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巴伐利亚为什么没有成为除奥地利普鲁士以外的第三极 如果成为三足鼎立会是怎样的历史

时间: 2022-04-15 11:01:3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巴伐利亚为什么没有成为除奥地利普鲁士以外的第三极 如果成为三足鼎立会是怎样的历史

20为什么巴伐利亚成为德国的一部分,而不是奥地利的一部分呢?

是的,路德维希二世没有能力。但你低估了巴伐利亚人非常热衷于独立,不管有没有皇室成员。巴伐利亚至少有三次可能被奥地利吞并,但都发生在18世纪。到了19世纪,巴伐利亚人变成了巴伐利亚民族主义者,他们可能更愿意在德国和奥地利之间保持一个独立的国家。他们是所谓的“特殊主义”的最极端例子,这种倾向倾向于建立一个讲德语的独立国家,类似于汉诺威、萨克森和阿尔萨斯发生的情况,但只在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和瑞士成功。

再来看看奥地利。不知何故,有一两个哈布斯堡家族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道德良知,不赞成吞并外国。是的,巴尔干半岛的土地,但是奥地利人可能是作为解放者受到18世纪生活在那里的基督徒的欢迎,因为奥斯曼帝国哈里发的统治可能对非穆斯林是残酷的....我不认为19世纪的奥地利会想要吞并巴伐利亚,除非有一些法律上的原因。

让我们考虑奥地利在18世纪三次企图吞并巴伐利亚州…

在1740-1748年奥地利继承战争期间,相当无能的巴伐利亚公爵/选举人查尔斯·阿尔伯特想要接管整个奥地利/捷克/斯洛文尼亚,而不是匈牙利。太乱了。但他依赖于法国的支持,在他的首都慕尼黑已经被他的对手占领后,他在法兰克福加冕为皇帝查理七世,并经历了惨痛的失败。人们甚至在街上嘲笑他,认为他是法国的傀儡。真正的奥地利继承人,玛丽亚·特蕾莎现在完全控制了巴伐利亚国家的收藏,但她的良心再次受到谴责,在卑鄙的查理七世死后,她把收藏品还给了查理的继承人。不管这是一个糟糕的举动……

皇后玛丽娅·特蕾莎的长子,约瑟没有良心,试图让巴伐利亚两次,以换取一些奥地利的土地,无子女的巴伐利亚州的选民愿意但他的继承人强烈抗议和好战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大面临另一场战争的威胁。在这两种情况下,约瑟夫都受到了阻挠,在一种情况下,他的母亲甚至强迫他停止。

奥地利确实得到了一块巴伐利亚,也就是所谓的维埃尔旅馆

我还得指出另一个异常。在捷克的切布/埃格尔(Cheb/Eger)周围,有一小部分房地产最初不是捷克人的,而是巴伐利亚人的。1322年,它被巴伐利亚公爵当给了波西米亚国王。在19世纪,奥地利将它并入波西米亚,捷克民族主义者当然否认它曾经是德国/巴伐利亚。然而99%的人口是德国人,而不是捷克人。他们在1945年前后被驱逐。

附注:如果当时的比利时和奥地利的荷兰都搬迁到那里,那将是更好的选择。巴伐利亚成为奥地利的一个省是否会更好还有待商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任何语言问题。

因为巴伐利亚当时是德国的一部分分出来的。但是却不是奥地利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当时德国早已经把巴伐利亚收购了。
因为奥地利不属于德国管辖之地,虽然德国占领过很多地方,领土也很广阔,可是奥地利境内却没有德国的一席之地。
因为只有成为前者的一部分,才可以让它更好的发展起来,并且不会受到破坏。

