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5-12 20:59:5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8次
忽必烈实质上并不能算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因为他称帝在先,北伐在后,而北伐的后果又是大蒙古帝国的分裂。忽必烈开元称制是为了在政治上站稳脚跟,毕竟漠北的弟弟还在守家产,随时有继承汗位的“风险”。事实上忽必烈称帝的合理性一直遭史学界诟病,但成王败寇,忽必烈主导的蒙古内战换来了蒙古帝国四大汗国的分裂,他也只是成为了统一中原的元朝皇帝!
汗位的派系转移
蒙哥是成吉思汗嫡幼子拖雷的嫡长子,听着有些绕口,但这个身份非常关键,忽必烈则是拖雷的嫡次子,旭烈兀是嫡三子,阿里不哥是嫡四子。这是拖雷系的嫡子顺序,蒙古民族是按照“幼子守灶”的规则进行父亲财产继承的,这与汉文化的“嫡长继承制”不太一样,所以这是蒙古汗位之争频繁不断的根源所在。
蒙哥不光是托雷的嫡长子,还是窝阔台汗的养子,《元史》说窝阔台收养蒙哥是因为昂恢二皇后无子嗣,我个人觉得是政治斗争的手段。因为窝阔台是被成吉思汗亲自选定的汗位继承人,但拖雷又是蒙古旧制里的合法继承人,这里本身就是矛盾的。窝阔台随军西征时,拖雷还受命监摄国政,因此以托雷长子“为质”是最有效的制约手段。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个顾虑是正确的,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部落宗王以“库里勒台制”拖延了窝阔台两年未继汗位,即位当天还有恪守旧制,力推托雷的呼声。但结果就是拖累系没有继承汗位,蒙古大汗的位置落到了窝阔台系。
太宗尝有旨以皇孙失烈门为嗣。太宗崩,皇后临朝,会诸王百官于答兰八思之地,遂议立帝。——《元史》
窝阔台本来有意立三子阔出为汗位继承人,但阔出在1236年2月在征南宋时战死,于是窝阔台便要改立阔出的长子失烈门为继承人,但在贵由的生母乃马真后干涉下,汗位落到了窝阔台长子贵由头上。贵由戎马一生,也是立下不少军功,贵由继承并不是坏事,并且仍旧是窝阔台系掌握汗位。问题是贵由在1248年去世以后,并未指定由谁接班,其皇后海迷失后临朝称制,企图重新立失烈门为汗。这时候拔都又跳了出来,因为拔都与贵由一直不和,贵由的葬礼都拒绝参加,又因为自己术赤系建立了钦察汗国,且饱受争议(术赤的身世受质疑),无意大汗之位。于是插了一脚,凭借自己的威信,邀众宗王去其驻地举办“库里台大会”,意在推举蒙哥为汗,此举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肯定不愿意,因此拖延许久。后由蒙哥母亲唆鲁禾帖尼从中周璇,再办大会,才推举了蒙哥为汗。从此蒙古汗位又回归到成吉思汗幼子托雷一系。但也体现了皇族内部的分裂,为后来大蒙古国的彻底分裂,埋下伏笔。
正统之争
蒙哥汗即位以后,对于几个亲弟弟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忽必烈因推崇汉制,被授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也是攻伐南宋的计划;旭烈兀则是安排为西征统帅,1253年六月开始从漠北出征;阿里不哥作为拖雷嫡幼子,则留镇漠北哈拉和林祖业(蒙古帝国首都),这是托雷系权力架构的总体分配。
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攻打钓鱼城时离奇死亡,《史集》和《元史》都记载为病逝,但蒙哥病逝前没有留下立汗的遗命,这一点也成为史学界争议的地方,这也造成了后来更加混乱的汗位之争。
