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若干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会不会成为一个历史知识点出现在外国的教科书中

时间: 2022-05-24 22:59:5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若干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会不会成为一个历史知识点出现在外国的教科书中

坚持改革开放的知识点

改革开放知识总结:

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
(1)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共和国史中其他时期的内容相比较来掌握,同时注意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内容。

(2)特区设立的时间,先后顺序要知道,有哪些特区要知道。有可能会出现选择题。

(3)“一国两制”的构想。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改革,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

1、总要求

①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②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③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④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了正确的改革发展方向和改革立场。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核心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即国家制度,包括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等。国家治理能力即运用制度管理国家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有了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治理体系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第二,必须有主张、有定力,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放弃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第三,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①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二者有机统一,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

②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并以此为突破口,对全面改革起牵引和推动作用。

③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改革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鼓励大胆试验、突破,把改革引向深入。

④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结合点。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根本性的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首先是毛大大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来解决。第四,分析中国存在的两种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解决方法不同。

邓小平在充分肯定毛大大关于基本矛盾的论述之后,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矛盾理论。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判定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决生产力的问题。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纪念大会上对改革开放理论的概括

1.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3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坚持改革开放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实惠和创新,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机会,走出自己想走的路
你好,很高兴帮你解答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你好,百度一下就可以
搜索改革开放的特点就OK

如何认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 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既承担 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任务。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 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关键因素,是当今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应用于生 产,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实现“ 四个现代化”,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业方面,我 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计 算机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新兴农业。工业 方面,则必须应用以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 于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于国防现代化,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此外, 决策的自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都离不开科学技 术。
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四个现 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 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 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 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1](P135~13 6)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20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论断的认识 。改革旧的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 路,改革使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完成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全面改革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 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 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 金的不足,这一切都是推动现代化的直接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被作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而被继续坚持下去。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 困难,如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相对短缺、交通运输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 环境恶化等。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 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反之,如果政治不稳定,社 会动乱、人民内部发生分裂,那就不仅会加剧原有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 条件和优势,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政治的稳定是实现现代 化的重要保证。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P284)为此,所有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有关现代化的方针、政策、 方案都要服从于稳定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 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现代化建设 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们不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搞好,还要为我们 的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粮,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们不能为谋求一时的发展而以牺牲长久利益为代价。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 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的资料

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教育变革的资料 最好有与厦门教育变革有关的 rnrn2.对改革开放未来前景展望的资料 rnrn资料直接贴在回答里,不要发网址 rn图片可以发网址 rnrn回答满意的追加100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教育变革的资料 最好有与厦门教育变革有关的 ?

  答:

  三十年前,中国大地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即1978年元旦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按照各自制定的程序举办了七七级高校新生入学考试,即恢复高考制度。回首往事,恢复高考对厦门来说已经成为一件永远值得纪念的历史性事件。这一在教育内部看来似乎平常的事情,在当时承载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使命,其引发的震动及其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当时即显现出来,日后也得到了全社会少有的最大认同。

  恢复高考是“文革”之后中国高等教育、整个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走向新秩序的开始。中国教育、中国社会能够一路快速发展走到今天,恢复高考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经受“文革”重创十年之久的高等教育系统重新启动,并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教育活动。尤其是那些亲身经历了“文革”期间高考制度“断裂”以及恢复高考过程的人,对高考制度的恢复有说不尽的“感恩情结”。恢复高考的厦门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走向。

  对改革开放未来前景展望的资料 ?

  答:行业分析

  唔同行业各有分析技巧,我地系咪了解每一个行业?

