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想找写古代文人社交的书籍

时间: 2022-04-30 18:01:1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想找写古代文人社交的书籍

有没有记述民国文人雅士轶事的书籍推荐?

我来说一本吧:《宋家客厅---从钱钟书到张爱玲》。

这本书的作者宋以朗先生出身书香世家,祖父宋春舫交游广泛、博闻强记;父亲宋淇学贯中西,在戏剧、电影、文学评论、红学研究方面都造诣颇深,更与钱钟书、张爱玲、傅雷、吴兴华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儒们有着极深的个人私交。作者的父母亲是张爱玲在遗嘱中指明的遗产继承人,作者也因此在父母去世后成为张爱玲文学遗产的实际执行经纪人。本书即是作者将其父母与钱、张、傅、吴等文化界名人的旧时来往书信加以整理以飨读者,让读者在袅袅茗香中品味上个世纪初那些文学巨匠们的情怀馀绪。



1.何为“宋家客厅”?

陈子善先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资料来自360百科)在《序言》中首先对所谓的“客厅”文化做了解说,如“林家客厅”(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北平的宅邸),“都是实实在在存在过并对中国近现代文艺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化沙龙”;“本书中的宋家客厅虽有这方面的意义,但更多是指宋家主人宋春舫、宋淇直至作者宋以朗三代人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四位巨擘钱钟书、傅雷、吴兴华和张爱玲在不同时空的密切交集”;冰心在1933年曾经发表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即是以隐晦的写法讽刺梁思成太太林徽因,颇有些“不知亡国恨”之叹。谈到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很多读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我。诚然,政治上跌宕不堪的民国乱世,在文化上,却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的人才层出不穷;而这一个个原本刻板抽象的作家人名,透过本书呈现一封封原始信件,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鲜活情绪。



2.本书的语言风格

正如作者在书中多次所说,自己的专业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因此,本书写遍自己的祖父、父亲及钱钟书、张爱玲、傅雷、吴兴华等文学大家,但语言风格精炼理性、干脆利落:对文学史上有争议的话题不轻易下判断,也没有牵强附会与主观臆断;而是公开当事人信件及谈话内容,供读者自己判断、联想。如:对《色戒》的女主角原型是不是民族英雄郑苹如这一问题?作者笔法客观,论证的根据均是来自张爱玲与作者父亲的往来信件,启发读者自己做出思考。



3.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前半部分向读者介绍了作者父亲和祖父的生平。作者的祖父宋春舫先生通晓七国语言,乃中国海洋科学的先驱,藏书家、戏曲理论家,出身名门,来往“春润庐”的都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青岛的“褐木庐”藏有几千本西方戏剧书籍。《月亮与六便士》作者的英国剧作家毛姆1920年访问中国,所著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的其中一篇《一个戏剧工作者》,讲的就是与作者的祖父宋春舫先生讨论戏剧的逸闻趣事。作者的父亲宋淇爱好广泛,在戏剧、电影、红学评论方面都颇有造诣,对香港电懋电影公司和大名鼎鼎的邵氏都有很大影响。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影明星如曾江、秦羽等,原来都和作者的儿时玩伴,读时不禁令人会心一笑。

后半部分即写宋家与钱、傅、吴、张四位文学巨匠的真挚友情。期间披露了大量的来往信件,读来倍感津津有味。钱钟书在那个时代写信就用“呵呵”了!是不是很意外?除此之外,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师在书信中旁征博引,对典故诗文信手拈来,多种语言随意转换,将双关语使用的游刃有余;作者在书中特意提到,作者的父亲离开大陆赴香港工作后,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同事每有疑问,总会请“北京最高法院”的钱钟书一锤定音;关于吴兴华,多名学者曾经认为,吴兴华的英文水准高于钱钟书,至少不亚于;可是,吴兴华到底能有多高的成就,也只能随着他的含恨离世而留给读者和历史的一个问号了。

在张爱玲与作者父母的信件来往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些脍炙人口的大作的创作过程---有段就写到,张爱玲曾经打算以曹禺为原型写一部《谢幕》的小说,但并未写完;说曹禺感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威胁,结果因为某些历史原因,浪头都成了冰河!张爱玲的冷峻、犀利,简直跃然纸上!

