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彼得三世当时继续与普鲁士作战,中欧政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时间: 2022-01-28 01:59:5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如果彼得三世当时继续与普鲁士作战,中欧政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既然彼得三世崇拜普鲁士文化和腓特烈大帝,为什么很

他之所以讨厌叶卡捷琳娜就是因为他和她的婚姻是被安排好的,而不是他自己选择的,他从内心就对这个表妹很排斥。就像鲁迅先生和朱安,徐志摩和张幼仪。

急!!!! 外国历史上五次著名战争情况

比较详细吧
  1. 坎尼战役(Battle of Cannae)
  公元前216年6月2日,迦太基在意大利半岛东南沿海的坎尼附近,以4万步兵和1万骑兵对抗罗马8万步兵和6千骑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就是西方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坎尼战役。
  西西里和意大利半岛仅隔一道约3千米宽的狭窄的海峡。但当时西西里在迦太基人的手中,那是他们同希腊人经过长期激烈斗争,付出很大的代价才取得的,迦太基人当然不愿意拱手把它让给罗马人。这样,两国之间就必然要发生冲突。迦太基位于今日北非的突尼斯,是当时地中海上的一大商业枢纽。当罗马还是一个羽毛未丰的城邦时,迦太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统辖大西洋至埃及西面的北非海岸,西班牙的南部,以及西地中海各岛,从西西里直到直布罗陀全属迦太基的势力范围。迦太基军队拥有庞大的陆军和强大的海军。在罗马兴建海军之前,迦太基的海军在西部地中海是无敌的。
  公元前264年,两大强国因争夺西西里开始发生战争。最终迦太基请求媾和,于公元前241年同罗马订立和约,向罗马缴讨大量赔款,割让西西里。
  迦太基自从与罗马订立了屈辱的和约之后,一直试图复仇。23年后,迦太基的新统帅汉尼拔率领军队,以惊人的胆略翻过被认为是无法逾越的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罗马本土意大利平原上,并在公元前216年春攻占了罗马的重要粮仓坎尼,使罗马大为惊慌。罗马的执政统帅瓦罗便率8万步兵和6000骑兵向坎尼进发,决心夺回这座城市。
  公元前216年6月的一天,罗马与迦太基在坎尼附近的海边平原各自摆开阵势,准备决一死战。罗马的统帅瓦罗倚仗着手中拥有优势兵力,摆开咄咄逼人的进攻架势:8万名步兵排成70列,以密集的队形摆在中央,骑兵配制在左右两侧。这样的队形,前后的长度要大于左右的宽度,目的就是要以精锐的步兵进行强有力的冲击,突破对方的中央防线,一举取得成功。迦太基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只有5万多人。然而,汉尼拔是位具有非凡指挥才能的统帅,他在战前反复观察了战场周围的地形和气候,知道战场离海不过5千米,海面上经常在中午时分要刮强的东风。所以,他选择了一块背风的地方作为阵地。并且预先在一个山谷埋伏了一支小分队,命令率队的军官如果交战时刮起东风便袭击敌军的后方。同时又挑选了500名骁勇善战的步兵,让他们在手持长兵器的同时,在衣内暗藏一把短匕首,随时准备执行特殊任务。针对罗马军的企图,汉尼拔针锋相对,摆下了一个很特别的阵势:正中间是2万名战斗力较弱的步兵,排成半月形,凸出的一面对着敌人,两边是战斗力强的步兵;在半月形阵势的两端,是精锐的骑兵。一切准备就绪后,上午8点多钟,广阔的战场上响起了刺耳的军号声。紧接着,十几万人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一场规模巨大的厮杀开始了。罗马步兵一开始就全力向迦太基步兵的中央猛攻。正如汉尼拔所料那样,不一会儿,中央的迦太基步兵抵挡不住罗马步兵的凶猛进攻,便向后退却。这样,半月形的阵势弯了进去,原来凸向罗马人的部分,现在凹了进来。
  罗马军越是楔进,迦太基的队列越是从两侧向内收缩。罗马军的整个队形在纵向上越拉越长,而在横向上越来越窄。当罗马军深入一定程度时,汉尼拔又指挥他的精锐步兵和骑兵迅速挤压敌军的两翼。同时,向500名衣藏短匕首的强悍步兵发出一个预定的信号。只见这500步兵一窝蜂地拥向罗马军那边,似乎像逃兵一样。罗马人以为他们是来投降的,瓦罗赶紧让部下收掉他们的长剑和盾牌,将他们安置在自己部队的后卫地带。正午到了,海面上刮起了强劲的东风,卷起了漫天的沙土,使面对东方的罗马士兵难以睁开双眼,彼此间相互碰撞,自伤很多,乱作一团。时机已到,汉尼拔毫不迟疑地发起了全线反攻的命令。刹时间,被安置在罗马军后
  边的500名迦太基步兵,突然从怀中抽出匕首,奋力向近处的罗马士兵刺去;埋伏在山谷中的一支部队也冲杀下来,突入罗马军队列之中;迦太基军两翼的骑兵发起进攻,击溃了罗马军的骑兵,切断了罗马军的退路;两翼的步兵继续挤逼夹在中间的罗马军。不一会儿,迦太基军就形成一个圈形,将罗马军团团围住。密集的标枪、投石和飞箭从四面八方射向罗马军。挤成一团的罗马军无处躲避,一排排扑倒在地。战场上尸横遍野,一片惨状。战斗整整持续了12个小时,直至黄昏以后才结束。罗马的8万大军7 万人死于非命,执政官鲍路斯和军团将校全部阵亡,指挥决战的统帅瓦罗率残部逃跑。而迦太基军总共只损失了 6000人。

