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清朝入关从不关心民心,为什么得到了天下

时间: 2022-03-21 21:00:3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清朝入关从不关心民心,为什么得到了天下

有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满清入关时得到民心了吗?

“得民心者的天下”这一句话是个伪命题,实际上是弱者对强者讲的,并不是强者对弱者讲的。弱者希望强者的行为要得民心,而不是强者说我要得民心。这其实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大凡得天下者靠的都是军事实力,而并非得民心。“民心”只是个相对的词,符合你的“民心”,并不见得就符合别人的“民心”。

“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句话才是真理。虽然有许多靠武力得到天下的,但他们粗暴的对待人民,对人民横征暴敛,视人民如奴隶,那么他们很快就失去天下。那些大一统王朝,前期顺应民心,到了末期却不把人民利益当回事,官员腐败,黑恶势盛行,苛捐杂税繁重,就逐渐失去民心,最后爆发农民起义,人民起来推翻了他。

得天下者不一定得民心,靠的都是武力

秦始皇灭六国就不符合东方六国的“民心”,他靠的就是秦国的军事实力。那时候的六国百姓从来没见过统一,六国也都是存在了几百年,深入自己国民的心。老百姓也不知道统一是什么,只想守着自己的国家过日子。秦军长平坑卒,水淹大梁,郢都毁城,这都不是得“民心”的行径,可统一天可的却是人家秦国。

刘邦战胜了项羽,并不是项羽就失去民心,而是项羽输在形和势上,与民心无关。民众当时只想结束战争,赶紧回家过日子,那时的民众十分愚昧,他们并不道谁有民心。金灭北宋,蒙古灭南宋,都不是中原人民所企盼的,又何来民心所向,但又无可奈,因为他们手握钢刀,而朝廷的军队又打不过人家。满清入关也是同样的道理,若没有八旗铁骑,他就是再得民心,也无济与是。

“民心”是个虚词,是看不见的东西,过去的老百姓不象现在的老百姓,有知识、有文化,视野开阔,具有分辩能力。那时的老百姓没有读书权,没人文化,对事务完全没有分辩能力,统治者说啥是啥,所以根本不知道民心是啥东西,只知道谁给我吃的我就跟着谁。因此才会有那么人利用宗教迷信来蛊惑农民,如张角的五斗米教,洪秀全的拜上帝教。

失民心者必定失天下,这句话才是真理

“失民心者必定失天下”这句话才是直理。你靠武力夺取了天下,却不实行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政策,只知奴役人民,那么你就失去了民心,人民就会起来反抗你,最终推翻你。秦朝、随朝二世而亡就是这个道理,秦始皇统一后只知靠苛刻的秦法压治百姓,随炀帝滥用民力,视人民如蝼蚁,所以人民起来推翻他。

唐朝灭亡后朱温等军阀们,一个个靠着兵强马壮夺得天下,但他们又都很快失去天下,为什么呢?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实行有利于民众的政策,获得人民死心踏地的拥护,所以在另一个军阀攻打时不能得到人民团结一致的抵抗,因此很快又失去了天下。

中华民国也是个例子,建国很快,只一个辛亥革命便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共和国。可接下来却没干过一件符合民心的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只是个纲领,没教革命者夺得天下后去怎样做,所以接着民国政府就是一团遭。我们怪袁世凯的北洋军阀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实质上孙中国的国民党既没有提出怎样干革命,也没有提出革命胜利后怎样建设人民所企盼政权,因此人民的生活还不如在清朝的时候,最终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被人民推翻。

同样,汉、唐、宋、明这些大一统王朝,开国后能够顺应民心,多实行对人民群众有利的政策,因此很快就获得人民的支持,站稳了脚跟,迎来了盛世,获得了较长的寿命。而到了后期,统治者只知道压榨民力,既得利益集团抢着自己的利益不放,官场腐败透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逐渐失去了民心,所以农民起义就爆发了。

满清入关的前提是明朝崩溃了,明朝因失去民心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明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自身腐烂透顶,不能解决人民所关心的土地集中问题,使人民没饭吃,因此失去了民心,引发了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大起义,推翻了它。清军入关时中华大地乱成了一团遭,李自成、张献忠、南明小朝廷面对民族强敌却不能放弃前嫌,团结一致抗清,而是继续窝里斗,继续实施欺压人民的政策,因此被清军个个击破。

清军入关时虽然不得人心,但清军夺得天下后却能在恐固政权的同时及时调整政策,顺应人民的需求,给人民稳定的生活环境,减免明朝末期大部分的苛捐杂税,并且将大量逃亡地主的土地分给人民,解决失地农民没有土地的问题,所以到康熙时期就逐渐得到了民心。

这个时候吴三桂的三藩起兵反清就十分不得民心了,因为经历了长期战乱老百姓渴望稳定的生活,不希望再起刀兵,而吴三桂再起战火使南方百姓又陷入战乱,所以吴三桂得不到人民的真心支持,很快就灭亡了。

满清入关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民心,他们是以武力夺取政权的,所以与人心相比,其实武力更加的重要。
个人觉得满清在入关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民心,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满洲进攻的时候做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让当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就这一点,让很多人感觉到他们的抱怨。
满清入关以后,采取了一些安民的政策,肯定比明朝时候要好一些。

古人云:得民心者的天下,那么满清入关的时候算深得民心了吗?

