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北宋文学家曾巩

时间: 2022-04-27 09:00:5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如何评价北宋文学家曾巩

如何评价北宋文学家曾巩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唐宋八大家之一,写文章自然是极好的,我辈不敢妄自置喙。
想起一个段子,北宋有个怪人(才高而性怪,想想辜鸿铭、谢耳朵,差不多就那样子)彭渊材,说生平有五大恨事,什么鲥鱼味美却多刺,金橘好吃却太酸,海棠好看却不香之类龟毛至极的(嗯,很谢耳朵),第五恨是“恨曾子固不能诗”。
三种可能,一是老彭评判标准太奇葩,他说的“不能诗”其实在别人看来是“能诗”的。二是老彭太迷曾巩了,对他的要求太高,非要求他的诗和他的文一样好才完美,其实人家写诗已经很好了,只是文章写得更好。三是,曾巩写诗真的不咋地,当然,是跟同时代的诗人们比,肯定还是能碾杀现代人的。
十分厉害。

曾巩有哪些人格魅力?

曾巩有哪些人格魅力
  曾巩用到杰森格魅力呢,为什么能列于唐宋八大家呢?
  唐宋八大家很多人都是比较熟悉的了,对于其中有哪些人,很多人也对他们的名字都是可以倒背如流的,但是这其中却有一个很多人只知道名字,却并不了解的人物,那就是曾巩。其他所有的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不管是从文学来说,或者是从他们的政治经历来说,很多人都非常了解,在各方面也都是人们很熟悉的,唯独只有曾巩,语文课本上面也没有什么他的文章,自然也无从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他的知名度相对来说是所有人里面最低的一个了,但是为什么他却能够入选唐宋八大家之一呢?曾巩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入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1.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右人,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image.png
  2.为何曾巩能入选唐宋八大家
  事实上,由于我们学唐宋八大家的东西大多来源于小学初中,教育部选的更多的是欧阳修、苏轼他们的,而且要求全文背诵。我印象里曾巩的文章就选了一篇《墨池记》,还只是要求熟读全文的。
  但是,历史上对曾巩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比如秦观就说:“人才各有分限,杜子美诗冠古今,而无韵者殆不可读,曾子固以文名天下,而有韵者辄不工,此未易以理推之也。”
  曾巩文章冠绝天下,这是没问题的。至于说曾巩的诗写的不工整,毕竟评价的人是秦观,写诗词看谁都是渣渣。那么,曾巩的诗写的怎么样呢?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说:“远比苏洵、苏澈好,七绝有王安石的风致。”这个评价就算可以了吧。
  那么,曾巩的文章究竟好在哪呢?我们还是以墨池记》为例:“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image.png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与苏轼不同的是,苏轼写东西喜欢对景色进行那种大气磅礴的描写,这地方风景秀丽,大雾横江,水波接天……但是曾巩写墨池是想干嘛呢?原来是在临川这个地方,有个叫王君的教书先生,想让曾巩写篇东西,鼓励一下当地的读书人。所以曾巩在写的时候,居然一个字的废话都没:
  1. 墨池在哪;为什么叫墨池?和王羲之是什么关系?——据说王羲之练字,但可能是谣言。
  2. 那么,王羲之真正的品质是什么呢?——“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3. 所以,大家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在于:这是一篇完美的公文。我们在生活中,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领导对公众……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我们最常见的东西,但平中出奇,并不容易,而曾巩的文章,清一色是这个特点。
  这么说吧,如果你读苏轼的文章,感觉像是在看林志玲,美则美矣,但不是你老婆。而曾巩文章则是:你读了就知道,他真的是你最好的合作伙伴,有一说一,非常稳。毕竟在我们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靠谱的人总是最可爱的。
  所以曾巩的文章,一直被历代的才子吹爆。说到底,写鬼容易,把人的事情写明白了,这才是真·大家。
image.png
  3.曾巩都有哪些成就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实际是“唐宋散文八大家”,旨在散文上贡献巨大。他们八人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所以,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当时和后世的文坛带来深远的影响。
  曾巩入选唐宋八大家实至名归,下面列出四点理由:
  北宋嘉祐元年,苏轼应试文章本为第一,因欧阳修坚信其为自己的学生曾巩而作,为避嫌故擢为第二,由此可见曾巩的文章可与苏轼比肩,此为其一。
  其二,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文风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认为:“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朱熹也推崇他“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
  其三,曾巩十分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说了唐宋八大家实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曾巩的一生,成就很多。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尤为突出。他积极参与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他散文内容广泛,义理精深,节奏舒缓,感情醇厚,气质内潜;主题明确,说理有条不紊;精于炼句,语言净洁,尤善用排比句、对偶句。《宋史·曾巩传》称他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又称其文“纡除而不烦,简奥而不悔,卓然自成一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他取得过怎样的文学成就?

