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说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
别看非洲人都一样黑,他们之间DNA的差异性要远远大于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差异。我们的古老一些的突变,只是非洲人的一部分。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我们的祖先是非洲人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后来离开了非洲,带着非洲的一些遗传基因,走向了欧洲、亚洲和美洲。
最有可能的一种情景可能是,来自非洲的现代人祖先,以其携带的强大工具,先进的语言,在成功走出非洲之后逐步淘汰了当地的原始人部落,而这个漫长的淘汰竞争过程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基因融合。
这个说法被科学界广泛接受,但不能说是绝对正确的,原因是非洲发现了最早的猿人骨头!!如果其他地方能发现比非洲更早的,那么将推翻这个观点!!!
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一说法,只是一句对目前最有说服力和证据支持的人类起源假说的概括总结。真正的人类走出非洲的历程,长达十万年左右,并至少包括了两次大规模的迁徙尝试。
你们都过时了,最近又出来个这种说法,另一种基因测试恰恰和线性相反,是平行。原来那种基因测试法只能说明非洲滥交严重。最新考古发现都出现外中国。中国是人类之源。
你知道吗?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理论,正在迅速瓦解
人们普遍认为,早期人类 历史 ,可以追溯到东非一个被称为“人类摇篮”的地区,因为它在人类进化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然而,最近在克里特岛发现的一个脚印,可能会使现有的人类进化故事变得复杂。
根据理论,这个脚印可能属于生活在57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这意味着人类在非洲以外的大陆上游荡的时间,比考古学家最初认为的要长得多。这一人类进化理论的新进展,并不是要推翻当前“人类摇篮”理论的第一个证据,该理论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一直存在,但它在帮助研究人员构建人类进化的最精确模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谈到人类祖先时,术语很容易混淆。人类、智人、尼安德特人以及大约15-20个已知的早期人类物种。由于术语过多,在讨论人类进化理论时,在使用某些物种名称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混淆。
需要知道的重要术语是,人类谱系中的那些,它们最终进化成智人,现代的唯一幸存的人类物种。
在智人之前是原始人,其现存的物种是类人猿。尼安德特人是原始人类的祖先,但现在已经灭绝了。
2021年一项研究的作者声称,在克里特岛发现了一个570万年前的足迹,属于一个两足人类祖先。足迹显示,这是用两只脚行走的生物,从足迹的特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可能属于人类的祖先。
由于克里特岛仍然是希腊大陆的一部分——从非洲一直到地中海都存在宜人的气候——因此这些早期人类的旅程,可能比之前认为的要早得多,而且他们也有可能独立地发展出这些特征。
不幸的是,由于缺少更有进化的物种脚印,一些人得出结论,这些祖先的旅程,并没有圆满结束。
查尔斯·达尔文是一位以他的进化论而闻名的博物学家,他是第一个在19世纪提出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一观点的人。达尔文知道非洲有猿类,并阅读了当时的解剖学研究,认为人类和猿类拥有同一个祖先,并且他将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
几十年后,更先进的遗传学证实了达尔文的理论,但也带来了一些重要的问题。人类的祖先是如何以及何时离开非洲的?有多少分散的支线,它们又都去了哪里?
在克里特岛发现的脚印之所以被认为是“有争议的”,是因为它试图在这些问题的答案中,找出漏洞。
从根本上说,“走出非洲”理论认为,所有人类都是一个早期人类群体的后裔,这些人起源于非洲,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到欧洲和亚洲。这是人类如何形成,以及人类何时、何地以及如何从非洲分散出去的,最广为接受的解释。
这一理论还认为,有一条清晰的迁徙路线,从非洲到亚洲、欧洲,然后在很久之后再到世界其他地方。
人们似乎不断地发现,他们声称完全推翻了人类进化现有理论的发现。有许多文章试图揭穿这一理论。在中国、保加利亚和克里特岛发现的化石,都挑战了一个观点,即所有的人类都起源于一个群体,这个群体进行了一次离开非洲的迁徙。
然而,这就是科学的方法。一个理论或假设永远不能被证明是正确的,人们将继续挖掘尽可能多的证据来揭示最接近的真理,在所有最关键的问题背后是:我们从哪里来?
