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诸葛亮,周瑜,司马懿都是谋士为什么只有司马懿创业成功呢?
从最简单的逻辑说起:寿命
虽然这三位出生时间相差无几,然而寿命却大相径庭。
周瑜36岁便病死在出征途中,诸葛亮54岁病死在军中,司马懿73岁病死在家中。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人无论你多厉害,活着便是资本。
诸葛亮向刘备提出隆中对时,里面就有这么一句话:
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什么叫天下有变?其实,就是所谓的天时出现,那这个天时当然不是常常有,而是需要漫长的等待。既然是等待,那就得拼寿命了,长者当然笑到最后。
再比如,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驻扎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100多天。期间,司马懿坚壁固守,任凭诸葛亮如何羞辱他,就是死活不出来。然而,司马懿却对诸葛亮的日常生活很是关心,通过咨询推断诸葛亮命不久矣。这就是司马懿战胜诸葛亮的法宝:耗死他。
为臣之道、追求目标不同
既然寿命如此重要,那么3个人的差距如此之大呢?
周瑜,之前的主子是孙策,孙策死后,将弟弟孙权托付给他。那么,对于这对君臣,明显是主子弱而臣子壮,周瑜因此将挽救甚至改变东吴命运视为己任,孙权多数是附议。赤壁大捷后,周瑜不曾休息片刻,赶走曹仁,占领南郡,身上箭伤还未痊愈,便向孙权提出西征益州,再图统一天下大计。周瑜不经意地便想替孙权规划东吴的未来,不放过任何机会,沉重的使命感终于压垮了他的身体,就这样还没来得及出发便病死了。
诸葛亮呢,和周瑜有几分相似。但是,诸葛亮为蜀汉效命27年,其中追随刘备16年。刘备和年轻时的孙权不同,好歹也算是一方很有威望的诸侯,行军作战还是可以,也善于收买人心,诸葛亮除了为他制定了军事战略,其他时间都为其留守大本营。因此,刘备在世之时,诸葛亮还比较轻松。等到刘备驾崩后,大事小事便都落到了诸葛亮的身上,既要治理国家,还有开疆拓土。益州这个地方路难走,粮草运输困难,诸葛亮想要在关中站稳脚太难了,但是他又不想放弃刘备的遗志。因此,他生命中最后的7年时光都在汉中军营中渡过,日夜思索着如何走出汉中,心情不舒畅便导致其身体每况愈下,最终病逝于军营之中。
司马懿,便不同了,曹操、曹丕、曹叡这三位君主才能皆可,而且对他有顾虑,怀疑他胸怀异志。因此,司马懿便韬光养晦,老板要用我,我便出力,要闲置我,我就钓钓鱼。他很清楚,君主强他只能示弱,于是行军打仗的时候,便不会像周瑜、诸葛亮那样,有很大的包袱。他也没有周瑜和诸葛亮那样的想法,非要为曹魏统一天下。因此,心情好了,命就长了。不但耗死了对手诸葛亮,还耗死了曹家三代君王。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等到曹家第四代的时候,司马懿的机会终于来了。
三人的能力都是毋庸置疑,诸葛亮、周瑜有篡权夺位之能力和实力,但他们忠心护主没有二心,但是司马懿极具野心,步入中年的司马懿有沉稳老练,老谋更是有很深城府,司马懿的处世方法就是隐忍、有耐心,最终夺取曹魏政权。
因为在当时,只有司马懿是有篡位的野心,而其他两个人,曾经都有机会,但是他们依然选择对主公忠心。
因为他会为自己打算,其他两人都只是为事业拼搏,并没有私心。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上演“空城计”时,为何偏偏要让四个人在门前扫地呢?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诸葛亮有神鬼莫测之才,常自比管仲乐毅,其隆中对更成千古绝唱,辅佐刘备火烧博望坡、新野,协助周瑜火攻破曹,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美誉。可以说罗公笔下的诸葛亮,无所不能,而最让人感叹的,还要数空城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由于错用马谡失去街亭,魏军遏制了蜀军咽喉要道,蜀军有被围歼的风险。诸葛亮调兵遣将应对魏军,自己却亲率五千兵退守西城,搬运粮草。正在此时,探马回报,司马懿正率领十五万大军,漫山遍野向西城杀来。当时诸葛亮身边并无大将,只有文官,五千人已有一半去运粮了,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大惊失色。唯有诸葛亮,不慌不忙,坐于城楼之上,扶手弹琴,并命令多名军士在城门扫地。司马懿远处观望,竟然果断推测蜀军有埋伏,下令退军。有人便有疑问,为何诸葛亮要让军士在城门口扫地,个人认为此举寓意深远,以下依据演义做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首先分析空城计布置。