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你认为普里戈金会怎么死

时间: 2023-03-14 19:03:4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你认为普里戈金会怎么死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对抗熵增的大脑

在1998年亚马逊致股东信里,贝索斯说:We want to fight entropy(我们要 对 抗熵增 )。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一个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变得涣散化、官僚化、失效化,甚至灭亡的倾向。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 对 抗熵增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生命力才会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

科学家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讲到:一个生命有机体无时无刻不在增加熵,生命需要通过 不断抵消其生活中产生的正熵 ,使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负熵为生。

他们都在谈论熵,要 对 抗熵增 ,那,到底什么是熵呢?

熵(Entropy,中文读shāng),来源于物理学热力学第二定律。

当一个非活系统被独立出来,或是将它置于一个均匀环境里,所有运动就会由于周围各种摩擦力的作用很快停顿下来。

电势或化学势的差别会逐渐消失;形成化合物倾向的物质也是如此;由于热传导的作用,温度也逐渐变得均匀。

由此,整个系统最终慢慢退化成了毫无生气、死气沉沉的一团物质。

当系统达到被物理学家们称为的“最大熵”,这是一种持久不变的状态,其中再也不会出现可以观察到的任何事件,归于死寂,之于宇宙又称为“热寂”。

熵代表了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或者说是无序程度

系统越无序,熵值就越大;

系统越有序,熵值就越小。

所以, 熵越低 代表着系统越具有活力 ,相比于非生命体,生命体的熵在自然界中是非常低的,这也是为什么科幻作家刘慈欣称有智慧的生命体为 低熵体 。

熵定律,它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个法则,化学家阿特金斯曾将它列为“推动宇宙的四大定律”之一。

它是物理学家心目中无比坚定的一个信仰,连引力公式都可以改写,但熵增定律却从未被违反。

张首晟教授认为,人类的知识再往前推进,牛顿力学可能不对,量子力学可能不对,相对论可能也不对,但信息熵的公式却是永恒的。

熵增 (趋于无序、静止与消亡)是自然界默许的发展方向。

每周开始,我们都会把办公桌、书桌收拾得干净整洁,可一到周末,我们就会发现桌子又乱成一团,很令人懊恼,这就是熵增。

我们从小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使我们从懵懂无知的状态,逐渐对这个世界产生各种认知,这就是最初的 对 抗熵增 。

将熵增应用到宇宙发展中,会发现:

如果我们的宇宙之外什么都没有,也没人向宇宙输入能量,最终结局就是走向彻底的无序,即死亡,这就是宇宙热寂说。

将熵增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会发现:

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对抗熵增。 如果没能有效对抗熵增,企业就会在默然中走向死亡。

将熵增应用到人生轨迹中,会发现:

如果不去对抗熵增,我们的生命力就会在封闭系统内或平衡状态中逐渐变得毫无生气、死气沉沉。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扎心名言:“很多人20岁时就已死去,到80岁才埋”。

熵增是自然发展的法则,我们应该停止对懒惰抱怨,借助科学,了解熵, 对 抗熵增 。

熵增定律如此普遍适用,引起了多方精英们的重视,怎样才能对抗熵增呢?

科学的答案是—— 耗散结构 。

这是比利时物理化学家伊里亚·普里戈金提出的理论,他也因为这个理论而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耗散结构,又叫非平衡有序结构。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

由原来的 混沌无序状态 转变 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 有序状态 。

耗散结构有两个最为重要的特性:

一、 开放性;

二、 非平衡。

当一个系统具备了“耗散结构”后,它就能够有效对抗熵增。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大脑是我们的总指挥部,对抗熵增的终极方法就是需要科学用脑, 给自己培养一颗具有耗散结构的大脑 。



开放性

一个孤立系统的熵一定会随时间而增大,当熵达到极大值时,系统就会达到最无序的平衡态, 孤立系统绝不会出现耗散结构。

因此,耗散结构一定产生于开放系统,它必须存在着由环境流向系统的 负熵流 ,而且能够抵消系统自身的熵增,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的熵减小,有序度增加。

那,什么是我们大脑的负熵流呢?

那就是新信息,新的知识、新的环境、新的技能、新的挑战。

一场电影、一次旅行、一本书、还是一次交谈,你都能从中探索到新鲜的信息、知识或智慧。

这一点正好跟促进BDNF分泌的其中一个条件契合!(等会,啥是BDNF?)

BDN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它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发育,神经细胞生长,促进髓鞘变粗,防止神经元受损死亡、改善神经元的病理状态、促进受损伤神经元再生,主要分布在大脑以及身体各个神经系统周围,通过BDNF基因表达产生。

(BDNF分子结构)

简单来说,它能让我们

大脑神经变得更健康

思维速度更快(增粗髓鞘,提高神经信号传递速度)

学习效率更高

长期记忆力更好

这个基因每个人都有,科学家们已 证实缺乏BDNF基因是致死的。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在接触新信息刺激的时候,会提高BDNF的分泌水平,以提高对新事物的记忆能力,提高身体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所以,我们想要更健康发达的大脑,就应该 保持开放心态 让自己接触更多的新信息。

同时,根据科学研究还表明,这一前提就是得自愿,否则适得其反,如果学习过程在巨大的压力下进行,会引起身体发生抗压反应,分泌皮质醇!(等会,啥又是皮质醇?)