蒙哥汗的死训传回漠北漠南时,就开启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权利之争。当然,在继承汗位的问题上,二者也是要遵守祖制的,前有长者窝阔台继承汗位的先例,所以阿里不哥虽然留守漠北,但也未必有心里踏实,所以他不断诱骗忽必烈回漠北召开“库里台大会”,但忽必烈知道回去就意味着危险,因此以南征为由一直拖延不归,此间二人相互遣使博弈。
且阿里不哥已行赦令,令脱里赤为断事官、行尚书省,据燕都,按图籍,号令诸道,行皇帝事矣。虽大王素有人望,且握重兵,独不见金世宗海陵之事乎?若彼果决,称受遗诏,便正位号,下诏中原,行赦江上,欲归得乎?《 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四》
在此期间二人也没闲着,阿里不哥不断从漠南蒙古、汉军中大量调兵,争夺各地军队的控制权。正围军鄂州的忽必烈在重臣郝经的《班师议》中看清局势,撤军北上。至开平,忽必烈近臣廉希宪、商挺陈明被阿里不哥抢先称汗后局面难以控制,因此忽必烈抢先一步在开平举办“库里台大会”,即位称帝。作为回应,阿里不哥“僭号于和林城西按坦河”,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这里所说阿里不哥以“僭号”作为回应是有意贬低阿里不哥的正统性。毕竟阿里不哥奉命留守和林,主持国政,蒙哥汗诸皇子以及大臣都支持他即位,阿里不哥举行的库里台会议是在首都和林附近,参与支持阿里不哥的蒙古宗王更多,也是符合蒙古祖制的。而忽必烈称帝因为缺乏有力的理论和宗王支持,因而抢先“注册”,也只是为了在政治上站住脚。
所以在蒙古帝国庞大版图上出现了两位大汗相抗衡的局面。双方赢得的支持理应是阿里不哥更多,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中“双向投资”的不少,也许是为了在站队中获得投机的机会。公开支持忽必烈的旭烈兀在伊尔汗国形成对阿里不哥的制约,但其子药木忽儿依旧留在阿里不哥阵营作战,术赤系的拔都后王别儿哥也公开表示支持忽必烈,但钦察汗国的钱币却刻着阿里不哥的名字。名义支持与心里的归属的反差证明了阿里不哥在蒙古人心中的正统地位。
武力解决
一山不容二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战拉开序幕,历时四年之久。
1260年,阿里不哥先以“正义之师”兵分两路,挥师南下。旭烈兀之子药木忽儿、术赤后王合剌察儿走东路,由和林出发直下漠南;阿兰答儿走西路,兵向六盘山,意图整编蒙哥攻宋时退居此地的旧部。东路军由蒙古宗王挂帅,目标直指燕京,忽必烈御驾亲征,拜大将移相哥与合赤温之孙纳邻合丹为其前锋主动出击。移相哥一举击溃药木忽儿与合剌察儿,进军威胁和林,阿里不哥退至吉里吉思。忽必烈大军顺利挺进和林休整兵马,阿里不哥假意谢罪,忽必烈又以汉地政局为重,留移相哥镇守漠北,自己南返。
虽东路兵败,但西路方面阿兰答儿与正重装北归的浑都海相遇,合兵一处,两军整合之后向东进兵,一路招抚陇蜀诸将,兵锋盛极一时,致忽必烈朝政有议“捐弃两川、退守兴元”。但忽必烈毕竟久战汉地,他令合丹、哈必赤增兵驰援,整合汪惟良、八春等部,随后“合兵复战西凉,大败之,俘斩略尽”,阿兰答儿与浑都海也被擒杀,阿里不哥西路一线也宣告失败。此间内战稍有停息,忽必烈得以整改朝政,治理汉地,实力进一步提升,阿里不哥也于吉利吉思厉兵秣马,等待再战。
十一月壬戌,大兵与阿里不哥遇于昔木土脑儿之地,诸王合丹等斩其将合丹火儿赤及其兵三千人,塔察儿与合必赤等复分兵奋击,大破之,追北五十余里。帝亲率诸军以蹑其后,其部将阿脱等降,阿里不哥北遁”。——《元史·卷四·世祖纪一》
