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东方传统文化治学与致用效率低下 不是吗

时间: 2022-02-23 09:01:1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东方传统文化治学与致用效率低下 不是吗

传统文化 文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意义
  2000年5月6日,在《中国文化报》主编侯样祥的主持下,进行了一场“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其中有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意义”一节(见《传统与超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相关的内容如下:
  董光璧(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
  有种种迹象表明,在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的转变中,科学可能不再完全沿着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时期确定下来的路线前进。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着“内在而为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1985年英国天文学家抄里斯认为:“前进的唯一道路是转过身来重新面向东方,带着对它的兴趣以及对其深远意义的理解离开西方的污秽,朝着神圣的东方前进”;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比利时化学家普里高津说,新的自然观“将把西方传统连同它对实验的强调和定量的表述,同以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观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而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则说,他所创立的协同学,同时受到了西方的分析思维和东方的整体性思维的影响。
  人类意义世界所作出的这种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历史转折时代的传统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可能会获得其生命力?
  席泽宗(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只是辉煌的过去?不,我认为,中国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是中国系统思维在当代科技综合趋向中的启发作用…,第二个方面是天人合一思想对环境科学、区域开发的积极意义…,第三个方面是丰富的自然史资料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就是作为目的基因的传统科学对现代科学发展的作用…。
  董光璧:
  前面席先生从科学技术角度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意义。我觉得,人类总是生活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历史在前进,人的思维也从不停止,不断寻求新的、迄今无人知晓的目标。基于世界文化走向趋同这一时代的新特征,提倡一种以科学新成就为根据的贯通古今、契合东西的新文化观,就成为建构世界主义的后现代科学观的基本进路。当代新科学的世界观向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某些思想归复的特征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现代性研究不失为在历史转折关头全人类的文化战略研究之一隅。
  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家把目光转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包括《老子》《论语》《易经》在内的中国经典受到重视。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是由于处在科学发展新阶段的科学家们寻找世界观启发的努力,而不是由于什么一时的感情冲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可以为新科学的诞生提供有意的启示,就成为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关于道家:老子是一位超越时代的伟大的思想家。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等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性质。道家的某些思想遗惠,对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建理性以克服伴随科学技术加速发展而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引导世界文化的演革流向、建构后现代的科学技术观、重整中国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的历史性转变都有重要的意义。
  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清楚地展现在人类面前。回顾二十世纪,人们会发现,每隔10年,人类就有一次大的动荡,这连续不断地更替着的动荡不安,把个人、社会和环境三个层次的不安全展现在人类面前,地球的全面危机出现了。这种世界性的社会危机正是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文化对人的严重异化的表现。对待当代文化的异化,特别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态度,在观念文化子系统里表现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分裂,以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隔阂。虽然自古以来,观念文化中就包含有“人文的”与“科学的”两种因素,但人文与科学的明确区分还是在近代以后…
