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6-01 09:01:0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三国志》中记载: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
建兴六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准备就绪,从汉中出兵,走祁山,讨伐曹魏。诸葛亮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突袭祁山,并任命马谡为先锋,把守军事重地街亭。结果“纸上谈兵”的马谡坑了“恩师”诸葛亮,放弃水源,在街亭南山上安营扎寨,被张郃切断水源,最后丢失街亭,功亏一篑。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派遣能征善战的姜维和赵云守卫军事要塞街亭,而是派了马谡去了呢?
个人认为诸葛亮没有派姜维和赵云守卫街亭,而是派了马谡,主要是因为姜维不适合,而赵云却另有重用,下面看看当时姜维和赵云都干啥呢。
姜维
公元228年,姜维是曹魏天水郡参军,也就是参谋之类的官职。在诸葛亮伐魏时,姜维正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人跟着天水太守马遵巡查各地。马遵是一个胆小鬼,他得知蜀汉大军到来,各县都响应诸葛亮,顺便怀疑姜维等人也可能叛变,于是扔下姜维等人,连夜逃跑。姜维等人反应过来,想追上司天水郡守马遵,可是追不上了,也进不了城。姜维无奈,只能归顺诸葛亮。
在姜维归顺诸葛亮不久,就发生了街亭之战。此时的姜维虽然深得诸葛亮器重,被诸葛亮称之为“凉州上士”,对他也非常器重。可是,此时的姜维刚刚归顺蜀汉,还未得到诸葛亮的信任。换句话说,姜维还在诸葛亮的试用期内,还需要经过磨练,经过考验,才能得到诸葛亮的信任。
如果姜维早归顺几年,通过诸葛亮的考验,成功“转正”,他就会受到诸葛亮的重用。或许诸葛亮会把军事重地街亭交个他把守。而现在,诸葛亮即使亲自出马,把守街亭,也不会派“新员工”姜维的。他怕姜维被曹魏重新拉过去,重新回到曹魏阵营,把自己给卖了。到时候,诸葛亮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因此,此时的姜维不能单独领兵出战,只能呆在诸葛亮的中军大帐,多聆听诸葛亮的教导,做些传达将令、出谋划策、书写文书之类的活。
赵云
公元228年,诸葛亮伐魏时,他分兵两路,亲自带领十万大军,兵出祁山,正面进攻曹魏。同时,诸葛亮派出赵云、邓芝作为疑兵,从斜谷道出兵,佯攻曹魏。千万别小看偏师的重要性,这个偏师也需要一个能征善战、经验老到的大将负责。再怎么说,这支部队暂时脱离诸葛亮的控制,独自和曹魏军队对战。
赵云是蜀汉后期为数不多的大将,是少数能拿得出手的老将了。他办事情,勤勤恳恳,不折不扣执行上级的指令。如赵云曾两次救小阿斗,多次救刘备,无论事情大小,他都尽职尽责,完成主公任务。赵云在和曹真大军对战,失利后,他及时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在诸葛亮下达撤退命令时,赵云亲自断后,是各军中损失最少的了。
《三国志》中记载: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马谡
马谡是荆州人士,是诸葛亮这一派系的,受到了诸葛亮的器重。他自由熟读兵书,作为诸葛亮的参军,多次提出富有见地的意见。如马谡对征讨孟获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和诸葛亮的谋划不谋而合。可以这么说,马谡是诸葛亮的心腹,是诸葛亮优先提拔之人。所以诸葛亮将非常重要的任务,把守街亭交给了他。
因此,姜维是刚刚归顺蜀汉的,还没过“试用期”,诸葛亮不放心,不敢派出他守卫街亭。而赵云是能够委以重任的老将,征战经验丰富,被排到斜谷道,佯攻曹魏,为诸葛亮的主力部队打掩护。所以,诸葛亮再三考虑后,越级提拔马谡,并派他把守军事重地街亭。
没想到马谡辜负了恩师诸葛亮的栽培,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安营扎寨,导致丢失街亭,打乱了诸葛亮的部署,最终只能无奈退兵。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宣告失败。
这可是蜀国最重要的战略失策,要是能够守得住坚持的话,估计再这样继续下去,诸葛亮就可以真正的打败魏国,从长安直入,夺得天下。但是诸葛亮忘记了刘备你死前说的话,不可以用这个人,可是诸葛亮偏偏想要用它,结果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都是他不听刘备的话。