由于作者父母与张爱玲私交甚笃,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友情,因此本书几乎有一半的篇幅都是谈论张爱玲。从结识到文学创作交流谈到张爱玲晚年在美国的生活,以及作品出版的历程等等。90年代后,张爱玲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大热(如李安的《色戒》),使张学成为“显学”,但不可否认,有些研究不甚客观,比如关注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情史更胜过对其作品文学价值的关注;关注张爱玲的家族背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更胜于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但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张爱玲的描述非常理性客观,例如谈到张爱玲在美国独自去世,“几十个传记作家相互借鉴,虚虚实实”,都认为张爱玲“晚景凄凉”;但作者举出翔实的证据,列出当年张爱玲的版税收入,并通过美元与港币的兑换汇率说明张爱玲并不是“家徒四壁”的“凄然离去”。“外界有人看到关于张爱玲去世时的描述就觉得张爱玲晚年很凄凉。可是我觉得,只要张爱玲自己喜欢,何必要求她一定要住花园洋房,坐跑车、养番狗、吃鲍参、穿名牌时装、携高贵手袋、戴钻戒、搞整容?……没有这些东西就一定很凄凉吗?”我很欣赏这种治文态度---不把自己的情感带入文章中,也不以自己的悲喜度他人的心情。

4.如何“学贯中西”?

读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感叹,那个时代学贯中西的人怎么那么多?我们现在怎么学了十几年还是“哑巴英语”呢?且看书中的回答:

宋春舫先生在欧洲留学期间,认为要想以最快的速度学到一口流利、纯正的当地语言的方法是学习戏剧语言;宋淇先生在《毛姆与我的父亲》里提到:“他(宋春舫)认为我的英文不够好,主要是只读教科书和指定参考书,所以太死板,因之字汇运用不够灵活……他特别要我读两个人的作品:王尔德和毛姆……”该怎么学英语啊筒子们?读名著!

我想阅读一些关于古代文人事迹的书籍

一本书就专门讲一个人或两个人的那种,最好别太深奥,但是也不能太离谱。该阅读什么呢?不要《史记》!请推荐书名,谢谢!
《文人的理想品格 从苏轼到陶渊明》 《风雨中的野百合》
明朝那些事 当年明月
抗倭英雄戚继光 郦波
康熙大帝 阎崇年
毛泽东传,
龙行天下-刘邦,
龙行天下-李世民,
龙行天下-赵匡胤
龙行天下-成吉思汉
龙行天下-朱元璋
龙行天下-努尔哈赤
龙行天下-康熙
龙行天下-雍正
龙行天下-乾隆
龙行天下-秦始皇
武则天秘史 挺好看的
明朝那些事
岳飞传

有没有关于古代各朝代大文人的书籍

歌尽桃花,应该是涉及到了文人。但不是传记,只是小说
此书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用逸事的形式来表达严肃的内容,用轻逸的笔调来展示厚重的主题;二是对历史人物,不溢美,不隐恶,以期展示人物复杂多元的历史面目及其学术价值;三是尽量用客观的事例说话,而将自己的观点隐藏在纸后,不让价值判断影响事实判断,更不希望用作者的思考来代替读者的思考。

关于古代的礼仪……要详细一点的 本人要写小说啦 虽说是架空的 但是古装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 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 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④宾礼。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⑤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⑥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其实要想知道的很详细最好看《周礼》《礼记》《仪礼》
《周礼》是介绍国家礼仪制度的书。
包括介绍国家的体制、官员体制,还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
《礼记》是一本古代礼仪宝典、社交指南。
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
《仪礼》是一本针对文人士大夫们日常社交的礼仪制度,是读起来最费劲的一本(因为它的受众是士大夫)。
记载了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等等礼仪。

不论是什么样子的礼仪,这三本都全了。只有《礼记》是写西汉以前包括西汉的礼仪,其他两本写的据说都是周礼。
建议把这三本书买下来,楼主既然是写书的,一定不只写一本,以后还会用到的。
楼上的不错.受教了
文章标题: 想找写古代文人社交的书籍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7523.html
文章标签:想找  文人  社交  古代  书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