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明智天皇有许多典侍,想知道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婚姻法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 2022-04-17 18:59:5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明智天皇有许多典侍,想知道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婚姻法是如何规定的

日本皇上的老婆是什么尊号?为什么公主也封“亲王”

把日本的皇女以及封为内亲王的亲王之女也翻译为公主,女王则有时会翻译为郡主。 女王:女王是日本女性皇族中一种品位、称号。根据皇室典范,此称号通常授予天皇直系(而不包括旁系)三代之外的女性。 内亲王:是日本女性皇族的一种封位,与之相等的还有男性皇族的亲王
妻子称中宫,新任天皇的正妻只能称为中宫,由于目前日本皇室实行一夫一妻制,因此中宫这个位号已不再使用。
妻子称天皇为王上或大王.
明治维新前,天皇除皇后外,有妃、夫人、“御息所”“更衣”等,还有随时可作偏房的女官。
天皇的男性子孙概称为亲王,除皇太子外,结婚之后一律封为宫家。
天皇的女性后代概称为内亲王,出嫁后自动脱离皇籍,不再算是皇族成员。

日本战后新《皇室典范》第一章规定,皇位由“属于皇统的男系男子”继承,不承认女系及女皇,也就是说,只有天皇亲血统的男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继承顺序如下:⑴皇长子⑵皇长孙⑶皇长子的其他子孙⑷皇次子及其子孙⑸其他的皇子孙⑹皇兄弟及其子孙⑺皇叔伯及其子孙⑻没有以上皇子孙时,皇位传给最亲近的皇族。
明仁皇后美智子(1934年10月20日 - ),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的皇后。

“天皇的儿子叫亲王,天皇的女儿是内亲王,也就是公主;天皇的孙子是王,天皇的孙女是女王”…………这是我们对于日本皇室史的基本认知,也是从国内史学界得来的翻译知识。可是仔细研究之后发现,这样笼统的称呼,其实是不太周全的。

皇子、皇女、王、王女:首先可以说,这是对天皇皇族男女的称呼。天皇的儿子女儿固然可称为皇子皇女,可叫做王或女王(王女)的也不少。亲王家的儿子和女儿,一般说来称之为王或女王,但实际上,也有机会成为亲王或内亲王。

亲王:亲王这个称号,实际是在奈良时代才出现的。之前的天皇子女,仅称为XX皇子,XX皇女;皇子的儿女,称之为XX王,XX王女(女王),王和王女的称号可以传到五世以下。天平宝字二年,淡路废帝淳人即位。因为他是舎人皇子之子,由旁支入承帝统,于是即位后就宣布《继嗣令》,说他的兄弟姐妹,也就是现在几位王和王女,应当称之为亲王,但是史上没有记载他有什么兄弟姐妹,所以第一批亲王和内亲王谁也不知到是谁;到了他的继位者光仁天皇手中,这条法令才真正实施,光仁亲王的兄弟姐妹们和父亲舎人皇子,统统变成了亲王和内亲王,就连那些在他登基前死了的兄弟姐妹,也被统统追封了亲王,他们的子女也因此得到了孙王的封赠。

内亲王:出现亲王的同时,也出现了内亲王这个称呼。本来,史上第一位内亲王应当是光仁天皇的姐妹。不过,这位光仁天皇还是比较爱老婆的,于是第一位有记载的内亲王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皇后井上皇女本人(她是圣武天皇的第一皇女,本来不属于光仁的兄弟姐妹行列)从此井上皇女改称井上内亲王,她的妹妹难波皇女,也获得了内亲王的封号。同时,光仁天皇也向上册封几位前代的斋宫皇女为内亲王。

亲王及内亲王宣下:从上所述,由光仁天皇正式开始,便确定了天皇的子女、兄弟姐妹可以受封为亲王的惯例,其中女性就称之为内亲王。但,不是所有皇子皇女,都可以成为亲王或内亲王,必需经过朝廷的公开册封,就是所谓的“亲王及内亲王宣下”。但平安初期,几乎所有的皇子皇女都是被称为亲王和内亲王的,于是皇子皇女与亲王内亲王等同。但是,在嵯峨天皇时代,有些皇子女被下降为臣籍,他们当然不能被再称为亲(内亲)王,于是“亲王及内亲王宣下”制度就正式开始执行了,同时,也详细规定了亲王和内亲王的品级。

谁能成为亲王或内亲王?