皮质醇 ——压力荷尔蒙,一种帮助人体快速调动能量应对外部环境压力的应激激素。

(皮质醇分子结构)

少量皮质醇与肾上腺素共同作用,调动能量应对外部环境的危险,帮助产生短期情绪记忆,这在条件恶劣的古代, 对保证生存有着重要意义 。

但, 大量产生皮质醇反而会抑制记忆,超负荷时甚至毁坏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破坏记忆,长期在偏高水平会损害海马体,影响长期记忆能力,进而影响学习能力 。

压力会让我们产生皮质醇, 但慢性压力下长期提高皮质醇的分泌会使神经元遭到损害 ,使大脑进入一个生理性的封闭应急状态,很难学习接受新事物。

这也说证明了为什么不要再用逼迫的方法去让孩子学习,因为这样的学习效率非常低。

在压力下,皮质醇只能让大脑产生短期记忆,所以就算逼着当时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 没有形成长期记忆,很快又会把学到的知识忘掉,学习效率非常低 (已当家长的同学们要拿小本本记好啦)。

想要保持大脑开放,就得通过新信息对大脑进行锻炼,给对抗熵增提供物质基础,保持 主动求知 ,拥抱变化。

远离平衡态 是耗散结构的第二个特点。

平衡态是指没有外界影响条件下,热力学系统的各个部分宏观性质在长时间里不发生变化的状态。

耗散结构的提出者伊里亚·普里戈金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那什么是大脑的平衡态,我们应该怎么远离大脑的平衡态呢?

美国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指出,我们的大脑在思考的时候有两套系统组成,一套为快思考系统,一套为慢思考系统。

这里简单解析一下快思考、慢思考。

快思考 :比如在一群人中,你可以轻易认出你的父母、朋友;遇到楼梯自然会抬脚向上走,这类不需要花时间直接通过类似于记忆形式快速自动完成的思维方式被称为快思考。

慢思考 :比如计算出68*123的结果,解答从学校、公司走路回家与坐车回家需要多花多少时间等,这类需要花时间来思考才能得出结果的思维方式成为慢思考。

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我们的大脑都处于快思考中,因为快思考可以帮我们节省能量,但 过多的快思考会让大脑进入自动驾驶的状态 ,让大脑达到平衡状态,熵在大脑中不知不觉增加。

那加入慢思考,每天给自己安排需要思考的工作是不是就可以阻止大脑出现平衡状态了呢?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一定量重复类型的慢思考会逐渐变成快思考,这就是我们的学习过程, 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有规律的慢思考训练逐渐变成快思考 。

随着训练的时间越来越长,陌生的快思考也会由刚开始的不适慢慢变得适应。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诺尔·迪奇提出的著名的行为改变理论。

舒适区 ,代表的是对你来说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非常舒适的心理状态。

学习区 ,代表的是那些对你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的工作、学习、思考。

恐慌区 ,代表的是超出你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如果我们的大脑长期处于舒适区,适应了温水环境,就会被外部瞬息万变的环境渐渐抛离。

曾经称霸达十几年的手机帝国诺基亚,就因为长期处在舒适区中,自我封闭,成长逐渐缓慢,最终市场被后来的安卓系,苹果系手机厂商侵蚀殆尽,失去霸主地位。

可是进入舒适区通常是不知不觉的,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判断自己的大脑是否进入舒适区呢?

当然有,那就是 傻瓜指数。

所谓傻瓜指数,就是从当下这一刻开始,想想过去多长时间的自己像个无知的傻瓜。

比如:你觉得2年前的自己很傻,像个傻瓜,那你的傻瓜指数就是2年,如果觉得1年前自己是个傻瓜,那就是1年。

傻瓜指数越小越好 ,如果你觉得自己1个月前是个傻瓜,证明过去的这个月里面你刷新了认知,恭喜!你的抗熵增能力很强。

但,如果你觉得自己一直都挺聪明,那就得注意了,很可能你现在就正在自动驾驶中。

当我们发现自己进入舒适区太久之后,要远离非平衡,远离舒适区,最好的方法就是 设立 循环 成长目标 。

循环就是 持续不断 ,简单来说就是保持持续不断的成长。

成长目标 就是那些能让我们能 获得新技能,或者大幅度,甚至可以发生颠覆式发展的追求目标。

大脑可塑需要的周期较长,成长目标应该是时间较长,并且带有 质变性质 ,不是重复单纯的小幅度量变,只有 促进质变的追求目标才是成长目标 。

学习一项新的语言;从普通员工发展成组织管理者;把业务范围从市拓展到省,这些都是成长目标;

2007年,IPOD占苹果公司收入的50%以上,iTune占74%的市场份额。按理说这正是一个产品如日中天之时,正常人的思路肯定是要继续做这个产品,用它好好赚钱。