话说军士禀报,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直奔西城而来。诸葛亮登城远望,魏军正兵分两路向西城掩杀过来。众官员早已惊恐万分,唯有孔明指挥若定。命令将锦旗全部藏匿起来,军士各守城铺,不得随意出入城门,不得高声乱语,否则立斩不赦。又令军士将四门大开,每个门上留有军士扮作百姓,洒水扫街道。即使魏兵到来,也不可擅自妄动,一切皆听从孔明指挥。而孔明自己却登城,扶手弹琴,身旁站立两个小童。这样的安排,表面看似普通,却深藏玄机,不得不令人佩服。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将锦旗尽皆藏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者,立斩!大开四门,每一门上用二十名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其次分析诸葛亮究竟为何要让军士在城门扫地。诸葛亮与司马懿可谓是棋逢对手,二人对彼此都有研究,对各自的性情了处境也有一定的了解。诸葛亮之所以让军士扫地,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笔者大胆推测,孔明可能有以下两层含义。
其一疑兵之计。诸葛亮令四门大开,又令军士在城门扫地。司马懿看到城中井然有序,军士淡定扫地,很是吃惊,因为这种场景在战场上并不常见。诸葛亮也正是以此告诉司马懿,西城虽小,但我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而更为关键的是,诸葛亮本人却也在城楼,淡定的扶手弹琴,并未出现任何慌乱,没有逃跑的意思。司马懿有些恐慌,因为他很了解诸葛亮,从不以身犯险。看到眼前的情景,司马懿知道,即使没有伏兵,诸葛亮也有其他的阴谋诡计,因此才不敢冒然前进,最后只能撤退。
其二诸葛亮这是在警示司马懿不要轻举妄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诸葛亮与司马懿都是精通兵法,深谙韬晦,后人也推断,以司马懿的聪明才智,不可能看不出来西城是一座空城。而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看透了一切,诸葛亮让四门大开,军士扮作百姓扫地,也正是想告诉司马懿:知道你已经看透这是一座空城,但你却最好不要进来杀我。因为诸葛亮很了解当时司马懿极其家族的处境,司马懿从辅佐曹操开始,就饱受排挤,更被人说成有狼顾之相,日后必反。
曹丕在位之时,司马懿成为对抗曹魏宗亲和颁布新政的工具,并没有什么实权,更不可能有军权。而由于侵害曹氏宗亲的利益,更是饱受打压和排挤,如果没有曹丕庇护,司马懿早就被杀了。曹睿继位后,司马懿继续成为权衡宗亲和新政的工具,然而宗亲们都想让曹睿除掉司马懿。诸葛亮北伐,所向披靡,魏军一败涂地,曹睿不得不重新起用司马懿。于是司马懿终于掌握了军权,也给整个司马家族带来了希望,从某种程度上说,诸葛亮也是司马懿的救星,因为司马懿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因为这样可以使司马懿中计,司马懿一定坚信就肯定不寻常,这是诸葛亮故意摆出城中无人的姿态,然后引他们入阵,
因为诸葛亮想要通过这个举动表现自己一方的休闲自在,进而让敌人司马懿产生深深的疑虑,然后放弃进攻。此时诸葛亮手中已经没有了负隅顽抗的资本,只能通过“空城计”来恐吓敌人。在城门口安置四个人扫地就是要让司马懿看到这个景象之后,觉得城内有埋伏。这四个人门前打扫就是打消司马懿前进的障碍,也是诸葛亮攻心的信号。
因为这样空城计的效果更好,这样造成一种虚虚实实的情况,更让司马懿看不透。
同样是顶尖人才,为何司马懿能够反客为主,周瑜和诸葛亮不行?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上承接东汉末年,下承接西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三国,指的是曹魏、孙吴和蜀汉三个国家。
在这三个国家之中,各自都有出类拔萃的文臣武将,这才得以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其中,曹魏以司马懿为代表,孙吴以周瑜为代表,蜀汉以诸葛亮为代表。
这三位既可以在主公身边出谋划策,又可以在战场上指挥作战,能文能武,大抵如是。因此,用这三位来代表三国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正如大家所熟知的,司马懿最后不仅成功地夺取了曹魏的政权,他的孙子在以后还建立了大一统王朝-西晋。
反观诸葛亮和周瑜两人,他们明明是那种功高震主式的人物,却为何没有产生取代主公的想法,从而建立新的政权呢?