有以下几种情况:

A、天皇嫡出的皇子和皇女,就是指皇后与中宫之女,几乎是全部都能得到内亲王封号的。到平安中期以后,女御生的子女也能确保得到内王与内亲王的封号;更衣之子女有70%以上的机率,视乎受宠程度和母家的权势而定。

B、天皇的兄弟姐妹和老爸:如果有一位天皇,他的老爸仅仅是位亲王,他是因为无合适亲子继位才成为天皇的。那么他即位后,他原来是为女王和王的兄弟姐妹,就可以晋升为亲王和内亲王。天皇的父亲也会成为亲王,甚至会被纪录在历代皇位更替表上,只是份位仍旧是亲王而已。

C、上皇的皇子皇女们:平安时期天皇退位都很早,成为了上院后仍旧在生儿育女,那么他们之中的的一部分,也是有可能受封为亲王或内亲王的,但也要视生母的份位和宠爱程度。比如说,宇多天皇在出家以后,与左大臣藤原时平之女,宫人藤原褒子生有三子,雅明亲王,行明亲王和昭明亲王,统统都封为了亲王,但因为与宇多天皇的岁数差得太多(时年54岁),所以出生时只能假托是醍醐天皇的皇子,因此封为了亲王,后来,院上之子可封亲王内亲王的例子,才由此成立。

D、皇孙与皇孙女们:当他们的亲王爸爸死得过早,或者没有能力看护他们,于是他们爷爷辈的天皇也可以收养他们为犹子,这样他们也能得到亲王或内亲王的册封。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尚邦亲王就是贞清亲王之子,本来应当只是王,得后水尾院收为犹子,就成了亲王。这种惯例到了后来越来越宽,就变成了只要某位王或女王(五世以内之皇族子女)讨人喜欢,或是有利用价值,天皇上皇法皇们统统可以收来做犹子,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亲王或内亲王的封号了。

法亲王和入道亲王

平安以后,佛教日盛,于是皇子也有出家了的。天皇要是想给出了家的皇子封个亲王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只是称为“法亲王”就可以了,白河天皇的典侍藤原経子所生之覚行法亲王,就是史上第一例。到了后来,天皇的男子、男孙、犹子、养子,出家时都几乎可以封为法亲王了。当然,如果一位亲王是成为了亲王之后再出家的,那么就称之为“入道亲王”。
是皇后
女性皇嗣最早称姬命(如丰锹入姬命),而自第12代天皇景行天皇继位之后,直至奈良时代为止,这段时间将女性皇嗣改称为皇女或姬尊(如轻大娘皇女、孝谦天皇|高野姬尊),之后在奈良时代,将男性皇嗣从原本的皇子改称为亲王,而女性皇嗣也与之相应的改为内亲王。 日本在两统迭立的南北朝 (日本)|南北朝时代,其中的北朝日本天皇|天皇将「内亲王」改号为「皇女」;安土桃山时代又改回原本的「内亲王」,直到现在。 在改号以前,只要皇嗣一出生,及依照性别称为皇子或皇女,且不需经过天皇本人赐封,但改称内亲王及亲王后,确立了内亲王宣下及亲王宣下,意及内亲王及亲王的封位须由天皇本人宣下方能获得,而若是未获封位,就只能称为皇女或皇子。皇女或皇子之子女,男称XX王,女称XX女王,这点在内亲王及亲王称号出现后也未作更改
那个图片是什么?
日本皇上的老婆也是叫皇后。