玩普鲁士,巴伐利亚成列强了怎么办

一:七年战争前夕,欧洲各大国错综复杂。其中首要矛盾是英法矛盾。英国打败西班牙和荷兰后,与另一位强大对手法国的矛盾迅速激化。其次是普奥矛盾。自从神圣罗马帝国分裂为一系列独立的诸侯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最为强大,两国都想成为德意志诸侯国中的霸主,进而统一德意志。同时由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室领地西里西亚在两次“西里西亚战争”(即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被普鲁士占领,两国矛盾也很尖锐。再次是俄普矛盾,沙皇俄国打败瑞典之后继续西进和南下,与日益强大的普鲁士发生冲突,两国关系急剧恶化。1756年1月16日,英普首先缔结《白厅条约》,规定双方负责在德意志境内维持和平,并以武力「对付侵犯德意志领土完整的任何国家」,保证英王在德意志的汉诺威领土不受侵犯,这就大大触怒了与英国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法国。反对如此局势,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决心放弃原先签订的《俄英条约》,于1756年3月25日转向同奥地利柯尼次(Kaunitz)亲王结成攻守同盟。稍后,在奥地利女王玛丽娅•特蕾西娅积极策划下,奥地利与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签订相互保证的第一次《凡尔赛条约》,双方保证各自提供军队,援助另一方反击任何敌人,渐渐给普鲁士的脖子套上外交绞索,积极准备收复西里西亚。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双方都进一步争取同盟者。结果,汉诺威(英国王室在欧洲大陆上的世袭领地)、黑森-卡塞尔、不伦瑞克等德意志诸侯国以及葡萄牙先后参加英普同盟;瑞典、萨克森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多数德意志诸侯国以及西班牙则先后参加法奥俄同盟。英国是在七年战争中最大的嬴家,法国在《巴黎和约》中被迫将整个加拿大割让给英国,并从整个印度撤出,只保留5个市镇,英国成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迈向日不落帝国的傅奇。但英国将这次的大帝国战争(法国-印第安战争)的战费转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七年战争完后1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而普鲁士呢?经过七年战争,同时与法、奥、俄三大强国对敌,腓特烈终于保住了西里西亚,七年战争使得普鲁士崛起,正式成为英、法、奥、俄外的欧洲列强之一,但也使王国本土成为一片废墟。不过战后的腓特烈全力投入重建和平和经济的工作,普鲁士的地位变得稳定,而腓特烈亦因这场战事被冠而「军事天才」及「大帝」的荣誉。二:维也纳会议期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目标在维也纳会议取得最大利益,他决心夺取波兰,进军西欧,像拿破仑那样,成为欧洲的新霸主。英国则决心阻止任何一国,不论是法国抑或俄国在欧陆建立霸权,并着力保持海上霸权、取得海外殖民地及海外航运利益。与此同时,奥地利不欲俄干预中欧事务,故反对亚历山大一世对波兰的领土要求,并因要应付普鲁士希望提升在德意志地区的领导地位的野心,亦须着手巩固在德意志的盟主地位。除了利益冲突外,在对革命的态度上各列强亦有分歧,奥地利、俄国、普鲁士三国决心压抑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的发展,但英国却无意让上述三强借干预他国之革命来扩张势力。而法国的塔列朗则在会议中希望借列强之利益矛盾及对革命见解之不同,从中维护法国在欧洲的地位,以免列强一致对法国的惩罚。俾斯麦出任德国宰相期间,德国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国家的统一,他作为领导者,顺应了历史潮流,采取“小德意志方案”,综合运用强权、外交等多种手腕达到了统一的目的。关于俾斯麦在德国统一中的作用有许多文章作过论述,本文侧重从思想角度做分析,试图通过对俾斯麦的民族主义思想—一小德意志主义,政治思想——忠君、铁血、强权以及务实的政治主张,外交思想——灵活多样、狡黠善变等思想的分析来探讨他在德国统一中所起的作用,也由此来说明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政治能力在关键时刻可以成为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19世纪60至80年代末,是普鲁士统一德国和俾斯麦帝国走上世界强权之路的时代。铁血宰相,一世鸷雄俾斯麦用武力最终解决德意志自宗教改革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民族统一任务,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使德国从一个备受强邻欺压的国家上升为欧洲的强国。毫无疑问,俾斯麦个人对德国历史进程的作用十分重要。尽管历史并非一个人创造,但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政治能力在关键时刻可以成为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契机。因此,本文拟就分析俾斯麦的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所作所为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在德国统一之前,其分裂保持了五百多年,加上经济的落后,德意志一直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统一之后,在中欧崛起的德国,由于其人口、经济潜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开始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德国前后的巨大变化,正是由出身普鲁士舍恩豪森庄园容克地主家庭的俾斯麦完成的统一带来的。一、民族主义思想——小德意志主义奥托·冯·俾斯麦(OttoVonBismarck,1815-1898)出身于一个世代容克的地主家庭,恩格斯评价他“是一个头脑十分实际和非常狡猾的人,是一个天生巧于机变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8页。]他富于感情,性格暴烈,干劲十足,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使他能够有极大的热情与干劲完成统一。要完成德国的统一,需要有一个能够总揽大局、运筹帷幕的领导者来进行,根据当时德国的形势,俾斯麦立足于自己民族主义思想,确立了实现德国统一的领导者——普鲁士。俾斯麦是一个资产阶级化的容克,拯救容克阶级,拯救普鲁士君主政体,是其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把这种拯救看成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他的民族主义的是普鲁士的民族主义,而不是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对他来说,德意志主义就意味着通过普鲁士组织一个政治国家把所有德意志人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民族。他把维护普鲁士王朝利益奉为自己的最高信条。1848年革命时期,他对于德意志统一问题并无多大热情,但他却打起“铁杆普鲁士主义”旗号同“德意志统一”相对抗,强调普鲁士的利益,“普鲁士就是普鲁士”。在此期间,他的活跃和睿智得到国王赏识。1851年5月,俾斯麦便被任命为普鲁士驻法兰克福联邦议会公使之职。从此以后,他的思想有了明显的变化。他看到宫廷党的“原则”不符合普鲁士强权利益的发展,他要求改变或放弃该“原则”,采取一种国家利己主义方针,建立普鲁士在德意志兰的霸权地位。他提出普鲁士同法俄联盟,排除奥地利,用战争手段统一德国。他的这种政治纲领是分析和了解德意志各邦之间复杂的关系的产物。他认为,普鲁士权力的任何扩大都对德意志有利,对普鲁士的独立和力量的任何限制都对德意志有害。他从一开始就认为必须用军事力量来击败奥地利,但首先必须做到在德意志北部建立普鲁士霸权。1858年,他在给普鲁士亲王的总结法兰克福经验的长篇备忘录中,着重建议:不要强调在联邦中谋求与奥地利平等的地位,而要谋求一种不受联邦和奥地利约束的“独立的普鲁士政策。”[[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18页。]他本人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卖力来散播他一直相信的一种观点:“德意志命运的难解之结,不能执行双雄并立政策这种温和方式来解开,而只能由剑来斩开。”因此,只能由普鲁士的君主和贵族资产阶级掌握政权。1862年6月底,俾斯麦在访英时,已毫不隐瞒地向英国反对党领袖迪斯瑞利侃侃而谈:必须解散德意志联邦,使中小邦屈服,“在普鲁士领导下使德意志获得民族统一。”