一、寿命的不同
提起司马懿,大家最新想到的应该不是他那鹰视狼顾之相,而是他那悠久的寿命。在古代,一般人的寿命都不会太长,很多国家的政权就是覆灭在皇帝短命身上。
比如大家十分熟悉的秦朝。秦朝的建立者是秦始皇,这固然没错,但是大家可能不会知道,秦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秦昭襄王的长寿。
大家对秦昭襄王可能不是特别熟悉,但是如果我提到完璧归赵,窃符救赵,扣押楚怀王等事迹,大家一定就知道了。没错,是他,全部是他,小时候课本中提到的大部分秦王,都是他,秦昭襄王。
之所以在这么多事迹中,都有秦昭襄王的身影,就是因为他的长寿。秦昭襄王刚刚即位之时,其他国家没有贤君吗?不仅有,还很多。赵国的赵武灵王,燕国的燕昭王,齐国的齐宣王等等。
但是他们贤明没用,因为他们寿命没秦昭襄王长,最终这些人都被秦昭襄王熬死了。一个国家君王权力的交替往往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否则楚国就不会变法失败。
因此,长寿实在是太重要了。
曹魏这里也是如此。魏文帝曹丕40岁去世,魏明帝曹叡36岁去世,而曹芳即位之时,才8岁,主少国疑,这才给了司马懿机会。
再来看看周瑜和诸葛亮。周瑜去世的时候36岁,比孙权去世得还早,自然就没有机会。而诸葛亮倒是比较长寿,但是刘禅即位的时候已经17岁。17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诸葛亮虽说有能力篡位,但是当时蜀汉内忧外患严重,诸葛亮篡位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二、品行的不同
司马懿除了其悠久的寿命外,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鹰视狼顾之相。鹰视狼顾之相,指的就是此人暗藏野心,懂得隐忍。
当然了,司马懿究竟有没有这种面相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司马懿之后的所作所为却是证实了这个说法。就像“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一样,在楚灭秦之前,这个预言就是个笑话,但是在楚灭秦以后,这个预言就是对的。
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一直兢兢业业,看不出任何的野心。可是,当魏明帝曹叡英年早逝,幼子曹芳年少即位,司马懿成为辅政大臣以后,司马懿就开始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诚然,从表面上看,司马懿是被曹爽逼迫,最后不得已动手的。但是凭借司马懿三朝元老的身份,他如果真心想要和曹爽抗争,曹爽万万不是其对手。高平陵之变中,曹爽在占据了极其优势处境的情况下,依旧不敌司马懿。更何况之前两者分庭抗礼的时候呢?
而司马懿豢养死士的行为,更是坐实了司马懿心中的野心:司马懿之所以对曹爽一直忍让,就是为了让他犯错,然后趁机一举消灭他。
反观周瑜和诸葛亮。周瑜还是那句话,去世太早,品性啥的不好说。诸葛亮的品性则是有目共睹的,一纸《出师表》将一个忠臣的形象刻画得极其形象。
结束语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全赖他够狠,活得够久,够隐忍。
因为司马懿的野心是非常大的,他一直在隐忍为的就是能够有一天做主人。周瑜和诸葛亮则是一心为主。忠心耿耿。
这是因为司马懿的情商比较高,一定程度上他通过运用这样的技巧为自己国家带来利益,真的是相当优秀。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他有非常大的野心同样也有谋略,而且周瑜和诸葛亮两人针锋相对,所以才不会出现反客为主的情况。
不是周瑜和诸葛亮不行,而且他们两个没有这个心思,而司马懿早就想取而代之,是不忠于皇帝的人。
作业:诸葛亮,曹操的才能远在司马昭,司马师之上,为什么他们两人不能完成一统,而司马兄弟却做到了?