  一、制造业嘅利润系原材料加工资,再加生财机器嘅折旧率;毛利率来自两者差价(产品售价减原材料及工资)。影响利润最大系工厂使用率,如60%开工率,工厂肯定蚀本、70%开工率可打和、80%开工率获利、90%开工率纯利急升。

  二、零售业嘅利润主要系入货价同零售价之差。工资、铺租系固定成本,即利润来自产品流转速度,例如能否大量售出。存货愈少,利润愈好。

  三、服务业(例如证券行、软件编写等)主要由行业盛衰决定。例如港交所(388)去年股价上升一倍,理由系去年证券业兴旺,而非港交所职员较2005年勤力咗一倍。

  四、Franchising。主要睇企业对品牌嘅质量及服务控制系咪成功。例如麦当劳就系最成功经营嘅franchising公司之一。本港唔
和苏联的解体是一样,不过社会结构改了,但政治体制中共的君主专政制度仍固若金汤。。简单的说国家不承认社会主义的失败,但仍旧霸占政治舞台,固执己见。。所以推翻重来像是一场政变,第二次新中国的成立,出生在那时80后的一代,社会极为动荡身处乱世,父母下岗失业孩子从小在父母的争吵下长大学习环境也差,加上外界新鲜事物的刺激走上歧途的也不为少数,毕业即失业,没有什么生活的保障,却被媒体倒打一耙“啃老”,实在令人惋惜,社会的离婚率上升嫁有钱人的思想开始蔓延。。不过政府从未正视从未承认自己错误,依然霸占政治舞台,固执己见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坚持自己的执政的权利,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口号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理论的口号,堂而皇之的为自己开脱,只要是社会主义任何情况的发生皆为特色和正确!!希望中国的年轻人开始觉醒,学习孙中山发动第二次辛亥革命!!不过中共就像白蚁,不用外界推翻,自己也会蛀蚀一空。。共产党在中国的历史上注定是失败的。。
厦门的情况其实和全国教育的发展基本一致
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恢复了高考,培养了一大批在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优秀知识分子,是改革开放,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能力,使中国人民用更加开阔的视野看世界,主动吸收世界科学技术最新成果,推动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是改革开放,从根本上否认了“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的错误口号,落实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为知识分子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也是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取得发展的根本动力!

毋须讳言,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高,人的权利和自由得不到充分尊重。对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要靠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任何走回头路的做法,都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教育事业,必定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成长。
近年来厦门的教育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热潮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06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同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紧缺专业技能型人才,整合扩建集美、海沧、同安、翔安4个区级职业学校,开工建设厦门职业教育中心校和华厦职业学院等项目。 在集美建设了大学城,聚集了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等一大批高等院校。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评比中,厦门已连续两年居第9位,是除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经济圈之外唯一进入前十名的城市。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年来始终保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益所带来的结果。
厦门市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厦门的GDP、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25年年均增长率分别超过18%、24%和22%,这三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不仅居于我国最前列,在国际上也属于超常水平。据了解,曾经创造经济增长率“奇迹”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20平均增长率也只在10%左右。

三组数字,可以大致勾勒出厦门的巨大变化。

生产总值:从7.41亿元到1160亿元

厦门刚设立经济特区的198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只有7.41亿元。25年后,这一数字预计将激增到1160亿元,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8%,年平均增长速度居福建省首位。按常住人口计算,2005年厦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44737元,已突破5000美元,达5459美元。目前在我国大陆只有深圳、上海和厦门这3个城市的常住人口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自厦门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5年前,厦门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500元,而2006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18370元,比1981年增长37.1倍。在岗职工月收入25年增加了1820元,年平均工资增加21843元。厦门农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预计可达到6853元,相比1981年的264元,累计增长25倍。厦门人的日渐富裕,从恩格尔系数上也能很好的反映出来。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数值(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大体上将居民生活水平界定为恩格尔系数在0.6以上为绝对贫困,0.5-0.6为温饱,0.4-0.49为小康,0.3-0.39为富裕。据调查,1981年厦门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61,2004年首次降到0.4以下,2005年降至0.37,2006年1-9月降至0.33,厦门人民生活正处在由小康步入富裕的阶段。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说,厦门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到2021年实现“人均GDP10000美元”指标,这一指标应该属于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国要达到这个水平预计要到2050年,而厦门可望在2021年实现这个目标。