可是乔布斯却在这个时候决定要做iPhone,经过几年的努力,在2021年的时候,iPhone占到了苹果收入的58%,利润占到了70%,乔布斯带领的苹果就是这样一个不满现状,循环成长的传奇公司。

那,定目标的意义在哪?这是听过最好的回答。

有一天,比尔·盖茨的爸爸让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同时在纸上写下一个对自己人生最有帮助的词,两个人写之前没有过任何沟通,但两个人写了同一个词:专注。

是的, 专注 是每个成功者身上都有的一个共同的要素,也是科学用脑的关键,一个人是否精神内守的重要标准。

只有专注,才能最大的效率发挥我们的脑力,让大脑远离平衡态。

设定目标 就是让大脑进入专注最好的方法。

通常对于成长目标我们需要逐步分解,制定成若干个短期目标,这既可以反过来检查成长目标是否可实现,也可以更有效率的专注于行动。

在BDNF这类神经营养因子的协助下,成年人的大脑一样具有可塑性,学习永远不晚,专注成长目标赋予大脑可塑性以意义,让大脑远离平衡态。

当一个人或组织进入舒适区时,就是失去成长目标的时候。唯有不断的设立成长目标, 每到达一个目标,就 再接在励寻找新的起点 ,让自己保持在学习区,甚至恐慌区,就能对抗熵增,不断的成长进步。

有人或许会认为循环成长就是自律。

但, 循环成长并不简单等同自律 ,自律是按照计划对自我进行要求,这容易让人为自律而自律,每天都在机械化的重复,这不一定能让一个人不断成长,能让自己脱离平衡态。

循环成长的核心是通过成长目标不断自我驱动,自我激励,远离普遍的平衡,让每个人更独一无二,这也是高等文明应有的特点。

中学,我们努力考上好大学;大学,我们努力找份好工作;工作,我们希望能干出好业绩; 设立 循环成长目标 其实对许多人并不陌生,但不停成长的只有少数人,希望从现在开始,你也能成为那些少数人的一员。

熵定律告诉我们,每一份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存在,因为独一无二, 他 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

但,通过熵定律,我们却可以 复刻独一无二 , 有对抗熵增的大脑,我们就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成功 。

记住这两点,你离自己的成功就不远:

主动求知 ,让我们的大脑保持健康发达,充满活力;

设立循环成长目标 ,专注持续塑造,不断颠覆成长。

科学用脑,用科学说话,不空谈鸡汤,一大波实用干活正在上线,我们希望透过科学,帮助每个人持续成长,走向成功,希望你和你身边更多的人共同进步,对抗熵增,活出自己的低熵人生。

参考文献:

[1] 奥地利 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M],奥地利:海南出版社,2021.12.

[2] 美 约翰·瑞迪(John Ratey) 埃里克·哈格曼(Eric Hagerman).运动改造大脑[M].浦溶,译.美国: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10月.

[3] 美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思考,快与慢[M].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美国:中信出版社,2021年7月.

同名微信公众号原文

高考化学!!高人进!

离高考还有70多天了,我考全国理综卷.rnrn我的化学还是初中水平,高中一点点没学,真的!具体不说了.rnrn我想知道我怎么才能拿更多的分,化学110分我能拿50分就行rnrn我想知道我学哪里,放弃哪里,高考有几道选择和大题?我写哪道放弃哪道??{我理综就化学不好}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地球、月球和其他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和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化学的萌芽

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由野蛮进入文明,同时也就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造天然物质。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掌握了火以后,人类开始熟食;逐步学会了制陶、冶炼;以后又懂得了酿造、染色等等。这些有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品,成为古代文明的标志。在这些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萌发了古代化学知识。

古人曾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企图追溯其本原及其变化规律。公元前4世纪或更早,中国提出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合而成的,而五行则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的。此说法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认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源。此说为中国炼丹术的理论基础之一。

公元前4世纪,希腊也提出了与五行学说类似的火、风、土、水四元素说和古代原子论。这些朴素的元素思想,即为物质结构及其变化理论的萌芽。后来在中国出现了炼丹术,到了公元前2世纪的秦汉时代,炼丹术以颇为盛行,大致在公元7世纪传到阿拉伯国家,与古希腊哲学相融合而形成阿拉伯炼丹术,阿拉伯炼金术与中世纪传入欧洲,形成欧洲炼金术,后逐步演进为近代的化学。

炼丹术的指导思想是深信物质能转化,试图在炼丹炉中人工合成金银或修炼长生不老之药。他们有目的的将各类物质搭配烧炼,进行实验。为此涉及了研究物质变化用的各类器皿,如升华器、蒸馏器、研钵等,也创造了各种实验方法,如研磨、混合、溶解、洁净、灼烧、熔融、升华、密封等。

与此同时,进一步分类研究了各种物质的性质,特别是相互反应的性能。这些都为近代化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许多器具和方法经过改进后,仍然在今天的化学实验中沿用。炼丹家在实验过程中发明了火药,发现了若干元素,制成了某些合金,还制出和提纯了许多化合物,这些成果我们至今仍在利用。

