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将地球向公转轨道外推一点以缓解全球天气变暖的做法是否现实呢

时间: 2022-05-12 02:00:1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将地球向公转轨道外推一点以缓解全球天气变暖的做法是否现实呢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能解决吗?怎样解决呢?

急求
不能解决,因为全球变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自然因素一个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自不用说是太阳风暴和宇宙的环境的自然改变对地球的影响,认为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造成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过度排放超过了地球本身的吸收能力,二氧化碳等化石燃料过度在大气层聚集吸收了过多的热能,故地球本身表面气温自然会升高,第二个方面就是森林的过度砍伐,森林少了就不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化石燃料就不能很好的吸收,你问能不能解决我的观点是解决不了,原因有两个从自然因素看是解决不了,从人为因素看目前也是解决不了因为这涉及到很多国家的利益不是一两个国家的事要不《京都议定书>早就生效了,我回答的你还算满意吧.
好好笑 你5分就想请教这么高深的问题!!!要是真有这么容易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了!!!你先去查查是什么原因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的吧!!!
要说解决 估计没人能解决 但是 环保从自身做起还是力所能及的
全球变暖 我们能做些什么

在保持了两千多年相对平稳的温度后,现在的地球正在因为温室气体而发「低烧」,特别是二十世纪后期,比过去四百年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热。科学家研究报告表明,人类应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负责。

太阳辐射以光波进入大气层,为地球带来热量,有些辐射被吸收让地球暖化,有些则形成红外线反射回太空。大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臭氧等气体,能吸收地表的红外辐射而成为地球的绝热层。它们是生命的保障,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全球温度将下降三十多度。

影响地球气温变化的关键不是温室气体的存在,而是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当浓度增加时,地球表面的温度就随之上升,导致地球变暖。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快速升高到380ppm,而且越来越高。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22倍,它在大气中的浓度正快速增长。在上个世纪末,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大约0.6度,本世纪预计将上升1.4到5.8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就不断地出现。

整个地球的气候就像一个巨大的引擎,通过海洋的洋流和大气层的风流,把赤道的热量分散到南北两极。一般说来,赤道气温上升1度,南北极的气温就会上升12度。所以,对地球变暖最敏感的是南北两极,那里的冰川和冰盖正在不停地融化。

英国南极考察站前不久发表的近30年气象数据研究报告表明,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地球平均变暖速度的3倍。海水变暖,南极冰圈就开始融化,一旦部分融化,全球海平面就会上升。

北极的情况更糟。北极冰圈的厚度,从1970年开始明显减少,40年内减少了40% 。格陵兰岛冰川流失的速度在最近5年中加快了一倍。据估计,如果整个格陵兰冰盖融化,全球海面将升高7米,这意味着整个佛罗里达或者孟加拉都沉入海底。如果整个南极冰盖都融化,那将更可怕,届时全球洋面将升高65米。

冰盖融化的更大影响在于它将彻底改变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当阳光照射在冰层,90% 的光会像照射在镜子上面一样,反射回到外太空;但是当阳光照射在海面,90% 以上的能量会被吸收,于是周围的海水就会变暖,使冰圈融化得更快。北极冰圈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将90% 的阳光反射出去,让地球保持凉爽,但是当冰圈逐渐融化,海水将吸收大量的热能,北极、北冰洋和北极圈,吸收的热能会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快更多。如果两极的冰盖不存在了,地球变热的速度将大大加快,导致干旱、炎热以及水灾等极端气候频繁出现。

目前,我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我国每个家庭每年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大约是2.7吨。如果我们改变家庭生活方式,能否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呢?

其实,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变,就可以减少家庭能源的消耗。例如,离家较近的上班族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而不是开车;短途旅行选择火车而不搭乘飞机;在不需要继续充电时,随手从插座上拔掉充电器;如果一个小时之内不使用电脑,顺手关上主机和显示器;每天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每人全年可以减少约0.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地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居家

照明用电

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单单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

白天可以干完的事不留着晚上做,洗衣服、写作业在天黑之前做完。早睡早起有利于身体健康,又环保节能。

低碳烹调法

尽量节约厨房里的能源。食用油在加热时产生致癌物,并造成油烟污染居室环境。减少煎炒烹炸的菜肴,多煮食蔬菜。不要把饭锅和水壶装得太满,否则煮沸后溢出汤水,既浪费能源,又容易扑灭灶火,引发燃气泄漏。调整火苗的燃烧范围,使其不超过锅底外缘,取得最佳加热效果。如果锅小火大的话,火苗烧在锅底四周只会白白消耗燃气。

自家煮饭炒菜,量足够吃就好,不多炒。路上看到被人丢弃的食物,可以捡起来喂野狗、野猫和小鸟等小动物。变质的饭菜可以埋在地里做肥料。

节水妙招

淘米水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或者浇花。

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既节水省时,又可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冲洗衣服时,可以加入少量肥皂粉,因为洗衣粉遇到肥皂会减少很多泡沫,既省水又节约清洗时间。

洗脸、洗手用小脸盆接住水,然后倒进大桶收集起来。

洗手、洗澡、洗衣、洗菜的水和较干净的洗碗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洗抹布、擦地板、冲马桶。