东汉末年,诸侯并起,战事纷乱,几经沉浮,渐渐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一时多少英雄豪杰!而最终是什么原因,导致吴、蜀、魏凋零,三国归晋呢?答案可能有许多,本文考证了相关史料,从三国军事实力、武器装备、统一天下的人选等几个方面说明了三国归晋的历史必然。
一、三国军事实力分析
三国时期,魏强,蜀弱,吴半强半弱。所以,蜀吴一直是处于一种联盟状态。换句话说,蜀吴只有连起手来,才有战胜魏的一点希望。
在蜀灭递给邓艾的文簿中,蜀国的领土只有益州一州,蜀户只有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将士十万两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各两千斤。
在这里不难看出,蜀国当兵率是九分之一,由于蜀国本来人口少之又少,常备士兵一般只有十万左右,最多时十五万左右。蜀国的领土只有益州一州,在汉中留守两万,永安留守两万,成都守三四万,那可供调遣的部队只有两三万,最多不过五六万。显然光靠这点兵力是无法实现北伐胜利的。在蜀国前期,诸葛亮主政,蜀国还比较富裕,有充足的财政供给一支强大的部队。所以诸葛亮的几次北伐还略有起色,但由于氓山小道粮草运输十分困难,战争时间一长,粮草就供应不上了,只得退兵,诸葛亮的前几次北伐都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大的进展。在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好不容易凑足了一只十万人的大军,准备和司马懿一决雌雄。但司马懿严格实行坚守不出的政策,不管诸葛亮百般辱骂,司马懿始终坚守不出。最后只得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诸葛亮的失败是必然的。首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策中说:“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军将荆襄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但到诸葛亮北伐中原时,荆州已归东吴。两路夹击根本不可能,但诸葛亮仍然坚持孤军北伐。由于东吴的军事行动和蜀的行动不是十分吻合,该牵制兵力的时候东吴没有起到作用,导致诸葛亮孤军奋战。尽管诸葛亮谋略过人,但曹魏方面一直实行坚守不出的政策,诸葛亮就没有办法了。另外,诸葛亮不会用人,像魏延这种智勇双全的大将诸葛亮却疑其心不诚,恐后造反而不予重任。还有,诸葛亮的打法过于谨慎,只求步步前进,不能出奇兵偷袭。如魏延提出的取路褒中,循秦岭以东,从子午谷偷袭长安的正确计划,诸葛亮却以太过冒险而一口回绝。此后诸葛亮一直采取稳打稳进的战略,和曹魏以逸待劳的精锐大军交锋,是十分吃亏的。因此诸葛亮尽管多次北伐,但没什么进展。尽管这样,诸葛亮北伐还是有收获的,至少他以攻为守,暂时保住了蜀国政权。尽管剑阁很险,但单凭这点防御是不足以守卫蜀汉政权的。所以诸葛亮屡次北伐,其实是有保卫政权的意思的。诸葛亮死后,蒋琬,董允,费袆等佐政,只求安于现状,因此蜀国没有进行大的战争,只是姜维率一万兵北伐无功而返,蒋腕、董允、费袆死后,蜀国就没有什么能臣了。姜维是一个武将,七次北伐,导致蜀国不堪重负,青壮年都参军了,税收也越来越少。到了邓艾、钟会伐蜀的时候,曾经鼎盛一时的蜀汉政权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了。
吴国有四个州:交州,广州,荆州和扬州。其中荆州的襄阳郡,上庸郡,扬州的寿春郡,九江郡和庐江郡的一半还在魏国的掌握中。东吴共有四十三郡,三百一十三县,户口五十二万三千,官吏三万两千,将士二十三万。男女二百三十万,粮食二百八十万解,船五千余艘。
在地图上看,东吴的领土似乎和魏国差不多。但由于南方人口稀薄,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导致东吴的交州和广州十分荒凉,只有东吴的扬州和荆州经过孙权的精心管理,政绩很好,发展迅速。因此,尽管东吴的土地和魏差不多,但无论人口、部队数量还是财政收入都远远比不上中原。所以,东吴要想问鼎中原,必须守住江东这块地。于是东吴凭借三面临水的优势,大力发展造船业,凭借着长江天险,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阵地。由江夏起,沿着长江,直到建业,曹丕屡次南征东吴,始终没有跨过大江。在荆州,孙权派陆逊领五万大军镇守,魏国始终没有攻下荆州一寸土地。有了坚实的防御,孙权就准备进攻魏国,前面有两条路线,一是进攻襄阳,二是打合肥或新城。曹魏也知道这一点,派司马懿镇守襄阳,诸葛诞镇守扬州,孙权曾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只是用周鲂的反间计在石亭大破过曹休的十万大军,可也没有获得一点土地。打中原不行,孙权就设想派大军从海上直到襄平,和公孙渊一起进攻曹魏,再从南方出兵,两面夹击。但是公孙渊出尔反尔,把孙权的使者杀了,计划失败。其实如果公孙渊守信用,南北夹击的风险虽然大,但是真的从襄平进军的话,曹魏必败。因为这时曹魏的东北守军将弱兵少,打下应该不成问题。孙权死后,诸葛恪率二十万大军进攻新城,死伤惨重后退兵。后东吴内室干戈,东吴衰落。
