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3-08 14:02:1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小小少年,胸中自有一股英豪之气,往日里最崇拜的便是古代的武将,而最让人如数家珍的可能就是《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绿林好汉。可在这个时间段往前推移,那些曾经的武将也为祖国的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细想之下,仿佛还能感受到他们在战场上厮杀的豪气。其中,白起就是战国时一位智勇双谋的武将,在长平之战中击杀敌人四十五万,留下赫赫战功。
长平之战中的一个小插曲
战国时期,白起效命于秦昭襄王,因为有着赫赫战功,颇得秦王的信任,而他也不负众望地为秦国打下半壁江山。当然,在长年的征战中,白起同样也有过不少出彩的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战役可以说是长平之战了,但这样的声势浩大的战役绝不是随随便便凭借着武力镇压就可以成功的。
众所周知,在我国早期,著名的军事家要属孙膑莫属了,而他的《孙子兵法》也被历史流传生生不息。之后,距离孙膑的年代不久,白起就出现了,这两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著名的军事家,而在军事方面卓越必然有着共通性。
带兵打仗一事,并不是我方的兵强马壮或是武器精良就可以胜利的,那不然也不会有以少胜多的战役出现。而战役能够胜利,在军队中,占据首位的那个人的运筹帷幄,才是最主要的。其中,所谓的运筹帷幄,通俗一点讲,就是细心,就是领军人能够看透战场上的任何细枝末节。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就有这样"细心"地体现。
打仗虽是一个耗费国力的事情,但为了一定时期的和平,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抉择。但仗一开打,就需要后方的补给,而这些补给,自然就是本国人民常吃的一些食物。当时,在秦昭襄王统领的国家中,士兵们普遍善吃羊肉。
众所周知,羊肉性热,且味道格外鲜美,除去有一些膻气之外,随意烹饪都是一种美味佳肴。可长平之战的后期,白起带领的军队需要潜伏起来,好打敌方一个措手不及。但这些士兵爱吃羊肉这一点,就会让敌方闻到膻味进而警惕起来。所以,当时的白起考虑到这一点,下令将士兵们爱吃的羊肉换成营养价值类似的牛肉。
可将军的筹谋,哪里会和士兵们各个都说清楚。不了解实情的士兵,纵使是违抗君命,也要去吃食羊肉解一解馋。不料,在帐外的白起闻到膻味,就得知有人违抗命令。之后,被发现的士兵,此时仍旧觉得将军的决策不合理。可白起说:"你出帐走50步试试,立刻就可以闻到味道"。最后,士兵恍然大悟,不由感叹将军真是深谋远虑,而在长平之战的最后,正是有着白起这样的"细心",绞杀赵军45万大军,凯旋而归。
长平之战的始末
长平之战如此被众人熟知,想必除了白起这不让吃羊肉一事,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仅仅是看到最后竟然击杀赵军45万大军,就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场浩大的战役。
战争开始时,秦国并不想攻打赵国,而是韩国。但是韩国面对秦国的强胜兵力,自然不会负隅顽抗,就转头投靠赵国,以城池做奖赏,与赵国合谋。就这样,本来相安无事的赵国也加入的战斗。
一开始,赵国的主帅是曾经骁勇善战的廉颇,而秦军的主帅自然是白起。可廉颇最终因为君王的不信任而被换下,后让纸上谈兵的赵括担任主帅。可未曾想,白起在面对有多年战场经验的廉颇时,彼此可能会僵持一阵子。但换上赵括之后,白起深知他没有实战经验,只会说些兵书的缺点。采用先让赵括轻敌一计,继而围攻赵军打个措手不及,最终拿下了战争的胜利。
此次战役之后,赵国的实力大减。本来秦国一开始攻打韩国就是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希望先将韩国攻打下来之后,再攻击赵国。没成想,最后一石二鸟,虽让秦国过程费了些周折,但结果没有变化。
英雄最后终归陌路
如果论君王来说,秦昭襄王是英明的,毕竟他是秦国最后统一六国最大的推进者。他知人善用,懂得创新改革,而商鞅变法就是在他这个时期。可以说,自采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国力迅速提升,有了可以制衡其他诸侯国的力量,而这首当其中的力量就是军事力量。
秦昭襄王的军事力量大为提升,除了改革之外,还因为他有了白起这一员得力干将。当时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大大小小的战役,但凡是白起统领的领,必会胜利,而他也有了一个"杀神"的称号。可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的将军,最后都不会有一个好的下场。白起在军中威名甚高,而他自是一心一意的辅佐君王,可君主最为忌惮的就是也是她威名甚高这一点。