现有理论认为,这些智人旅行的时间和地点,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轴,所有现在的人类都是这些非洲旅行者的直系后代。然而,另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在那些对“走出非洲”持怀疑态度的人中间,流行开来。
多区域假说认为,起源于非洲的智人,与其他大陆的其他物种杂交,创造了一个新的人类谱系。这就意味着,并非所有的人类,都是非洲智人的后裔。而这个理论得到了中国科学家的支持,他们发现了大约11万年前的一块颚骨化石,这看起来是杂交的结果。
在理解关于人类进化的众多理论之间的微妙差异时,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们区分了智人的起源和人类进化的谱系。智人是唯一幸存的人类物种,而且毫无疑问的是,这个物种可以追溯到非洲。
然而,人类血统的起源,是科学家们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1944年,保加利亚发现了一颗类人猿牙齿化石,据估计超过700万年。科学家们给这种生物取了个绰号“El Graeco”,并据此推测,这种生物“可能是人类谱系中,已知的最古老的成员,这一谱系是从进化到黑猩猩的分支开始的,而黑猩猩是我们的近亲。”然而,这并不会削弱 智人起源于大约20万年前的非洲的观点,因为埃尔·格雷柯的发现,只是为人类谱系中的早期物种,可能起源于非洲以外的观点,提供了依据。
对5000多颗早期人类祖先的牙齿进行分析后,一些科学家得出结论,并非所有现代人祖先都来自非洲。与发现混血颌骨的中国科学家相似的是,对这些牙齿的分析使科学家得出结论,许多移民实际上来自亚洲。
人类学家Erik Trinkaus声称:“牙齿是我们在化石记录中,拥有的最好基因标记……它们是我们所能得到的最接近个体基因组成的反映。”而遗传学在决定祖先和谱系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学者Erik Trinkaus,概述了早期人类的三种主要迁移模式,特别是从非洲到欧洲的迁移。第一波大约发生在150万至200万年前,第二波大约发生在50万至100万年前,第三波大约发生在3万至5万年前,而这是由最现代的人类组成的最后一波。
然而,在发现了这5000颗牙齿之后,第二波的迁徙研究受到了质疑。虽然科学家们并不否认第二波移民潮的发生,但他们相信,在那个时期,在欧洲和亚洲之间发生的另一场,看起来更重要的移民潮被忽视了。这个理论被用来解释他们的发现,而这些发现指出许多欧洲祖先,来自亚洲而不是非洲。
“走出非洲”理论不太可能被彻底揭穿。这是自达尔文的第一个假说以来最受欢迎的理论,有大量的基因证据支持。每一项发现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增加并复杂化了“走出非洲”理论,同时也揭示了其他以前未曾考虑过的理论。
由于科学领域的本质,试图揭穿该理论的研究,和试图支持该理论的研究一样多。但只要科学家们继续研究,拼凑出我们物种起源的谜团,就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知识。
人类源出非洲
人类源出非洲
人类基因组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的常染色体,女性还有一对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的决定女性性别的X染色体,男性是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和来自父亲的Y染色体构成一对决定男性性别的染色体。Y染色体来自父亲,具有稳定的继承性,可以探讨男性祖先,其他染色体传承关系就比较混杂了。
人类细胞核外的线粒体可以通过女性稳定地传播下去,这是通过基因探讨女性祖先的途径。《人类基因组计划书》的完成使人们发现,在人类冗长的DNA 分子中,有具体表达功能的基因只有三万个左右,而大部分的区段都只是填充基因组或维持分子结构的无意序列,这些无意序列的变异往往不会影响正常的人体功能,所以可以自由地与人群分化同步。通过探讨Y染色体和线粒体的这些无意序列的变异,就可以了解人类祖先的来龙去脉,现在基因遗传学领域已经发展出了Y染色体和线粒体的称为单倍群的基因标志体系。
