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揭谛在天界众神中是个什么职位?
"揭谛揭谛"的意思是"去呀,去呀"。"波罗揭谛"的意思是"走过所有的道路到彼岸去啊"。所以这个咒语的语气是很强的。去呀,去呀,走过所有的道路去彼岸啊。在"波罗僧揭谛"中,"僧"的意思是每一个人,僧伽,众生的全体。每个人都到彼岸去。"菩提"是内在的光明,是觉悟,或者觉醒。你观照着,这种实相观使你获得了解脱。"萨婆诃"是一种喜悦或兴奋的呼喊,就像"欢迎!"或"Hallelujah!"。"去呀,去呀,走过所有的道路,大家都到彼岸去啊,觉悟了 ,萨婆诃!"。 语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补充: 天界的是五方天帝, 五方天帝及属神,就是指东方天帝太昊伏羲,属神勾芒;南方天帝炎帝神农,属神祝融;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属神蓐收;北方天帝颛顼高阳,属神玄冥;中央天帝黄帝轩辕,属神后土。他们的命名之义和他们分处的方位或季节是密切相关的。 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黄帝轩辕氏 1:《五帝德》所说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2:《易·系辞》提出的宓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3:《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载的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亦同此说(上古神话多称此五帝) 4:东汉以来《稽命徵》等之说,把黄帝升为三皇之一,皇甫谧《帝王世纪》从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为五帝。于是伪《尚书序》即据以将《世经》前面三名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接着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5:《通鉴外纪》及《路史发挥》引梁武帝萧衍画像碑述,以黄帝、少昊、颛顼、喾、尧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说。然而此说来自汉画像石,所以是说仍然依据汉人。 6:战国末流行之说。同时有五色帝之说,奏设祭祀白、青、黄、赤四上帝祠,汉高增祀黑帝之祠。至《春秋纬·文耀钩》,五色帝始有名字:“苍帝曰灵威仰,亦帝曰赤熛怒,黄帝曰含枢纽,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郑玄注《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句,即引此诸名为“太微五帝”。 现代人一般习惯将太微五色帝混同《礼记·月令》的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而三官一般用尧舜禹或道家的三清五气结形说法。
谁知道太昊(伏羲氏) 少昊(金天氏)各姓什么
黄帝 轩辕氏 本姓公孙 有称姓姬rn黑帝 高阳氏(颛顼) 姓芈rn炎帝(赤帝) 神农氏 姓姜rn那青帝太昊(伏羲氏) 白帝少昊(金天氏)各姓什么???太昊伏羲氏是姓氏的第一人,他自姓为风,风也就是中华第一姓。
少昊,号金天氏,传为黄帝之子,五帝之一 姓姬
少昊金天氏 为天帝帝俊后代 帝俊即太昊也说伏羲 远古羲和部落后裔 东夷族首领 嬴氏始祖 太昊之后 为西方天帝 主白虎 又称西皇
太昊(伏羲氏)(生卒年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史记》中称伏牺,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又称青帝。
少昊(约公元前2698年—约公元前2525年)是汉族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又作少皞、少皓、少颢,史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朱宣,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而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所以少昊姓姬。
太昊姓风
少昊为黄帝之孙 姓姬
少昊是五方天帝之一,也是黄帝的儿子,他与太昊是什么关系?
无法确定。
在我国上古神话中,一共存在过五位天帝,我们按照东南西北中的顺序依次介绍。东方青帝是太昊伏羲、南方为炎帝神农氏、又称厉山氏、西方白帝是少昊金天氏、北方为黑帝颛顼、中央就是我们熟知的黄帝轩辕氏。
根据史料《时则训》我们可以了解到,太昊负责的区域是东方《时则训》除了提到太昊,也对其他的四方天帝做了介绍。神话中的信息量是非常多的,有时是虚指,有时是以实指为基础,然后添加夸张的成分。从《时则训》的记载中,有三条是实指:太昊负责东方,在今天的山东一带、炎帝负责于南方的长江中下游附近,在今天的荆楚一带、黄帝负责中原附近。
根据科学研究证明,太昊负责东方与炎帝负责的区域已经得到证实。从上文克制,我们对太昊的了解只知道他是东方的领袖,还无法看出太昊与东夷的关系,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从西方少昊入手。
据相关史料记载,少昊是五方天帝之一,也是黄帝的儿子,名为青阳,也可以称为玄嚣,而在不同的史料中对少昊母亲存在的记载差异,《史记》中说少昊的母亲为嫘祖,而《帝王世纪》说少昊的母亲名为女节。 尽管众说纷纭,但我们可以明确一点,少昊和黄帝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但在山东曲阜称王,号称百鸟之国,这就令人感到疑惑了,少昊在东方建国,为何是西方天帝呢?