爱惜衣物之道

穿衣以大方、简洁、庄重为美,加少量的时尚即可。相比那些时尚的服饰,传统衣着的保鲜度和耐用性更好。

外出时穿的正式服装和家居服分开,回家就换上宽松舒适的家居服,可以延长正装的寿命。

吃饭、走路时注意照管衣服,避免溅上油污和泥渍。

做饭、干活时穿上围裙或劳动服,保护衣服不被损污。

洗头、洗脸时,用毛巾遮护衣领,卷起袖子,避免衣服被水打湿。

脱下来的衣服要折叠好,放在衣柜里或者挂进衣橱,不要在外面乱堆乱放,以免落上尘埃杂秽。

晚上休息时换上睡衣,既整洁又不损坏衣服。

脏衣服洗干净以后,如果有破绽的地方,可以用颜色相近的布块补缀,不要怕丢面子。服装庄重整洁,举止礼貌得体,才真正有威仪、有面子。

家用电器的节能使用

购买洗衣机、电视机或其他电器时,选择可靠的低耗节能产品。

电视、电脑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既节约用电又防止插座短路引发火灾的隐患。不用时关掉饮水机的电源。保持冰箱处于无霜状态。

循环再利用

靠循环再利用的方法来减少材料循环使用,可以减少生产新原料的数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纸和卡纸板等有机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一种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大部分是甲烷)。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原料,减少水污染。因此,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回收塑料及金属制品,一公斤铝的重新利用可以避免十一公斤二氧化碳排放。

尽量少消耗铝膜包装的利乐砖包装,以及其他一次性用品。

节能的健身方式

假如所住楼房的楼梯通风采光状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备,可以每天做「爬梯运动」,在节电的同时,健身、健心、健性情一次完成。

(敬请惠览本网网页:http://www.dfg.cn/gb/ssht/ys/20-anbu.htm)

手洗轻便的衣服,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以站桩的姿势在洗衣池前站定,既锻炼脚力,又可使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腰部和背部放松。双手同时搓洗衣服,节水节电的同时锻炼了手指灵活性和左右脑的协调能力。

节省取暖和制冷的能源

大部分家庭的能源都消耗在取暖和制冷上。只要有效地使用自然通风和避免房间过暖,就能简单地减少10%的费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检查阁楼和空心墙隔热材料的质量。冬季检查门和窗边的缝隙是否密闭。

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

可再生能源

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能大大地减少我们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太阳能可以加热水和发电。在一些欧洲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生物质采暖系统,还有一些新式的小型风力涡轮发电机已经可以供家庭使用。

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厨余垃圾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不仅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的习惯和自觉性。

交流捐赠多余物品

将多余或不用的物品集中起来,通过交换和捐赠的办法,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二、在路上

经济型汽车

高能效汽车每公里产生更少二氧化碳。一般说来,汽车重量越大越耗油,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与经济型的小汽缸车相比,大型SUV汽车和豪华汽车排放至少两倍以上的二氧化碳。越野型汽车安全系数高,但比较耗油。自动档汽车的动力传递通过液压完成,在工作中会造成动力损失,尤其是在低速行驶或堵车中走走停停时,油耗更大。

燃料

汽油和柴油:环保型的汽油和柴油能提高汽车的性能。它能清洁汽车的引擎,减少引擎的摩擦力,并使燃油能更充分燃烧,从而降低对空气的污染。

生物液体燃料:生物液体燃料与传统车用燃料相比,可以潜在地带来二氧化碳减排。中国已经是世界燃料乙醇的第三大生产国和使用国。燃料乙醇在全国9个省的车用燃料市场得以推广和使用。

明智的旅行

先计划好最佳路线再出发。

仔细想想你旅行需求。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你有想过跟家人和朋友共乘一辆汽车吗?你真的需要飞行吗?可能一个电话会议更节省时间、金钱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汽车保养

做好汽车的日常养护,确保它能在最佳状态下行使。检察轮胎气压和机油。不需要的时候,把车顶行李架和箱子拆下来,因为这些都会使车子的效率降低超过10%。

开车时

行驶时注意油离配合,保持在经济时速。试验显示,油门踩到底比中速行驶费油2—3倍,所以在行驶中猛刹车、猛起步都是大忌,尽量做到平稳起步。

在排队、堵车或等人时,尽量避免发动机空转。发动机空转3分钟的油耗可以让汽车行驶1公里。因此,如果滞留时间超过1分钟,就应该熄火。

提高出门办事效率

除非必需,不单独驾车出门。每次出门之前,把要办的事列出来,争取一口气办完。这样可以减少塞车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购物时

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

塑料的原料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节约塑料袋就是节约地球能源。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超过一百万吨,「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

购买本地的产品

购买本地的产品能减少在产品运输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例如:根据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公布的一份报告,在英国,8%从车子释放的二氧化碳来自运送非本地产品的车辆。

购买季节性的产品

购买季节性的水果和蔬菜能减少温室生长的农作物。很多温室都消耗大量的能源来种植非季节性的产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地的食品最适合当地人食用。本地生产的其他商品,维修保养方便且成本低廉。季节性的食品是在最适宜该物种生长的自然生态下成熟的,最富营养,同时也少有各种催生的添加品。而反季节食品不仅价格贵而且营养较少,添加的农药、化肥和催生剂也危害健康。

减少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采购

饲养家畜要消耗掉2/3以上的耕地;地球上人为产生的甲烷中,畜牧业就占16%。肉类的生产、包装、运输和烹饪所消耗的能量比植物性食物要多得多,其对引发地球温室效应所占人类行为的比重高达25%。