日本皇上叫天皇,这个尊号也是从中国学过去的。中国历史上在很早时候就有“天皇”一词,即我们所说的三皇:泰皇、天皇、人皇。

中国历史上唐朝时李世民之子 唐高宗李治和他的皇后武则天分别曾用尊号“天皇”和“天后”。 此外还有辽朝的开国皇帝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建国后自称天皇帝,并封自己的皇后为地皇后,封自己一个皇子为人皇王。

还有日本的皇室里没有公主的称号,所有皇室子弟一律称亲王,男的为亲王,女的为内亲王,皇室子弟都是在前面加宫号。如皇子为“**宫亲王”,皇女为“**宫内亲王”。 我们通常所说的日本的公主都是为了让国人理解而翻译过来的。
日本公主称内亲王。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朝代更替是什么样子的?

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后,以后的历史呢?rnrn比如说现在日本不再是天皇制度。那么明治维新以后的制度是什么样的呢?
日本历史上从来未发生过朝代更替的事情
现在日本仍保留有天皇制度,天皇仍旧是日本的象征,只是不具有实权而已。
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天皇专制,战后废除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
http://baike.baidu.com/view/22062.htm
明治 然后是1907年明治之子大正天皇即位 1925年大正之子昭和天皇即位 1993年至今昭和之子明仁天皇在位
日本没有朝代更替。
现在的日本朝代还是明智维新之前的那个朝代。

明治天皇的资料?

  明治天皇(1852—1912) 日本天皇(1867—1912)。名睦仁。出生于嘉永五年(1852年)11月3日,是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母亲是英照皇太后。但真正的生母是权大纳言中山忠能的女儿,名中山庆子,又名典侍庆子。万延元年(1860),他被定为储君,并赐名睦仁。
  广兴公议,万机决于公众;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的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理正气——明治天皇登基誓言
  日本明治维新(1868),是世界史上一大奇迹。一个又小又穷,资源贫乏的封建国家,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便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多方面的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切,都和“明治”这个年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庆应三年,1867年(庆应3年)倒幕运动开展之际,孝明天皇骤然死去,睦仁十六岁继承皇位。翌年1月9日,举行践祚典礼。在革命份子的鼓舞之下,12月9日断然实行“王政复古”。庆应四年(1868)1月,倒幕派发动政变,迫使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交给天皇睦仁。1868年3月发布《五条誓约》,9月改元明治,采取“一世一元制”。同年7月改称江户为东京,翌年以旧江户城为皇宫,总揽统治大权。明治新政府的官僚在天皇权威的基础上保持政权。接着,倒幕军在京都附近打败幕府军,不久又进占江户。7月,天皇睦仁将江户改名为东京。8月27日举行即位典礼,9月8日改年号为明治(年号取自《易经》,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10月,明治天皇抵达东京执政。12月,返回京都,与一条美子(昭宪皇太后)举行大婚之礼。明治二年(1869)明治天皇再度抵达东京,并定东京为首都,以图一新人心。接着,在明治政府推动下,接二连三的推出版籍奉还、废藩制县、制定徵兵令等前所未有的大改革。1869年宣布“版籍奉还”(版是领地,籍指户籍),1871年实行废藩置县,1873年着手地税改革。1881年(明治14年)发布《军人敕谕》。1889年制订《大日本帝国宪法》和《皇室典范》。1889年颁布帝国宪法,1890年召开帝国议会。其中与天皇地位最有关的就是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1890年10月发布《教育敕语》。这些形成近代天皇制国家的基本法律和意识形态的支柱。
  1882年颁布《军人敕谕》,强调效忠天皇的建军思想。派遣伊藤博文赴欧洲考察制宪,贯彻天皇主权、宪法钦定的立宪原则。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俗称明治宪法,得以确立他的权力。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推行封建的军国主义的教育方针。1893年下达造舰诏书,带头实行扩军备战。1894-1895年亲自指挥甲午中日战争。1904-1905年又发布宣战诏书,挑起日俄战争。
  对外,明治天皇于1894—1895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904—1905年进行日俄战争。随着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明治天皇越发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明治四十五年(1912)7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三分,明治天皇由于尿毒症去世,享年61岁(虚岁)。他在位四十五年期间,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走上了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的道路。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国家诞生的同义字。明治天皇的陵墓为京都的伏见桃山陵。
  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7月30日因糖尿病去世,虚龄六十。在位期间,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走上军国主义、帝国主义道路。大正三年(1914年),昭宪皇太后去世,日本政府建立明治神宫,把明治天皇神格化。