  在科学人文主义发展的过程中,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被发现。20世纪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作为一位出身东方文化传统的现代科学家,他最早地预感到东方思想对于科学观转向的重要性,1960年前后,他频频谈论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1964年他提出“物理学之道”的概念;1968年,他又指出老子是在两千多年前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则指出:道家不仅仅是宗教和诗人的,而且也是方术的、科学的和民主的;道家思想不仅提供了中国科学的原型,而且保存着“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李约瑟不仅提出了以道家开拓科学未来的纲要,而且通过他的著作影响了不少学者。美国粒子物理学家卡普拉就是其中之一,他以其著作《物理学之道》和《转折点:科学、社会和兴起的文化》等,勾画出一种东西方文化平衡的世界文化模式。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新科学的基础上阐释了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这种世界意义的文化革命正在进行,后现代启蒙运动在兴起。
  关于儒家:我们再从科学人性化理想的实现方面来讨论一下儒家伦理价值在未来社会中的可能作用。
  当代科技文明的困境要求科学人性化。美国科学史家萨顿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发出了“科学必须人性化”的呼吁。对这个问题,科学史家李约瑟首先想到了中国,在他看来,中国的科学人文建立在两个主要基础之上,“他们从来不把人和自然分开,而且从未想到社会以外的人”,他甚至还预言说:“想来没有比欧美和中国文明的合流更伟大的。依我的感觉,我们愈是研究它们两方面,愈是觉得它们像两个不同的作曲家所作的两章不同的交响乐,其主调本是一样的,”英国剑桥达尔文学院研究员唐通说:“中国的传统是整体论和人文主义的,不允许科学与伦理学和美学分离。”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他们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想要在21世纪活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吸收孔夫子的智慧。”作为一种世界主义的新启蒙运动,一方面对已经成为传统的“人与自然分离”的现代社会进行自我批判,另一方面又不是埋没理性和科学,而是完善、发展理性和科学。…
  按社会中轴转换原理,在权利社会的古代中国,儒家伦理价值的政治化是必然的。那么,在未来的智力社会中,儒家伦理价值的科学化也是必然的。这一切取决于当时的社会中轴的性质。从现代的立场来看,历史上的儒家伦理价值的政治化是消极的,而未来的儒家理论价值的科学化则是积极的。当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已经到了必须作出抉择、实行文化转向的历史关头。人类经历了五千年的与母亲——大自然的搏斗之后,才从成功的苦头中认识到科学技术必须以伦理道德为最高目标。而今日人类的这种体悟正是被遗忘的古代东方贤哲们的睿智。儒家有关科技的思想核心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最高目标,这样的思想在即将逝去的现代被认为是“落后的”,而对于不算遥远的未来它却是“超前的”。…
  我认为,儒家科技思想的五大特征,即理性与价值合一的生态自然观、自然与人文同体的学问观、归纳与演绎结合的治学方法论、求理与致用并重的学术目的论,其核心问题在于给科学注入了价值,等等,对建构后现代科学观具有积极意义。…
  注入了儒家仁爱的科学精神将体现科学与人文的最高精神境界。
  易学与后现代科学范式的建构: 我认为,从当代科学在基本原理、方法论和理性规范三个层面所显露的矛盾、困难和不足来讨论易学,并根据科学发展的态势推断,易学中的循环论、生成论和理一论可能会成为催生新科学的睿智……
  易学也主张以阴阳对峙为基础的生成论。其著名的命题是“生生之谓易”。唐代李鼎祚曾给出最简单的解释:“生生,不绝之辞。阴阳变换,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易学中有两个影响深远的生成模式出现在北宋时期。一个是邵雍以阴阳连续二分的易卦衍生次序表示的。自太极开始的万事万物的自然生成图式,其特点在于数学上的严密性。另一个是周敦颐的“太极图”生成图式,其特点是阴阳与“五行”结合。生成论与整体观相结合的生机论哲学,是中国传统科学方法论的核心。这种整体生成论与产生与欧洲的现代科学赖以生存的分析重构格格不入,但却与当代科学中滋长着的新的科学观相契合。
  科学思想是从探索宇宙的本原和秩序开始的。所谓“本原”意指一切存在物最初都由它生成,或者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我把前一种观点称之为“生成论”,后一种观点称之为“构成论”。生成论和构成论的不同在于,前者主张变化是“产生”和“消灭”或者“转化”,后者则主张变化是不变的要素之结合和分离。这两种观点在古代的东方和西方都产生过,但是在东方生成论发展为主流,而在西方构成论发展为主流。构成论的思想经由古希腊原子论在近代科学中的复活而深远地影响了近代科学的思维,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铸成了19世纪这个科学世纪。然而,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表明这种分析重构论的局限性,它不再完全适合于科学的继续发展。且不说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即使在物理学研究中从基本粒子物理到宇宙学,都表现出“生成论”取代“构成论”的趋向。生成论可能在未来的科学中生根。
  科学中的这种生成论的倾向,可能是新科学启蒙运动兴起的预兆。这新的启蒙运动的方法论特征,是以生成论和经验原则支起的新的方法论构架,它要求从整体的动力学去认识部分的性质。同18世纪以分析重构论认识自然和社会类比,新启蒙运动以生成论和经验原则结合的方法论框架认识自然和社会,处理种种问题。我们可以称之为“整体生成论”。用这种方法看问题,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整体,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要平衡,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要融合,整个宇宙都要处在动态平衡的循环运动网络之中。……
  林德宏(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李约瑟不仅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代宗师,而且对当代科学思想史的研究也有贡献。“李约瑟”现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机械论将被有机论取代,近代科学传统将被现代科学传统取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思想是正在形成中的现代科学传统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李约瑟、玻尔、海森堡、普里高津、卡普拉、哈肯、托姆等人把目光转向东方,恰恰是把目光转向现代科学传统的表现。这是“李约瑟现象”的实质。