  2. 英法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
  1154年,法国最强大的贵族——安茹伯爵亨利(兼诺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因其母亲的血缘关系,得以继承英格兰王位,是为英国『金雀花王朝』的建立者——亨利二世。亨利二世扮演着十分罕见的双重角色:一方面他是英格兰的国王,尊贵无上的英国君主;另一方面,作为法兰西的安茹伯爵、兼诺曼底公爵、兼阿基坦公爵,亨利二世无可否认是一个法国人,是法兰西国王无可非议的臣子。作为国王,他是英国的统治者;作为公爵和伯爵,他又是法国的臣民。因此除非他自愿放弃法国国籍、放弃在法国的一切权利,否则他作为一个法国公民理所当然必须对法兰西国王唯命是从。如果他那样做就意味着:他必须向法国国王交还他作为法国贵族时所继承的,比整个英格兰还要富庶的大片法国领土——安茹、诺曼底和阿基坦等等。
  老奸巨猾的亨利二世采取的是『耍赖战略』,他一方面承认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对法王的命令置若罔闻,根本不履行作为法国贵族的任何义务。
  英法之间这种君不君、臣不臣,利害关系纠缠不清的混乱局面,在双方的后代之间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百年战争的来临。
  在法兰西国王查理四世死后,金雀花王朝的爱德华三世就正式提出了继承法国王位的要求。
  在14世纪时,法国人试图把英国人由法国西南部赶走,从而统一法国。英国当然不愿退出,并欲夺回祖先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当时英法两国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均对佛兰德斯作出争夺,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加深。因为佛兰德斯表面上属于法国,但实际上却独自行政,并经常与英国进行羊毛贸易。而战争的导火线则是英王爱德华三世乘法国卡佩王朝绝嗣之际,欲以近亲的关系继承法国王位,但最后却由腓力六世所获得,因此爱德华三世对法国宣战,以夺取法国王位。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和佛兰德斯站在英国一方,而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当时是雇佣兵制,由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兵组成,统一由国王亲自指挥,而法军则主要由封建骑士组成。百年战争依局势的转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337年 - 1360年)是双方对佛兰德斯和基恩的争夺战。首先在1340年的斯吕斯海战中,英军打败法军,夺取制海权,以防止法军入侵。然后在1346年8月所发生的克雷西会战中,英军取得陆地上的优势,并在围攻11个月后成功占领了法国海防要塞加莱港。英国挟著胜利的余威,在内维尔十字战役当中,打败苏格兰的入侵,并且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此役也大大地减少苏格兰对英格兰的威胁。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直到1356年英国再度开战,攻取了法国的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随即又在普瓦捷战役利用相同的战术再次击溃法军。而因为英军的横征暴敛和法国全国的经济崩溃,使得法国平民发起起义运动。结果法国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被迫于1360年于布雷蒂尼签订极为不平等的和约——《布勒丁尼和约》,将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领土全部割让予英国。
  第二阶段(1360年 - 1400年) 是因为法王查理五世欲报仇雪恨,夺回英国所占的地区而发生的。查理五世重组军队以雇佣步兵代替大部份骑兵,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重建舰队。在内政方面亦作出较大的改革,并整顿了税制,以安抚民心。时机成熟后,他任命B.迪盖克兰这位为军队总司令,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多场战役中均大败英军,至1380年时已将英军迫退至沿海地带。英王为免法国的领地全部丢失,结果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只保有五个港口,分别是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和加莱及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份连接地区。
  第三阶段(1415年 - 1429年) 是英国乘法国国内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发生内讧,而农民和市民亦发生起义之际重启战端。在1415年,英军于阿赞库尔战役中大败法军,并随即与勃艮地公爵结盟,攻占法国北部大部份地区。法王查理六世在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的情况下惟有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几乎等同于承认法国亡国的和约——《特鲁瓦和约》。将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随即宣布自己为法国的摄政王,并有权于查理六世死后承继法国王位。但是,在1422年,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同于这年死去。结果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启战端,百年战争进入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1429年 - 1453年) ,法国人民因为不堪英军的压迫,纷纷组织游击战,这给予法军很大的帮助。游击队经常设置埋伏,捉拿英国的征税者,消灭英军的部队,达到了牵制英国之效。虽然于1428年10月,英军与勃艮地派进逼至奥尔良,并包围了此城,使得法军形势大为不利,但此时法国出现了一位千古传颂的救星——圣女贞德,在她的指挥下法军于1429年5月解除了英国对奥尔良的包围,赢得了重大胜利,从而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虽然贞德于不久后便英军所捉拿,并以女巫罪处死,但这反而激起法国的民族义愤,使法军作出大反攻。在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于1441年收复香槟,又于1450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随后又于1453年夺回吉耶讷。最后于1453年10月19日,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了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至此完全结束。