化学的中兴

16世纪开始,欧洲工业生产蓬勃兴起,推动了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创立和发展,使炼金术转向生活和实际应用,继而更加注意物质化学变化本身的研究。在元素的科学概念建立后,通过对燃烧现象的精密实验研究,建立了科学的氧化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随后又建立了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和化合量定律,为化学进一步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建立了近代原子论,突出地强调了各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其中量的概念的引入,是与古代原子论的一个主要区别。近代原子论使当时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成为说明化学现象的统一理论。分子假说提出了,建立了原子分子学说,为物质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后,不仅初步形成了无机化学的体系,并且与原子分子学说一起形成化学理论体系。

通过对矿物的分析,发现了许多新元素,加上对原子分子学说的实验验证,经典性的化学分析方法也有了自己的体系。草酸和尿素的合成、原子价概念的产生、苯的六环结构和碳价键四面体等学说的创立、酒石酸拆分成旋光异构体,以及分子的不对称性等等的发现,导致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使人们对分子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并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

19世纪下半叶,热力学等物理学理论以入化学之后,不仅澄清了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概念,而且可以定量地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方向和条件。相继建立了溶液理论、电离理论、电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的诞生,把化学从理论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十世纪的化学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与理论一直是化学研究中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并广泛地应用了当代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化学在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合成和测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在理论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学科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化学分支学科。

近代物理的理论和技术、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对现代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电子、X射现和放射性的发现为化学在20世纪的重大进展创造了条件。

在结构化学方面,由于电子的发现开始并确立的现代的有核原子模型,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而且发展了分子理论。应用量子力学研究分子结构,产生了量子化学。

从氢分子结构的研究开始,逐步揭示了化学键的本质,先后创立了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佩位场理论。化学反应理论也随着深入到微观境界。应用X射现作为研究物质结构的新分析手段,可以洞察物质的晶体化学结构。测定化学立体结构的衍射方法,有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和中子衍射等方法。其中以X射线衍射法的应用所积累的精密分子立体结构信息最多。

研究物质结构的谱学方法也由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扩展到核磁共振谱、电子自选共振谱、光电子能谱、射线共振光谱、穆斯堡尔谱等,与计算机联用后,积累大量物质结构与性能相关的资料,正由经验向理论发展。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不断提高,人们以可直接观察分子的结构。

经典的元素学说由于放射性的发现而产生深刻的变革。从放射性衰变理论的创立、同位素的发现到人工核反应和核裂变的实现、氘的发现、中子和正电子及其它基本粒子的发现,不仅是人类的认识深入到亚原子层次,而且创立了相应的实验方法和理论;不仅实现了古代炼丹家转变元素的思想,而且改变了人的宇宙观。

作为20世纪的时代标志,人类开始掌握和使用核能。放射化学和核化学等分支学科相继产生,并迅速发展;同位素地质学、同位素宇宙化学等交叉学科接踵诞生。元素周期表扩充了,以有109号元素,并且正在探索超重元素以验证元素“稳定岛假说”。与现代宇宙学相依存的元素起源学说和与演化学说密切相关的核素年龄测定等工作,都在不断补充和更新元素的观念。

在化学反应理论方面,由于对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认识的提高,经典的、统计的反应理论以进一步深化,在过渡态理论建立后,逐渐向微观的反应理论发展,用分子轨道理论研究微观的反应机理,并逐渐建立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定律和前线轨道理论。分子束、激光和等离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不稳定化学物种的检测和研究成为现实,从而化学动力学已有可能从经典的、统计的宏观动力学深入到单个分子或原子水平的微观反应动力学。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子、电子结构和化学反映的量子化学计算、化学统计、化学模式识别,以及大规模术技的处理和综合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进展,有的已经逐步进入化学教育之中。关于催化作用的研究,以提出了各种模型和理论,从无机催化进入有机催化和僧物催化,开始从分子微观结构和尺寸的角度核生物物理有机化学的角度,来研究酶类的作用和酶类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

分析方法和手段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一方面,经典的成分和组成分析方法仍在不断改进,分析灵敏度从常量发展到微量、超微量、痕量;另一方面,发展初许多新的分析方法,可深入到进行结构分析,构象测定,同位素测定,各种活泼中间体如自由基、离子基、卡宾、氮宾、卡拜等的直接测定,以及对短寿命亚稳态分子的检测等。分离技术也不断革新,离子交换、膜技术、色谱法等等。

合成各种物质,是化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在无机合成方面,首先合成的是氨。氨的合成不仅开创了无机合成工业,而且带动了催化化学,发展了化学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后来相继合成的有红宝石、人造水晶、硼氢化合物、金刚石、半导体、超导材料和二茂铁等配位化合物。

在电子技术、核工业、航天技术等现代工业技术的推动下,各种超纯物质、新型化合物和特殊需要的材料的生产技术都得到了较大发展。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合成成功又向化学家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对零族元素的化学性质重新加以研究。无机化学在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中产生了有机金属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无机固体化学等新兴学科。