少用一次性制品

商场里充斥着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签字笔……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所产生的大量垃圾造成环境污染。以一次性筷子为例,我国每年向日本和韩国出口约150万立方米,需要损耗200万平方米的森林资源。

不要掉进奢侈品的陷阱

越时尚的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快。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时髦的服装,商家通过不断地推陈出新,刺激人们的购买欲。那些追求奢侈品消费的「月光族」和「车奴」、「卡奴」,不仅浪费资源,还使自己背上沉重的经济枷锁,究竟是富人还是「负人」,只能冷暖自知。

过度包装

注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这代表在包装的生产过程中,消耗了较少的能量。减少了送往垃圾填埋地的垃圾,也减少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使用再循环材料的好处

比起用原始材料制造的产品,用再循环材料制造的产品,一般消耗较少的能源。例如:使用回收钢铁来生产所消耗的能源比使用新的钢铁少75%。

总之,还有其他节约能源的方法,需要我们举一反三,去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让我们行动起来,抛掉自私自利的陋习,以博大无私的善心、善行,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维护人类得以继续生存的未来。
少排废气

利用核武器改变地球公转半径可以抑制全球变暖吗?

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当量的核武器是5000万吨TNT当量 Tsar Bomba 。我知道你看惯了各种核爆画面,肯定毫无感觉。

在现代,除了世界和平之外,呼声最高的就是环境保护了。在上世纪人类的疯狂输出下,大气层内的温室气体含量成功突破新高,导致全球平均温度也水涨船高。温度一高,直接后果就是各种气候灾难频发和气候混乱,生物灭绝速度加快。一些有识之士虽然在努力推动全球重视环境保护的风潮,但看起来效果并不理想。有人为此提出了一个疯狂的设想:用核弹把地球推得离太阳远一点,降低地球的吸热,怎么样?想法虽好,但是核武器根本推不动地球。就算能推动,核武器也会先把人类给灭了。

完全不可能,因为就算地球上所以的核武器都用完了,释放的能量甚至都达不到全球每年燃烧化石燃料的能量,也就是说核弹的能力其实没那么强,先不提怎么把能量合理是释放出来作用到地球上,其实你要对比就会知道,太阳每年对地球造成的光压都有千万吨tnt的力,你看几十亿年了地球动了嘛。

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其实确实可以抑制全球变暖,只不过不是通过改变地球公转半径产生的,而是核武器摧毁了地球的重工业,摧毁了人类这个造成全球变暖最重要的罪魁祸首达到的。

不会,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想法,地球公转半径怎么可能说改变就改变
不可以,全球变暖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不可以,全球变暖不只是地球自身原因,有很多原因。
不会的。因为不是随便就能改变地球公转

如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地球在一年一年变暖,天气越来越热,夏天越来越难熬,以后地球会热到什么程度呢,人们将如何面对这个难题?
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方法是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
减缓变暖:
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气候。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赤道上空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
全球气候变暖:
1、海平面上升
地球上出现高温天气,并不意味着迈阿密的生活方式将向非洲看齐,但却的确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高温天气怎么会导致海平面上涨呢?原来气温过高会造成冰山消融。海冰和极地冰盖不断融化,使海洋里的水量增多,就造成了海平面升高。
2、融化的冰川
观测冰川是否消融并不需要借助特殊设备。原来覆盖在苔原表面的冻土由于表面温度升高而融化后,现在上面生长着植被。
3、热浪侵袭
热浪不仅抑制人体的一些功能,更能害死人。图为2008年受热浪侵袭的纽约街头,一个人试图把瓶中的水倒在身上降温。
4、暴风雨和水灾
温暖的海水增加了强烈风暴产生的可能性。2008年7月多利飓风席卷了德克萨斯州与墨西哥边境。温暖的海水给飓风提供了力量。科学家将海洋和大气的温度,与强暴风雨发生的几率关联起来。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和英国都经受了超强风暴和洪水的袭击,灾害中有很多人死亡,财产损失达数亿美元。
5、干旱
当世界上的一些地方被风暴和泛滥的洪水袭击时,另一些地方却遭受着干旱的威胁。随着气候变暖,专家估计旱情可能至少增加66% 旱情的增加使供水量萎缩,并且导致农作物生产的质量下降。这使得全球的粮食生产和供给处于危险之中,人们面临饥饿威胁的危险越来越高。
6、疾病
伴随着洪水、干旱的高温天气,给病毒创造了极好的生长环境,蚊子、扁虱、老鼠等携带疾病的生物愈发繁盛。世界卫生组织声称,新生的或复发的病毒正在迅速传播中,它们会生存在跟以往不同的国家中,一些热带疾病也可能在寒冷的地方发生。比如蚊子就使加拿大人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
7、经济问题
随着温度的增高,弥补由于气候变化造成损失的花费越来越多。严重的风暴和洪水造成的农业损失多达数十亿美元,同时治疗传染性疾病和预防疾病传播也需要很多开销。极端天气也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滑坡。
8、冲突和战争
优质粮食、水源和土地的减少,会使威胁全球安全的隐患增多,从而引起冲突和战争。
9、生物多样化丧失
全球气温的上升,对物种生存的危害越来越大。如果年平均气温保持1.1到6.4摄氏度的增长速度,到2050年约30%的现有动植物都会面临着灭绝的威胁。这些物种会因为荒漠化、森林砍伐、海洋变暖、无法适应气候等原因而灭绝。野生动物研究者注意到更多的弹性迁移,动物从遥远的北方迁徙到遥远的南方,寻找维持其生存所需的栖息地,如红狐,曾经的北美居民,现在则生活在北极。
10、破坏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增多是对人类生态系统的一项测试,它威胁着淡水,清洁的空气,燃料和能源资源,粮食,药品和其他对人类生存产生影响,而不是对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生存条件。
全球变暖的问题已开始考验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有一天会构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科学家想方设法改变地球越来越热的情况,那么——科学家如何给地球降温?