在三国当中,曹魏的实力是最强的,光户口都有四百多万户,人口一千多万。将士众多。拥有统一中国的兵力和将领。诸葛亮北伐时期,曹魏一直采取守势,先派夏候牦镇守长安,又命曹真、张合等守祁山陈仓,坚守不出。后调司马懿镇守,诸葛亮一直没有打下魏城。对于东吴,曹魏修了很长的防御体系,西起襄阳,司马懿镇守;连着寿春,文钦镇守;东到合肥、扬州,诸葛诞、曹休镇守,让东吴不敢轻易来犯。其时曹魏这样是非常有远见的。首先,蜀国和东吴的众多大将还在,如陆逊等大将,军民和睦,曹魏贸然进攻,只会受到同仇敌忾的军民的顽强抵抗,不仅城打不下来,损失一定会非常惨重。别以为曹魏这时很悠闲,其实是在养精蓄锐。蜀国是一个靠战争才建立起来的国家,人才基本上都是刘备带来的,当这些人都去世了之后,就必需依靠本地益州出产。益州只有几十万人口,出产一个人才十分困难。到了蜀国末期,已经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迫境地。可见后期的蜀将一定没有什么才干。东吴也是一样,人口少,相对出产的人才也少,只有陆抗还算一个人才。但曹魏就不一样了,地大物博,相对地,后期出产的人才也很多,如钟会、王浚、羊祜、杜预等大将。事实证明,曹魏采取的政策是明智的。相反,像蜀国两位大帅诸葛亮、姜维那样无止境的北伐,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
尽管这样,历史还是给吴留下了许多灭掉魏国的机会。
第一,当曹操率大军平定汉中时,孙权应当不失时机地大举北进。然而,孙权在逍遥津被张辽打败后就立刻龟缩江东,再也没有回头。
第二,当孔明五次北伐和司马懿鏖战于五丈原时,孙权在东方却没有作为。他们只采取了骚扰边境的军事行动,并没有率大军北进。
此后,还有司马懿北上打公孙渊和曹魏灭蜀两次历史机遇,可东吴怎么也不愿出兵。
有人说:“孙权有谋略却没有野心只愿作守江东,保住基业。”这样说是值得探讨的。孙权的理想本是按照鲁肃的东吴版隆中对严格执行的。但是东吴没有料到曹操统一北方如此之快。当曹操准备南征时,东吴也只仅仅完成了计划的一小步,灭了黄祖,夺取了江夏,而且没有占领,还是退回了江东。等曹操被孙刘联军大败于赤壁时,天下形势已经大变,逐步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的局面。鲁肃计划中的夺取荆州和益州,和曹操划江而治的梦想也因刘备的一句去山中当野人的话而失败。尽管这样,孙权仍不甘心,屡次攻打合肥,和曹操呈胶着状态,不久刘备就自取了益州。这可激怒了东吴,东吴不顾联盟破灭的危险而让吕蒙袭取了荆州,这难道不代表孙权的雄才大略吗?而且当吴蜀魏三足鼎立时,孙权竟出险招出兵襄平。尽管没有成功,但说明了孙权的政治抱负。对于上面讲到的出兵北上的机会,还有待争议,并且东吴主要的兵力是水军,步兵很弱,骑兵由于没有好的战马,比步兵更弱。如果北上和曹操精锐的骑兵交锋,是十分吃亏的。所以东吴久而久之就练成了一套战术,就是“上岸击贼,洗足入船”。这种战术只适合于对曹魏边境城市进行骚扰,最多抢点财务,掳掠点百姓,吓吓曹操的守将。东吴对曹操最大的军事行动是诸葛恪对新城发动的。诸葛恪倾国之兵二十万(这时东吴总兵力不过三十万),和新城守将张特打了一百多天的僵持战。损失十分严重,再加上瘟疫流行,二十万大军战死的战死,病死的病死,饿死的饿死,死了十分之七,只好撤退。这样东吴兵就损失了十几万。从此东吴开始同室操戈,东吴从此衰落。
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任何机遇给东吴吗?答案是否定的,早期的东吴实力非常强,拥有周瑜等名将。孙策准备进攻许都,正在筹办军粮时,被许贡门客暗杀。孙策是一代明帅,拥有超凡的军事眼光。由于当时曹操正和袁绍等战,许都空虚,孙策偷袭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很遗憾,历史不能让这两位明帅(曹操、孙策)一决雌雄,也没能让周瑜和郭嘉及二荀斗智。等孙策一死,孙权即位后,需要大量时间稳定内部,和曹操一决雌雄的梦想破灭了。
二、影响战斗实力的武器
战争中,另外一个影响各国军事实力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武器。
众所周知,三国最著名的武器莫过于诸葛连弩和楼船。
诸葛连弩是由蜀相诸葛亮设计发明的精巧武器。以铁为矢,矢长八寸,可连发十矢,自动装填,堪称是古代的机关枪,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攻击武器。
诸葛连弩作为蜀国的先进武器,后被姜维所用。多用于守城,攻击力超强。一千人的连弩队守城可以阻挡几万人的攻击。
楼船是晋将王浚发明的高级战船。船长三层,可以大大提高攻击力和侦查力。三国后期,东吴孙皓当政,残暴不仁,导致东吴水军久不操练,战斗力十分薄弱。尽管这样,王浚的水军还远远不能战胜东吴的水军。王浚就发明了楼船,然后让自己的士兵在楼船上训练。王浚就用这只水军灭了东吴。
三、统一天下的人选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除了武器和军事实力,谁最有机会一统天下呢?