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老师要咱们写一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日记.拜托啦!要多,积分没关系,不要很成熟,大约像3.4.年级的日记.
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不成问题。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但是,这种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艰难的过程中前进。有前进,有障碍,有时甚至还会倒退。于是鸦片战争结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仍旧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中,可谓绝无仅有,也使许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如此困难,有政治环境恶劣的原因。中国的政治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其思想文化观点相对保守,对专制主义的思想文化很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一旦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有了一定前进、突破,总会有一些从特权政治获得甜头的政治家,从幕后跳出来,用政治权力加以打击。近代不是有一些军阀,在国内大肆鼓吹尊孔吗?不懂思想文化,又要对思想文化横加干预,是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复杂,也是一个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时间长,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增加一些东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成份极其复杂。有许多东西是好的。有许多东西是糟粕。而精华与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块。这使后人感到困惑:想说爱你,又不容易。因为分明有着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来。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又有许多至可宝贵的东西。
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复杂的这个特点,令后人感到十分尴尬。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一个原因。

(一)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优劣,必须把握人类前进的方向。
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前进的,这种前进,在政治上,表现为以民为本,直至后来的由民作主;在经济上,表现在重农重商,直至后来的市场经济;在思想文化上,表现为尊重别人的思想观点,直至后来的思想自由;在对待人上,关心人,爱护人,直至后来的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
中国人古代一直存在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商周时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思想本身,是进步的。在人生态度上,司马迁那种虽处逆境而奋发有为,苏东坡豪放达观的胸怀,张衡、徐霞客那种对真理的执着热爱,孟子“我善养浩然之气”,伟大诗人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均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境界。对待自然、命运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王夫子的“相天”、“造命”说,无不包含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光辉。在对待个体生命的权利和自由上,《古诗十九首》和阮籍《咏怀诗》对人生意义的关注,《世说新语》中对个人价值的肯定,《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都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注入了一般新鲜的血液。在对待个人与社会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位卑不肯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均是很高尚的精神境界。而对待人与自然上,《棘敕川》、《岳阳楼记》、《春江花月夜》和其它大量的文学作品,更是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的特殊感情。
登长江,诵“大江日夜流”,顿生一种豪情。临高山,读“一览众山小”,顿生一种斗志。读《腾王阁序》,吟及“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又生一种慷慨。如此厚重,如此不屈不挠,如此强健,唯斯国方有也!
但是,同别的国家一样,中国思想文化也有糟粕。由于时间久,在若干年时间里又没有及时进行打扫,使糟粕越积越多,给我们民族带来极大损害。女人有独特生命价值吗?不过是男人附庸。每一个中国女子,应以生活于现代为庆幸,而以生活于古代为悲哀。不但女人如此,男人也没有独立生命价值。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官僚,以及无数苍生,都在皇权高压下葡葡。他们或许渺茫过,怀疑过,反对过,但后来,他们再也不曾有过这个念头,甚至以高呼“吾皇万岁”为终身荣耀。马克思曾经把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蔑视地称之为普遍奴隶制。不是崇高创新,不是倡导一代胜过一代,而是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使几千年期间,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科学文化,一直难以进步,终于在近代社会不可避免地落后于国际社会。一方面是皇帝穷奢极欲,三宫七十二院,生活腐朽靡烂,官僚贵族欺压人民、掠夺百姓,另一方面却鼓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忧道不忧贫”,对平民百姓通过商业或其它途径谋求更多的物质利益,进行种种抑制。既使人民生活水平难以进一步提高,又使社会经济发展失去内在动力。压制个性,压制自由思想,压制个体生命正当欲望。哪个人特立独行,即“枪打出头鸟”,导致国民虽众多,实则千人一面,有胆有识的人百中无一。有新的思想,即“鸣鼓而攻之”。有不逊之言,即“祸及九族”、“诛灭十族”。在家听父母的话,在乡听长辈的话,社会上听官僚的话,而全体官僚则听皇帝的话。个人的婚姻大事,听父母的话。否则便是“大逆不道”,群起而伐之。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对外部世界缺乏关心。虽然在鸦片战争被打败,仍不肯认输,以天朝上国自居,不肯放下架子认真学习别人文化的有价值东西。一次次失败,仍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不能对自己体制弊端痛加改革,全面激发自己民族生机活力。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多得不可胜数!
愚昧、落后、抑制人性、阻碍发展的因素,何其多也!一个人若没有足够的抵抗力,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其思维岂能不退化,其个性岂能不扭曲?与此同时,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还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善于钻营、欺骗,又有背景的人,青云直上;浑浑噩噩、平平庸庸、处事圆滑的人,一帆风顺,庸人一生平安;而才华横溢、正直善良、富有抱负之士,却往往是英雄难有用武之地,郁郁一生。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劣胜优汰,整个社会处于一种逆淘汰的现象——几乎哪朝哪代,都是如此,少有例外,少有例外!