[丁宏毅、李霞:《普鲁士的精神和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页。]此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内阁临时首脑,在议会的首次演说中宣称要普鲁士内部停止对抗,“聚集力量”,共同对外,不要再错过国际上出现的得以增强普鲁士力量的“有利时机”。[丁宏毅、李霞:《普鲁士的精神和文化》,第390页。]这一切无不说明,俾斯麦主张“小德意志方案”,德国的统一只能由普鲁士来领导。为此,他敌视奥地利,认为削弱普鲁士外交地位的是奥地利。而“奥尔米茨之辱”又无疑给俾斯麦一种大刺激,普鲁士的发展受到奥地利和德意志联邦的紧紧束缚。他曾愤而写道:普鲁士到处都不能与奥地利平权,奥地利在德意志邦由于受到清晰而有效的条件保证,处处占有特权,“我们还不如一战。”因此,在对丹麦战争结束之后,他便积极策划对奥地利战争,他尽可能的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建立和巩固普鲁士的地位。毫无疑问,从1863年到1866年,俾斯麦的整个对内对外政策都是以对奥地利作战作为依据的。普奥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由俾斯麦个人发起的。在德丹战争后,俾斯麦就等待机会来加罪奥地利。他深信由于自己在波兰起义中采取同情俄国的行动已获得俄国的同情。此外,他还拉拢法国和意大利。他在比亚里茨同拿破仑三世进行会谈,法国肯定了一旦普奥交战,法国将不站在敌对一方。1866年4月8日,他和意大利订立盟约,规定如对奥战争在三个月内爆发,意大利保证站在普鲁士一边。他甚至同匈牙利流亡者接触,对他们说:“如果我们胜利,匈牙利也会得到自由。你信赖我吧。”俾斯麦通过努力,又取得英国“柏拉图式”的友好关系,使英国愿守友好中立。然而在普鲁士,俾斯麦尚面临议会里的自由派和进步党多数反对,民主领袖1865年9月在达姆施塔特集会,声称“统一如果不是自由的产物,就既不可靠,也无价值。”俾斯麦还试图争取巴伐利亚的支持,但未能奏效。当时没有一个邦愿同普鲁士站在一起。面对这样的形势,俾斯麦仍然是坚定不移的推行他的计划,又一再的挑衅,发动战争。于是,在短短三个星期内,他就实现了把德意志从奥地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梦想。二、政治思想——忠君、强权思想和务实的政治主张俾斯麦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主义热情的人,他的爱国主义最明显的表现是他忠君效国的思想。对国王的忠诚是他的整个公务生活的特色,这种忠诚深深根植于宗教信仰之中。尽管人们经常感到奇怪,这么一个暴烈傲慢的人物除了忠于自己外,怎么可能忠于别人,但,人们对他的忠君主义思想无疑是深有体会的。俾斯麦曾写道:“我首先是一个忠君主义者,其他一切都在其次。我可以谩骂他,作为一个容克,我甚至可以想到反驳他。我用我自己的方式对待国王,我影响他,信赖他,指导他,但他是我全部思想和全部行动的中心,是阿基米德杠杆定律中力的作用点,从这个作用点我要移动世界。”[[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第180—181页。]正是有着这种思想的支撑,俾斯麦才会彻底捍卫王权,带领德意志走上统一道路。他将君王的利益看作至高无上,必定要求在普鲁士国王的旗帜下实现德国的统一。又以自己民族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确立了普鲁士作为领导者之后,他便开始了统一道路的选择。俾斯麦选择的是容克式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道路,这是由他的强权思想决定的。他坚信的政治哲学是:强权是一切政治问题的决定因素。[[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第181页。]1848年革命的失败,使他认定武力是取得任何政治成就和围剿成就的基石,是政治斗争和围剿斗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嗣后,他说:“德国问题不可能在议会中解决,迄今为止,我们滔滔不绝谈论的和试图解决的一切,并不比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年的月下幻想更有价值。”<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三卷),东方出版社1985年版,第210页。]1862年9月,俾斯麦被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为内阁宰相兼外交大臣。他上任后不久就明确指出:“普鲁士在德意志的地位将不取决于它的自由主义,而取决于自己的力量。……普鲁士必须积聚力量,掌握力量,等待有利时机,这种时机已经被错过几次了……当今的重大问题已不能通过演说和多数通过的决议来解决——这是1848年和1849年的重大错误——而只能通过铁和血来解决。”[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第182页。]这是俾斯麦统一德国的政治纲领性的讲话。它说明德意志统一只能由普鲁士依靠武力和战争手段来完成。为此,俾斯麦不顾议会反对,利用宪法中的“漏洞”,即:普鲁士宪法规定一切法律,包括预算,必须是政府的三个方面——国王、上议院和下议院——意志统一的产物。但宪法中没有哪一条说明当这三方面意见不一致时,哪个方面应该屈服。于是俾斯麦继续征税,继续开支政府认为必要的一切经费,改革和增加普鲁士军队,开始准备普鲁士统一战争,为武力统一德国创造了条件。尽管俾斯麦已由容克地主转变成为“铁血宰相”,但他并没有地主阶级的狭隘思想,他自身的政治思想并不是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主张,而是符合德意志国内四分五裂现状的现实主义主张。也正是由于这种政治观,他才能在进行统一大业时,比较务实的处理各种情况,正确的引导德意志早日走上统一之路。俾斯麦深知俄国是最能直接对德意志空间的统一前景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如果普鲁士不设法使强大的东方邻国对它保持友好的态度,它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欧洲大国。在克里木战争时代,他就反对党内广为流行的一种幻想,即普鲁士可能依靠伦敦、巴黎和维也纳的恩赐来获得大国的地位。他认为“对于一个外交家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抱有幻想。”<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三卷),第210页。]他多次阐发自己的外交观点,认为普鲁士的外交政策不应感情用事,也不能死守正统,要根据对实力的正确评估而定。他坚决反对普鲁士的亲西欧方针,抵制了必须由普鲁士参与才能实现的英国肢解俄国的计划。他指出:普鲁士没有任何理由同俄国作战,即使反俄战争取得胜利,归根结底,将来也必定给普鲁士带来巨大的政治损失。他警告:“蔑视六千万大俄罗斯人民……,而不顾他们将会成为普鲁士未来敌人的重视同盟者,将是一个极大的政治错误。”<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三卷),第220页。]因而,1863年波兰掀起反俄民族大起义中,俾斯麦便以“做戏似的夸张姿态”站在沙俄一边,支持俄国镇压波兰起义。也为以后俾斯麦进行三次王朝战争时能得到俄国的有力支持,从而为保证统一顺利完成提供了前提,俾斯麦自己也承认,普鲁士军队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方边境无后顾之忧。不仅如此,在处理普鲁士与奥地利的关系时,俾斯麦也是很务实的。他虽然处处视奥地利为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最主要的障碍,但在1864德丹战争中,在“保卫条约(议定书)神圣”,“为德意志民族利益”而站的问题上,他又同死敌奥地利联合行动,这是他的政敌大为惊异和愤懑。他说:“只要奥地利和我们在一起,其他大国结成联盟反对我们的可能性便消失了。”<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三卷),第67页。]普奥两国完全把德意志联邦完全撇在一边,宣布缔结一项双边协议。1864年1月16日,奥地利和普鲁士向丹麦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取消新宪法,否则兵戎相见。俾斯麦的用兵原则是避免两线作战,孤立主要敌手,然后各个击破,又与联合了奥地利,加上俄国的支持,他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使他巩固了自己在普鲁士的地位,并为击败议会反对派奠定了基础。随后,1865年8月14日,普奥又签订《加施泰因条约》,规定两国分治战后得到的两公国,普鲁士治理什列斯维希,奥地利治理霍尔斯坦。但在俾斯麦看来,《加施泰因条约》只是一项临时协定,“一张遮盖裂缝的糊墙纸。”果然,战后不久,他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虽然他主张铁血,他并不冷静,善于动怒,善于仇恨,但他又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使之服务于政治目的的需要,他自身超常的自制力使他彻底地赢得了普奥战争。