气候学中的“奇谈怪论”

对于全球变暖,很多科学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不事声张地研究对策,他们认为,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有一天可能会构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全球气温开始持续上升的时候,科学界在遏制全球气温变暖方面也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成为许多自然灾害源头的这些年来,为数不多的科学家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了若干个规模宏大且着眼于长远的解决办法,如在地球轨道上搭建“阳伞”让地球降温,营造更广阔云层反射阳光,让大海吸收更多的温室气体等,不一而足。这些科学家的建议被视为异想天开,成了气候学中的奇谈怪论,一度为主流科学界所不屑。遥想当初,几乎没有一家体面的科学杂志肯刊登他们独出心裁的文章,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机构愿意拨专款对此进行可行性研究。环保主义者和主流科学家坚持认为,人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及时阻止全球气候继续变暖应是当务之急。

地球表面把接收到的大约30%的阳光反射回太空,吸收了70%的阳光。一些科学家的意见是,只需稍微增加地球对阳光的反射就可以轻松地抵消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从而实现让地球降温。

形形色色的地球降温设想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布勒克建议在大气层的平流层内释放二氧化碳,据他计算,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动用几百架大型喷气飞机,不过这种做法会加剧酸雨的形成。1997年,给地球降温的设想获得了一位头面人物的支持,他就是氢弹的主要发明者之一爱德华�6�1特勒。特勒在媒体撰文提议,向平流层投放能够散射阳光的微粒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何不试一试?但是政府主管部门通常不主张让科学家琢磨这些不着边际的研究课题,尽管这些课题与地球未来的安危密切相关。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的大气物理学家约翰�6�1莱瑟姆说,他和同事们这些年来一直在着手试验向海面上低空云层喷洒盐水的办法,增加云层的阳光反射率,但没有收到什么实际效果。还有形形色色的地球降温设想,比如在沙漠上覆盖反射膜、用白色塑料制成飘浮在海面上的岛屿,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将更多的阳光反射回太空。还有一种设想是让海水富营养化,让海洋植物超量繁殖,以便更多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反对通过这些人为方式给地球降温的人士认为,应尽量避免让全球气温继续变暖比采取不明后果的补救办法更有实际意义。他们呼吁减少地球矿物能源的利用,研究清洁发电手段,以此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不过,类似《京都议定书》这种国际社会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集体措施并没有取得令人欣慰的效果。科学家估计,照此下去,本世纪地表温度最高可能上升2摄氏度到3摄氏度。

一门新学科——地球工程学

现在,主流科学家的态度发生了令人瞠目的转变,全球一些最有名望的科学家指出,由于人们对全球变暖的担忧与日俱增,那些异想天开的建议值得认真对待。这些环保领域的带头人对地球面临的潜在危机心存忧虑,不断呼吁各国政府和科学团体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新办法。

这些计划以及相关研究是被称为“地球工程学”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领域的一部分。地球工程学所研究的是对地球环境进行大规模的人为干预,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美国大气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拉尔夫�6�1奇切罗内在《气候变暖》杂志上条分缕析了自己的见解,以具体行动支持对地球工程学的研究。

奇切罗内还呼吁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地位的科学家也加入到地球工程学的研究中来。不久前,受奇切罗内邀请,亚利桑那大学著名天文学家罗杰�6�1安杰尔阐述了一项在地球轨道上安装透镜的计划,以从地球轨道上反射阳光。据他测算,恐怕需要安装数万亿个镜片才能奏效,每个透镜直径60厘米,镜片很厚,但重量很轻,和一只蝴蝶的体重相去无几。奇切罗内还加入了一场有关是否应该发表诺贝尔奖得主———德国马克斯�6�1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保罗�6�1克鲁岑提出的有关地球工程学的主张的争论。保罗�6�1克鲁岑是大气物理学界的著名科学家,1995年因证明工业气体正在破坏地球臭氧层而获得诺贝尔奖。在奇切罗内的支持下,保罗�6�1克鲁岑的见解得以见诸公众。
全球变暖的问题已开始考验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有一天会构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气候学中的“奇谈怪论”

对于全球变暖,很多科学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不事声张地研究对策,他们认为,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有一天可能会构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全球气温开始持续上升的时候,科学界在遏制全球气温变暖方面也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成为许多自然灾害源头的这些年来,为数不多的科学家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了若干个规模宏大且着眼于长远的解决办法,如在地球轨道上搭建“阳伞”让地球降温,营造更广阔云层反射阳光,让大海吸收更多的温室气体等,不一而足。这些科学家的建议被视为异想天开,成了气候学中的奇谈怪论,一度为主流科学界所不屑。遥想当初,几乎没有一家体面的科学杂志肯刊登他们独出心裁的文章,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机构愿意拨专款对此进行可行性研究。环保主义者和主流科学家坚持认为,人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及时阻止全球气候继续变暖应是当务之急。