酚醛树脂的合成,开辟了高分子科学领域。20世纪30年代聚酰胺纤维的合成,使高分子的概念得到广泛的确认。后来,高分子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应用三方面保持互相配合和促进,使高分子化学得以迅速发展。

各种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应用,为现代工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军事技术,以及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提供了多种性能优异而成本较低的重要材料,成为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高分子工业发展为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

20世纪是有机合成的黄金时代。化学的分离手段和结构分析方法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纷纷获得圆满解决,还发现了许多新的重要的有机反应和专一性有机试剂,在此基础上,精细有机合成,特别是在不对称合成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方面,合成了各种有特种结构和特种性能的有机化合物;另一方面,合成了从不稳定的自由基到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基础物质。有机化学家还合成了有复杂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和有特效的药物。这些成就对促进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合成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质,并与其他学科协同解决有生命物质的合成问题及解决前生命物质的化学问题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世纪以来,化学发展的趋势可以归纳为:有宏观向微观、有定性向定量、有稳定态向亚稳定态发展,由经验逐渐上升到理论,再用于指导设计和开创新的研究。一方面,为生产和技术部门提供尽可能多的新物质、新材料;另一方面,在与其它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进程中不断产生新学科,并向探索生命科学和宇宙起源的方向发展。

化学的学科分类

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依照所研究的分子类别和研究手段、目的、任务的不同,派生出不同层次的许多分支。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化学传统地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分支。2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都获得了新的手段,导致这门学科从30年代以来飞跃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现在把化学内容一般分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五大类共80项,实际包括了七大分支学科。

根据当今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它与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医学、地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情况,化学可作如下分类:

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等

有机化学:天有机化学、一般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力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结构化学、化学动力学、分门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

高分子化学:天然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高聚物应用、高分子物力。

核化学核放射性化学:放射性元素化学、放射分析化学、辐射化学、同位素化学、核化学。

生物化学:一般生物化学、酶类、微生物化学、植物化学、免疫化学、发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学等。

其它与化学有关的边缘学科还有:地球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环境化学、宇宙化学、星际化学等。

关于化学家:
不能简单地以他们的收入来衡量是否富有,做研究不同于普通上班赚钱的白领。你可能没有学到很深的化学吧~其实化学的领域很广。单从基础化学就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这四门。后三者都是很难的学科(也许中学里会学到一些有机化学的东西,不过你看完大学里的有机化学书就知道有机是多么难)。没有一定的理科基础是不能轻易理解的。而更细分的话就更多类别可以研究了。象我本人是学药学的,除了上述四门课程以外,还需要学习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而其他专业也有很多更细的化学课程需要学习。
至于你问化学家是研究什么的,象我上述提及的学科里面已经有很多可以研究的了。目前来讲,化学家的研究早已不是凭一己之力来完成,通常是一个庞大的团队来进行他们的课题研究。
研究的结果已经不是象我们做实验完毕以后提交的实验报告这么简单,而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到化学领域的杂志上。
而关于数学水平,你认为什么程度才是适合呢?你是否有看过高等数学的书?单从基础化学中的物理化学来讲,没有一定的高数知识,是根本看不明白的。如果只是单纯应付中学水平的化学考试,顶多初中水平,计算认真,一般来讲已经没有问题了。
=======================
关于化学的学习:
要学好化学首先要记住元素周期表。通常来说初中水平的话只要求记熟前20个元素就可以了。而高中的话就我们当时而言是要把全部主族元素都背熟的。当然窍门没有很多,只能说靠死记硬背吧。多念几次自然就记住了。元素符号可以按照英文字母的读法记就好,不必太拘泥,毕竟我们说某种元素的时候也是说它们的中文名字而已。
化学资料还是买一些适合自己程度的就好,太难的未必能懂,太简单的又没有意思。这要看个人的需要。
实验现象的描述,只需要描述你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就可以了。例如锌粉放入盐酸里,你可以描述成“锌粉逐渐溶解,并且有气泡生成”。如果是有沉淀生成,就直接写生成某颜色的沉淀。如果是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应该如实写出没有明显现象,不能硬作。总结起来,描述现象可以从反应物与生成物两方面来描述,一方面写出反应物的变化,如是否溶解,还有颜色变化,另一方面可以描述生成物,如状态(气体,沉淀),颜色,气味等。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 A . 阿伦纽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
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
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
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
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
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 利时(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
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
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
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
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
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
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
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B-芬恩(美国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
库特-乌特里希(瑞士人)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
2003年 阿格里(美国人)和麦克农(美国人)研究细胞隔膜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做题肯定不行了,必须得拿点关键的,你上网搜一下云南的曲靖一中,我今天看报纸看的,他们出个《高考冲刺指南》你买本看看吧,估计能有帮助,教育部层层审批,好像新华书店能有卖的,你看他那化学里面重点的东西,主要弄清原理。
题型,找份模拟卷看。生物好拿下,化学,重点,化学平衡,水的电离,原电池,电解池。氧化还原,大题有机推断必有,水平低的理综最好是吧物理大题省了,物理往往做一大堆没一个对的,不过大题第一问也是相当简单会多少写多少,考场留心,能抄的,要注意
多看下基础菂就行、考试菂时候把会的写了就行、
如果你的要求这么低的话,就试着做些化学元素周期表和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的题吧。
化学还真得有人指导才行
不然死背太难!