  3. 七年战争(Seven Years'War)
  1756~1763年间,由欧洲主要国家组成的两大交战集团(英国与法国,以及普鲁士的侵略政策与奥地利和俄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发生冲突)在欧洲、北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
  七年战争前夕,欧洲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正酝酿着新的大变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其中对全局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英法矛盾。英国从16世纪末叶到17世纪70年代先后打败西班牙和荷兰,它同剩下的唯一强大对手法国的矛盾迅速上升,两强决战在所难免。其次是普奥矛盾。自从神圣罗马帝国分裂为一系列独立的诸侯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最为强大,它们都想成为德意志诸侯国中的霸主,同时由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领地西里西亚在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中被普鲁士占领,两国的斗争日益尖锐化。再次是俄普矛盾。沙皇俄国在18世纪初叶打败瑞典而成为欧洲强国之后,继续推行西进和南下扩张政策,并把目标首先指向东普鲁士。普鲁士的日益强大和对外扩张,构成了俄国西进的阻力,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在上述背景下,各国都积极争取盟国,孤立对手,纵横捭阖,朝秦暮楚,展开尖锐而复杂的外交斗争。
  其中,英国的目的是夺取法国的殖民地,垄断整个制海权;普鲁土企图吞并萨克森,变波兰为自己的附属国,奥地利企图削弱争夺中欧霸权的对手普鲁士,收复1740年被侵占的西里西亚,法国则力图吞并英国国王在欧洲的世袭领地汉诺威,保护法国在美洲和东印度的殖民地,遏制普鲁士的势力,瑞典试图夺取普鲁士的波美拉尼亚,俄国力图阻止普鲁士东侵,并扩大自己在西方的领地。各种矛盾和利害关系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导致了两个对立同盟的建立:—方是汉诺威、黑森—卡塞尔、不伦瑞克和其它一些德意志诸侯国参加的英普同盟,另一方是由瑞典,萨克森和加入“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多数德意志诸侯国组成的法奥俄同盟。
  战争以普鲁士进犯萨克森为开端。1756年8月28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军队(9.5万人)突然侵入萨克森,包围了萨克森军队(1.8万人),迫使该部于10月15日投降。在1757年的战局中,腓特烈二世利用法奥俄同盟步调不一致(法国于春天开始战斗行动,而俄国于夏天才开始行动),以及军队(30余万人)展开缓慢的弱点,首先对奥开战。普军(19.2万人)从四面对布拉格展开向心进攻。5月6日,普军击败布劳恩元帅指挥的6万奥军,并将其围困在布拉格。但是,前来增援的奥军道恩元帅所部(5万余人)于6月18日在科林附近击溃了普军,迫使普军放弃捷克。4月,德·埃斯特列元帅所率的法军(7万人)占领了黑森—卡塞尔,在克洛斯捷尔—采文附近击败汉诺威军队(3万人),并攻占了汉诺威。苏比兹亲王指挥的法军(5.7万人)于8月兵临埃森纳赫,威逼普鲁士。腓特烈二世调动主力迎击法军,11月5日在罗斯巴赫战役(1757)中大破法军。随后,他又将兵力(4万人)迅速转移到西里西亚。当时,奥军道恩部在西里西亚包围了施韦德尼茨,并占领了布雷斯劳(韦罗茨瓦夫)。12月5日在洛依滕交战中,奥军也被腓特烈二世击败。与进攻东普鲁土的俄军(7万人)作战的是莱瓦尔德元帅指挥的普军(3万人)。7月5日,阿普拉克辛元帅指挥下的部分俄军(2.4万人)在波罗的海舰队支援下攻占了梅梅尔(克莱佩达),蒂尔西特(苏维埃茨克)、贡宾嫩(古谢夫)和因斯特堡(切尔尼亚霍夫斯克)。8月30日,俄军在大耶格尔斯多夫附近的交战中击溃莱瓦尔德部,打通了进入东普鲁士的道路(参见大耶格尔斯多夫战役)。但是,阿普拉克辛认为,腓特烈二世的追随者彼得三世不久将成为俄国皇帝(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患病),遂命令部队撤回梅梅尔。为此,他被女皇送交法庭审判,其职务由费尔莫尔将军接替。瑞军(2.3万人)于9月向波美拉尼亚的斯德丁(什切青)进攻,但在俄军撤回梅梅尔后,也撤到施特拉尔松。这样,普军在1757年战局中获胜。