从神话方面分析,太昊这个最早称呼指的是太阳刚升起时、充满活力的样子,所以太昊位于东方,象征着春天。太昊又称为太皞,《说文》中把暤解释为晧旰,意思就是就是晨光,太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大,太皞合起来的解释就是宏大的晨光。少昊和太昊正好是相对的,指的是太阳西下时的情景,所以在西方,象征着秋天。这就是少昊在山东建国而成为西方天帝的原因。
从图腾方面来分析,太昊和少昊对图腾的崇拜是一样的。太昊为风姓,风通凤,可见太昊同时崇拜太阳和凤鸟。少昊名为挚,挚通鸷,属于猛禽,曲阜有凤鸟下降,故号曰百鸟之国。前面有伏羲风姓,后有少昊凤鸟下降,所以太昊和少昊之间必然有着联系,至于是什么关系i,现无法确定。
他们的关系就是,太昊是少昊的根,少昊是从太昊这个部落里面分出来的,所以叫做少昊,同时两个的关系也就是主次的关系。
太昊、少昊、帝喾、帝俊之间有什么关系?
需要详细解答 ...帝俊是帝喾的儿子契的子孙,曾被少昊帝分封在山东。帝喾的儿子挚是被分封到山东的少昊。太昊与少昊是有着亲缘关系的两大部族。
帝喾的儿子后稷被分封到天水。后稷的母亲是炎帝姜姓一族。现在普遍认为帝俊和帝喾是一个人。 帝喾在亳州,帝俊在南阳。帝喾出生在商丘的高辛镇,所以他也叫高辛帝。
汤姓源于帝喾的儿子——被分封到陕西的契的十四世孙成汤,不过也就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而昊姓源于帝喾的儿子挚——被分封到山东的少昊。
扩展资料:
太昊(公元前4354—前4239年在位),是上古东夷的祖先和首领,是东方祖神,也是东方天帝青帝。亦作大嗥、太皞、大皥,以木德王,是为春皇。汉朝后有时与楚帛书创世神伏羲氏合并。
在位115年,定都汶上,后迁都宛丘(今河南淮阳)。死后葬于淮阳太昊陵。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春秋战国前期的主要文献《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太皞之虚也。”
太昊是纯血缘伏羲氏族传人,他的祖辈是三任帝嬟移,母辈是四任帝师嬟。太昊是伏羲女娲政权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
太昊执政时期除继承了先祖伏羲所创造的远古文明外,还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在生活上的发明主要有三项:一是进行农田改革;二是对大风雨表的改革;三是发明草编织物——蓑衣。
参考资料:太昊_百度百科
少昊_百度百科
山海经·大荒西经_百度百科
帝俊是帝喾的儿子契的子孙,曾被少昊帝分封在山东。帝喾的儿子挚是被分封到山东的少昊。太昊与少昊是有着亲缘关系的两大部族。
日姓源于炎帝汤昊,汤昊别称“帝俊”,生于成纪,都于宛城(河南南阳),因而其后裔任、宿、须句、颛臾四部被称为“鹓人”。《山海经》云:“鹓来之风曰炎。”又曰:“鹓来之风曰俊。”
风姓是伏羲氏一族的姓氏,可见炎帝是伏羲氏之后。成纪在山西天水。我们知道帝喾的儿子后稷被分封到天水。后稷的母亲是炎帝姜姓一族。现在普遍认为帝俊和帝喾是一个人。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首先帝喾和帝俊的都城不同。帝喾在亳州,帝俊在南阳。再有出生地不同,帝喾出生在商丘的高辛镇,所以他也叫高辛帝。
显然这两个人不是一位。
那么,汤昊是谁呢?