地球表面把接收到的大约30%的阳光反射回太空,吸收了70%的阳光。一些科学家的意见是,只需稍微增加地球对阳光的反射就可以轻松地抵消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从而实现让地球降温。

形形色色的地球降温设想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布勒克建议在大气层的平流层内释放二氧化碳,据他计算,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动用几百架大型喷气飞机,不过这种做法会加剧酸雨的形成。1997年,给地球降温的设想获得了一位头面人物的支持,他就是氢弹的主要发明者之一爱德华??特勒。特勒在媒体撰文提议,向平流层投放能够散射阳光的微粒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何不试一试?但是政府主管部门通常不主张让科学家琢磨这些不着边际的研究课题,尽管这些课题与地球未来的安危密切相关。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的大气物理学家约翰??莱瑟姆说,他和同事们这些年来一直在着手试验向海面上低空云层喷洒盐水的办法,增加云层的阳光反射率,但没有收到什么实际效果。还有形形色色的地球降温设想,比如在沙漠上覆盖反射膜、用白色塑料制成飘浮在海面上的岛屿,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将更多的阳光反射回太空。还有一种设想是让海水富营养化,让海洋植物超量繁殖,以便更多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反对通过这些人为方式给地球降温的人士认为,应尽量避免让全球气温继续变暖比采取不明后果的补救办法更有实际意义。他们呼吁减少地球矿物能源的利用,研究清洁发电手段,以此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不过,类似《京都议定书》这种国际社会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集体措施并没有取得令人欣慰的效果。科学家估计,照此下去,本世纪地表温度最高可能上升2摄氏度到3摄氏度。

一门新学科——地球工程学

现在,主流科学家的态度发生了令人瞠目的转变,全球一些最有名望的科学家指出,由于人们对全球变暖的担忧与日俱增,那些异想天开的建议值得认真对待。这些环保领域的带头人对地球面临的潜在危机心存忧虑,不断呼吁各国政府和科学团体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新办法。

这些计划以及相关研究是被称为“地球工程学”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领域的一部分。地球工程学所研究的是对地球环境进行大规模的人为干预,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美国大气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拉尔夫??奇切罗内在《气候变暖》杂志上条分缕析了自己的见解,以具体行动支持对地球工程学的研究。

奇切罗内还呼吁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地位的科学家也加入到地球工程学的研究中来。不久前,受奇切罗内邀请,亚利桑那大学著名天文学家罗杰??安杰尔阐述了一项在地球轨道上安装透镜的计划,以从地球轨道上反射阳光。据他测算,恐怕需要安装数万亿个镜片才能奏效,每个透镜直径60厘米,镜片很厚,但重量很轻,和一只蝴蝶的体重相去无几。奇切罗内还加入了一场有关是否应该发表诺贝尔奖得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保罗??克鲁岑提出的有关地球工程学的主张的争论。保罗??克鲁岑是大气物理学界的著名科学家,1995年因证明工业气体正在破坏地球臭氧层而获得诺贝尔奖。在奇切罗内的支持下,保罗??克鲁岑的见解得以见诸公众。转变思路的科学家们相信,地球工程学并不是潘多拉盒子,如果实施得当,可以起到遏制全球变暖的作用,科学界应学会区别有益的建议和无效、危险的建议。奇切罗内说,“有人不赞成地球工程学的主张,但是我们需要对这门学问进行思考和辨别”。不少环保人士相信,这些新念头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使得地球工程学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切实可为,进而还增加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也就是各国领导人也许有一天会考虑采取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来遏制全球气温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首先我们人们要提高环保意识,减缓气候变暖的对策,最根本的是控制温室气体向大气的排放,特别是对排放量最大的二氧化碳加以限制。现实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大幅度地推行能源转化,引进清洁能源,从使用含碳量高的燃料(如煤)转向含碳量低的燃料(如天然气),或转向不含碳的能源(如太阳能);二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推广节能措施,降低能耗。此外,应保护和发展森林覆盖面积,加强城市绿化,以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同时应尽可能使用非氯氟烃(氟里昂)产品来代替常用的氯氟烃产品,以保护臭氧层。 禁止乱砍乱伐,要多植树造林,生物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当然还有,寻求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危害的对策,是一项涉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采取严谨和负责的态度。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地位。众所周知,海洋是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吸收者,又是氧气的最大制造者,他们吸收二氧化碳,把碳沉积在海洋里,把氧气放回到大气中。假如没有海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还会高出30% 40%。因此,要科学地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就必须加深对海洋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避免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片面认识,并客观、全面地认真考虑对策。
曾就职于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总署的陈文源博士接受采访,谈到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以及几种解决办法。

记者:我们知道人们对于全球变暖这个问题都非常关心,全球气候变暖对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有那些重大影响?

陈:影响越来越严重。比方说,前两个月美国大部分的城市都经历热浪的袭击,人命和其他方面的损失都明显可见,此外,干旱现象也很严重,不只是美国,中国以及欧洲方面都受到影响,其他像是森林火灾也发生得比较频繁。

记者:我们是否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挽救这种情形呢?