  在1758年的战局中,反普同盟出动军队达31.6万人,而腓特烈二世的军队只有14.5万人。反普同盟虽拥有两倍以上的优势兵力,但因步调不一致、相互不配合, 而未能发挥其作用。1757年12月在东普鲁土展开进攻的俄军于1758年1月占领了东普鲁士,并把它划为俄国属地。1758年夏,俄军(5.8万人)包围了屈斯特林(科斯琴)。奥地利由于担心俄国取胜,在西里西亚和萨克森采取消极防御,而法国在黑森—卡塞尔和汉诺威也是这样。腓特烈二世集中兵力,企图一一击破奥俄这两个主要敌人,遂从西里西亚侵入捷克,包围了奥尔米茨(奥洛穆茨)。但当他获悉屈斯特林被围后,又把主力调往屈斯特林作战。8月25日的措恩多夫血战,双方未分胜负。普军退向屈斯特林。俄军退向兰茨贝格,从那里转到波美拉尼亚,然后随着冬季酌来临又撤退到维斯瓦河以东。
  1759年初,反普同盟军队已达35.2万人,英普同盟军队约有22.2万人。俄国在1759年战局中的计划,是将军队集结于波兹南地区,以便随后开往奥得河与奥军会师。4月,4万俄军(自6月30日起,由有才略的萨尔特科夫将军指挥)向奥得河推进。韦德尔将军指挥的普军(3万人)企图阻截俄军,但7月23日在帕尔齐希战役(1759)中被俄军击溃。萨尔特科夫在克罗森地区与劳东的奥地利军(1.8万人)会合,并在占领法兰克福(奥得河畔)后,建议道恩一起进攻柏林。道思拒绝了这一建议,而力图把军事行动转向西里西亚。腓特烈二世决定抵挡萨尔特科夫对柏林的进攻。8月12日,在库讷斯多夫的交战中,普军(4.8万人)遭到失败(参见库讷斯多夫战役)。但是,由于奥军统帅部的过失,攻克普鲁土首都柏林从而结束战争这个业已展现的可能性未能成为现实。俄军撤到维斯瓦河以东。在西线,法国联军进行了保卫黑森—卡塞尔的战斗和汉诺威的战斗,在汉诺威,8月1日明登要塞被围时遭到失败。因此,尽管俄军取得了辉煌胜利,1759年的战局并未取得重大战果,这是奥地利奉行的政策造成的,奥地利害怕普鲁士被彻底打垮而使俄国势力得到加强。在1759年的战局中,反普同盟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法国反对东普鲁土归属俄国,而准备与英国签订和约,但和谈以失败告终。
  1760年,腓特烈二世费尽力气才使兵力增加到10—12万人。反普同盟的军队为22万人。同盟国计划采取协同行动:俄奥军在西里西亚,帝国军在萨克森,法军则对付汉诺威。腓特烈二世为掩护自己的补给线和军需库而转入了防御。俄军和奥军在敌交通线上作战,企图迫使普军放弃其占领的要塞和城市。由于道思逃避了协同行动,萨尔特科夫把俄军主力调往波美拉尼亚,而派遣部分兵力袭击柏林。结果,切尔内绍夫将军率领的俄军(2.3万人)于10月9日占领柏林。但是,由于腓特烈二世率领7万普军在向柏林接近,切尔内绍夫军在摧毁敌军需库和其它军事设施后,便撤出柏林,与在法兰克福地区作战的俄军主力会合。1760年的战局以双方局势都未发生根本变化而结束。
  1761年战局中,12月16日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这就是鲁缅采夫将军指挥的俄军在波罗的海舰队的配合下,攻占了普鲁士的坚固要塞科尔贝格(见科沃布热格)。布图尔林元帅(接替染病的萨尔特科夫)统率的俄军在波美拉尼亚站稳脚跟后,与瑞军建立了联系,以便共同从北面对柏林实施突击。在1761年的战局中,普鲁土丧失了南西里西亚,被切断同波兰(普鲁土的粮食供给地)和波罗的海的联系。普鲁士已陷入困境。但是,形势发生了变化。1762年1月5日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病死,腓特烈二世的追随者彼得三世即位,使俄国退出战争,并且把俄军占领的全部土地归还给普鲁士。此后,在5月5日同普鲁士签订了同盟条约,从而拯救了普鲁士,使其免于彻底覆灭。继俄国之后,瑞典也于1762年5月22日退出战争。
  在1762年的战局中,普军在俄国切尔内绍夫军(临时编入普军)的援助下,把奥军逐出西里西亚和萨克森,并在弗赖堡附近的交战(1762.10)中战胜了帝国军队。但是,战争已把交战各方拖得精墟力竭,因此,普法于11月3日签订初步和约,普奥于11月24日订立停战协定。

