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刁斗,在古代是什么

时间: 2022-05-23 13:01:0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5次

刁斗,在古代是什么

边塞诗常用意象

一、自然景物意象

大漠、秋月、长烟、落日、孤烟、云海、黄沙、雨雪、孤城、雁飞、沙碛等。

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选取明月、天山、云海这些意象,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诗人选取千嶂、长烟、落日、孤城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庄严的边塞日暮图。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雪山、孤城写出了边塞苍茫壮阔的意境,描绘了一幅玉门关浩渺远阔的画面,为将士从军作了铺垫。

二、战事器具意象

金鼓、旌旗、烽火、羌笛、胡笳、琵琶、辕门、刁斗、画角、剑、戟、刀等。

刁斗是边塞诗常见的意象,在军中白天来烧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有时象征着紧急军情。比如刘克庄的《军中乐》“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陆游的《关山月》“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羌笛、胡笳、琵琶常用来鼓舞士气、迎接宾朋。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羌笛、胡笳、琵琶齐奏出一份隆重的迎宾礼,也奏响了一曲豪迈的铿锵之声。

三、地域关隘意象

雁门关、玉门关、轮台、瀚海、夜郎、楼兰、阴山、天山、凉州、古道、荒城、阳关等。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轮台是古西域都护府所在地,朋友从轮台离去,诗人站在漫漫雪地含情送别。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玉门关以西就是古人常说的西域,诗人来到玉门关看到雄雄关隘、皑皑雪山,大多戍守边关的将军很有才华,才子将士不免心生感慨。

边塞诗常见的情感

一、对祖国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的赞美

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黄沙,日暮四垂,天空没有丝毫的云烟,境寂的沙漠只有一缕孤烟映着红日的天际缓缓升腾。意境开阔,气象雄浑,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美河山的赞美之情。

李贺的《马诗·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平沙万里,月光的皎洁洒在地上铺了一层霜雪。一弯新月挂在上空,留下了燕山的剪影,流露出诗人对边塞风光的无尽喜爱。不过边塞诗一般不都是单纯的写景,很多都是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的人生抱负和理想。

二、征人思乡的浓浓情愁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流传最早的边塞思乡诗。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戍边将士吹着羌笛,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多想把着带着思念的笛声借着春风传递给家人,但是玉门关一带本来就没有春风,又何须抱怨。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思乡诗,思乡却不入怨,豁达开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在边塞的秋夜,不得入眠,想起今天是白露的时节,露珠增添了夜的寒意,看见天上的月亮无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三、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的豪情壮志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也是再早的一篇爱国主义诗歌,写出了古代战士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豪迈气概。李贺的《南园·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吴钩,吴地的一种佩剑,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佩剑,去收复被割据的五十州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丈夫更应该积极报效祖国,争取国家早日和平。
边塞诗早期留下的作品不多,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作品有:诗经《秦风·无衣》、《小雅·采薇》,汉乐府《战城南》、《十五从军征》,曹植的《白马篇》,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等。盛唐时期是边塞诗的爆发期,留下了大量诗篇。著名的有李白的《关山月》、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王瀚的《凉州曲》、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边塞诗在意象和情感上有独特鲜明的特征。

边塞诗常见的意象
一、自然景物意象

大漠、秋月、长烟、落日、孤烟、云海、黄沙、雨雪、孤城、雁飞、沙碛等。

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选取明月、天山、云海这些意象,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诗人选取千嶂、长烟、落日、孤城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庄严的边塞日暮图。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雪山、孤城写出了边塞苍茫壮阔的意境,描绘了一幅玉门关浩渺远阔的画面,为将士从军作了铺垫。

二、战事器具意象

金鼓、旌旗、烽火、羌笛、胡笳、琵琶、辕门、刁斗、画角、剑、戟、刀等。

刁斗是边塞诗常见的意象,在军中白天来烧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有时象征着紧急军情。比如刘克庄的《军中乐》“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陆游的《关山月》“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羌笛、胡笳、琵琶常用来鼓舞士气、迎接宾朋。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羌笛、胡笳、琵琶齐奏出一份隆重的迎宾礼,也奏响了一曲豪迈的铿锵之声。

三、地域关隘意象

雁门关、玉门关、轮台、瀚海、夜郎、楼兰、阴山、天山、凉州、古道、荒城、阳关等。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轮台是古西域都护府所在地,朋友从轮台离去,诗人站在漫漫雪地含情送别。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玉门关以西就是古人常说的西域,诗人来到玉门关看到雄雄关隘、皑皑雪山,大多戍守边关的将军很有才华,才子将士不免心生感慨。

刁斗的介绍

刁斗,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器具,又名“金柝”、“焦斗”。

求《古从军行》 四个典故赏析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犯忌,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刁斗”:古代军中白天来烧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的用具(铜制)。一本作“ 刀斗 ”。《史记·李将军列传》:“及出击 胡 ,而 广 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刁斗。”一说铃形。 司马贞 索隐引 荀悦 云:“刁斗,小铃,如宫中传夜铃也。”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命制琵琶,使其作乐,以解乡思。

“闻道玉门犹被遮”: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命李广利攻大宛,到贰师城夺取好马。因为路途遥远,给养不足,士兵饥乏,死伤甚众,攻战不利,广请求罢兵。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

“蒲桃”即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阿拉伯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用此典故,讥讽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

行人刁斗风沙暗的刁斗是什么意思?

“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公主琵琶”是指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那么夜晚又如何呢?三、四句接着描绘: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景象是多么肃穆而凄凉!“行人”,是指出征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引起共鸣了。
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以上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人”呢?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谁不想班师复员呢?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据《史记·大宛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厉。拼命死战的结果如何呢?无外乎“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
“蒲桃”就是现在的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今阿拉伯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陶”和“苜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这里“空见蒲桃入汉家”一句,用此典故,讥讽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是什么呢?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见帝王是怎样的草菅人命了。
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三、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中段转入声韵,“双双落”是江阳韵与入声的配合,犹如云锣与鼓板合奏,一广一窄,一放一收,音节最美。中段入声韵后,末段却又选用了张口最大的六麻韵。以五音而论,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节错落,各极其致。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不少。
刁斗
diāodǒu
古代军中白天来烧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的用具(铜制)

”夜传刁斗”是什么意思?

出自古代17军律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军营中风沙弥漫,一片漆黑,行人只能听到巡夜的刁斗声凄凄厉厉;还有那琵琶声幽怨肃穆如泣如诉.

刁斗:古代军中煮饭和打更用的铜锅,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夜传刁斗的意思是军人不能在夜间巡逻的时候把自己的打更任务让别人顶替.此是古时候部队的一大弊病.
《古从军行》

唐·李颀
  
1·刁斗

古代军中煮饭和打更用的铜锅。

2·“行人刁斗风沙暗”

此句意思是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只能听到刁斗的声音。

3·夜传刁斗

中国古代军规: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夜传刁斗就是夜间听到敌情。
夜间斗闹
文章标题: 刁斗,在古代是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9205.html
文章标签:古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