陈:其实,一个省钱又有效的方法是多种树,因为树木能吸收我们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过去,由于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例如:巴西的原始森林被大量砍伐,变成光秃秃的一大片,造成众多灾害。

记者:除了我们人类尽量避免使用化石燃料之外,大自然会不会自己扭转这种大自然现象呢?比方说,森林火灾或者海洋和大气的变化等等。

陈:大自然其实可以吸收很多废气;树木的生长需要二氧化碳,但是树木被大量砍伐了,废气的排放量越来越多,而海洋也吸收了很多二氧化碳,给海洋生物赖以维生的食物链造成损害。

记者:所以照您的说法是。我们这个地球是越来越热。

陈:对,这个现象似乎是越来越明显,南北两极冰山溶化的速度增快很多,陆地上的大湖干涸变成了沙漠,南美的安蒂斯山脉曾经有很多冰河,现在也消失了,有冰河的时候气温较低,细菌不易存活,疾病较少,七千英尺高的地方也开始有了疟疾,这是以前没有的,由于气候变暖所造成的灾害,现在一件件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欧洲反常的冷和反常的热,都是自然变迁的一部分,但近几年来,这种反常情形似乎越来越多了。

记者:那么,地球会不会发展到将来都没有冬天了呢?

陈:是有这个可能,不过这需要很长久的一段时间。如果我们现在不做改善的话,那么,等到那一天来临时,就来不及了。举个例子来说,世界上许多地方的珊瑚都变成了白色,这个现象是珊瑚死亡的前奏。但是,人类比较聪明,遭到的危害可能较少,我们应该尽早使用替代能源,例如使用风力和海浪以及海水温差来产生能源,此外,使用酒精含量多一点的石油也可以改善地球变暖的问题。

怎样可以减缓全球变暖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倘若此案能够实现,对于2050年为止的地球温暖化,根据估计可以发挥3%左右的抑制效果。

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停止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由于森林破坏而被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根据估计每年约在1~2gt.碳量左右。倘若各国认真推动节制砍伐与森林再生计划,到了2050年,可能会使整个生物圈每年吸收相当于0.7gt.碳量的二氧化碳。具结果得以降低7%左右的温室效应。

3、汽车燃料的改善

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于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于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估计到了2050年,可使温室效应降低5%左右。

4、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要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5、鼓励使用天然瓦斯

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主要能源。因为天然瓦斯较少排放二氧化碳。

6、汽机车的排气限制

由于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这可以对到2050年为止的温暖化,分担2%左右的抑制效果。

7、鼓励使用太阳能

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于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不过,就算积极推动此项方案,对于2050年为止的温暖化,只具4%左右的抑制效果。其效果似乎未如人们的期待。

8、开发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Biomass Energy)作为新的干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 

9、设法挖掘海洋吸收碳的潜力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吸收剂载体,海洋大约吸收了人类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减少了大气中的含量,延缓了气候变化。其能力很大,潜力也很大。

扩展资料

全球变暖原因

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纪,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自然因素

1、火山活动

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室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球气候变暖

1、减少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行的办法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太阳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2、削减碳排放量发展循环经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目前高耗能行业能耗比巨大:钢铁,石化,水泥能耗之和占全国能耗比重约40%。实现化工资源产业的循环经济,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施重点包括:加强产业链接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对于碳元素,可以通过二氧化碳捕集和分离技术,将部分捕集的二氧化碳进行资源化利用。

3、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21世纪是人类从化石能源走向可持续能源的时代,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清洁核能及其他替代能源,提高新能源在供给中的比重,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

扩展资料:

全球变暖对我国未来植被类型分布可能发生的变化:

1、草原和荒漠分布范围将向我国西部和高海拔地区扩展;

2、海平面上升,使河口湾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影响,将对我国的海岸经济带来严重冲击;

3、对我国农业影响巨大:产量波动增大,农业布局和结构改变,成本投资增加。

4、气候异常、灾害增多。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气候变暖导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飞速增长,发生的频率从1950年-1960年间的13次,增加到1990年-1998年间的72次,近年来更是不断增加。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研发适应气候新技术 三大策略应对全球变暖

What is 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进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Why?为啥会有全球变暖

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但到当前2021年,人类活动由于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纪,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自然因素

1.火山活动

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

一、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

二、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三、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

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於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於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

四、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是要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五、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

如此一来,或许可以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作出无谓的浪费。而其税金收入,则可用於森林保护和替代能源的开发方面。

六、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

因为天然瓦斯较少排放二氧化碳。最近日本都市也都普遍改用天然瓦斯取代液化瓦斯,此案则是希望更进一步推广这种运动。惟其抑制温暖化的效果并不太大,顶多只有一%的程度左右。

七、汽机车的排气限制

由於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量。这种作法虽然无法达到直接削减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

八、鼓励使用太阳能

譬如推动所谓「阳光计划」之类。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於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

九、开发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Biomass Energy)作为新的乾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燃烧生物能源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这点固然是和化石燃料相同,不过生物能源系从大自然中不断吸取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故可成为重覆循环的再生能源,达到抑制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效果

怎样可以减缓全球变暖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倘若此案能够实现,对于2050年为止的地球温暖化,根据估计可以发挥3%左右的抑制效果。

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停止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由于森林破坏而被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根据估计每年约在1~2gt.碳量左右。倘若各国认真推动节制砍伐与森林再生计划,到了2050年,可能会使整个生物圈每年吸收相当于0.7gt.碳量的二氧化碳。具结果得以降低7%左右的温室效应。

3、汽车燃料的改善

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于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于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估计到了2050年,可使温室效应降低5%左右。

4、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要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5、鼓励使用天然瓦斯

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主要能源。因为天然瓦斯较少排放二氧化碳。

6、汽机车的排气限制

由于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这可以对到2050年为止的温暖化,分担2%左右的抑制效果。

7、鼓励使用太阳能

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于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不过,就算积极推动此项方案,对于2050年为止的温暖化,只具4%左右的抑制效果。其效果似乎未如人们的期待。

8、开发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Biomass Energy)作为新的干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

9、设法挖掘海洋吸收碳的潜力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吸收剂载体,海洋大约吸收了人类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减少了大气中的含量,延缓了气候变化。其能力很大,潜力也很大。

缓解全球变暖有什么办法?

