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3-22 03:01:0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古时候的白衣秀士,说的就是当时的书生。而这书生也是落榜的秀才,当时白衣秀士地位底下,也没有劳动能力,大部分只能靠游说来维持生活。
白衣秀士指的是未曾获得功名的读书人。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休道他至如吕巖,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未遇书生,上朝求官,在 邯郸道王化店,遇着钟离师父,再三点化,纔得成仙了道。”
而在水浒传中王伦绰号白衣秀士。王伦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王伦在书中的笔墨不多。虽然梁山泊是由他与杜迁、宋万等人创建的,同时他也是梁山泊初期的首任寨主,但是却不在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之列。
王伦,小说《水浒传》的人物,在小旋风柴进的资助下,成为梁山泊的首任寨主,人称“白衣秀士”,麾下有杜迁、宋万、朱贵等头领。但其为人心胸狭窄,难以容忍能力比他大的人,但求贤若渴,却屡次刁难前来投奔的林冲、晁盖等人,后来在晁盖的送行宴上,被林冲火并。
《水浒传》中梁山成立期的首任寨主,人称“白衣秀士”,虽然他是梁山泊初创时期的寨主,并且有着杜迁、宋万两位头领。但无法成为一百零八位好汉之一,王伦嫉贤妒能,却求贤若渴,但因害怕武艺高强的林冲在梁山获得势力而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结果林冲遇见投奔而来的青面兽杨志并且与他打得难分高下。
当晁盖等上山入伙时,又托词推拒,林冲在吴用的智激之下,火并王伦。众人推举晁盖为山寨之主,开拓了梁山的局面。
无论从人物事迹,还是个人品性来看,尽管两人都叫王伦,但是历史上的王伦却已经领到人民形成规模,发动起义。而《水浒传》的王伦说白了,就是一个打劫过往商户的土匪头子。所以说《水浒传》中的王伦,在历史上并无其人,当是作者原创。亦或是只是借“王伦”名号,重新塑造的一个人物。
我们经常会在很多影视作品中见到一个富有人家的大小姐和一个秀才相恋而遭到富家小姐那一方的强烈反对,理由就是秀才太过寒酸,没有什么钱,不能给那位富家小姐好的生活。无一例外那些秀才们一次又一次的想要考取功名,但大部分都名落孙山,沦为大家口中穷酸秀才的形象与过着清苦的生活。肯定大家心里充满了疑问,在古代社会秀才的工资到底有多少呢,为何生活会过得如此清贫,他们的禄米简直是少之又少,就算是个单身汉的时候日子也过得穷困潦倒并不富裕,就更不用说还要娶妻生子,养家糊口了。
为何富贵人家的父母不愿让自家的金枝玉叶和秀才在一起,其原因大概不仅仅是因为秀才给不了他们女儿好的生活,也因为秀才的级别太低。那是因为科举制度之下的读书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如果由最低级开始向上排的话,那顺序便是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当然也不一定按这种顺序向上晋升,因为自古以来都不缺乏神童级别的读书人。
由以上科举制的等级来看,秀才是除童生以外最低级的,虽然童生没有什么功名但是秀才也并没有比童生强到哪里去,如若不然也不会有穷酸秀才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我们曾学过范进中举那篇文章,就很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他考中秀才那一年街坊四邻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对于他考中秀才这件事简直无人问津。
想比之下当范进考中举人的时候大家态度就发生180度的大转变,周围的人都蜂拥而至送来贺礼,就连附近的乡绅也都纷纷来送金银财宝,立刻有一群人来祝贺。显然举人比秀才受欢迎程度要大的多,毕竟史书上记载举人都会是当朝的官员,以后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当然也不是说秀才就一点地位没有,朝廷对于他们也是有一定优待的,例如可以不用交税,可以在县令面前不下跪,也就这么一点点优待吧,像那种我们经常说的“书呆子”自然生活过得穷困潦倒。当然秀才也分级别秀才,最好一等的秀才,朝廷每年会发给他们四两银子然后再给他们一些米面来补贴生活。
这个程度的收入在那个时候来说只能够勉强的养家糊口。如果家里又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就会过得很艰难,需要吃糠咽菜才能勉强度日,生活压力也是很大的。所以他们便开始另外的谋生之路,比如说可以摆路边摊,帮别人代写书信,或者说代替读信,好一点的话可以去私塾去教书,工资的话可能会比较高一些。也会有一些认为作为秀才读书才是最重要的,不去做其他能够补贴生活的事,怕浪费了读书时间,像这样的就只能生活过得困苦,并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
从大的方面来说,秀才和童生的凄惨生活恰恰反应了他们就是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从另一面来说的话他们也算是科举制度悲哀。就算有的人足够努力,足够幸运最后考中了举人,成为朝廷中人,但也由于官场经验不足而被淘汰,有的甚至难逃一死的命运,只有少数人能适应百变的官场,从此以后建功立业,为朝廷做出发的贡献。
古代秀才穷酸与否,其实还是看自身的能力。很多人知道古代有“秀才”这个身份,还是在某部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而在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秀才往往都是穷困潦倒的形象,很少有富有的秀才。我们往往听到的故事都是由于秀才太过于贫困,不得已和心上人分开。所以我们的主观印象就是秀才非常贫苦。
其实,古代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考上秀才的。在宋朝,有数据表明,当时每年考上秀才的人才只占所有人口的十五万分之一,也就是大致每十五万个人里面才能出一个秀才,所以能考上秀才的也不是一般人。现代高考的录取概率是二十万分之一,所以秀才应该是现代高中生的水平,这只是粗略估计,但其实考秀才的时候科目繁多,很要经历很多轮考试,所以考秀才并不简单。不过,考上秀才之后,很多人就境遇就不太相同了。
有些人可能会继续考取功名,有些人会运气很好地被发掘而入朝为官,但大部分人都会停滞不前。先不说古代的时候有很多人贿赂考官提前拿到考题,占掉有才华的人的名额,导致有些秀才名不符实,只看靠自己能力考上秀才的学子,他们成为秀才之后的待遇也只是减免一部分赋税、可以进入学堂做讲师罢了,并没有想象中的财源滚滚、飞黄腾达。如果不继续考取功名,或者考了功名但名落孙山,秀才的境遇就不会很好了。
因此,在很多文学以及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秀才都是穷酸的模样,其实是正确的。很多秀才可能就这样一生贫困潦倒,赚着微薄的薪资,永远不能翻身。成功为官的秀才也只有寥寥几个人而已。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