1866年7月3日,萨尔瓦多战役这个决定性的转折使战争迅速结束。奥地利军被击溃,通往维也纳的道路畅通无阻。正当国王和将军为战争的胜利而欢呼,企图乘胜向维也纳逼近时,深谋远虑的俾斯麦竭力反对众人要求,急切地催促尽快停战。他说:“普鲁士军队胜利地进入帝国的首都,这当然会给我们的将士留下令人愉快地回忆,但从我们的政策来看,这并无必要……这会给我们今后的相互关系增添困难。”<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二卷),第30页。]俾斯麦反复向国王陈述了反对继续作战,反对过分削弱奥地利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理由,但君主不接受,将军们也开始仇视他,他虽然气到“觉不如从四层楼大开的窗口跳下去。”<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二卷),第38页。]的程度,但最终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最后,他终于阻止了普王威廉一世要仿拿破仑一世进军维也纳,羞辱奥地利的行动计划,而且签订了一项对奥地利远为宽容的和约,奥地利虽被永远排除在德意志事务之外,但保持了自身的完整和独立。他说,与奥地利的争端已经解决,现在应当恢复旧日的友谊。他认为,及早停战,可以防止拿破仑三世的干涉,而这种干涉可能很快会使统一计划化为泡影。此外,他考虑到在普鲁士统一道路上还需要进行一场对法战争,他不愿使奥地利过于屈辱,以免他在普鲁士对付法国时站在法国一边。他说:“将来我们用得着奥地利的力量的。”<英]艾伦·帕麦尔:《俾斯麦传》,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版,第70页。]他认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是“向沸腾的葡萄酒中注水使大家明白生活在欧洲的不光是我们自己,而且还有三个憎恨妒忌我们的强国。”<英]艾伦·帕麦尔:《俾斯麦传》,第70页。]他认为:“不必要给他们留下长期的痛苦而致其切望复仇……无论如何要把奥地利这个国家看作是欧洲棋盘上的一个子,而同它恢复良好的关系就是我们应该公开拿在手中的一招先手棋。”<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二卷),第35页。]三、外交思想——灵活多样、狡黠善变如果说俾斯麦作为一个政治战略家所具有的果敢态度、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使他赢得了两场主要战争,那么出任过许多国家的大使,长期担任外交界职务的他独有的灵活多样的外交手腕、狡黠善变的个性、敏捷快速的思维反应更为他在强国面前稳操胜券完成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俾斯麦在外交方面受到过良好的训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他一直在外交界担任着重要职务。从1851年到1859年,他出任驻法兰克福联邦议会大使,在那里一呆就是8年,借此机会,他仔细研究了这个被称为狐狸窝的议会中的一切事务,而且他还研究了德意志各邦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所产生的一切外交手腕。在联邦议会中,他向受到梅特涅训练的维也纳外交界学习;出任驻彼得堡公使时,又向俄国外交家哥尔查科夫学习过外交艺术课程;不仅如此,他在作为普鲁士驻巴黎公使时,效法拿破仑三世,从他那借用了许多,学到了许多政治、外交方面的经验。最后,通过直接研究临近普鲁士的欧洲三大强国:俄、奥、法的外交政策以及其著名的政治家的外交手腕,俾斯麦总结学习,融合自身的性格特点,形成了自己的外交风格:善于隐藏自己的意图,善于利用敌人营垒中的矛盾,善于玩弄巧妙的外交技术,善于运筹帷幄。对俾斯麦做过细致观察的法国外交家格腊蒙曾这样形容他:“他的眼睛从来不显出笑意,他说话时好像总咬着牙关……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他对外交和秘密故意采取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似乎他不愿意影响事务的自然发展。尽管如此,却使人感到,他随时都准备斗争……。每逢遇到矛盾,他都表现的急不可耐,并且常常以他那绝对的学理和大胆的设想在不知不觉中引起人们的注目”<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三卷),第214页。]他的狡黠,他的外交技巧表现在他质朴爽直和故作姿态的坦率中,必要时,他的坦率会变成直接的威胁。但事实并不常这样,俾斯麦狡黠之处在于他总令人难以捉摸,他时时故作直率,却又常常言不由衷。例如,普奥战争前,他在亚里茨同拿破仑三世进行会谈,法国肯定了一旦普奥交战,法国将不站在敌对一方,拿破仑提出的要价是取得德意志西部的若干土地,俾斯麦则含糊地、巧妙地应对了这种要求,使拿破仑既抱有希望,而自己又可以赖账。俾斯麦外交上的成功给德国提供了优良的国际环境。为了完成统一,他善于制造机会,把握机会,发动战争,使德国获利。最典型的便是他策划的德法战争。他早就意识到德国要想统一,与法国战争避不可免。除非击败法国,否则就不能使南德诸邦并入北德联邦,只有通过民族防卫战的道路,才能使南德诸邦同情自己的统一计划。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鉴于法国态度,我认为我们的民族荣誉感迫使我们进行战争。”“填平祖国南北两部分由于种种王朝感情、民族感情以及生活方式等原因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鸿沟的最有效法,就是与许多世纪以来一直侵略我们的那个邻国进行一场全民族的战争。”[丁宏毅、李霞:《普鲁士的精神和文化》,第405页。]但俾斯麦虽然清楚自己的处境要比拿破仑三世有力的多,但他并不敢轻而易举的挑起战争,他一直在找一个与法国决裂的最合适的借口,这个借口必须给人一种印象,即侵略者不是普鲁士而是法国。霍亨索伦亲王莱奥波德竞争西班牙王位一事则提供了这样一个导火索。1868年,西班牙女王被推翻,君主注意的领袖们在物色一位王位继承者。候选人中有一个亲王莱奥波德,他是普鲁士的霍亨索伦家族的远亲,受威廉一世国王的管辖。俾斯麦是这位候选人的主要推荐者,他故意这样安排,目的是要让法国挑起同北德联邦的冲突。而法国不能容忍复活查里五世的帝国而使法国重新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与普鲁士国王会晤,普王一度屈服,法国仍不甘心,法国大使于1869年7月13日在公园里挡住威廉国王,要求国王保证今后用不允许莱奥波德亲王继承王位。威廉国王通知法国大使,他已经作了一切必要的事,事情已结束,不再按原先安排再次接见他了。并委托外交部官员阿尔肯把发生的事情电告在柏林的俾斯麦,允许他就此事转告新闻界和普鲁士驻外使节。“德意志历史上最富于戏剧性和最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出现了,但阿尔肯德埃姆斯急电发到柏林首府时,俾斯麦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到来。俾斯麦动手把电报缩成一个短电,但却一词未加,一字未改,使电文读起来成为“对挑战的耀武扬威的答复。”他估计,电文在报纸上发表,午夜以前巴黎就会知道,电文和发表的方式“将对高卢牛起到一块红布的效果。”果不出其所料,加工的电文在巴黎引起了愤懑和狂怒,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俾斯麦终于造成了他所期望的保卫战争。通过这次战争,历经300多年的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最终完成了新的德意志帝国终于建立了。综上所述,俾斯麦的思想对德意志的统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时势造英雄,德国的统一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俾斯麦的所作所为也是在德国特有的客观条件下顺应历史潮流的结果,但他的思想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他这三种主要的思想看似独立,实则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他的民族思想是典型的小德意志主义立足于普鲁士的利益,尽管如此,他又将君王的利益看作高于一切,坚持忠君的原则,采用强权的手段,着眼务实的政治主张,从大局出发,目标是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在此过程中,灵活多样的外交手腕又为他打开局面,为统一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贯穿三种思想,使其能综合运用最关键的基点就是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正是这种理想的指引,使他最终“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的进步的事业。”呵呵有点多啊三:

为什么普鲁士在统一德国时要踢开奥地利

普鲁士统一进程:

德丹战争
德丹战争是德意志实现统一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战争是由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地区问题引起的。荷尔斯坦因地区的居民多数是德意志人,石勒苏益格地区的居民多数是丹麦人。两地的归属,一直纠缠不清。数百年来的多数时间受丹麦统管。1815年维也纳会议认可了这一既成事实。但是德国一直认为这是个“耻辱”。40年代末,丹麦曾正式将这两处划入其版图,引起德意志各邦的强烈反对。为解决争端,1852年英、法、俄、普、奥、瑞典6 国签订了一个伦敦议定书,确认在保留荷尔斯坦因的传统特权的前提下,丹麦仍领有这两个公国。

1863年11月15日,丹麦国王弗里德里希七世死后无嗣,由其堂妹夫克里斯蒂安•冯•格里克斯堡亲王继位。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坦因两公国居民不愿拥戴新王,因为按照萨利克法兰克人古老法典规定,“土地遗产不得传给妇女”。他们认为两公国应由16世纪初统治过丹麦的克里斯蒂安三世的直系后代奥古斯滕堡公爵继承。对此,丹麦不予理会,并正式宣布前任国王于1863年3月底发布的总宪法生效。宪法取消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坦因的传统特权,实际上是将之并入丹麦。德意志国内大哗,谴责丹麦违反古老法规,无视德意志主权。荷尔斯坦因人也拒绝宣誓效忠丹麦国王,呼吁德意志联邦议会承认奥古斯滕堡公爵为石、荷两公国的大公。对于德丹矛盾,俾斯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要把这场纠纷作为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整个进程的一个步骤。他的意图是:

首先,以解决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坦因的“法律权利”问题,来表达普鲁士的“德意志民族精神”。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最能够树立普鲁士在德意志各邦的威信的,莫过于举起“民族主义”大旗。因为,千百年来,特别是拿破仑战争以来,处于欧洲列强股掌之中的德意志各邦人民,对“维护民族主权”至为敏感。石—荷问题正是俾斯麦挥动这面旗帜的大好时机,他决意牵头“夺回”石、荷两公国,使普鲁士在德意志各邦面前,在全德人民的心目中,成为“德意志弟兄们”的希望。

其次,以此缓和“宪法冲突”。俾斯麦虽则蔑视议会,并对其采取强权压制的手段。但兵役期和军事预算问题一直未决。1863年冬,即石荷危机发生的当年,众议院又在1864年的预算中勾去整编军队的经费。而欧洲的金融巨头,只办理有三方面签字的期票贴现,如果在期票上签字的除了政府以外只有贵族院,没有众议院,或者是由冒名顶替者组成的众议院,那金融界就会把这样的期票当作一张空头支票而不予认可。因此,俾斯麦深知,要使这些裤带里栓着国家钱柜钥匙的自由派就范,有效的办法就是激起他们的“爱国自豪感”,他的石荷政策取得的胜利越大,与众议院自由派的矛盾就会缩得越小。

事态的发展证明,俾斯麦的估计是正确的,当普军在对丹麦战争中攻克迪佩尔要塞后,原先支持奥古斯滕堡大公的柏林自由派,转而支持俾斯麦。俾斯麦利用英、法、俄在国际争端上的矛盾,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稳住,同时卓有成效地争取到奥地利与其一致行动。1864年1月17日普奥于柏林威廉街签订盟约。奥地利许诺:要是丹麦国王不撤销总宪法的话,奥军将支持普军去对付丹麦。就在普奥拟就盟约的当天,两国联合向丹麦提出最后通牒:限于48小时内宣布已公布的总宪法无效。丹麦拒绝,1月下旬和2月上旬,普奥军队进入石荷。3周后,整个日德兰半岛便为普奥军队所控制。战争的进程如俾斯麦之所料,丹麦向英、法求援,列强作壁上观。丹麦完全孤立,向普奥求和。5月12日,缔结停战协定,丹麦答应让出石荷。1865年8月14—20日,普奥签订了分享战利品的加斯坦因专约,规定:石荷为普奥共有,但分别管理。奥管南面的荷尔斯坦因,普管北面的石勒苏益格;荷的首府基尔港的防务委托普军担任,鄂尔登堡由普奥军队联防;普鲁士有权建筑经荷尔斯坦因境内的铁路,设置电报以及开凿北海通波罗的海的运河。

又是“共有”,又是“分管”;又是南,又是北,为什么要弄得如此复杂呢?其实,俾斯麦的用意很清楚,他在为普奥冲突埋下伏笔。试想,奥地利地处南德,荷地处北德海边,中间横着普鲁士,奥要真正掌握荷,会有多大麻烦?奥管荷,普管石,由普至石必经荷,普鲁士就不能利用“共有”、“过道”制造事端吗?因此,这个“谜底”在俾斯麦那里早就有了。这是“一张遮盖裂缝的糊墙纸”,“我们在这里遇到的问题,是只要欧洲的政治形势许可便可随时用来作为发动(对奥)战争的借口的问题。”只要时机一到,他就会捅破这张“糊墙纸”,打一场“兄弟阋墙”的、决定德意志命运的战争。

普奥战争
解决了石荷危机,俾斯麦立即把搬掉最大的政治障碍物奥地利列为他的政策重心。1866年1月23日,奥地利驻荷尔斯坦因总督路德维希•冯•加布伦茨批准在荷的行政中心阿尔托纳举行支持奥古斯滕堡大公的群众集会。三天后俾斯麦向维也纳发去抗议照会,威胁要“终止两国政府的合作”,要“保留普鲁士政策的行动自由”。奥相门斯多尔夫回答:别人不得干涉奥地利管理荷尔斯坦因的权力。普奥之战一触即发。2月28日,普鲁士国王召开御前会议,俾斯麦就1815 年以来的普奥关系作了分析和总结,并得出结论说:“对普鲁士来说,当前德国和欧洲的形势还从来没有这么有利过。御前会议一致确认,普奥之战在所难免。3月29日,威廉下令增强普鲁士边防部队。此后,随着普意同盟条约的签订,俾斯麦加快战争步伐。6月1日,俾斯麦以破坏加斯坦因专约为名下令普军越过石荷的界河艾德河进军荷尔斯坦因。6月10日,俾斯麦在柏林公布《联邦改革纲要》,提交联邦议会讨论。奥地利控制的议会6月14日表决时以9票对6票的多数否定了《纲要》。俾斯麦进而指示普鲁士代表宣读声明,否定联邦议会的表决,要求解散联邦议会。6月15日,普向萨克森、汉诺威、黑森提出最后通牒,要它们接受《纲要》并让普军过境,三君主拒绝。次日,普军开进萨克森、汉诺威和黑森—卡塞尔。6月17日,普军进入奥地利的捷克地区,普奥战争爆发。