最早研究的是线粒体(细胞中的细胞核之外的遗传物质,可以通过卵子传递给后代)。在分析了遍及全世界的几千个人的线粒体之后,1987年,卡恩等人发现线粒体的系统发源于非洲,这一学说被称为“非洲夏娃说”,这项研究揭开了遗传学方法 探索 人类史前 历史 的序幕。从现代人的线粒体发现,现代人类起源于十万年前的非洲,那么其他大陆上更早时期的古人类必然是已灭绝的旁支。这与古人类学界原有的普遍观点不合,因此引发了很多争论。此后,对欧洲尼安德特人骨骸DNA 的分析,证实了他们的确与现代人没有传承关系,古人类学界和基因学界的认知也渐趋统一。
到2001年,斯坦福大学的昂德希尔等人在全世界人群中通过Y染色体无意序列的某些特有变异的研究,知道了约15万年前发生在非洲的“现代人”演化过程,直到大约12万年前,现代人的祖先才开始走出非洲,向全世界扩散。由于是父系Y染色体遗传研究,这种非洲起源假说被称为“非洲亚当说”。
“北京猿人竟然不是我们的祖先”,这让东亚的古人类学界很吃惊,一些人至今还不愿意接受这个结论。东亚的确没有找到10 4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看起来这里的古人种,在约10万年前就灭亡了。在之后的几万年时间的冰河时期,东亚大地寒冷而寂寞,直到四万多年前,来自非洲的现代人重新发现了这块大地。以下我们根据人类基因遗传学成果和考古学成果,大致述说一下人类三次走出非洲的情况。
人类出现于500 700万年前的非洲,随后,智力略高于类人猿的人类走出非洲,逐渐取代类人猿的部分地盘,散布于亚洲的热带地区,甚至扩散到亚欧大陆的亚热带地区,这是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格鲁吉亚德马尼斯地区发现的古人类与我国云南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应该是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的直系后裔。
在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区,由于冬季的寒冷,人们只能被束缚在一个个的天然洞穴中,这意味着人们的可居住生存区域尤为奇缺。结果是人们无法有效利用欧亚大陆丰富的生物资源,人口分布极为稀少,人口总量不大,这意味着欧亚大陆人类的进化速度是较慢的。
而同期非洲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拥有着最为广阔的热带土地,适宜热带生活的远古人类主要分布在此时的非洲,此时的非洲人群的进化速度明显快于此时人口数量不占据优势的亚洲人群的进化速度。经过长期积累,分布在非洲的人群在智力等领域明显高于此时的亚洲人群,这给人类第二次走出非洲提供了客观条件。
给了亚洲人群上百万年的时间,也没能获得大幅度前进,被替代的命运逐渐形成。非洲逐渐进化出的更大脑容量的人群,在智力等领域已经明显比类人猿高了一个层次。人类又一次走出非洲,逐渐取代第一次走出非洲人群的后裔。周口店的“北京人”与欧洲的海德堡人,应该就是其后裔代表。此后,分布于亚欧大陆西部的尼安德特人和东部的丹尼索瓦人自然也是第二次走出非洲人群的后裔。
遗憾的是,第二次走出非洲的人群在欧亚大陆的温带区域,依然没能走出天然洞穴,人口数量难以大发展,进化速度自然是与第一次走出非洲的人群同样的缓慢。纵使上百万年的时间,智力领域也没能大幅度前进,没有进化出制造陶器等物品的能力或技术,自然是难以向冬季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扩展生存空间,广大的亚欧大陆北部地区依然没有人烟。
人类进一步智力进化的任务依然由非洲地区的人群来完成,10万年前,人类智力水平终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生存能力大增,人口数量激增,促成了人类第三次走出非洲的划时代事件。我们的祖先以较高的智力以及由此产生的较大的族群规模带来的综合优势,突破了亚欧大陆原住民的阻挡,并取代了他们的位置,成为亚欧大陆的新主人。