工业规模:从10.07亿元到2430亿元

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化的发展史。来自厦门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5年来厦门工业经济规模已从1981年特区成立之初的10.07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预计2430亿元,增长了218.21倍,年平均增长24.1%。厦门工业总产值于2002年突破1000亿元,2005年又突破2000亿元大关,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9.5%,直接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津介绍说,特区建立之初厦门市的工业以酒厂、鱼肝油厂、灯泡厂、纺织厂等轻工业为主,如今已形成了以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行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传统工业为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厦门工业行业大类已有34个,占全部工业行业大类总数的87.18%。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34:66,而1981年全部工业中轻、重工业比例为70.42∶29.58,重工业比重提升36.42个百分点。 陈津说,根据初步测算,2006年厦门工业增加值约占GDP比重48%,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年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六成。

对外开放:从2.5平方公里到1569平方公里

当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时,规划面积只有湖里区的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厦门视察时,挥笔写下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随后中央作出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厦门全岛131平方公里。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步伐大大提速。1989年国务院批准厦门市所辖的海沧、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成为大陆首批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随后也获准设立。这样,厦门特区建设热潮很快由岛内向岛外扩展、由最初的2.5平方公里扩展到全市的1569平方公里。去年厦门火炬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从1.5平方公里扩到13.75平方公里,火炬(翔安)开发区130多万平方米通用厂房随之动工建设,掀起了厦门岛外工业集中区建设高潮,厦门工业中心由岛内移向岛外的格局基本形成。在特区建设进程中,厦门市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郑栅洁说,1981-2005年厦门市预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44.67亿元,年平均增长26.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累计约完成1000亿元,年均增长29.4%,厦门已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和水电气配套等基础设施,城市功能也不断完善。厦门每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生产总值达2.47万元。

市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昨作厦门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6年厦门十大变化逐个数

■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增幅建议为16%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50亿元以上

厦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梁伟 摄

“十一五”开局之年已经到来,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那么,2006年厦门经济社会将发生什么样的嬗变?昨日上午,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作了厦门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06年计划报告》中提出,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增幅建议为16%,力争更快些、更好些。这个增幅比全国快1倍,比全省快6.5个百分点,在全省九个设区市中位居第一,居全国经济特区和副省级城市前列。从大的层面来看,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将发生十大变化。

1、投资强劲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50亿元以上

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50亿元以上,其中,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投资的重点和方向是:延伸产业链,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汽车工业城、华映工业园、太古飞机五期等项目的建设,全力推进工业集中区签约项目的落地投产。开发重大片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五缘湾、观音山、黄厝等重大片区及集美、翔安新城区的建设,稳妥推进中华、厦港、百家村等片区旧城改造,稳步发展房地产。建设对外通道,强化城市枢纽功能:继续加快建设海沧、嵩屿、招银等港口码头,推进福厦铁路、厦门至安溪高速公路等辐射通道的建设,力争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开工建设。完善城市交通骨干网,增强交通疏解能力:加快建设成功大道、公铁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岛外快速路(琼头-香山段)、环岛干道等项目,建成县黄路、集美大道、同安湾大桥等项目,完成疏港路、仙岳路西段改造。

2、工业快速发展

将大量引进资金技术劳动三密集的工业项目

随着翔安火炬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等产业载体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将大量引进符合环保要求的资金、技术、劳动三密集的工业项目。随着入驻项目的投产,我市将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柯达图文影像等项目的加快建设,华映工业园、厦华电子工业园、友达光电等项目的动工建设,我市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强力推进工业快速发展。

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2006年,我市将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面向行业及中小企业的软件测试平台、模具中心、注塑中心、电镀中心、电子产品检测中心;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转移,建设面向行业和领域的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支持研发机构争取列入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体系。同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推进数字内容产业、半导体照明、基因工程试剂和疫苗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