交战双方,一方是奥地利、汉诺威、萨克森、黑森—卡塞尔、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等大部分德意志中等邦国;另一方是普鲁士、汉撒城市、北德小国和意大利。战争在三条战线上进行。西南线—意大利战线,奥意作战。奥地利投入7.5万兵力,6月24日在库斯托查大败意军。北线—德意志战线,普与北德各邦作战。普投入5万兵力,6月27日,在朗根萨尔沙击败汉诺威军并逼其投降,北德大部分地区落入普军之手。东南线—波希米亚战线,普奥作战,是主战场。奥地利投入28.3万兵力,普鲁士运用铁路运输和电报指挥迅速组织3个军(25.4 万兵力)于6月22、23日,分三路进攻波希米亚。普军旗开得胜。奥军总司令贝德克自感难于取胜,致电维也纳宫廷建议议和。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寄希望于一次主要的战役而打败普军。这就发生了7月3日的萨多瓦决战。

清晨,决战开始,双方共投入44—46万兵力。到黄昏时,奥军最后被击溃了。此仗奥军死伤2.4万人,被俘1.3万人。奥地利无力再战了。奥皇电告法国,愿将威尼斯让于法国,请求出面调停。萨多瓦战役后,普军通往维也纳的大道已打通了。威廉国王和他的将军们劲头十足,要进军维也纳,完成祖辈的未竟之业。但俾斯麦却唱起低调来,他决定他毅然接受法国的调停,结束战争。他认为此时彻底摧垮奥地利,其结果不是壮大而是削弱普鲁士,不是有利于而是大大有损于德意志的最终统一。

首先,继续战争正中法国的下怀。普军再向前推进,可以很顺利得手。但法国正可趁此出兵莱茵,后顾之忧如何解?因此,目前最迫切的需要是以低条件迫使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后,使普军“凯旋归国”,加强莱茵,使法国无计可施。而且在法国于7月5日出面调停的情况下,普仍我行我素,正给巴黎找到出兵干涉的口实。

其次,在普鲁士羽毛未丰的时候,过份削弱奥地利而刺激欧洲大国,是很不明智的。将苛刻的条件加给奥地利,逼使它没有退路,会使它成为“法国或其他敌人的同盟者。”相反,如果此时给奥地利体面地结束战争,普奥两国由于历史的和地域的原因在对付欧洲大国的时候还有拉手的可能。

还有,奥地利正是民怨鼎沸的时候,此时进军维也纳有可能使民族矛盾激化为尖锐的阶级矛盾,在这个正统主义的国度引起革命,这将极大地动摇普鲁士这个中欧君主国。反之,不使奥地利屈辱,避免伤害其民族感情,于日后改善两国关系是极为有利的。

出自以上原因,俾斯麦竭力阻止进军维也纳,终于迫使威廉同意。俾斯麦明智地插剑入鞘,竭力避免进入维也纳,为德国的最终统一和日后的国际事务中保留了“欧洲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7月22日,普奥签订停战协定,8月23日正式签订布拉格条约。奥地利帝国的领土除威尼斯让与意大利外,不割一地;石荷一切权利归普;奥地利承认“没有奥地利帝国参加的新的德意志组织”,德意志联邦解散;奥赔款300万英镑,普鲁士保证在条约批准后,三个月内撤出奥地利。普奥战争就这样以奥地利被排除出德意志而结束,原站在奥方的北部4邦——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拿骚和法兰克福被并入普鲁士版图。普鲁士王国从此连成一片,领土增至34.7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占全德的1/3。1867年4月,通过北德意志联邦宪法。由美因河以北24邦国(包括3个自由市)组成的北德意志联邦在法律上得到确认。普鲁士在北德意志联邦中居于绝对领导地位。

普法战争
北德意志联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德国民族任务的完成。南德4邦(巴登、巴伐利亚、黑森—达姆施塔特和符腾堡)尚独立于联邦之外。一条美因河,隔开南北两个德意志。这分离局面的主要支撑者就是法国。在巴黎当局的眼里,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将是法国在欧陆优势地位的潜在威胁。而且,此时的法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地步,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法国深知,出路只有一条:阻止德国统一,恶化两国关系,进而用战争手段夺取莱茵河左岸地区,转移人民视线,巩固统治。

俾斯麦也深知,要在美因河上架起桥梁,完成统一大业,对法一战在所难免。但俾斯麦强调:“要选择正确的时机”,在普奥战争结束不久就挥戈上阵对法开战,非普鲁士之力所能及。

他首先巧施手段,在“领土报酬”的纠葛上稳住法国。普奥战火刚熄灭,法国便上门索取“领土报酬”,内容有三:“(一)法取得莱茵河左岸地区直至美因兹。(二)卢森堡并入法国。(三)承认法国对比利时的占领。俾斯麦对在比亚里茨许下的诺言早已丢在脑后,他下决心什么也不给。普法关系遂之紧张起来。

接着,俾斯麦开展有效的外交活动,使法在未来的普法战争中孤立无援。英法关系在60年代后期已十分冷淡,法国正在加紧开凿苏伊士运河,使英国大为不安。认为这是对英国印度洋势力的威胁。因此,俾斯麦断定:任何削弱法国的冲突都不会引来英国人的干涉。相反,普鲁士的增强倒是抑制强大的法国的一种有用的力量,用欧洲大国之间的自行调节欧陆均衡比它英国亲自出马干涉要有利得多。而且,有迹象表明,在法普冲突中,英可能作出有利于普的行动。这是俾斯麦最为放心的。奥地利才从战争中脱出,正忙于稳固刚建立的奥匈帝国,要插手于欧洲事务非它力所能及。而且俾斯麦的宽宏大量,对两国密切合作留下了很大的余地。加上俄奥关系的牵制,奥地利不会轻举妄动。

俄国的态度,事关紧要。沙皇宫廷对普鲁士的军事胜利和日益强大甚为焦虑。德意志联邦的瓦解,一大批德意志小君主国的消灭和普鲁士领土的不断扩大,都深深地刺激了沙俄当局。萨多瓦战役刚结束不久,俄便急不可耐地串联英法抗议俾斯麦正在策划中的废除德意志联邦和兼并北德各邦的行为,并动议举行国际会议加于干涉。此举虽未得逞,但却吓坏了俾斯麦。法俄一旦实现联盟,普鲁士再强大也无法对付左右夹击的局面,德意志的统一大业非但不能完成,还会重新陷入30年代战争后任凭列强宰割的田地。于是俾斯麦便示好和拉拢俄国,扩大法俄距离。他选择了一个突破点,促使俄国把注意力集中于“东方问题”,引起法英奥的反感,他就可以利用这笔“现实的政治财富”完成他铁血政策的最后一个步骤。为此,俾斯麦派遣特别使团前往彼得堡。他指令使团:对俄国要求废除巴黎和约禁止其在黑海保有舰队的那些条款,“要给他一个友好的答复”,要向俄国明确保证,“普鲁士将不会给他设置任何困难”俾斯麦摇动这串黑海门户钥匙,确是打动了俄国。俄普的“传统友谊“因此发扬光大。1868年春,双方签订一项秘密规定:俄国派军驻扎奥匈边界,以在普法开战时牵制维也纳;普鲁士在俄国受到奥地利威胁时增强莱茵兰的兵力。