可以查到汤姓源于帝喾的儿子——被分封到陕西的契的十四世孙成汤,不过也就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而昊姓源于帝喾的儿子挚——被分封到山东的少昊。
汤姓随没有上溯到商汤以前,但是商汤之所以被称为商汤,显然也与汤昊有一定渊源。
汤昊既有可能是契的后代,后来承继了后稷的封地。
所以,这也间接印证了夏商周都自称黄帝后代,其实是帝喾的后代,或者说是伏羲氏的后代。那么伏羲氏和帝喾也都必然作过黄帝。
既然汤昊姓风,就必然是伏羲氏一族。
《山海经•大荒西经》曰:“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十日”是是个太阳,还是十个人?或者就是一个人名。这人就叫“十日”,并繁衍了“十日”族。都值得商榷。不过,日姓源于“十日”是必然的。
《左传•桓公》曰:“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居于卿位,以推算历象,这是合于礼的。”“天子”是帝王的意思,还是“昊天”的儿子,或者“昊”的儿子,还值得商榷。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曰:“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斩修蛇于洞庭,禽(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狭险易,皆有道理。”
这说明,尧帝即位时曾发生过战争。少昊挚曾在尧帝之前做过黄帝。那么这个“十日”很可能是少昊帝的子孙或者受到少昊帝分封的东夷伏羲氏部族的诸侯。大风等人也应该是伏羲氏部族的人,也就是尧帝放勋同父异母兄弟挚的母亲的部族。其中提到桑林,可能就是山东的穷桑。少昊也称穷桑氏。而洞庭那里显然是颛顼帝的后代诸侯封地。
而后羿是伏羲氏的孙后照的后代,“后”姓起源于伏羲氏后照和共工的儿子句龙后土。句通勾,勾芒和勾龙,只怕都是共工帝鸿氏执政时分封的诸侯。路史称勾芒是少昊帝的叔叔,那么共工与少昊本事一族。尧舜流芳的“四凶”其实都是尧帝的兄弟姐妹的部族。三苗出于喾的小女而和盘瓠的后代,共工是帝鸿氏或者其后人,是少昊帝叔叔的部族。四凶只怕是四方诸侯,当然也都是与尧帝有亲族关系的同族姐妹兄弟。不过,历史上第一位黄帝是伏羲氏太昊,应该逐渐明晰了。
《淮南子》又曰:“尧乃令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乌尽死。”
据说,十日部落崇拜乌鸦,乌鸦反哺,是孝子的典范。所以,受人推崇也有可能。日中乌尽死。应该是说,日部族中的神鸟乌鸦再也没人养了,都死了。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后裔射“十日”这个人,没想到射中“九日”,“九日”也可能是“鸠日”,崇拜鸟的部落,以鸟为名很正常。九日可能是“鸠日”“九”通“鸠”,鸠是古代一种可以在沙漠中行走的车。这也可能说明,“九日”很了能生活在西面,靠近沙漠的三苗之地,他发明了这种车。那么这十日则必然是各方诸侯。至少有帝俊出生地甘肃那面的诸侯。
《史记•五帝本纪》曰:“尧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羲),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鸟兽氄毛。岁366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可见,尧帝让羲仲去继承了本部族伏羲氏之地的诸侯之位。羲叔、和仲、和叔,也都是羲和部族的人。尧帝是伏羲氏一族错不了。
夏王朝时期,十日族一度兴起,夏后氏廑8年,十日族叛夏。《竹书纪年》曰:“帝廑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庄周》曰:“昔者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可见十日反叛,给夏王朝带来多么大的损失和破坏。商王朝时期,十日族再度出任日御之职,世掌卜巫占侯,诸侯称其为“日”者。《中国姓氏大全》曰:“古代卜巫、占侯时日都称‘日者’,后人以此为姓。”殷纣王末年,因其暴虐天下,天怒人怨,诸侯多叛,周武王乘机伐殷,十日族护驾勤王与周师大战,败于牧野。”《淮南子》曰:“武王伐纣,当战之时,十日乱于上。”《山海经•海外东经》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