请问,全球变暖有了什么解决方案,要何时才能实现?

稍微详细点,大约100~200字
  全球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全球变暖的历史与预测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75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0.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13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 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到了197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摄氏41.5度,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摄氏38.1,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摄氏25.5度,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五十三年来的记录。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度,破了1997年的记录。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十一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9.2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度还要高。
  美国科学家发现史前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
  据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持续了数千年。
  研究人员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大气中甲烷和CO 2等温室气
  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拉迪曼承认,研究结果非常容易引起争议。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7日说,科学家通过两项最新研究预测,即使现在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本世纪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预测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他们的成果将由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收录到2007年公布的下一份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中。
  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魏格雷提出了一个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他认为,由于海洋存在“热惯性”,对温室气体等外界影响的反应有所滞后,本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是以前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
  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摄氏度。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
  他在论文中说,要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现在就必须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极其低的水平,即使这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恐怕也难以避免,每世纪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乐观的预测。
  由杰拉尔德·梅尔等人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则预测,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纪中人类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至少升高0.5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学家早先的预测值高了一倍多。梅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等的影响。
  梅尔的研究小组用两套数学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低、中、高时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情况。

  全球变暖的条件
  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假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提出这种假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假说。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0.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于去年开始工作。

  全球持续变暖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
  “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全球变暖的温度预测
  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全球气温可能会远远高于一些科学家此前所做的预测,如果新的计算机模型关于气候变化所做的预测是正确的话。
  据路透社报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由各国气象专家组成,研究全球气候趋势)此前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二氧化碳的成倍增加,全球气温将升高1.5至4.5摄氏度。但德国美因兹马普化学研究所的迈因拉特·安德烈埃教授及其研究小组的最新测算方法却表明,全球气温上升的最高幅度可达到 6摄氏度。
  安德烈埃教授表示,这种新的方法是将悬浮微粒、温室气体和生物圈效应统一在一起,改变了以往关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即使之从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发展到更迅速变化的危险境地。
  安德烈埃教授将温室气体比作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加速器,悬浮微粒的存在则可以减缓气温的上升。悬浮微粒是空气中产生于燃烧、化学制品和烟尘之中的细小微粒。随着新的空气净化调节装置的使用,悬浮微粒的数量将会减少,因而其冷却功效也就随之变小。相反,全球气温却会随之上升。
  悬浮微粒只能在大气中停留一周的时间,而温室气体则能停留大约50多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悬浮微粒的冷却作用减少得快,而温室气体减少得慢。这样,在长期的竞赛中,温室气体最终必将战胜悬浮微粒,随之而来的就是灼热的高温天气。
  然而,安德烈埃教授也同时承认,这种情况具有高度的科学不确定性,气候的变化也远远超出了经验和科学理解所能达到的范畴。如果他的计算是正确的,21世纪气候的变化就会超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

  全球升温的后果
  据新华社电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期警告说,全球气候升温将致全球农业减产,或许在下个世纪出现食品匮乏的局面。研究人员在分析联合国和美国国立科学院发布的信息以及世界稻米市场趋势后得出了这一看法。
  世界观察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升温和地下水水位下降将成为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直接诱因,全球稻米价格上涨趋势体现了这一点。
  美国政府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即使是在去年全球粮食大丰收、小麦和玉米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稻米价格依然上涨了30%,达到每吨260美元。
  美国国立科学院去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水稻生长季节气温异常上升将使收成减少。另外,全球许多地区出现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井枯竭问题,也将对粮食产量构成影响。