还有南德四邦,这里有着一股强大的反对派力量,不肯拥戴普鲁士为盟主,而且这里的工业不如北部发达,对形成全德统一市场,建立强大海军、夺取殖民地等的要求并不强烈。因此,南德四邦对发动一场对法战争、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并不感兴趣。相反,如处理不当,有可能驱使它们同法联成一气共同反普。俾斯麦同时看到南德四邦的弱点:它不能无视日益壮大的北德联邦;南德在军事上对北德的依赖甚大;南德的经济生活如糖、酒的生产和销售与北德关系密切。因此俾斯麦又认为与南德结盟可能性更大。他小心翼翼地处理南北关系:首先是解怨,对南德在普奥战争中站在奥地利一边不予计较,消除双方的紧张状态;其次是耐心,不勉强南德加入北德意志联邦,以避免“普鲁士化”之嫌,听其自然,俟到时机成熟,自然是水到渠成;第三是拉拢,针对南德葡萄酒业因法国竞争而不景气,1868年5月,俾斯麦公开号召保卫德意志的葡萄酒贸易,终于打动了南德“真正的德意志之心”;最后是挑拨,把法国对莱茵河左岸的吞并野心告知南德各邦政府,使他们看清法国的叵测之心,同时又以此激发南德人民的民族情绪,增强对法的离心力。俾斯麦的这些努力的结果是经济上密切了南德和北德的关税同盟;军事上订立了秘密的攻守同盟,商定南德四邦在发生战争时有义务将自己的军队并入北德联邦的军队。解除了“家内”的后顾之忧,造成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到60年代末期,俾斯麦认为摘取胜利果实的条件成熟了。

1868年9月,西班牙爆发革命,女王伊莎贝拉二世逃往法国,王位空缺。1870年春,执政的普里姆将军派人前往柏林,邀请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卡尔•安东亲王的长子利奥波德任西班牙国王。俾斯麦视此为刺激法国挑起战争的绝好机缘。他费尽口舌,成功地说服威廉予以接受。不料霍亨索伦继承王位的消息被西班牙报纸披露出来。消息传到巴黎,闹得沸沸扬扬,法国外长格拉蒙特向议会发表演说:“这种行为同法兰西的利益和荣誉是无法统一的”,并表示不惜与普一战。面对法国的挑衅,威廉退让了。7月12日,他表示不赞成霍亨索伦家族的人继承西班牙王位。利奥波德也跟着声明,他不接受西班牙的邀请。但法国并不想就此罢休,继续寻衅。7月13日晨,法使竭见了威廉,转达了法国挑衅性的要求,希望普鲁士作出永久不让霍亨索伦家族继承西班牙王位的保证。威廉感到莫大的耻辱,当即拒绝。当天下午,威廉把与法使会谈的内容和经过给首相府发出了份秘密急电。接到电报后,俾斯麦把电文作了一番修改,特别是将最后一句“从长计议”的话写成“陛下再没有什么可谈的了”,以此蔑视的语气来刺激法国。当晚,俾斯麦把电文交付柏林报纸,并致电各驻外使馆,使之公诸于众,法国因此而蒙受耻辱。

7月19日,法国向柏林外交部递交了正式宣战声明。俾斯麦从容应战,他的“铁血政策”推进到了高潮。战争爆发后,普军迅速在西部法德边境集结。普军分三路迎击法军:摩泽尔河方向的普军和帕拉提纳特方向的普军进攻法军要塞麦茨。莱茵河上游的普军主要进攻斯特拉斯堡。

法国原计划迅速推进到美因河,把南德和北德分割开来,并促使奥地利加入反普战争,一举打败普鲁士。但开战才半个月,普军便挫败法军急速侵入德国的战略计划,转入进攻,使法军处于挨打地位。8月4日、6日,普军越过边界,在维桑布尔和维尔特击败由麦克马洪元帅统率的南线法军,迫使麦克马洪离开阿尔萨斯。8月6日,普一、二军团在施皮歇恩高地会战中,击败由巴赞统率的北线法军。8月16日,普军成功地阻止了法国莱茵军团从麦茨的撤退并截断了它的退路。8月18日,在格拉费洛特和圣普里再败巴赞军,随后将其团团围困在梅斯要塞。麦克马洪奉命驰援,又被普军阻截。普军将其逼到色当展开决战。法军惨败。9月2日,法皇拿破仑三世、麦克马洪连同10万军队和无数军需辎重都落入普军之手。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国防政府。普军长驱直入,国防政府未作积极抵抗。普鲁士的防御战争遂蜕化为掠夺战争。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10月27日,巴赞率军投降。1871 年1月28日,德法签订停战协定,法国投降,正规军武装被解除。5月10日,双方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签订和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连同战略重地麦茨要塞并入德国;法国赔款50亿法郎,在凡尔赛政权恢复后30天支付5亿,年底支付10亿,1872年5月1日前支付5亿,余30亿于1874年3月付完,所欠款项法政府应付5%的年息;在赔款付清前普军继续驻守法国领土,一切供养费用由法国负责。

打败了法国,使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在德意志人面前展现了辉煌的战果,同时也震慑了南德诸邦,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黑森先后派代表团到达凡尔赛,同普鲁士进行国家统一的谈判。俾斯麦根据南德四邦对待统一的不同态度采取不同对策:拉拢巴登和黑森两个小邦国,向巴伐利亚让步,孤立符腾堡。11月15日巴登、黑森加入联盟。23日,巴伐利亚获若干自主权后也加入联盟。两天后,孤立的符腾堡只得就范。至此,美因河南北的两部分德意志联成一片了。1871年1月18日,在法国凡尔赛举行盛典,威廉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因在神圣罗马帝国之后,故又称之为第二帝国)。

普鲁士建立德意志帝国为什么要抛弃奥地利?