众所周知,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在这八位名家里,一提韩愈,至少知道《师说》,一提柳宗元,至少知道《捕蛇者说》,王安石有《泊船瓜洲》,欧阳修有《醉翁亭记》,三苏更不必说了,这七位都是被大家所熟知的散文大家,令当代大多数人陌生的,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应该要数曾巩了,很多人很难想起他的一首诗或者一个典故,那么他是为了凑数吗?显然不是。接下来就说说为什么曾巩能与其他七位散文家齐名,并流芳百世而不衰。



曾巩其人

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据说他生来就非常聪慧,"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他是欧阳修最得意的弟子,但是存在感基本上是零,他是唐宋八大家里的小透明,却是隐形的大文豪。

曾巩其文

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古文流派——唐宋派,代表人物是茅坤,归有光,王顺之,该派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续发展,尤为推崇欧阳修,曾巩的散文,认为他们的文章里既有理又有法。为宣传文学主张,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便将欧、曾二人选入八大家之列。由此可见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曾巩文章的评价很高,那么成为中国著名文学家的曾巩,他的散文的优秀之处在哪里呢?

他的散文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不像欧阳修的散文那样,侧重表现个人内在的气质风貌,也不像王安石的散文那样,拗折峭深,更不像苏轼的散文,融儒道释于一体,既鞭辟入里,又形象生动。他的文章侧重"穷尽事理,其气味尔雅深厚,令人想见硕人之宽"(刘熙载《艺概》)。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固守原始儒学的理,在曾巩的文章里,儒学的道理被阐述的淋漓尽致,他排斥道,又抵触佛,在尽力的保持着儒学的纯净性。

其次他的文章注重实用性,写的议论文较多,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但是过于注重实用,会显得生动不足。于是有人评价曾巩的文章"典雅有余,精彩不足;庄重有余,活泼不足;思想有余,趣味不足。"但是这正是让当时和后世学人推崇的一个原因,也是与其他七大家散文风格的不同之处。欧阳修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对他的才华倍加赞赏,据说曾巩还是欧阳修最喜爱的弟子。他是这么评价曾巩的:"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可以说评价非常高了。

曾巩的文章风格在众人中独树一帜,内容上,长于道古,古雅纯正;在结构上,严谨周详;在节奏上。舒缓平和;语言上,平易灵活。这种风格实际上非常符合古代散文家的审美标准,因此会得到众多人的欣赏与推崇。他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叫《墨池记》,此文从传说中王羲之墨池遗迹入笔,巧妙机智地借题发挥,重点论及王羲之本人,说明王羲之的成功取决于后天的不懈努力,顺理成章的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结构严谨而又笔法活脱的文章。曾巩的文章布局规范,章法谨严有序,给后人提供了一种作文的方法,便于效仿学习,这也是后人喜欢曾文的一个原因。因此茅坤把他列入八大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前身后名

曾巩除散文之外,书法也是非常了得,他的《局事帖》字体修长,笔画清劲,短短124个字,拍出上亿的价格。



据说曾巩过世后,"苏门四学士"之一陈师道写诗《妾薄命》,自注"为曾南丰作"以悼之:足以见得曾巩的个人魅力。

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一言以蔽之,曾巩的文章既有儒学纯正的理,又有非常合乎规范的章法,这既是其独特之处,又是优秀之处。因此他在唐宋八大家里绝不是凑数,他是名副其实的大文豪,是一名真正的文学家。




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据说他生来就非常聪慧,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他是欧阳修最得意的弟子,但是存在感基本上是零,他是唐宋八大家里的小透明,却是隐形的大文豪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古文流派,唐宋派,代表人物是茅坤,归有光,王顺之,该派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续发展,尤为推崇欧阳修,曾巩的散文,认为他们的文章里既有理又有法,为宣传文学主张,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便将欧,曾二人选入八大家之列,由此可见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曾巩文章的评价很高,那么成为中国著名文学家的曾巩,他的散文的优秀之处在哪里呢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曾巩以散文著称,师从欧阳修门下,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自然淳朴,自成一家。[1]代表作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 40卷、《外集》10卷。
他的散文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不像欧阳修散文那样,侧重表现个人内在的气质风貌,也不像王安石的散文那样,拗折峭深,更不像苏轼的散文,融儒道释于一体,既鞭辟入里,又形象生动。他的文章侧重"穷尽事理,其气味尔雅深厚,令人想见硕人之宽"(刘熙载《艺概》)。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固守原始儒学理,在曾巩的文章里,儒学的道理被阐述的淋漓尽致,他排斥道,又抵触佛,在尽力保持着儒学的纯净性

后人评价曾巩

不久看到有人发表了一篇批判他的文章,说他大多靠欧阳修的关系而进入唐宋八大家的最后一位。但在其他地方找的却没有细说,望哪位知道可以将这件事情细说。
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南丰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一0一九年),登仁宗嘉佑二年(公元一0五七年)进士第。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毫诸州。元丰五年(公元一0八二)拜中书舍人。元丰六年(公元一0八三)病逝于江宁府,享年六十五岁。后人称为“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宋史》曾巩本传记载其政绩卓著,为政廉明,所至兴利除弊,剪灭凶顽,关心民瘼,发展生产,深得百姓拥戴。曾巩业绩主要在文学,《宋史》评价:“曾巩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宋之中叶,文学法理,咸精其能,若刘氏、曾氏之家学,盖有两汉之风焉”。曾巩与欧阳修等人一起,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生前享有盛名,身后受到推重,明代将他归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遂此定论,沿续到至今。著作有《元丰类稿》《隆平集》等传世。