1261年秋,阿里不哥再举兵回攻。他遣使向移相哥伪称投降,然后发动突袭,移相哥疏于防备而至兵败,和林城失手。随后,忽必烈再度北伐,与阿里不哥军相遇于昔木土脑儿之西,阿里不哥前军首战溃败,退军待援,阿速台所领后军赶到后,阿里不哥再次返攻,鏖战许久不分胜负,因此各自引军后退,对峙于大碛南缘。时至冬末,忽必烈搬师南还,并“诏撤所在戍兵,放民间新签军”。阿里不哥也城中因粮饷不继,故率众西去,忽必烈所部趁机兵不血刃的又拿回了和林城。
两位大汗真正的战争也接近尾声,忽必烈不断推行汉制,重用汉臣,发展经济民生,实力一天胜过一天。阿里不哥游战于漠北,1264年春,其军驻地阿力麻里遭遇饥荒,军心涣散,出于无奈,向忽必烈认怂,四年之久的汗位之争就此结束。蒙古也至此只有忽必烈这一位大汗,阿里不哥被幽禁后不久死去。
这次内战虽然确定了忽必烈的汗位,但导致了蒙古帝国的分裂。由于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是阿里不哥的支持者,因此在阿里不哥失败后纷纷独立,并不承认忽必烈的大汗地位;伊尔汗国虽是忽必烈的支持者,但随着三大汗国的独立,他也逐渐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并且旭烈兀虽然支持忽必烈,但也始终没有承认忽必烈对于阿里不哥定性为罪人的说辞。蒙古帝国版图虽大,却再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权。
忽必烈的夺汗之路其实很简单,就是政治上抢先称汗,取得理论支持,也可以说是形式上的支持,毕竟深受汉文化影响,在他心里“库里台”大会哪有枪杆子硬呢?其次就是他“经略漠南”以后,在汉地打下的军事经济基础,以武力做为最强硬的手段,特别是得到旭烈兀的支持后,就更有底气的向旧制发起挑战。继承权的合法性凭借武力能够弥补,这就是忽必烈的价值观。而忽必烈的成功也是先进汉文化对于蒙古保守贵族的成功。
蒙古帝国的后妃与汉族王朝的后妃有点区别,不像汉族皇帝那样只有一个皇后,被称之为“正宫”,按照蒙古习俗,大汗的后妃,是依据斡耳朵(宫帐)排列,大抵有四大斡耳朵之主,均称皇后。元世祖忽必烈第一斡耳朵帖古伦大皇后;第二斡耳朵察必皇后(察必去世,由其侄女南必皇后继领);第三斡耳朵是朵塔剌海皇后;第四斡耳朵是伯要兀真皇后(后来是阔阔伦皇后)。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察必皇后。
察必皇后出身于弘吉剌氏,她的父亲是弘吉剌部首领按陈,按陈的妹妹孛儿帖嫁给了成吉思汗铁木真,也就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大皇子的母亲。
窝阔台汗曾经降圣旨曰:弘吉剌“生女世以为后,生男世尚公主,每岁四时孟月,听读所赐旨,世世不绝”,自此,弘吉剌部成了蒙古诸部中与黄金家族世代联姻的主要姻亲部族。
忽必烈是拖雷的儿子,察必嫁给忽必烈,可谓亲上加亲。
察必姿容秀美,气质娴雅,天赋聪明,思维敏捷,在后妃中颇得忽必烈喜爱与荣宠。她晓达世事,善思明机,在忽必烈即汗位前后,建言建策,助夫登上汗位。
公元1259年农历十一月,蒙古大汗蒙哥猝死于钩鱼山,此时的忽必烈远在渡江攻南宋鄂州前线,拖雷嫡幼子、也就是蒙哥与忽必烈的同母弟弟阿里不哥,图谋在漠北大都自立为蒙古大汗,暗中派出亲信阿蓝答儿来抽调兵丁,已经到达距离开平一百里的草原地带。
察必得到消息,快马派出使者对其责问:“发兵大事,太祖皇帝曾孙真金(忽必烈儿子)在此,何故不令知之?”阿蓝答儿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随之,察必派遣脱欢、爱莫干二人急驰赶到鄂州军中向忽必烈密报:阿里不哥派阿蓝答儿等人来漠南抽调蒙古军与汉军人马,其原因不明,那支军除我们也交不交给他们呢?并且还带来察必的一段隐语:“大鱼的头被砍断了,在小鱼中除了你和阿里不哥以外,还剩有谁呢?你回来好不好?”这隐语分明是说蒙哥汗死了,与他争夺汗位最有势力的便是阿里不哥,希望他速速回来。