从熵增理论中我们到底悟到了什么……

1.

熵增,在人生观上的启示是:越发力,越混乱。

无论努力与否,系统的熵(一种混乱程度)只增不减,这就是熵理论的大概描述。

这看似是一种“努力无效”的悲观理论,但实际上,如果你只看到了悲观的东西,只能说明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理论的价值。我看过一个故事,似乎有些启发。

有一群探险者,发现在一个有拦河坝的河道中有人落水,拦水坝上游有个漩涡把他困住了,他拼命挣扎,试图逃离漩涡,但却怎么也摆脱不了……

因为距离太远,探险者无法施以援手,落水者由于精疲力竭,后来还是淹死了。

但是,正在大家惋惜之际,却发现这个人的尸体,被卷入漩涡后,随即就从拦水坝的下方冲了出来!他付出了数小时努力都没做到的事情,大自然几秒钟就帮他做好了……

可以想见,如果他能让自己勇敢的投入未知的漩涡,一切都将有惊无险……

当然,如果是我的话,就算知道漩涡是河坝上下游的水行通道,我肯定也不敢让自己随便卷入漩涡,万一下面的洞不够大,被卡住怎么办  -_-||

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的前方并没有那么大的危险,可几乎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出同样错误的选择——让自己不断的卷入毫无意义的烦恼、焦虑和挣扎,而从来不敢尝试在平和与接纳中,向死而生。这给我最大的启发是:

(1)人应该以一颗轻松的心,去进入这个世界。轻松生活也不是不采取行动,而只是在行动的时候,永远依道而行,随缘应对即可,无需自找苦吃。

(2)有时把问题放下,敢于放弃控制,让自己安然的投入未知,问题反而就会自然解决,甚至会解决的非常完美。放手投入未知,并不消极,有时却是一种蕴含着无比勇气和抉择智慧的另类积极。

(3)无论做什么事情,内心感受上的舒畅与否都是非常重要的,完全忽视了这一点,让自己始终带着焦灼的心去做事,必然伴随着内心痛苦感受的无穷熵增,而使人生越来越痛苦不堪,直至提前走向灭亡……

这里面还蕴藏着熵增理论在人生观层面的最大的疑问。即:放弃部分控制和努力,事情难道真的会变好吗?面对人生的变动,有人敢放手一试,放下焦虑,把命运交给未知吗……

这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曾经在想,因为熵增,一个没人打扫的房子会越来越脏乱,最终让人无法居住。那自然界是否也是如此呢?是否没有人对其“做功”,大自然就会越来越乱,最终让所有生物都无法生存?

事实似乎刚好相反!

没有智慧人类参与“理顺”的大自然,反而一切生机盎然,井然有序,即循环平衡又充满希望……我们不得不反思,大自然这种蓬勃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背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又是什么力量把这一切安排的如此之好?怎么样才能让我们自己的人生也能接触到,甚至拥有这种力量……

答案,或许就在老子的这几句话中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要向大地学习,而大地的特点,正是不做任何无谓的发力,只是不断的孕育、不断蓬勃的自我更新;一切都是一个宏大的活跃整体的一部分,绝无一处是无用的垃圾;顺应天时地利等一切规律,并在对规律的绝对臣服之下,做出最优化的适应和调整;安然接受一切未知结果,比如生与死,存在与消失,始终柔顺处世,无惧无求,享受当下……

这些,或许也是我们自己享受快乐生活的无上秘诀吧……

2.

在知乎随手写的一个答案,没想一天内会得到那么多反馈,当然好坏都有,有点赞的也有说是鸡汤文的。

其实,写这篇小文,初心只是关于顿悟和解脱,确实没想去写关于物理和科学方面的东西,因为这些也是我自己应对人生危机和变化的真实心得,如果有些朋友觉得是鸡汤,或许也是一碗有营养的鸡汤吧(^_^)

关于文中故事与熵理论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故事中的溺水男子和漩涡,正好就够成了一个“系统”。男子逆漩涡挣扎,体力(身体能量)迅速减少,系统熵增加速,最后体能耗光,造成悲剧。相反,当男子溺水身亡后,由于身体完全顺着水流运动,系统熵值不变,反而安全进入到下游。这就是文章开头说的,越发力、越混乱……

当然,这并不是我想说的重点,重点是这个故事在止息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层面,所透露出的重要信息—— 重生之门,有时正是一个抱着“死就死吧”的悲壮决心,去勇敢的放下挣扎,让自己轻松投入未知、投入当下生活的生死抉择。用圣经中的话说,这是一个“窄门”!