较高的智力,新的适宜环境带来较多的人口,人类的智力进一步提高,陶器等物品随之产生,人类逐渐深入较高纬度地区,生存区域获得前所未有的扩大。沿着海岸线可以到达白令海峡地区了,在冰期,第三次走出非洲的人类后裔跨过成为陆地的白令海峡,来到人类之前从未踏足的美洲,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
电影《走出非洲》中女性探索的悖论_极度恐怖的悖论
[摘 要] 作为人类解放的一个重大的命题,女性解放这一主题历来为艺术家所青睐。丹麦小说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走出非洲》便是其中卓越的一曲。1985年,导演西德尼•波拉克将其改编成同名电影。虽然电影屡获大奖,但却被人认为相对原著,改编极为失败。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有失公平,因为电影以直观形象的表现方式重新演绎了一支希望与失落的女性探索之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误评,是因为这些评论家是立足于小说的角度来审视电影。基于此,本文立足电影,拟从希望与失落出发,从电影本身的特性展示来剖析女性探索的悖论。
[关键词] 《走出非洲》;希望;失落;女性探索;悖论
《走出非洲》原本是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自传性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凯伦传奇勇敢却又悲凉失落的一生。1985年知名电影导演西德尼•波拉克将其改编成同名电影《走出非洲》,荣获198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艺术指导等七项大奖,更是使其一举扬名。笔者认为,较之小说,这部电影的改编是极为成功的,因为它不仅以直观的形式演绎了故事情节和风土人情,更主要的是它凸显了女性探索悖反的主题,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鉴此,笔者立足电影《走出非洲》,从开辟希望之境、离开失落之地来剖析女性探索的悖论境地,以此来彰显女性探索的艰难性和任重道远。
一、开辟希望之境――女性探索的执著
影片秉承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对女主人公凯伦传奇而勇敢的一生,尤其是对自我理想的执著追求进行了细致的造型与表现,并将重心放在她对希望之境的开辟之上。但与此同时,影片又不止于对这种希望之境开辟的说教式图解,而是建立在整个过程的全景式诠释之上。
因此,影片采取了异于小说的倒叙方式,以女主人公凯伦回忆铺展开来。在她苍凉而低沉的诉说声中,电影奠定了深沉的基调。而回忆的起点便是她的懵懂无知和虚荣愚昧。当时,她的情人欺骗了她,失望之余,她请求情人的哥哥伯若娶她。但却遭到了伯若的拒绝,因为他想娶个处女,不能忍受批评。由此可见,这时的凯伦在别人眼里正如她自己所言“我的生命没有意义,他们不会教我有用的东西,而且我还嫁不出去”,亦即是一个毫无生存意义的老姑婆。正因为此,她才想离开这个地方,去开辟自己的希望之地。但此时的她并未有着明显的探索意识,换句话说,她不是去开辟希望之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态度,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因为她请求娶她的人不过是一个在引诱女佣而且花光家产的男爵罢了。他最终会同意她的请求,也是看在钱的分上。所以说,这个时候的凯伦的探索还只能说是逃离黑暗,而非开辟希望。这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他看来,凯伦并非一开始就意识到了女性探索和独立的重要性。她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因此她的探索与转变都是渐进的。
这种对希望之境的开辟首先表现在她对个人事业的经营之上。在历经了俱乐部的驱赶和得知伯若擅做主张地改种咖啡后,她开始意识到她并没有逃离丹麦的那种弱势困境,反而有更多的坎坷在等待她。而她要选择生存,唯有自己去开辟一片希望之地。所以,当伯若新婚后匆匆离去时,她在恼怒之余,理智地选择了说服酋长让克库由人来帮她做事,并且以她的爱心征服了克库由人,开始独自经营农场。