  如何减缓全球变暖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
  不过,一些反对者认为,这种想法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一个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带将会使我们的每个夜空都变成和满月时一样明亮;而且这一计划的预算将高得惊人,可能达到6万亿到200万亿美元,就连全球资金最为充足的科研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也无法承担,如果把散射粒子改为太空飞船的话,预算额可能会少一些,估计能降到5000亿美元左右。
  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气候。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粒子或飞船组成的 “腰带”的话,赤道上空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
  过去的一个世纪,地球温度明显上升,未来一百年间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很多研究都证实地球气温将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提高1到20华氏度,海平面明显上升,一些海滨城市将不复存在。有科学家指出,减少太阳光照射,地球温度就会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不过,有科学家指出,人们目前还无法计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阳光,又有多少阳光被反射回太空,而这正是实施上述计划的关键一步。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古代农民的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一结果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不是新现象,它可能持续了数千年。英国《观察家报》最近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地球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威谦·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人类干预,地球会比现在低2摄氏度,蔓延的冰盖和冰川会影响世界很多地区。
据新华社电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期警告说,全球气候升温将致全球农业减产,或许在下个世纪出现食品匮乏的局面。研究人员在分析联合国和美国国立科学院发布的信息以及世界稻米市场趋势后得出了这一看法。
世界观察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升温和地下水水位下降将成为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直接诱因,全球稻米价格上涨趋势体现了这一点。
全球升温还会造成海平面升高,沿海地区会被淹没,以前所说的大西洲就是这样被淹没的。
美国政府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即使是在去年全球粮食大丰收、小麦和玉米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稻米价格依然上涨了30%,达到每吨260美元。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去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水稻生长季节气温异常上升将使收成减少。另外,全球许多地区出现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井枯竭问题,也将对粮食产量构成影响。
全球暖化南太小岛即将没顶
全球暖化使南北极的冰层迅速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即使海平面只小幅上升1米,也足以导致5600万发展中国家人民沦为难民。而全球第一个被海水淹没的有人居住岛屿即将产生——位于南太平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岛屿卡特瑞岛,目下岛上主要道路水深及腰,农地也全变成烂泥巴地。
农地积水疟疾肆虐
穿着传统服饰向来乐天知命的卡特瑞岛人,几百年来遗世独立,始终保持着传统生活模式,但他们却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造成全球暖化,令他们将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命运。卡特瑞岛环保人士保罗塔巴锡说:‘他们已经持续被海洋力量攻击,还有持续不断的洪水,原有的地区都被改变了,被破坏殆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被海水淹没了。’
目前,岛上原来的主要道路现已水深及腰,原来种植椰子树的农地也全成了烂泥巴地。更不堪的是,招致蚊子苍蝇丛生,疟疾肆虐。
专家预测,过不了几年,卡特瑞岛将被完全淹没在海里,全岛居民迁村撤离势在必行。
亚马逊雨林逐渐消失
而位于南美洲、全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正渐渐消失,让全球暖化危机雪上加霜。
号称地球之肺的亚马逊雨林涵盖了地球表面5%的面积,制造了全世界20%的氧气及30%的生物物种,由于遭到盗伐和滥垦,亚马逊雨林正以每年7700平方英里的面积消退,相当于一个新泽西州的大小,雨林的消退除了会让全球暖化加剧之外,更让许多只能够生存在雨林内的生物,面临灭种的危机,在过去的40年,雨林已经消失了两成。
[编辑本段]如何减缓全球变暖
地球升温使地球在多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中的一些变化本身也会抑制地球升温的趋势。
其一,地球升温使地球上的部分冰雪消融,全球液态水总量增加。而液态水的比热高于冰雪,因温室效应而增加的热量因为地球上液态水总量增加而未使水的温度显著上升,因温室效应而增加的热量虽然使地球上的岩石、土地等温度显著上升,但由于其与地球上的液态水发生热交换,使整个地球不再显著升温,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温室效应,延缓了地球上冰雪的融化。
其二,地球升温使地球上的绿色植物生长旺盛,其光合作用比地球升温前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主要部分),固定了一部分温室气体,使这部分温室气体不再阻止地球上的热量向外辐射,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温室效应。
地球升温使地球上液态水总量增加,绿色植物吸收更多温室气体,反过来延缓了地球升温的趋势,有利于达到均衡。当然,随着地球升温趋势的缓解,地球上液态水增量和被吸收的主要温室气体增量越来越小,如果不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地球又会升温,在地球上引起新一轮的液态水总量增加和绿色植物生长峰值,再次延缓地球升温的趋势。所以,在不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情况下,上述均衡会交替地形成和打破,如此循环使地球气温较之以前发生更大的波动,而不是单调递增;而如果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或将排放的温室气体固定,可平复地球气温的波动。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
不过,一些反对者认为,这种想法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一个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带将会使我们的每个夜空都变成和满月时一样明亮;而且这一计划的预算将高得惊人,可能达到6万亿到200万亿美元,就连全球资金最为充足的科研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也无法承担,如果把散射粒子改为太空飞船的话,预算额可能会少一些,估计能降到5000亿美元左右。
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气候。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赤道上空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
过去的一个世纪,地球温度明显上升,未来一百年间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很多研究都证实地球气温将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提高1到20华氏度,海平面明显上升,一些海滨城市将不复存在。有科学家指出,减少太阳光照射,地球温度就会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不过,有科学家指出,人们目前还无法计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阳光,又有多少阳光被反射回太空,而这正是实施上述计划的关键一步。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古代农民的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一结果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不是新现象,它可能持续了数千年。英国《观察家报》最近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地球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威谦·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人类干预,地球会比现在低2摄氏度,蔓延的冰盖和冰川会影响世界很多地区。人类排放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具有吸收红外线辐射的功能,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在大气中大量存在,如同一个罩子,把地面上散发的热量阻挡。就像“暖房”一样,造成地表温度的上升。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有一种说法: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是科学家考察了近一百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气温上升相关性而提出的。认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会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防止生态平衡破坏,农业变异,冰川融化等灾害发生。当然,根据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候气变暖的相关程度,还在进一步探索。但人们确实已经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异常,在这方面,科学家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许是防患于未然吧。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还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污染,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据专家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现在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我们的呼吁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请节约使用每一滴淡水。
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请多种植树木减慢沙化。
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请不要再用一次方便袋。
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请不要随意扔废旧电池。
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请每人都爱护花草树木。
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请您积极宣传保护环境。
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去搜索“素食主义”
素食的功德足以挽救地球
去看《后天》
文章标题: 将地球向公转轨道外推一点以缓解全球天气变暖的做法是否现实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8253.html
文章标签:公转  轨道  缓解  变暖  做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