刘备是一个有很大政治野心的人。早年的他既无兵又无地,先投靠公孙瓒,又投靠陶谦,然后被吕布打败后又投靠曹操,然后又借讨袁术之名脱身杀了曹操安排的徐州太守车胄又自立,被曹操打败后又投靠了袁绍,然后悄悄借和刘表联盟之名开溜到汝南,自立。又被曹操打败后投靠了刘表。东汉末年诸侯纷争的这十多年中,刘备更像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当了新野太守后,刘备三请诸葛亮和周瑜在赤壁大破曹军之后才夺了荆州,这才成了气候。
那袁绍呢?袁绍四世三公,在士人中有很大的威望。手下号称谋士如云,武将如雨。他是关东军的头领,虎踞北方,仰望中原,拥有冀幽并青四州,带甲将士十几万,手下有颜良、文丑、张合等大将,又有田丰、沮授等智囊。但是袁绍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优柔寡断,不果敢,导致他在官渡之战中失败,再加上他手下的谋士们勾心斗角,窝里斗。因此,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占很大优势但拒绝许攸偷袭许都的正确的建议,错用人,被曹操偷袭了乌巢,退回北方后又废长立幼,导致他死后袁氏内部自相残杀。不久袁氏灭亡。
公孙瓒雄踞北平,和黑山贼张燕交厚,兵力充足,但他不会用人,刚勇有谋的赵云却疑而不用。而且还对百姓实行暴政,搞的人民怨声载道。不久被袁绍灭。
马腾、杨秋等固守西凉,和羌族人交厚,士兵勇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势力。但是这个政权是由各个军阀组成的,有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韩遂和杨秋,共十支部队。有十支部队就有十颗心,最终导致后院起火。
张鲁本是五米道教的教长,固守关中,地势险要,不容攻破。但此人胸无大志,不能成就大业。手下又有杨松等小人。最后被曹操所灭。
还有一个重要势力是袁术。他屯兵淮南,手下也有纪灵等能战之将。本来他也有大志,也有成就大业的实力。但他得了个传国玉玺后就头脑发热,错误地早早背叛大汉正统,在淮南称帝,让天下所有诸侯都把他当做敌人,连老部下孙策也写信断交。不久他就在各诸侯的夹击中死了。
刘繇、刘岱无谋也无帅气,只是凭借汉室宗室混个一官半职。各被孙策和曹操杀败。
严佰虎、王朗、乔瑁、张邈,张扬,孔秀等是乱世中的小诸侯,兵力少,能将少,早早的就被孙策,吕布和曹操消灭了。
韩腹屯兵冀州,兵多粮足,手下能征善战之将多,运筹帷幄的谋臣也多,但他不顾手下人的劝阻,引狼入室,把袁绍引入冀州,中了他的反客为主之计,导致他丢了冀州不说,投了张邈后还被逼自杀。
孔融只注重思想教育和商业发展,军事实力十分薄弱。两下就被消灭了。
徐州的陶谦尽管是个狼子野心的枭雄。但年龄太大,又招惹了曹操,导致曹操率大军打徐州,不久陶谦就匆匆把徐州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刘备。
襄平的公孙度、公孙康等没野心没实力。只求当独立管政。
吕布本是一个武夫,不会用智谋,,内部有有陈登父子等内奸,只有一个谋士陈宫又不好好用,最终导致白门楼殉命。
经过分析之后,只剩下孙坚和曹操没有被评判了。这两股势力非同小可,孙坚曾是长沙太守,刚勇有谋,在镇压黄巾起义中立的功,在讨董卓时在其他诸侯都没有出击的情况下,孙坚毅然亲率长沙精锐士兵攻下汜水关,杀了董卓的大将华雄,吓得董卓魂飞魄散,劫持了献帝逃往长安。一时威镇中原,实力绝不在曹操之下。后孙坚在渡江击刘表时,被乱箭射死。
因此,得出结论,孙坚和曹操在实力上不分上下。可惜孙坚英年早逝,让历史垂青于曹操。
当这些都已经分析完后,得出结论,只有曹操有统一天下的实力。可是大家还是有一个疑问,曹操也是小将出身。他怎么能让那么多的猛将谋臣归附他的门下呢?