忽必烈闻讯,十分震惊,深知幼弟阿里不哥趁其南征,着手准备夺取汗位的军事行动,一场祸起萧墙就要到来。于是,果断决定与宋军议和北返,来争夺汗位。
蒙古帝国的汗位继承一直没有固定的传承制度,在决定新的人汗人选时,要考虑前任大汗的指定、忽里台贵族会议拥戴及各宗支实力等因素,彼此在不同情况下交互产生作用,也就常常出现以汗位继承为中心的权力之争。
蒙哥汗是在攻取南宋四川钓鱼城前线猝死,他生前未来得及对汗位继承作任何安排或指定,蒙古皇室内部关于汗位归属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新一轮汗位争夺不可避免。
主要的竞争对手无非是拖雷的两个儿子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兄弟。他们都是唆鲁和帖尼皇后所生,在拖雷家族内部,阿里不哥以“斡赤斤(灶主)”的身份,承袭了拖雷夫妇的大部分蒙古千户与分地(蒙古人幼子守灶,也就是继承家业),这分地包括漠北吉里吉思和中原真定路。
蒙哥汗南征前夕,他奉命留守和林,主持大蒙古国行政,管理漠北千户军和诸斡耳朵宫帐。
蒙哥汗一死,其余诸皇子阿速台、玉龙答失、昔里吉等人都没有角逐大汗的资格,所以他们一致拥戴阿里不哥,蒙哥汗的亲信大臣阿蓝答儿、孛罗欢、浑都海、脱里赤等人也倾向阿里不哥,这样,阿里不哥自然是当时蒙古草原最有权力最有资格当上大汗的人。
阿里不哥非常清楚,他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是同胞兄长忽必烈,所以趁忽必烈忙于攻取南宋鄂州之机,尽快控制漠南的主要军队与财赋,才能顺利登上汗位,迫使忽必烈就范臣服。所以,派阿蓝答儿等亲信到各处抽取兵丁,被察必得悉,才派人责问并飞报忽必烈,请忽必烈火速北返。
忽必烈及时返回燕京,果断遣散被阿里不哥手下征集的兵士,并派人责问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十分清楚,自己留守和林,主持国政,掌管漠北部分军队,又得到蒙哥汗诸子及汗廷大臣们的支持,尽快在漠北举行忽里台贵族会议,制定届时逮捕忽必烈等人的计划。
于是,阿里不哥向各方面派出使者,邀请出席在漠北举行的忽里台贵族会议。同时派出脱里赤等人为急使到忽必烈处通知:“为了举行蒙哥合罕的丧礼,务请忽必烈和全体宗王都来。”
忽必烈接到邀请,左右为难,按照常例,他必须出席,但也深知,这是阿里不哥给他设的陷阱,应邀赴会,前途未卜,凶多吉少。
忽必烈手下廉希宪、商挺等人力劝先发制人,采取行动,察必也对忽必烈说,要当机立断,不可错失良机。
于是,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年)三月,在开平举行了一次忽里台贵族会议。
西道诸王合丹(窝阔台子)、阿只吉(察合台孙)、只必帖木儿(阔端子),东道诸王塔察儿(铁木哥 • 斡赤斤嫡孙)、也孙哥(合撒儿子)、忽剌忽儿(哈赤温孙)、爪都(别勒古台孙)、纳邻合丹(哈赤温孙)等皆来参会,以及功臣贵戚如木华黎国王曾孙忽林池、纳陈驸马、帖里垓驸马等,共同拥立忽必烈为新汗,随后击败阿里不哥。
可以说,在汗位归属的关键时刻,察必留守通报辅佐之功颇大,史载:察必“曩事潜龙之邸,及乘虎变之秋,鄂渚班师,洞识事机之会;上都践祚,居多辅佐之谋”。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本身是大汗窝阔台的长子,而且,贵由的母亲脱列哥那又是窝阔台最喜欢的一个皇后(蒙古的大汗有很多个皇后,这一点,和汉人是不一样的),可是,窝阔台偏偏就不喜欢贵由,不把大汗之位传给他。而是确立了第三个儿子阔出为继承人。