古代日本天皇可以有几个老婆,妃子

明治之前应该是随便“被娶”的,几个都行,没有中国那套很正规的宫廷礼仪,因为日本天皇从诞生之初就没有什么真正的自由,都是几个大氏族或者皇系内部嫁娶。通常皇后的位置是皇族内部,氏族的都是妃。
明治之前应该是随便“被娶”的,几个都行,没有中国那套很正规的宫廷礼仪,因为日本天皇从诞生之
初就没有什么真正的自由,都是几个大氏族或者皇系内部嫁娶。通常皇后的位置是皇族内部,氏族的都是妃。
明治之前应该是随便“被娶”的,几个都行,没有中国那套很正规的宫廷礼仪,因为日本天皇从诞生之
初就没有什么真正的自由,都是几个大氏族或者皇系内部嫁娶。通常皇后的位置是皇族内部,氏族的都是妃。
也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和中国差不多。
 日本天皇及日本皇室由于千年来皆为同一血脉相传承,因此皇室和后宫的相关典制未同中国一般随朝代更迭而改变。日本天皇的后宫制度,一直要到8世纪左右所颁布的大宝律令,才渐成雏型。

  在现行的皇室典范实施,和日本皇室自大正天皇(明仁天皇的祖父)之后确立一夫一妻制之后,下述的制度只有少部分仍沿用至今。
 
  位号演变

  在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前期,后宫位号的设置很简单,只有;

  * 皇后一人
  * 妃二人
  * 夫人三人
  * 嫔四人

  妃、夫人、嫔这三位号在平安时代中期变的名存实亡,而原本为嫔之代称的女御一词,成为一个独立的位号且仅次于中宫和皇后;原为低阶女官的更衣则升等,取代了消失的位号空缺,且和女御同样的并无限制人数。

  在一条天皇时期,由于权臣之间相争的结果,将原本代称皇后的中宫一词,强改为地位等同于皇后之号,开了一帝二后的先例,详细解释请参考中宫。因此后宫位阶改为;

  * 皇后一人
  * 中宫一人
  * 女御不限人数
  * 更衣不限人数

  由于日本后宫中没有宦官服侍,是以大量的女官和宫女来替代,其中后宫十二司[1]中的内侍司(又称尚侍所)之女官职位有;

  * 尚侍二人,为内侍司之最高长官
  * 典侍四人,为内侍司之次官
  * 掌侍正官四人、权官二人,共六人,为内侍司之三次官
  * 命妇数人
  * 女嬬,为内侍司最低阶的女官,定员百人

  其他还有大量的无职名的女官及宫女。 尚侍、典侍因经常服侍于天皇身边,故常有侍妾化的情形出现,之后便成为天皇嫔妃的位号。

  后妃

  出身限制

  不论位号是否经过增减,对于后妃的出身依然都有着规定;

  * 皇后需出自皇族,但在平安时代的桓武天皇时,由于他首开先例的册立非皇族出身的——藤原乙牟漏为皇后,打破此规定,也成为后世所依循的成例。
  * 妃;需为四品以上的内亲王。
  * 夫人;需为三位以上太政官之女。
  * 嫔;需为五位以上贵族之女。
  * 尚侍;多由摄关家之女或重臣之妻选出。
  * 典侍;需为正三品以上太政官之女。

  入内

  由于天皇后宫并未详细规定如何选定后妃及女官,只对出身有所限制,因此后妃的入宫(日本称为入内或参内),都是经由各家大臣于天皇面前毛遂自荐,才有可能入宫(官位越高,女儿入宫的机会越大),但也有权臣逼使天皇立后封妃的例子出现。