  4. 克里米亚战争(又名“克里木战争”,Crimean War)
  1853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这场战争的表面起因是宗教问题。俄国向奥斯曼帝国提出为保护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东正教徒在“圣地”建立俄国的保护地的要求,这个要求被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帝国苏丹拒绝。法国的天主教徒和英国的新教徒也反对俄国在巴勒斯坦建立据点的企图。俄国在苏丹拒绝后决定以此作为采取军事行动的理由。1853年俄国与奥斯曼帝国断交并开始占领多瑙河流域的土耳其附属国。
  战争的真正原因是奥斯曼帝国逐渐的、内部的瓦解,俄国认为这是它将它在欧洲的势力不断扩大的好机会,尤其是它获得一个通向地中海和占领巴尔干半岛的好机会。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此时显然摇摇欲坠,而俄国则争取获得对恰纳卡莱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的控制。英国和法国反对俄国的扩张,它们不希望俄国获得这些战略要地,以维持英法它们自己在东南欧的势力和利益。
  1854年底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1855年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加入这个同盟。奥地利迫使俄罗斯从多瑙河撤军,但并没有帮助英法围攻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舰队。因此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中起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虽然它并没有主动参加这场战争。塞瓦斯托波尔被围攻近一年后英法联军占领了一个重要的堡垒,此后俄军退出克里米亚半岛。
  克里米亚战争的后果之一是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之间的神圣联盟终止。普鲁士在这场战争中持中立,战后普鲁士与俄罗斯的关系变好,与奥地利的关系变坏,而俄奥之间的关系恶化。英国与法国在战后也开始与俄罗斯修好,因此奥地利日趋孤立。到此为止奥地利在德意志联邦中处支配地位,但这个地位日益减弱,而普鲁士的地位则日益增高。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发动了普奥战争,打败了奥地利,将其排除在德意志之外,之后又发动了普法战争,普鲁士获胜,主导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由此欧洲各强国之间的势力均衡开始对奥地利不利地变化。奥地利的削弱同时也使皮德蒙特-萨丁尼亚不断增强。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起了一个支配性的地位。1861年在法国的支持下皮德蒙特-萨丁尼亚达到了建立一个意大利王国的目的。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World War I)
  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Allied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13万人。在6月9日-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惜,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1.希波战争,起因:波斯向欧洲扩张,矛头直指希腊;过程有三次(492,490,480),结果为希腊获胜。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2.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4月),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3.七次反法联盟,拿破仑赢了五次,输了两次,致使他的一生在战斗中结束。4.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由迦太基指挥的队伍以少胜多,赢了罗马。5.法国大革命,1789年,在巴黎城中枪声四起,市民们拿着武器与军警激战起来,攻陷了巴士底监狱,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揭开了!
我来说明,楼上的错误。。。
七年战争是有由二十多个战役组成,而坎尼战役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一次机役