(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优劣,必须用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中国文化是优是劣,孤立地看,是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其它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认识各自优缺点,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里主要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进行比较。这也是近一两百年来,学者们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其长处。“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国人崇高天伦,这是西方文化往往比不上的,很大程度上温暖着我们的人生,支持着我们战胜各种困难。“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谁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国人热爱现实,关心现实,很大程度克服了各种虚无主义思想对人心灵的损害,能把人们注意力吸引到建设现实生活上。“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面对生活中种种挑战,中国人并不屈服,而始终保持一种信心、斗志,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仁者爱人”。中国人常常讲究道德,以友善态度看人,以友善态度对待其它民族,这对于国内社会秩序的建立,对于国际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其作用也是积极的。有着强烈的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思想。从马援的马革裹尸,霍去病的“匈奴未破,何以家为”,曹操的“对酒当家,人生几何”,到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均体现这种强烈抱负的存在。与自然也有着天然的共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上空”,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世界文化时代的到来,终将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阻挡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长处,必将成为世界文化的极其珍贵部分。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文艺复兴以前的古希腊文明,已被赋予新的内涵;而在此之前的中世纪文明,遭到彻底批判。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
试概括出几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体生命的自由、尊严,讲得不够。更多的是帝王的权利,而不是百姓的权利;是上级的权利,而不是下级的权利;是单位的权利,而不是个人的权利。现代社会学认为,社会活力来自激发个人的积极性,社会尊严来自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与尊严。而中国传统文化之做法,显然与此背道而驰,既是文明不发达的表现,也必然妨碍社会的发展。
在对待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千方百计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众的思想,与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则视为离经叛道。这使各种新思想新观点难以发展。西方则坚持思想自由。各种学术可以自由争鸣。因此几百年来,西方思想文化界英才辈出,新的学术成果接连不断,令世人叹为观止。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儒、道、佛并存,为什么还说是没有思想自由,是一言堂呢?儒道佛不是对立的,而实则皇权政治下一种思想的三个方面:出则为佛,入则为儒,修身则为道,三者一出。儒家之正统地位,皇帝的以言代法,是不能挑战,也不容挑战。除非在政权没落,或瓦解情况,批判儒家、专制政治的一些思想,才稍有抬头之日。
在社会矛盾的处理上,中国传统文化崇高人治。以权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现象十分普遍。西方则崇高法治,在全社会崇高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既维护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又最大程度地减少社会成本。
在人才选拔模式上,西方文化注重公平竞争。这样能够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够给其他想发展的人提供公平的机会;能够确保人才队伍新陈代谢工作顺利进行。中国的人才选拔模式则不科学、不合理。干部队伍是“官选官”,上一级选下一级。客观上助长各级干部不是把精力放在为民办事,而是把精力放在迎合上级旨意上。公务员选拔,也不够透明、公开。这使中国人才队伍整体质量不高;效率低下;腐败泛滥;也挫伤了大量锐意进取的民众的积极性。
在发展道路上,西方文化讲的是科学和民主。科学,不但是重视科学技术,也包括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真理。民主,即人民选举国家机关,并进行相应监督。这使西方社会数百年来一直生机勃勃向前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人情和集权。卫生部部长、北京市市长在处理非典工作有严重失职。在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按照法律制度处理就可以了。但中国对这起事情的处理,却十分费力。这类情况,在中国十分普遍。每一起腐败案件发生后,都有许多人在背后活动,找人讲情。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各种事情的解决,如评职称,重大课题立项,各种评奖,均离不开人情。人情是这个社会得以运转的万金油。集权,即大权独榄,什么事都由有关领导说了算。结果只能是脱离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权谋个人之私。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会正常秩序遭破坏;在维护极少数人的特权利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损害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最大程度地阻碍了整个民族的不断发展。
由此看来,中华传统文化,是有重大缺陷的。从总体上说,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落后了一个阶段。也就是说,西方文化经历过一个较充分的现代化阶段。而我们民族,则尚未经历过这个现代化阶段。至少可以说,我们的现代化阶段很不成熟,很不充分。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秦砖汉瓦、兵马俑、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

�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

�石狮、飞天、太极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

�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 、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忧患意识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如战国时代,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当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当时在稷下学宫讲学和游学的大师有淳于髡、邹衍、田骈、孟子、荀子等诸子,号称诸子百家。这些大师在学宫里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一般认为,从汉武帝开始,我国便形成了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局面,但实际上我国文化发展史主要是以儒道互补为基本线索的,而这一线索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的兼容性。