其次,这种对希望之境的开辟还表现在她对精神自由的提升与追求上面。作为一个神游的旅行者,她喜欢讲述故事,从故事中去体验人们的生活,因此出门不忘带上她的瓷器和书籍。更重要的是,她认定自己做对的事情,就敢于为其辩护。正是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当议员指责她不应该教会克库由人念书时,她敢于扇他耳光。而当众人认为她理应纤弱之时,她毫不犹豫地驾着牛车,前往战线输送补给,并于途中用鞭子抽走两头狮子,完成了一件足以让男人震撼的难事。更让人惊叹的是,当她得知自己得了梅毒,需要休养时,就清醒地意识自己正在进行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对抗着看不见的敌人,因此她坚强地回到了丹麦,直到痊愈归来。最让人叹服的是,她明白自己的精神世界是独立的,而自己的所得都是付出代价得来的,因此她从来不以过客的形式生活在非洲这片原野之上,而是以主人的姿态生活,去热爱她的瓷器,她的克库由人,她的农场。
再次,这种对希望之境的开辟不是平面的,而是延伸的。凯伦并非只满足于个人享受,而是要将希望之境拓展开去,惠及他人。于是她说服克库由人医治疾病,高薪雇佣他们,并且兴办学校,教会他们知识,让他们学会思考未来。即便是黑人有做得不如她意的地方,她也是采取宽容的态度。最后当她的农场被大火烧光时,她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巨大损失,而是无数次去请求各级部门给予场地,以便安顿这些失去家园和收入的黑人奴隶。对无情和虚伪的伯若,她亦怀希望之心,真诚地对待。当听说战前缺少补给时,她便奋不顾身,带着供给,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前线,险些丧命。即便当得知是伯若把梅毒传染给她时,她也没有大怒,而是奉劝他早日去治愈。面对精神绝对独立的丹尼斯,她欣赏他,但并不屈从于他,甚至痛斥他不想付出代价就想拥有值得拥有的东西的错误观念,最终使丹尼斯从绝对独处中解放出来。
二、离开失落之地――女性探索之艰难
正如她最后对新来的总督夫人所言的“我希望你在此愉快,我曾愉快过”那样,凯伦对于希望之境的开辟确实给她带来了一些幸福:获得了当地克库由人的尊重;拥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世界;并博得了丹尼斯的爱情;最后还得到了俱乐部成员的认可和尊敬。但这些幸福只是暂时的,它相对于代价而言,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让人倍感失落。
正如凯伦在回忆时所言,故事在丹麦时就开始了。但那段开始的故事并非是快乐的,而是让人绝望。凯伦在得知情人欺骗她,而自己只会被人视作空气甚至戏谑品时,她倍感压抑,选择了逃离那个失落之地。但当凯伦踏入非洲的那一刻起,她就遁入到一个更加可怕的荆棘地。到达非洲的第一天,她高兴地去俱乐部寻找伯若时,才发现自己并非来到一个可以自由安居的地方,她被俱乐部成员以“女人是不能来这里的”怒斥赶了出来,紧接着发现关系自己一生幸福的婚姻竟然就在毫无准备的一小时之后,且证婚人员压根不知道她的名字。更让她气愤的是,伯若居然擅做主张地将原计划的饲养牧牛改成种咖啡。最让她无法忍受的是,伯若娶他压根就是看在钱的分上,所以刚结婚完毕,就迫不及待地去狩猎,留下她独自一人自管农场。由此,凯伦明白了,即使自己逃离令人失落的丹麦,在非洲她也只能在伯若回来时学会迎接,在他离去时学会接受,长期忍受离别的折磨。这无疑一样让她失落。
即便是与她心有所通的丹尼斯也让她心有所失。在她诉说她的克库由人、她的瓷器、她的农场时,他曾经粗野地打断她说:“你拥有的太多。”因为在丹尼斯看来,人就是这个世界上的过客,是绝对独立的,不过别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不想为别人活,所以就要尽一切可能逃避他人的束缚,也就是说无所谓拥有与不拥有,更不用说付出代价去拥有值得拥有的东西。因此,虽然他爱凯伦,但绝不会与她结婚,也不会因为一纸婚姻而更爱她。这使凯伦非常困惑,因为在她的世界里,这世界上尽管不尽如人意,但是有些值得拥有的东西,最高的境界莫过于拥有一个爱自己的人,而要得到就要付出代价,她要成为这种值得拥有的东西,但在男人强权的世界中无法找到。最后丹尼斯在她的启发下觉悟过来,准备与她厮守一生,却因一场机毁而死亡,给她一生带来了最沉重的失落。