不好说楼主要说战争我来说明:
布匿战争
百年战争
三十战争
七战争
拿破仑对外战争
一、二次世界大战
http://hi.baidu.com/%C7%EF%D4%CF1972/blog/item/998f4bd5ab422ec251da4bca.html
中外著名战争都有很全哦
3楼有病,坎尼战役就是第二次布匿战争,我都知道了,换个名字而已。你说布匿战争,一共有三次呢,中间处于和平状态,难道都统称布匿战争啊!还有,所谓“七战争”是哪一战啊?从没听说过!

LZ要的是详细的回答,你的回答真详细啊。还不如一楼,给LZ看一个网址,简明扼要。

彼得三世向普鲁士出卖情报,为何妻子出轨生子后将其杀死?

从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开始,到尼古拉二世被推翻,在沙皇俄国近400年的历史上,一共出现过22位沙皇,其中命运最惨的当属彼得三世。那么,彼得三世究竟有多惨?

彼得三世本名卡尔·彼得·乌尔里希,1728年生于荷尔施泰因公国,出身极其尊贵。从父系来看,彼得是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侄孙,父亲则是荷尔施泰因公爵卡尔·弗雷德里克;从母系来看,彼得则是俄国沙皇彼得大帝的外孙,女沙皇伊丽莎白一世的外甥,母亲则是女沙皇的亲姐姐安娜。

由于卡尔十二世没有子嗣,所以在他于1718年战死后,王位便由妹妹乌尔莉卡、妹夫弗雷德里克一世共享,但由于乌尔莉卡也没有子嗣(弗雷德里克有数位私生子,但无权继位),所以为了江山社稷的考虑,他们便打算把侄孙卡尔立为王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彼得开始接受特殊的教育,并在叔父阿道夫·弗雷德里克的监督下长大。

阿道夫请来的教师对卡尔管教十分严厉,一旦发现他有越轨的行为,便命令他跪在豆子上,而且体罚时间很长,但即使如此,也没有让他变得勤奋好学起来。不仅如此,在经常遭受体罚环境中长大的卡尔,生性胆小多疑,并常伴有病态的幻想。他对读书根本不感兴趣,而是痴迷于玩军事游戏,最心爱的玩具则是一套木制的士兵木偶,每天都不离手。

伊丽莎白一世·彼得罗芙娜

1741年,当彼得长到13岁的时候,姨妈伊丽莎白通过政变上台,成为俄国史上第三位女沙皇。由于伊丽莎白没有子嗣,所以为了保障江山后继有人,她便选中亲外甥彼得为皇储,荷尔施泰因公国权衡多时,最终还是顺从地将彼得送到圣彼得堡。而瑞典王储的位子,最终则落到阿道夫·弗雷德里克的手上。

次年,彼得在伊丽莎白的加冕仪式上,被正式册立为皇储,并改信东正教,改名为彼得·费奥多罗维奇。3年后,彼得又在女沙皇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运作下,迎娶普鲁士安哈尔特-采尔勃斯特公爵之女索菲娅为妻(婚后改名为叶卡捷琳娜),后者即是日后声名赫赫的叶卡捷琳娜大帝。

彼得虽然成为沙俄的皇储,但他对这个国家却充满了厌恶感,对学习东正教、俄国文化和宫廷礼仪丝毫不感兴趣,虽然接受宫廷教师的指导,但在3年时间内却连俄语都没有学会。此时的彼得依旧沉迷于军事游戏当中,士兵木偶整日不离手,对周围事物很冷淡,而且作风浮夸、爱慕虚荣,由此让女沙皇和俄国臣民很失望。

更糟糕的是,彼得因为崇拜腓特烈二世,在七年战争期间,不仅公然表示对敌国普鲁士的支持,甚至还频频出卖军事情报给后者,让女沙皇一度很愤怒。此时,已有很多朝臣建议女沙皇改易皇储,但后者出于对外甥的疼爱,再加上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所以最终还是选择原谅他。