4.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把礼义廉耻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则更是以礼释仁,认为"仁"与"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而"仁""礼"的统一就是德。孔子所强调的"德",一是指统治阶级的统帅之德,要求以此德来统治百姓,拥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以此德来感化百姓,保持和谐。这种崇德思想不断发展和泛化,并在家庭伦理中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使得我国古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他把礼放在首位,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张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来寻求家庭伦理的和谐,寻求社会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5 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第一种和谐,而佛教、道家则侧重于后两种和谐。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尤有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还认为,要达到上述的3种合谐,就必须坚持"中庸"之道,即做事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反对走极端。\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童文化,则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有鉴于此,几十位对于传统文化素有研究的学者通力协作,编纂了这部《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奉献给各位读者。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为什么将经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治学根本

今文经学 亦称“经今文学”、“今文学”。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汉代学者所传述的儒家经典,以当时通行文字隶书记录,多无先秦古文旧本,而由战国以来学者师徒父子传授,至汉代乃一一写成定本。如《尚书》出于伏生,《仪礼》出于高堂生,《春秋公羊传》出于公羊氏和胡母生。汉武帝时采董仲舒、公孙弘建议,表彰儒家经籍,建立经学博士,所用皆为今文经籍。又因当时政治之需,着重经文“大义”的发挥,是以公羊家的《春秋》学尤盛。西汉中叶以后,今文经学渐衰。东汉初,为改变王莽的政治措施,曾恢复设立今文经博士,未几废去。此后由于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学说,经学流派乃趋向混同。清代中叶,西方强权入侵,国势日益衰弱,乃有学者继承今文经学的传统,发挥“公羊学”学说,干预时政,主张变法,今文经学因又大盛。今文经学对于西汉封建统治的巩固起过作用,在清后期则成为资产阶级改良与谱法主张的重要理论根据。清代的常州学派为今文经学派,其代表人物为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魏源、廖平、康有为等人受清今文经学派影响较深。周予同《经今古文学》:“经今古文名称的对立......它他的不同。不仅在于所书写的字,而且字句不不同,篇章有不同,书籍有不同,书籍中的意义有大不同;因之,学统不同,宗派不同,对于古代制度以及人物批评各各不同;而且对于经书的中心人物孔子,各具完全不同的观念。”又:“清代今文学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也自有相当于的价值和功绩,未可一概抹杀。就普通的影响说,在消极方面,能发扬怀疑的精神;在积极方面,能鼓励创造的勇气。不实际的结果说,在消极方面,使孔子与先秦诸子平列;在积极方面,使中国学术,于考证学、理学之外,另辟一新境地。” 古文经学 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与“今文经学”相对。古文经,指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诸王等先后献给朝廷,藏于秘府。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至哀帝时,刘歆领校秘书,发现古文经不但文字与当时立于学官的博士本有异,而且有的博士本定为今文经。他指责今文经为秦代焚书之余,残阙不全。基于此,刘歆请立古文经《毛诗》、《左传》、逸《礼》于学官。因遭到太常博士群起反对,刘歆离开京都。西汉末,王莽欲篡权,提出“王田”的主张,要将土地收归国有,利用《周礼》关于井田制的说法,以为现论依据。《周礼》属古文经,古文经学地位因得以提高。平帝时,立五个古文博士,以与今文经学对抗。东汉初,刘秀利用谶语巩固政权,即位后,倡今文,废古文。谶纬之风影响了东汉经学的今古两派。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压倒今文经学,著名古文经学大师如大卫宏、贾逵、马融、许慎等,以学术取高官。或有门弟子几千人,势力极盛。古文经学斥责今文经学附会谶纬的妖妄,强调文字训诂对于治经的重要性。为了准确解释儒家经书,古文经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作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撰为著述,如齐歆认为“六书”是汉字造字的基本法则,扬雄著《方言》,许慎著《说文解字》等,皆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至今仍为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钥匙,受到学者的重视。至东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文之说,综合两派,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唐代,太宗诏使国子祭酒孔颖达统一异说纷纭的南北经说,撰定《五经正义》一百八十卷,使明经取学者屏弃今古文的门户之见,自出亲意,宋人抛开旧注,直接往经文中寻求义理,敢于怀疑和独立思考,遂成为“宋学”。明代经学衰弱,少有建树。直至清代,乾嘉学者所用方法,称为“汉学”、“朴学”,无论吴派、皖派、扬州学派,皆与古文经学为近。惟常州学派上承汉代的今文经学,依据《公羊传》及董仲舒、何休等人著作,借阐发孔子“微言大义”表达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态度,影响及于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思想家。古人以后,经学今古文之争遂告结束。然作为不同的治学方法与对待古代思想文化典籍的不同态度,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影响并未结束。
对于歪鼻子
文章标题: 东方传统文化治学与致用效率低下 不是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3732.html
文章标签:治学  传统文化  低下  效率  致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