 曾巩的宣传及后人的纪念活动

 曾巩的历史影响表现在政绩和文学。曾巩治齐(济南),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得意的一笔,《宋史》本传载“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兴修水利、疏通大明湖,惠泽后世。齐人在大明湖畔建“南丰祠”以志纪念,至今仍为大明湖公园一景。明景泰年,南丰县学汪伦在他苦读的南山岩洞前建一亭台和祠堂,纪念先贤,激励后人。曾巩的文学成就,在当时产生过很大影响,文名一度仅次于欧阳修。曾肇作《行状》说:“妇人孺子皆能道公姓字,其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去,不旬日而周天下”。南宋思想家朱熹将他目为理学先驱,多次到南山苦读遗迹处凭吊,相传留有手迹“墨池”二字,镌刻石壁。宋刻本《曾南丰先生文粹》、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元大德八年丁思敬刻《元丰类稿》均为海内孤本,珍藏于北京图书馆。明代唐宋派茅坤将其文章列入八大家。清代桐城派将其散文为作文楷模,备受推崇。
 1983年12月,由南丰县委宣传部、南丰县社联主持召开“纪念曾巩逝世九百周年学术研讨会”,数百名专家学者云集南丰,将曾巩研究推向高潮,学术论文遴选成集。1983年,江西省文化厅拨款重修读书岩亭,亭匾为著名书法家舒同墨宝。1985年,江西省文化厅将曾巩列为江西省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并在南丰建曾巩纪念馆。1992年,馆舍初具规模,曾巩生平陈列开放。1998年,江西电视台将曾巩散文推向屏幕,外景取之曾巩纪念馆。同年,香港旅游报刊介绍临川文化,同时披栽了曾巩纪念馆。2000年,南丰县重修曾巩纪念馆主展厅,版面更新,内容与形式耳目一新。2001年,增设“家谱撷英”陈列展馆,将曾氏家族名人业绩逐一展现,曾巩纪念馆的内涵更臻完善。2001年12月,曾巩纪念馆被江西省委、省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丰县社联)
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属今江西),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唐宋八大家之一。“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众,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曾巩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主张先道后文,极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他的学术和文章,生前已传誉遐迩,身后更盛名不衰。曾巩散文作品甚丰,尤长于议论和记叙。他的议论文立论精策,不枝不蔓,纡徐曲折,从容敦厚;记叙文则思玫明晰,俯仰尽意,精练生动,耐人寻味。

曾巩是个怎样的人

曾巩散文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作为欧阳修的积极追随者和支持者,几乎全部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理论上也是主张先道而后文的。但比韩愈、欧阳修更着重于道。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宋史·曾巩传》评论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认为:“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苏辙则用“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来概括曾巩的学术成就。朱熹也推崇他“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其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义;记叙性散文舒缓平和,翔实而有情致,对后世创作影响极大,明清两代著名作家都将其作品奉为典范。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 曾巩的主要成就在文,但亦能诗。现存诗400余首,大都写得比较质朴,雄浑超逸,含义深刻,略似其文。元代刘埙认为曾巩“平生深于经术,得其理趣;而流连光景,吟风弄月,非其好也。往往宋人诗体多尚赋,而比与兴寡,先生之诗亦然”(《隐居通议》卷七),道出了他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但他并非只善赋体,也有一些诗长于比兴,形象鲜明,颇得唐人神韵。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颇有风致。如《西楼》、《城南》、《咏柳》等,称得上宋代近体诗中写景抒情的佳作。就“八大家”而论,他的诗不如韩、柳、欧、王与苏轼,却胜于苏洵、苏辙。但为文所掩,不受重视。词仅存《赏南枝》一首。其诗文曾被选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 曾巩的学术和文章在他生前就享有很高的声誉。降及南宋,盛誉不衰。朱熹在北宋各古文家中独服膺曾巩。吕祖谦编选《古文关键》时,只取曾巩,不取王安石,可见当时风尚。元末明初朱右编选《八先生文集》,开始将曾巩与韩、柳、欧、王及三苏并列。明代唐宋派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作文都推尊曾巩。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抄》,将曾巩正式列为八大家之一,这更奠定了他在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清代桐城派的宗祖方苞,以及刘大櫆、姚鼐等,将欧阳修、曾巩的文章作为楷模,从学曾入手学欧文。这种风气在从方苞到方东树的几代桐城派作家中都没有多大改变。从宋到清,虽也有个别贬抑曾巩的言论,但不是主流。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名作《墨池记》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北宋文学家曾巩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7308.html
文章标签:北宋  文学家  评价  曾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