为何非要死去才能顺应?我们如何转变自己,才能让自己活着通过这个漩涡呢?……

后面的话,都是现学现卖的东西了,主要从社会和国家层面,简要探讨一下熵增理论的实践意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看看。没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点赞关闭了^ω^

3.

有的朋友问熵理论到底是什么,其实我知道的和大家也差不多,只知道熵理论来自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现学现卖,大家一起学习吧:

熵,是系统的热力学参量(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比值,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代表系统中不可用的能量。

大家自行脑补,一个系统有两部分能量,一部分是还有活力的,一部分是已经丧失了活力的,那就是熵。就比如一堆火,已经烧成灰的那部分能量就是熵,灰越多,系统所能提供的热能潜力(还能做的功)自然也就越少……

所以,熵还可以用来衡量系统产生自发过程的能力(潜力)。

但通常我们考虑的是熵的统计学意义,即评价系统的“有序度”,熵越大,系统越无序。

我们假设有一个总能量不变的封闭系统,熵增加就意味着可用能量减少了,系统的活力(自发的潜力)就小了。

而实践证明任何孤立系统的熵,都是不会自行减少的,所以,任何孤立系统都是在走向无序化,甚至是死寂消亡的过程。

不难想到,破解的方法就是让系统开放起来,敢于从外部引入“负熵”(好比向火中不断的加柴),不害怕系统短期内的动荡和不平衡,让其在更高层面实现平衡和有序(但实际上依然是暗藏危机的,好比森林中干柴的数量减少了一样,潜力还是减少了,总熵值依然是增加的)。

4.

这一点,在国家层面的意义,似乎更深远一些。为了解决内部矛盾和危机,人们很容易想到闭关锁国、集中解决问题,但无数例子反复印证的是——越封闭,越完蛋!

清朝害怕“维新变法”带来的动荡,放弃了引入“负熵”的时机,国家(一个大系统)也就走向了沉沦和解体。

而同时期的日本,由于开放自己,积极引入外界先进的东西,一个“明治维新”就实现了国家的富强,从而一举击败了“强大的”清王朝。

故事如果就此结束,那就是一个让系统开放,从而成功引入“负熵”、提升系统活力的正面案例了。可实际上他们还是熵增了(更加无序了),这个增加的熵——就是他们爆棚的自信。

连日本人自己都承认,甲午战争(他们叫“日清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并不是幸福,却是更加深重的灾难,因为在那之后,他们得了一种叫“胜利”的病,什么人都敢惹,什么仗都敢打,甚至敢于单枪匹马挑战美国,最后的结果有目共睹,两颗“原子弹”带来的,也不知道是正熵还是负熵,反正是“创伤”无疑……

所以,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时候,首先,开放一定是正确的,因为那样一定会引入积极因素(负熵),让系统更有活力。

唐朝就是例子,国家特别包容,几乎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就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我去西安旅游,看到唐都遗址,那真叫一个震撼,什么人、什么东西、什么宗教来了都能有立足之地,甚至有八条主要街道住的完全是外国人(因为他们说话谁也听不懂,所以才有了“胡说八道”这个词,但这篇文章不是胡说八道啊\^O^/)……

所以,强大也是有理由的,从中可以预见,正在积极推行“一带一路”的中国,未来会有怎样一个前景……

同时,也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无论系统如何开放,只要总量有限,“负熵”也一定是有限的,如果不提前预估平衡点,提前做好准备实现平衡,系统崩溃的速度也一定会出人意料的猛烈,比如德国、日本迅速战败,吐出所有占领地就是个例子。

这个道理,和古人保存火种的道理是一致的,要想火种长期保存,就需要一个可以抵抗风雨的火堆,火堆要想保持长时间不灭,就一定要到外界不停寻找新的树枝干柴来添加。也就是让火堆成为一个开放系统,新柴就是“负熵”,新柴不断,火种才能不断……

而火堆的大小也是有讲究的,太小容易熄灭,但是否越大越好呢?显然也不是的。如果火太大,消耗干柴的速度远超过了周围森林木柴的产生和更新速度,那么显然火堆也维持不了多久。

只有新引进的负熵与系统消耗平衡才会长久,只有周围环境产生“负熵”的速率大于火堆的消耗速率才会长久……

火种道理,虽然也并不算是很深,但是这个道理背后的理论模型的真正提出时间,却并不是很长,理论的名字叫——耗散结构理论。由197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戈金教授,于1969年第一次正式提出。

耗散理论,说白了,正是探讨这种具有消耗性的“非线性”开放系统,如何在外界持续提供“负熵”的情况下实现动态平衡的问题(详细内容大家可以百度了解),相信有了上面的基础,这么现代的理论,您自己大概也能看得懂了。

另外,这个理论还可以拓展到人体、社会等各种开放系统中去,道之所存、无处不在、无处不通,相依相存,古今相融的智慧真是不得了。

由此,还可以联想我们的“一带一路”,这里面有没有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是什么?仅仅是经济互利,还是也要包含其他?沿线国家假如发生动荡,影响了运输线通行,要不要管?这些都应该提前想好。

反正我的看法,经济就是经济,除了经济数据之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永恒的平衡点,他国的内政还是需要他们自行处理的。我们不能让自己的“责任”爆棚(这也是一种熵增),就像春秋时期到处救火的管仲,并没有让齐国真正强大一样,绝不能当春秋五霸(那样引入的负熵还不够抵消熵的)……

2021年9月11日于北京

宝嵩敬上!