4、服务业快速增长

重点发展旅游和物流两大产业

旅游、物流这两大产业,在2006年将得到快速增长。据介绍,今年我市将拓展以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开工建设杏林前场物流园区、厦门粮食批发市场、厦门花卉和种苗研发与物流中心;建成中埔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及农残检验检测系统;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和标准化体系。

提升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园博园、国际会议中心、天竺山森林公园、万石植物园扩建等项目建设,启动珍珠湾和太阳湾周边方便市民及游客的滨海休闲漫步道建设;力争扩大对金旅游客源,办好第二届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

5、农民稳定增收

突出抓好“金包银”工程建设

继续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突出抓好“金包银”工程建设,认真制定分配方案和管理办法,要引导被征地农民集资入股建设通用厂房、外口公寓、商贸设施等物业经营项目,使失地农民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落实移民政策措施,重点推进许庄、大帽山、大麦畲村移民造福工程试点;探索在部分山区推行退耕还林,组织农民就地转业,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

6、加强对台交流

主动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

在加强对台交流合作方面,我市将突出“五缘六求”,加快对台交流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两岸三通。充分利用台交会等经贸平台,争取扩大台商投资区范围,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力争在石化、光电、软件和动漫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引进台湾航运物流、金融保险、医疗教育和中介服务业等服务贸易,争取率先成为“两岸人民币与新台币计价结算试验区”;扩大厦金旅游品牌效应;简化台湾水果进口检验检疫和通关手续,落实水果冷库、批发市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继续加强与台湾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流合作。

7、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在教育方面,一个较大的变化是均衡发展。市发改委介绍说,我市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同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紧缺专业技能型人才,整合扩建集美、海沧、同安、翔安4个区级职业学校,开工建设厦门职业教育中心校和华厦职业学院等项目。

在卫生方面,主要是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确保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正常运转,建成市疾控中心、紧急救援中心、卫生监督所和第一医院综合病房楼、中山医院外科病房楼、医高专等项目,扩建市妇幼保健院和仙岳医院;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提高我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8、建设节约型社会

开工建设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2006年,我市鼓励企业使用消耗少、效率高、少污染的工艺、设备、能源和原材料,促进清洁生产;推动高污染、高物耗企业进行治理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对工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引进清洁能源,开工建设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推进综合加气站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展出租车双燃料改造试点,加强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工作。

9、注重城市公共安全建设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其开发利用

我市还将加强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其开发利用;建设岛外流域综合治理、森林防火便道、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筼筜湖第二排涝泵站、湖边水库排洪工程,加强病险海堤和水库的加固,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城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编制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10、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具体措施为:增加就业岗位,帮扶“零就业家庭”和“4050”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将“1+1群”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延伸到农村;保持医疗费用零增长,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推进放心食品工程,治理餐桌污染;通过石兜水库扩容、东部供水工程建设、集美大池加深、北引明渠加盖及蓄水池保护措施这四大工程来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设中低收入居民需要的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实施“畅通工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6月18日 14:22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峻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不再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种积贫积弱,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种贫困落后!

而今日早晨神六飞船的成功的发射升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是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恢复了高考,培养了一大批在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优秀知识分子,在老一辈科技人员的知识已经明显老化的情况下,这些中青年知识分子毅然挑起重担,承担起航空航天的开发研究的重任。是改革开放,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能力,为神州飞船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用更加开阔的视野看世界,主动吸收世界科学技术最新成果,推动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的新发展。是改革开放,从根本上否认了“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的错误口号,落实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为知识分子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航空航天专家才能的发挥。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树立了中国人民的自信,推动了载人航天工程重大决策的制定。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也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的根本动力!

毋须讳言,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高,人的权利和自由得不到充分尊重。对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要靠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任何走回头路的做法,都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必定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成长,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做出更大贡献!
文章标题: 若干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会不会成为一个历史知识点出现在外国的教科书中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9336.html
文章标签:出现在  会不会  知识点  成为一个  书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