  后妃入内之后,虽然并未如中国后宫一般;「只知其姓、不知其名」,但习惯上还是会冠之以该女御所居殿舍名,如居住在承香殿的女御,即称为承香殿女御;或是是冠之以该后妃的籍贯或出生地,例如高仓女御,也有少数曾任斋王的皇女入宫成为后妃,此时将之称为斋院○○或斋宫○○(○○为该皇女的位号)。

  女官

  日本天皇的后宫中没有宦官,主要的事务都由女官来担任,而女官的来源,便是当时的中等贵族或权臣之女(但也有中下阶层贵族之女入宫),这些贵族女性们,最年轻的10~12岁便入宫当小女侍,或待稍大之后才入内成为女官、侍女的也有。

  成为宫中女官或女侍之后,由于他们的身分比不上出身更高贵的后妃们,因此她们在宫中的称呼,会以父亲或兄长所担任的官职来称呼,如紫式部,便是出自式部丞这个官职名,或是用她们的出生地或籍贯来称呼,如后白河天皇女官高阶荣子,就有丹后局的称呼。
  其他

  * 三宫、中宫;对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总括之称,而中宫后来则演变为皇后代称,和等同于皇后之位号。
  * 皇嗣,天皇之后嗣,不分嫡出或庶岀,泛指天皇的儿女。
  * 御息所;原本专用于代称生下皇子、皇女的女御、更衣,但在荣华物语中,未生下皇嗣的女御和更衣也用此称呼,之后转成用以称呼更衣以下的嫔妃。
  * 东宫,如同中国一般,皇太子也可称之为东宫(或称皇储),而其正妻也称之为太子妃,但在日本较常使用的称呼是东宫、东宫太子和东宫妃(全称为东宫太子妃)
  * 皇太后;一般情况下是称呼天皇的母亲,但在一帝三后并立的情形之下,也可用以称呼第三位皇后。
  * 皇太夫人;在奈良时代和平安朝前期可用以代称皇太后。
  * 御匣殿
  * 女御代

  敬称、赠号

  * 三宫敬称;对于三宫的敬称,皆为称号后加一「宫」字,为—皇后宫、皇太后宫和太皇太后宫等。
  * 三宫追赠;意义相近于中国古代宫廷的追封,一般三宫的称号皆可用于加封给身分或地位尊贵的后宫女性,为—赠皇后、赠皇太后和赠太皇太后等。
  * 准三宫、准三后;三后的意义和三宫一般,是加封他人拥有等同于三宫的封地食邑,通常受册封为女院的女性,也会连带的被加封为准三宫(或称准三后)。
  * 准太上天皇;基本上和准三宫、准三后相同,为加封他人拥有太上天皇的待遇和封地食邑等。
  * 女院;平安时代的一条天皇之母—藤原诠子于出家时,解除了皇太后职务,一条天皇比照上皇岀家而赠院号—东三条院,相应的称之为女院,之后渐成定例。

明治天皇的资料是什么?