扶桑原指山东的地名或者树木,不是日本。那么,可见十日族和商汤子姓的关系密切。而与周朝的姬姓和夏朝的姒姓不睦。周幽王的妃子褒姒其实应该是夏朝王族的后代。
那么,帝俊必然是帝喾的儿子契的子孙,曾被少昊帝分封在山东。他的后代“十日”族曾帮助少昊帝反抗过尧帝。不过“十日”的母亲羲和的部族倾向尧帝,所以才得到封赏。这个羲和,和伏羲氏是一族的。应该是伏羲氏后人。她的名字恰巧和自古就有的“羲姓”和“和姓”部族的统称“羲和部族”一致罢了。
太昊与少昊是传说中的两个部落首领。昊,古书又作皞。
太昊传说为风姓,时代约比炎帝晚。据《左传》记载,“太昊之虚”在陈,虚即都城的废址,此即指太昊部落的聚居地。春秋时的陈国在今河南淮阳县,今天这里还有太昊陵。春秋时分布在今山东曲阜周围的任、宿、须句、颛臾几个小国奉太昊为祖神,太昊一支可能发展到鲁西南。还有一种说法是太昊号伏羲氏,发明纲罟教民打猎捕鱼,据说他还作“八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中,记载有“九夷”,活动在黄河下游及江、淮间,其中有一支名风夷,从地域及姓氏看,太昊当是风夷的首领。
太昊的传说与少昊相关。“少昊之虚”在曲阜,而太昊之后所建的国亦多在曲阜附近。春秋时郯国之君自称为少昊之后,他说少昊在登位时,恰好有大批凤凰飞来,于是少昊把他的二十四种官名,都用鸟命名如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伯赵即伯劳,鸟名),青鸟氏、丹鸟氏等等。古凤、风系一字,在商代甲骨文中皆假借凤字为风。太昊风姓,而少昊以凤鸟至而即位,并以鸟名官,这很可能反映出少昊是太昊的一个分支,或是先后相承的关系。
传说少昊为嬴姓。后世的嬴姓国郯、莒、徐等都是少昊之后。郯在今山东省郯城县,莒在今莒县,徐的地望周初亦在今山东西南,西汉时的徐县则在今安徽泗县。传说的少昊部落也在今黄河下游的山东到苏北、皖北一带。这个地区也正属古人心目中的东夷之地。可见少昊是继太昊后的东夷集团首领。
传说中的少昊及其后裔建国的地域,与解放以来发现的大汶口文化的分布范围正相吻合。已故的唐兰先生力主大汶口文化即是少昊文化,除他把该文化的社会性质估计偏高(认为已进入奴隶社会)外,其说当不是没有根据的。大汉口文化晚期已有使用铜器的证据,这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使用铜器遗址之一,而传说有“蚩尤作兵”,此“兵”即指金属的铜兵器。蚩尤是东夷集团中人,与太昊少昊都有关系,相传黄帝杀两昊,蚩尤而为帝(见《盐铁论,结和篇》)。“两昊”即指太昊少昊。古书中又有命蚩尤宇于少昊之虚的记载,蚩尤大约是少昊部族中的有名人物。蚩尤作兵与大汶口文化晚期用铜的遗迹正相合。
古书中还记载说少昊是“始作书契”者(见《潜夫论·五德志》),大汶口文化中的原始象形文字,说是我国“书契”之始,当不会有大错。这些原始象形文字中,出现次数较多的一个字是上作太阳下作山形的字,古文字学家或释作,或释作旦。据说,在出这种陶文的地方,当清晨日出时,向东望去,太阳正在九座山峰上,与这个字的形状非常相似,故以释旦为宜。旦即天明,昊字之义亦即明。可见,太昊少昊的“昊”字与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旦字取义是相同的。那么,以山东为中心的大汶口文化,就应是传说中少昊部落留下的遗物。
研究上古史的人都知道,古帝的承继系统是从上古三大族搜集出来,经夏商和之后中原诸国的"权威"褅祭,而杂凑起来的,
其中炎黄为华夏代表,二昊为东夷代表,伏羲为苗蛮代表(伏羲太昊为二族,以后说明).但为什么三皇五帝内没有帝俊 帝鸿?后人
一直存有猜疑.帝俊在里面被记载的次数(十六次)以及功劳,比任何帝王都多,应当是上古一代杰出首领.只有帝颛顼
(有十五事)能与之相比,缘何在流行的上古帝系中竟不见其名呢?