当时的普鲁士在中西欧列强中人口最少(1850万人,法国为3740万,奥地利3170万),武力最弱(陆海军一线兵力共20.1万人,法国为60.8万,奥地利30.6万),经济基础虽然优良,但市场和劳动力都极为有限。理论上讲普鲁不应该“抛弃奥地利”自己玩统一的游戏。

但是实际上俾斯麦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国情中国家发展的可能性与阻拦,做出了精准的判断。当时俾斯麦在1856年的一份著名的电报中是这么断言的:普鲁士和奥地利在疆域、资源乃至人口方面的体量远不及法俄这样的顶级大国,奥地利还面临民族矛盾,因此即使普奥合为一国,也不过是一个虚弱的中等强国;

况且“德意志疆域太小,难以容下两个主人”,与其费尽心机地讨好奥地利,并为其衰弱买单,不如干脆甩掉这个包袱,建立一个完全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小德意志帝国”。

俾斯麦算是每一句话都戳中要害。奥地利虽然拥有比较强的无力,但是同样的是境内的民族问题太过复杂。无论是波西米亚人的统治还是塞尔维亚人,许多小国都是被迫依附,或者是因为被武力征服,强行纳入到奥地利的管辖之内。

民族矛盾到了一战时期最终酿成了一战的导火索,并且导致了后来成立的奥匈帝国的消亡,可以说俾斯麦这个“小而精”的见过策略实际上正是适合普鲁士发展成大国的需要。之后为了保持“低调地”建立帝国,不引起法国或者是沙俄等其他列强的注意,仍然勉力“维持”欧洲均势,俾斯麦开始尝试编织一种复杂的同盟体系。

这种结盟策略后来在1870-1880年代的德国外交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并被冠以“俾斯麦体系”之名,也成为了他名留史册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奥地利太过强势会影响普鲁士的主导地位。而且奥匈帝国的民族成分复杂,难以控制。所以在第2次王朝战争的时候,奥地利就被普鲁士排挤出了德意志联邦。
普鲁士抛弃奥地利是因为奥地利如果加入会影响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的掌控力,而且当时国际形势影响。

德国在近代统一之前只是一个松散的邦联。在这当中,普鲁士和奥地利才是强者,也最有希望一统德意志。但在普鲁士的统一并不包含奥地利,反而建立了小德意志帝国。德国之所以把奥地利给排除出去,这和俾斯麦有着巨大的关系。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国最终的走向。而他之所以要这么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这样的人是排他的。第二个原因他知道欧洲诸国是不乐见普鲁士兼并奥地利的,这样阻力太大了。第三个原因是普鲁士根本没有信心兼并奥地利,即使有这个时间也过长。


第一个原因

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之后,刺激了原帝国中的德语民众,各邦对于同一语言、同一文化、同一法理根基的追求空前高涨。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出现,这一思想可是德意志统一的学术基础了。正如费希特描述的那样,共同的语言是一个国家形成的前提。俾斯麦是德意志统一幕后唯一的策划者,他这个人不仅铁血,而且非常保守。虽说奥地利也属于德意志邦联,但奥地利毕竟民族众多,还包括了很多南斯拉夫人。大部分德意志人希望建立一个单一的民族国家。


第二个原因

俾斯麦知道欧洲诸国是不乐见普鲁士兼并奥地利的,这样阻力太大了。尽管他是通过战争的形式取得了国家的统一,但如果普鲁士与奥地利的战争不是一场定输赢,而是你死我活的战争的话,那么这场战争的规模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普鲁士兼并奥地利的话,对欧洲的震动太大了,英法俄等欧洲强国都不会希望看到新成立的德国过於强大。长期在国际上玩的游刃有余的俾斯麦外交家,对于这些是心知肚明的。

第三个原因

奥地利实力不容小觑,长期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导者。虽说后来衰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是新兴的普鲁士也不见得就一定能够兼并奥地利。要知道兼并这个问题,不是打一仗输赢的问题,就算奥地利败了,普鲁士要想吞并奥地利也比登天还难。

毕竟奥地利的地盘也非常大,民族众多,统治者还是哈布斯堡家族,这个家族在欧洲的联系非常紧密,这些对于普鲁士都是问题。

当时普王威廉一世极力要求进军维也纳,建立万世功勋。俾斯麦劝谏:“我军未入维也纳,法军已过莱茵河”(见好就收,以防不测)。国际形势所迫,如果还要强行灭奥,国家一定会分崩离析。

普鲁士、德意志、奥地利、三者关系。

1,德意志,西罗马帝国分裂为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而三部分又各有自己的城邦组成,奥地利,普鲁士,汉诺威,巴伐利亚,巴登,萨克森等几十个小邦组成德意志。就好像12世纪没有统一的蒙古一样。 2,奥地利,是南部德意志联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普鲁士,完成统一全国的主要对手。 3,普鲁士,是德意志最大和最强的城邦,自觉肩负起统一全国的重任。 4,奥地利和普鲁士都是德意志的城邦,都为统一全国而努力,并发生激烈碰撞。最终普鲁士获胜。

德意志包括普鲁士和奥地利。

意志是一个大区域,古代德意志包括西里西亚、但泽(现归波兰)、哥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德国、奥地利(虽然奥地利和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但不包括匈牙利),几乎是最纯正的日耳曼人。

德意志最早是一大片大小不一的大公国,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是其中一个,关系有点像现在独联体之于俄罗斯和乌克兰。

19世纪末,普鲁士王国逐渐强大,德意志的统一时机也基本成熟,普鲁士通过战争击败奥地利,并且北败丹麦东平法国,最终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而奥地利则被排除在德意志帝国之外。后来二战前,纳粹德国又用胁迫手段将奥地利合并,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德意志国家。

扩展资料

普鲁士、奥地利、德意志的统一与灭亡:

德意志统一前,勃兰登堡-普鲁士和奥地利同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最强大的两个邦国,是当时欧洲列强之一,19世纪中期普鲁士王国取得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胜利,统一了除奥地利帝国外的德意志,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国。

从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到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因为将神圣罗马帝国算为第一个帝国。其正式国号为德意志帝国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名。

1871年1月18日,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正式登基为皇帝,德意志帝国建立。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德国介入战争,德国在战争不能得势,山穷水绝,最终在1918年11月11日投降,帝国灭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德意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普鲁士

west和那个小少爷都是受本大爷才是帅的像小鸟一样的总攻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18世纪德国统一之前,德意志只能算一个地理范畴的名词,普鲁士和奥地利是当时德意志中间的最为强大的两个邦国,后来俾斯麦发动了普鲁士与奥地利的战争,并把奥地利排挤出了德意志,从而实现了德国的统一,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
动漫《黑塔利亚》里的“独普奥”3p,土豆三人组。(都是男的,-_-!)
文章标题: 巴伐利亚为什么没有成为除奥地利普鲁士以外的第三极 如果成为三足鼎立会是怎样的历史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6503.html
文章标签:普鲁士  巴伐利亚  奥地利  鼎立  是怎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