三、希望与失落――电影《走出非洲》女性探索的悖论带着开辟的希望走进非洲到怀着沉重的失落离开非洲,凯伦用其传奇勇敢却又让人寒心的经历形成了女性探索中希望与失落的悖论。电影作为一门表现社会现象,挖掘社会意义的艺术,绝非只是单纯地停留于影片之中,拘泥于故事情节的分析与探讨,而应深入社会文化,进行挖掘分析。执此观念,笔者认为这种悖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凯伦的希望与失落的悖论表现在经济层面上。她的婚姻一开始就是建立在金钱即经济的基础上的,企图以此为切入口来寻找希望,即理想的幸福婚姻,但结果却适得其反。金钱是付出了,婚姻却只能有名无实。即便是凯伦经营着自己的农场,经济独立,伯若照样没有忠实于她,相反在外面花天酒地。当凯伦向他表白爱情时,他甚至生出疑问:你不会真的坠入爱河了吧?在凯伦发现他有新欢后,责令他离开时,他仍理直气壮。甚至当凯伦向他表示想要一个孩子时,他立即发出疑问:你考虑过我们吗?亦即是说,在他眼里,凯伦因为不是处女而毫无价值,最多只能充当他获得金钱的一个筹码,因此他从未想到过与她生孩子。而在凯伦因被他感染梅毒而失去生育能力悲伤时,他也无动于衷,甚至认为是好事。最终,他选择了离凯伦而去,跟另外一个女人结了婚。
其次, 这种希望与失落的悖论还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凯伦有着男人般的胆量,敢于独当一面,勇斗狮子,却还是无法被允许上战场,即便是好心去给他们送补给,也遭到了他们的恶待。虽然她独立经营着农场,但正如她自己所说:那片农场从未属于我。因为在这片农场上,她精神上戴着沉重的枷锁。这里所种的是咖啡,而不是牧养着她原先计划的成群的牛。更重要的是,她独立的精神上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丹尼斯与她心有所通,但是太看重独处,想整个地拥有自己,而不向别人敞开,因而他会经常性地离开,甚至认为与精神未独立的菲利熙相处比凯伦更加自由。这一点让她失落至深。
再次,这种希望与失落的悖论表现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因为当时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男权主义都不允许女性探求解放之道。因此,当她兴办学校时,就遭到了议员的谴责;当她去为黑人要地时,便遭受了百求不应的厄运。更有甚者,黑人奴隶中的男性对她也抱以不合作的态度。当她刚到这里时,法拉亚登很是漠然,甚至屡次与她作对。而厨师更是每每不照她的要求行事。是因为在他们眼里,对待女人不足以像对待男主人一样服从。
四、结 语
综上所述,电影《走出非洲》以直观鲜明的造型从经济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凸显了凯伦对幸福之境的开辟,体现了她对于值得拥有的东西――女性独立与解放的执著追求,但同时苍凉失落的面画与结局揭示了这种幸福之境开辟之艰难,形成了女性探索的悖论,启发着人们对于女性解放的深层思考,因此它的改编是极为成功和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王光祖.影视艺术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周星.电影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秦治全(1957― ),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工业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文章标题: 为什么许多人不能接受人类走出非洲这个事实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4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