据史书记载,曹操讨董举兵时,靠陈留巨富卫弘的资助,组成了一只部队。起初曹操就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支持,有阳平卫国人乐进,山阳巨鹿人李典来投曹操,曹操宗室的夏候敦和夏候渊以及曹仁、曹洪也来投曹操。曹操讨董卓,不顾自己兵微将寡,率六千兵士单独追击董卓,大败。独自去扬州招兵去了。后来曹操在兖州,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有荀彧、荀攸叔侄来投,有东郡程昱、郭嘉,淮南刘晔,山阳满宠,武城吕虔,陈留毛玠和泰山于禁来投,又收得典韦和许诸两位猛将,这些都是能征善战的武将和运筹帷幄的谋士。由于曹操有极高的魅力,以至来投的人都十分忠诚,同袁绍手下窝里斗的谋臣们不同的是,曹操手下的谋士彼此都十分和睦。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曹操打下了最初的地盘。后来曹操不失时机地率军进京勤王,奉天子以讨不臣,为以后的争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曹操伐杨奉,讨吕布,征张绣,打袁术,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带。又收得大将徐晃、张辽,谋士贾诩。曹操和袁绍官渡大战后灭了袁绍,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这时的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只有袁术部将等一点残余势力还在征讨之中。
此时,曹操已经有带甲兵士二三十万。天下孙权、马腾、张鲁、公孙度、刘表、刘备、刘璋和吴巨等都不能与之抗衡。曹操在降服了荆州后,将士增加了十万,实力又增强了不少。尽管在赤壁受到了很大损失,但元气未损。此后,曹操又相继灭了马腾,平了张鲁。孙权灭了吴巨,和刘备共同夺了曹操的荆州,又从刘备的手里夺了荆州。然后和曹操在合肥一带屡战,未分胜负。刘备西夺益州,夺了曹操的关中,但失了荆州。曹丕篡了汉献帝的皇位。从此,三国鼎立,三方互有征讨,后蜀被魏灭,魏被晋篡位,吴被晋灭。
综上所述,三国争雄,天下归晋,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偶然,无数的偶然就成了必然。正如那滔滔江水一样,历史的长河不知淘尽了多少三国英雄。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三国鼎立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只能在那残缺的史书中去品味那一段段被遗忘的历史。
拜托LZ精简下...^_^
因为当时的形势不一样,诸葛亮和曹操生在同一时期,两位“大家”都在斗得死去活来的,鹿死谁手是无法辨得清的,才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他们百年之后(即司马兄弟时期)也没有能和他们相提并论的“奇才”,自然也没人能和司马兄弟相抗衡,所以司马就统一了。
诸葛亮,曹操是很厉害,不过他们在司马氏的时候已经死了。曹操的子孙不争气。
而司马氏只是在最后的政治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大部分江山是曹操打下的,他们只不过吃了个现成的。
因为曹操后世子孙懦弱无能,干不过司马懿,而司马懿的后人如昭师算是个人物,很好的继承司马懿的遗志!而诸葛亮没想取代蜀国,如果说诸葛亮有什么缺点,那我不妨说个,就是扶错了主子!
因为子孙不可能永远有祖宗的才能~所以曹操的子孙是傀儡~因为司马氏起步较晚~有道是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三国时期,第一智者是司马懿还是诸葛孔明
如果用忠君报国来看,诸葛亮是第一智者,而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历代文人学者的榜样;
如果从最后结果来看,司马懿是第一智者,从曹操时代,历经曹丕、曹叡、曹芳共四代“潜伏”,终于夺取魏国大权,为西晋代魏打下基础,被司马炎追封为“晋宣帝”。
扩展资料:
三国时期的其他智者:
1、郭嘉
此人除了命短了点外,也是在三国中描绘的相当完美的人物,曹操甚至准备让他做继承人(十有八九是欺骗手下的),但也见得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他死后,曹操痛哭云:以后在无人能了解他了,且他的出名是在曹操由弱变强的最重要时期,在他死后,曹操还使用了他的计策,三国中他真正出彩的机会并不多,但在三国前期人才辈出的年代能挤掉众人,成为曹家首席谋士还是在这么年轻实在不简单。
2、庞统
别名凤雏,他有诸葛亮没有的一面,心狠手辣,在他辅佐刘备谋取西川的时候表现出来,可惜死得太早,他这么聪明却上了当,史书说他死于流矢,没搞错吧,这么重要的人死于流矢,看来他也不算完美。
但是在他短短的军事生涯中,也能看出却不是泛泛之辈,打仗用兵,指挥若定,对于战略问题把握的也很成功,只是这样的伟人,天妒英才。