科学家普里戈金是不是只会读死书?

心里总是想着某些人,那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做事情总是看重别人对你的看法,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人的一生很短暂,眼看自己二十出头了什么都没有,感觉自己很失败,总是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其实是自己太懦弱了!因为我很在意别人的眼光以及看法,让我活的很不自在。当有一天对这镜子里的自己看了有一会儿,总是心猿意马,总是在意别人,突然我再也忍不住对自己出手了只听啪的一声在自己脸上留下了五个印痕,每当我失忆时,感觉天平倾向懦弱时就会不时的给自己一巴掌警醒自己,在内心深处想起几句话“在狼的世界里,为了生存,有那么一下几点,一些没有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做!哪怕是敌人为了短暂的利益也可以成为朋友。”其实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我们人类的世界跟狼的世界有多少区别呢?狼虽无情,凶狠,残暴,但他们有感情,他们团结,他们可以为了伙伴而牺牲自我。想想我们身边的人以及朋友,假设自己遇到困难有谁会真正的帮助你,有几个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最后我的朋友名单本不多的名字里只剩下了一个,是哪个帮助我的于我又恩情的朋友,可现在他还是变了,不再是从前了,因为我们长大了,我们认识的时候才十七八岁,正是玩乐的年纪,不懂事故的年龄,现在长大后的我,不去网吧了,不玩游戏了,我们之间没有了共同语言也就没有了未来,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也是为了自己加油!

哲学的意义

为什么有些哲学大师(像尼采)会因学哲学而疯啊?
哲学的意义何在?
有人问:哲学有什么用?但是在我看来,哲学的价值绝不能仅仅只用功利的标准来加以衡量。如果你一定要用功利的标准来看待哲学,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哲学的确没有你所期望的那种用处。因为哲学的作用根本不在于为人们谋取什么现实利益。虽然哲学能够作用于人们的大脑和人们的生活,但它却并不具备增殖财富的功能。这方面的工作也绝非哲学所要承担的义务。毕竟哲学的价值与财富的生产并无直接关系。很明显,哲学的价值主要存在于人的精神层面,而不在于物质层面。
那么哲学的意义到底在于什么呢?在我看来,哲学其实代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一种试图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的渴望,一种试图解答那些凭人类现有的思维能力还不可能解决得了的问题的渴望,一种试图寻找智慧的渴望。这种渴望其实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管这个人是否懂哲学。
如果你对解答这类问题(比如世界的本原,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有一种追根究底的欲望,那么很明显,你就有思考哲学问题的兴趣,你就有研究哲学的兴趣。
尽管对这些问题你暂时还不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但至少你在思考,你有解决它们的强烈愿望,你在试图解决它们。其实,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引发你的思考,使你不再容忍自己的无知,使你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使你在审视问题时的眼光变得更敏锐,使你在观察问题时能够更深刻地接触到问题的实质,使你的大脑得到哲学思维的有益训练,使你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这时,你已经不再满足于那些老生常谈千篇一律的肤浅的生活常识和一般性低层次的知识,你希望了解的是现实生活的本质内涵,你希望得到一些对你的生活具有确定性指导意义的非常必要的知识。因为你感觉到这些知识不仅对你的大脑思维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甚至对你的内心生活来说也都是十分必需的。
这时你会感觉到你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以及你所希望了解的这些知识对你的内心生活的发展极为重要,你感觉到自己必须思考这些问题,也必须了解这些知识。这是因为你感觉到自己不仅非常需要这些知识,也非常需要进行这种思考。这其实已经表明哲学跟你的内心生活发生了密切关系并融入了你的生命,甚至还有可能产生出了某种你尚未觉察到的特殊意义。
一旦你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你就会确确实实地感觉到哲学的意义不仅存在于你独特的内心世界,也存在于你个性化的精神生活之中。你就根本不会再去问哲学有什么用这一类的问题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或许你还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因为你已经被哲学引导到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去了!对你来说,再去问哲学有什么用这类问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你有更多更重要的问题需要思考,需要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比起思索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为哲学寻找实际用处似乎更为重要。
在我看来,哲学的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思维方式的性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已经看到,正是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
哲学是无用之学,你说他的意义又在哪呢?概括地说,它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一种永远的追问。哲学开始于惊疑,由惊奇而认知,世界的本质,形成了哲学的世界观、本体论、形而上这个大领域。有困惑而求觉悟,追问生命的意义,形成了哲学中的人生观、生存论、广义伦理学这另一个大领域。哲学上的追问就像是未破土的的苗,本身具有破土向上的本性,就意义而言,我认为不谈意义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文章标题: 你认为普里戈金会怎么死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5908.html
文章标签:你认为  普里  戈金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