于是有人提出帝俊乃"俊杰的帝王",并非专指一人,可以是上古任何一位杰出的"人王".也有人认为帝俊即帝喾,或以为帝舜
等等,但似乎都很难圆满解决问题.
: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作"稷之孙曰叔均".可知"弟曰台玺"应是"子曰
台玺"之误)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
以此类比,似乎帝俊即帝喾.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注作禺猇即禺号,形近而误,当是.无"猇"字.)
以此则帝俊与黄帝似一人.
但在中载:"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于赤水之北,叔均乃为
田祖".以叔均为田祖来看,此叔均与帝俊子后稷之后叔均当为同一人.则叔均与黄帝同时代,那么帝俊与黄帝又不可能为一人.
: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娥皇,舜妃.(舜为姚姓之祖)
则帝俊与帝舜又为一人.
以上所言"某生某",多谓其苗裔,未必亲生,这一点先学者巳有说明.
若说帝俊是所有俊杰首领的通称,然以一书之内同章不二名的原则,我们也不好解释帝俊 黄帝 帝舜同见,帝俊 帝喾 帝舜同见.至少可以说帝俊不应同时指黄帝和帝舜,或帝喾和帝舜.而从中帝俊的后人多数都能"使四鸟"即
虎 豹 熊 罴(古鸟兽义通)来看,帝俊应该是一个具体的人,所以他的后代氏族都能"使四鸟".那么帝俊和上古其他诸帝又有什么关
系呢?
: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 豹 熊 罴.
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帝俊生后稷.
由以上可知,帝俊的后代主要有四姓:姬,姜,姚,销.其中前二姓为华夏族主姓,故可断定帝俊属于这一集团.
: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浑敦.
过去学者将浑敦类比成尧四凶驩兜(头),是不确的。
〈西次三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海内经〉: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由此可知,〈左传〉所言“浑敦”即〈山海经〉中的浑敦帝江,以其识歌舞,亦可证帝江为帝俊后。〈史记.五帝本纪.
集解>引贾逵云:"帝鸿,黄帝也",也有:"黄帝鸿初为南岳之官"的记载,似帝鸿即黄帝.说:"中央之神,其名
混沌",混沌即浑敦.说"中央土...其帝黄帝",则浑敦即黄帝,亦即帝江.
:有叔歜之国,颛顼生叔歜...使四鸟:虎 豹 熊 罴.
因为帝俊的氏族是"使四鸟"的,那么颛顼是帝俊后无疑.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
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古本作"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乾荒即韩流字讹.据此则可排列出以下承继关系:
帝俊--帝鸿--浑敦(帝江 黄帝)--黄帝--昌意--帝韩流--帝颛顼
以上各帝不能简单地看着是一个单独的人,他们之间有承继关系,也有排生关系.排生关系在时间上相对于承继关系要长得
多.这也可以解读黄帝生禺号与帝俊生禺号的矛盾,即禺号族是从帝俊之后的黄帝族排生出来的.
然而帝俊除了之外,不再见于别的先秦古籍,但却见于殷商卜辞,这反证了虽怪诞不经,但他里面的人物
事迹还是可信的,只是有些夸张.而帝喾,虽然先秦古籍多有记载,然而都没有什么事迹可言,现录于下: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
:周人褅喾而郊稷.
皆没有言及其事迹和子嗣,那么帝喾又当从哪个氏族中分出来的呢?
对于帝喾,历来研究者都因为资料太少而拿他没办法,本人亦是如此.帝喾三见而无事迹,而中只有高辛氏无帝
喾之名.从"周人褅喾而郊稷"与"帝俊生稷"来看,只能认为帝喾是帝俊之后.帝俊为周远祖,帝喾为周开启之祖.
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 虞 夏之际".因此可知
稷只是一个职称,并非某人专称.弃为稷与帝俊子稷,应该不是同一人!
