屋内易漏。
  厦门岁次民俗

  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二月初二,福德(土地)神诞辰。

  三月初三,上已节。泉属五县人,制春饼祭祖先,或扫墓。

  二月十九,观音诞。妇女多焚香。

  三月二十,天后诞(俗称妈祖婆生日)。过去多有迎神赛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过去家家悬柳枝插蒲艾,以除疫氛;中午饮雄黄酒,以辟邪气;制相馈。汲午时水浴身,不生痱子。海上赛龙舟。

  六月十五,“半年”,家家户户造米团圆,祭祖。

  七月,俗称“鬼月”,由初一起“开地狱门”,放出无依鬼魂,受阳人致祭。至月末“闭地狱门”。各街轮流“普渡”。

  七月七日,“七夕”,牛郎织女相会。

  七月十五,“中元”,敬三官大帝。

  八月十五,“中秋”,搏饼互庆。

  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 冬至节,各家均制团圆。

  十月十五,“下元”,祭三官大帝。

  十二月十六,“尾衙”。

  十二月二十四,送神。

  十二月二十五,天神下降,不能讨债。

  十二月二十九,除夕
中秋博饼
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你要哪类的?
搏饼。这个最热闹,

还有吃“鸡”不能请,要说借你钱。

厦门大致有哪些习俗和风俗?

在厦门,儿女出生满三日,叫“三朝”,夫家要备好“油饭”派人送到娘家报喜。据说,油饭要送媒人,送邻里,送"做月内"时有送礼祝贺的亲友,尤其要送娘家。
厦门隆重而又受人注目的民俗祭祀,要数拜菩萨为最。

每逢阴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菩萨”生日时,人们便提着水果、供品去寺庙祭祀,燃烧冥纸,燃点香烛;阴历初二、十六则为生意人的祭拜之日,这种自古以来的祭祀风俗延续至今,依然是众多信奉者祈求平安、讨个吉利的传统方式。
文章标题: 去厦门游玩,要提前了解哪些当地的风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6999.html
文章标签:厦门  风俗  游玩  提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