更为气人的是,后来这个第三子在攻打南宋的战斗中被打死了。说起来,大汗之位应该贵由来继承了吧?可是,不,窝阔台还是不传他,而是让阔出的儿子失烈门来继承汗位。要知道,那时候的失烈门,还只是一个只有几岁的小孩子。
难道他贵由,连一个小孩子都比不上吗?照理,他的遭遇应该得到蒙古贵族们的同情的。毕竟本来该他继承汗位,他老爹却偏偏要给别人,但是没有。不但没人同情他,大家反而反对他。拔都这样的宗王,甚至公开表示不支持他。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贵由为什么这么倒霉呢?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贵由自身的问题。贵由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贵由身体不好。史料记载,贵由有拘挛病。这个拘挛病大概是癫痫症之类的一种病,发作起来后,会人事不省,全身抽搐。我们知道,那时候的蒙古族,是一个崇尚战功的民族。身体强悍的,体格健壮的,意志力坚强的,在战场上立下战功的,都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和尊崇。贵由有这种先天性疾病,体质又比较弱,因为,常常被大家小看。
二是贵由性格不好。贵由的性格非常偏狭,容易嫉妒别人,还经常搞小团体,为大家所不佩服。在第二次西征的时候,他老爹窝阔台没有选他当西征军的统帅,而是选择了拔都当统帅。其实,选择拔都当统帅是最合适的,拔都军事才干高,为人大气能团结人,同时拔都对欧洲的情况最了解。可以说,窝阔台的选择并没有错。但是贵由就是不服,不断找拔都的茬,不执行拔都的命令。
最后,还和拔都大闹起来。贵由的这些做法,在军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因此,大家都很是看不上他。在忽必烈之前的四任大汗中,成吉思汗发动了第一次西征,窝阔台发动了第二次西征,蒙哥发动了第三次西征,只有贵由没有发动西征。准确是说,也不是贵由没有发动西征,他也是发动了西征的。但是,他西征的目的,和其他三任大汗西征的目的显然是不同的。
其他三任大汗西征的目的,是为蒙古聚敛财富。而贵由西征的目的,是为了报复拔都,搞窝里斗。虽然他并没有明说,但是整个蒙古都知道他在干什么。可是,他还没走到拔都的地盘呢,自己先就因身体不适去世了。说老实话,这是有些尴尬了。
二、贵由母亲的原因。窝阔台生前,已经明确说明要把汗位传给失烈门。不过,窝阔台去世后,贵由的母亲脱列哥那却以失烈门还小为理由,要自己监国。失烈门就算小,似乎也不应该脱列哥那监国,毕竟脱列哥那和失烈门没有什么关系。好吧,因为你是窝阔台生前最宠爱的皇后,就你监国吧,大家都认了。可是,脱列哥那在监国期间,却并没有干什么好事,她宠信一个叫奥都剌合蛮的波斯商人,把国家搞得很乱。
本来,脱列哥那监国,是想给自己的儿子贵由加分,让蒙古在举行忽里台大会的时候,大家好推举贵由。为此,她不惜把国库里的财物拿出来,大肆贿赂赏赐那些宗王们。但是,由于她乱政,同时有很多正直的宗王又瞧不上脱列哥那的做法。因此,她不但不是给贵由加分,反而是给贵由减分。
再加上她违背窝阔台的遗诏,不让失烈门当大汗,让大家推荐他的儿子贵由为大汗,因此,大家更加不服。贵由自身的作为,让大家瞧不起他。贵由母亲的作为,又让大家对贵由的印象更恶劣。因此,尽管贵由在她母亲的强力干预下当了两年大汗,但是,他在蒙古历史上的存在感,却非常低。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