最开始,点醒秦昭襄王的是他的丞相范雎。范雎说,长平之战后,一鼓作气攻打赵国之后,秦国就会一统。但当时候加官进爵之后,白起已经是最大的功劳,总不能和君王平起平坐。自此,秦昭襄王对白起有了忌惮之心。
因此,之后的战役,秦昭襄王任用别的将领去攻打赵国,但其他将领在邯郸久攻不下。最后,只好又重新任用白起,但白起当时已经告病无法前往战场杀敌,几经推辞之后,无奈只能前往战场。等到白起过去之后,秦昭襄王就有了他无心作战的理由,赐其自刎而死。
站在白起的角度来看,他一生戎马,有着武将的热血,所思所想不过是为了报效国家。但最终,这个国家还是背叛了他,最后的下场未免有些凄凉。
可不论白起的结局,他一身的才华最终还是施展了出来。最后,秦国统一六国,众人接受封赏时,或许没有白起的名字。但史书总会铭记,书上会将他的一生,大大小小的战役详细记载,更会歌功颂德赞扬他。毕竟,秦国统一六国一事,在历史上是一个跨时代的革新,对于整个民族的未来都具有深远意义。
春秋战国,士兵的行军作战是很艰苦的,尤其是吃饭,想吃个热饭都不容易,通常情况下,都是自身携带食物,啥,你说炊事班去哪了?想多了,那时候的军队中很少有专门做饭的炊事班。
那么士兵带的食物一般是什么呢,粮食和肉,而肉又以熟牛肉和熟羊肉为主,在平时牛肉和羊肉也没什么区分,只不过看士兵的爱好罢了。
白起
而白起带领士兵打仗,平时也是如此,并不会对士兵的口粮有什么要求,也就是说并不是每次战役都禁止士兵吃羊肉,但在长平之战前夕,白起却颁布了“不准携带和吃羊肉”的奇怪军令。
白起颁布的具体命令的内容是所有将士配发冷食,不准生火做饭,而且常食的冷肉也由羊肉换成了牛肉,当然白起做出这样的规定,并不是因为秦国没有羊肉了,或者说羊肉的成本高,而是白起基于能打胜仗的因素,有自己的考虑。
白起不让生火和吃羊肉的因由。
白起颁布这道军令时,是想打一次漂亮的奇袭战,既然是奇袭,那么讲究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说白了是要隐蔽行军,这样才能把胜利的战果最大化,而如果士兵还生火做饭的话,军队的位置就会暴露,你可能会说,烟才能传那么远,烟虽然传不多远会消散,但却很危险。
古代的烽火传信的原理不正是利用烟会上升的特点,不然周幽王的烽火又怎能招来诸侯勤王而博得褒姒一笑呢,再说了古代可不像我们现在这样,高楼大厦林立,那时候在平原之上可是能一望千里的。
长平之战
我们现在都知道羊肉的味道很独特,膻味可以传播得很远,很多人不吃羊肉,就是因为接受不了其味道,全军上下如果都吃羊肉,那形成的味道更不容易消散了,再加上风一吹,那么直接就告诉了敌人:我们已经快到了,等我们吃好羊肉就打你们。
这不是摆明了让敌人做好准备嘛,这样一来白起想打的奇袭战,也就变成了攻坚战,其难度系数会提升一个层次不止。
此外,羊肉的味道还会吸引周围的食肉动物,进而造成对士兵的威胁,毕竟突袭战是不可能有营垒作为屏障的,和衣而睡,露天而食,吸引来了食肉的狼群和野兽,那可是相当有威胁的一件事。
白起
你可能会说,那吃牛肉不是一样吗,还真不一样,牛肉味道的传播能力没有羊肉强,你可能还会说,动物都怕人的吧,其实这是现在动物的习性,古代的动物,其凶残程度还是很惊人的。
白起惩罚偷吃羊肉的士兵。
为此,还出现了一个关于白起的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个爱吃羊肉的士兵,在作战中偷偷藏了一包羊肉,等到夜深的时候,自己开始享用美味,但没多久帐篷里的士兵都问到了味道,于是大家一起分享着吃。
结果,被白起逮了个正着,吃羊肉的士兵都很奇怪,为何白起能准切地知道自己吃了羊肉呢,白起就说,今夜无风,五十步以外都能闻到你们营帐中再吃羊肉,如果全军都吃,在有风的情况下,我们的位置早就暴露了,于是把这些偷吃羊肉的士兵都给打了军棍,而士兵也无话可说。
因为白起要隐藏军队的痕迹,所以禁止士兵们吃羊肉。很多时候军队都有隐藏自己的需要,这是为了保证突然性,白起正是源于这个原因,才禁止士兵们吃羊肉。
长平之战之前,秦国和赵国的实力差不多。赵国虽然还是不如秦国,但是是有和秦国较量的资格的。秦国凭借着长平之战,将赵国这个大敌消灭。说起长平之战,不得不说秦国的战神白起。他能够在长平之战中将赵国一举击溃,可不是凭借的运气。
长平之战后期,白起决定发动一场突袭。为了这场突袭能够顺利展开,白起准备的很充分。为了保持军队的隐蔽性,白起在军队吃放上也是要求非常严格的。
当时秦国的军队,羊肉是非常普遍的军粮。在突袭战的准备阶段,白起下令禁止所有人吃羊肉改吃牛肉。而起不仅不让吃羊肉,还不让生火。发到士兵手里都是煮熟的牛肉和饼,这让一些士兵非常的不习惯。
虽然白起是战神,他治军也非常严格,但是依然有士兵不遵守。有一天晚上一个士兵拿出偷偷藏起来的羊肉吃了起来,他刚吃没两口就发现白起在旁边看着他吃。白起非常生气的将这名士兵打了二十军棍,并且严厉的警告了其他人。
有人问白起他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巡营,白起告诉他自己是被羊膻味儿吸引过来的。他还告诉士兵们之所以不让他们吃羊肉就是因为羊肉的味道非常大,很容易会暴露自己所在的位置。一个人吃羊肉都能将他吸引过来,如果几万个人一块吃羊肉岂不是很远的人都能闻到。听到这些话,士兵们终于理解了他的命令。后来士兵们在白起的带领下,也成功的将赵国击溃。
长平之战时,白起为何禁止士兵吃羊肉。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