卡尔·彼得·乌尔里希

而对于妻子叶卡捷琳娜,彼得出于对政治婚姻的厌恶,对她同样很冷淡,以至于在婚后5年时间里几乎不跟她同床,自然更不会生下子女。而彼得真正喜欢的,是姨妈身边的侍女,每日里跟她幽会,闹出了不少的丑闻。出于对彼得的报复,叶卡捷琳娜同样开始寻找情人,并与被俘的普鲁士军官奥尔洛夫相恋。

彼得夫妇的情况引起女沙皇的担心,为了保障江山后继有人,她便逼迫夫妻二人必须生下男孩,否则将被剥夺继承权。在强大的压力下,彼得被迫妥协,最终与叶卡捷琳娜同床,并生下独子保罗。

1762年1月5日,伊丽莎白一世驾崩,皇储彼得登基为帝,是为彼得三世。彼得上台后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解散秘密刑侦衙门,没收教会的土地,建立国家银行,扶助工商业发展,解除外贸禁令,停止了对旧礼仪派教徒的迫害。与此同时,他还签署《贵族自由宣言》,规定贵族们完全不必服役,并且可以随时出国,随意处置名下的封地,使得贵族获得空前的特权。

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

但在另一方面,彼得却大肆出卖国家利益,不仅单独与普鲁士媾和、停战,归还整个东普鲁士以及七年战争期间占领的所有土地,而且还与它结盟,安全背离了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采取的政策。彼得三世的举动招致朝野内外的不满,很多大臣和禁军将领们开始酝酿政变,而皇后叶卡捷琳娜出于对彼得的失望、痛恨,也加入其中。

当年4月,叶卡捷琳娜为情夫奥尔洛夫又生下一个私生子,由此彻底激怒沙皇。为了维护尊严,彼得三世屡屡威胁将逮捕叶卡捷琳娜,但一直没有采取行动,从而为自己招致灾祸。当年6月28日,叶卡捷琳娜率近卫军团发动政变,以“叛国罪”的名义废黜丈夫(不久被杀),随即自立为女沙皇。彼得三世在位仅半年便被妻子废黜、杀害。

沙皇彼得三世是哪国人

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1725年驾崩后,俄国就陷入了长期动荡中。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的王后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他的统治。7月彼得三世在狱中突然死去。彼得三世因何而死?他的死与叶卡捷琳娜是否有关呢? 彼得从小生活在德国,他非常崇拜普鲁士军事制度与德国文化,却对自己的祖国毫无兴趣。他甚至认为俄国是个令他厌烦的国家,他不愿意治理这种国家。1761年伊丽莎白女皇逝世,彼得继位。由于国内政局长期动荡,人们都希望彼得三世可以整顿一下国家。然而刚刚上台的彼得三世却经常以自己的喜好对俄国现行制度和法令乱加改动,他推动的一些政策损害了教会与贵族的利益,令他们十分不满。尤其是在对外政策上,彼得三世的所作所为让政界和军界非常反感。
叶卡捷琳娜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出生于德国什未青一个贫穷的家庭。当她知道了自己成了彼得未婚妻后非常激动,她当即和母亲一起,不远万里来到俄国首府彼得堡。为了做个称职的皇后,她努力学习俄语,还改信了东正教,不久她就能用标准的俄语虔诚地朗诵东正教的誓言,在场的大主教和教徒们听后十分感动,并流下泪来。1745年8月,彼得正式娶叶卡捷琳娜为妻。但是婚后,叶卡捷琳娜才发现彼得是个好色之徒,他甚至把情妇领到家中。而同时伊丽莎白也对她这个异邦女子有所怀疑,并派人监视她,年轻的叶卡捷琳娜暗暗地记着这些仇恨,并未作过多的反抗。她一面刻苦读书学习如何治国,一面在政界和军队中扶植拉拢亲信,并将情夫们都安排到重要部门,以为她夺权作准备。
1762年6月24日彼得三世离开彼得堡去奥拉宁堡发动对丹麦的进攻,叶卡捷琳娜被留在彼得堡。7月9日凌晨5时,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控制了首都局势,成为女皇。彼得三世要求与女皇平分政权,但遭到了断然的拒绝。他只好宣布退位,最后的条件就是女皇能归还他的情人、小提琴和一只猴子,以便他能度过后半生。7月18日,叶卡捷琳娜在枢密院正式登基,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就在叶卡捷琳娜就任皇位的同一天,彼得三世暴死在了狱中。
俄国古老的封建宫廷中始终存在着阴险欺诈与不择手段的争斗,专制独裁与宫廷政变经常一起发生,彼得三世正是这种独裁政治的牺牲品。但彼得三世因何而死?一种说法称他是被人毒死的,当时法国外交部档案记载:一些人按照俄国风俗吻彼得三世的遗体以示告别,这些人的嘴唇后来却奇怪地肿了起来,还有种说法称彼得三世是在酒后与人打骂被人失手打死的。第三种说法则是为除后患,女皇派人勒死了彼得三世。彼得三世的真正死因是什么?叶卡捷琳娜又在其中做了什么手脚呢?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楼主,我简单的说一下把。沙皇彼得三世是俄国的。
彼得三世本来是 德 意 志 人 ,几乎不会说俄语,因为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未婚而且无嗣被挑选为继承人。
俄国