从个人才能来说。诸葛亮肯定是在司马懿之上,可是真正要说到人生的智慧,那么我认为司马懿比诸葛亮更强。首先从两个人的人生来看,他们无疑都是人生的赢家,是难得的证实了自身价值的幸运者。同样作为掌控了各自国家朝政的大臣,两者得到权力的方式却完全不同,诸葛亮是在刘备临终时,作为本集团最有能力的大臣而被刘备任命为托孤重臣的。而司马懿同样作为托孤重臣,却一直被防备猜忌,皇帝是既要用他的能力,又防备着他的野心,而正是在这样的险恶形势下,他一方面示弱于对手,麻痹大意对方,抓住对手的一点失误,果断出手,一举翻转了极其不利于自己的局面,从此牢牢掌握着权力,至死都没有再放开过。看两个人的风格,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诸葛亮为人过于谨慎,虽然有过空城计的表演,可那是逼不得已而为之,六出祁山都是堂堂之阵,正面出击,这也是司马懿最愿意接受的打法,虽然诸葛亮能凭借极其强大的个人能力赢一次两次,但总体而言,这种战略却更有利于实力更强的一方,在谁都无法彻底消灭对手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演变成了比拼国力的对峙。总体而言,诸葛亮在战术上占据优势,战略上却输给了对手。再看两人平的表现,诸葛亮谨慎,因此事事亲力亲为,不驰辛劳。而司马懿却不是这样,他一但选择将领以后就放手不再过问,凡事只问结果不问过程。这无疑要高明得多,既给自己减轻负担,又为国家培养了后继的管理层。以致诸葛亮生生累死自己的同时,还让蜀汉政权沦落到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境地,而曹魏一方却是人才层出不穷,各有各的优秀之处。最后是自身价值最大化的体现,诸葛亮死后声誉极高,千年以后仍然忠诚之名仍然流传。可是毕竟他还是一个丞相。而司马懿却奠定了一个皇朝的根基。最终由自己的孙子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历史责任。
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
如果用忠君报国来看,当然诸葛亮是智者,而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历代文人学者的榜样;
如果从最后结果来看,就是司马懿是智者,从曹操时代,历经曹丕、曹叡、曹芳共四代“潜伏”,终于夺取魏国大权,为西晋代魏打下基础,被司马炎追封为“晋宣帝”。
从我本人来说当然更推崇诸葛亮,毕竟司马懿干的事“很不地道”,属于以下犯上,“为世人所不齿”。
各有各自的精明之处。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斗智之战,给军事学和军事艺术都添加了新的内容。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对敌情毫不了解,曹操粮将断他却无所知,当许攸截获操催粮书知操将断粮,建议“两路击之”,绍反疑是操的诡计,拒之不用;后许攸被迫投操,向操报告绍军内部情况,授以“劫乌巢粮”之计,操一弄清敌情,即亲往烧乌巢之粮,敌军无粮大乱,操趁机出击,大胜袁军。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对敌情摸不清,反而屡得假情报,因而屡中周瑜智计;周瑜则因了解敌情,故能指挥如意,使敌军陷入火海之中。在彝陵之战中,刘备既不知己也不知彼,自夸“朕用兵老矣,反不如一黄口孺子”。
街亭之战,司马懿是“知彼知己”的,他料诸葛亮必从街亭出兵以取郿城,故决定取街亭以扼其咽喉,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诸葛亮也是“知彼知己”的,他原料曹真无备,故由街亭取郿城,后知司马懿来战,料其必取街亭,于是立即部署街亭保卫战。
不论从战略或战术方面看,诸葛亮的决策也是正确的。所以说街亭之战,司马懿和诸葛亮都“知彼知己”,彼此决策都无误,而街亭失守,是由于诸葛亮用人失当,在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摆“空城计”能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并非因司马懿不知彼,他对诸葛亮是了解的:“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诸葛亮能用“空城计”,不只因知司马懿也是一个秉性谨慎而多疑的人,也料司马懿能知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因而偏“弄险”,这种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的计策,就非司马懿所能料,故取得成功。
如司马懿因能料孟达与诸葛亮必暗通,也知诸葛亮能料其所行,故能急下新城;诸葛亮也知司马懿能料己,而他也能料彼,始能摆空城计“弹琴退仲达”。
诸葛亮无疑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江湖上流传着关于他的不朽传说。在小说、演绎、戏曲、传说等文学作品的塑造下,诸葛孔明俨然成了一个半神半人的存在。然而,在诸葛亮同时期的三国,还有一个叫“孔明”的大名士,他的才华和智慧均不输诸葛亮,却鲜为人知,因为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隐士,终身醉心寄情诗书山水。
胡昭,字孔明,颍川人。这里不得不插上一句,颍川名士堪称三国人才的中流砥柱,我们熟知的郭嘉、荀彧、荀攸、徐庶等顶尖智囊都出自颍川。言归正传,胡昭比诸葛亮年长20岁,却比诸葛亮晚死16你年,终年89岁。在普遍短命的三国时期,胡昭能活到耄耋之年,也真算是奇迹了。其中原因,可能与其长期隐居山林,心无旁骛,终身没有入仕有关。
文章标题: 为什么三国里孔明,周瑜,司马懿等聪明人不自立为王,却偏偏要扶佐别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