:"简狄在台喾何宜",台喾即帝喾.因而我疑心台喾即中的台玺,稷之子(误为弟).亦
载"封弃于邰",此"邰"即台喾之"台",弃母为有邰氏女,或台喾亦即有邰氏之人.那么帝俊与帝喾之间,又可排出以下次序:
帝俊--后稷--台玺(台喾 帝喾)--弃(稷)
综上,加之"帝俊生黑齿,姜姓".而姜姓为炎帝之姓,则帝俊系所排生出来的氏族,实际有三大系统:一为炎帝系,一为黄帝系,
一为帝喾系.这与传统的大一统的一脉相承正好相反,可见当时氏族林立.
帝俊之后排生出许多部族,那他的主氏族又叫什么呢?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天下之民谓之"八恺".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
族也...尧不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
所举的高阳,高辛之后,在里也可见一二: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虎 豹 熊 罴。(可见中容等等都是帝俊之后排生出
的氏族名,下亦然)
:有人食兽,曰季釐,帝俊生季釐,故曰季釐之国.
仲容与中容,季狸与季釐,皆明为一人.那么矛盾就出现了,"帝俊生中容"与高阳氏才子为一人,则帝俊属高阳部族,而"帝俊生
季釐"与高辛才子为一人,则帝俊又属高辛部族.那么帝俊到底是高阳氏还是高辛氏呢?肯定他不会同时属于二族.
王国维认为帝俊即帝喾,中容 季釐即仲熊 季狸,不关高阳氏才子仲容,其说或可参考.
在中,帝俊所生子甚多,然无一例言及帝喾子嗣,而在中,高辛氏所生子甚多,亦无一例言及帝喾子嗣者,见下:
帝俊子嗣:
:中容 晏龙 帝鸿 黑齿,皆使四鸟.
:后稷 十有二月(母常羲).
:禺号 晏龙 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三身.
:三身(母娥皇,使四鸟) 季釐 十日(母羲和).
高辛氏子嗣:
:才子八元.
:阏伯 实沈
连十日和十二月都是帝俊的儿女,这是很神奇的说法,说明十干十二支是这时的发明!这也正是蒙昧时代人们对事物认识的
反映,他们对一些现象不能完全说清楚,因此一些事在他们看来,离开了神,就无法想象.
由帝俊子嗣之多,与高辛氏子嗣之多,帝俊八子与高辛八才子义同,且高辛才子以虎 熊 豹 狸(即罢)为名,与帝俊之后"使
四鸟"名相同,可证帝俊当属高辛部族!
那么帝喾传统所说的属高辛氏是否正确呢?
帝喾为周之先祖,周人出自西北,即甘陕一带,而高辛氏即有莘氏,说有莘在陈留境,则偏东方,明显与高
辛地境有差.如果我推断旳帝俊之后台玺即台喾亦即帝喾成立的话,那么帝喾属高辛族也不无可能,因为帝俊之后的三大支黄帝有他的
氏族,炎帝也有他的氏族,那么高辛氏族的继承者也许就是帝喾.
结论:
一. 帝俊 帝喾是部落戓联盟首领名,高辛氏是氏族名.帝俊帝喾不是传统所说的一人,而是二人.
二. 帝俊属高辛氏,帝喾可能(?)继承了高辛氏.
三. 帝俊氏族延伸主要分三部,即姜姓的炎帝族,姬姓的黄帝族和帝喾族.
四. 三族并行,传统所说的五帝相承的大一统是不可能的,比较稳固的联盟形成应该是在尧帝的时代.三族最后都应该并入
了这个联盟.
《十八史略》中记述:“太昊伏羲氏,风姓,取代燧人氏为王。蛇身人首,名庖羲。”太昊伏羲为同一人。而帝俊并非伏羲,是十个太阳的父亲,也不是五帝之一。正统的史书也没有他的名字,不过有一夲古代传说书中提到帝俊是黄帝或尧舜的异称。还有一说,帝俊是殷民族的祖神,他又像是帝喾。
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为三皇。
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帝舜为五帝。
帝俊是神话中的人、跟他们没关系。
文章标题: 太昊,少昊有汉石画像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1277.html