沙皇彼得三世是怎么死的?

各国的封建宫延中都存在着阴险狡诈与不择手段的争斗,宫廷政变不断上演。俄国也是如此,作为沙皇的彼得三世恣意妄为,不思进取,也因此使自己最终成为妻子叶卡捷琳娜的阶下囚。

1725年彼得大帝驾崩后,俄国就陷入了长期动荡中。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的王后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政变,接管了政权。在叶卡捷琳娜登基的同一天,彼得三世在狱中突然死去。彼得三世是怎么死的呢?他的死与叶卡捷琳娜有关系吗?

不思进取的彼得三世

彼得三世自幼在德国长大,因此他并不喜欢自己的国家,反而非常崇拜普鲁士的军事制度与文化。他甚至不愿意接受治理俄国的命运。1761年伊丽莎白女皇逝世,彼得三世继位。由于国内政局长期动荡,人们都希望彼得三世能够励精图治。然而刚继位不久的彼得三世却经常以自己的喜好对俄国现行制度和法令肆意改动,他颁布的一些政策损害了教会与贵族的利益,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在对外政策上,彼得三世的所作所为让政界和军界极度不满。

彼得三世

叶卡捷琳娜女皇

叶卡捷琳娜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她出生于德国一个贫穷的家庭。当她知道自己成为彼得的未婚妻后非常激动,她和母亲千里迢迢来到俄国首府彼得堡。为了做个称职的皇后,她刻苦学习俄语,并开始信仰东正教,不久她就能用标准的俄语虔诚地朗诵东正教的誓言,在场的大主教和教徒听后都感动得潸然泪下。1745年8月,彼得三世正式娶叶卡捷琳娜为妻。婚后,叶卡捷琳娜发现丈夫是个风流成性的不忠男人,他甚至把情妇带到家中。而同时伊丽莎白女王也对叶卡捷琳娜有所怀疑,并派人监视她,年轻的皇后暗暗地记着这些仇恨,但她并未表现出不满情绪或与之反抗。她一面刻苦读书学习如何治国,一面在军队和政界中扶植一些亲信,并将情夫们都安排到重要部门,为将来夺权作准备。

1762年6月24日,彼得三世离开彼得堡去奥拉宁堡发动对丹麦的战争,叶卡捷琳娜留守彼得堡。7月9日凌晨5时,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控制了首都,自立为女皇。彼得三世要求与女皇共同执政,但遭到了拒绝。他只好宣布退位,最后向女皇提出请求,希望能归还他的情人、小提琴和一只猴子,以便陪他度过余生。7月18日,叶卡捷琳娜在枢密院正式登基,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就在叶卡捷琳娜就任皇位的同一天,彼得三世却在狱中突然死亡。

彼得三世的死因

各国历史上封建宫廷中始终存在着夺权的争斗,专制独裁与宫廷政变屡见不鲜,彼得三世正是这种独裁政治的出局者。但彼得三世是怎么死的?第一种说法称他是被人毒死的,据当时法国外交部的档案记载:一些人按照俄国风俗亲吻彼得三世的遗体作为最后的告别,后来那些人的嘴唇却莫名其妙地肿了起来;第二种说法是彼得三世是在酒后与人发生争执被人失手打死的:第三种说法是女皇为绝后患,派人勒死了彼得三世。彼得三世到底是怎么死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有没有对他下毒手?至今仍是一个谜。
文章标题: 如果彼得三世当时继续与普鲁士作战,中欧政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2373.html
文章标签:普鲁士  中欧  彼得  作战  政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