  明治天皇(1852—1912) 日本天皇(1867—1912)。名睦仁。出生于嘉永五年(1852年)11月3日,是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母亲是英照皇太后。但真正的生母是权大纳言中山忠能的女儿,名中山庆子,又名典侍庆子。万延元年(1860),他被定为储君,并赐名睦仁。
  明治元年 1868 10月13日江户城作为皇居,改称东京城。   
  明治2年 1869 3月参拜伊势神宫。   
  明治3年 1870 1月神祗官的复兴,即“大教宣布”。   
  明治4年 1871 7月发布废藩置县的诏书。   
  明治5年 1872 解除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制定学制。设立教部省。   
  明治6年 1873 1月发布征兵令。7月发布地租改正条例。   
  明治7年 1874 1月提出民选议员的建议书。   
  明治8年 1875 6月制定报纸的诽谤罪。9月江华岛事件。
  明治9年 1876 10月神风连之乱,秋月之乱,萩之乱。   
  明治10年 1877 2月西南战争爆发。   
  明治11年 1878 日本陆军卿(陆军部长)山县有朋发布《军人训诫》,要求军人必须把天皇当作超人的神来崇拜,必须以“武士道”作为军人精神的根本。   
  明治12年 1879 制定教育令。嘉仁皇太子诞生。   
  明治13年 1880 4月颁布集会条例。   
  明治14年 1881 3月大隈重信提出开设国会的意见书。   
  明治15年 1882 1月颁布军人勅谕。11月发生福岛事件。   
  明治16年 1883 明治政府决定正式成立皇室财产。   
  明治17年 1884 7月颁布华族令。   
  明治19年 1886 颁布师范学校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   
  明治20年 1887 12月公布保安条例。   
  明治21年 1888 4月颁布市、町村制度。   
  明治22年 1889 2月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施市、町村制度。   
  明治23年 1890 5月颁布府县、郡制度。10月发布教育勅语。   
  明治24年 1891 5月来日的俄沙皇皇太子受袭击负伤。   
  明治25年 1892 7月,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定远”号、“镇远”两舰抵达日本横滨访问,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军国主义势力乘机挑起民族对立情绪,促使明治天皇发布诏敕:“国防一事,苟患一日,或将遗百年之悔。”因此他命“朕兹省内廷之费,6年期间每年拨下30万日圆,并命文武官僚,除特殊情况外,在同一期间,纳其薪俸1/10,以资补足造新式军舰之费”。   
  明治26年 1893 3月日本建造军舰费的预算完成。《君之代》这首唱颂天皇的歌曲被推广到学校节庆祭祀仪式中。   
  明治27年 1894 8月爆发日清战争。   
  明治28年 1895 4月日清签订停战协定。   
  明治30年 1897 10月实施金本位制度。   
  明治32年 1899 7月废除治外法权。   
  明治33年 1900 3月公布治安警察法。9月成立立宪政友会。   
  明治34年 1901 2月成立爱国妇人会。   
  明治35年 1902 1月签订日英同盟。   
  明治36年 1903 4月改正小学校令。确定国家制定教科书制度。   
  明治37年 1904 2月爆发日俄战争。   
  明治38年 1905 8月日俄和谈。   
  明治39年 1906 1月日本社会党成立。3月公布铁道国有法。   
  明治42年 1909 10月伊藤博文被暗杀。   
  明治43年 1910 8月签订合并韩国的条约,设立朝鲜总督府。   
  明治44年 1911 2月改正日美通商航海条约,7月恢复关税自主。   
  明治45年 1912 7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三分,明治天皇去世,享年六十岁。同年太子嘉仁继承皇位,年号“大正”。
明治天皇(1852—1912) 日本天皇(1867—1912)。名睦仁。出生于嘉永五年(1852年)11月3日,是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母亲是英照皇太后。但真正的生母是权大纳言中山忠能的女儿,名中山庆子,又名典侍庆子。万延元年(1860),他被定为储君,并赐名睦仁。   广兴公议,万机决于公众;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的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理正气——明治天皇登基誓言   日本明治维新,是世界史上一大奇迹。一个又小又穷,资源贫乏的偏僻岛国,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便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多方面的脱胎换骨,成为一大世界强权。这一切,都和“明治”这个年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庆应三年,1867年(庆应3年)倒幕运动开展之际,孝明天皇骤然死去,睦仁十六岁继承皇位。翌年1月9日,举行践祚典礼。在革命份子的鼓舞之下,12月9日断然实行“王政复古”。庆应四年(1868)1月,倒幕派发动政变,迫使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交给天皇睦仁。1868年3月发布《五条誓约》,9月改元明治,采取“一世一元制”。同年7月改称江户为东京,翌年以旧江户城为皇宫,总揽统治大
男,日本人。
文章标题: 明智天皇有许多典侍,想知道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婚姻法是如何规定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6641.html
文章标签:明治维新  婚姻法  有许多  想知道  日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