不算啊,可是他们依然得到了天下。得民心与得天下两者之间是有关系,但是不分前后,你可以先得民心继而得天下,也可以先得到天下,再笼络民心,这两者是不冲突的。满清入关的时候十分残忍,疯狂掠夺百姓手中的土地,完全没有掩盖自己的暴行,但是古代,百姓可不是第一生产力。


01、得到土豪士绅阶级的支持,已经成功了一半

古代的时候,阶级分化是非常严重的,满清入关的时候,他们的口号是“誓死也要为崇祯报仇“,以至于大家都相信了他们的鬼话,南明也兢兢业业地给他们提供后备力量。当时他们已经把土豪士绅拉拢到自己的阵营里面了,大家都是朋友,自然不存在什么民心的问题,有钱一起赚,何乐而不为?


02、古代阶级压迫严重,农民阶级没有话语权

古代真正的农民阶级每天都在做什么呢?他们面对的是无穷无尽的工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每天手里的工作还忙不过来,谁统治对他们来说根本一点都不重要。满清刚来的时候迫害他们,他们反抗也没用,敌人有刀有武器,他们只能拿着自己的锄头,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何况他们每天都和土豪士绅作斗争,已经让他们筋疲力尽了。

03、得天下再得民心也是可行的,慢慢培养

满清刚来的时候,中原人民是非常厌恶他们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民心的问题,游牧民族都是靠武力合并。但是到了康熙,他们就开始好好经营了。经过几个君王的治理和对民众的理解,已然没有人记得满清的恶行了,甚至大家都觉得这个朝代还不错。清政府先打你一顿,之后给你一个甜枣,这种情况下,这个枣子就真香。

当时明朝百姓深受阉党的折磨,崇祯皇帝虽有心整治但时间不等人,可清朝人同样烧杀抢掠对普通百姓造成了危害,不算得民心。
满清入关当然不算深得民心,因为明朝末期虽然民怨很大,但汉人们还不至于希望满清外族来占领大明江山统治他们,他们想要的是汉人帝王。
满清入关以后,根本就没有得到民心,那时候汉族的民族意识很强,各地的抵抗都很激烈。

有人说“得民心者的天下”,那么满清入关时得民心了吗?

有人说“得民心者的天下”,那么满清入关时得民心了吗?

我的观点是“得民心者的天下”,这个天下一定要囊括到得天下者。否则就不一定对。对一个国家内部来说,那么“得民心者的天下”这个是必然的,哪怕会有所曲折和倒退,但最终会是“得民心者的天下”。这就好比一个家庭,家庭所有成员都拥护的人,那早晚得是大家长。一个道理一样。国家也是如此。民心所向,天下归一。因为军队也是由民心来指挥向背的。毕竟军队的士兵来自人民。就如同苏联解体后,苏联军队高层发动政变去推翻叶立钦的统治,结果士兵的意愿和人民的意愿一致,掉转了枪口。“得民心者的天下”

但是如果是这个天下没有包括所有的民意。比如说外敌入侵,那就又当别论了。因为这个时候的民意并不是所有人的民意。外敌的力量足够强大的时候会压垮力量弱势的一方。比如蒙元征服南宋,蒙元代表的就是蒙元的民意,南宋的民意虽然是不屈不挠,可是也终于国灭。当蒙元统一了全天下。这个时候的民意就是全体人的民意了。它不得民心,所以经过大约97年的统治,也就被天下的百姓赶跑了。从这个天下的角度来说,就又符合:“得民心者的天下”。再举例子,满清入关的时候,明朝臣民的意愿是不服从。那些不服从的多是被杀或者流亡海外。这就是外部力量取代的结果。这个时候的意愿,是一个意愿征服另个意愿的时刻。比较的是谁的力量更强大。等满清统治了全国,它实行了一系列的休养生息的政策,符合了民意,那么它的江山就稳固了。可是到了清朝末年,统治者无法带领全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不符合人民的意愿,这个时候就又应了“得民心者的天下”。再比如国民党的三民主义顺应百姓的意愿所以北伐成功,但后来它独裁统治不符合民意,最终被更符合民意的联合政府推翻。“得民心者的天下”

总结:“得民心者的天下”一定要分清楚,天下内,还是天下外。民心一定要得到尊重。

文章标题: 清朝入关从不关心民心,为什么得到了天下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5101.html
文章标签:民心  清朝  入关  得到了  关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