要是换一个人重新来过的话,结局会不会好一点呢?当时最好的人选应该就是赵云魏延,还有一个王平他们三个人才是最好的,但是诸葛亮不能用他们。都是因为诸葛亮自己有自己的理由,所以才不会这样子的。
那我们下面来看一下到底是有哪些理由。
赵云有更重要的任务,不能够去。
在攻打魏国的过程中,如果五虎将只剩下赵云这一个老将了,他和诸葛亮都是老一辈的人,他们两个之间也是一个革命友谊,但是最后诸葛亮也没有选择用赵云,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任务。
虽然选择街亭这个地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赵云这样的大将还是要去别的地方镇守,在前线和魏国军队抗争,因为他就像军中的定海神针一样。这个有点为难了诸葛亮,蜀国的人才已经被刘备耗尽了,在东吴的那一把火可是烧了800里,刘备最后也死了。
要是多一点人才的话,可能最后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诸葛亮一个人坚持也是非常辛苦的。他唯一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赵云,他要把赵云放在前面,才能够震慑魏国的军队,然后只能够再去想别的人了。
诸葛亮不相信魏延,所以不用他。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呢?魏延不光是打仗也非常厉害,而且谋略也是10分的突出,有这么丰富的战争经验,但是就是不用魏延。其实就是诸葛亮对魏延不放心从他见到魏延的第1天起就以为魏延有反骨,可能以后会对他产生祸害。
其实诸葛亮当初是可以成功的,就是要采用魏延的方法,出奇兵才可以制胜。就凭蜀国那一点实力的话,要是魏国不和蜀国交锋的话,诸葛亮再怎么有办法也不能够取得胜利。
但是诸葛亮选择了最安稳的方法,但是这个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可惜的是最后诸葛亮仍然也没有成功,最后把自己活活给耗死了,将所有的重任都拖在自己的肩上,这也是为难了诸葛亮。
还有一个王平,诸葛亮不知道能不能行,所以没有用。
其实还是有一个人才的,但是诸葛亮是不敢用的,因为他也没有经过实战。这个人是王平,在蜀国的阵营里也是非常突出的,可是和我马谡相比的话,诸葛亮更加喜欢马谡。马谡可是和诸葛亮一起当同事这么多年,其实诸葛亮一直把马谡当作自己的徒弟。
要是选择一个自己的人的话,可能会比较方便一点,而且马谡都这么厉害,对于军事谋略是非常厉害的。诸葛亮他才不会相信刘备所说的那样的话,在这样情况就选择马谡吧,反正马谡也想要表现自己,有这层关系在,诸葛亮自然也只好同意了。是马谡可是苦苦的哀求着诸葛亮,甚至愿意立下军令状,话都到了这份上,诸葛亮还能拒绝吗?
其实这些原因都反映了一个事实,诸葛亮真的是没有人可以用了,只能选择一个谋士来当将军可想而知,诸葛亮是多么艰辛啊。当年有蜀国五虎将在的时候,是多么荣耀的那一刻。可惜这一刻是多么寒酸,产生了天大的差别。
《三国志·姜维传》: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於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
诸葛亮北攻天水,姜维被诸葛亮迫降之时,马谡早就已经被派去驻守街亭。姜维投降不久马谡就战败了。且不说姜维是新降将领,也不提究竟诸葛亮来不来得及换将,诸葛亮当时还不了解姜维的才能,蜀军将士也不会服从姜维,就是诸葛亮真紧忙中派姜维去取代马谡,这种临阵换将的做法是军中大忌,对马谡部队的士气造成严重打击,战败以后诸葛亮被黑的比用马谡更惨。
诸葛亮收降姜维后,先任命姜维担任仓曹掾,负责管理粮草,并未授予姜维兵权。在观察一年以后,诸葛亮才写信给蒋琬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这才给姜维迁中监军,领征西将军。
诸葛亮生平谨慎,他是考察过姜维的才能,才得出姜维才能在李邵、马良之上的结论。但诸葛亮也不是马上授予姜维大军,只是统领五六千的虎步营,部队建制跟王平的无当营相若。
其实王平为人忠勇严整,用他取代马谡就已适合不过。后来王平还有兴势大破曹爽的战绩,他所取得的战果还胜于姜维历次北伐中最大的战果,论王平的军事才能并不亚于姜维。姜维和王平在同期担任的官职是平级的,王平晋升得慢主要是文化水平低,还可能不是汉人,姜维是天水大族出身,他的前辈中就有两位参与讨伐马超,王平的出身和文化水平导致他在街亭之战前没被注意到。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